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集成复习题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系统集成复习题(推荐8篇)

信息系统集成复习题 篇1

1.数据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数据是承载信息的载体。

区别:(1)并非任何数据都表示信息,信息是消化了的数据

(2)信息不随荷载它的物理载体而改变,而数据则不然

(3)两者不断转换 2.系统的特征?

(1)目的性(2)整体性(3)相关性(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 3.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2)机械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3)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可以分为:会计数据处理阶段、会计管理

信息系统阶段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4.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会计数据、会计规范及会计人员等。5.生命周期法各阶段的任务?

(1)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运行和维护阶段 6.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优点:(1)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2)强调系统开发分阶段进行 缺点:(1)开发周期长、运行维护费用高

(2)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不直观、反馈太迟

(3)开发过程复杂,缺乏适应环境的灵活性

(4)文档编写工作量大 7.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1)加强了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开发流程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开发系统,建立原型快,可以边运行边修改,系

统灵活,易维护

(3)开发周期短,环境适应性较强

(4)减少了系统设计中的错误,降低了开发中的风险 缺点(1)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深度不够

(2)开发经历“建模—评审—修改—评审”等多次反复,每一个循环均要花费

人力和物力

(3)不能完全取消正规的文档设计和定义

(4)开发系统的费用和时间难估算,往往导致系统的范围和复杂性超过计划(5)原型法虽然发挥了用户创造力,但减少了系统设计人员的创造力会计信息

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采用以生命周期法为主、其他方

法为辅的开发模式。8.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1)自行开发2)委托外单位开发3)联合开发4)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 9.系统规划的方法?

1)关键成功因素法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3)企业系统规划法 10.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

(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由粗到细、由繁到简的求解方法,不但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而且能掌握局部模块要求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是弄清系统的逻辑功能,而且不涉及物理实现方

(3)使用图和表等工具描述系统,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11.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主要有哪几种?

(1)数据流图(2)数据字典(3)决策树、判定表和结构式语言(4)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 12.数据词典主要组成条目?

1)数据元素条目2)数据流条目3)数据处理条目4)数据存储条目 13.数据存储结构不规范存在的问题?

(1)数据冗余高(2)插入异常(3)删除异常(4)修改复杂 14.模块结构图的组成?

1)模块2)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3)模块间所传递的信息,一般分为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 15.模块划分的主要原则?

1)提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独立性 2)降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耦合性 3)提高模块自身的内聚度 16.模块的辅助设计原则?

1)模块的扇入、扇出应适当2)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 17.代码的类别?

1)顺序码2)组码3)群码 18.代码的设计原则?

1)唯一性2)系统性3)简明性4)稳定性5)可扩展性6)合法合规性 19.迈尔斯的测试观点?

(1)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3)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够发现至今未能发现的错误(4)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过的错误 20.系统测试方法?

(1)静态测试(2)动态测试,又分为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 21.系统测试步骤?

(1)模块测试(单元测试)(2)集成测试(3)系统测试 22.系统切换方式?

(1)直接转换方式(2)并行转换方式(3)分段转换方式(逐步切换法)23.手工方式下账务处理流程的不足?

(1)数据大量重复(2)信息提供不及时(3)准确性差(4)工作强度大 24.计算机条件下账务处理数据流程?

(1)凭证录入(2)凭证审核(3)登记账簿

(4)录入或接收银行对账单(5)银行对账(6)编辑输出账簿(7)编制报表

25.计算机方式和手工方式下账务处理流程的区别?

(1)数据处理的起点与终点不同(2)记账的含义不同(3)账表存储方式不同(4)对账的方式不同

(5)会计资料的查询统计方式不同(6)账务处理工作量不同

26.保证记账凭证录入正确的正确性检查?(1)凭证号检查(2)凭证日期检查(3)摘要检查

(4)科目代码检查,其中有存在性检查,是否是明细记账科目的检查,与凭证

类型是否相符的检查(5)金额检查

27.凭证审核方式?

(1)人工审核方式(2)自动审核方式,又称“二次输入法”(3)成批审核方式 28.手工方式记账与计算机方式记账的区别?(1)记账含义不同(2)记账方式不同 29.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特点?

(1)数据量大,在计算机内保存时间较长(2)日常数据输入的频率比较低

(3)折旧计算的工作量大,数据处理方式比较单一(4)输出内容多

30.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流程?(1)初始卡片录入

(2)增减变动原始凭证通过输入模块输入计算机(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更新固定资产卡片文件(5)输出各种账表(6)自动生成转账凭证

31.计提折旧的处理过程?

(1)在不同工作区打开卡片文件、部门文件、折旧费用统计文件(2)对固定资产卡片文件按部门代码建立索引文件(3)扫描固定资产卡片文件,若已是文件尾则执行(9),否则选择一条记录,将该记录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代码存入“部门变量”,继续下面的处理(4)如果是当前记录的使用部门代码等于部门变量中的部门代码,表明是同一

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继续执行下面的处理,如果不等,则表明不是同一

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执行(8)

(5)对该项固定资产按其计提折旧方式计算月折旧额(6)累计部门折旧额

(7)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下移一条记录

(8)以部门变量中的部门代码为查找关键字,在折旧费用统计文件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并将该部门累计折旧额存入折旧额字段,转到(3)处理下一个部

门的每项固定资产折旧额和部门折旧额

(9)卡片文件扫描完毕,关闭所有数据库文件,结束折旧计提过程 32.会计报表子系统的特点?(1)输入数据量少

(2)不设置报表数据直接修改功能(3)输出信息规定性强

(4)通用性更强、适用面更广(5)图标并用进行报表分析 33.ERP的核心计划?

(1)主生产计划(2)物料需求计划(3)能力需求计划(4)采购计划(5)生产作业计划 34.计算机审计方法 1)绕过计算机审计:是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仅仅看作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机器,审计时着重检查输入前的会计凭证和打印出的结果,通过对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的审查、分析和比较,实现对系统的审计。2)穿过计算机审计:是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过程进行检查与评价的审计方式。

信息系统集成复习题 篇2

一、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考试

信息技术没有参加中考前,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认为, 该学科不考试, 没有升学压力, 领导对该学科又不太重视, 因而就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不认真教学研究, 更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从开展信息技术中考后, 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但也还有不少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中考分数只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 相对其它学科来说, 分值比例较低, 学生和家长大多不是很重视, 教师也就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中考说明、细化教学目标

自2005年信息技术参加中考到现在, 淮安市信息技术中考说明发生了一些变化:

(1) 考试题型基本上没有变化, 还是由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组成。但单项选择题数量上发生了些变化, 由原来的10题变为现在的6题;操作题:由原来的word操作题、windows操作题, 变化为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和打字题。

(2) 考试内容有所增减。这两年, 考试内容增加了: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等内容。而windows基本操作部分减低了要求, 只在选择题里体现。

这些变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中考不仅重视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 我们在平时教学时, 要注重细化目标, 不仅要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操作的掌握, 还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 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把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授课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必须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切身体验其过程。而本校实际情况是:学生用的网络机房只有2个, 同轨班级数多, 每班一周只有1节课。因此, 我校只在初一和初三两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初一的时候给学生主要讲解windows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ord操作及flash动画制作等知识;初三的时候任务就比较重, 要给学生复习word操作, 还要完成考试说明里的不少考试内容, 比如excel操作、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等知识。这种情况下,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 笔者是这样做的:

1.初三开学时首先花3~4节课复习word, 让一年没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先回归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来。笔者收集最新的素材, 整理成word文稿, 然后根据文稿内容并结合中考说明中的考点, 设计操作任务, 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 完成对文稿的编辑。

2.对于excel的教学, 我们也是精心准备素材, 细化目标, 分解教学任务。在学习插入图表的时候, 我们是这样设计任务的。对于不同的图表类型, 采用不同的工作表数据。比如, 给出学生月考成绩表,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表格来体现成绩, 还可以用柱型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如何插入此图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 如怎样选择数据源?系列是什么意思?图表的x轴y轴是什么意思, 等等, 教师这时候适时地加以讲解说明, 引导学生完成图表的制作, 这样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3.讲授音频获取与编辑时, 由于条件所限, 学生机器没有配备耳麦, 我们就提前请学生自备耳麦, 上课时教师先在教师机上把教学内容演示后 (演示过程中也是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来朗诵、歌唱以收集素材) 让学生分组体验本节课的任务。在讲授视频获取与编辑时, 我们收集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点滴, 如他们在校运动会上的精彩一刻、在歌咏比赛中的激情演唱、在食堂就餐时的酸甜苦辣表情、在劳动日时的辛勤劳作、在课堂上的精彩辩驳等分组镜头, 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分镜头加以编辑处理, 制作成连贯的带有过渡效果的并配以背景乐的短片, 还给这个短片加上合适的标题和片尾。学生都很投入到这样的学习中去。

4.对于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的加工与获取这两个模块, 教学时, 我也是分解好任务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完成学习的。他们对自己处理出来的图片非常满意, 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还会制作出令老师意想不到的作品。

四、切合实际, 专题训练巩固各知识点

知识点讲授完成后, 为了巩固各考点, 加强学生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我采用分模块, 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具体情况如下: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 平时上课时, 除了要求学生积累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求他们熟记各个软件的功能, 一些操作的基本步骤, 一些命令在哪个菜单等。另外, 临考之前还印发些历年中考的选择题让学生训练, 不理解的部分给学生讲授清楚, 需要记忆的部分让学生加强记忆。

2.操作题部分。对于一些易错的地方, 需要加强训练。比如, word中有页眉页脚的设置, 学生操作步骤都会, 但他们容易出的问题是粗心、看不清题意, 不注意题目要求, 题目只要求设置页脚, 他们把页眉也设置了, 这样交卷判分的时候就显示错了, 而他们还一直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对于这些现象, 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变化着让他们训练, 直到他们不错为止。

在复习excel时, 学生对excel中用公式计算这一方面出的错误比较多, 他们不知道函数就是特殊的公式, 不会灵活用函数进行计算。比如, 求某个字段内容的最小值, 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他们就自己判断哪个是最小的数值, 然后把相应的值输入到对应的单元格中。对于这种情况, 我是专门用1-2节课给他们训练计算, 把历年中考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用公式计算的题目拿来给学生训练, 通过1到2节的强化训练, 学生以后再出错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对于打字的复习, 平常上课时, 每节课我都先指导学生训练5分钟指法, 如怎样切换输入法?大小写怎么区分?怎样录入特殊的符号?录入中文词语时有什么技巧。所以对于打字, 学生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临考的时候只要在专项训练1节课就行了。

五、集中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在专题训练结束后, 我们再进行模拟训练, 把前两年的中考题或者中考模拟题拿来让学生训练,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 教师及时讲解。对于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同学, 教师一对一进行辅导, 让他们多抽取些时间进行训练, 多给他们加油鼓劲, 通过加倍的训练, 最终他们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当然, 信息技术复习方法很多, 希望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研究, 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共同发展。

摘要:从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考试;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中考说明、细化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授课方案;切合实际, 专题训练巩固各知识点;集中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五个方面, 分析了信息技术中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中考,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复习课的“数字化”信息 篇3

1.复习课追求节时高效。复习课像新授课一样,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然而,较之新授课,复习课更要最大限度的把时间交给学生。复习课效率提高了,学生课外复习的负担就会减轻。

2.复习课咬定的两大目标。

复习课目标是多方位的,但有两大目标最耀眼:一是熟记知识;二是熟练运用。知识在左,能力在右。这两大目标,都聚“熟”字为焦点。如果说新授课已把学生教“会”,但只是“会”还不够,“熟”才能生巧,“熟练”才能成为技能,才会迁移运用。

3.复习课的三个基本特性。

(1)针对性。针对学生;针对重点;针对难点;针对弱点。复习课贵在强化,贵在拾遗,必须以学定教。面面俱到的“重复课”,只能浪费学生珍贵的时间。

(2)系统性。由面到点,由点到线。纵联成串,横联成链。

(3)练习性。习练迁移,动手动脑,拥抱生活,付诸实践。

4.复习课的四项任务。

(1)巩固所学,强化记忆,烂熟于心,恒久不忘。

(2)反刍咀嚼,消化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走“进去”,能走“出来”,能晒晒正反表里,能“分拆”又能“整装”。

(3)熟练掌握,综合运用。掌握知识像魔术家将小球把玩于指间;运用知识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

(4)弥补疏漏,全面达标。

5.复习课的五大弊病。

(1)目标不明。或无的放矢,或漫无边际,或雾里看花。原因主要是不因材施教,无备而来。

(2)管控粗放。教师虽然能把握重点难点,也能针对学生掌握情况,但不精心建构课堂,不认真设计环节,不优选方法方式,不关注学生活动。上这样的课老师不少忙乎,却事倍功半。

(3)教师放手。称之为“放牧式”复习。通常是,起初教师只管布置任务,然后蹲在前面看着学生复习,直至最后,也不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这样的课,教师无为、最省事。

(4)时间放流。不计划用时,不准备需要的课程资源,不利用节约时间的手段,不精讲精练。比如,老师在黑板上抄一道例题,用去7分钟;画一个表格,用去8分钟,学生在下面苦苦等待。

(5)备课解放。常见的是,不写教案,或一节教案只写几个标题。上课带着“三个一”:一个课本,一本资料,一张试卷;教师上课就是读读题,对对答案。

6.复习课型的六步结构。

复习课型本无固定模式,一节结构完整的复习课,一般包括六个环节。

(1)示标:准确定位,具体呈现,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2)回忆:溯踪重现,知识检阅。在重温中加深印象,重学,知不足。

(3)梳理:筛选提炼,归属分类,网化知识,构建体系,化繁为简,把书读薄。举纲张目,驾重就轻。

(4)沟通:承上启下,前后贯通,把脉问络,理清内在联系。

(5)训练。训:因势利导,典型引路,答疑解难。练:模仿创造,发展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小结:总结规律,盘点收获,明确方向。

二、复习课制胜的“量化”策略

1.课前念好“三字经”。

(1)筹。教师制订并宣布复习规划;学生制订复习计划。

(2)研。①研究课标:明确内容范围;研究评价标准。②研究教材:弄清教材与课标的结合点;弄清本内与本外的联系点。③研究中考:掌握考卷结构及其变化;掌握考试内容及其变化;掌握题型特点及其变化;掌握内容展敛深浅;掌握权分标准;掌握发展走向。

(3)备。①有自编的复习资料。②有具体可行的教案。

2.课中贯“六路”,挺“二十一方”。

(1)驭好一匹“骏马”——时间。控制好课堂节奏;分配好师生用时;给学生有形的抓手(复习课上,学生不能光靠手中一本书,有时需要有其它媒体)。

(2)安排好两个“先后”。①先系统复习,后归类复习。②先基础训练,后拔高训练。

(3)“练”好三个“模块”。①节时练抓基础。②单元练抓重点。③全面练抓综合。

(4)突出四个“为主”。①以学生为主。②以课本为主。③以课内为主。④以练习为主。

(5)针对五个“靶点”。即重点、难点、弱点、混点、盲点。

重点、难点:多用时强化;多角度审视;多层次分析。

弱点、混点、盲点:再解概念“密码”,用好错题资源;联系比较,指点迷津,补充完善。

(6)坚持“六要”。①要选典型例题。②教师精要讲解。③指点问题要领。④要有意呈现过程。⑤要重视方法技巧。⑥要思路外显。

3.课后亮出“八宝”。

老师方面:(1)做好节段反思;(2)适时测评并搞好测评分析;(3)反馈测评答卷;(4)总结复习效果,制订下一步复习方案。

学生方面:(5)补做测评错题;(6)用好复习资料;(7)定时自测自检;(8)总结复习得失,明确努力方向。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结复习 篇4

7、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旅游业电子商务是朝阳产业与朝阳技术的融会结合。它包括网上预订,即宾馆酒店住房、飞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结复习知识

1、什么是旅游信息管理?旅游信息的内涵包括哪些?

采用信息学的视点与研究方法,按照信息管理过程的内在规律,对旅游信息的概念与特征、旅游信息源、旅游信息组织与检索、旅游信息服务等进行科学管理;旅游信息管理立足于社会信息化大环境,涉及到国家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及旅游电子商务等的开发和应用

2、什么是旅游信息系统?其技术基础有哪些?

所谓旅游信息系统,是指在国家及旅游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旅游系统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加速实现旅游业现代化的过程和实践的结果。

3、什么是“金旅工程”?目前实施的情况如何?

“金旅工程”是国家信息网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部门参与国家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金旅工程是覆盖全国旅游部门的国家——省——市——企业四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后,将为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运行效率、改进业务流程、重组行业资源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全面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为世界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提供服务。“金旅工程”可概括为“三网一库”,即内部办公网、管理业务网、公众商务网和公用数据库

4、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

5、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前台信息和后台服务信息,请举例说明各有哪些信息形式?

前台客人信息,前台收入信息,财务信息,销售账务信息,劳动和人事信息

6、旅游信息化建设包括旅游企业内部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化等内容,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如何认识旅游信息化在当前的重要性?

(一)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二)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三)实现旅游经营管

机票、火车票、汽车票与游船票等的预订,影视戏剧、演出、会展票务等的预订以及网上旅行,即通过网络预订交通、旅游、度假等相关服务,进一步的延伸服务涉及办理会务、相关租赁等业务。该领域是最早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在国内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有e龙、携程、华夏旅游、中青旅电子商务、雅途、信天游等为代表的数百个全国性和地方性旅游网站在运行,而且大多已成规模,品牌和知名度日益提高。8.数据与信息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①联系: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得到信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数据,数据包含信息: ②区别: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而数据有可能没有。9.Internet的常用功能有哪些?

(1)电子邮件(2)远程登录(3)文件传输(4)主页浏览与网络信息检索(5)讨论组(6)交谈和游戏

10.总体上来说,我国大部分旅行社仍停留在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只有部分旅行社开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辅助管理,谈谈目前旅行社信息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总结 篇5

一.信息

1、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性质: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知识

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整性、等级性。

2、信息的度量: H(x)p(xi)log2p(xi)

二.系统

1、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概念。系统:系统是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由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的特点:

①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 ② 管理信息系统(MIS)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

③ 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三. 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 2.信息系统对几大职能的支持 对计划职能的支持:(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2)支持对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4)支持计划的优化

对领导职能和组织职能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特点:(1)通信系统的完善使上下级指令传输系统上的中间层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没有必要再设置那么多的中间层

(2)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企业各部门的功能相互融合交叉

(3)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从而使得上下级,各部门之间沟通更为紧密,也使得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统一的,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对控制职能的支持:控制职能是对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计划得以实现(1)行为控制,指对人的控制(2)人员素质控制(3)质量控制 (4)其他控制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1.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2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3分类:(1)国家经济信息系统(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3)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4)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5)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五.信息技术

(1)数据处理的概念

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过程

(2)数据存储的方式:顺序储存,链接储存,索引储存,散列储存(3)数据处理的发展阶段

(一)简单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二)文件系统(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三)数据库系统(60年代后期开始)2.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功能和分类

(1)含义:计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功能: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3)分类:按拓扑结构分为:星状网,树状网,总线网,环状网,网状网 按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组织方式分为:分布式网络,集中式网络和分布集中式网络 按网络范围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或市域网 六.数据库

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层次数据模型 网状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2.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计算机系统(支持数据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2)、数据库(Database)(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4)、人员

:·数据库管理员 ·系统程序员 ·用户 3.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属性、联系)(1)实体(Entity)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2)属性 “属性”指实体具有的某种特性。

(3)联系 现实世界的事物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4.范式(1nf,2nf,3nf)从数据库表中规范模式 5.SQL语句(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一)表的建立与删除:(1)建立create table表名(2)修改alter table表名(3)删除 drop table表名

(二)数据查询

Select 目标from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三)数据更新

(1)数据修改:update表名 Set列名=。。。

(2)数据删除: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3)数据插入:insert into表名(列名)Value。。。

七.MIS的战略规划及开发方法

1.诺兰模型,能根据此模型判断实例是否符合MIS发展的规律P92-94 第一阶段:初装

指单位或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第二阶段:蔓延

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事务处理效率提高; 数据处理能力发展迅速; 数据冗余、不一致性。第三阶段:控制

管理部门控制计算机数量的增加,出现了专门的负责人对组织的 系统建设进行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第3阶段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的转换的关键。第四阶段:集成

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由于当时美国还处于第四阶段,Nolan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第六阶段:成熟

“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组织中各个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2.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1)向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

(2)向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1)结构化开发方法(2)原型法(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4)case 3.了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4个基本特点(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及用户对系统开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要干什么。(2)(OOA)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

在问题域中抽象地识别出对象以及其行为、结构、属性、方法等。即面向对象分析。

(3)(OOD)整理问题: 即对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地抽象、归类、整理,并最终以范式的形式将它们确定下来。即面向对象设计。(4)(OOP)程序实现: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上一步的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4.u/c矩阵 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来看,过程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只有3种: □ 产生并使用(C,Create)□ 使用(U,Use)□ 无关(Null)

(1)利用定义好的功能和数据类作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即U/C矩阵,如表所示。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功能,并用字母U(use)和C(create)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交叉点上标C的表示这个数据类由相应的功能产生,标U的表示这个功能使用这个数据类。例如,销售功能需要使用有关产品、客户和订货方面的数据,则在这些数据下面的销售一行对应交点标上U; 而销售区域数据产生于销售功能,则在对应交叉点上标C。

(2)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开始时数据类和过程是随机排列的,U、C在矩阵中排列也是分散的,必须加以调整。

首先,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中按资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排列。功能组指同类型的功能,如“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属计划类型,归入“经营计划”功能组。

其次,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因为功能的分组并不绝对,在不破坏功能成组的逻辑性基础上,可以适当调配功能分组,使U也尽可能靠近主对角线。上表的功能/数据类矩阵经上述调整后,得到下表表示的功能/数据类矩阵。(3)画出功能组对应的方框,并起个名字,这就是子系统,见表所示。

(5)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U与子系统联系起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例如,数据类“计划”,由经营子计划系统产生,而技术准备子系统要用到这一数据类。

八.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的任务及任务中每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 2.管理业务流程图及表格分配图的绘制。3.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描写处理逻辑的工具。

流程图: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4.数据字典的编写。

5.处理逻辑描述(判断树,判断表)PPT第六章 九.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主要的工作及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2.代码设计(代码的种类)

能依据环境来进行简单的代码设计或是根据代码来判断代码种类。

校验位的设计。

3.物理配置方案设计依据。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践

1.系统实施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2.程序设计的;

3.系统切换的方法,系统维护的工作和系统运行管理的工作; 4.项目管理及系统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练习题3 篇6

三、判断改错题(红色为错)

1.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科学计算是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最广泛的应用领域。()2. 财务处理子系统中的科目代码数据文件设计时,只需将财政部规定的一级科目写入科目文件中,下级科目企业财会人员可以自行设定。()3. 工资管理子系统中,数据传递关系有:工资子系统中根据转帐数据文件自动生成转帐凭证传递到财务处理子系统中处理,将工资费用分配数据传递到报表子系统中处理。()4.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输出方式有显示输出、打印输出、文件输出等。()

5、会计信息系统的记账模块和结账模块每月只能用一次.()

6、严格讲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7.所有管理软件中系统维护功能模块是不可以缺少的.()8.会计信息系统中工资管理子系统需要提供工资费用分配项目设置功能。()12.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也是企业选择会计软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企业购买会计软件的同时也购买了它的长期后续服务。()13.一般地说,账务处理系统所有科目代码、科目代码的级数、每级科目代码的位数,可根据企业管理上的要求自行设定。()14.无论是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还是商业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都是以财务报表子系统为核心来建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15.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信息处理,即: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转换和生成、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信息的存储、信息的维护、检索、分析等。()16.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后,对帐主要是账与实物对帐。

()

17.设计凭证打印模块主要是为了打印凭证,因为其它模块中无法打印凭证。()。18.会计报表与电子表格主要区别是电子表格不能定义各种取数公式。()

19.固定资产系统中折旧方法的设置是在初始设置中,它可以由企业自行设定。()20、DFD中任何一个处理至少有一个输入和输出流。()

21.会计信息系统中总账子系统的权限设置是根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来设置会计人员权限的。工资管理子系统也需要提供操作员权限的设置功能。()22.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时,一般选择是基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F/S结构体系的网络版会计软件。()

23.总账系统中对账模块主要是指银行对账模块,在进行银行存款对账前,必须完成本期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账工作。()

24.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后,系统的操作日记(记录)记录了所有操作员的时间、内容、及错误信息,但它不能做为追查、审计线索。()

25.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它由若干部分所组成,其中输入、处理、输出是一般系统都具有的基本要素。()26.互联网的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的.()27.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它主要应用于商业流通业,对工业企业不适用.()28.对大型会计信息系统而言,企业不仅要购买会计软件系统而且还要购买数据库管理系统.()29.大型会计软件软件系统在实施时,通常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工作.()30.会计电算化中审核记帐会计不能由财务主管兼任.()31.通用会计报表子系统一般既能生成内部会计报表又能生成对外会计报表;既可做报表汇总又可以做报表分析,但没有报表合并的功能。()

32.电算化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还包括会计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它会计资料。()

33.会计软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实时处理软件,而不是批处理软件或交互式软件。()34固定资产子系统中,由于计算机的运行效率高,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非常快,所以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随时更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35.年末结账后要进行科目清理工作,当会计科目的余额和发生额都为零时且没有下级子目,才能对该科目进行修改、删除。()

36.会计信息系统中总帐系统在结帐前首先应进行银行对帐工作,结帐工作是计算机自动完成,它每月只能使用二次.()37.会计信息系统中总帐系统在结帐前首先应进行银行对帐工作,结帐后一定要备份.()38.按照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的5 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阶段。39.会计电算化岗位中电算维护员不允许对会计数据进行操作.()40.B/S结构的会计软件适合大型企业采用。

41.目前商品化会计软件是属于电子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41.手工会计下账务处理的缺陷之一是数据大量重复。()

42.凭证管理、期末处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是总账系统必备的功能。()43.结账是一种批处理,只允许每月结账日使用一次。()

44.在会计信息系统结账前需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强制备份,但记账前不需要进行强制备份。()

45.数据和信息是同一概念。()

46.总账子系统中,有两种状况下的错误凭证可以实现无痕迹修改:一是凭证输入后,还未审核通过的凭证;二是尽管已通过审核但还未记账的凭证。()47.结账前不必将所有的数据备份。()48.取消审核只能由财务主管完成。()

49.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51.科目代码可以不唯一。()

52.所有的科目都应该录入余额。

()53.会计软件应具备数据备份的功能().54.会计信息系统中, 报表数据必须从账簿中提取.()55.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等项目的数据类型应设置成数字型。()56.报表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57.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级、二级和三级会计科目的科目代码。()58.会计软件在初始化设置中,所有的科目都应该设置成有辅助核算的立体科目。

()59重要的会计档案要进行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60.会计报表子系统中应设置报表数据来源重新定义的功能。()61.第三代计算机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

62.1978年,ISO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提出了一个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63.会计信息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管理分析系统组成。()64.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不必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65.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66.通用会计报表子系统一般既能生成内部会计报表又能生成对外会计报表;既可做报表汇总又可以做报表分析,但没有报表合并的功能。()67、组合码是一种顺序的组码.()

四、填空题

1.会计软件凭证录入中,科目录入时的控制机制有:_存在性检查_____、是不是最明细科目、凭证类型是否相符等。2.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手工方式、________机械化_____________、电子计算机方式。

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____信息资源_____和会计人员_等。4.会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可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_______________管理决策_______________组成,每个系统又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子系统。

5.自动转账是计算机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新概念,自动转账模块首先要定义________自动转账分录_____________,然后再生成相应的机制凭证。

6.计算机网络是将位于不同地域的多台具有独立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并由网络软件进行协调管理,以实现网络_信息交换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资源共享___________。

7.期末处理模块主要包括:自动转帐、对帐、和__结账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8.ERP系统应用时,企业期末最后结账的子系统是_______总账________________系统。9.会计软件的账簿与报表的输出方式主要包括打印输出、磁介质输出、和__________屏幕输出_______。

10.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有__外部实体__________、数据处理、数据流和数据存储。11.会计报表系统的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常数,另一类是__变动数据_______。12.知识是以各种方式将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__信息结构____________,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13.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以及__商品化_____________、而后一种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的方式。

14.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有三个阶段,即:项目准备、项目管理、_项目验收__________ 15.将已审核的凭证取消只能有__审核人自己_______________完成。

1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计算机硬件、____软件______________、信息和操作人员,所以又称为人机交互系统。

17.由计算机自动计算产生的凭证称为______机制凭证_________。

18.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采用____结构化_________方法。

19.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组成要素为:计算机硬软件、数据文件(数据库系统)、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章制度。其核心部分是___会计软件_____________。20.信息技术下会计账簿的输出方式有:打印输出、查询输出和___文件输出______________。21.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必须首先做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_________管理的可行性_______________、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22.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DFD主要有四种元素组成,即:________数据流_______、处理、文件、实体。

23.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是指硬件、网络、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集成后的系统结构,常见的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有: C/S、B/S。

24.在计算机下银行对账系统自动输出内容有_____余额调节表___、已达账、未达账。.25.企业在应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时,对一些不能满足的功能模块客户化改造,甚至重新设计开发我们称之为_二次开发___________.26.会计软件在版本升级时通常是由软件开发商提供,但在升级前必须首先将原系统内_________会计数据____________进行备份.27.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记帐凭证的格式通常采用___通用记账凭证______________格式 28.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系统一般由总帐、应收、应付、成本、工资、固定资产、______报表_________________系统组成。

29.会计信息系统中科目代码的编码方式采用是__群码__________________ 30.工资管理子系统初始设置包括核算单位的建立、工资项目的定义、公式设置和________权限设置__________________。31.记账模块是根据_____临时凭证_____________文件和流水账文件中已审核的凭证自动更新账务数据文件,得到账簿和报表所需的汇总信息和明细信息。

32.MRPII 的中文名称是__制造资源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会计软件模块的划分通常以___高内聚____________和____低偶合_________为原则。.34.每个会计期末,都需要处理转账和_结账______业务。这二项工作在信息技术下有了质的变化。

35.根据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包括(4)个基本要素。36.数据流程图包括(4)个基本要素。37.生命周期模型将软件开发分为()个阶段。38.EDI的含义是(电子数据交换)。39.科目余额初始设置时要进行试算平衡,平衡公式之一:(总账=明细账之和)。40、会计报表系统由于计量单位的变化,报表汇总后出现不平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定义_____舍位平衡公式__________公式。

41、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手工方式、(机械化)、电子计算机方式。

45.会计信息系统概念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是(结构化设计SD).46.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会计人员)。

47.会计电算化中将账务数据复制到硬盘或U盘上称为(备份)。48.AIS的含义是(会计信息系统)。

49.数据字典是描述和说明(DFD)中各元素的词条集合。5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将复杂问题进行抽象分解。

53.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有软件控制、人工控制和(管理制度控制)。54.财政部1996年6月10日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功能规范)提出了各项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55.工资子系统是以职工的原始工资数据为基础,完成职工工资的计算;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配;打印各种工资表;自动编制(转账凭证)传递给账务处理系统。56.除了PDF形式的财务报告外,我国上市公司还必须向交易所提交基于 XBRL_______的财务报告,它是企业网络财务报告编制、发布、数据交换和财务报表及其所含信息分析的一种标准方法。

58、保存记账前状态指的是记账前必须要进行(数据备份)工作。

62、系统将所有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和错误都记录在(操作日记)模块中。63、企业在选购会计软件时,要考虑软件供应商的发展前景和(售后服务)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对策 篇7

一、研读《会考标准》, 分析会考真题, 构建模块知识网络

在新授课时, 我们通常把各知识点分解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 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的知识点,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模块知识系统, 往往容易造成知识链的断裂, 在做题时出现知识混淆。解决这种现象, 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复习模块的知识网络。

首先, 教师要彻底研读《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 (简称《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导引》 (简称《导引》) 。《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会考的内容、难度及考试目标层次的含义, 即a—“识记”, b—“领会”, c—“应用”。《导引》依据《标准》对会考知识点全面阐述, 列举各种题型的真题并体现会考命题方向, 难度贴近会考水平。

其次, 分析近几年会考真题, 归类各知识点在会考中出现的频率及难度异同。通过分析得出会考中难点, 比较难点在今年和往年《标准》中考查范围及目标层次的异同。如:2011年《标准》中“脚本编写”知识点考试要求等级为c, 比2010年的等级a难度有大幅度提升;2012年《标准》中“图像、音频、视频存储量的计算”的考试要求等级为c, 会考真题中这类计算比往年更灵活, 学生仅仅背公式很难做对, 感觉这类题太难了。

最后, 归纳整理, 形成模块知识网络。例如:依据《标准》中对Flash部分的大纲要求, 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 分解出各对象涉及的知识点以及操作的方法与步骤, 形成Flash动画知识网络。表格如下:

在第一次复习时, 分发当前复习模块的知识网络, 并提出几点要求: (1) 找出当前复习的内容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 理清知识的脉络, 并作适当标记; (2) 根据自己学习的过程以及作业反馈情况作自我评价。完全掌握 (作业成绩高于95分) 、有一定掌握 (作业成绩:70~95分) 、还不能掌握 (作业成绩低于70分) 。

二、强化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标准》的研读和真题的分析, 精确把握会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从Flash动画知识网络表格中可以看出, 其重点是对图层的操作;在《标准》中, 脚本编写的考查要求由a到c, 也逐渐成为Flash模块的难点。2011年的《标准》例卷中第一次出现的“李白—望庐山瀑布”脚本题就是典型的结合重点和难点的综合题, 也是最近两年会考的压轴题型, 学生初次接触这类题型感到非常吃力。例如2012年会考真题的压轴题:在考生文件夹下的“Flash2012�1”文件夹中, 打开名为“岁寒三友.fla”的文件, 其“main”场景的制作脚本如下:

在“main”场景中完成以下操作:

1. 将“文字”图层的第1帧复制到该图层的第27帧, 并创建该图层从第27帧到第34帧的形状补间动画。

2. 根据脚本要求, 利用库中“梅”元件, 在“梅”图层第62帧到第77帧之间创建动画。

3. 根据脚本要求, 将“素材.fla”文件中的“重播”按钮元件应用到“main”场景中的“按钮”图层, 并设置按钮动作。

4.测试场景时, 发现梅花开花的效果反复出现, 修改相关元件, 使得梅花开花效果只出现一次。保存“岁寒三友.fla”文件。

根据这类题型, 我们模仿设计了几套类似题目 (包含不同的知识点) , 让学生强化练习。通过几次练习, 学生总结出做这类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归纳如下:

(1) 首先, 看题目要求完成的内容是否与呈现顺序或呈现方式相关, 不相关直接完成, 如第1小题。相关则必须阅读对应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 如第2、3小题。

(2) 找到库中对应的元件, 如果是外部库元件要从另外的文件中复制粘贴到当前文件的库内。找到要创建动画的图层, 并根据实际情况, 锁定其他图层以避免错误操作。

(3) 根据呈现顺序中要求的动画出现时间, 找到起始帧 (第几帧开始) 的位置 (如果是普通帧, 请转换为空白关键帧) 。根据呈现方式中的要求, 选中起始帧, 将元件移到舞台, 设置对象属性。根据呈现顺序中要求的动画结束时间, 找到结束帧的位置, 并插入相应帧 (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 。根据呈现方式中要求, 将元件移动到指定位置, 设置对象属性。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中间创建补间动画 (动画补间或形状补间) 。用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去指导他们, 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从而复习的效果也更加有效。

三、关注弱点和盲点, 查补缺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 学生根据自己在知识网络的标记和练习反馈, 找出自己还存在的弱点和盲点。教师也跟踪作业反馈, 把学生错误多、易错题的知识点归纳出来, 形成弱点知识。针对弱点知识, 利用会考练习系统自编题目, 强化练习。例如:学生对Flash作品的调试有些偏弱, 我们就自编一个专项练习, 涉及测试影片或测试场景可能会出现的几种问题。学生通过专项训练, 作品调试类题型的正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针对学生的盲点知识, 则要灵活对待。盲点知识有如新课, 但是又受原有知识的影响, 可能会存在错误认知。有一次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第3秒出现‘文字1’动画 (时长约3秒) , 第6秒出现‘风筝’和‘文字2’动画 (时长约3秒) 。”这个小题中出现“第几秒”这个概念, 有不少同学可能会理解成物理中的第几秒。第一个班级, 笔者没有发现这个概念会给学生造成误解, 没做任何提示, 结果在批改作业中发现这道题全部做错。基于前面班级的现象, 笔者在另一个班级先提示了一下, 结果做题错误的同学只有1/5左右。针对第一个班级, 笔者作了如下处理:教师先不解释, 要求他们自己去琢磨问题出在哪里。经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探究过程, 学生终于明白了第几秒和持续几秒的关系。虽然在复习阶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但是这种体验对学生来说却是十分珍贵的。而后一个班级虽有老师的提示, 但由于没经过探究, 有部分学生还是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然, 每个学生的弱点和盲点是不同的, 我们通常把所有可能出现弱点和盲点的知识设计成一个题库, 学生依据自己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自己的查漏补缺。

四、利用帮助文件,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年都有可能出现新考点, 如在2011年会考的Flash中就出现了命令动作的编写。这些新考点如果没有学习过, 可以利用每个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来解决。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对Flash中声音添加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可以先提供声音文件让学生在Flash中尝试, 再让学生利用Flash的帮助文件查看“事件和数据流”的解释。

“人地关系系统”专题复习 篇8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世界上人口問題总的表现是总量过多、增长过快,这将加快资源开发利用速度、加重环境污染程度。人口问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題表现为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題表现为总数多、增长快,出现就业困难,面临着人口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在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不能认为人口多,环境污染程度就高;人口少,环境污染程度就轻。环境污染既与人口数量有关,也与人口素质有关。②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③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④环境污染并不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全面解决。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这些先进的技术能不能完全解决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題、先进的技术能不能被人类掌握并利用到改善环境中,这些问題都有待解决,况且技术发展的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⑤人口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人口增长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例1.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題。

(1)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发展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 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该流域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解析:该流域属于汾河谷地。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清朝人口增多,畜牧业程度降低,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降低,人地关系发生巨变,形成恶性循环。随着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大,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加大。

参考答案:(1)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增加,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山、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活贫困。(2)植被锐减,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題

世界环境问題和中国环境问題的产生都与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三者与环境问題存在着因果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区分主要环境问題时要注意,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例2.读下图,回答(1)~(2)題。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題主要是由 ( )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为原因引起的

C.人口增长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

(2)该类环境问題主要发生在 ( )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解析:本组題主要考查草原生态环境问題的成因与表现。解答框架结构图的有关问題,要求考生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建立逻辑关系。该題反映了草原生态破坏的成因及后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草原的退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由于该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1)B (2)C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历程。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考生在判定可持续发展三层内涵的区别时,容易把所有的现象都归结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则着重阐释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过程和手段。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以分析某种人类活动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层面或原则,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不同内涵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层面,不同原则侧重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例3.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題。

(1)仅用低温榨油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种。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

解析:本題以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模式图展示命題情境,考查考生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解能力。第(1)題,用低温榨油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就是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除豆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第(2)題,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第(3)題属于开放性试題,答題时要突出强调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答案:(1)1 8 (2)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收入。

【方法点拨】

分析环境问題的主要方法如下:

1.分析环境问題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这类试題应从題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題是什么,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然后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題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环境问題的成因。

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題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題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

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环境问題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題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題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

4.提出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环境问題不同,解决措施也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①环境污染问題: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如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題,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问題: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要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③资源短缺问題:要从“开源”(如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如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S]

上一篇:中央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六一优秀作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