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心理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题主持: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心理能力的演化和发展。先后主持13项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并主编多本发展心理学和生物心理学学术著作和教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等学校心理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学校心理学论文 篇1: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心理学基础

一、前言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从课程发展史与心理学发展史来看,课程论一直深受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课程设置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以心理学为基础,需要心理学提供合理而有效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时,所选内容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知识的难易程度要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顺序等等,这都需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

二、心理学基本原理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的心理基础其依据在于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人的心理结构论、心理发展特征论、学习理论,它不仅有助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立、选择与组织,而且能够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合理的、有效的方法与模式。“学习和“发展”这两个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课程编制来讲,学习理论与发展理论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辩的。所以,国内外相当多的课程论著中,主要从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关系。具体来讲,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及学习心理为高校课程的设置提供科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理论,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而且同一心理阶段不同的个体在认知、情意、技能的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心理水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个体向成熟性、独立性转变的过程,其心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1.认知能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有:(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发展,使之有可能形成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期间,其认知顺序一般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进行的。但是仅就大学阶段而言,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首先学习一些普遍抽象知识如哲学、高等数学,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进而再去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抓关键的少数几门课,以求在教育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培养出能辩证思维、全面发展的人才。

2.情绪、情感特征方面。青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1)热情、容易激动;(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高校课程设置时,基于青年中期思维活跃但情绪强烈的特点,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引导,所以要设置必要的政治理论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这些课程为思想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3.个性的成熟方面。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2)世界观初步形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

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使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杜绝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简单地用加减法制定新的课程计划,即机械照搬同一专业外校的课程结构,不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应该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扩大选修课的比例、组织模块课程、开设自由研究课程、利用网络和视屏辅助人才培养等形式来完成。

(二)个体的心理结构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从课程史来看,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观。如,在古希腊时代,人的心理结构被视为由知、情、意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因此,那时的课程结构是理性科目、人文科目和体育科目的和谐统一。在当代,人们发现个体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系统、情意系统、操作技能系统三大系统组成,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对课程结构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它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自身具有整体结构性。这就是说,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是真、善、美的统一,对学生的认知、情意、操作技能三大系统发挥整体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它不仅提供了科学知识、基本的技能本领,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既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又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并且课程的设计与使用符合身体心理卫生的要求,使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其次,它要求课程门类之间、科目之间要成为一个整体,例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要密切联系,相互补充、深化和发展。只有具有整体性的课程门类结构,才能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发挥效应,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性,要求现行的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要充分体现“文理交叉、文文交叉、理理交叉”。这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博”字,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2.重视“厚基础”和提倡“宽口径”。整体考虑综合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多学科知识教育的合理布局,在教学内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基础内容要扎实、宽厚,不在于容量大与多,而在于含量实与精。与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相对应,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是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强基础教学,特别是加强基础课程,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合的课程体系。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3.淡化专业课程,加强综合课程。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使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

(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是给人设置的,课程的学习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的学习实际。在学习实践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学习心理属于重要的决定因素。高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课程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心理。因此,研究人的学习心理、全面认识学习心理学才能为科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个科学有力的依据,使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感兴趣,使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追溯现代学习心理研究的现状,认知观成为现代学习理论的主流;愈来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将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问题研究相结合;更加重视教育情境实际应用研究。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特点有:(1)学习过程是多种认识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各种认识因素积极活动的结果;(2)内部动机是推进学习的真正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3)学生的学习具有迁移性,但迁移的效果是有条件的;(4)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才能使个性和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基于此,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在学习心理的指导下应做到:

1.确定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种认识因素的作用,做到内容与目的、科学与兴趣、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的统一。选择教材应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特别是认知基础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材料时保持良好的情意状态。青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好奇,作为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设置一些培养个性的课程。

2.优化课程体系,要注意坚持“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众多的内容中如何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什么都想学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渐进性”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同时,时代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为了使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设置课程时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去掉那些脱节过时的内容,有选择地保留某些传统的内容,适时融入新信息新科技。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要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做到自主选时、选课、选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设计出一个弹性的、模块化的课程培养方案,开出足够的课程让学生选择。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教界一直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单一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有所区别与改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时必须要强调的是,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指导下完成,必须将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来看待。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5-286.

[2]胡斌武,吴杰.课程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09.

[3]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述评[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1.

[4]李端勇,欧阳琼.热动专业课程设置——浅谈心理学指导下的热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6):79

[5]谢沛铭.用学习心理学原理指导高校的课程设置[J].交通高教研究,2003(2):45.

[6]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1-126.

[7]佟庆伟,罗辉.高校现代课程设置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4):32.

[8]焦传震.从现代课程理论的演变看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心理学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5):52.

作者:黄伟达 吕梅桂

高等学校心理学论文 篇2:

“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角度的共情测量”专题简介

专题主持: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心理能力的演化和发展。先后主持13项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并主编多本发展心理学和生物心理学学术著作和教材。2014年起连续入选Elsevier心理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并做出适当反应的共情能力有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抑制攻击行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相关研究来自很多领域和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交叉学科的交流一方面促进了对共情的理解和认识,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概念混淆和争论。近年来共情的基础研究和演化研究证据的丰富使得共情的概念和定义日渐明晰。我们对共情概念及其中文表达也进行了梳理和文献数据上的分析。然而,尽管英文文献中已经报告了相当丰富的测量工具,国内研究者在探讨个体共情,尤其是不同发展阶段个体的共情时,相关的测量工具特别是合适的中文问卷和量表仍然非常有限。

在完成与共情有关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过程中,在辨析整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也尝试逐渐修订和整理与共情有关的测量工具。目前,共情研究的测量主要侧重于成人和异常发育群体(如孤独症人群)。但是,来自发展的研究提示我们,个体的共情是会随着个体的生理发育而不断变化的,我们总结并提出了共情毕生发展的理论模型。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发展阶段个体的共情并与对共情研究感兴趣的同行们交流和共享,我们在修订测量工具时,不仅考虑汉化,同时考虑适用人群及其发展阶段特點,现将已经完成修订的来自不同视角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情测量呈现在这一专题中,以便研究者之间互相借鉴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专题中的三项研究分别修订了用于学前期和青少年个体的共情测量工具,有助于研究者考察和探讨目前共情毕生发展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两个发展阶段。其中,学前期阶段我们还特别编译和修订了教师报告版本(更多反映同伴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共情)和家长报告版本(更多反映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共情)的问卷,青少年阶段则是更加适应于大规模施测的自我报告版本的问卷。采用这些研究工具的初步研究结果也显示出与经典研究的呼应。欢迎对共情主题感兴趣的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希望讨论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状态来选择相应的测量工具,以促进全面了解个体共情的发展特点和对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本专题包括以下文章:《儿童共情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学龄前儿童中的共情及其不同成分》《中国青少年版认知和情感共情量表的修订》。

作者:苏彦捷

高等学校心理学论文 篇3:

基于教学管理的高校人员素质提高探析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现状分析,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和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就如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高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成效,进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作用。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保证。

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与现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辛苦活跃在教学管理工作第一线,工作平凡而具体,事务繁忙而琐碎。大到监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内容的实施、教学任务的落实、师生课程的编排,细到教学进度检查、常规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教学行政管理更是日常具体事务,如学生学籍管理、实践教学工作、考务和成绩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到上级部门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和突发性工作,从学生入学报到注册,到课程的编排、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毕业审核,可以说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项事宜,都有教学管理人员的全程参与“开学早,放假晚”,“上班早,下班迟”、周末、学期末经常加班也成为教学管理人员的家常便饭,可以说工作责任大、头绪多、任务重、事务繁是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真实写照。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无论在层次结构上还是在总体素质上都有所改善,但教学管理人员的建设仍是高校人员建设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建设的速度、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较多的问题。

1.人员来源复杂,流动性大

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教不了书、搞不了科研的人才去搞管理,导致目前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来源构成较复杂。另外,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学管理工作则处于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地位,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偏低。同时,由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的价值容易得到体现和认同,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辅助性、服务性、事务性的特点,管理人员多为“幕后英雄”,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价值相对难以得到显现和张扬。因此很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员不能安心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流动性。

2.学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

因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教学管理是纯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在管理上只要求按章办事,而不要求太高层次的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重要,所以目前有些基层教学管理者,多为不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其总体层次不高、能力不强,缺乏现代教育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重视,只能机械执行上级命令,属于事务执行者,对本职工作缺乏创新,没有开拓能力。

3.考核机制不完善、工作强度大待遇偏低

多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配备及其工作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很大。无论是学生多还是少都配备教务员,致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极不平衡,且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考核细则,影响到其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另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政策、经费等原因,难以得到进一步进修深造的机会。新上岗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与培养,既没有岗前培训,上岗后也很难再得到培训的机会,有时即便找到了进修深造的机会,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和支持。其次岗位发展空间小,与教师、科研人员相比,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忙于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少了做课题、项目的时间,科研成果少,评定职称难特别是评定高级职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专项奖励,获得荣誉机会少,被提拔重用机会少。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质量人才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有高质量的教育高校不仅需要建设一支政洽坚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政工和教辅队伍,还必须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因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一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各方面优良的素质。

1.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与政治修养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肩负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命,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的人生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理论素质。爱岗敬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有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要严于律已,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及政治修养,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才能发挥着积极作用。由于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层次不同、涉及范围广以及多岗位性等特点,在工作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教学管理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面对教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和误解,教学管理人员要自我心理调节,能正确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各种矛盾,做到心胸宽广,保持宽松平和的心态,要有良好的心理承载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斤斤计较。要与其他管理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与师生密切联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遇到突发事件应该不急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务

3.扎实的业务素质与协调组织能力

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必须要精通教学管理业务,熟练掌握教学管理流程、现代化管理技术,自如运用教学管理软件,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能够领会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熟悉并掌握各项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工作职责内的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主次关系,还是层次关系,达到各教学单位相互协调和配合。还应具备现代化的办公能力,熟练运用教学管理软件,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遇到问题要善于分析和总结,不断掌握教学工作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这样才能富有成效地完成任务。教学管理人员做为连接教务部门、学院教师及学生的纽带,必须具备良好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教师的临时停、串、调课的处理、学生的各种原因没来上课、上课或考试教室安排冲突等情况,教学管理人员要有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要能采取积极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处理好问题,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要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并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与出色的表达能力

教学管理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安排及实施容不得丝毫差错。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日常事务平凡繁杂且重要,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就无法胜任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窗口和纽带,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做好服务。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热情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信息沟通的中介,经常要做一些上传下达、情况汇报、贯彻精神等工作,这就要求信息的传递要及时准确,语气随和,语言得体,表达清楚而又言简意赅。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必须不断优化教学管理人员队伍,这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稳定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使用、培训、晋升、待遇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严把教学管理队伍入口,在充实基层教学管理队伍过程中,将一些思想素质高个人能力强有一定专业基础且严于律己的高素质人才吸引到队伍中,优化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

2.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教学管理思想是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素质的前提。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指导教学管理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局面。因此要求教学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汲取前辈的经验教训,不断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可持续管理、管理现代化等思想观念,用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引导素质修养,达到快速提高教学管理素质的目的。推行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对人员和岗位“对号入座”,定人定岗,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条块结合。

3.注重培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

要保证教学管理质量就需要培养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应突出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益性。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一些有培养前途的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系统教育理论学习。如定期在学校举行管理研讨活动,对当前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也可到教学管理搞的较好的院校调研学习、考察交流,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开办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班,结合教学管理中的共性问题,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经验。

4. 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

教学管理人员应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实践出真知,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边工作边学习。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基础知识是难以胜任工作的,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如学习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高等学校心理学、大学管理心理学、现代学校管理原理等教育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知识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学习态度,刻苦钻研,努力工作。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为“专家”和“通才”。

5.坚持定期考核、严格聘用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竞争机制

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一批真正能够承担教学管理的优秀人才,将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人才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坚持标准,建立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具备相应才能的人处在相应的岗位上,即“适才适所”;又要考虑人的能力是变化的,其相应岗位也应随着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佳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如何实现好和发展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学校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且还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敬业奉献、开拓进取、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真正地担当起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重任,才能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宁,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探析,文教资料:2010年9月高教高职研究

[2]周洪波,浅论高校教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1卷第15期

[3]王玉月,谈高校教管人员的素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6月

[4]郑虹,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5]王惠兰,浅议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考试周刊: 2013年第105期高教高职研究

作者:沈琳

上一篇:教师年终个人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小学学校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