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商品经济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女人与经济,实在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题目。读过几册服装史,记得真切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女与经济的案例:若社会稳定经济景气,则女人的裙摆肯定短起来,超短裙之类肯定会大行其道,女人肯定成为不折不扣的“眼球经济”。例子不去多举了,相信我们读者也都会从身边的事实中找到无数映证。

第一篇:商品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留下了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包括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混同。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可以明确指出: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商品交换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资本市场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体制和制度性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后,事实上从理论界到企业界,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有许多人一直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等同认识,严重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所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之际,还有必要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角度认真地探讨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问题。

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偏差

在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经济理论界其实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当时所知道的只是不能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做事,也就是说,要改变过去。因而,最简单地说,当时需要改变什么,人们就讨论怎么改变才是市场经济的。路就是这么走出来的。但经济学不像文学那样随意,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走出了一条路。经济学的研究是受客观条件约束的,客观的市场经济之路假如没有,你走多少遍,或有多少人走,那也不是市场经济之路。可以说,从一开始我们对此就是朦朦胧胧的,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距离搞明白还差得很远,所以,也就一直处于对市场经济的探索之中。一路走来,留下了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

1.市场经济就是非计划经济

很多人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不要计划了。当时,即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几乎到了讨论要不要保留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地步。后来保留了,但是名称改了,改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取消了“计划”两个字。

然而,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实际上并没有取消计划,只是到了2006年,将计划改为规划,而规划的涵义就是更粗一些的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与计划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对此,曾有人说,中国现在搞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说这种话,大多是带有贬义的,他们似乎以为,市场经济与计划是不可相容的,中国的市场经济还要保留经济计划,就是不伦不类的。

当前,国内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广为流传,那就是将“计划”一词完全贬义化。有些人主张什么都应该市场化,根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宏观调控,政府只要充当“守夜人”就可以了。这种过度摒弃计划的泛市场化观念很不正常,也是错误的。关于计划和市场,其实在邓小平那里就已经有定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他还说:强调“计划”,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我所指的“计划”,是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调控干预,对市场的缺陷加以纠正,有必要的计划协调予以指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看待。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也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那么,“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是否就不能再起作用了,至少在社会主义整个初级阶段不能起决定作用了?那是再也明显不过的道理。但作为经济制度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制度前提下的“计划调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里说的计划调节包括:战略性指导性计划,必要的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等等。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不可能没有计划。所以,市场经济不是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不对立,因为只要国民经济有计划在内就是计划经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此而言,搞得最好的市场经济,也就是搞得最好的计划经济。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实质上只是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非指不要计划经济或经济计划。

2.市场经济就是政府退出

更为普遍的一种错误认识是,市场经济就是不要政府介入,就是自由主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全部退出,远离市场。一说到市场经济建设,有人就讲政府退出市场的效果如何,政府还应当怎样继续退出市场。这种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实质上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没有政府作用在内的经济状态。

在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讨论中,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家生产商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价格和销售都由市场控制,一般当要卖的货品比要买的人多时,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货品少买家多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这种经济可以促进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很盲目并且调节很滞后。计划经济是政府对价格和市场上的供求量的大小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具有目的性,但是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运行。计划经济就是指所有的资源都由国家按计划协调分配。在计划经济下,企业都是国有的,企业盈亏都由国家承担,大家都吃大锅饭。所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企业效率不高,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所谓市场经济是针对计划经济而言的,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价值规律协调资源的流动。市场经济强调企业的效率和竞争意识,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因此,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政府退出的错误仍然来源于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立的认识。在这些人看来,好像政府全部退出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成功了。我们可以看一看所有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完全退出市场了?没有,一个也没有。相反,那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比中国政府在市场上支配的资源比重更高。正是由于这样,在探索了多年之后,尤其是在逍遇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看到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救市,除个别人外,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也都能认识到:各级政府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3.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有些对

传统经济学研究得很深的人一直是用商品经济的概念解释市场经济,将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譬如,有人讲:市场经济概念在当前比较难理解,甚至可以说比较模糊。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那里,市场经济的概念是清晰的,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但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似乎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应该怎么理解呢?有林同志在《全面理解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述》一文中,认为这是就市场经济的一般(一般性)而言的,即商品经济以及作为商品经济极度发展的市场经济,就其一般性来说,无非是指为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生产并经过交换而实现其价值的经济。笔者认为有林同志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所谓市场经济的一般(一般性)就是商品经济一般,邓小平同志所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实质是说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般不等于资本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作出其他理解都有可能破坏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恐怕是不妥的。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完全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通过上面简单分析可知,只有当市场经济特指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才成为独立的、完整的社会经济运行形式,而当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一般概念使用时,并不具有独立的、完整的社会经济运行形式的意义。

但是,如果说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还有必要将建设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换成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我们一定要明确,在上个世纪中国提出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将市场经济等同商品经济,无论如何解释不了这一重大转折的意义。

对此,我们真正应该解释的是,为何市场经济不同于商品经济,或是说,市场经济到底与商品经济有何区别。

经过以上分析,一个十分清楚的逻辑摆在我们面前: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不对立,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也并不相同。

由于上述分析的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偏差所形成的观点流行至今,所以,我们不能不说,以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有许多人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一直存在着各种误解,因而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必定存在着偏离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了准确地认识市场经济的涵义,对市场经济做出科学的定义,提升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从而有力地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们仍然需要根据经济学研究已经取得的共识首先确定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种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其中,自然经济形态经历的时期最长,从人类社会起源到原始社会末期,大约有400多万年:而商品经济形态则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形态和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商品经济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末期为简单商品经济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时期,从封建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商品经济形态;市场经济形态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自然经济的特征是不存在市场交易关系,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是自有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是自用的。

商品经济的特征是存在一种市场交易关系,即劳动成果市场交换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中生产劳动成果的人或组织的生产资料也是自有的,只是他们的劳动成果除了自用以外还有一部分用于交换,或是全部劳动成果都用于交换。问题是,只要有了部分的劳动成果用于交换,人类社会就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存在两种市场交易关系,即比商品经济多出一个生产要素市场,这是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比的根本不同之处,也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这就是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存在劳动成果交换市场;而出现生产要素市场之后,人类社会就从商品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从只有劳动成果交换市场到生产要素市场出现后与劳动成果交换市场并存,是市场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这首先表现出市场交易关系的复杂性。在商品经济中,市场交易关系只表示市场交换关系,即所谓的市场关系就是交换关系,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关系分为两种:一是市场交换关系,再是市场契约关系。市场经济的交易关系比之商品经济的交易关系多出了一个市场契约关系的不同内容。事实上,这种市场契约关系不存在于劳动成果交换市场,只存在于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表明市场契约关系的出现。也就是说,在生产要素市场,人们之间的交易不是交换关系,而是契约关系。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土地及其他矿产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由于生产要素的配组高度资本化,所以,在发达市场经济中,土地及其他矿产资源市场已经为资本市场所涵盖。生产要素的配组仅仅限于资本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而在资本与资本之间、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它们的市场关系就表现为契约关系,而不是交换关系。由生产要素的配组而形成的企业是契约组织,在这一组织内,资本与资本之间不是交换关系,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也不是交换关系,资本与劳动力之间更不是简单的交换关系,它们之间全都是市场契约关系,是生产要素组合间的市场契约关系。这是一种市场高度发达之后才出现的经济关系,是不同于市场交换关系的又一种市场交易关系。在这种市场关系中,交易的双方或各方并不是相互交换劳动成果,而是将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与他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在组合中各方之间签订契约,以确定组合各方在生产中的权力和责任以及对劳动成果如何进行分配。在资本市场进行这种组合是契约关系,在劳动力市场进行这种组合也是契约关系。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契约理论主要就是契约关系,从双头合约到多头合约,讲的都是生产要素配组中握有产权的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是对市场经济中新的市场交易关系做出的新的研究和概括。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将所有的市场关系都归纳为市场交换关系,在市场交换关系之外,还有一种市场契约关系,这是作为契约组织的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形成的交易关系,是构成社会生产组织的市场化关系,是超越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的又一种市场经济关系,是与市场交换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存的又一种市场交易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19世纪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即只用交换关系无法解释所有的市场交易行为,包括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站在21世纪的高度,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不同于商品经济的特征看得更清楚了,即对于市场的发展形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由此,可以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

们一直困惑不解的不同于商品经济的市场经济做出如下定义:市场经济是在商品交换市场发达的基础上进展并形成生产要素市场的社会经济形态。

总之,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人们所讲的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指的就是通过生产要素市场配置资源。如果只有商品交换市场,没有生产要素市场,那就只是商品经济,即生产者通过市场实现各自劳动成果的交换,而无法实现通过市场进行生产上游的资源配置。

三、重视现代市场经济标志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拥有两大类市场的社会经济形态,这是在以上定义中我们已给予确认了的。从2l世纪的角度讲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传统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区别。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拥有生产要素市场,但在传统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市场还没有高度发达;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已经高度发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因此,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在此,我们需要特别地强调,资本市场并非仅指股票市场,而是包含更多内容的资本运作关系,即还包括企业债券市场、国债市场、借贷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资产保险与再保险市场等各类资本市场。

也许任何人现在都不能否认,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成就之一是恢复建立了股票市场。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突出地反映在必须更进一步地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完善创业板市场建设,力争使这一已经拥有1亿多股民的重要的资本市场建设能够达到现代国际通行的规范水平。

在以往的发展中,中国股市容纳的民营企业很少。这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与股票市场本身的功能作用相悖。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主要都是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政府控股的企业很少进入其中。因此,按照国际惯例,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应主要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股票市场今后应在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开绿灯。上市银行是兼具证券风险和银行风险的企业,因此,在上市公司中,上市银行是相对风险较大的群体,必须特别加强监管,防止在证券市场上出现银行的经营风险问题。如果上市银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信用危机,其影响将是巨大的,且极具市场震荡作用,甚至会冲击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回头看,直到2010年,即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资产泡沫。对于上海股市来说,这一年一直是在3000点徘徊。那么低的指数不仅没有泡沫,而且连基本的保值功能也不具备。对此,我们要说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必须强化股市的保值功能,而不是所谓的防范资产泡沫和打压股市价格。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市场经济之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存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股市是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股市的繁荣。在经济繁荣之时,股市冷落,那绝对是很不正常的表现。自2007年底,中国股市一路下滑,一度连融资功能都丧失了。2009年以来,中国股市开始恢复,可跌来撞去费了好大的力气也只是恢复到2007年最高点位的一半左右,明显地仍然不具有保值功能。现在到了2011年,中国股市还能这样冷清下去吗?如果将股市当作一个赌市,当然可以继续让它冷清下去,而且是更加冷清才好。可是,股市不是赌市。因此,无论从何讲起,中国的股市都不能再冷清下去了,必须迅速恢复其资本市场的本来面貌,必须迅速恢复和强化股市的保值功能,让所有股民都能尝到投资的回报,而不是死死地套在那里。虽然股票价格是在虚拟经济市场实现的,但毕竟受实体经济市场的约束,不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公司资产价格的真实表现,因此,股票价格并非可以完全与上市公司资产的实体经济市场价格背离,且在客观上也存在保持一致的趋势,背离一般只能是暂时的情况。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按照强化保值功能的要求,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股价渐渐地增升应是常态。市场炒作引致的股价跌落归根到底不会决定大局,只是一种起起落落的正常表现,不会影响基本面。只有货币明显升值,才在客观上决定股票市场的价格需要随之下落。但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时代,货币升值并不是货币市场的常态,所以,除市场炒作以外的正常的股价跌落也不是市场的常态。

既然我们现在是搞市场经济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实现商品经济,而且,我们需要的是跟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而不是停留在市场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必须明确区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完善,充分发挥证券化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的作用,决不能将资本证券市场妖魔化或任其赌博成风。对此,必须从基础经济理论出发,严格规制和调控资本市场,尤其是要控制股票市场,使其正常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当前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股市的保值功能,稳定现代金融市场秩序。在完成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如果股市能够恢复正常,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攀升,资本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作出突出的贡献。而如果在十二五规划开局的新的一年里,股市还是在3000—4000点之间徘徊,甚至更低,那只能说这个市场还是赌市,还不是一个中国改革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的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刘世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N].中国青年报,2006-03-20.

[2]百乐题,什么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EB].http://ten.blurtit.com.

[3]poguanzi的个人空间,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EB].http://my.tv.cctv.com

[4]陈佳贵,等,企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张琦)

作者:钱津

第二篇:商品经济、虚拟经济与帝国主义

摘要:简单商品经济中已蕴含着危机的一般可能性,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在较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假设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未得到充分展开。在虚拟经济发展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由金融泡沫崩裂的金融危机,引爆和显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但如果政府作为总体理性者出现,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这种现实性。帝国主义体系的经济基础是不平等交换,边缘国家处于“不发达的发展”状态,世界货币由中心国家的信用货币充任,导致过剩资本流向中心国、边缘国家形成畸形经济结构以及储备货币发行国具有一定投机倾向。多层次因素作用,经济危机实现从一国向全世界的蔓延。

关键词:生产过剩; 不发达的发展; 世界货币

围绕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振荡,人们又一次从历史、现实和经济、政治等各个角度展开关于危机本质的研究,同时,也提出许多质疑:经济危机是否不可避免?如何认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解释力?本次危机的后果会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做出恰当的解答。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出发,对经济危机生成的基础机理做出分析,以求得到最优的研究视角。

一、 商品经济与两种危机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探索,最后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经济危机的理论认识。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人类社会最初的交换过程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一种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W,交换客体仅限于剩余产品且交换行为十分偶然,任何参与交换的个人既是买者又是卖者,产品的交换存在直接的同一性。这种直接的交换过程是绝对平衡的,因此不可能引发任何形式的经济危机。

当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W—G—W)后,原有的统一被分离成买(G—W)和卖(W—G)两种行为,这种分离包含了危机的一般可能性:“相互联系和不可分离的因素彼此脱离,因此它们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它们的相互联系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性地实现统一。”[1]由买和卖脱离而形成的潜在危机,是危机最抽象的形式。同时,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以赊销的形式出售,但商品的价值并未真正实现,商品所有者之间形成债务链关系。这里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货币只是观念上的价值尺度,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人们要的是实在的货币,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形成支付危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可能形式。危机两种形式上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是:“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第一种可能性也可能出现。就是说,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在没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危机。但是,在没有第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即在没有买和卖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却不能出现第二种可能性。”[1]因此,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会出现第一种形式的潜在危机;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第一种形式危机会导致第二种形式的危机,第一种危机是第二种危机的生成基础,第二种危机是第一种危机的反映,真正的源头集中在第一种危机形式。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商品货币经济只处于从属地位,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自主权利的实体,通过竞争、价格、供求机制,资源获得有效配置。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虽然商品经济被认为是一个历史范畴,会随着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而逐步消亡,但是,就人类历史目前的生产力发展现状,商品经济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只要商品经济存续,危机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

经济危机由一般可能性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在商品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实现的。为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矛盾展开分析更有层次,这里假设:在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间有一个较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发达的商品生产体系、雇佣劳动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但不存在借贷信用和银行信用,不存在任何形式资本市场和股份制,资本的扩张完全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这个假设阶段仍然成立。

在假设的较发达商品经济阶段,买和卖的分离包含在资本的连续运动中,不同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互联结,剩余价值作用范围扩大,危机内容的规定性得以扩大。由于资本流通过程中的分离和独立主要在于卖的过程之后,一般不能很顺利地有一个买的过程作为补充,所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主要是围绕着卖或者剩余价值的实现而形成。西斯蒙第等人把经济危机归结为消费不足的危机,[2]其实消费不足与生产过剩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用生产过剩更能概括反映二者的矛盾及经济危机的本质。因为有发达的商业信用体系,债务链拉长,当某一环节不能顺利支付时,危机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大大增强。

在这个阶段,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完全取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直接展开程度。由于假设没有借贷、银行信用体系,货币不能被创造出来,工人消费没有信用支持,只能根据实际可得工资做出消费决策;资本家只有商业信用,没有借贷、银行信用支持,生产扩张只能依靠自身积累,根据自身拥有的实际资本大小做出投资决策,同时还面临真实、可预测的市场需求约束。这样,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表现形式,相比于具有完善的借贷、银行信用体系的发达商品经济会有所不同:因为经济运行是建立在真实、可预测的社会需求和真实的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生产和消费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寡头垄断阶段,市场份额划分既定,行业内的垄断资本家在面对有限真实、可预测的社会需求时,会理性地采取协调行动,避免生产过剩最坏结果的出现,此时,平均利润率为零将成为垄断资本家生产扩张的极限。在不考虑技术创新的条件下,过剩资本将退出原行业进入新行业。进入新行业同时也创造着新就业,也受平均利润率为零的扩张极限的限制。这样,生产过剩的现实性将被大大削弱。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基本矛盾的源头,但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状况下,如果简单地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根于私有制,归因于由雇佣劳动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现实意义将会受到质疑。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成功结合,归功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个体,劳动者也主要依靠按劳分配获得收入。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类似,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经济危机可能性。

较发达商品经济假设只是为了简化经济危机矛盾的发展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开始就是发达的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使商品内在矛盾的各种形式得到充分体现,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也只有在商品內在矛盾能够充分展开的地方才能实现,现实的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

二、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相比于较发达商品经济假设,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但有广泛发展的商业信用,而且还有完善的借贷信用和银行信用体系,具有组织有序、规模化的资本市场和股份制。通过汇票、期票的贴现和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货币资本被成倍地创造出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出现,“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制公司的主要基础。”[1]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可以不受资本家自有资本的限制而不断扩大,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加速着资本集中和资本集聚,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集中显现。

由于信用体系的发展,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大量出现,经济运行出现了虚拟化趋势。虚拟资本表现为对现实和未来价值的索取权,但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不是现实财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有两方面:一方面,虚拟资本只是它所代表的实物资本预期收入的凭证,因而它的任何变化应以实物资本的变动为前提;另一方面,虚拟资本是从实物资本中衍生出来的,在形成自己的独立运动后,其价格涨跌与实物资本的变动无关。实践中,由于人们对资产增值的预期和投机心理的作用,使虚拟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状况与其实际价值往往呈现出一种背离趋势。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有了利息,然后得出产生这个货币收入的资本。同样,有了生息资本,每个价值额只要不作为收入花掉,都会表现为资本,也就是都会表现为本金。而和它能够生出的可能的或现实的利息相对立”。[1]这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活动过程。

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流动和集中,促进了信息迅速传递,对资源配置起到极大的优化作用,同时,由于虚拟资本的预期财富效应,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社会消费能力被成倍放大,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被打开。但是,虚拟经济下的投机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破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关系。首先,实体经济运行出现投机性。股份公司的发展,导致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马克思说,“与信用事业一起发展的股份企业,一般地说也有一种趋势,就是使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越来越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所有权相分离。”[1]由职业经理人管理别人的货币资本,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会使职业经理人产生扩张冲动与投机倾向。其次,虚拟资本交易具有投机性。盲目的心理预期以及不可禁绝的市场欺诈行为,成为金融市场经常性震荡的因素,财富占有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分化。“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吞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3]最后,由实体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过剩资本,会选择进入虚拟经济部门,推高证券价格,导致脱离其实际价值。

马克思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他认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膨胀。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二者的规模同时扩大。随着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以及各种投机活动大量兴起,进一步要求扩大信贷规模,制造出虚假的市场繁荣。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速度却非常缓慢,“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3]虚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泡沫的产生,合理的泡沫有助于经济运转,但过度的泡沫会形成虚假需求,资本家根据虚假的、难以预测的需求信息,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投资,会导致社会生产盲目扩大,社会经济虚假繁荣,最终生产过剩的实体经济不能支撑过度的虚拟泡沫,于是泡沫崩裂,金融危机爆发,进而暴露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所以,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导致虚假需求引发生产过剩,再由生产过剩拖累导致金融泡沫崩裂的过程。生产过剩和虚拟泡沫互相作用、互为先导。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不会直接爆发,而是以虚拟资本价格普遍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大批倒闭为特征的金融危机率先爆发为先导,来引爆和显现经济危机。“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4]

在以虚拟经济为先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中,要预防和抑制经济危机,首先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金融泡沫,而要抑制金融泡沫,仅依靠市场機制是不行的,只能依靠外部力量介入。于是,政府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出现,只要政府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充分抑制不合理的投机行为,控制实体经济总量与虚拟经济总量的比例关系,金融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过度的虚假需求不会集中出现,企业扩张行为也会受到抑制,过剩资本将被迫在实体经济体系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者进行资本输出,平均利润率为零继续成为生产扩张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如前面较发达商品经济假设相似,其爆发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如果政府放松金融监管,导致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在危机恶果不能转嫁的情况下,最终损害的是本国经济和政治。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国政府总是小心翼翼地实施金融监管,避免泡沫经济的生成。

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分析,离不开世界经济制度安排,以及一国政府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的积极性。如果一国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这种危机的恶果可以大幅地转嫁于他国,那么该国政府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从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得到提升。

三、 帝国主义与世界货币

帝国主义理论为我们继续进行经济危机世界性传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是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向外扩张的体系,由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那些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在不断深度开拓本国市场的过程中,也对外进行着殖民掠夺与势力扩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竞争阶段的过渡,进入帝国主义时代。霍布森开启了帝国主义研究,他提出,帝国主义就是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对他国制度与生活的控制,帝国主义的主要成份是金融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刺激其它力量并把它们结合为一个整体,导致以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为后盾,以军事为主要手段的帝国主义政策。[5]希法亭、卢森堡、列宁等也都写了这方面的专著。列宁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强国要求根据变化了的实力,重新瓜分已经形成的殖民地,这就引起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战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也可理解为两个不同范畴,前者属于经济领域,后者包括经济领域但同时又上升到国家领域和国际关系领域。帝国主义理论在后期发展中产生了不发达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和传导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帝国主义经济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自身战略利益安排,在国际经济秩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来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是一种不平等并且充满矛盾的制度安排,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向全世界传播具有了基础和可能。

首先,这种体系的基础是不平等交换。伊曼纽尔依据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基本思路,论述了国际贸易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两种不平等交换形式,即广义的不平等交换和狭义的不平等交换。广义的不平等交换是指工资相等而有机构成不等时,由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引起的不平等交换;狭义的不平等交换是指工资和有机构成都不等时的不平等交换。在这两种不平等交换形式下,都会发生剩余价值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转移。[6]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引起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关注。阿明认为,“中心”和“边缘”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交换产生的根由,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中心与边缘工资的不平等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不平等,导致国际间不平等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而且,中心国家在进行资本输出时,利用边缘国家低工资生产,却按照中心国家决定的世界价格出售产品,获得大量超额利润。[7]“中心”与“边缘”经济关系的形成,是“中心”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结果,这种不平等的经济结构使“边缘”国家的资源与价值大量流向“中心”国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对外扩张的动力。超额利润也吸引了“边缘”国家积累的资本,从而出现资本从“边缘”国家流向“中心”国家的倒流模式。“中心”国家自身产生大量的过剩资本和丰裕的外围资本流入,使“中心”国家虚拟经济部门极易形成泡沫,催生虚假繁荣。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这种体系中形成“不发达的发展”。弗兰克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状态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一种“不发达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体系中,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控制而被扭曲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的发展”状况,并不是由它们旧有的体制的缺陷和资本的匮乏所造成,而是由发达的宗主国和不发达的卫星国之间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关系及其他关系的发展所造成的,归根到底是由帝国主义体系所造成的。弗兰克强调,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必然会出现宗主国向卫星国攫取经济剩余的结果,也形成了卫星国从属于宗主国需要的畸形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结构。[8]多斯·桑托斯和阿明进一步从发展中国家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做出了分析。[7][9]由于技术、资本及市场等的依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外向型的、畸形的经济结构,发达国家以技术、资本投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低工资的劳动力生产出商品供出口,一旦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萎靡,生产过剩就会在发展中国家显现。宋鸿兵在谈到当代危机时认为,“如果看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也要放大到一个更大的逻辑框架,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的总框架。”[10]发展中国家由“不发达的发展”所形成的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畸形经济结构,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最后,一国信用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可能降低该国政府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的积极性。世界货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虽已产生,但没有获得发展。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货币的各种职能才获得充分发展。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国凭借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超强实力,确立了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虽然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一国的信用货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发行这种信用货币的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或统治的地位;这种信用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要得到所有国家的确认,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如上述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不能再当作世界货币来发挥作用。因此,一国的信用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是包含着矛盾和危机的。一国信用货币如获得世界货币地位,就可获得超额“铸币税”收益,同时,其他国家握有本国的货币也成为对本国的债权,“铸币税”收益与他国的债权成正比。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储备货币发行国可能具有一定投机倾向:愿获得“铸币税”而不愿承担债务。债务负担减轻的最佳方式为货币贬值,如一国主动实施货币贬值会招致其他国家反对,如因放松金融监管产生泡沫而导致金融危机,一方面货币贬值使债务负担减轻;另一方面也不会特别招致其他国家反对,储备货币地位也能继续维持。如一国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可以造成本国货币的持续贬值,但同时其储备货币地位将难以保持,“铸币税”收益将难以获得。相权之下,周期性的货币贬值成为逃脱债务的最佳方式。

四、 總结

商品经济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基础。简单商品经济中蕴含着危机的一般可能性:买卖脱离的危机和支付危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使危机开始向现实迈进,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在较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假设下,资本家面临真实、可预测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限制,过剩资本受平均利润率为零的限制,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并未充分展开。在现实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由于产生虚拟经济部门,资本家面临虚假的、难以预测的需求和不受限制的生产扩张能力,虚假繁荣出现。经济危机不会直接显现,而是首先表现为金融泡沫的崩裂,进而引爆和显露生产过剩,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互相作用。

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经济体系是围绕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运转的,这种体系的基础是不平等交换,“边缘”国家的资源和价值大量流向“中心”国家,“中心”国家自身的过剩资本和丰裕的外围资本流入,使其虚拟经济部门极易形成泡沫;由于技术、资本及市场等的依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畸形经济结构,一旦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萎靡,生产过剩就会在发展中国家显现;由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货币充当世界储备货币,这个货币体系本身是有矛盾的,持续获得“铸币税”收益与降低债务负担的投机性倾向,使储备货币发行国可能采取周期性货币贬值方式,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的积极性大减。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由中心国的金融泡沫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最终从可能走到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英〕约·阿·霍布森.帝国主义[M].纪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6]〔法〕伊曼纽尔.不平等交换[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

[7]〔埃及〕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德〕弗兰克.不发达的发展[A].载维尔伯主编.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9]〔巴西〕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0]宋鸿兵.金融危机的本质: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8-10-25.

责任编辑刘凤刚

作者:周建波 聂志红

第三篇:美女经济、超女经济and淑女经济

女人与经济,实在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题目。读过几册服装史,记得真切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女与经济的案例:若社会稳定经济景气,则女人的裙摆肯定短起来,超短裙之类肯定会大行其道,女人肯定成为不折不扣的“眼球经济”。例子不去多举了,相信我们读者也都会从身边的事实中找到无数映证。

将女人与经济“蓄意”连到一起的,是前几年时断时续、若隐若现的“选美”。开始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说选美,而是冠以服装模特大赛之类的名目,但明眼人一望便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代在变迁,如今,美女经济再也不必讳言,堂堂皇皇地走到前台,T型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看看现在,人们做生意赚钱的主攻对象,使可一目了然。先是服装服饰,再接着是美容,然后便是美食和美游(旅游)之类跟进;先是某些领域先行试水,某些地区先着一鞭,接着便是竞相竞技,谁也不愿落后,都想分女人一杯羹。而打的旗号,总是以美女为旗最为便捷。

如今,可说是遍地美女,遍地美女经济了:服装服饰自不必说,商场商厦的服装几乎清一色女人的天下,美女的天下,就连服装杂志,也绝大多数都为美女占领,春色无边;相关产业,什么丰乳瘦身呵,什么拉个双眼皮垫个高鼻梁呵,最不济的,也要教你一招黄瓜皮之类的糊在脸上……总之,从美女口袋里掏钱以壮大GDP,美女经济可说是名至实归了。

当“小姐”也成了美女,人们忽然对“超女”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了。超女之大大咧咧,直抒胸臆,超女之凡人出身、邻家女孩气息,超女之中性色彩,洗却铅华回归本色之容颜,至为有趣的是,当超女还腼腼腆腆、生生涩涩之时,当超女于小荷初露之际难免处于青涩年华之时,一些商家,包括文化商,早已嗅觉灵敏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追忆去年的超女比赛吧,便可一目了然:是超女在“艺术”呢,还是有人在炒作“超女经济”呢?答案已见分晓,当然是超女经济。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赞助商,无论是手机运营商还是评委,操纵超女者,与其说是人,莫如说是钱;超女,与其说是“人偶”,莫如说是“钱偶”。——相当量的人发出如此浩叹。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用经济手段、市场法则去运营文化、文艺乃至娱乐,不正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超女经济,不管有人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还是要理所当然成为经济的研究对象和操作对象,谁也无法回避。

这就说到淑女。世上到底有多少美女?又有多少超女?值得怀疑。而毫无疑问、毫无悬念的是,大多数女生、女人都是凡女。凡女不会唱,永远成不了超女;凡人没有钱去做美容或没有胆子去美容去受无数的刀铖之苦,终究也难成美女。但有一点却可以做到,这就是:淑女。

做个淑女不难:知书达理就成了。

淑者,贤淑也。要贤淑,就要温文尔雅,而不能一天张牙舞爪,疯疯癫癫——这里绝无反对活泼可爱快语直言女性之意,那样的女性恰是新女性所尊崇者,是新时代所尊崇者;这么说可能更准确些,淑女,要求女性脱离浅薄庸俗,追求高雅和品位。

如何做淑女,读书是一个最直接的路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能美容的,知识是会写在脸上的,文化是必将融入骨髓的。“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古人如此说。现在有的女性,“衣必绫罗绸缎,吃必山珍海味”,什么高档时装呵、摩登化妆品呵、西餐美食呵,一掷千金毫不足惜,但偏偏不读书不看报腹笥空空,可想而知,那张脸会是什么模样,必定浅俗、庸俗,俗不可耐,一张口,更会显露无遗。这样的女性,于己,无趣;于人,无味;甚至于子女,也很难达到言传身教之“孟母”作用。

多读书,造“淑女”。会造成“淑女经济”吗?回答又是肯定的。国际社会研究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当今社会,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对文化消费的要求就会大幅增长。这一点,首先在女性身上体现。有趣的是,今年欧美几个国家的调查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女性阅读普遍高于男性!为什么?女性花钱多呵,女性要美呵,女性不仅要做“美女”、“超女”,还要做“淑女”呵!

呵呵……

让我们张开双臂,真诚拥抱美女、超女and淑女吧!

作者:朽 木

第四篇: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述评

[摘要]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对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商品经济 述评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探索始于1956年。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初始提出了一些商品生产的思想。在谈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时他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于等价交换的政策。”这里,毛泽东就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工农产品交换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当时已经意识到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系还要通过商品交换。

1958年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针对有人否定商品、货币,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直接过渡到产品经济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价值规律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1、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针对党内有些人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郑州会议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抛开一切必须使用的还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消亡的问题,而是要大大发展”。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主要是从巩固工农联盟,调动农民积极性的角度来认识和考虑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对五亿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质上就是剥夺农民。他强调说: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几亿农民,现在,我们还要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五亿农民。因此,我们必须经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去引导农民大大发展社会生产,使全国农民逐步富裕起来。

2、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他认为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他劝人们不要怕商品。他说:“商品生产,要看它是与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他指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本质区别的”。

3、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他指出:“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他强调,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可能使商品经济因不必要而消灭。相反,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和交换就不可能废除。

4、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的范围。毛泽东提出,商品不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属于商品。他举例说,卖给公社的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为了公社办工业,卖给公社的一部分工业生产资料都是商品,从而突破了斯大林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

5、关于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紧密相联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同时,也肯定作为商品生产基本经济规律的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且是不能违反的客观经济规律。他在批评“共产风”时尖锐地指出,价值法则,等价交换,这是个客观规律,客观法则,违反它,要整得头破血流。他还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这是毛泽东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在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问题上,他赞同苏联《政治经济学》新版教科书的观点,认为价值规律既在流通领域、也在生产领域发生作用。强调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对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有开拓性的启示。

1、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毛泽东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赞同斯大林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在一定范围内还起着调节作用的观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针对斯大林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不认为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也起调节作用,他指出商品不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属于商品。他认为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也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价值规律是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创新和发展了马恩列斯的商品经济理论。在当时,这些闪光的思想,集中地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探索的最高水平,对于当时地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也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2、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来实现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现代化,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称之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党的十三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模式就是“国家

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大以后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和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而不是小商品经济。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1、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充满了内在的矛盾与冲突。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够发达,是两种所有制共存所造成的,而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当社会主义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就不再会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1958年11月21日他在武昌会议上说:“建成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标准,是全国的全民所有制……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是所有制合为一个标准,都是全民所有制。我们以完成全民所有制为第一标准”。“建成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毛泽东非常关心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不主张两种所有制长期共存。既然集体所有制必须要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所以就不能巩固集体所有制。那么就要限制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要限制发生在他们之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这种认识出发他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这些经济范畴,难道是永生不灭吗?难道它们只有生长、发展而没有变化、死亡吗?”的疑问。后来他更是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看作是旧社会的残余,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1974年他在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中说,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货币交换、按劳分配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否则,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这样,他就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货币交换、按劳分配看成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或者是容易产生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了。

从发展商品经济到限制商品经济再到否定商品经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认识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倒退。

2、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毛泽东生活的时代是个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使人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又使人们看到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因而更使人们坚信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在保持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强调发展商品经济,目的是为了弥补计划经济的缺陷,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的体制。实践中它表现为两种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一个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另一个是不太正确的或错误的发展趋向。正确的方向是他认可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认为商品经济也可以姓“社”,强调我国经济文化落后,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强调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自觉地利用它,才能教育干部和群众,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太正确的或错误的发展趋向是强调商品生产的消极作用,把价值规律仅仅看成是实现计划的手段,把商品生产看作是产生资本主义、产生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看作是复辟资本主义,搞修正主义的经济基础,因而限制其发展乃至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像《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的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正是这种探索的反应,而这正是由于时代和历史局限性所造成的。

作者:郝金镇 司学红

第五篇:特色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摘 要]青海的省情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从青海的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定位,弄清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发展的思路更具现实性、可行性。故,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李战奎.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初探 [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周成仓(1964—),男,青海大通人,青海大学社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问题。

作者:周成仓

上一篇:陶瓷艺术论文下一篇:危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