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共8篇)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1

1.电力系统远动主要是实现四遥功能,所谓四遥功能是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2.由RTU向front-end processor发送的信息是(遥测),(遥信)信息。3.远动终端装置(RTU)通常安装在各(发电厂)(变电站)内。4.front-end processor通常安装在各(调度中心)内。

5.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信息是(遥控),(遥调)信息。6.遥测信息主要有(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三类。

7.遥信信息一般是(开关量),主要监控各(开关),(刀闸)的(分合闸)状态,各(机组)的(起停)状态。

8.遥控信息主要是指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各(开关),(刀闸)的(分合闸)命令,各(机组)的(起停)命令。

9.遥调信息主要是指由front-end processor向RTU发送的调节各机组(功角)大小,各机组(励磁电流)大小的命令。

10.电量变送器是将(一种电量)变换为供测量用的(另一种电量)的仪器。11.电量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信号。12.电能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数字量)或(脉冲量)信号。13.精密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由(线性整流电路),(低通滤波器)组成。

14.中间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要并接一(电阻),以便将(交流电流)转换成(交流电压)。15.中间电流互感器(TA)主要起(电气隔离)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减小(输入电流)的值,以便降低后级功耗。

16.大电流接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要用(三表法)。17.三相三线制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要可用(两表法)。

18.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用(两表跨相90°接线)法测量三相无功功率。

19.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状态,(恢复)状态五种。20.利用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有(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前向纠错法),(反馈检验法)四种方法。二,简答题(3)

21.远动终端(RTU)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实现哪些主要的功能? 答:

远动终端(RTU)是电网监控系统中安装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一种远动装置,它的作用是用来采集发电厂和变电站中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量和状态量,监视并向调度中心发送信息,执行调度中心发往现场的控制和调节命令。

在电网监控系统中,RTU的功能是指RTU对电网的监视和控制功能,也包括RTU的自检,自调和自恢复能力。通常RTU的功能可分为远方功能和当地功能两大类。(1)远方功能

通常是指RTU与调度中心(front-end processor)通过信道远距离传输调度中心对厂站的监控功能。(2)当地功能

是指RTU通过自身或与自身相连的显示,记录设备,实现对电网的监视与控制。22.电力系统常用的通信信道有哪些?

答:(1)电力线载波通信

(2)光纤通信

(3)微波中继通信

(4)卫星通信

23.我国电网调度中心目前分为几个级别?分别是那几个级别? 答: 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

(1)国调:枢纽变电站和特大型电厂

(2)网调:枢纽变电站和直属发电厂

(3)省调:变电站和省属发电厂

(4)地调:变电站和市属发电厂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2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化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 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较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电力系统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的。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 要涉及到的系统非常的多, 因此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 在其中包含着很多的系统, 例如在管理信息上、生产控制上和一系列应用系统。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不断要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负责, 同时还要对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负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在推动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在电力系统中, 电网调度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而且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

1 电网调度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 电网调度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而且,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运行, 对电网调度逐渐进行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电网在调度的时候已经逐渐在向自动化发展, 这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保障。电网调度逐渐实现自动化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首先,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工作的, 为了确保电网调度的顺利进行, 调度的维护人员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保系统的工作状况, 同时要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握, 因此,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 是要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强度的。其次,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运行情况不稳定的情形, 这时就会导致很多的突发事件出现, 工作人员在对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 是要对故障进行定位的, 但是使用系统是非常难来进行定位的, 这样就对出现的事故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使得整个系统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 一定要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旦出现系统运行方面的问题, 对整个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影响十分大的。最后, 在对电网调度的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 很多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事后的管理,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很那做到事前的预防, 因此,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 对电网的管理工作一定要特别的重视, 做好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2 综合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为了解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出现的问题, 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进行良好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个更为有效的管理监控方式来对电网调度系统进行监控。在科学技术不断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过程中, 监控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 现在, 已经逐渐发展成了综合监控系统。在综合监控系统中, 有着更加完善的应用系统, 对调度可以进行更好的培训, 而且还有调度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电网调度的更加开放。

2.1 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系统在很多的地区都得到了应用, 特别是在省市电网调度中心中。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自动化机房和配电运行过程中的系统运行性能进行实时的监控, 而且采用了报警系统对出现的故障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 将出现的情况及时向值班人员进行通知, 同时, 这种系统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进行在线监控。不仅如此, 综合监视系统还实现了对电网调度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事件管理, 对网络中安全设备和安全事件信息进行采集, 然后对整个安全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 然后对安全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

2.2 综合监控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

在综合监控系统运行的时候是对网络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的。在监控系统运行的时候, 为了更好的进行监控可以将系统进行安全区的划分, 对不同的安全区进行不同安全等级的划分, 然后实施不同的安全防护。在系统中, 要采用必要的防病毒系统, 同时对入侵情况要能够进行检测, 还要进行防火墙的设置。

3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自身特点

智能化调度自动化同传统上的调度自动化相比, 智能化系统将会更进一步对电网全景信息的获取信息进行拓展。所谓电网全景信息就是指具备精确的时间断面、较为正确的、完整的、标准化的业务信息和电力信息。智能化系统同时还以通畅、可靠、坚强的信息交互平台以及实体电网架构为基础, 同时以服务生产的全过程为目的, 对系统中所有的运营和实施生产中的相关信息实现整合, 并且同时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而对诊断、分析和优化实现加强, 从而为管理的人员以及电网运行提供一个更为精细、完整以及全面的电网运营状态图。此外还会对应对方案和实施方案实现控制, 同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电网运行和管理上的准确、及时、精细和优化。

智能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还会进一步对各级电网控制实现优化, 并且要构建出的系统组态化、功能模块化以及结构扁平化的柔性体系架构, 通过分散和集中之间的结合, 灵活对网络结构实现变换、系统效能实现最优配置、系统架构实现智能重组以及电网服务质量上的优化, 从而在整体上构建出一个跟传统电网完全不同的电网体系。由于智能化电网调度自动化在完整的输电网信息的获取上更为便利, 因此就更为容易实现对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体系上的优化, 在承担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 确保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最大经济效益上的获取, 同时重视环境保护, 从而对社会能源配置实现优化,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和综合投资使用效率。

4 智能化调度自动化设想

4.1 我国智能化电站的发展目标

我国在智能化电站的发展过程中, 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程序化操作是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智能电子设备完成从原始态到目标态的一键式操作;智能告警包括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的预处理、扰乱类型辨识以及电网故障诊断等功能;智能开票, 根据运行操作规则以及当前电网的实际运行方式, 在对整个变电站进行全方位和整体防护基础上, 自动生成符合操作规范, 可以具体执行的操作票;与主站的无缝互联;设备的在线检测以及智能检修;广域保护。

4.2 未来职能调度自动化系统设想

未来的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是一个庞大的智能化系统, 系统将基于高级测量体系AMI将负荷数据和系统联系起来, 高级测量体系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用户室内外网等。系统将包括基于三维的地理信息子系统、高级智能配网子系统、高级智能输电运行子系统, 以及智能机器人巡视子系统等。由于所有的区域性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能互相传输、互相兼容, 所以互动性非常强, 消除了信息孤岛。强大的系统间冗余和组合能力使得数据能在全局范围内得到整合。

5 结束语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网调度是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 电网调度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但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 为了更好的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 对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鲁宗相, 王彩霞, 闵勇, 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9) :31.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光纤技术正在大力进行推广,目前来看,在电网调度中存在着图形化的“四遥”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以及视频监控为设计目标,针对电网当前的现状,以人员出入信息以及火灾报警信息为功能需求,将所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调控中心。该系统结合了当前最为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以及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实现了电网调度的高度信息化。

【关键词】智能化;电网调度系统;监控平台;设计

一、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发展,业务流程敏捷性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随着智能电网战略的实施,电网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电网调度控制复杂性大大增加,这些都对调度技术支持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调度中心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调度中心之间以及调控中心内部信息集成与共享,为电网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全面细致的电网状态,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实现多维度全景监视、综合智能预警和大电网协调控制。

二、传统电网调度环节存在不足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出現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电网调度工作存在的不足。传统电网调度主要存在下面四个方面的缺陷:①缺乏相关技术标准,还需要补充制定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和控制方面的标准,如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和特高压运行特征方面的;②电网调度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满足今后电网运行发展的要求,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并且提高电网在线分析和控制技术,并且还要提高保护装置的数字化、信息化和集成化;③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大容量的风电以及太阳能等间歇性电源的出力进行预测和调控,还需要不断的传统电网调度节能环保能力进行提高。

三、监控体系架构

变电站接入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集中监控的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电网运行稳态监控系统,其中还包括AVC(自动电压控制)、WAMS(广域测量系统)和二次设备在线监视等模块。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主要是以电网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服务总线、消息总线提供公共服务与调控一体的警告服务、权限服务,它能实现数据采集、模型和权限管理、人机界面控等调控业务的一体化采集、处理和展示。

在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变电站集中监控的过程中,调控一体模型管理是整个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一次模型和二次模型,前者涉及电网参数、一次参数等内容,后者有保护、测控等二次装置的信息。同时,通过设置权限和责任区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的“隔离”,避免出现越限使用、操作的情况,而且还能够减轻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变电站集中监控的作用有以下几点:①通过对运行数据的遥测、实时接收,利用相关逻辑完成遥信、遥测数据的处理,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时信息;②完成电网设备的操作、控制,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利用集中监控系统实现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对电网断路器、档位等设备的远程遥控操作;③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根据得到的实时数据信息,准确判断一、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作为调度控制的依据,有效提高调度控制的可靠性。

四、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技术支持

(一)智能监控技术

当前电力系统中应用了多种监控技术,但是不同监控技术之间主要是独立完成系统监控,例如电网高级应用模块通过分析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可以得出电网的故障点或者异常点;SCADA系统实现了对抖动、异常波动、跳变等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这两个系统之间缺少关联性,并且运行效率较低。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应加大对PAS、SCADA、FES等模块的分析研究,例如,PAS用于分析电网系统的异常点状态,SCADA可以利用跨厂或者全厂分析和计算系统薄弱量,FES主要用于分析单个点异常量。通过全面综合的分析,向电网调度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便于运行维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运行管理技术

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的应用,需要满足运行维护人员、集控人员、调度人员的工作需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不同专业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操作、监视和维护,主要是利用责任分区技术,按照信号位置、间隔或者电厂将电力设备划分为不同责任区,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的控制和监视。

五、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业务方面的挑战:①需要提高调度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而使用节能发电调度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②提高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从而满足电网快速发展和安全运行稳定的要求;③建设备用调度体系,从而可以从容面对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④完善二次系统纵深安全防护体系,有效的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网的调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一个实时动态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调控。一旦电力系统存在某些故障,那么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就能够及时并且准确地对发生的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保证事故处理的及时性,并且能够对电力电网的运行状况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上文主要对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内涵以及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可以给其他电力工作者的对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变得更加完善,更好的发挥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值班员 篇4

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电网调度专业 试题

La4C2001 中级工603、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答案:答: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其中运算器、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La4C2002 中级工604、什么是频谱?

答案:答:利用傅立叶分析的方法,无论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信号对应的时间函数都可以展开成正弦级数或余弦级数,即信号是由各种频率的正弦成分组成的,这些正弦频率成分称为信号的频谱。

La4C2003 中级工605、什么是因特网?

答案:答:因特网是成千上万个用户网络通过物理设施(例如网关或路由器)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个互联网络。

La4C2004 中级工606、微波通信为什么需要中继?

答案:答:因为微波是直线传输的,而地球是个椭圆体。微波信号在空中传输过程中,能量会损耗,使信号衰减,只有通过中继放大才能到达远方。

La4C2005 中级工607、什么是数据的传输速率?

答案:答:数据的传输速率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平均比特数,其单位为每秒位(bit/s)、或每秒千位(kbit/s)、或每秒兆位(Mbit/s),其关系为1kbit/s=103bit/s, Mbit/s=106bit/s。

La4C2006 中级工608、什么是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本部分,用来控制和管理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调度、控制计算机中程序运行,并且提供用户支持的程序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文挡。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指挥中心。主要功能是对CPU、内存以及各种设备的运行管理,中断的处理,任务的协调与管理,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完成用户的各种操作命令等。

La4C2007 中级工609、什么是通信规约?

答案:答:为保证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能够自动、有效的进行数据通信,在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需要有一系列的约定和顺序,这种通信的约定和顺序就叫做通信控制规约。

La3C3008 高级工610、请按从低层到高层的顺序写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OSI网络参考模型。

答案: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中定义的OSI网络参考模型分为七层,按从低层到高层的顺序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La3C3009 高级工611、什么是通信网关?

答案:答:通信网关是指两个具有不同网络通信协议的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或两个具有相同网络通信协议的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前者为具有通信规约转换等功能的设备,后者为具有网络逻辑隔离等功能的设备。

La3C4010 高级工612、简述奇偶校验码?

答案:答:奇偶校验码是一个最简单的无纠错能力的检错码,其编码规则是先将数据代码分组,在各组数据后面附加一位校验位,使该数据连校验位在内的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偶数则为偶校验,恒为奇数则为奇校验,奇偶校验码的纠错能力不强,它只能检出码字中的任意奇数个错误,若有偶数个错误必定漏检。

La3C3011 高级工613、数字通信中为什么要有同步?

答案:答:数字通信的基础是时分复用原理,每一话路占用一个指定的时隙,而收端不能正确地将各路信号区分开,需要加入同步码,收端先找到同步码,然后就可以顺序找到其他各时隙的信号。

La3C3012 高级工614、简述数据库的概念?

答案:答:数据库是组织、存储、管理数据的电子仓库,是一个存储在计算机内的通用化的、综合性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是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一的、集中的管理。数据独立于程序而存在,并可以提供给各类用户共享使用。

La3C3013 高级工615、简述SQL语言的含义?

答案:答: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数据库语言,用于建立、存储、修改、检索和管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信息。

SQL是一个非过程化语言,一次处理一个记录集,对数据提供自动导航;所有SQL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即SQL语句的结果可以作为另一SQL语句的输入。语言统一,可移植性强。

La3C3014 高级工616、数据的传输控制方式有那几种,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答:数据的传输控制方式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单工:只允许数据向一个方向进行传输。

半双工:运行数据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即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间段不能相同。

全双工:在两个方向上可以同时传送数据,即接收和发送数据可以同时进行。

La2C4015 技师617、简述TCP/IP?

答案:答: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把要传输的一个文件分成一个个的群组,这些群组被称之为IP数据包,每个IP数据包都含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知道从哪台机器正确地传送到另一台机器上去。IP协议具有分组交换的功能,不会因为一台机器传送而独占通信线路。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al)传输控制协议具有重排IP数据包顺序和超时确认的功能。IP数据包可能从不同的通信线路到达目的地机器,IP数据包的顺序可能会乱,TCP按IP数据包原来的顺序进行重排。IP数据包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损坏,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目的地机器收不到这些IP数据包,TCP协议会让源机器重新发送这些IP数据包,直到到达目的地机器,TCP协议确认收到的IP数据包。超时机制是自动的,不依赖于通信线路的远近。

IP和TCP两种协议协同工作,要传输的文件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被传送和接收。

La2C4016 技师618、路由器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答:路由器是一种多端口的网络设备,它能够连接多个不同网络或网段,并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路由器的行为发生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有:可以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程网段的报文,起到转发的作用;选择最合适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包装成原有形式;多协议的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作为不同通信协议网段通信连接的平台。

La2C4017 技师619、简述TCP连接的标准过程?

答案:答:为了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送TCP数据,必须先建立一个虚拟电路,也就是TCP连接,建立TCP连接的标准过程如下:(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

(1)客户端请求发送一个包含SYN(同步Synchronize)标志的TCP报文,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使用的端口以及TCP连接的初始序号;

(2)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确认Acknowledgement)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同时TCP序号被加一。

(3)客户端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ACK给服务器,同样TCP序号被加一。到此一个TCP连接完成。

La1C3018 高级技师620、根据带宽使用方式,以太网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答:根据带宽使用方式,以太网分为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两类。共享式以太网采用集线器连接各节点的设备,所有节点共享一定的带宽。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交换机,交换机对以太网帧进行检测与分析,每个节点单独占有带宽。

La1C3019 高级技师621、简述交换机的帧转发方法?

答案:答:交换机的帧转发有三种方法:

直通转发(Cut-through):交换机检测到目的MAC地址之后,立即转发。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交换机需要把完整的帧接收下来进行检测,然后再转发。

碎片转发(Fragment free):交换机检测到帧的前64个字节,如果没有问题就转发。

La1C3020 高级技师622、开放式互连(OSI)模型的第一层故障包括哪些?

答案:答:(1)电缆断线

(2)电缆未连接

(3)电缆连接到错误的端口

(4)电缆的连接时断时续

(5)电缆的终结错误

(6)使用了错误的电缆

(7)收发器故障

(8)数据通信设备电缆故障

(9)数据终端设备电缆故障

(10)设备断电

La1C4021 高级技师623、简述网络安全的五要素。

答案:答:保证网络安全有五个要素:即要保证网络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

(1)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2)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3)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4)可控性:控制权限范围内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5)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La1C4022 高级技师624、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答:(1)路由器的物理网络端口需要有一个IP地址;

(2)相邻路由器的相邻端口IP地址在同一网段;

(3)同一路由器不同端口要配置不同网段的地址;

(4)一个物理端口可以配置两个地址。

Lb4C2023 中级工625、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作用。

答案: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数据传输通道三部分组成。

(1)主站系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给调度、变电集控、市场、运方等技术人员提供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完成对采集到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算,并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2)子站设备:负责厂站相关信息采集和执行调度下行控制命令。

(3)数据传输通道:是主站系统和子站设备交换传输信息的通道。

Lb4C4024 中级工626、在CDT规约中,帧传送采用哪几种方式?

答案:答:采用三种方式传送:

(1)固定循环传送,用于传送重要遥测、次要遥测、一般遥测、全遥信、电能脉冲计数值;

(2)帧插入传送,用于传送事件顺序记录;

(3)信息字随机插入传送:用于传送变位遥信、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和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

Lb4C2025 中级工627、SCADA系统包括哪几项功能?

答案:答:(1)数据采集(遥测,遥信,保护信息);

(2)信息显示(通过显示器或模拟屏);

(3)远方控制(遥控,遥调);

(4)监视及越限报警;

(5)信息的存储及报表;

(6)事件顺序记录(SOE);

(7)数据计算;

(8)事故追忆(PDR)。

Lb4C2026 中级工628、什么是事故追忆(PDR)?

答案:答:为了分析事故,要求在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时,将事故发生前后一段时间的有关电网运行数据记录下来,这种功能成为事故追忆(又称扰动后追忆)。

Lb4C2027 中级工629、什么是事件顺序记录(SOE)?

答案:答:将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开关、保护动作等事件用毫秒级的时间记录下来,可以区分出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要求站内分辨率≤10ms,站间分辨率≤20ms。

Lb4C2028 中级工630、简述远动装置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

答案:答:遥测是远方测量,简记为YC。它是将被监视厂站的主要参数变量远距离传送给调度。例如厂、站端的功率、电压、电流等。

遥信是远方状态信号,简记为YX。它是将被监视厂、站的设备状态信号远距离传送给调度。例如开关位置信号。

遥控是远方操作,简记为YK。它是从调度发出命令,以实现远方操作和切换,这种命令通常只取两种状态指令,如命令开关的“合”、“分”。

遥调是远方调节,简记为YT。它是从调度发出命令,以实现对远方设备的调整操作,如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发电机的出力等。

Lb3C4029 高级工631、变送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答:变送器的作用是将TA、TV输入的交流模拟信号(0~5A,0~100V)转换成相应的直流模拟信号(0~5V,-5~+5V)。

Lb3C4030 高级工632、什么是交流电流变送器?

答案:答:交流电流变送器串接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将互感器二次侧0~5A的交流电流变换成0~5V的直流电压或4~20mA的直流电流输出。

Lb3C4031 高级工633、什么是交流电压变送器?

答案:答:交流电压变送器接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测,将100V左右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成比例的0~5V的直流电压或0~10mA(4~20mA)的直流电流输出。

Lb3C2032 高级工634、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哪些通信规约?简述其特点。

答案: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问答式和循环式两种通信规约。

问答式通信规约适用于主站与一个或多个分站进行通信,通道结构可以点对点、星型、分支线、环形等双工或半双工;信息传输为异步方式。

循环式通信规约适用于点对点的通道结构,信息传输可以是异步方式,也可以是同步方式。

Lb3C3033 高级工635、简述数据在模拟通道上传输的过程。

答案:答:在发送端,输出的数据首先经过编码、脉冲整形后送入调制器,这时加上一个载频,在外线上传送的是经过调制后的交流信号,送至接收端后,再经过解调器,将载波和时钟析离出来,然后再经过译码器输出数据。

Lb3C2034 高级工636、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答:发送端将需要发送的基带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器转换成携带其信息的模拟信号,送入通信设备进行长途传输,到了接收端,通信设备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解调器,将其携带的信息解调出来,恢复成原来的基带数字信号。

Lb3C2035 高级工637、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达到实用水平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案:答:在《能量管理系统(EMS)应用软件功能及其实施基础条件》中规定,地调自动化系统应达到实用水平的基本功能有:网络拓扑、负荷预测、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等功能。

Lb3C2036 高级工63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安全监控、计算机保护、开关操作、电压无功功率控制、远动、低频减载和自诊断等。

Lb3C2037 高级工639、变电站远动装置包括哪些设备?

答案:答:(1)RTU(远动终端)

(2)远动专用变送器、功率总加器及其屏、柜;

(3)远动装置到通信设备接线架端子的专用电缆;

(4)远动终端输入和输出回路的专用电缆;

(5)远动终端专用的电源设备及其连接电缆;

(6)遥控执行屏,继电器屏、柜;

(7)远动转接屏等。

Lb3C2038 高级工640、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基本功能要求有哪些?

答案:答:(1)电网主接线及运行工况。

(2)实时用电负荷与计划用电负荷。

(3)重要厂、站的电气运行工况。

(4)异常、事故报警及打印。

(5)事件顺序记录(SOE)。

(6)电力调度运行日报的定时打印。

(7)召唤打印。

Lb3C3039 高级工641、在调试遥测量时,如果显示不对,可能是哪几种原因造成的?

答案:答:(1)录入数据库的遥测顺序与实际遥测表不对应;

(2)设定的系数不对(TA/TV变比改变,会影响系数值的改变);

(3)如果是计算量,有可能是计算公式不对;

(4)不合理上下限值设置不对,将正常数据滤调了;

(5)设定显示的遥测量错误,如应显示112的P,却设定成113的P;

(6)遥测数据采集错误。

Lb3C2040 高级工642、网、省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基本功能要求有哪些?

答案:答:(1)安全监视。

1)电网主接线及运行工况。

2)主要联络线电量。

3)实时发电功率与计划发电功率。

4)全网、分省或全省、分区的实时用电负荷与计划用电负荷。

5)重要厂、站及大机组电气运行工况。

6)异常、事故报警及打印。

7)事件顺序记录(SOE)。

8)电力调度运行日报的定时打印。

9)召唤打印。

(2)自动发电控制(AGC)。

1)维持系统频率在规定值。

2)对于互联系统,维持其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及交换电量在规定范围内。

Lb3C3041 高级工643、简述自动化信号通过PCM装置由光纤传输的过程?

答案:答:首先将电网调度自动化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转换成G.703接口,接入PCM装置,经码形变换器将输入的普通二进制信号变换成能在光线路中传输的线路码;由线路码调制光源,进行电/光转换,变换成光信号输入光纤中进行传输。接收端将来自光纤中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均衡以及消除码间干扰;经定时再生器,抽取定时时钟,再经定时判断,再生出规则波形的线路码信号流;经码形反变换器,将线路码信号还原成普通二进制信号流,由G.703接口设备输出至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完成信息传输。

Lb2C2042 技师644、网、省调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达到实用水平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案:答:在《能量管理系统(EMS)应用软件功能及其实施基础条件》中规定,网、省调系统应达到实用水平的基本功能有:网络拓扑、负荷预测、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和静态安全分析等功能。

Lb2C2043 技师645、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一般包括哪些?

答案:答:根据《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开展步骤的几点意见》中规定,在SCADA功能的基础上,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报、无功功率/电压优化、静态安全分析、安全约束调度、外部网络等值、网损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调度员培训模拟等。

Lb2C4044 技师646、EMS系统中状态估计功能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答:(1)根据SCADA提供的实时信息和网络拓扑的分析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实时的给出电网内的各母线电压,各线路、变压器等支路潮流,各母线的负荷和各发电机出力。

(2)对不良数据进行检测和辩识。

(3)实现母线负荷预测模型的维护、量测误差统计、网络状态监视等。

Lb2C4045 技师647、什么叫状态估计?运行状态估计必须具备什么基础条件?

答案:答: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就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性,应用估计算法来检测与剔除坏数据,提高数据精度及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为网络分析提供可信的实时潮流数据。

运用状态估计必须保证系统内部是可观测的,系统的测量要有一定的冗余度,在缺少量测的情况下做出的状态估计是不可用的。

Lb2C4046 技师648、试述网络拓扑分析的概念。

答案:答:电网的拓扑结构描述电网中各元件的图形连接关系。电网是由若干个带电的电气岛组成的,每个电气岛又由许多母线及母线间相连的电气元件组成。每条母线又由若干个母线段元素通过断路器、隔离开关相连而成。网络拓扑分析是根据电网中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遥信状态,通过一定的搜索算法,将各母线段元素连接成某条母线,并将母线与相连的各电气元件组成电气岛,进行网络接线辩识与分析。

Lb2C4047 技师649、简述PAS中的网络外部等值功能。

答案:答:网络外部等值是PAS中的最基本功能。它将调度范围或计算范围以外的网络进行简化,以便考虑这部分网络对本区域电网的影响。它作为公共模块部分用于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安全分析、无功功率电压优化等网络分析功能和调度员培训模拟。

Lb2C4048 技师650、简述PAS中的调度员潮流功能。

答案:答:调度员潮流(Dispatcher Power Flow)在给定(或假设)的运行方式下进行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分析本系统的潮流分布和潮流计算特性。给定的运行方式可以是当前的(状态估计的一个断面)也可以是保存某一历史时刻的或者是预想的。操作种类有:断路器的合或开,线路或变压器的投入或退出,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投入或退出,以及发电机出力和负荷的调整等。其数据来源可以有多种,如历史数据库的数据,状态估计的数据,负荷预报和交换功率计划数据等。

Lb2C5049 技师651、简述PAS中的静态安全分析功能。

答案:答:网省电网调度静态安全分析(Security Analysis)对多种给定运行方式(状态)进行预想事故分析,对会引起线路过负荷、电压越限和发电机功率越限等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的故障进行警示,从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估,找出系统运行的薄弱环节。

地区电网调度静态安全分析是在给定的(可以是当前的,历史的或预想的)运行方式下,针对电网中预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及其组合,如线路,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开断,负荷的急剧变化,母线的分裂等情况下,分析电网是否还能安全运行,哪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变压器,线路过负荷,母线电压越限等,并确定它们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Lb2C5050 技师652、简述PAS中的安全约束调度功能。

答案:答:网省电网调度安全约束调度(Security Constrain Dispatch)是在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等软件检测出发电机、线路过负荷或电压越限时,为电网调度提出安全对策,在以系统控制调整最小或生产费用最低或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前提下,提出解除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越限情况以使电网回到安全状态的对策,如调节发电机出力、交换功率、负荷、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无功功率补偿量等。

地区电网调度安全约束调度是在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等软件检测出支路过负荷或电压越限时,为电网调度提出安全对策,使电网运行回到安全状态。如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交换功率,负荷,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无功功率补偿量等。它可以帮助调度员提高在发生电网事故后的处理速度和工作质量。

Lb2C5051 技师653、简述PAS中的最优潮流功能。

答案:答: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的计算目的是优化电力系统的静态运行条件。它通过调节控制变量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小,同时满足系统约束条件。

其目标函数一般可为下述形式之一:总的系统发电成本;总的系统损耗:发电成本与系统损耗;控制变量偏移的加权和。

其约束有:潮流等式约束;发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限制;电压限制;线路潮流限制;移相器角度范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限制;可调电容器/电抗器限制;交换功率限制;系统/地区旋转备用限制;系统发电变化率限制等。

其控制变量有:发电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输出;移相器角度;发电机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无功功率电源(调相机、电容器、电抗器等)。

Lb2C5052 技师654、简述PAS中的网损计算?

答案:答:网损计算是对电网损耗进行的在线计算和统计。它可以分电压等级、分区进行,为调整运行方式,改善电网结构和运行的经济性提供相关的信息。

Lb2C5053 技师655、简述PAS中的无功电压优化功能。

答案:答:无功电压优化(Optimal Reactive Power)在调度员潮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网中装设的无功功率调节及补偿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实现电网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和电压质量条件下的网损最小。

Lb2C5054 技师656、简述PAS中的短路电流计算功能。

答案:答:网省电网调度短路电流计算(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是在指定的短路故障及断线故障条件下(包括规程规定的各种短路、断线故障类型),计算各节点的分支、零序短路电流及其母线残压,用以校核电气设备和架构能否满足短路容量的要求、检查继电保护定值是否合理。

地区电网调度短路电流计算是在指定的短路故障条件下(包括规程规定的各种短路故障类型),计算各支路电流及母线电压(短路电流和短路电压),可以用于检查继电保护定值,分析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校核开关遮断容量。

Lb2C5055 技师657、简述PAS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答案:答:电压稳定性分析(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计算给定或故障(线路、变压器、发电机故障)方式下的中枢变电站相关区域网或全网各变电站的电压稳定性指标、功率极限和临界电压。

计算功率极限和临界电压时要考虑联络线有功功率约束和发电机无功功率输出约束。

Lb2C5056 技师658、简述PAS中的暂态安全分析

答案:答:暂态安全分析(Transisent Security Analysis)在当前的、历史的或预想的运行方式下针对给定预想事故集中的故障和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判断系统是否会失去暂态稳定,给出会造成系统失稳的故障元件极限切除时间和系统的稳定裕度,并筛选出严重故障。

Lb1C3057 高级技师659、火电厂监控系统包括哪些?

答案:答:火电厂监控系统包括机组单元控制、AGC、机组保护和自动装置、辅机控制、公用系统、开关站控制、开关站保护和自动装置。

Lb1C3058 高级技师660、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哪些?

答案:答:(1)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5)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6)微机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7)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8)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

(9)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

Lb1C3059 高级技师661、为什么需要定期校验变送器和测量仪表。

答案:答:变送器和测量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使用方法等各方面的影响,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其系统误差会加大,甚至超过本身允许的最大误差。因此,需要定期校验,使其系统误差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

Lb1C3060 高级技师662、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有几种网络连接方式?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一般有总线连接和星型连接两种方式。

总线连接采用细的同轴电缆,线缆与网卡采用BNC连接方式,所有的网内机都由一条细缆串接在一起,线缆的终结点必须接网络终结匹配器。一般节点间距离小于300m,传输速率为10Mbit/s。同轴细缆的优点是布线、施工方便。缺点是当线的某一处出现故障时,都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星型连接是网内各个节点的设备通过双绞线连接到HUB或网络交换机上。一般节点间距离小于200m,传输速率为10/100Mbit/s。优点是当某一节点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网络故障查找方便。缺点是相对于同轴缆来说布线太多。

Lb1C3061 高级技师663、电网调度自动化工程完工后应具备的资料有哪些?

答案:答:工程完工后应具备的资料:工程实施方案、工程预算、施工合同、施工三措、开工报告、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及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工程决算、设备说明书、设备合格证、系统安装接线图、系统维护技术说明书、系统操作技术说明书、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安装盘。

Lb1C3062 高级技师664、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用化验收应具备的资料有哪些?

答案:答:(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报告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技术特点以及通道在内的系统设备清单;

(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与远动系统)运行值班记录;

(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报告(连续6个月的运行记录及报表作为附件);

(4)事故时遥信动作打印记录;

(5)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自查报告;

(6)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作总结。

Lb1C3063 高级技师665、简述什么是EMS?

答案:答:EMS是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的简写,是建立在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基础之上的应用软件功能集成。在国调颁发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应用软件功能及其实施基础条件》中,将EMS分成发电控制类、发电计划类、网络分析类和调度员培训模拟(DTS)等四部分。其中:

(1)发电控制类应用软件功能主要由自动发电控制(AGC)、发电成本分析、交换计划评估和机组计划组成。

(2)发电计划类应用功能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机组组合、水电计划、交换计划、火电计划等。

(3)网络分析类应用软件主要由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安全约束调度、最优潮流、无功功率优化、短路电流计算、电压稳定性分析和外部网络等值功能组成。

Lc4C2064 中级工666、我们国家电网调度机构分为哪几级?

答案:答:电网调度机构分为五级,依次为:国家调度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省辖市(地)级调度机构;县级调度机构。

Lc4C2065 中级工667、“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答:包括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用于远程维护及电能量计费等的调度专用拨号网络、各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的本地局域网络等。

Lc4C2066 中级工668、经济供电有什么意义?

答案:答:电力系统经济供电可以在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电能生产和输送的效率,尽量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Lc4C2067 中级工66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电气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答:(1)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

(3)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Lc3C2068 高级工670、什么是一次设备?

答案:答: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在发、输、配电系统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力电缆、输电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Lc3C2069 高级工671、什么是二次设备?

答案:答: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况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为运行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要的电气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远动装置、控制及信号器具、自动装置等。

Lc3C3070 高级工672、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为什么要严防二次侧开路?

答案:答:若二次侧开路,二次电流的去磁作用消失,其一次电流完全变成励磁电流,引起铁心内磁通剧增,铁心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加之二次绕组的匝数很多,就会在二次绕组两端产生很高的电压,不但可能损坏二次绕组的绝缘,而且严重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Lc3C3071 高级工673、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为什么严防二次侧短路?

答案:答: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内阻极小的电压源,当二次侧短路时,负载阻抗为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会将电压互感器烧坏。

Lc2C4072 技师674、AGC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答:按电网调度中心的控制目标将指令送给有关发电厂或机组,通过电厂或机组的自动控制调节装置,实现对发电机功率的自动控制。

Lc2C5073 技师675、AGC的控制目标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答:AGC的控制目标是使由于负荷变动而产生的区域控制误差ACE(Area Control Error)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其作用包括:

(1)调整电网发电出力与电网负荷平衡;

(2)将电网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电网频率为额定值;

(3)在控制区域内分配发电出力,维持区域间联络线交换功率在计划值内;

(4)在控制区域内分配发电出力,降低区域运行成本。

Lc1C2074 高级技师676、通道防雷器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答:通道防雷中含有防雷子、PTC开关、压敏电阻等器件,能够在瞬间将传入线路的尖峰高电压、大电流等有害信号释放和切断,并在线路信号恢复正常后自动接通线路。

Lc1C3075 高级技师677、什么叫做“黑客”?危害有多大?

答案:答: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黑客”原意是指那些长时间沉迷于计算机的程序员。现在“黑客”一词普遍的含意是指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

政府、军事、邮电、电力和金融等网络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他们通过修改网页而进行恶作剧或留下恐吓信,破坏系统程序或施放病毒使系统陷入瘫痪。

Lc1C4076 高级技师678、电力系统开展的“三标一体”工作指什么?

答案:答:国家电网公司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三个国际标准整合成一个体系,即:Q/GDW1-4-2003《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体系》。

SHEQ――安全生产健康质量

Q/GDW1-2003:《SHEQ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Q/GDW2-2003:《SHEQ管理体系规范》

Q/GDW3-2003:《SHEQ管理体系理解要点和实施指南》

Q/GDW4-2003:《SHEQ管理体系审核、认证》

Lc1C4077 高级技师679、什么是SPDnet?

答案:答:SPDnet-State Power Data network是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简称。SPDnet是专用网络,承载业务是电力实时控制业务、在线生产业务与网管业务。

SPDnet构建在专用SDH/PDH的n*2Mbit/s通道上面,并且接入网络的安全区Ⅰ/Ⅱ的相关系统在本地与安全区Ⅲ/Ⅳ的系统实行了物理隔离措施,因此整个网络与外界其他网络实现了物理隔离。

Lc1C4078 高级技师680、什么是SPTnet

答案:答:SPTnet-State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国家电力数据通信网的简称,SPTnet为国家电网公司内联网,技术体制为IP over SDH,主干速率155Mbit/s,该网承载业务主要为电力综合信息、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业务、电力内部IP语音视频以及网管业务,该网不经营对外业务。SPTnet使用私有IP地址,与Internet以及其他外部网络没有直接的网络连接。

Lc1C4079 高级技师681、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答: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等级较高的系统不受安全等级较低系统的影响;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护设施,不得与安全等级低的系统直接相连。

Lc1C4080 高级技师682、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答: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1)系统性原则(木桶原则);

(2)简单性和可靠性原则;

(3)实时、连续、安全相统一的原则;

(4)需求、风险、代价相平衡的原则;

(5)实用与先进相结合的原则;

(6)方便与安全相统一的原则;

(7)全面防护、突出重点的原则;

(8)分层分区、强化边界的原则;

(9)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0)责任到人、分级管理、联合防护的原则。

Jd4C2081 中级工683、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值班员发现自动化系统异常,如何处理?

答案:答: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值班员若发现自动化系统异常,根据异常现象应先测试检查分析,判断异常原因,若遇紧急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先采取应急措施,排除危险,以免事态扩大,然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填写“异常处理卡”。

异常恢复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填写“异常处理卡”,并将异常处理卡存档。

Jd4C2082 中级工684、交接班时交班员应完成哪些工作?

答案:答:(1)按照“系统巡视内容”巡视系统各设备运行情况,并记录。

(2)检查计算机上(DDMIS)和记录本中的运行值班记录,是否需要补充说明。

(3)整理本值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遗留问题”,需要交接的文件、物品和工作任务,并录入计算机。

(4)检查公用器具、物品是否齐全。

(5)打扫机房卫生,清洁值班室以及办公室各公用物品。

(6)向接班人员详细准确描述本值工作中所发生的重要和异常事情,存在的“遗留问题”,需要交接的文件、物品和工作任务等内容。

(7)在运行值班管理软件上进行交接班操作。

(8)交接班时间,如果当班人员有工作正在处理,则需等工作处理完毕后,方可交接班。

Jd4C2083 中级工685、交接班时接班员应做哪些工作?

答案:答:(1)接班人员应提前10min到达值班室。

(2)按照“系统巡视内容”巡视系统各设备运行情况。

(3)认真听取交班人员讲述的交班内容,有不清楚的现象和问题,及时与交班人员交流。

(4)认真查看计算机上(运行值班管理软件)和记录本上的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5)检查公用器具、物品是否齐全。

(6)在计算机上(运行值班管理软件)进行交接班。

(7)交接班时间,如果当班人员有工作正在处理,则需等工作处理完毕后,方可交接班。

Jd4C2084 中级工686、写出WWW、HTML、HTTP的全称及含义?

答案:答:WWW:全球的信息网World Wide Web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 Protocol

Jd4C2085 中级工687、HTML文档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答案:答:普通的HTML文档的基本格式如下: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5

1总则

1.1为使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地调系统)实用化验收工作规范化,特制定 本细则。

1.2实用化验收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格遵照部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 用化要求》(试行)及本细则执行。

1.3本细则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中有关地调系统的实用化基本功 能和主要考核指标做了必要的说明。

1.4本细则适用于地调系统的实用化验收。对同时进行实用化验收和技术鉴定的地调系统,在实用化验收方面仍应按本细则进行。

1.5实用化验收的测试工作是验收的重要环节,本细则在测试方面着重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的主要依据为:

·部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参考依据为:

·部颁《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试行)·部颁《电力系统调度实时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试行)·部颁《电力系统远动运行管理规程》 2实用化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2.1报请实用化验收的地调系统必须是已投运的、按实用化要求考核至少有六个月连续和 完整记录的、并已达到实用化要求的系统。

2.2在验收前,被验收单位应按实用化要求组织一次对地调系统的自查测试,对实用化要 求中的各项必备功能必须实现,对各项考核指标须按六个月的考核期逐月核查通过,写出自查报告,供验收测试时参考。

2.3被验收单位应为验收准备以下资料: ·地调系统总体介绍及实用化工作总结 ·地调系统技术报告

·地调系统运行报告(应有6个月连续完整的运行记录作为附件)·地调系统自查报告(应有详细的自查测试记录)·地调系统设备清单(应包括主站端及厂站端设备和通道等)

3验收的组织工作

3.1地调系统实用化验收由地调所在局的上级主管单位组织进行,属省局主管的由省局验 收,直属网局主管的由网局验收。

3.2验收会应成立验收领导小组,下设验收测试小组和资料审查小组,小组的成员一般由 验收组织单位指定。其中测试及资料审查小组的成员应以运行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为主,并应有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较为熟悉的调度员参加。此外,根据需要还可有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人员参加。

4验收测试及资料审查工作的程序 4.1了解地调系统的投运设备和运行情况

测试及资料审查小组听取被验收单位对地调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和运行情况的介绍,并根据所提供的投运设备清单逐一进行核实,厂站端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投运设备可采取随机抽查方式,选择2~3个厂站进行核实。

4.2地调系统实用化基本功能的测试

对于实用化要求中的七项功能(其中一项为可选)应严格按照本细则第5节的有关规定 进行测试。若被验收的地调系统还有其它已实用的功能,也可参照部颁有关的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测试。

4.3了解地调系统的实际使用和运行管理情况

测试及资料审查小组采取座谈会和现场询问方式向调度员、厂站值班人员、三电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了解对地调系统实际使用情况的意见,同时了解被验收单位为调度自动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用化所采取的措施、制定的制度、颁发的有关文件及其执行情况。4.4地调系统实用化考核指标的核实

对于实用化要求中的六项考核指标应严格按本细则第6节的有关规定进行核实。被验收单位应有连续、完整的地调系统运行值班记录和保存完好的打印报表以及调度员值班记录等原始资料备查。

4.5为保证工作的质量,验收测试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天。5实用化基本功能的测试 5.1电网主结线及运行工况

功能说明:电网主结线指本地区电网主要供电电压输电线路构成的网络,其中应包括接入网络的各厂站和相互间的联络线以及与上级电网或相邻地区电网的关口线路;运行工况指在网络图上的实时潮流分布情况,一般应有各关口线路和联络线上的有功功率量值及方向、相应的断路器状态、时钟等实时信息。

技术要求:画面图表应直观明了,画面实时数据更新周期5~10秒。5.2实时用电负荷和计划用电负荷

功能说明:该功能一般应分为图、表两种形式表达。在图形显示中应分别有实时用电负荷和计划用电负荷曲线或棒图,可直观地反映出用电负荷的超/欠情况;在数据表格显示中应有实时用电负荷的各分区总加值及地区全网总加值。

技术要求:画面图表应直观明了,画面实时数据更新周期5~10秒。5.3重要厂站的电气运行工况

功能说明:对本地区电网内的重要厂站都应有相应的实时画面图表显示,这些画面图表应能反映出厂站的一次系统结线图和实时数据。

技术要求:画面图表设计合理,断路器状态醒目,画面实时数据更新周期5~10秒。5.4异常、事故报警及打印

功能说明:异常处理是指越限告警等信号的处理;事故处理是指厂站断路器跳闸等信号的处理。事故时的断路器跳闸,要求能够迅速地推出事故画面或提示信息(一般在不同厂站同时发生事故时,应先在屏幕上给出提示信息,然后由调度员操作调出相应的事故画面),自动启动事件记录打印机,打印记录事故的时间、对象和性质。

技术要求:事故画面上变位断路器应闪烁并伴有音响告警,从断路器变位到整幅事故画面自动推出的时间应小于15秒。5.5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说明:本功能指的是站间事件顺序记录。按照部颁实用化要求,该功能为可选功 能,不影响实用化验收。

技术要求:事件顺序记录站间分辨率应小于20毫秒。5.6电力调度运行日报表的定时打印

功能说明:电力调度运行日报表至少应包括用电负荷日报表和电网潮流记录表,前者应反映出24小时每整点的用电负荷总加值和各分量值;后者应反映出每日几个负荷代表时的电网潮流量值(主要指有关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和电流等量值)。打印报表的定时点、种类名称可以自定。

技术要求:打印的报表应中文化,打印的定时点可以调整,打印时不影响其它功能的正常使用。5.7召唤打印

功能说明:该功能主要指对定时打印的报表可以随时召唤打印。

技术要求:打印时不影响其它功能的正常使用。6实用化考核指标的核实

6.1地区负荷总加完成率 其本要求:≥90%

争 取:≥95%

统计公式:

Σ 已采集的本地区各个关口负荷整定值 ×(全月日历时间-当月不合格时间)

应采集的本地区关口负荷整定值×全月日历时间 xl00%

统计依据:

a.上级电网规定的本地区电网用电负荷总加关口与统计公式,地调系统实际接人的总 加关口;

b.地调系统运行值班记录、统计数据; c.被验收单位的自查报告。

核实办法:

根据给定的统计公式,逐月核实总加完成率。在统计公式中,已采集和应采集的本地区关口负荷整定值是指相应的有功功率变送器输出最大值(一般为5V)时的量值。当月不合 格时间是指当月实际负荷总加不合格的时间,其中主要包括装置故障、通道故障、电源故 障、数据不合格等原因导致总加不合格的时间。6.2事故时遥信年动作正确率 基本要求:≥95% 争 取:≥99% 统计公式:

正确动作次数

正确动作次数+拒动、误动次数 ×100%

统计依据:

a.地调系统调度端的遥信(事件)打印记录; b.调度员的值班记录或日报; c.被验收单位的自查报告。

核实办法:

根据厂站端具有遥信功能的远动装置情况,查阅这些厂站在考核期内有无事故跳闸。有事故跳闸,则查阅调度端遥信打印记录,如吻合则为正确动作;如有遗漏则为事故遥信拒动;如记录不正确则为事故遥信误动。非事故时的遥信拒动和误动均不做统计。6.3计算机月平均运行率 单机:≥95%

双机:≥99.8%

统计公式:

全月日历时间-计算机系统停用时间 全月日历时间 x100%

统计依据:

a.地调系统主站端运行值班记录; b.被验收单位的自查报告。

核实办法:根据给定的统计公式,逐月统计核实计算机系统的月平均运行率,单机系统和双机系统分别按各自考核指标核实。

6.4调度自动化系统月平均运行率 基本要求:≥95%

争 取:≥98% 统计公式:

全月日历时间-调度自动化系统停用时间

全月日历时间 x100% 其中:

Σt

调度自动化系统停用时间=计算机系统停用时间+

n 式中:

Σt 表示各远方终端系统停用时间总和

n表示远方终端系统总数 统计依据:

a.地调系统运行值班记录(根据各地调自动化管理体制和方法的不同情况,运行记录 可分为计算机和远动两部分,也可两者合一); b.被验收单位的自查报告。核实办法:

根据给定的统计公式,逐月统计核实系统的月平均运行率。6.5调度日报表月合格率 基本要求:≥93%

争 取:≥96%

统计公式:

全月合格调度日报制表张数

全月调度日报应制表张数 x100%

上式中合格调度日报是指日报数据合格率≥95%的报表,其计算公式为:

日报中遥测合格数据数

日报数据合格率= x100%

日报中遥测数据总数 统计依据:

a.调度日报表保存记录; b.地调系统运行值班记录; c.被验收单位的自查报告。

核实办法:

根据给定的统计公式,随机抽查核实考核期内任意两个月的制表合格率。对于数据的准确性测试,测试小组随机抽查在制表范围内的2~3个厂站端,由计量人员用标准表核实有关数据的准确性,其测量方法按部颁远动和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中的有关条款进行。6.6 85%以上的实时监视画面对命令的响应时间≤3~5秒。

核实办法:

对地调系统提供的实时画面逐一测试核实。对实时画面数量较多(50幅以上)的系统,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画面来测试。画面对命令的响应时间是指从键盘或鼠标器上敲入调画面命令后到屏幕上显示相应一幅完整实时画面为止的时间。7测试及资料审查报告与验收结论

7.1测试及资料审查小组在完成工作后,根据测试及资料审查的结果写出报告,报告上须 阐明被验收系统的实用化情况。

7.2验收领导小组根据被验收单位的系统介绍、现场参观和听取测试小组及资料小组的工 作汇报,进行专家评审,提出验收意见,提交验收会全体成员通过后形成验收结论。8其它事项

8.1为保证验收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被验收单位应提供以下测试工具: a.直流数字式电压表(精度为五位半); b.标准瓦特表(精度为0.5级); c.秒表(有毫秒显示)。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6

【发布日期】2002-05-08 【生效日期】2002-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已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8日起施行。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二OO二年五月八日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第一条 为防范对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和完善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与电力生产和输配过程直接相关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

本规定所称“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调度数据网络”包括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用于远程维护及电能量计费等的调度专用拨号网络、各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的本地局域网络等。

第三条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等级较高的系统不受安全等级较低系统的影响。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护设施,不得与安全等级低的系统直接相联。

第四条 电力监控系统可通过专用局域网实现与本地其他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或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现上下级异地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各电力监控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必须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

第五条 建立和完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应在专用通道上利用专用网络设备组网,采用专线、同步数字序列、准同步数字序列等方式,实现物理层面上与公用信息网络的安全隔离。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只允许传输与电力调度生产直接相关的数据业务。

第六条 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均不得和互联网相连,并严格限制电子邮件的使用。

第七条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安全防护责任制。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

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 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新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节点和应用系统,须经负责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机构核准,并送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备案;对各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已有节点和接入的应用系统,应当认真清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尽快解决并及时向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报告。

第九条 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和故障恢复措施,对关键数据做好备份并妥善存放;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及安装操作系统漏洞修补程序;加强对电子邮件的管理;在关键部位配备攻击监测与告警设施,提高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在遭到黑客、病毒攻击和其他人为破坏等情况后,必须及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尽快恢复系统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和本地信息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条 与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有关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管理、项目审查等都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并加强日常安全运行管理。造成电力监控系统或调度数据网络安全事故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施行后,各有关单位要全面清理和审查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发现与本规定不一致或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缺陷的,应及时函告国家经贸委;属于企业标准的,应由本企业及时予以修订。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2年6月8日起施行。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 篇7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整个电网的控制核心, 其是确保电网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 所以把握好电网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相当关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就是对整个电网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采集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实时信息, 对电网的运行状态采取实时监控、状态估计、安全性分析、负荷预测以及远程调控等, 确保了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想象, 如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无法对电网采取实时监控以及采集信息, 调度人员将无法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 从而无法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可靠运行, 甚至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的停电等连锁性事故。随着电力系统技术和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维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有序、经济运行, 作为电力系统设计人员必须及时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

1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众多的工程实践表明,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该调度技术应能及时并精确地采集、检测和处理电网中各元件、局部或整个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

(2) 结合电网当时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等指标要求, 为调度人员作出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提供依据;

(3) 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协调, 使电网系统能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地运行, 同时还可以提供优质的供电;

(4)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尤其是可避免整个电网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连锁性事故的发生。

2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电网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同时在快速发展, 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且都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应用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采取RISC工作站和POSIX操作系统接口等国际公认标准, 所采用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如下:

(1) CC-200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作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以及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产品, 主要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和面向对象技术, 同时为了使应用软件提供透明的接口, 利用事件驱动和封装的思想。另外, CC-200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把采集的实时数据处理后, 根据不同功能分布在ALPHA服务器和工作站节点上的分布式系统。因此, 即使个别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该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已具有成熟、可靠、实时性好、通用性等特点, 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 SD-6000能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和淄博电业局联合研发, 具有统一支撑平台的开放式能力管理功能, 采用了超大规模的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和气象卫星云图等新技术, 具有信息实时性、开放式、分布式和友好的人机界面等特点。SD-6000能量管理系统是当前国内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成熟、可靠的分布式SCADA/EMS/DMS系统, 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广东省调、北京地调、南京地调、郑州市供电局、海南省供电局等地。

(3) OPEN-2000能量管理系统。该技术是由南京南瑞集团开发的一套集监控和数据采集、电力系统应用软件、自动发电控制、配电管理系统以及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等应用于一体, 具有开放型、分布式等特点, 适用于网、省调和大中型地调的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该技术作为国内外技术先进、维护方便、适用面广、性能完善、稳定性高以及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调、广西区调、江苏省调、云南省调、重庆市调、上海市调以及南京、哈尔滨、银川、南宁等省会城市在内的几十个大中地调中。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 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技术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 引入软总线概念, 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间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 同时其采用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 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2) CAE系统。该技术采取64比特ALPHA工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 同时采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 集DAC、SYS、UI、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 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 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3) VALMET系统。该技术用于多种硬件平台, 可连接SUN、IBM、ALPHA工作站;同时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3个服务器。

(4) SPIDER系统。该技术是由ABB公司开发的,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 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 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 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3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结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认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

(1) 智能化调度技术。可以预测智能化调度将是未来电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电网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 能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 有效地实现电网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 从而有效地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 以达到电网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2) 可视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 可视化操作也是未来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可视化的调度技术能把传统的用数字、文字、表格等方式表达的离线信息, 转换为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显示技术表达的直观图形信息, 以便于调度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控, 对各种电网故障能更方便地作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3) 模块化与分布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其采用的组件技术应能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预见, 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 将是重要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4) 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通过全面建立电网调度数据库系统, 不仅能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 使电网系统达到最优化, 同时还可有效地避免电网系统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应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 将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低,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5) 面向对象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就是为了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而面向对象技术将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 该技术先进且遵循计算机辅助技术, 但该技术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6) 建立无人化值守管理模式。建立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系统, 能够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状态估计、安全性分析、负荷预测及远程调控等,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 以便调度人员及时处理事故,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实现无人值守调度管理方式, 减少值守人员, 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技术和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 为了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有序、经济运行, 故对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电力系统设计人员应当掌握先进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

摘要: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结合电网调度实践经验, 阐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并对今后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网系统,电网调度,调度自动化技术,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王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3)

[2]姜毅君, 董倩, 王小军.节能环保调度对电网企业的影响[J].电力设备, 2008 (2)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初探 篇8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研究

在21世紀,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生活的用电量,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这种现状,自动化的电力系统调度实行就显得迫在眉睫。电力自动化系统是指系统中的应用软件、人员、系统的分析工具、运行数据和检测工具,网络运行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功能,可直接集成和有效融合。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经验调度和分析调度。他们的成功运行,对发展智能自动化系统为我国的电力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构成及特点

具有庞大的内部组织结构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包括(1)广大范围的收集复杂信息的数据;(2)实时监测和电源系统控制等。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参照基础设施运行条件、范围和相关的自动化调度及自动化形状等内容,自适应自动化系统的形式取决于预期的用途来调整其结构的功能,并始终坚持由简向难,由高向低的进行合理化调整发展变化趋势。从构建系统方面,其能有效借助人机操作平台的界面,将整体更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的交互画面呈现出来,其中包含文本、颜色、大小、位置及角度等性质,而且包含动画特征,从而使各类特性进行完善融合,达到一体。而为了使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同时控制工作人员使用操作,同時也为能源自动化系统实施全面的规划优化改进,包括以下两点:首先,以确保该系统实时转换屏幕刷新机制,为操作控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器,使每种图形元素有多个属性在变量作用下不断对其属性进行改变;其次,系统自带的各种不同领域可以令其自身具备有效的故障报警功能,依据包含的最小单元及监控点中的变量,并监督执行,实现高效连接有关的历史记录数据。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含有的多个功能诠释其强大的能力

现阶段,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技术,这些都被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理利用,且符合工业标准和相关的国际标准。画面显示与编辑、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计算统计、实时数据库管理、报表生成与打印、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多媒体语音报警、Web浏览、调度员培训模拟、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等都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例如,当服务器出现任一问题,服务器上的数据都平稳流畅的运行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确保系統的正常运行。所以为了提高可靠性和系統稳定性,采用双机热备用的重要节点。一个完善的系统权限管理功能,平稳,快速的手动或自动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这样不会影响切除故障时系统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主调度自动化以整体上实现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的运行状态,保证整个网络为整个系统的有效管理,是在最佳运行条件,所以它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具有高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监控电网运行的实时操作系统。

3.实现五化一技术,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 模块化

由于组件技术使分布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是基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应用程序。自动化系统软件提供了很重要的设计思路,这个思想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的设计是双向电力调度设计。电力系统的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它是基于自动化技术平台层来解决异构数据交换的问题,模块化、分布式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运作合理、最有效 的方法,而且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3.2 可视化

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安全分析和图像处理技术,这四种技术在电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应用,电力系统可视化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其应用方式是把以前用文字、表格、数字等方式来表达的离线信息利用先进的图形技术和显示技术有机的转换成表现出来的直观图形信息,从而可以使电力系统调度工作人员做出更快速、准确的判断来处理不同形式的电网故障,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存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可视化技术中。

3.3 智能化

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必然走向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调度技术的含义是: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动态的预防控制及优化适当的预警、增加系统对事件辨识、故障处理以及恢复系统的实施采用先进的技术的调度数据的操作整合,需要进行动态的电力系统、稳态、暂态的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在紧急情况下,系统能自动进行完成运行、调度、规划和协调控制以及管理的一切工作。另外,该系统帮助实现控制和对事故的恢复及正常运行,而且还具有电网的可视化调度、远程控制等高级的应用,实现了对电网监管的目的和协调的优化。

3.4 无人化

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立成能进行分析系统地安全性、能进行估计系统地状态,能进行实时的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能进行预测负荷以及远程的调控等无工作人员值班的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系统,必需具有自动进行报警功能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以便规划调度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进行处理和修复故障,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此外,电力系统调度的无人化,可以直接的减少值班人员,并加强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结构,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工作效率,加快无人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体现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

3.5 综合自动化

全系列系统数据库调度建构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力系统地崩溃或者重大停电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直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整体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从侧面改善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能够完成的工作范围电力系统最优化的设置。完善电气事故的处理体系,可以使事故造成的停电降到最短时间,这样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还集成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讨论的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全面、综合的管理能力就是综合自动化,这也是电力系统调度的精髓,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实现自动化,推动实现整合的自动化是最终目标。

3.6 面向对象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的理想模式是面向对象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且对CIM技术能进行更好的遵循。但是与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相比,要想实现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把电力系统调度完成从自动化到面向对象技术的尽快转化和运用,还有待于相关部门的配合以及专业人才的进一步探索。

4.结束语

通过逐渐引入电力市场,市场参与者现在可以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对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智能规划系统做出了更完善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研究领域,它的监控整个电网的实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们对其的研究将面临更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坚持不懈,还要加强对其研究的力度,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志华.PowerSys 6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浅析[J].科技资讯.2011(03).

[2]叶飞,宋光鹏,马发勇,米为民,王恒.调度自动化系统监视与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

上一篇: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诗词赏析下一篇:等不及了,我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