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通过教育资源的创新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中小学教育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分析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入手,谈及在具体的高质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认识,及时行动,建立起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1:

目前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发展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策略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网络教育;问题与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网络教育对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整个民族未来教育的发展水平,对参与国际竞争、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1.所谓网络教育是一种师生借助网络环境,利用面授教育与非面授教育的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主要教学手段,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化的教育方式。

2.网络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教育之于中小学教育的形式

中小学的网络教育是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空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原则,进行中小学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组织形态,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应用形态,一种是以独立的远程教学为主的中小学网校形式,一种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原有的教育观念。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困扰下,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是考试分数,导致很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甚至建立了校园网,但并未起到应有的效用,要么闲置,要么另作他用

2.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匮乏

随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网上资源似乎很丰富,但很多网站的内容彼此重复或覆盖面窄,而且内容单调,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网站主要存在五种形式:百科全书式网站、中小学学校网站、儿童娱乐网站、父母教师网站和商业网站。通过对各个网校网站的拜访,综合来看,许多网校只是把书本、教科书搬到网上去,并没有体现网络教育的交互式等优点;一些中小学学校的网站则似乎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工具,内容大多为学校介绍、获奖情况、园丁风采、校园新闻之类,甚至有些网站还处于建设之中,并未为学生查找学习资料提供多少帮助。在商业网校中,试题库屡见不鲜,在线学习或同步教室则是“电子教案”。同时,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致使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开发、研制网上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当务之急。

3.网络教育经费的缺乏

网络教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投资的主体不明确,中央政府的财力难以覆盖,地方政府财政力不从心。因此很多学校的硬件配备都是靠学校挤出来的,且规模有限。

4.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滞后

即使具备了高速宽带的网络条件和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实践中也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广大的教师和学习者参与进网络教育中,必须有一套网络教学和网上学习的技术支持工具,如网络教育平台。一个完整的网络教育平台应该有望上课堂开发工具、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这些问题的存在,延缓了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及时得以解决,我国的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将会走得更远。如何解决有待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中学)

作者:沈海州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2:

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模式分析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通过教育资源的创新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中小学教育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分析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入手,谈及在具体的高质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认识,及时行动,建立起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质量;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就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沿,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提倡教育要与当代先进的计算机等多媒体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本文重点对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我国网络教育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毋庸置疑,当代的网络教育早已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师生时间空间分离方式下的交流。网络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只要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研究、创新开发、管理利用进行的理论与实践都可以归为对教育技术的探讨,包括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教育网站、数字信息图书馆、数字教育信息博物馆等。

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教育共享的自主创新可以极大地缩短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口素质、社会发展水平与民族创新能力上的距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数目可观的,符合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学校管理等多方面需求的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这些教学资源数据库不但有丰富的原始教学素材,也有丰富的经过初步的整合与加工的教育素材、按照课堂的教学要求而整合的可以直接运用的教育素材。

纵观我国社会科学全方位的发展与教育改革大局,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有几点必然趋势:其一,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必将与某些中小学特色课程的学习相整合,相关的素材资源库一定会围绕着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和组织,在管理理念、资源标准、教学与学校目标等方面都将实现协调与整合。其二,中小学高质量网络资源的建设必将给予共享与互相操作平台的建设。相关网络资源的系统开发者不但要注重网络资源的收集与存储,也更应该积极创新网络的公共协议,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共享和互相操作,使网络资源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其三,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必将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其资源库不但应该包含教育新闻的信息、各类教育的统计数据、与教研相关的论文库、学科的教案库、题卷资源库、学科的课件素材库等,也包括教育的法律法规库、招生考试资源库、教育产品的信息库、教育机构大全、共享的软件库、教育图片的素材库等其他与教育相关方面的资源库。其四,中小学网络资源建设必将更突出其社会公益性特征。基础教育阶段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与运行要形成良性循环也应该建立在公益性性质特征基础之上。

二、提高认识,正确对待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如上文所述,我国已经围绕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展开了多方面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但是这些或进行资源制作、或致力于资源导入与导出、提供资源上传与下载等相关服务模块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正确对待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首先,网络教育从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传统教育的升华,其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要在不脱离教育的本质的前提下加强创新。网络资源的建设层次模式应该着重突出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与增值性,促进教育早日实现全球化发展,使现代教育形成一个包含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等环节的良性循环过程。

其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需要统一的规划与适当的协作,教育资源建设中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化与模式化,很多相关公司都正对中小学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商业性质的开发。很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都由诸多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基层的优秀教育者们联合研究和开发,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汇集了大量的图片、文本与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但是这些公司参与建设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求其实现足够的共享和协作是非常困难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层次模式不可偏重资源建设,而忽视其组织与管理。目前的教育资源建设偏重于资源建设,而不够重视对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我国很大一部分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重点都是如何去制作出更多的资源,而不是改善这些资源的组织方式与检索办法。那些无法进行高速管理的教育资源库,就算拥有再多的教育资源也难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及时行动,从资源建设层次模式方面提高中小学网络教育水平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应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进行怎样的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为他们完成这样的思考提供帮助,营造环境。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建设成为当今时代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认识及时采取行动,从建设的层次模式方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水平。

一方面,要在统一的规划下,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全方位投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看具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具体有哪些作用,有些提供服务,有些提供资源,也有的两者都可以提供,这些情况下具体应该参照的法规标准与各方面的投入就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的投入涵盖面非常广泛:资金、技术、设备与专业人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我们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这些投入,促使网络教育资源系统发挥最大的能效。

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起职责分明,各具特色的各级资源中心。众所周知,网络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的组织、知识的讲授以及图书资料的占有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各个资源中心都应该将自身具备的特色发挥出来,制作相应的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各个资源中心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共享信息数据资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毋庸置疑,在当今这个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网络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我们一定要运用多种建设层次模式,将这些以声音、画面等多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化的处理,加强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增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综合培养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们各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项渭,张培岩.浅议我国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当代教育,2006,(5):45-47.

[2]王云民,丛培经.我国开展网络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36-40.

[3]吴学敏.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的设计与优化[J].广东高等教育,2007,(7):76-120.

[4]刘国清.当代中小学外扩教育资源建设[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46-250.

[5]李竹,刘静.新课改环境下对网络资源建设的必要性[N].北京:中国经济教育报,2008,12(10):44-54.

[6]卢志强.浅谈网络教育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136-240.

作者:蒋建伟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3:

中小学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及应对初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重要途径。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的网上浏览、网上通信、网上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它在广泛的积极作用的背后,也有使人精神堕落的陷阱,这些网络陷阱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失衡,它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着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网络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工具意识和技术意识的提高,容易让人只重视技术层面的问题,只看到电脑及其网络的亮点和优势,没有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的健康教育,加之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网络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和负面作用日渐凸显。导致中小学生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行为、意识的淡薄,就很容易导致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失去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暴力、谎言、缺乏责任感和欺诈,产生网络特别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

沉迷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学业荒废,而“网上”精神亢奋、恶意攻击,甚至一些中小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纠缠,产生自残和自杀行为的念头,这些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⒈善交往

交往是个体社会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交往的需要受到许多挫折,比如因身材容貌不佳而得不到关注,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歧视,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而被忽视或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他人袒露等。而网络的虚拟性使的这一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烦恼”的宣泄,也满足了其交友的心理需要。但这种人机交流无法实现人类情感的升华。

⒉新感受

中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较为敏感,他们往往将情绪体验表现得更为深沉而将更多的兴奋和愤怒隐藏于内心深处。网络的虚拟性、隐藏性和较小的社会压力,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实践多种角色行为方式的空间。因此,中小学生在网上通过改变性格、性别、年龄、种族来体验不同角色给人带来的全新感受,可以最大限度暴露出人性本能特征,可以在网上开诚布公地表白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被人揭穿,自己的丑闻被人耻笑,可以促使人们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外界和自己,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助于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⒊价值观

我们每个人都想让人承认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值得注意的。当中小学生的自我价值面临新的攻击,即将丧失的时候,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不安、无奈而在网上“游荡”,麻醉自己,也有的学生因感到学业压力太大,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还有的学生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不良影响,仿佛看穿了人间世态,表现出一幅玩世不恭的心态,整天只想玩乐而不想做别的事情,于是网上游戏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而且网络游戏效果佳、资源丰富、获取方便,从而使许多学生乐而忘返。

⒋求知欲

中小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种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心理上强烈的高漲的自我意识,他们想摆脱父母,师长束缚的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想通过某种事情来证实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恰恰符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给了广大中小学生一片充分发挥着自己聪明才智的新天地。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如果他们不能认清其实质,不加选择、处理和筛选就贸然接受,很容易走入误区。

三、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自尊、选择、判别等能力和批判意识,教给学生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

教师要特别注意搜索与中小学生有关的网站,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不敢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心事不敢或不愿向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却会尽情倾诉,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为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经常上网,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建立学生网络,要在整体内容形式上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培养网络道德的活动。建立健全上网规章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因势利导。以“导”代“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设置网络过滤平台,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这样可滤除不健康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自尊自信,培养健康活泼、宽宏大度、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意志品质,从而逐步完善人格。

总之,网络将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他们实施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互联网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

作者:张世显

上一篇:大学生社交礼仪论文下一篇: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