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之党建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先后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就必须根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解决相关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党务和居务、独建和共建、专员和全员、本色和特色、常态和动态等五个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区党建工作之党建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区党建工作之党建论文 篇1:

加强新时期农场社区党建工作之我见

摘要:新时期,农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在社区工作中的位置举足轻重,针对新形势,作为社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丰富内涵,夯实党建引领主阵地,整合资源等方面推进社区全面发展。下面我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农场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农场社区;问题;对策

一、当前农场社区党建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社区的党政班子成员对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社区党建工作难度大,没有尽职尽责,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党建工作。二是部分社区党员和单位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淡薄,参与社区工作意识不强。部分离退休党员人虽进了社区,但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社区会失去原单位的一些待遇,心怀顾虑,不甘融入。三是社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纳新工作滞后,流动党员有效管理措施少。离退休党员逐渐转入社区和入党积极分子中青年人偏少,是导致社区党员年龄偏大的主要原因。党员年龄结构的老化、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偏少,直接影响了社区党员队伍结构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四是社区共建动力不强,成为社区党建的障碍。近年来,农场社区人口越来越多,问题也多,而有些驻社区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支持、参与社区共建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存在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不易整合的问题,造成了社区党建财力匮乏,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枯竭,很难开展正常的党建工作。

二、加强农场社区党建工作对策

(一)提高党组织素质,扎实党建工作基础

社區党建是一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社区必须始终紧跟形势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建中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社区党组织资源,建立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职责明确的社区体系,健全一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协调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熟悉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团结协调的社区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队伍,作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二)强化服务意识,突出党建工作宗旨

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是农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要时刻关注群众需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起“大服务”的理念。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贯穿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一是抓住服务主体,强化基层服务功能,突出重点,延伸便民、利民,救助保障、医疗保健、计生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注重完善服务宣传。各社区以基层党建为主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和驻辖区驻地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体系,以生动活泼、入情入理、贴近居民群众等宣传形式,加强社区党支部与居民的沟通和联系,促进社区服务建设,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社区党支部和党员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群众“温暖的家”、“贴心的人”。

(三)强化部门联系,促进社区的结对共建

“结对共建”是搞好社区党建的突破点。因为农场社区属农场党委管辖,同时它又负有管理辖区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楼为中心事务的职能,简言之辖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管的事情社区全管。因此,要想把社区内的事情管好,单靠社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辖区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才能把事情办好。鉴于此,首先建立健全“共建”长效机制,社区要经常到辖区内的共建单位汇报社区工作情况,以求各项工作得到共建单位的支持。共建单位要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帮助社区开展好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其次,社区和共建单位要建立长期的联系渠道,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文明共建,活动共搞,共同发展;再其次,建立健全社区共建单位党建共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真正做到社区党建常抓常新。

(四)强化载体创新,推进农场社区党建事业加快发展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推进农场社区事业的加快发展。

一是创新社区党建活动载体。抓好农场党建工作,要精心设计各项活动载体。促进党员带头遵章守纪、争当安全环保中坚,带头节能降耗、争当挖潜增效先锋,带头互帮互助、争当团结和谐模范为主要内容的“四带头、四争当”竞赛活动等。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积极为农场中心工作服务。

二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做楷模”活动为重点,以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服务居民群众为落脚点,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以 “素质工程”、“关爱工程”、“就业工程”、“平安工程”、“文化工程”、“和谐工程”为内容的社区六项工程,不断丰富和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内容和载体,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全体党员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体系。

三是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体系。健全党员教育监督网络。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教育监督网络,可以使每个党员处处受到教育、时时受到监督。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植根于、活动于群众之中,应该做社区广大群众的服务者。在社区建立服务网络,把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和党的群众工作直接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服务活动使关系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使党员受教育和居民得实惠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毅.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176-177.

[2]苑珊珊,何兴卫,周荣武.企业党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182.

作者:吴建超

社区党建工作之党建论文 篇2:

做好社区党建工作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摘要】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先后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就必须根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解决相关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党务和居务、独建和共建、专员和全员、本色和特色、常态和动态等五个关系。

【关键词】社区 党建工作 五个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各项职能的转变,我们的社区也在变化着、发展着。新时期新形式下,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怎样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得实惠。社区党建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心全意实践党的宗旨,社区党组织要找准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好事,以此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同时,大量的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改制企业的党员进入社区。因此,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熟悉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团结协调的社区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的承载能力,是新时期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所在。要打造好社区服务这个平台,努力推进“惠民”工程。“惠民”工程的核心就是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切实解决好社区居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让居民得到的实惠,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党务和居务的关系

社区党建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社区党务工作体现出来的,而社区党务工作并不是独立无援地单独开展,它和社区居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在社区其它工作的方方面面。社区党务工作和社区居务工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无法人为地进行隔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彼此相互包容,互不排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了社区居务工作,就等于做好了社区党务工作,社区各项工作都出色,社区党建工作也必然优秀。要做好社区党务工作,首先要根据城市工作的特点,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社区居务的各项工作。在开展各项居务工作中,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色完成任务,同时推动社区党务工作上台阶,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跨越,尤其是在富民强居、计划生育、文明创建、拆违控违和综合治理社区等重点工作中,坚持“围绕重点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重点工作”的思路,实现党建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双促进。

然而,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又不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也就是说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对于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要在出色完成各项居务工作中,体现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促进社区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职责,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对推进社区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在探索建立有社区居民党组织牵头、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制度,努力实现社区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建、社会事务共管、辖区稳定共保的和谐社区。

仅仅就社区党务抓党建,同社区居务工作完全相脱离,形成社区党务工作和居务工作“两张皮”状况的观点、做法,是危险的、错误的,最终会使党务工作和居务工作都受影响。所以,要在各项具体居务工作中体现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和社区的各项工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这样,社区的党建工作就会形成更多的抓手,保证有血有肉,富有成效。要建立相对合理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把党建工作考核和各项重点工作考核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区党的组织框架下,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楼栋长—楼门信息员”四个层级居民自治组织网络。提倡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即社区党组织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社区居委会委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居民小组长,楼栋党小组长兼任楼栋长,楼门党员中心户兼任楼门信息员。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及妇女组织等群众组织并发挥作用。组织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居民领办创办各类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类、便民利民类、社区福利类、社区文体类、居民维权类、社区事务类社会组织,提高其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

独建和共建的关系

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是主体,起决定性作用,驻社区单位党组织是协助,起辅助性作用。那么,强调主体作用并不是说社区党建工作仅仅依靠社区党组织单独开展,独立地进行党建工作。如果这样,社区党建工作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成效。比如,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使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由社区管理,不留监督管理的盲点,全天候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需要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密切配合。由此可见,由社区党组织独立地开展党建工作,往往不是事倍功半,就是收效甚微。

共建是指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根据城市党建一盘棋的思路,共同加强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党建工作。结对共建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形式。结对共建工作对于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居民群众,建设和谐社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区党组织应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上门,研究党建工作中联建共建方案,落实具体的联建共建措施和细则,切实做好联建共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共建这个载体和机遇,按照党建工作共抓、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谋、社区和谐共促的要求,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优势,构建党建工作交流平台,建立促进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学习和借鉴他们党建工作的经验,移植党建工作载体,研究和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社区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和“创先争优”工作。充分发挥区、街、社区三级社区党建组织协调机构的作用。“下城区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发挥全区性的组织协调作用,全面指导、协调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街道(镇)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作为整合社区资源的主要议事和决策机构,要健全活动制度,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活动协调。“社区党建协调小组”要充分发挥共建结对单位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社区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可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经验交流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党课教育、共建联席会议等形式,以及党员干部结对互动、互学、互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增强社区干部的能力,增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社区和驻区单位联建、共建活动情况,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并纳入相关的社区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及时地在社区进行公布。只有实行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专员和全员的关系

由于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居务工作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光靠社区几个专职党务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既要充分发挥社区专职党务人员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社区党建的许多基础性工作,搭建一些党建工作的平台,选择一些党建工作的载体,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又要调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全员做好社区工作的热情,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业绩,开创性地做好社区工作,从而推动社区党建工作达到一流的水平。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发挥下属党支部、党小组、居民组等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妇女组织、民兵组织、文体组织、工会组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义工、财务监督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种优势,同心聚力,形成人人讲工作,个个抓党建的氛围,共同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共同做好社区党建工作。

那种认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只靠几个专职社区党务工作者就够了的想法是不对的,必须坚决摒弃。要努力形成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主抓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各方面人员齐抓社区党建工作,全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局面,真正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一是规范经费来源渠道,保证社区党建工作运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投入。支持社区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建立干部保障制度,要落实好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适当提高他们的收入标准,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活动阵地建设,要在巩固现有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强化社区居民党支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社区居民党支部的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社区干部要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社区党组织工作能力,带头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努力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立一支组织健全、政治合格、作风优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基层党员队伍,使之成为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组织、教育党员和带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核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色和特色的关系

本色是指社区党组织做好日常的党建工作,如强化组织建设、开展“三会一课”、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社区干部和党员素质等,这是社区党组织必须做好的社区党建基础性工作。特色是指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实际,利用自身的优势而产生的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品牌和鲜明特点。打造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既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社区的日常党建工作是基础工作,是形成党建特色的必要前提,这项工作做不好就难以形成社区党建的特色,也就无法推动和影响整个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社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是整个社区党建工作的浓缩和精华,党建特色形成了,党建品牌树立了,可以带动整个社区党建水平的提高,最终对社区各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社区党组织要在做好社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下大力气搞好社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区党建工作特色的形成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以关注民生为抓手,根据自身的实际,培育和构造社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各个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潜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实行民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打造“民主”品牌;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挖掘文化底蕴,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人文”品牌;还可以加强文明安全小区建设,开展互帮互动活动,倡导文明和谐的风尚,打造“和谐”品牌;更可以抓住一些为民服务项目,建设一些为民服务工程,打造“服务”品牌等等。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形成了,品牌树起来了,党组织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扩大,战斗力也会随之增强,党建工作就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常态和动态的关系

常态是指社区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社区工作的特点。运用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开展常规性的社区党建工作。动态是指社区党组织按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社区各项党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效能和水平。做不好常态的社区党建工作,要开展动态的社区党建工作是不可能的。没有动态的社区党建工作,整个社区党建工作就会死水一潭,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社区党组织要全力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合理地设置基层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务公开、创先争优、民主评议等各项党建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动态化。

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动态化主要有:第一,党员思想教育的动态化。要及时分析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党员的党性,保持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流动党员管理的动态化。要按照党员合理流动、党内资源共享和“全国一盘棋”大党建格局的思想,动态地和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对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使党员在管理上不留空白点;第三,党组织设置的动态化。要根据党员不同居住特点、不同工作性质等,科学灵活地设置党组织,有利于党组织的管理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党组织设置一成不变的做法;第四,党费收缴的动态化。要根据党员收入的变化,按要求及时调整党员应缴纳的党费标准,并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收缴党费;第五,党务公开的动态化。除及时更换党务公开栏内容外,对社区内一些重要的、复杂的工作,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动态公开。

我国目前的社区党建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必须要特别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核心意识。在社区的工作当中,我们街道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执政意识。二是主人意识。主人意识实际是责任意识。所有社区内的单位,不管是企业、事业、机关的党组织,都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都应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增强责任感。三是共建意识。或者说是协作意识,实际上是一个大局意识。社区里面不论单位大小,行政级别高低,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都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搞好社区党建工作。四是服务意识。通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能够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基层,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共产党员做到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片,建立起血肉的关系。

(作者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责编/张晓

作者:叶钦

社区党建工作之党建论文 篇3:

现代化视域下社区党建基层治理功能研究

〔摘要〕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社区党建具有重要的基层治理功能,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引领动力和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大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基层治理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能力、队伍、机制和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急需在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民主化、信息化、精细化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探索,不断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和社区治理成效。

〔关键词〕 社区党建;基层治理;治理功能;现代化

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一概念,认为社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活空间内所形成的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的社会共同体” 〔1 〕。有别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皮埃尔最早将“治理”理念引入城市管理理论研究,强调要引入市场机制重构城市政府与居民的社会关系 〔2 〕。近年来,部分国内学者围绕治理现代化,以社区党建为切入点进行了诸多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两种差异鲜明的观点:一种是“民主工具理论”,以蔡霞、高新民等为代表;另一种是“领导核心论”,以林尚立、王邦佐、马西恒、周鹤龄等为代表。治理虽与管理仅有一字之差,但其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尽管学者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也具有统一的共识,即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党建亟待树立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探讨社区党建的基层治理功能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社区党建的基层治理功能

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党领导基层社会建设和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社区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心,是执政党建设在城市基层社会的延续,是基层党组织整体活力新的生长点 〔3 〕。

(一)社区党建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引领动力

党领导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与现实压力,深入社区的基层党建有利于夯實党执政的根基,实现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 〔4 〕。基层治理现代化以社区治理为依托载体和主要平台,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要以社区党建创新为引领,实现社区治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5 〕。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基础性、群众性、地域性和自治性等特点 〔6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先锋队、宣传队和主心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党建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的作用。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基层治理体系呈现出三个特点: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治理关系呈现法治化,治理方式呈现自治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社区居民民主法治的政治参与机制、社区公共利益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居民的自治机制等方面。有学者认为,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看,治国必先治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国家治理大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7 〕。从近年来各地开展基层治理的实践看,“和谐社区”、“幸福社区”、“平安社区”、“生态社区”、“智慧社区”等不同社区类型的成功探索和生动实践,均表明了社区党建既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又发挥着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本身就是完善和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当前,不少城市的基层社区都在探索通过“共兴党建、共抓治理、共促发展”的方式来实现社区党建的基层治理功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三)社区党建创新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决策部署和推进实施的,归根结底离不开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社区党建作为基层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又要紧密联系基层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社区治理手段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规则的法治化、治理过程的透明化、治理结果的高效化。相关研究发现,在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下,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4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数量和比例的逐渐加大,城市居民转换工作的频率和机会增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时代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长期游离于“单位制党建”之外并依靠行政资源支持的基层社区党建,面临着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和创新的紧迫任务。在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如果不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创新,则很难通过传统的手段来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因此,在当前背景下亟待通过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从而实现社区党建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和高效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党建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杆和衡量尺度。

二、当前社区党建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区党建的基层治理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能力、队伍、机制和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现代化的社区治理能力仍显不足

城市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和社会就业较为困难的新状况,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以及治理能力的更新、转换、培养难以一蹴而就,加之在传统的科层制治理结构下,管理层级从上到下权限递减,在事务递增的同时矛盾也递增,使得社区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群众有事往往习惯于找政府解决,从而对社区多方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其相比,现有社区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部分社区解决社会矛盾时依赖行政手段较多,而依靠法律途径解决的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群众法治观念的树立,助长了“信访不信法” 〔8 〕。二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不多。一些社区党员干部入户登记容易吃闭门羹,视频监控总是有盲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往往成了街道社区标配的摆设,常常处于门庭冷落的境地。以往的传统模式在应付检查时比较有效,而在联系群众时往往失效。三是化解矛盾的能力不足。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权力空心化、组织碎片化、运行空转化的情况比较突出 〔9 〕。在遇到社区居民关心和求助的问题时,部分社区党员干部由于资源、权限、能力、态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要么推三阻四不予解决,要么“踢皮球”让群众不知所措,降低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专业化的社区队伍培养尚待加强

当前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对社区治理的专业化、差异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和治理能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从现实状况来看,一方面,一些社区由于缺乏专业化和专职化的党建人员,社区党建工作难以满足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常常是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工作创新泛善可陈。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所处的层级、视野和资源受限,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技能的人员比例较低,在现代治理理念和公共服务能力上还存在短板,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社区治理现状,使得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工作繁忙,难以抽出较多的时间参加各类培训,加之一些社区领导重行政事务轻学习培训,使得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完全靠自身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式的总结和领悟,影响了工作水平提升的效果。

(三)规范化的社区法治保障机制亟待健全

实现社区治理法治化需要规范化的制度支撑,离不开健全的配套保障机制、畅通的运行机制及科学的考核反馈和监督机制。当前,影響社区治理规范化的机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尚待健全。在多元化治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怎么界定?事权和经费怎么配置?人员如何配置和协调?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机制。二是服务设施投入供给机制不足。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民快速增长的实际需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的矛盾愈发明显。尤其是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人数量快速增长,“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又带来了亲子活动的广泛需求,社区人口多与活动场地数量少、面积小的矛盾愈发凸显。三是经费来源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目前的社区活动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或者购买服务,社区治理基金不足,出资主体和经费数额难以满足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的需要,急需发动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四是党建活动保障机制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党员干部主要忙于行政事务性工作,党建活动的数量、内容和方式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往往“隐身”,不敢、不愿或者不善于亮明党员身份,形同于普通居民,其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在社区党建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沟通作用、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彰显。

(四)协同化的社区共治体系尚需完善

现代社会居民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树立社区共治的理念,通过领导、引导、主导等多种形式,构建综合化、立体化、协同化的治理体系,以应对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综观目前社区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是放任社区居民无序自治;有的是委托社会组织负责治理,类似于“代治”;有的仍采用传统的大包大揽的行政方式直接治理;等等。以上几种治理方式具有共性的不足,就是缺乏协同化,社区党组织、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之间各自为政分而治之,缺乏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影响了协同治理效果,既不是共治更不是善治。另外,一些社区党组织定位不当,虚位缺位或者越位错位,陷入了社区治理的具体事务泥潭中,充当了自治实体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治效果。

三、提升社区党建基层治理水平的路径探讨

笔者认为,提升社区党建基层治理能力,在原则上应坚持“五治共举”,即法治、德治、共治、自治、善治的模式;在特征上要体现时代性、全面性、开放性、稳定性、创新性;在路径选择上,可探索将社区党建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民主化、信息化、精细化等方式与社区治理的综合化、法治化、协同化、参与化、网格化、多元化等要求合理对接,相互契合,凝成合力,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一)探索社区党建科学化促进综合化治理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自身的现代化是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党组织要在功能、角色设定及运行模式上适应现代化、社会化发展的需要,适应区域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党组织要把自身建设与社区全面建设结合起来,减少行政化色彩。社区党建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组织运行、组织决策、组织活动、组织方式等方面,在实践中,要尊重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尊重党员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起着领导核心作用,其作用发挥不应被边缘化、单一化,也不应偏于一隅和专注一处,不能只专注于党组织自身建设,还应在社区治理中起到引领作用,即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全盘考虑,充分发挥综合化治理的作用,而不局限于社区内具体的一事一物。同时,要搭建好利用好社区治理平台这一重要载体,找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契合点,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入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之中,进而实现社区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建。在具体操作中,可依据社区实际情况设立“基层党建研究中心”、“党员教育发展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和“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等综合化治理机构,进一步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和社区治理成效。

(二)倡导社区党建规范化促进法治化治理

社区党建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制度规范、管理规范、活动规范、行为规范等方面,其具体实施路径应体现法治化治理的思路。首先,要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中,必须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社区党建也要依法依规,建立健全相应的活动章程,例如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考核制度等。其次,应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协调各方制定《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等制度规范,健全权责清单制度,制定职责设立权力清单、职责清单、服务清单,各部门依照权责职能办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学者刘军峰、黄磊基于阿拉善盟社区党建的调查认为,应通过政府购买再委托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即需要社区党组织协助办理的事项,相关方应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需要委托给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10 〕。这些举措有利于减轻社区工作额外负担,避免社区党建在繁忙工作中荒废了主业。再次,要实施党建标准化。社区党建不能搞千篇一律,但也不提倡一社区一政策,缺乏规范易造成社区党建参差不齐,治理效果良莠不齐。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在基本服务内容方面应倡导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例如,以标志墙牌配套、档案制式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经费保障配套为基础,确保有合适场所、有专业队伍、有党建活动、有良好效果,从而实现治理结构标准化、治理队伍标准化、制度保障标准化及社区服务标准化。此外,还应强化依法治理能力。基层治理的基础是法治,要树立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坚定法治理念,熟悉法规内容,守住法律底线、红线和警戒线;运用法治思维,为社区现代化治理夯实制度基础;培养法治行为,将基层矛盾化解纳入法治轨道;塑造法治环境,使基层治理更为规范透明。

(三)突出社区党建一体化促进协同化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西方学术界,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在社区治理中社区自身的作用要优于政府管理和完全市场化,因为社区自主治理摆脱了传统的私有化和国有化的两极困境 〔11 〕。以英国学者斯托克为代表的新地方主义提倡将地方居民纳入社区参与式治理中,要求社区与政府、地方组织及利益相关者建立多元化的关系,从而形成相互交织的关系网络以及相应的多重责任体系 〔12 〕。在当前社区治理社会化的大趋势下,要想提升我国社区治理水平,必须结合我国实际,突出社区党建一体化功能,以凸显协同化治理的效果。社区治理协同化主要包括三个类别:社区党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的党政协同化治理;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的党群协同化治理;社区内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社群协同化治理。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在不断拓展,尤其是面对部分社区存在的党员分散化、党组织碎片化、党建活动形式化等现实问题,协同化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笔者在社区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社区开展的双重管理便是协同化治理的创新举措。双重管理是指社区和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实行“双接纳、双管理、双考评”的双向管理制度,它通过建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引导在职党员自觉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利用个人资源、知识和技能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在社区和单位范围内对在职党员个人身份、职责范围、服务承诺和为民办事等进行公示,在職党员单位对其民主评议结果、提拔重用决定、先进模范认定都要在社区党员群众中征求意见 〔10 〕。

(四)推动社区党建民主化促进参与化治理

社区党建民主化的重要表现是改变传统的以自上而下的领导和管理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倡导以四面八方的民主协商和平等参与为特征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模式。社区党建民主化是合理运用纵向到底、横向合作、各方联动、多措并举的治理模式,把社区内各类党建资源、关系、力量有效整合起来,促进治理资源共享,实现党建工作的主动式嵌入和全程式服务。要想使社区党建工作切实取得实效,通过党建民主化引领社区民主实践活动,需要逐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根据不同党员的需求实施分类管理。特别是辖区内的在职党员,如何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上让其获得归属感,在活动时间安排上便于其获得参与感,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效果上让其获得认同感,在活动意义上让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价值感,这些都是社区党建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一方面,社区党建民主化表现为社区党组织联系群众和社会组织的民主化,可通过召开联席会、恳谈会、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吸纳区域内各方参与,加强交流沟通,听取各方意见。社区党组织要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民主监督,重大决策要按程序公示,实施过程和结果要依法公开。另一方面,社区党建民主化表现为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即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向党员干部述职,接受公开监督。笔者认为,要想通过社区党建民主化促进居民参与化治理,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通过社区党务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流动党员联络站、社区党校、小区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党员责任区等平台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党建活动。二是建立党员社区活动反馈制度,落实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提高普通党员对社区党建事务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三是通过培育社区党组织民主氛围和社区党建文化,形成社区共识,促进社区和谐。

(五)加强社区党建信息化促进网格化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社区治理网格化是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方法,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它以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科学开放的治理机制为自身优势,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治理方式 〔13 〕。社区治理网格化是建立在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它能够有效提高社区治理的效能,其建立和实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参与和广泛应用。社区党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自身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成效。因此,要想使社区网格化治理切实取得实效,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党建的信息化工作:一是树立社区党建信息化的治理理念。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网格化治理的功效,有效发挥网络时代大数据的优势,着力营造“智慧党建+智能社区”。二是健全社区党建信息化保障机制。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更新现代化治理不可缺少的信息设备,使社区党建具备信息化的基本条件。三是优化社区党建信息化培训体系。要选派专人专职负责社区党建信息化的人员培训及设备的使用、运行和维护工作,通过培训扩大信息化的受用面和受众面。四是构建社区“互联网+党建”的信息化体系。要借助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等特性,充分运用社区党员微信、公众号、APP应用等方式开展党员学习交流、民主议事、党建文章推荐、党建知识网络竞赛、党员行为网络监督和评估等工作,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健全社区党建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社区党员及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完善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精心打造社区党建信息化、社区治理网格化、社区服务开放化“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

(六)推行社区党建精细化促进多元化治理

现今社区中存在着多种治理主体,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两新”组织、社区内企业法人等,社区组织的这种多元化特征要求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也必须精细化,即建设诸多与多种治理主体相对应的精细化小型党支部,另一方面要树立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理念,以形成社区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平等参与、有效参与的共治格局。从现实状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党建的精细化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尚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工作内容精准。工作职责应清晰,工作边界须明确。二是工作方法细致。工作态度要细心耐心用心,尤其要注重细节提升品质。三是工作考核细化。评价考核指标应细化量化,坚决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考核评价程序。四是工作质量高效。要根据社区党员的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属地管理”、“双重管理”、“联动管理”等工作,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五是充分彰显特色。应结合社区特点,在高效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特色服务,努力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党建文化。比如,注重社区“微文化”建设,倡导社区“微服务”,推动“宜居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书香社区”、“生态社区”、“和谐社区”、“幸福社区”等特色社区建设,通过打造特色社区推动基层党建创新,通过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7.

〔2〕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M〕.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5.

〔3〕林尚立.社区党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生长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10-13.

〔4〕薛小荣.多元社会治理中的基层党建:角色、功能与效能〔J〕.学习论坛,2015(8):21-24.

〔5〕沈跃春.以社区党建创新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J〕.唯实,2014(10):42-45.

〔6〕金 钊,时煌军,杜兆君.新世纪基层党建实务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134-136.

〔7〕齐卫平.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领导能力建设〔N〕.光明日报,2014-07-23(13).

〔8〕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1):3-10.

〔9〕汪文来.提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实现途径〔J〕.岭南学刊,2013(4):66-70.

〔10〕刘军峰,黄 磊.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基于阿拉善盟的调查与思考〔J〕.前沿,2015(2):44-46.

〔1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205.

〔12〕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J〕.游祥斌,摘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92-95.

〔13〕杭勇敏,陶维兵.社区治理视阈下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4(3):114-117.

责任编辑 冯耀明

作者:秦攀博

上一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银行网点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