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环境问题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电网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利益相关方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建设外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发展、建设工期及控制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公司采取以政府为依托,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电网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理顺外部环境,为加快电网工程建设,提高投资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网建设环境问题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网建设环境问题论文 篇1:

浅论电网建设中的线路分布原则

摘 要:现代电网建设不仅要求实现安全供电目标,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地域实际出发,以实现电网建设的综合效益。适应于电网建设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并通过电网线路规划、线路选址等措施,来优化线路分布。本文结合我国电网建设现状和电网建设要求,说明现代电网分布的原则。

关键词:电网建设 线路分布 特高压电网 综合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电网建设,如今形成了西北电网、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区域性电网,且形成了连接城乡区域、东西部区域的路线结构,这对于实现电力供应,实现电力区域运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电网区域分布来看,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多高压电网,如西北电网为750 kV-500 kV-330 kV-220 kV-110 kV-35 kV-10 kV,南方电网则出现1000 kV高压电网。而且国家电网将着力建设特高压,力图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两纵两横”、“三纵三横”和“五纵五横”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到时,电网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环保效益都将实现大幅度提升。

1 我国电网建设走向

1.1 我国电网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家,从整体上看,能源资源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西部和北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丰富,能源开发表现出向西部和北部转移的特点,因此,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充分利用新能源,加快发展特高电压,与之相对应,西部和北部的电网线路逐渐增加,并形成了以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为中心的西北电网和以黑吉辽三省为中心的东北电网。与北部和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和南部不具备能源优势,尤其是东部地区,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主要采用资源引进的方式,来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影响,东部和南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人才结构、科学技术水平上来看,东部和南部地区也具有显著优势,这就为电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经济、人才支持,因此,形成了覆盖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的华东电网,覆盖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华北电网。

2 电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2.1 特高压建设

很明显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呈逆向分布,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要的增加,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的能源供应形势发生变化,而新能源的开发以及集约化发展,决定了全国能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和加快高压电发展的必要性。从能源利用来看,以南方为例,长江沿岸月30 km就有一座发电站,而南京到镇江路段,仅10 km就一座,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电每年所排放SO2量高达45 t,这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发映出我国能源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因此,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采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方式。

2.2 站址反线路路径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规模日益减少,环境资源破坏日益严重。我国耕地面积本就较少,而在建筑占地的作用下,建设用地和农业安全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村在绝大部分土地被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这就加大了变电站选址和线路路径规划的困难。除了变电站之外,进出线路路径走廊也许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随着超高压大电网建设工程的启动,跨区域电网所需占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而由于许多电网是“过路电网”,不直接服务于本地区电网,所以,所经地区电网建设配合度不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求在线路建设和分布中,正确处理好电网建设利益与环保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过路电网”和当地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保证电网线路既能够良性运转,又能够实现环境效益、资源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3 电网建设的整体效益

进入2013年以来,国家电网在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同时,统筹规划,各地配电网建设改造悄然提速。如杭州市计划全年投资27亿;山东聊城、莱芜等地集中进行农网改造建设;安徽淮北地区为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将投资2.8059亿元,且制定了“建设以220千伏电网为骨架、110千伏网架坚强、城网和农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电网”的电网建设目标等。这足以说明电网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如何构建现代电网如何构建的问题。

其一,实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是电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电网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从宏观上看,由于我国能源分布和生产力水平之间存在矛盾,实现“借电”,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且利于缓解东西部经济差距;从微观上来看,电网建设是地区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如通过扩展电网可带动相关电力设备、电气设备、电缆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等,如通过电力供应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其二,社会效益是维护电网稳定的基本条件。满足社会、企业、个人用电需求是电网建设直接目的,而只有在满足多方利益的基础上,电网建设才能够顺利进行。其三,电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实现电网整体效益的前提。现代能源危机、环境破坏,向我们敲响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发展的警钟,因此,在电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因素,以促使电网建设赢得综合效益。

3 电网建设中线路分布原则

适应于现代电网建设要求,为实现电网建设的综合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电网线路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 规划先行原则

电网规划是电网线路分布的源头。电网规划要与地方发展规划相衔接,纳入地方总体规划中。电网路线分布规划从根本上说,是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地方整体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进行电网线路建设中,要结合本地方的经济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事前规划,将电网线路分布规划与地方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现电网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提升地方的经济效益。

3.2 突出特高压线路分布原则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煤炭发电,而随着煤炭资源量日益减少,电荒危险成为很多地区生产、生活的制约的因素。而随着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的大规模和集约化发展,我国西北部、南部地区新能源开发迅速,且形成了一些高压工程,如自2009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成立了晋东南—荆门1000 kV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 kV直流示范工程和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这三个工程是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技术领先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且运行状况良好,三年来的累计送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这就说明了特高压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与之相对应,电网线路要集中面向新能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地区新能源优势,以保证电力供应的同时,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3.3 综合效益原则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西北电网、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区域电网,各电网之间以及内部相互联系,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网结构。从电网路线分布上来看,无论是宏观面的整体结构,还是区域内部结构都呈现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特征,就其原因在于以电网线路为纽带,推动地域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的发展。

其一,以资源促经济。以西北电网为例,基于本身的新能源优势,西北电网是唯一的最高系统电压为330 uV的电网,而且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积极投资本区域电网建设。就其线路分布来看,第一条330 kV线路,是1972年6月建成的刘家峡小电站至天水至关中的输变电工程,之后建成韩城至铜川至庄头的330 kV输电线路,秦岭电厂至河南三门峡五原变电站的330 kV线路、甘肃靖远至宁夏青铜峡变电路的330 kV线路(暂以220 K运行)、330 kV的龙花线和龙海线,在1990年宁夏大坝330 uV接入系统后,形成330 kV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联合电网。如今形成了西部从青海的乌兰、甘肃的嘉峪关,东到陕西的韩城和秦岭电厂,北到宁夏的青铜峡和陕西的榆林,南到陕西的关中和安康的西北330 kV电网,并形成从西安—咸阳—渭南的330 kV单回环网和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330 kV单回环网。适应于特高压电网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扩建,并在地区内部进行线路建设,现已有3回330 kV线路在陕甘之间,2回330 kV线路相连在甘、宁,且有6回330 kV线路在甘、青间。

其二,“借电”原则。我国资源地域分布并不平衡,很多地区电网,以某一点为基础,借用该点电力资源,而进行电网线路建设,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以华东电网为例,华东电网覆盖范围内,一次能源匮乏,水利资源和煤炭储量分别仅占全国的3.6%和4.2%,但是本地区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在其经济、技术、人才优势上,本电网从河南、山西运入发电用煤,并从葛洲坝输进水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安江—上海220 kV线路、其贯穿安徽、江苏和上海和浙江,形成了三省一市的220 kV联网。之后在经济发展推动下,先后形成淮沪和徐沪U形500 kV骨干网架、形成繁昌—斗山—黄渡—瓶窑—繁昌500 kV江南大环网、石洞口—黄渡—扬高—南桥500 kV双回环路。此地区为了实现电力外送,实现从浙江到本地域其他地区的资源共享,形成上海—无锡斗山—杭州瓶窑的500 kV三角形环网,而在借用水电方面,也形成了葛洲坝到上海的直流±500 kV线路,这有力推动了大区域之间的电网互联。

3.4 安全性原则

从电网线路分布安全性来看,其受外界因素如地形、水文、气候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暴雨、雷电以及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下,往往会发生众多事故,而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强,这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复杂,这种干扰对线路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或是造成线路中断、或是引起供电不足,或者引发重大经济、安全问题,因此,电网建设中,要全面考虑影响线路分布的各种因素,尽量避开雷区,以防止因外界环境影响电网正常运行。

3.5 线路面积合理化原则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建设中的线路迅速增加,线路建设和分布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方面,其路线选择和分布状况,不仅影响着电力供应状况,而且直接影响电网建设的经济状况。鉴于电网建设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直线路线”,并通过科学规划,不断优化电路网架,合理确定变电站和供电区域的位置;根据各地区发展要求和经济状况,合理调整线路数量,控制线路的疏密程度,避免因线路过多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依据城乡规划标准选用合适的电线、确定电网网架等,保证电路分布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等。

3.6 资源节约原则

节约各类有限资源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的具体要求。当前电网建设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原则,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在进行线路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到所占土地类别,尽量避开土壤肥沃的农耕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最大限度减少路线路径对土地占用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4 结语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网结构。电网线路分布是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现状和其发展趋势来看,电网线路分布必须从地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出发,坚持充分利用本地域优势、电力资源共享和“借用”、特高压线路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线路路径选择、电网建设等措施,来保证电网线路合理分布,以最终实现电力安全供应、电力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缩短地域经济水平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延春.地区电网降低线路损耗及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

[2] 张奎明.建立电网公司与钢铁行业的产业链[J].上海电力,2011(3).

[3] 张连宏,白朝国,刘洪正.新形势下的电网规划[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4] 魏彭.一般城市变电站与城市规划占地浅谈[J].科学之友:B版,2009(7).

[5] 曾强,胡春华.对川南丘陵地区电网规划的看法[J].供用电,2010(12).

[6] 彭小青.城市电网建设及低压配电网改造[J].广东科技,2011(14).

[7] 曾强,胡春华.川南丘陵地区电网规划的思考[J].四川电力技术,2011(5).

[8] 韩军林.城市配电网若干问题的分析探讨[J].陕西电力,2010(11).

[9] 刘峰.赣州电网建设改造与运行规划之我见[J].江西电力,2012(3).

作者:李劲松

电网建设环境问题论文 篇2:

外部环境对电网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电网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利益相关方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建设外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发展、建设工期及控制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公司采取以政府为依托,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电网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理顺外部环境,为加快电网工程建设,提高投资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网建设 外部环境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网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施工冲突、法律纠纷也在不断增多。从事电网建设的各单位普遍感到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复杂,各项工作举步维艰。电网建设涉及到规划、城建、国土、交通、铁路、航道、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在电网建设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阻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受阻的区域越来越大。吴逢旭认为电网建设难度最大的是政策处理。苏喆认为由于电网建设点多、线长、面广,同时,电网建设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使电网建设受到了较大影响。贾彦龙认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首要问题是保障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建设项目会给沿线的群众当前或长远利益造成损失。

上述观点表明,电网建设政策处理工作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拟对外部环境对电网工程建设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对策,以求改进。

二、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目标描述

1.理念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出“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我们深入贯彻公司“两会”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协调电网建设中的内外部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基建任务,促进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策略

落实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工作机制,规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外部环境。

3.范围和目标

(1)范围:凡纳入基建管理的全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建设工程。

(2)目标:加强与外部环境协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4.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1)指标体系

① 促成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出台有关加强电网建设的制度文件及拆迁补偿费用标准;

② 针对具体输变电工程,成立有政府相应人员组成的工程建设领导组和工作组;

③ 实施前及时签订工程建设协调合同,统一工作标准和程序,规范协调工作过程必须提交的记录、协议等成果形式,落实有关考核措施。

(2)目标值

① 按照省公司确定的年度工期目标编制网络进度计划,科学组织工程实施,确保网络计划的主要节点和计划工期如期实现;

② 拆迁补偿费及协调发生的费用严格控制在工程概算相应费用范围内;

③ 力争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协调工作成功率达到100%目标。

④ 确保协调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及票据手续完备、程序规范,符合工程审计要求。

⑤ 确保各级协调人员工作廉洁,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确保不发生群众上访事件,达到营造和谐外部环境的目标。

三、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工作流程

1.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图如图1所示。由信阳供电公司代表业主(省电力公司),贯彻实施工程建设总体目标,信阳供电公司专门成立输变电工程项目部,承担建设管理职能,联系政府部门,协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展项目实施。项目部下设电网建设协调小组,具体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协调工作。

2.工作流程

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主要流程说明

(1)工程立项审批

① 工程立项:由信阳供电公司规划计划部负责编制电网近期及远期的电网规划,取得省公司批准后,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申请列入省市政府的地方规划,根据规划进行项目申报、可研编制与送审;可研批文正式下达后,规划计划部与基建工程部进行前期资料的交接。该阶段要求,变电站工程选址前,对被征地村组人员情况、地上附着物等情况调查清楚,尽可能避开征用跨多村民组土地,少留边角地,以减少征地的难度。线路通道的选择应最大限度的减少房子的跨越和拆迁及线路改线。沿途有无工矿企业等,能否避开。要取得跨越铁路、公路、通信、水利等各项跨越协议。

② 初设报批:基建工程部负责委托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编制,组织上报和审查。根据省公司统一的设计招标结果及时与设计单位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明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2)施工图设计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规模进行施工图设计。

(3)施工准备

①省公司明确建设管理单位后,地市供电公司基建工程部委托办理建设及施工用地的征借手续,进行建设场地“三通一平”(供电、供水、道路和场地平整)工作,同时针对具体项目成立输变电工程(业主)项目部。

a.该阶段首先向当地政府申请将工程列入省(市)重点工程,建立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召开的建设协调机制。组织机构图如图3所示:

b.变电站土地征用委托给属地电业局,线路通道赔偿则由施工单位负责。

C .工程开工前,由市政府组织召开工程施工建设协调会议,参建各方及工程所在地区县政府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各县区分管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是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协调人,要自始至终对施工建设负全责,确保项目按时建成投运。会议要求,项目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项目涉及的县区、部门和乡镇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项目施工涉及的县区要为工程顺利建设开“绿灯”,走“捷径”,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国土、林业、交通、公安、水利、电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尽快完善各项审批手续,做到快办即办,为施工单位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沿线各县区、乡镇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施工中占地拆迁、赔偿、清理树障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配合。同时,项目建设要按照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规定,严格补偿标准,确保群众利益。占地拆迁补偿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由业主、建设单位与县区协商统筹使用,及时补偿到群众手中,达到项目单位、施工单位、群众三方满意。并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会议确定了补偿标准。

②基建工程部协助省公司招标管理中心组织施工招标,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并报省公司鉴证。

③基建工程部按照《河南省电力公司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当地建设部门的规定要求,落实工程开工条件(成立项目部,施工合同已签订,投资计划及预付款已落实,施工图已会审,规章制度齐全,主设备和材料已订货,质监合同已委托,三通一平已完成,人员已到位),上报《工程开工报告书》。

(4) 工程建设实施

该阶段变电站土地征用已基本完成。线路通道工作尚未完成。

4.绩效考核与控制

(1)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

(2)工期目标:完成省公司的里程碑计划

(3)工程设计管理:优化、深化设计,控制(减少)设计变更,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5. 相关标准及规程制度清单(表)

表 相关标准及规章制度清单

编 号 文件名称 发布机关 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1.2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2007.3

豫电[2004]204号 河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程序 省电力公司 2004.3

豫政办[2006]50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6

第9期 建设协调会议纪要 信阳市政府办公室 2008.4

第5期 建设协调会议纪要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5

第二十一期 建设协调会议纪要 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12

6. 基建管理信息系统

借助于全省电力系统已上线的ERP系统中的项目管理(PS)功能子模块,有效地进行项目进度管理与合同事务管理。其主要功能: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实时更新与反馈;进度计划的动态监控与分析;项目文档的集中管理;项目概算与合同执行情况报告与评估。

四、评估与改进

1.评估

(1)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管理职能,依靠各级政府推行项目建设协调工作,营造和谐的外部建设环境;

(2)有利于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本身,提高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

(3)充分调动电网企业整体优势,发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减少工程移交生产后的有关民事遗留问题。

2.不足与改进对策

(1)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合同管理,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2)对于各参建方的职责界限必须清晰,避免产生新的矛盾,使纳入合同考核操作性强;

(3)施工单位应加强自身教育,减少盲目毁坏庄稼的不良行为,提高施工技术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能力。

(4) 目前我国在土地征用中法律制度尚存在问题与不足,故在争取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电网建设力度方面还有待坚强。

五、结论

为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克服外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本文从落实与地方政府工作协调机制及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两方面探讨了相应对策。通过落实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工作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对电网建设出台相应制度和有关拆迁补偿标准,规避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外部环境。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通过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科学的工作流程,高效的绩效考核与控制等环节,规范电网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理顺外部环境,为加快电网工程建设,提高投资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 贞 刘 宁 鲜 康: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趋势及原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0-15

[2] 吴逢旭 温州:电网建设“破局”[J] . 瞭望,2007 (1) :38241

[3] 苏 喆 陈斌发 聂继军: 北京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对策[J] . 农村电气化,2009 (3) :526

[4] 贾彦龙:打造和谐电网五要素[J] .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 (15) :61

作者:苏子平

电网建设环境问题论文 篇3: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面对市场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力公司需要不断完善电网建设,加大技术投入。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果。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电源的效率和质量,但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保护和合理使用电能,也是重要的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并对电力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运用

引言

智能电网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在我国国情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电力生产和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引进电力工程技术,是我国现阶段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智能电网的实现,不仅能有效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同时也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因此加快研发力度,合理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已成为当前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

一、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性技术

智能电网的建设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的融合。管理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是基础性和非常重要的。很难想象在没有最基本的电力工程技术的情况下,建设一个高效运行的智能电网。

(二)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安全性和协调性的保障

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协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协调各部分的运行周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最基本任务。而电力工程技术是其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是智能电网建设不可缺少的。

(三)电力工程技术有利于电网资源有效充分利用,推动电网绿色环保的发展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在确保能源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原有一部分电力工程技术不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存在技术落后问题

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经验和成果都是在传统电网建设的应用中积累起来的。智能电网的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趋势,缺乏技术落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发展。

(二)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人才缺乏,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结合以上问题,技术落后的问题体现在目前电力技术人员的水平上。在从未涉足过的智能电网建设领域,缺乏实践经验,急需一批现代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动力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和动力工程技术人员,其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三、如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

(一)积极改进技术,紧跟时代潮流和智能电网建设需求的发展

鉴于原有部分电力工程技术没有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积极改进技术,跟上时代潮流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积极改进当前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技术,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和应用。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将互联网通信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相结合,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過程。

例如从源头上研究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新的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其安全可靠,在试点城市开展相关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并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中。最终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成熟应用技术,推广到全国智能电网建设项目中。

(二)在发电、配电供电等环节采用电力工程技术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

在发电环节,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清洁能源转化为电力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建设中绿色环保的理念,电力工程技术还能够通过对系统加入预判预警和及时作出反应解决的功能来减少外界环境对输电的影响;在配电环节,由于我国目前还在大量使用传统数字变电站,这种变电站难以对数据作出储存,电力工程技术能够解决这一不足,保证实时监控与采集数据,来对后期技术调整留存资料;供电最终端的用户用电环节,可以通过电力工程技术对系统作出的调整了解到自己用电最精准的数据情况。

(三)培养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程技术人才,提高专业素质

针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人才短缺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积极培养适合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程技术人才,提高业务素质。

例如电力工程技术团队,布置学习交流活动,让线上工作人员和科学家进行技术支持对话,一方面是线上工作人员对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智能电网技术有了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使他们对技术有了更好的认识,便于他们实际操作和使用;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对话,科学家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技术本身有关的问题,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技术工作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进展。

(四)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规范和引导,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

针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缺乏标准化,有关部门必须督促有关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标准化。从政府有关部门到企业和生产车间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标准的执行。

例如在企业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人,负责监督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规范管理和运行。出现问题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分析了如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见要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必须推动技术创新。必须依靠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事实上这些还远远不够。有关专家和研究机构应该对如何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给出最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戴芮、陈丽、李富鹏. 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 电力设备管理, 2020, No.49(10):154-156.

[2] 王宇, 孔维权.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分析[J]. 智能城市应用, 2020(1):15-17.

作者:隋瀚论

上一篇:师生互动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国际法创造性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