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问题越来越重视。生物灾害是危及林业资源的重要杀手,要加强季节性和常规性的技术防治,达到减轻或降低我国生物灾害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探究关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对于现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此,结合美国白蛾成灾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林业绿化;生物灾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美丽中国”,林业绿化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直接给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寄生与繁衍的物质条件。林业有害生物在很多地区频繁爆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仅依靠资源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对加强林业资源的日常保护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将生物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滋长,为林业生长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1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指导思想分析
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时,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和建设生态园林区域为最终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重点突出,分片防治,联合防治”的原则。在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明确责任制度,谁经营,谁防治。
在美国白蛾灾害防治措施中,坚持以预防与治理并重,强化监测、检疫,实行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治理措施。防治过程中,坚持以生物制剂农药普防第一代,重点突出防治第三代,有效结合专业防治(飞机防治)和群防群控,通过实地考察,压缩疫区范围,降低美国白蛾密度,减缓灾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速度,实现有效治理美国白蛾灾害的目的。
2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现有难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林业绿化面积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病虫害也在不断增加,为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害生物危害与灾情加重
有害生物在随着我国林业绿化面积的逐年增加而不断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林业面积遭受生物的威胁。尤其是单一树种森林面积的增加,给有害生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滋生空间,加剧了森林危害,给园林管理人员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在防治有害生物时使用化学药物,不久生物体内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大量繁衍,威胁森立植被;种类不断增长的有害生物和一些罕见的物种,同样加剧了工作人员的防治难度。
2.2 生物灾害潜在危险
合理的生物数量和种类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一旦某一种生物大量繁衍,便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林业生产,治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对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要加强预防为主,将潜在的危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2.3 虫害灾情反复
我国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有害生物的根治还是有很多困难。没有被根除的有害生物,依然会借势繁衍,造成灾情的反复爆发。例如松毛虫、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虫害就难以彻底性根除,甚至一些虫害在一些地区年年都会爆发成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 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3.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采用生物手段,干预林业绿化有害生物,从而达到虫害防治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但是,生物防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我国生物防治大多只限于对某一种生物实施天敌防治。要求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对病虫的生物特征和其天敌的生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在林间合理建立病害的天敌种群,遏制病害的快速繁殖。在防治过程中,建立种群不能给原有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保护林业的目的,是虫害防治工作者面临的工作难题之一。
3.2 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是针对环境干预,通过对有害生物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的变化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目的,它与上文提到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治,就是根据美国白蛾自身的生长周期,在5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即各代幼虫孵化末期,针对这一时期的美国白蛾进行杀灭,对于虫口密度较高的寄主树干进行树干打孔注药,最好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按照1:1浓度稀释注干毒杀幼虫。打孔和注药数量要充分结合树干大小的实际情况既定,一般胸径5 cm打1个孔,小于5 cm不打孔,打孔方法及注药量:按角度45度打孔深3 cm、平均每孔能注药3毫升,胸径每增加3~5 cm增加打一个孔(注药量按每公分胸径
1 mL计算:例如胸径10 cm的杨树需要注药10毫升那么就要打孔3个),最后将注过药的打孔用粘泥封住。防治效果非常好。
3.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办法可以结合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其针对性较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治理中,是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病害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学类制剂和药品,配置出特定的药理学特性的杀虫剂或防治剂。化学防治方式是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中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大多数的生物病害都可以通过化学方式进行杀灭。现行的化学制剂必须要保证其低毒性不能毒害到其他生物物种,还要保证虫害防治的高效性。在对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要不断提升化学防治的效果。在保证林业苗木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病害的致命机理对其进行化学手段干预,充分实现对林业内有害生物的持续防治,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的有效方式。
例如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常用两种化学防治技术:(1)对于片林和3行树以上郁闭林,在各代幼虫网幕期采用烟雾机或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超低容量喷雾施药。使用烟雾机施药时,选择植物源农药1.2%苦,将烟乳油与柴油按1:3~5的比例混合,然后喷施烟雾。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施药时,选用25%灭幼脲Ⅲ胶悬剂用水稀释3~5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对4龄后的幼虫,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选用触杀性强的1.2%,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溴氰菊酯等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施药。(2)对于3行以下的行道树、村内四旁树和孤立木等,在各代幼虫危害期,采用常量喷雾施药。在4龄前的幼虫网幕期,利用仿生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用担架式或手推式高压机动喷雾机稀释1 500倍进行常量喷雾或稀释500倍用车载式高压喷雾机进行低量喷雾防治。对4龄后的幼虫扩散期,选择触杀性强的1.2%苦,烟乳油、1%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按照稀释倍数的不同,分别进行常量喷雾或者进行低量喷雾防治。
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还采用了人工物理防治。包括:(1)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发生期,结合幼虫的繁殖时间,适时打开频振式杀虫灯,诱导杀除美国白蛾;(2)在美国白蛾各代成虫羽化初盛期,对于趴在树上不擅于活动的成虫,组织大量人工进行捕捉,集中销毁会直接捕杀。剪除网幕方法,在各代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剪下发现的网幕,装袋集中烧毁或者埋深。比较常用的方法还有在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化蛹前绑草把,涂药环,在越夏蛹和越冬蛹集中的地方,组织人工挖蛹并销毁。
4 结语
探究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林业生态安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要以科学、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作为辅助。首先,要成立林业虫害防治组织指挥部,建立相应的指挥协调机构,对林业虫害防治做出科学有效的指导,责任到人,全面加强林业虫害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升防治能力与防治管理水平;其次,建立联合防治机制,被虫害威胁的林业在岁园林绿化面积范围的扩大而逐步增多,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其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之间全力协作,互相交流防治经验,共同推进防治工作更高效、更全面得进行;最后,要加强防治队伍的专业性,严格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要求开展防治工作,通过媒体、广告宣传,鼓励全民动手,营造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科学组织保障措施,辅助先进林业绿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有害生物,实现林业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邱雪芹
[摘 要]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外来有害生物种类在林业中也表现不断增多现象,广西省也同样呈现类似现象,这些有害生物对该省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显然,加强该省林业有害生物治理,保护森林资源,以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广西省林业及有害生物现状,从多种角度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问题 治理对策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
(1)林业有害生物薄弱的预报工作基础。各地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已逐渐得到加强,一般都已经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和测报点,同时测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部分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的建设进展缓慢,造成预测预报工作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笔者总结了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造成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测报、监测网络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
(3)林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目前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甚至有些地方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预防机制差,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4)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体现在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造成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2.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应当首先采取预防措施,为了做到未雨绸缪,应做到强化防治措施,结合本省林业有害生物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本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本省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可从以下措施着手考虑:
2.1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有助于提高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从而为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各市县等林场应配备了机动喷雾器、测报工具箱、GPS、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基础设施设备;其次,各地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下达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国债资金,积极开展药剂药械库、检疫除害处理设施、检疫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各地根据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实验室、标本室、仪器设备、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2重视预防技术研究
为切实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技术水平,笔者认为应始终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开展预防技术研究工作,坚持从预防工作需要出发,把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中的重大和疑难技术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将生物预防技术、无公害预防技术、预测预报方法、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等实用技术研究作为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和探讨。积极研究与推广各项科技项目,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
2.3林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
林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是在了解具体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系统调查与观察,并结合历史资料将所得资料经过统计分析,正确判断、预测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动态和趋势,进而将这种预测及时通报有关单位或林农,以便作好准备,及时开展防治工作。该项技术是林业生物灾害科学预防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林业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是林业生物灾害科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监测林业生物灾害未来发生趋势的重要工作。常年预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根据生物灾害过去和现在的变动规律、调查取样、气象预报等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先进的测报方法,来正确估测有害生物未来发生趋势,并向各级政府和林农提供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一门应用技术。随着我国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剂量、适时防治生物灾害的工作要求日趋严格。要做到这点,就要求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更加及时、精确。否则,就会错失有效的防治时机,导致药剂使用量和次数增多。因此,预测预报是实施生物灾害有效科学预防的前提条件,也是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重要技术保障。
2.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的需要,改善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发展环境,应始终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通讯员工作制度和重要信息发布制度,采取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方针、防治技术等,使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例如,各乡镇、园区要广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及《植物检疫条例》等宣传画,使林区群众充分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群众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对策
林业虽然对有害生物作了预防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林业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因此,对于已经遭受有害生物侵害的林业也应采取治理对策,也改善遭受侵害的林业,避免加剧林业的进一步危害。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工作,笔者认为这是一项比较繁琐的系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工作,而且要坚持监测有害生物的发展动态,及时分析其分布情况等,同时要制定相应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的对策,旨在提供参考借鉴。
(1)物理方法治理。物理方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方面应用较多的是灯光诱杀成虫,光源包括白炽灯、20DW自镇高压诱虫灯、高压电网灯及交、直流黑光灯等。在电源方便的林区,在林外开阔地段设灯。采用多灯种配合,或结合性信息素招引,可以起压低有生物种群的辅助作用。
(2)人工治理。人工方法直接捕虫(摘卵、捕虫、采茧等)已很少采用,但在树体不高、面积较小且易于组织人力的情况下,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应防止中毒。根据笔者工作经验,人工于树干胸高处刮粗皮捆塑料薄膜,能够有效阻止越冬幼虫上树,干基绑线环诱集下树越冬幼虫,可酌情应用。
(3)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治理。将杀虫剂以“虫源地”为对象,施用于虫害起始阶段。例如调节松毛虫种群,并配合其它措施综合运用,即使局部天敌被杀伤,也能较快地得到周围林分天敌的补充,缓解对环境的污染,既减少经济损失,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其次是选择适宜施药的时机。例如对于松毛虫越冬期虫龄较稳定,抗药力弱而易中毒,因此低温下毒效较高的药剂如马拉硫磷、澳氰菊酯更具优越性,使用浓度可以更低。越冬期天敌较少活动或潜伏越冬,减免因施药而杀伤天敌。再次要选择适当的施药场合。
4.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广西省林业及有害生物现状,从多种角度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提出了治理对策。
参 考 文 献
[1]付贵,柴守权,郭文辉,等.2007年我国突发林业有害生物时间应急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J].中国森林病虫,2008,27(04):36~39.
[2]尹鸿刚,高鹏,张素芬,等.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9,21(01):23~25.
[3]孙铁环,李庆海.天津市森林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J].天津农林科技,2004,178(02):1~4.■
作者:纪木永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有效预防林业园林的有害生物病害,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科学防控,在促进林业园林健康的方针指引下,围绕林业中心的工作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园林有害生物病害的联防工作,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的新进展。在机制创新的背景之下,抓好林业园林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工作,实行专人专责,严密防治危险性林业病害的入侵,做好有害生物的检疫和病害防治的执法工作,才能进一步落实生物防治管控的责任目标,推进有害生物防治及检疫工作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加以探讨,从而能够为下一步有关部门的生物防治提供建议,为有关人员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引言:林业园林中的树木和绿植比较容易受到多种病害方式的侵害,如果乱砍乱伐、火灾、冰雹、自然气候、干旱和环境污染频繁发生,森林都会受到很大的危害,使其抗病害能力减弱。每年随着四季的更替,对林业园林最大危害的是森林病虫害,全国每年遭受森林病虫害的林業面积超过上亿亩,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林业保值工作会议强调需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病虫害防治,从而为我国林业园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指明了更为清晰的方向。为了能够更好的达成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营造林业防治病虫害专业模式的基础之上,发展生物群落,防止环境污染,把握病虫害的苗头,起到综合保护环境和促进林业园林速产丰产的最终目的。
1.提高对林业园林有害生物病害防治的综合意识
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较为显著,很多地区的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遇到了难题,有害生物的综合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林业园林有害生物越冬时间变化,害虫发生危害的周期会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与以往的规律有所不同,因此,当地驻地单位要高度重视林业园林病虫害发生问题的大概周期,严防死守,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情和疫情的发生提前管控,促进地区林业健康发展,并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治,提升林木园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性,确保地区林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只有从技能和意识角度提升林业园林有害生物病害防治的综合意识,才能够增强防治技术,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开发和思考的进程,从而能够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治疗。为了能够实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需突破传统的旧思维,建立新的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摒弃旧的治理理念,创新新的技术和思想,根据林业树种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地区的病程特点进行防治创新。有效总结有效防治病虫对林业的侵害,并杜绝潜在的危险,解决有害生物防治的问题。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就林业园林可持续发展基本步前进等加以分析,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林业园林有害生物病害立体监测体系
林业部门有专门的有害生物监测机构,专业的监测实验结合林业机构和林业部门本身的工作经验,对有害生物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能够做到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防,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事实上,所有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均能对有害生物侵入树木采取预测和实验措施,从而有助于林业部门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更好的预知,从根源上防治大规模的生物灾害,并能够针对每次检查所反馈的树木伤害加以总结,从而能够保证林业园林树木绿植的健康成长。林业园林病害监测体系的发展,是能够就目前林业园林生态体系境效益改革和升级提供保障的。这种监督及监管体系直接对林业部门的监管机构负责,促使林业园林可持续性发展稳步进行。对林木病虫害的监测,将促使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稳步前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发展进行有效的防治和定期的监测,从而能够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3.培育健康林业幼苗,进行有效生物防治
为了做好林业园林的现实管理工作,考虑现实环境的因素,对自然形成的森林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对普通森林的形成过程做好林业管理,并对林业管理的现实工作和预防工作加强预知,使得所有的苗木均有专人跟踪,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争取对所有林业人员的林业管理知识加以提升。如果发现林业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改善的问题,应在日常问题汇总的同时,安排专业人士加以解决,遇到问题不能拖延,而应该就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林业管理的流程更加完备,而且能在问题发生的初期有效扼杀隐患。培养健康的林木幼苗,能够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在森林规划的同时对于苗木的培养工作加大重视力度,在树苗成长的过程中选择健康的幼苗加以培育,从而能够使得苗木的质量代代提升。为了能够杜绝病虫害的恶化,应在问题发生的初期就培养与之相关的绿化苗木,使生物体之间产生良性影响,并在森林的规划过程中实行混合种植,使各类生物之间的影响性更强,使有害生物无所遁形,又能为现代林业园林的管理提供可用性资源。
结束语:综上所述,坚持预防为主、群策群力、群众防治和专业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为林业园林的生物病害防治提供联合防范的体系,避免出现监控防治的死角。在平时的工作中,林业监管及维护部门应加强对保护森林和园林绿植的宣传,做好综合宣教,向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林业园林生物病害的防治知识、法律政策、防控行政指令等等,营造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参与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的局面,从而能够加强检测监控、林木检疫、生物防治、病虫害消杀等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梁艳.城市园林植物的特点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大众标准化,2021(04):50-52.
[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调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绿化项目开复工工作[J].绿化与生活,2020(04):59.
[3]马万全.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对园林绿化的危害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16):179.
[4]陈海民,张倩,颜正,施玲,李奕震.广东台山市林业和园林有害生物种类调查[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2):60-62+135.
作者:蒋小龙
来自:国家林业局 作者:国家林业局 责编:fzccsq 日期:2011-12-20 9:36:4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的战略性措施,是维系生态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加快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防治能力,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促进林业“双增”目标的如期实现,现就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近3O0种,广泛分布在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好“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维护经济贸易安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新使命。一些国家为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利用林业有害生物设置贸易壁垒,遏制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北美、欧盟、韩国等针对舞毒蛾、光肩星天牛、香蕉穿孔线虫等分别制定了《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及船上货物运行管理指南》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货物出口受到影响。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已成为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经济贸易安全的重要内容。
(三)维护森林食品安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冶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当今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和防治技术的落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现象仍很普遍,直接造成农药残留、水源污染等森林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森林食品产量大幅增加。转变防治方式,改进防治技术,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是从源头上保证森林食品安全,有效保障广大林农切身利益及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四)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我国每年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造成的材积损失达2551万立方米,年均成灾面积占乔木林受灾总面积的50.69%。目前,松材线虫病、杨树天牛、林业鼠(兔)害等重大有害生物仍呈高发态势,破坏了森林资源,影响了森林质量,降低了森林碳汇能力,威胁到林业“双增”目标的如期实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巩固造林成果,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五)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大局,以促进森林健康、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检疫御灾为核心、监测预报为重点,以坚持科学防治、推进防治检疫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为主线,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强化体系建设,硬化目标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落到实处。
——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把有害生物预防措施落实到林业生产全过程,不断提高森林抵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依法防控,加强监管。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进程,突出抓好检疫执法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规范防治行为,明确政府、部门、经营者、公众的责任和义务。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按森林资源类型特点,实行分类施策。按生态区位重要性,实行分区治理。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把握并遵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防治方法,促进森林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控制在70万亩以下,根除县级疫区40个以上,基本根除县级疫区30个以上,力争根除现有疫区的50%左右。美国白蛾发生区林木叶片保存率达80%以上,其中主要风景区、交通要道两侧及重大活动场所周边等关键部位叶片保存率95%以上。到2020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主要任务
(八)加强防控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到2015年,全国基本建成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以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预警体系,以风险评估、检疫追溯、除害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检疫御灾体系,以应急防控指挥、航空与地面防治、应急防控物资储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治减灾体系。在全国建成500个县级森防检疫示范局(站)。
(九)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逐步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财政资金,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综合保险制度,加大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支持,引导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防治。政府防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预防及预防性治理,并加强资金绩效考核。
(十)完善联防联治机制。推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形成“统一作业设计、统一防治作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联防联治机制,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整体防治成效。引导农户本着自愿原则,建立联户合作防治、组内或村内统一防治的防治联合体和应急处置联合队,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
(十一)健全应急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联动、各负其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等组成的应急防控队伍。
(十二)推进社会化防治。鼓励和引导不同形式的组织和个人成立防治专业公司、森林医院等,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业务,形成多元化的防治格局。加强社会化防治组织的监管和服务,探索建立防治组织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规范防治生产作业。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要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农培训力度,提高防治技能。
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主要措施
(十三)落实预防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切实将监测预报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严格执行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周报制度,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设计、森林经营方案,大力营造混交林,科学配置造林绿化树种,推广良种壮苗和抗性树(品)种,禁止使用携带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苗木造林。做好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摸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十四)坚持分级管理和科学用药。对林业有害生物实行分级管理,当前主要把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林业鼠(兔)害、薇甘菊、钻蛀性有害生物和新入侵的高风险有害生物作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实行重点治理。大力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药剂,严禁使用假冒伪劣药剂,倡导科学用药、适时施药、规范用药,确保环境、水源、食品和人畜安全,要特别注意蜂、蚕、鱼虾等非标靶生物的保护。推进无公害防治,鼓励生物防治,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试点示范,“十二五”期间各省份至少建成1个生物防治示范区。
(十五)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快速准确检验鉴定、精准施药、生物防治新技术等防治技术难题。加大航空器喷洒、静电施药、微胶囊缓释和信息素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无公害新药剂的研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
(十六)规范疫区管理。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县级疫区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公布,乡镇级疫点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疫情根除后,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取消疫区。采取封锁、控制、根除措施,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建立除害处理机制,推进无害化利用,减少经济损失。
(十七)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防治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建立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和技术标准。联合农业部门共同做好农林植物保护法律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地方法规相配套、技术标准为补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制体系。各地要大力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限期除治通知书等制度,形成区域性联合执法行动机制,严厉打击违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法律、法规行为。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力度,增强全民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责任意识。
(十八)建立检疫追溯制度。建立健全检疫追溯体系,加强疫情源头管理。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国外引种、新疆健康果园果品和云南苗木调运等检疫追溯试点工作。对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标识管理,并与检疫证结合,逐步实现从生产到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和有效监管,促进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和引种审批工作的规范化,杜绝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现象。加强与进出境、农业等部门的协凋沟通,交换疫情信息,建立检疫联动机制。
(十九)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健全引种审批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评估体系,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对栎猝死病等高风险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要实行更加严格的检疫监管措施。加强国(境)外引种隔离试种检疫与疫情监测工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积极推进网上行政许可,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行政许可新机制。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实行“双线”责任制度。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层层落实并细化防治责任,将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及“成灾率”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本辖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目程,积极组织开展检疫、测报和防治工作,并将“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部门工作考核内容。要签订“双线”责任书,加强检查考核,作为评价林业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十一)强化机构职能建设。切实加强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建设,规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名称,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稳定专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执法能力、服务能力建设,加快职能转变,改进服务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强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推进防治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程,履行好公共管理职责。
(二十二)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组织领导不力、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或未完成防治目标任务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对监测不力和漏报、瞒报、虚报疫情和灾情、贻误防治时机的,要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在检疫执法中违法违规、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对违法违规使用药剂,造成环境污染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6〕31号 【发布日期】2006-05-25 【生效日期】2006-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
(晋政办发〔2006〕3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晋发〔2005〕9号)精神,有效保护全省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山西”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的危害性和毁灭性,同时还具有生物灾害特有的隐蔽性和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近年来,随着灾害性天气频发、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地区间经贸的日益频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传播趋势加剧,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省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500余万亩,对森林资源和新造林成果构成严重威胁。红脂大小蠹、油松毛虫、叶蜂等大面积发生对我省乡土树种油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杨树蛀干害虫造成交通干线防护林及农田林网带断网破;鼠(兔)害的猖獗危害,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成效;白蚁在我省局部地区危害成灾,对当地林业生态建设和群众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经济林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及到林农的经济利益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不仅制约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对全省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有效遏制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绿色山西”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减轻灾害损失、保护国家利益、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各地要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切实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战略地位,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紧紧围绕“绿色山西”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森林健康,全面加强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预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维护生态安全,继续开展工程治理,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依法管理,创新机制,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势头,促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目标任务: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促进森林健康成长。到2010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三、强化治本措施,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工作
(一)培育健康森林,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必须从治本抓起,推行森林健康理念,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林设计方案中必须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严禁使用带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子、苗木育苗造林,未经检疫合格的种苗一律不准用于绿化工程,逐步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指标纳入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要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实行多树种造林,改造纯林和低产林,开展封山育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时清理有害生物严重侵染的林木、火烧迹地过火林木,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身的抗逆能力。
(二)加强检疫检验,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要进一步加强检疫工作,逐步建立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检疫执法体系。要建立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开展风险分析。严格引种审批,强化引进林木种苗检疫隔离试种和检疫监管,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要严格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管理,对现有疫区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要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不断完善产地检疫合格证和检疫要求书制度,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全面开展《植物检疫证书》的计算机签发和网络传送。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配合支持林业部门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开展检疫执法检查,确保林业重大生物灾害不入侵、不扩散、不蔓延。如发生特大疫情,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实施检疫封锁。
(三)全力抓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要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的要求,建立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林业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调查,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切实做到生物灾害提前预警、及早决策。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的骨干作用,在搞好国家级主测对象监测工作的同时,根据本地森林资源和有害生物危害分布,补充监测对象,扩大监测覆盖面。要加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省、市、县、乡(省、林局、林场、管护站)监测预警体系。要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护林员在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有害生物监测和监督。
(四)建立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机制。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是影响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的公共事件,必须建立起机构完整、制度完善、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处置机制。各市、县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本辖区突发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设立由政府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突发有害生物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建立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一旦发生疫情,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的要求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启动预案,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开展防控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列入财政预算,落实资金投入,在组织上、技术上、物质上做好应急准备。要加强应急防控人员队伍建设,层层组建应急专业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障应急反应机制的正常、高效运转。
四、实行科学防控,提高治理成效
(一)坚持开展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要根据森林资源分布,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范围、生态经济区位,分类型划分重点防治区,加强对跨区域、危害严重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要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省红脂大小蠹、杨树天牛、白蚁、鼠(兔)害和松毛虫等的工程治理水平。要加强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生态区域的重大生物灾害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实施全过程管理,逐步推行专业队承包除治,探索实行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建立防治工作成效考核责任制,提高治理成效。
(二)分类指导,落实防治责任制。要按照分类经营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要逐步实现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由政府负责,商品林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由经营者负责。已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国家、省重点林业工程范畴的林分,要按照重点林业工程管护和经营标准,切实落实防治责任制和防治经费,不断提高林分质量,确保森林功能的有效发挥。建设、交通、水利、煤炭、部队等经营管理林地的部门,要切实抓好本系统本部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落实防治经费,确保生物灾害及时处置,不扩散、不蔓延。
(三)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要坚持科学防控、保护环境、食品安全、以人为本的防治理念,积极采取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要加强有害生物天敌的繁育利用,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信息素和灯光诱杀等防治技术。要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严格监管,确保生存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五、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防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进一步落实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成灾率”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目标完成较好、在预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力、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除治工作中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疫情瞒报、虚报、漏报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要建立重大责任事故举报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
(二)加强防治队伍建设,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各地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队伍建设,确定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监督管理,加快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上,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
(三)深化改革,创新防治管理机制。各地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灵活高效、适应林业发展要求的有害生物防治机制,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中心、研究所等),开展除治和咨询有偿服务,充分调动全社会和群防群控的积极性。要加强政策研究,拓宽防治空间,按照林木权属、经营性质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投入机制、防控机制和补偿机制。要建立疫情通报制度和预防联治机制。发生重大灾情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新疫情的,除按程序由林业主管部门逐级报告外,还要将疫情及时通报给毗邻地区,开展联合防治和检查。形成国家、部门、集体、个人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相互联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机制。
(四)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与科研院所密切协作,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宏观战略及防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综合防治等技术难题。要加强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及时普及科学、简便、有效的防治技术,搞好技术服务,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林业发达国家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
(五)大力推进依法防治。要以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为依据,加快完善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制体系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照防治法规的有关规定,公正执法,全面履行各项职能,严厉查处检疫违法、执法违法案件。
(六)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疫情监测、预防、除治所需经费,多渠道筹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林业、财政部门要制定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防治手段。要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业队伍建设,强化行业培训,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廉洁、文明的防治队伍。要通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一步推动“绿色山西”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以下简称《意见》)颁发实施,这是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为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取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成效,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意见》的重大意义
《意见》是继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和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之后,针对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严峻形势和提升防治工作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颁发的又一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特别是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推进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意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了加强防治工作的总要求,是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全面系统部署防治工作,凸显了防治工作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的出台,对促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解决长期制约防治工作的政策保障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彻底扭转有害生物灾害多发频发态势,大幅提升整体防治工作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意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扎实做好《意见》的学习宣传
《意见》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将学习贯彻《意见》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一)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要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指导广大林业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吃透《意见》原文、正确理解《意见》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准确把握《意见》内容。《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一条主线”,即以明确事权、落实责任为主线,明确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部门、政府与林业经营主体的事权,落实的是政府、部门、林业经营主体三者的责任,这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根本保障。“两大目标”,即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目标和灾害控制目标,这是到2020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现的总目标。“三大任务”,即加强灾害预防、应急防治、社会化防治三项重点工作,这是对林业部门自身工作提出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八项保障措施”,即资金投入、扶持政策、法规制度、科技支撑、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等,这是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部署,确保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得到落实的基本保障。
(三)广泛开展务实宣传。要拓宽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向相关部门宣传,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格局。要丰富宣传内容,做好《意见》主要精神、措施要求的解读,宣讲有害生物危害性、防治工作重要性,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落实好《意见》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认真抓好《意见》各项任务要求的全面落实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圆满完成《意见》确定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的各项目标任务。当前要谋划好、落实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方针,落实普查制度,重点抓好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各项准备和实施工作,为科学防治、确保防早防小提供决策依据。要认真落实监测预报制度,切实加快建立人工、诱引等为主的地面监测与航天、航空遥感等为主的空中监测相结合的立体监测平台,突出抓好深山区、密林区、偏远地等区域的灾情监测,努力提高精细化、生产性的短期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要加快监测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专、兼职测报员体系,力争到2020年,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兼职测报员。要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灾情公众报告平台,拓宽疫情灾情发现途径。
(二)加快推进检疫审批改革。要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认真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审批事项的清理,保留的审批事项要依法规范实施,下放的审批事项要做好承接和督导,确保检疫监管工作不出空档。要不断完善林业植物检疫审批服务平台,改进审批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造林绿化苗木、木质包装材料、食用林产品等全过程检疫责任追溯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国内植物调运检疫、国外林木引种、隔离试种苗圃、疫木加工的检疫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开展检疫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三)积极创新防治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省、市、县级行政区间联防联治机制,强化毗邻地区和插花地带的防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开展政府向社会购买疫情除害、监测调查等服务的试点工作。要逐步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防治监督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依法查处违约、违规行为。要加强防治协会建设的指导,支持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努力提高科学防治水平。要切实落实林业有害生物“国家和地方分级管理”制度,分级提出重点防治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清单。当前,国家重点组织实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林业鼠(兔)害、薇甘菊,以及钻蛀性和新入侵的高风险有害生物防治。要积极转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大力推广迷向、生物农药(天敌)防治等绿色环保措施,有效保护水源、土壤、非标靶生物和人畜安全。加快研发推广集防害、补养、缓释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防治药剂,有效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降低防治成本。要根据桑蚕、蜜蜂、鱼虾等养殖要求,研究提出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特定防治对象施用农药种类的负面清单。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纳入生态修复工程规划、造林绿化设计、森林经营方案,并将其列为主要审查指标。
(五)切实抓好防治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本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结合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研究提出本地区“十三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目标、建设体系和任务安排。积极协调发展改革等部门,将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发展规划。要重点强化基层防治检疫机构基础能力建设,力争三年内全国建成500个县级示范局(站)。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分级分区域制订县级示范局(站)建设标准,抓实抓好一批示范局(站)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教育宣传基地、科普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公众了解防治知识、增强防治意识的平台。要认真制订培训计划,逐级定期开展防治技术培训,突出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乡村兼职测报员和林农的防治技能。
(六)进一步完善防治法规制度。要积极协调省政府、省人大,加强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法规建设。尚未出台地方防治检疫条例的,要尽快启动制订工作;已经制订的,要根据形势发展、情况变化做好修订工作。制订和完善省级层面的防治工作检查考核办法。要规范社会化防治工作,研究制订社会化防治组织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完善社会化防治的招投标制度、作业监理制度、防治效果评估和第三方防治成效核查评价制度。
四、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意见》的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快制订《意见》贯彻落实配套措施。要当好本级人民政府的参谋,系统总结本地区防治工作经验与不足,认真研究分析本地防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抓紧制定贯彻措施,协调推进本级人民政府出台落实《意见》的实施文件。要切实加强林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研究制订本级林业主管部门贯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彻落实《意见》的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积极发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整体职能优势,确保《意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动防治责任落实。要积极协调本级人民政府,进一步推动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防治目标责任书制度。要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理解和支持,重点协调推动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以及税收、金融机构落实好《意见》中有关的资金政策和扶持政策。要协调推动农业、水利、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经营主体切实履行防治工作职责,制订本行业、本系统和经营范围的防治工作方案,加大执行与监管力度。要通过建立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加强与交通运输、民航、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沟通,协同开展检疫检查工作,重点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协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要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积极督导落实营造林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个体林农等林业经营主体的防治责任。
(三)着力强化防治检疫机构队伍建设。要全面系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内涵,切实加强防治检疫组织建设。积极协调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防治检疫组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做到组织构架、人员力量、监管体系与本地区防治任务相适应,以有利于充分发挥防治检疫机构职能作用。要提高林业植物保护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治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贯彻落实《意见》的情况于8月30日前报送我局造林绿化管理司。我局将在2014年底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国家林业局 2014年7月7日
来源: http:///fg/detail532511.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防治原理
1.1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林产品外,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2生物的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一种生物要在某?N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首先必须从环境中摄取各种生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当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因数量多少而限制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时,这种物质或能量即称为生物生育的限制因子。一种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与繁荣,取决于多种环境条件或因子的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性限度的环境条件,都会成为该种或该群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限制因子往往可以被另一种限制因子替代。
2.防治对策
2.1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2.1.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2.1.2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1.3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3.提高认识
3.1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3.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加强林木检疫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
4.2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5.加强预测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5.1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5.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管理所)
附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农药产品和防治机械名单
一、目的意义
为了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促进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加快森林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指导生产防治中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新时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特向林业系统和森防部门推荐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和植保机械,供选择使用。
二、推荐原则
一是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根据近年来各地试验、示范的结果,着重筛选了一些新品种;二是坚持重点推广最新科技成果的原则。主要推荐近几年来科技含量高的新药剂、新药械品种,一些基层大量使用、生产上又比较需要的老品种没有推荐;三是突出安全性和防治效果,以环保、低毒、低残留品种为主,重点是防治效果比较好的单剂;四是体现公正性原则,推荐的农药品种是与森防部门、科研、推广和农药管理部门的专家反复研究讨论的,不与生产企业挂钩。
本次推荐的农药品种,仅列出了通用名称,希望广大森防科 技人员在指导、使用这些农药品种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和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并按照农药登记所确定的对象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三、推荐品种
(一)生物制剂和生物天敌
苏云金杆菌(Bt)、松毛虫病毒、舞毒蛾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茶尺蠖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
- 3 - 苦皮藤素、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白僵菌、绿僵菌、微孢子虫、除虫菊素。
肿腿蜂、赤眼蜂、周氏啮小蜂、花角蚜小蜂、瓢虫等寄生和捕食性天敌。
(二)引诱剂
松褐天牛引诱剂、红脂大小蠹引诱剂、白杨透翅蛾引诱剂、松毛虫性引诱剂、美国白蛾引诱剂、沙棘木蠹蛾引诱剂等。
(三)合成制剂(化学农药) 1.杀虫、杀螨剂
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灭幼脲、杀铃脲、氟铃脲、氟虫脲、除虫脲、虫酰肼、吡虫啉、苯氧威、甲胺基阿维菌素、啶虫脒、氟虫腈、溴虫腈。
2.杀菌剂
石硫合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腈菌唑、异菌脲、氟吗啉。
3.杀鼠剂
氟鼠灵、溴敌隆、不育剂、驱避剂。
(四)植保机械
泰山牌系列机动喷雾喷粉机(均衡供药、静电机) 东方红牌机动喷雾喷粉机 广益牌车载高射程喷雾机 广益牌烟雾机 欧丽牌烟雾机 泰山牌机动打孔注药机 森力牌林木注药取样器 佳多牌杀虫灯 东方红牌杀虫灯 科力牌杀虫灯。
- 4 -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 1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春尺蠖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
2、中、重度发生区
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春尺蠖密度的作用。对春尺蠖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地区及时采取各种方式防治。同时,清理林地、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二)防治措施
可采取阻碍法、毒环法、化学喷雾法防治。
1、人工防治
(1)阻碍法和毒环法;即设障碍阻止越冬成虫上树产卵繁殖。在越冬成虫出土前,春尺蠖2月20日前在树干基部20—50cm处绑扎塑料阻隔带涂毒环或绑绳设障,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公斤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可阻止越冬成虫上树。
(2)组织人员在8月份,引洪灌溉胡杨林,减少春尺蠖密度。这作为今年推广的防治技术措施。
2、化学喷雾:春尺蠖可在3月20日—4月20日,药剂可选择4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来福灵乳油或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3、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前喷施Bt可湿性粉剂防治,浓度1200倍。
三、沙枣跳甲防治技术方案
- 3混交林。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化学防治
a、在沙枣跳甲幼虫发生盛期,选用木春一号2000--3000倍、40%乐果乳油600倍化学喷雾。
b、在4月中旬越冬成虫交配产卵之前,用40%乐果乳油300倍液加80%敌敌畏200倍液喷雾杀死成虫。
四、鼠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治理对策
森林鼠害防治要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通过生物、生态、化学、抗生育及林木保护等综合措施,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轻度发生区
采用天敌招引、营林措施、林木保护剂涂干等技术进行防治。
2、中度发生区
采用物理方法、林木保护剂、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3、重度发生区
以压低鼠口密度为主,采用化学、生态、生物等措施,进行全面防治。首先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毒杀,迅速降低鼠口密度,促进其向中、轻度发生区转化,再采取生态、生物等技术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二)防治时间及技术措施
1、防治时间
鼠害在春、秋季进行,具体时间:造林地鼠害防治在造林前7-10天进行;未成林地和幼林地的鼠害防治,应在早春雪化后或霜
- 5绑草把诱其越冬,至12月解下草绑集中烧毁,可减少大量越冬螨源。
六、葡萄斑叶蝉
(一)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落叶,杂草、石缝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越冬成虫先在桃、梨、苹果等果树上为害。葡萄展叶后迁移到葡萄上为害,成虫产卵于叶背。5月下旬左右可见若虫出现,6月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各代重叠,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为害。成虫以上午和阴天活动取食,中午太阳猛烈时隐蔽于叶背处,成虫性活波,受惊扰后即飞往其他地方。成虫、若虫集聚在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吸取叶片营养,被害处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严重时白点连成片,整个叶片失绿苍白,造成叶片提枯萎脱落。
(二)防治要点
1、果园内不种玉米、蔬菜等作物,以减少生长季节和中间寄主,在葡萄生长时期,使葡萄枝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秋后清除葡萄园的落叶、枯草,消灭其越冬场所,都能显著减少害虫的数量。
2、5月中下旬为第一代若虫盛发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结合其它虫害防治,喷施40%功夫乳剂或木春一号1500倍液。
七、枣瘿蚊
(一)生活习性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为害枣树新叶,使新生叶片肿胀内卷成紫黑色,质硬发脆,幼虫在其中潜伏为害,受害叶片后期变为黑色,造成新生枝条不能正常生长。枣瘿蚊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内越冬。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出土,产卵于新生芽间,常20余粒产在一起。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为
- 7
2、树盘覆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利于根系活动。
3、尽量减少树体损伤,及时解除拉枝绑绳,解绑要彻底。
4、控制氮肥施肥量,及时消灭蛀干害虫。
5、合理修剪,加强夏季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冬季剪除病虫枝,并对较大伤口抹清油铅油合剂等保护性药剂。对流胶严重的树采用更新修剪法,重新培养树体。
(二)化学防治:
1、从栽杏树第1年就注意对流胶病的专门防治。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花生油0.3份+适量水,搅成糊状,对较大病斑刮除后涂药。防治流胶病要及时检查,随发展随涂抹随包扎,以防病斑扩大。
2、浇灌硫酸铜水溶液,在距主干周围1m处,挖30cm深的坑施入,随即埋土。1月1次,共3-4次。浇灌标准:每株用100g硫酸铜和20kg水。
3、在树体休眠期(11月份)喷施5°Be石硫合剂。
九、小蠹虫
(一)治理思路
改善果园环境入手,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以降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为目标,使用人工、生物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迅速压低虫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控制其发生危害。轻度危害区的防治以打孔注药、树干包扎为主;中度危害区的防治采取清理蠹害木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清理林缘和林中受害严重的林木,在成虫扬飞期间进行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