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农业用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更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和一切社会财富的根源[1]。虽然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但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极少, 并且西北地区有大量不适宜耕种的荒漠地区, 因此, 人地矛盾相当突出, 切实保护耕地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重庆市区县的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2013-2015年。选择了2013~2015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等来筛选数据。对相关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

1.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搜集、鉴别、整理文献, 本文即采用了文献研究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文献, 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率特点。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析数据、按土地等级划分为标准, 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性和互补性的一种方法。

2 江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LUCC) 演变分析

2.1 江津区近3年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江津区2013~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耕地略有减少, 唯有基础设施用地与林业用地有所增多。从数据可以看出林地变化极少;建设用地增长较多;其它用地减少的较多;而园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变化极小, 仅有微微减少。

2.2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将该区各个类型土地的利用程度按层次分为四级, 其分级依据是土体受社会因素影响下自然平衡状态, 并给出分级的指数, 然后求出该区各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3]。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L表达了该研究区的各土体利用的综合指数;Ai表示了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表示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面积百分比;n表示土地利用分级数。

将研究区两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数据代入公式 (3.2) :得出2013~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分别为257.34、259.27、260.6。土地利用程度稍有增强, 前三年增长强度较大, 后三年则较平缓。

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的表达式为:

其中:Lα和Lb分别为研究前期与后期的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率;Ai表示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α和Cib分别为研究前期和研究后期第i级土地利用率的百分比;R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Lb-α表示江津区近年来土地利用率的持续的变化量。如果△Lb-α>0或R>0, 则表示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的时期, 反之该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正处于休眠阶段或者衰退阶段。

从上述的公式 (2.3) (2.4) 计算得出结果, 可知该研究区的农业用地在2013~2014年期间的变化量△L=1.93>0;在2014~2015年的变化量△L=1.33>0。因此, 根据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率分析可以直观认识到, 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 影响范围小, 该区的土地的开发程度也比较低, 开发速度慢, 各项土地利用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特别是农业用地的变化不大, 这符合我国“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通过将江津区的土地利用相关数据代入公式 (2.4) 中计算可以得出2013~2014年R=0.0075>0;2014~2015年R=0.0051>0, 这与该区域是相符的。这表示江津区的土地利用正处于一个发展期。

结束语

本文利用江津区2013~2015年的各类统计数据,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处理, 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结合各项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总结出江津区近7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LUCC) 变化规律。

摘要:基于江津区20132015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数据, 重点分析江津区农业用地利用率/覆盖变化 (LUCC) 现状。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数量和利用程度变化, 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江津区土地总体利用程度变化。其中主要采用刘纪远等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分析方法, 对江津区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级。运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 来判断江津区土地利用的发展阶段和农业用地变化率。

关键词:土地利用程度,农业用地,变化率,多样性指数

上一篇:浅析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潇湘职业学院为例下一篇:关于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