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初验报告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系统初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信息系统初验报告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报告

摘 要: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U8软件中业财一体的思想。本研究以“采购管理”单元为例,对高职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衔接,应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信息系统;采购管理

美国通用电器集团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先生曾经说过:“采购和销售是公司唯一能赚钱的部门。”笔者在对本地的一些生产制造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企业财务链、供应链与生产制造有机衔接,从生产工艺到生产计划、物料需求清单,形成了采购请购、采购订货等业务。财务人员只有熟悉了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业务运营过程,才能熟练使用业财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准确管控业务流程审批,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笔者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采购管理”单元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于第三、四学期。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面向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人员,对企业产、供、销环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提供管理及控制。根据企业调研反馈,本单元教学内容选择典型采购业务,以采购工作过程为知识学习主线,以U8软件为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中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为思政要素,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形成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并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翻转课堂+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掌握了存货核算的账务处理,通过本课程前面章节的学习,完成了U8软件的供应链初始设置,具备学习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由于不熟悉企业的采购过程和采购业务的流程,对软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修改。本单元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详细剖析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主要环节、各环节关键单据产生问题的原因等,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提供教学文档、教学课件、操作视频供学生预习和复习。

三、“采购管理”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笔者确定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把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基本素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采购业务的流程、采购业务的主要环节及单据、采购业务纠错的原理。其次,能力目标是能读懂采购业务流程图,能描述采购业务环节的主要单据并能在软件上填写,能根据业务流程图在软件上正确执行流程,能归纳、分析采购业务错误的类型并修改错误。最后,素质目标是希望通过课程实训培养学生养成书写记录操作过程的习惯,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的单据传递、采购业务的修改原理,能够根据业务单据正确判断采购业务类型并选择适用流程,修改软件操作中的错误。

四、“采购管理”单元教学策略

“采购管理”这一单元的教学以采购工作为任务,以任务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入,教师课前引导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预习,完成预习任务,形成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教师的教学起点。课堂上以“在做中学”为基本教学理念,以学生操作中产生的问题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翻转课堂+混合式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采用组内互助、组间协作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作业、考核中要求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在实训练习中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训练中。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分享学习经验和展示学习成果的习惯。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实操考核、理论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评,如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利用好主题讨论、选人、问卷、投票、网上提交作业、考试、平时检测等功能,将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五、“采购管理”单元的教学实施过程

“采购管理”这一单元在U8软件的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采购流程是理解采购业务的基本思路,因此,筆者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步骤,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到课后评价三个方面全面地学习本章节内容。

(一)课前——问题导入

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录制好教学微课和操作演示视频,分别用于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学习,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知识准备,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以《采购管理》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将采购流程分解、整理、归纳,以流程图形式展示,并辅助使用中国大学MOOC的课程视频,讲解基本采购流程。从基本采购业务流程开始,课前测包括记忆和复述知识点,课中根据预习问题导入本节知识,从第二次课开始,课前测内容包括上节知识和本节知识,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复习及理解,并将课前测的结果作为课程开始的起点。

学生课前学习后,完成课前测验,上传学习成果。一方面,学生根据课前学习成果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依据课前学习成果判断课中要解决的问题,为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供依据。教师以讲解学生预习时出现的问题为导入,引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展示典型教学案例,结合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课中学习任务。

(二)课中——五步教学法

课中,教师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布置实训内容,让学生先做后讲,并收集学生实训中的问题,集中讲解、演示问题的处理过程。课中活动主要是熟悉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用业务流程的关键单据编一个采购故事,区分不同业务的异同点,按正确流程执行操作,使用业务流程图判断错误的位置,尝试仿照已知的业务流程图绘制出其他业务的流程图。课中教学可以概括为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是任务构建。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具体的任务,学生在任务实施中体会教学重难点,经过反复尝试、反复体验,通过解决问题达到内化职业技能的目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精神。第二步是问题探究。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出现的问题在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给教师。笔者经过本单元内容教学之后发现,学生对“采购管理”这一单元常见的问题有几类:一类是软件操作流程不对,没有掌握单据之间的传递关系;另一类是计算机操作问题,菜单不熟悉;第三类是学生个人无法解决软件出现的错误提示。前两类问题小组同学之间能解决,第三类问题则需要教师的协助或讲解。第三步是交流提高。通过小组展示任务完成情况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由能力强的学生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另一方面由学生自己讲解修改错误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第四步是应用拓展。结合工作任务的实际应用,适当拔高教学难度,巩固和延伸知识。第五是反思总结。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思考如何优化业务操作流程、优化操作过程,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

(三)课后——完成实践报告

课后,学生提交课后测和实训报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课后测或作业设计下节课的预习及教学内容。作业批改模式可以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由学生相互评价作业,展示优秀作业,明确提升方向。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检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章节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情况、作业统计、考试统计等。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六、“采购管理”单元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改传统的先由教师示范后由学生操作的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变为学生自主根据教学视频“做中学”,通过反复观摩操作视频,掌握操作要点,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教师集中讲解或示范教学实训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重点采用视频+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采用绘制流程图+讲解流程图+演示的方法,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融入流程图中,帮助学生讀懂流程图,掌握规范的操作步骤,归纳不同的采购业务所对应的流程图,并由流程图总结出采购业务的标准操作步骤。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高阶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分析、辨别、归纳、判断、评价能力的培养。例如,普通采购业务和采购现结业务,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业务的单据,找出相同与不同,辨别业务的关键点。不同的采购业务适用不同的流程图,要求学生根据经验总结、归纳流程的差异。实操中,错误的修改是软件操作的难点,学生常常不能判断错误的原因,仅针对软件的提示去直接修改,往往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根源。为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源,教师将单据与单据、单据与菜单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学的重点,讲解清楚单据、菜单之间的关联,哪些基础设置影响后续操作,查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逆操作的原理等。学生掌握了软件菜单之间的关联后,能极大提高改正错误的速度,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七、对于“采购管理”单元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到高校教学中,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中能否适用,带着这个疑问,授课团队在教学中加以验证。教学使用超星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问卷、学习成绩对比等方法验证,笔者发现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实训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达到了少讲多练、合作共赢的目标。课堂中学生多做,教师少讲、精讲,节约了群体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时间,为教师辅导学生个性化问题赢得时间。

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是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设计与衔接,课前的微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课前预习成果直接影响课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分配小组时有些学生不积极、不主动也会影响最终学习效果。课程案例借助票据生成软件的仿真单据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同时配合业务流程图,对学生理解单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教学视频为学生自学提供参考,学生能够反复看,可以随时根据进度暂停,方便复习与实操,但现有的视频在录制时没有讲解、没有字幕,仅操作演示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信息化能力,为学生提供制作精良的教学演示视频。另外,小组任务中要改进评价策略,采用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鼓励团队整体发展,也认可个人能力的成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机会。

总之,会计信息系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思想,探索适合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提供操作案例,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跃东,王云凤.职业院校教学实施报告撰写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0(36).

[2]朱怡,孙婷芳,祝彤琦.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报告[J].校园英语,2020(38).

责编:时高玺

作者:古丽娟

第2篇: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状况分析报告

【摘 要】 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科学高效运行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选取苏州科技学院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理论和经验提出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报告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1994年4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示范工程”启动并通过验收后,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此后,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日趋完善和成熟。由于高等院校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组织特征,这也决定了其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特性。同时,高等院校虽然在办学历史、基本规模、发展定位、培养特色、综合实力、管理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组织属性、根本任务和管理内容等方面具有普遍的共性。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也大同小异。本文以作者的工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为例,结合学院的组织特点和管理系统建设的状况,分析了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参考借鉴其他组织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提出完善和优化的建议。

1.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状况

1.1学校的基本组织概况

苏州科技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校学生2万多人,教职工1600余人。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理、人文、社会、管理、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以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与环境等学科和专业为优势和特色。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千多亩。学校以建设有影响、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坚持“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现设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党委办公室等6个党群部门、人事处等17个行政部门、图书馆等9个直属部门(见图1)。

1.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架

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据不同的职能进行划分和应用,主要应用于学校的内部管理方面,也包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服务等方面。其基本构架可以从业务层面、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信息层面等不同的角度加以描述。

在业务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和服务的工作业务范围与属性。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学生管理信息子系统,科研管理信息子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资产管理信息子系统、后勤管理信息子系统、图文管理信息子系统、网络管理信息子系统等(见图2)。

在物质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持。硬件方面:在全校范围内都配置了日常办公所需的计算机和其他辅助设备。在网络中心、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人事处、设备处、图书馆等主要职能机构,还配备了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以及专门的工作用房等基础硬件设施。软件方面:除了日常办公软件,也包括用以海量复杂数据、信息处理与管理的专业商业软件、网络技术服务于管理的专业软件、用以学校内部信息交流与互动的自主开发软件等等。此外,还包括用以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健康运行的专业人员和资金支持。

在技术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运行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这一系统构建和运行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是用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维护、模拟示范、预测以及决策等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常用技术。此外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以提高管理效能为主要目标的,所以现代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也成为这一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技术要素。

在信息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所要处理的信息性质与类别。管理信息系统所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来自学校内部的管理需要,主要包括公文信息(学校内部的政策、规定及日常公文资料)、人员信息(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资料和档案)、资金信息(包括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设备信息(包括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包括校内外网络信息和电子邮件信息)、交互信息(包括处于管理系统中各种角色关系间交流与互动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有的是单向传递的,有的是双向甚至是多向交叉传递的。部分信息是封闭式,仅限于内部范围使用。除内部管理信息外,还包括对外交流与社会服务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各类信息。

由此可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逻辑架构(见图3)

1.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主要围绕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功能而开展的。目前已基本覆盖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从日常办公自动化到专业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也比较全面。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我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硬件上日趋完备,且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价值在多方面得以体现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在一些专门的管理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配置的专属空间和专业人员,保证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康有效地运转。近年来,学校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不断增加投入,且开始重视和鼓励校内专业人员结合本校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

2.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与发挥。和许多高校一样,现阶段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如何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以加快业务处理速度上,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被局限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层面上。而没能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推动知识与信息创新、知识与信息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由于观念和认识的局限于障碍,管理信息系统对决策的影响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管理信息系统在推进科学、高效决策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体现。

2.2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设计与构建有待整合完善。虽然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所有的管理与服务的业务范围,但很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独立建制的,这种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是封闭式的,在系统设计上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不一,许多信息是单向流动的,这就造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不能共享和交互。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设计,系统内部业务单元之间契合程度低,系统显得冗杂低效,造成了信息资源和学校物质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系统自身设计存在的缺陷,使得系统的整体运行不够顺畅,对信息的处理和反应滞缓,一些系统信息更新缓慢,大量陈旧数据和信息的沉积,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系统资源,而且会对管理决策带来负面的影响。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硬投入轻软支持。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对硬件的投入比较重视,但对软件的选择、引用与开发,对人员的配置、培训和使用重视不够。目前,支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硬件条件以及办公用房等设施建设比较令人满意,但在软件的选择和引用尤其是组织自主研发方面,缺少足够的重视,习惯于购买现成的商业管理软件,或者被动地使用主管部门要求使用的管理软件,结合自身组织特点和工作需要,经过系统设计和科学集成的自主研发的应用管理软件少而又少,目前开发的软件所应用的领域和发挥的功效十分有限。而且,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上处于被动适应的阶段,应用人员普遍缺乏对软件功能的主动采用与开发,一些专业性较强岗位的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身,或者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部分岗位没能配备专职人员。

此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方面,存在着开放与保守的矛盾与冲突。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问题上,一方面要维护系统自身的安全和信息安全,一些应用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技术被广泛采用,受制于此,一些管理信息只能在学校内部交流使用,甚至只能在本部门使用,这极大地限制了管理信息的综合使用效率和价值。同时,为满足学校对外交流、开放办学等方面的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何达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中开放与安全的平衡也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与优化的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必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必然面临组织发展自身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同时还要不断适应新思想、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和新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

3.1转变观念,全面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价值。作为决策者的学校领导,应重新认识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价值所在,超越以往对管理信息系统仅仅作用于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的价值认识,意识并重视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决策的影响和作用。在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强调并实现决策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并身体力行地使用和发挥这一系统价值。同时,在制度上要保障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不同管理领域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重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自觉维护系统的健康运行,提高信息系统的效能。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成立专门的权威管理机构,负责全校范围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日常监管、开发维护、综合评价与服务支持等工作。

3.2科学设计,整合和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在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职能特征以及相互关系,检讨系统的运行状况,重新设计并论证更为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状态,对系统进行整合和集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减少或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各个子系统间的联系与契合,统一信息和数据的标准,增强信息交互。加强对系统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提升信息的更新交换效率。重视高校内部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探索和采用科学可靠的安全技术,平衡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开放性与安全性。

3.3软硬兼施,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采用科学的系统支持方案,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硬件投入。对现有硬件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功效潜力。增加投入用以支持自主软件的开发工作,改变过分依赖购买商业软件的状况,积极主动开发适应本校组织特点和工作需要的管理系统软件与平台,充分发挥本校相关专业人员的才智。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应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效能。重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队伍的建设,根据需要设置专门的技术岗位,招聘或培养胜任工作要求的专技人员,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

结语

通过以苏州科技学院为例对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内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决策水平为出发点,基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必要选择。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在高等院校的管理活动得以广泛应用且发挥日益突出的独特作用,但高等院校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认识和应用策略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与偏差,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在设计、运行、维护、监管、安全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需要改善和优化之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必须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适应高等院校发展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新任务、新需要、新问题和新挑战,高等院校应从观念、组织、制度、技术、人员、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入手,采用现代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科学设计、优化资源、充分保障、量力而行,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健康良性发展。

注释:

*徐世军.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J].科教文汇,2006.6.

参考文献:

[1]仲秋雁.管理信息系统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2]徐世军.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J].科教文汇,2006.6.

[3]朱 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4.

[4]王贵明.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山西电子技术,2000.1.

作者简介:孙士俊(1979- )黑龙江肇东人,苏州科技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丛春秋(1973-)吉林四平人,苏州科技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孙士俊 丛春秋

第3篇:基于HFACS对厦门空管安全自愿报告系统信息分类及分析

为了提高民用航空系统的安全性,减少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的发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发现并改正系统存在的缺陷。而己发生的差错和不安全事件恰好暴露了系统的缺陷,因此搜集己发生的不安全信息并对其进行研究就很有意义。

航空安全保密自愿报告系统主要负责收集隐藏在事故下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差错事件,根据海恩法则,底端事件数量远远大于事故和事故征候数量。然而,在信息分析方面,决大多数的自愿报告系统都还停留在数据收集、录入、统计等低层次的应用上,缺少深层次的信息分析。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和分析,才能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联和规律,充分利用收到的信息。

厦门空管安全自愿报告系统

航空安全保密自愿报告系统是对报告人身份、报告中涉及的单位和个人身份绝对保密地收集航空安全信息、及时向民航管理当局和民航企事业单位发出安全示警、向民航从业人员提供信息反馈、开展民航安全研究和安全咨询的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厦门空管安全自愿报告系统是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空管子系统。

REASON模型是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事故调查模型,厦门自愿安全报告系统对该模型进行结构分层细化,并使用真实统计数据对模型逆序修正,对自愿报告事件进行分析与统计。

HFACS

HFACS即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建立在里森Reason模型基础上,专门用来定义里森“瑞士奶酪”模型中的隐形差错和显性差错,因此可以作为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工具使用。

它描述了四个层次的失效,每个层次都对应于Reason模型的一个层面。这四个层次包括:1)不安全行为,2)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3)不安全的监督,4)组织影响。

基于HFACS对厦门空管自愿报告系统信息分类与分析

根据HFACS对安全报告进行分类统计

本文由厦门空管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收集的68篇自愿报告,按HFACS进行分类。

1.单一事件过程中涉及多个因素,因此涉及因素总数为110个。

2.在分类统计过程中,本文对HFACS定义的技术环境的范围有相应调整。在对空管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信息分类及分析过程中,信息中提及的操作者应为空管人员,而作为第三方出现的机场部门及机组则归于环境因素当中。但是,常见的与第三方的协调问题仍划归至班组资源管理因素中。

统计

组织影响:资源管理方面空管自愿报告事件次数3(百分比2.7%)。不安全的监督:监督不充分17(15 5%),运行计划不适当3(2.7%)。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分为操作者状态、人员因素和环境因素:操作者状态中不良精神状态1(0.9%),身体/智力局限1(0.9%);人员因素中班组资源管理24(21.8%),个人的准备状态l(0.9%);环境因素中物理环境17(15.5%),技术环境25(22.7%)。

不安全行为分为差错和违规,差错中又分为技能差错、决策差错和知觉差错:技能差错6(5.5%),决策差错12(10.9%)。

由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按人误因素出现的次数多少排序,依次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组织影响。且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中又是环境因素出现最多。分析

本文认为事件致因因素的提及频次与这种因素在事故隐患的贡献作用直接相关,次数越多,其对事故隐患的作用越大。根据统计数据,有以下分析。

不安全行为

在不安全行为层面,不安全事件更多与决策差错相关,如在管制过程中出现发送指令时机不当、对特情处理不当等;其次是技能差错,管制员混淆相似航班号,注意力分配不当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为影响最大的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它包括了物理环境及技术环境两个部分。其中,技术环境所占比例较大,如机场部门忘开跑道灯等。物理环境次之,主要涉及到不良天气条件等。

人员因素

班组资源管理在不安全事件的前提中比例也较大。由于空中交通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协调配合十分重要。它包括了个人的准备状态、班组内部协调配合、班组间协调配合、班组與机组沟通、班组与机场部门沟通、班组与军航协调配合。

操作者状态

作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管制员的身体状态及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例如,航班量特别大的情况下班组人员不充足,会影响管制员的精神状态,同时挑战其工作极限。

不安全监督

监督不充分是不安全监督的主要问题。在航班量很大和航班量很少两种情况下,由于管制员个人的注意力有限,容易出现漏洞和问题,需要监控席或者其他监督人员的配合共同完成管制过程。

运行计划不当次之,报告中提到了,在单位时间内正常的进离场飞机很多,而又人员配备不当,造成管制员超负荷工作,极易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组织影响

任何事故都可以追溯到管理上的原因,而文化是其中的根本原因。班组的违规行为、资源管理和监督方面的问题都是组织内不良安全文化或组织氛围的体现。

与组织文化和组织管理相关的较深层次的因素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为民航安全领域安全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提出了要求。改进措施

1.抓好重点环节,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保障航空安全,有赖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同时加强各单位的安全监督,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章;

2.强化培训实效,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既要重视模拟机培训等技术技能的强化,也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的训练,建立对民航组织关键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过程监控和跟踪反馈,提高培训的实效。

3.利用信息驱动,推行民航安全预警管理

预警管理是组织根据管理波动和管理失误的活动规律,利用有效手段使之少发生或降低其破坏程度的一种管理活动。我国民航现有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事后管理,它的管理主动性较弱,因此,有必要在民航系统推行预警管理,通过预警分析及采取预控对策,最大程度上控制风险。

作者:罗幽兰

第4篇:系统初验报告

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安防系统工程

初验报告

一、 系统组成

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主要由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自助银行语音提示及控制系统、门禁系统等几个系统组成。

1、报警系统 1、中心设备

采用著名品牌INANTER主机,使系统更安全实用。 2、前端设备

同样采用著名品牌博士系统的探测器,可以有效可靠地及时采集报警数据上传到主机,再由主机通过110联动进行报警。

2、监控系统

1、中心设备

采用1台液晶显示器,通过16口VGA切换器切换对12台硬盘录像机进行画面显示,这样既实现功能又节约成本,达到实用经济的完美结合。

2、前端设备

前端摄像机,共有彩色半球摄像机46台、枪式彩色摄像机28台、针孔摄像机12台。

3、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通过双绞线连接到电脑控制,一共两个控制器。控制器和读卡器之间采用485连接,二道门采用专用二道门锁

二、 系统试运行评述

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弱电及安防工程,从2013年10月起,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经过近一月的运行,江苏宏伟高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与我行进行认真沟通的基础上,系统达到设计预期,系统在运行期间,对暴露的问题,及时改进,系统稳定可靠。

三、 系统功能检测及质量评价

1、 对安防集成系统和门禁系统进行如下功能测试:

监控系统

正常 门禁系统

正常 报警系统

正常 门禁权限设置

正常 网络主控

正常

2、 系统功能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

四、 施工质量

1、 监控室设备安装

监控室设备安装

监控室设备的布局便于观察、操作、通风散热、维护、维修,符合安全和消防要求。

走线电缆两端留有余量,有永久性明显标记。

设备和部件安装牢固、端正,接插件与设备接触可靠,内部走线无扭曲脱落现象。

2、 系统前端设备安装

前端设备安装位置均按照规范和甲方要术安装,安装规范美观、牢固、位置不影响现场设备的运行和人员的正常活动。

五、 系统配置

1、 报警系统电源电压适用范围

控制室电压在187V~242V范围内变化时不需要调整能正常工作。 主电源有工作状态指示。

主电源容量在最大负载条件下连续工作24小时。

2、 监控室安全要求

泄漏电流测试(参照GB12663-90)。

接地电阻:采用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控制台符合GB6833.1中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辐射感度试验的要求。

经过对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弱电及安防工程进行现场检验,所检系统的报警、电视监控、门禁系统基本满足GB50198-94工程技术规范标准以及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和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弱电及安防工程的设计要求。根据初步验收结果,各方同意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天元支行弱电及安防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平安银行南京分行

二O一三年十月

第5篇:初验申请报告

致:西藏旅游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瑞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我公司承建的巴松措度假村工程按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内容,现已全部竣工,并且做了自检工作,软件资料基本齐全,相关单位签证手续齐全,已具备初验收条件,我司申请在年 月日 进行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恳请建设、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验收为谢!

特此申请

施工单位:

日 期:年 月

第6篇:初验报告封皮

郑煤集团(宝丰)盛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改造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报告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汝州分公司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三日

初步验收报告编委会

主 任:秦国留

副主任:闫振玉 冯金智 石书岭 王银峰 白继儒 编委成员:侯洪亮编 写:高建光主 审:冯金智会审人员:侯宏亮

杜卫东

王志东黄传金

李本晓 高建光 李本晓 高建光 尚洪亮毛宗伟尚宏亮李鹏飞

乔军标李鹏飞乔军标吴洪涛王志东

吴洪涛

杜卫东

毛宗伟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设计概况………………………………………1 第一节 矿井概况……………………………………………1 第二节 建设批复文件、批复工程内容 …………………26 第二章 建设项目施工情况 ………………………………28 第一节 施工日期 …………………………………………28 第二节 建设形式 …………………………………………28 第三节 施工队伍情况 ……………………………………29 第四节 建设组织管理 ……………………………………29 第三章 主要生产系统完成情况及评论 …………………30 第四章 安全设施、环保、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三同时” 建设情况 ……………………………40 第五章 工程量及投资完成情况 …………………………42 第一节 工程完成情况 ……………………………………42 第二节 投资完成情况 ……………………………………42 第六章 接生产班子筹备情况 ……………………………44 第七章 单位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46 第八章 存在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47 第九章 预验收结论 ………………………………………48 附 件:

1、初步验收机构组成文件

2、初步验收结果表

第7篇:项目初验报告

XX系统项目

初验报告

xxxx xxxx年xx月

XX系统-初验报告

1. 引言....................................................................................................................................... 1

1.1 文档目的 ..................................................................................................................................................... 1 1.2 文档范围 ..................................................................................................................................................... 1 1.3 使用对象 ..................................................................................................................................................... 2

2. 初步验收大纲....................................................................................................................... 3

2.1 项目概况 ..................................................................................................................................................... 3 2.2 项目计划工期 ............................................................................................................................................. 3 2.3 项目建设目标 ............................................................................................................................................. 3 2.4 系统功能要求 ............................................................................................................................................. 3 2.5 系统性能要求 ............................................................................................................................................. 3 2.6 项目提交清单 ............................................................................................................................................. 3 2.7 提交要求 ..................................................................................................................................................... 3

3. 初验依据和标准................................................................................................................... 4

3.1 验收目标 ..................................................................................................................................................... 4 3.2 验收标准 ..................................................................................................................................................... 4 3.3 验收依据 ..................................................................................................................................................... 4 3.4 验收条件 ..................................................................................................................................................... 4 3.5 验收通过准则 ............................................................................................................................................. 4

4. 验收组织机构与职责........................................................................................................... 5

4.1 验收组织结构 ............................................................................................................................................. 5 4.2 各小组职责 ................................................................................................................................................. 5 4.3 各小组人员名单 ......................................................................................................................................... 5

5. 初步验收内容、方法........................................................................................................... 6

5.1 初验内容 ..................................................................................................................................................... 6 5.2 初验要求 ..................................................................................................................................................... 6 5.3 初验方法 ..................................................................................................................................................... 6 5.4 验收问题解决 ............................................................................................................................................. 6 5.5 初验系统配置要求 ..................................................................................................................................... 7

6. 初步验收记录....................................................................................................................... 7

6.1 系统测试用例审批 ..................................................................................................................................... 7 6.2 文档验收 ..................................................................................................................................................... 7 6.3 系统运行环境验收 ..................................................................................................................................... 7 6.4 应用系统验收 ............................................................................................................................................. 7 6.5 技术服务体系验收 ..................................................................................................................................... 7 6.6 验收遗留问题解决 ..................................................................................................................................... 7

7. 验收结论............................................................................................................................... 8 8. 验收组签字........................................................................................................................... 8

附件一: ............................................................................................................................................................ 8 附件二: ............................................................................................................................................................ 8 附件三: ............................................................................................................................................................ 8

1

XX系统-初验报告

1. 引言

1.1 文档目的 1.2 文档范围

1

XX系统-初验报告

1.3 使用对象

2

XX系统-初验报告

2. 初步验收大纲

2.1 项目概况 2.2 项目计划工期 2.3 项目建设目标 2.4 系统功能要求 2.5 系统性能要求 2.6 项目提交清单

2.7 提交要求

3

XX系统-初验报告

3. 初验依据和标准

3.1 验收目标 3.2 验收标准 3.3 验收依据

3.4 验收条件 3.5 验收通过准则

4

XX系统-初验报告

4. 验收组织机构与职责

4.1 验收组织结构

4.2 各小组职责 4.3 各小组人员名单

5

XX系统-初验报告

5. 初步验收内容、方法

5.1 初验内容

5.2 初验要求 5.3 初验方法 5.4 验收问题解决

6

XX系统-初验报告

5.5 初验系统配置要求

6. 初步验收记录

6.1 系统测试用例审批 6.2 文档验收

6.3 系统运行环境验收

6.4 应用系统验收

6.5 技术服务体系验收

6.6 验收遗留问题解决

7

XX系统-初验报告

7. 验收结论 8. 验收组签字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8

第8篇:工程初验报告

***

项目初验报告

***

日期:**年**月**日

***项目初验报告

尊敬的各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谨代表***所有建设者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进行汇报。汇报分为工程概况、施工依据、施工组织情况、现场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施工过程控制情况、安全文明施工及获得的荣誉、工程技术资料整编情况、工程质量评定等八个部分。

一、工程概况(主要讲述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施工有关单位、该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特点、工程的开工时间、竣工完成时间)

建设单位:***公司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位于***内,主要分为机房装修与数据中心两部分,机房主要分为机房、电源间。本次机房设计主要分为电源间、机房。电源间位于一层;机房位于现场二层;机房三层。数据中心位于现场业务楼

二、三层。

具体布置详见图纸。

项目简介:***机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机房装饰装修系统、配电系统、暖通系统、通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KVM系统、防雷、静电释放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等。

机房的建设除必须满足机房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接地、防雷、电磁场和振动、静电、消防、防御自然灾害(雷电、水害、虫害)和安保等各项技术要求外,还必须同时满足在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度、气流速度、噪音及舒适感等方面的要求。

本工程自***年**月**日开工,至***年**月**日顺利竣工。施工进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二、施工依据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2、本工程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单;

3、国家、行业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4、国家现行颁布的强制性标准;

5、施工单位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

6、***综合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施工工艺标准。

三、工程施工概况

(一)施工组织与管理(介绍本项目部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体系,以下样文仅供参考)

1、在开工之初,就明确了质量目标。建立了质量责任制,根据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和《质量创优计划》把质量工作落实到各个职能人员和各个工作岗位,各行其职,各尽其责,对工序和工程负责到底。

2、抽调一批项目骨干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及管理班子,落实经项目经理负责制,选调业务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3、强化创优意识,在全体管理和施工人员中开展创优目标教育努力使创优目标活动深入人心。

(二)技术管理情况

工程开工前,组织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审查设计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报公司总工程师及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员向施工班组长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各班组长负责在每天作业前向本班职工进行施工交底,严格执行技术质量保证措施。项目部制定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保证有关技术工作正常运行。

(三)质量管理制度

1、编制并执行了创优计划和各分部分项的作业指导书,加强过程控制和工序管理,实行“三检制”,及时完整地做好了质量记录和验评资料。

2、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来明确质量责任。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复试和成品、半成品质量关,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严格实施隐蔽工程验收,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位置)设立质量管理点,贯彻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

4、严格执行样板间引路制度。样板间的施工由各专业工种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承担,提高样板自身质量水平,以样板工程带动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5、在施工队伍的组建上,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型操作工人参与施工,推行工程施工质量奖罚制度。对班组承包价格采用固定单价加浮动单价,根据各个分项的施工质量进行奖罚。

6、认真做好各类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检定工作,使其所有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更具有效性、可靠性。

7、制定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8、成立QC小组进行技术难点的现场攻关。

(四)质量保证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把工程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进场关和验收关,对进场材料实行台帐管理,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对进场的保湿板、装饰板、静电地板及天花铝扣板等材料,首先检查其生产厂家是否具备相应生产资质;再结合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等质保资料,核对现场材料的质量、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最后在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该批材料方可用于工程上。

四、主要施工过程控制情况

1、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胜利万用表、激光水平仪„„,各项出厂合格证资料齐全;

部分按规定,送***检测,均在有效鉴定期内。施工测量放线,由专职施工员严格按照施工定位轴线图和施工图放样。自检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员、施工员等进行定位轴线的复核,经复核无误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轴线位移和标高引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基础工程 1)地面工程

本工程对机房内原地面进行平整,符合地面支架安装要求。

3、装饰装修工程

1)本工程室内装饰工程以白色调为主,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色彩转变。整体线条流畅、美观大方,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简约。我们通过合理安排,精心施工,使装饰工程无论在内在质量上,还是观感上,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a、墙面抹灰:混凝土墙面达到清水墙效果,直接进行披灰,有效的预防了由于抹灰空鼓等问题所造成的质量隐患,增加了室内有效使用面积。其余后砌墙体在进行抹灰施工时,我们严抓工序质量,加强自检、互检工作,从墙面的基层处理到墙面成型进行层层把关,把质量隐患控制在萌芽之中。

b、内墙饰面:阴阳角顺直方正、大面积平整,无空鼓翘面现象。其中二楼海关机房间墙面采用12MM彩钢板装饰;电源间,三楼国检机房、二楼弱电间采用外刷环保型乳胶漆;

c、顶棚:所有机房采用铝扣天花吊顶。 2)门窗工程

门窗工程主要有钢质防火门。铜质防火门窗安装采用弹性连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剂填实,外侧四周采用防水胶勾缝。

4、安装工程 1)电器安装工程:

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平整、标高准确、抹灰到位,盖板与墙面结合紧密无缝隙。成排明装灯具中心线偏差在3mm内。配电箱的进管孔为压制孔,进线管从规格适当的孔中引进,顺直排列,一孔一管。配电箱内相线、工作零线、接地线色标分明。导线引出板面有绝缘套管保护,箱(盘)接地牢固紧密。

成套配电柜设备的型钢基础固定间距为0.6m,基础型钢稳固,与接地线连接的两端焊口饱满,长为扁钢宽度的2倍,基础型钢刷二遍防腐漆。柜盘找正时采用0.5mm铁片进行调整,每处垫片不超过二片,然后按柜固定螺丝连接。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机房、管井等处的电缆桥架、母线、管道的布排综合考虑合理利用空间,做到整齐、垂直、标志分明。

2)通风与空调工程

支架敷设是确保风管安装质量的关键,根据现场情况和风管的重量计算后确定用料规格和形式,达到既节约钢材,又保证支架强度的要求。通风安装工程中的各道工序严格按规范操作,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3)智能化安装工程

弱电管路敷设是确保智能化安装质量的关键。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相关要求计算后确定管路走向,达到既节约管材,又保证线路的输送质量。安装过各中各道工序严格规范操作,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各单元功能使用效果良好。

五、安全文明施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工程管理规范和CIS形象手册,实施施工现场文明标化管理。努力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不扰民,使职工置身于文明施工的氛围下。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六、资料整编情况

工地现场配备专职资料员一名,持证上岗。负责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编归档,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及时、完整和真实。工程开工、竣工形成的各项程序文件;工序施工前、后形成的技术资料;以及原材料进场复试等质保资料等,都及时进行收集,报监理单位备案,以便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同时认真做好安全资料、文明工地资料及贯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七、工程质量评定

(一)、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根据现行施工规范及浙江省有关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整编的要求***工程评定情况如下:

经监理公司审查所有分项工程全部合格,节能分部工程于**年**月**日由**、**单位组织验收,结论为合格,同意验收。

(二)、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单位工程所含的分部及各子分部工程质量,经**公司检查验收,全部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完整。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观感质量自评:合格。

综合以上各项内容,并根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工程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自评为合格。

最后我代表***,再次感谢***的大力支持、***专家批评指导,***监理公司的密切配合。谢谢!

******年**月**日

第9篇:工程初验申请报告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弱电系统配电、机房工程及配套工程

航站楼弱电系统配电、机房工程及配套初验申请报告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有限公司

2012-2-1

3一、工程概述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弱电系统配电、机房工程及配套工程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整个弱电系统之一,是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弱机房配电系统、UPS 后备电源系统、KVM 控制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机柜及办公家俱等,这些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咸阳机场扩建工程整个弱电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工程范围与责任

I弱电配电系统工程、机房工程及配套系统工程两部分。我方将按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内容:

三、系统总体结构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弱电系统配电、机房工程及配套工程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弱电配电系统工程

机房工程及配套系统

1 弱电配电系统工程

有线电视、内部通讯、离港、时钟、楼宇自控、安检信息、集成、标识灯箱等系统机房设备及其全部现场设备的电源供电。

2 机房工程及配套系统

包括:机房机柜系统、机房KVM 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功能中心办公家

俱、机房装修工程。

3 机房机柜系统

本期弱电系统的所有设备安装机柜均由机房机柜系统配置,机柜的主要分布位置包括航站楼PCR、DCR、SCR、TOC、离港机房等,信息楼设备主机房、功能中心机房等。

系统配置的机柜均为19”42U 标准机柜,具体分为四种规格型号,即600*600mm、600*800、800*1100mm。其中600*600mm 的机柜主要用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设备,600*800、的机柜主要用于安装网络交换机、安防编解码器、广播功放等设备,800*1100mm 的机柜主要用于安装尺寸较大的服务器等设备。

所有机柜均在敷设有防静电地板的机房内安装,所有引入机房的各系统信号电缆采用上进线的方式进入机柜,所有引入机房的各系统电源电缆采用下进线的方式进入机柜。

4 机房KVM 系统

KVM 系统是为了集中控制和操作机房内所有服务器而设置的,用户可通过本地或远程操作显示终端对服备器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

T3A 航站楼和信息大楼共用一套KVM 系统,系统主服务器设在ITC 内,由信息大楼KVM 系统提供。

系统由服务器、KVM 主机、操作终端(含键盘、鼠标、监视器)等设备组成。

KVM 系统设备通过集成网进行数据交换。本系统设有2 个机房;航站楼机房:有服务器2 台。配备KVM 切换器;ITC 机房:有服务器2 台。配备KVM 切换器。

通过 KVM 系统可实现中心机房能时实有效的对整个机房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同时并负责管理本系统。要求实现带外管理功能和考虑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符合专用系统的应用需求。满足多个远程用户同时接入该系统,并每16 个端口同时允许最多3 个用户接入。 为了保证所有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安全, KVM 系统要求设置身份识别系统,来识别远程操作人员身份。

要求为统一集中管理平台:通过一个IP 地址统一管理所有设备,可详细、完善的定义用户分权管理策略和查询设备策略。

5 大屏系统

本次大屏幕显示系统采用网络架构,通过网络实现T3A 内TOC、ITC 内AOC、安保交通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能源管理中心、围界监控中心的大屏显示信息互联共享。对于单个拼接墙体而言,由多个单体屏组成,但整个拼接墙可以被看作是整块没有被分隔的虚拟屏。

对于多个拼接墙体而言,多个物理位置不同的拼接墙可以被逻辑地看作是一个整体的拼接墙。通过授权任意一块屏幕可被多个用户控制显示,任意一个用户可以控制任意一个或多个屏幕的显示。要求上述功能中心内的任意一路输入信号通过网络及控制器输出至任意功能中心大屏,要求实现画面的任意缩放、漫游、叠加等显示效果。

本次的信号输入源来自6 个物理隔离的网段:信息集成网络、安防网络、离港网络、广播网络、OA 办公网络、POS 网络。大屏显示系统一由UPS 供电。

本次安防系统采用前端模拟摄像机加编解码器的方式实现数字安防功能。大屏显示系统的输入信号源至少为:RGB 信号、网络信号、视频信号。

大屏显示系统的不同分辨率的输入信号在大屏显示时的处理过程,该项技术因能保证显示画面清晰、锐利。不产生变形等影响观感的情况。

6 功能中心办公家具

功能中心办公家具包括在各功能中心提供席位操作控制台、桌椅、电视墙等。

7 功能中心其它设备

功能中心其他设备包括在各功能中心提供席位工作站、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四、施工进度计划与技术组织措施

1、劳动力保证措施

打破工种界限,对工人全面培养,实现一专多能,减少窝工;均衡生产,减少高峰;积极建立劳务基地,解决临时用工问题;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2、施工机械、工机具保证措施

合理调度、统一安排、统筹兼顾,提高各项设备的利用率;加强管理,对施工机具实现专人专管和丢失赔偿制度;制定工机具的使用计划,提前准备,提前购置,不发生由于施工机具不够而造成的工期延误。

3、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对于设备材料的供应统筹安排,提前制定材料供应计划,对工程各阶段的材料供应计划完善,避免发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的工期延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次合格率,降低材料消耗;加强材料的存放和保管,防止锈蚀、变质、损坏和丢失。

4、现场施工保证措施

开展全员创优活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将各系统的技术要点、施工方案全面贯彻到施工作业班组;项目经理部实现专人专管,责任落实到人,施工管理人员配合各专业施工工长负责指导、检查作业班组。项目总协调为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情况,对施工进度、材料采购、劳动力配置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5、施工机械配置和材料投入计划

机械设备配备是否满足工程需求、材料能否投入及时,将影响总体工程的质量,根据经验,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工地所进材料,根据材料员、各专业技术人员所做的月材料计划及时临时紧急用料计划,经批准按品种、规格、质量、数量采购进料,并存放到指定仓库。所有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材质、数量经检查验收后码放整齐,并登记做账。

仓库保管员按专业技术人员所提出的班组施工材料计划,经核对后分批分期发料,发料要开领料单并签字,同时填写入账。

材料计划全部领完后,或确认分部分项工程完工不再领料后,班组材料计划及用料账交回预算员。预算员将其与任务书对比,确定班组材料的赢、亏,并进行奖罚。

定期检查材料为的进货、出货、库存帐目及材料管理情况和班组定额领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现场设一名施工机具管理员,负责工地各种机具的维护、修理。

各种施工机具应设有使用台帐,包括名称、规格、技术性能、制造日期、启用日期、完好情况、曾修理部位及使用负责人。

大型设备需挂牌,并写出使用设备安装操作规程和设备全盘负责人,并经常检查、定时擦拭、添油、维护。领用个人工具时应签字。

机具管理员安排合理的机具检修计划,提高机具的完好率。监督各类机具的正确使用,对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人员及时指正。对机具的非正常损坏构成机具事故的,及时报告,并组织设备事故分析处理。

五、调试安全措施

实施“施工安全一票否决制”,对于影响施工安全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有权拒绝,安全员有权要求停工并要求限期整改。

所有临时用电设施,均需由专业电工完成。

现场设专职用电管理员,制定用电管理制度,经常巡视施工临时电路及设备使用情况,对不符合用电要求的现象及时处理,对违反用电规程的线路和架设人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提出处理意见。

超过3米的高空作业需挂安全带。

现场施工处的临时孔洞,施工前应作临时栏杆或临时封堵,封堵应牢固。

高空作业人员应作身体检查,确保适宜高空作业。

严冬季节施工,做好防滑防冻工作。

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鞋、安全带等。

六、自检报告

我方按照招投标文件上的有关规定,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了自检(自检详细结果见自检报表)。自检结果达到了合同约定,满足了甲方的使用要求。

七、 提请验收报告

根据我方的自检和四方验收的结果,达到了合同约定,满足了甲方的使用要求。特此向甲方和监理申请进行初步验收。

有限公司

目部

2012-2-13

上一篇:相声台词相声下一篇:快乐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