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建议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发展建议(精选10篇)

林业发展建议 篇1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百万人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与时俱进。思路决定出路。今年春季,兴化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林业“双五”行动计划,即建设五项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绿色屏障工程、绿色湿地工程、绿色扶贫工程、绿色城镇工程。打好“五个战役”:领导干部绿化工程战役,副乡级干部工程必须新栽树木2000株以上,正乡级干部工程必须新栽树木5000株以上;乡镇事业单位参与发展林业产业战役,乡镇农经站、农技站、多服站、兽医站、水务站、水产站、农机站每个站栽植意杨5000株以上,以林求生存、促服务;中学共青团员营造“共青林”战役,每个中学共青团员栽植意杨3至5株,既陶冶思想情操,又发展林业产业;市级机关林业扶贫战役,按照新的扶贫挂钩要求,每村栽植意杨1万株以上,以此化解村级债务风险;创建城镇“花园式”单位战役,全市××*市级花园式单位达10个以上,兴化市级花园式单位达30个以上,树立文明单位新形象。通过林业“双五”行动计划的实施,全面完成冬春植树造林500万株任务。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百万人民,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克难求进。在新的创业征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创新机制去解决,我们在发展林业产业中必须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始终,跳出思维的惯性,走出思想的误区,步出思路的束缚,以创新的观念网指导实践,以创新的思想破解难题,以创新的机制增强活力,以创新的手段落实措施。当前主要是通过机制创新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以科学机制调动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林业,鼓励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展林业,促进资金、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形成投入机制、承包机制和分配机制的优化组合,使我市林业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林业发展建议 篇2

1 林草建设现状

建国初期, 林木覆盖率仅1.3%, 到1977年也仅达到2.58%, 虽经20世纪80~90年代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林木覆盖率达到6.37%, 但主要集中在六盘山、贺兰山山区, 其他区域依然是秃山秃岭, 植被稀疏。而人工林中, 林种单一, 结构脆弱, 易受天牛危害;天然草地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而天然草地实际多由宁南牧荒坡及中部的荒漠草原构成, 草场承载力和生态防护作用极差。宁南天然草地, 多分布在干旱阳坡。近年来, 宁夏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努力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06年底, 全区共完成营造林面积113.31万hm2, 其中人工造林核实合格面积89.61万hm2, 飞播造林4.94万hm2, 封山育林18.76万hm2, 是过去5年营造林面积的3倍多。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84%, 比2000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公布的8.4%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宁夏隆德县林地面积4.99万hm2, 其中有林地1.67万hm2, 灌木林0.66万hm2, 未成林造林地2万hm2, 四旁植树累计1 283万株, 林木绿化率31.3%。

2 林草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草场产权不清, 管理低效

宁南山区产草量525~825kg/hm2, 近2万hm2地才能维持1个羊单位, 特别是长期以来土地产权不清, 有人放牧, 无人管护, 滥牧、过牧现象十分严重, 植被恢复困难。这是由于传统的天然草地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不能满足主导产业的需求;基础生产条件差, 多数区域粮食不能自给, 精饲料缺乏对畜牧业产生严重的限制作用;防疫管理水平低, 疾病危害严重;天然草地改良及优良畜禽品种选育投入不足。

2.2 自然条件恶劣, 树木成活率低

干旱灾害是影响宁南农林牧业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宁南山区的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全年降水中, 12~2月降水量只占1.3%~1.8%, 3~5月占15.6%~17.9%, 6~8月占52.7%~56.8%, 9~11月占25.0%~28.2%, 即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由于降水数量有限且季节分布不均, 年际间变率大, 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干旱, 尤其是春旱、夏旱发生频率极高。

3 林草建设的建议

3.1 人才是根本, 适当调整劳务人员输出与输入比例

以人为本是建立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也是关键。在大量引入科技人员的同时, 更要重视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如今,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妇女日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 农村妇女经常身兼数职, 既要带孩子又要操持家务, 或既要带孩子又要同时做农活。如果单纯从农林业生产或与农林业有关的分工看, 妇女主要承担了以下大量的工作:在不用煤炭或无法完全使用煤炭的地区, 日常柴火燃料的来源, 如捡柴草主要由妇女与小孩承担;种植树木管理树木, 由于比较繁琐, 主要由妇女承担;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 如有男劳动力, 妇女主要承担如镐草、播种等比较轻微的农活, 如丈夫外出打工, 则全部的农活就落到妇女身上。因此, 一方面, 要增加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的力度;另一方面, 要适当调整农村劳动力输出与输人的比例。要让走出去打工的人回来, 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3.2 转变思想观念, 调整产业结构

在宁南山区农林牧三元结构中, 只重视农业, 林牧业薄弱;在农业内部又以粮食种植为主。由于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偏小, 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转换观念, 农林牧三业并重, 共同发展。以林牧业保障农业的发展, 以农业促进林牧业的发展。

3.3 以林草业为先锋, 建设生态环境

宁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生态环境建设仅处于恢复与重建阶段, 大部分群众主要的投入及大部分的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 以解决温饱问题, 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 既缺乏产业化意识, 又缺少资金。因此,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 以小流域为单元, 实施综合治理, 突出保持水土、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这个中心, 科学配置各项治理措施。

3.4 适地适树, 发展特色林业经济产业

宁南山区地质地貌复杂, 以黄土丘陵最为典型, 还集有少量的山地和盆地, 黄土丘陵的坡度多在25。以上。要根据各区实际地质地貌条件, 研究真正适合各地区的适宜树种、灌草。同时, 对本地原有特色林果农产品, 深入研究, 拓展销售经营。

摘要:在阐述山原州区林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提出以林业为先锋, 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议。具体从农村劳动力输入输出转移, 农林牧产业比例调整和特色林业、农产品、产业等方面阐述。

印江县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篇3

关键词 林业;可持續发展;资源保护;贵州省印江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明确了林业的“六个重要地位”。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目标。此后,印江县林业发展迎来了好的机遇。因此,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

1 印江县地理自然条件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境内最高海拔2 494 m,最低海拔378 m。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地处中纬度地带,受东南亚季风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5~16.8 ℃,年降水量1 057~1 258 mm,年均湿度78%。地表裸露的岩石以碳酸岩为主,砂页岩、页岩、和砂岩也有部分分布[2]。由于充足的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地貌,土壤种类繁杂。境内有呈地带性分布的黄壤、山地黄棕壤、非地带性分布的石灰土、潮土、水稻土等5个类型65个土种。

2 印江县森林资源现状

国土总面积19.6万hm2,林地面积11.6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7.7万hm2,灌木林地1.1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9.16%。森林植被有天然林和人工林2种,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针叶林、人工针叶林和人工阔叶林。主要分布马尾松、柏木、栎类、杉木和柑橘类等[3]。

3 制约印江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3.1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印江县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落后状况,在发展的过程中未明确社会及生态效益目标,忽略了对森林经济效益与特色的保护开发,未能基于森林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或完善相应政策法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与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未充分利用,缺乏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3.2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

受传统林业管理技术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业依旧采用落后传统的森林管理方式,对森林科技的引用力度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先进的科技手段及设备使用较少,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森林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

3.3 林业产业化水平低

印江县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森林资源信息的收集,忽略了市场的导向作用,导致整体布局不合理、规模化生产力度不足、集约化经营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不健全,使印江县林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4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4.1 建立健全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合理调整森林布局和结构

森林分类经营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分类经营而进行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政策等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根据不同林种的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例如,公益林建设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商品林建设要调整其布局和结构,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坚持集约化经营[4]。

第二,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资金的使用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公益林的培育和管理。

4.2 建立健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我国现行林业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严谨,在内容上存在遗漏、空白和不明确之处,亟需修改完善。首先,要坚持“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立法原则,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优先考虑生态利益。其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5],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组建“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查处各类林政案件,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最后,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

4.3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二、三产业合理优化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加大开发深度,从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以县委、政府“加快城镇化建设,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契机,狠抓城郊绿化和梵净山公路沿线的景观林带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和森林旅游业。

4.4 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县林业人才队伍现状与林业快速发展的现实不适应。截至2011年底,全县林业系统共有职工158人,其中专业枝术人员71人,占45%;其他人员87人,占55%。由此可见,高层次人才较少,且分布不合理。因此,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极其重要。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方法,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围绕培养、吸引、使用3个环节,从能力建设、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入手,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制定教育培训规划,不断拓展培训面,加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与全县林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林业人才队伍。

5 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发展林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林业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促进广大林农脱贫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多重价值,推进动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楠.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对策[J].吉林林业,2011(10).

[2]唐志兵.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1(7).

[3]杨瑞芳.浅析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

[4]杨亚军,李伟.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河南科技,2013(18).

[5]张启,聂忠伟.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林区教学,2007(21).

林业项目建议书 篇4

项目名称:xx镇xx村特种养殖基地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xx镇xx村xx组新村大道东侧

项目申报单位:xx镇xx村委会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资金类别:产业扶贫专项资金

项目投资额:总投资额约为37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单位:xx镇xx村委会

项目负责人:杨xx(联系电话:1380xxx1268)

二、项目背景

xx村是扶贫村,目前无集体企业,村集体经济薄弱,仅有一处集体山场,多年前已经发包出去,签的是长期租赁合同,并且租金当时一次性付完了;现在无其它创收项目,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

xx村剩余劳力多,特别是中老年人及妇女劳动力长期闲置在家。

20xx年全村有贫困户70户121人,脱贫工作的压力非常大。

xx村准备与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于20xx年10月前在xx镇xx村xx组建立特种规模养殖基地,养殖用房初步设计为800平方米的平房,室内立体使用面积达1200平方米。

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土元养殖、收购及销售为主,主要销往江苏常州和安徽亳州一带,市场前景较好,将带动我村部分劳动力就业脱贫。

xx村特种养殖基地项目一方面每年增加xx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能解决xx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帮助部分贫困户脱贫;同时也壮大了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规模,促进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是个一举三得的好事。

三、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1、风险性可控。

xx村隶属于郎溪县xx镇,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5公里,位于xx镇东南面,东南与广德县誓节镇交界,西南与姚村乡相邻,西北与xx村相接,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650户住户(xx组76户、下时里组96户、香山组128户、曾家小湾40户、朱冲组42户、汪家山组95户、杨家小湾组20户、蒋家岭组60户、邵冲组94户),2300人口,75名正式党员;人均年收入7580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2300元(70户121人);本村有耕地3800多亩、旱地1000多亩、山场2万多亩。

充分发挥了xx村和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项目安全可靠,财政资金安全性大。

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郎溪县土元养殖协会的重要成员,其法人代表陈文是郎溪县土元养殖协会的副会长;随着土元的药用和食用用途多样化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市场前景较好,效益良好,未来数年该合作社势必创造更大的效益,集体资金的投入风险性较小。

2、成效显著。

调整xx村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村民脱贫致富依托xx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为基础,xx村特种养殖基地项目的实施,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帮助协调相关优惠政策,扶持部分启动资金帮助扩大规模,以合作社带动部分村民脱贫致富。

3、产业引领。

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村民综合素质。

xx村特种养殖基地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的安置村里不能外出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劳动力;同时村委会依托该项目的实施,帮助村民掌握国家相关养殖的政策,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增强致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使村民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四、项目建设内容

xx村特种养殖基地项目是建2栋养殖用房屋顶高3.7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长30米×宽xx米=450平方米;长22米×宽xx米=330平方米)、室内用水泥板立体使用面积约1200平方米、一个厨房10平方米、一个卫生间5平方米、室内室外水泥地坪约xx00平方米、院子铝合金门一个(长6米×宽3米=18平方米)、室内木门约20张、塑钢窗约20个、自来水和电线布好开通;以扩大特种养殖开发规模、增加就业脱贫为主要内容,促进合作社发展,同时吸纳贫困户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带动xx部分村民脱贫致富。

五、投资方式及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省级37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xx村委会依法报批并建好养殖用房,完善水电路和室内改造等基本设施,将房屋租赁给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土元(一期租赁期为3年),土地、房屋产权归xx村委会,每年向xx村委会交纳合同约定的租金,实现扶贫资金保值增值。

六、项目风险控制

1、xx村委会将以房屋租赁给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经营规模性发展;

2、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保证房屋不能有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人力防范不可为的除外;

3、租赁协议签订后,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需向xx村委会交纳合同约定的房屋租赁费(每年1月1日前一次性交清当年的租金);

4、xx村委会不参与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也不承担郎溪县文清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营利和亏损。

不允许该合作社以xx的养殖基地做夸大宣传和非法集资等违规违法行为;必须服从xx村委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七、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能解决10人以上就业脱贫,周边受益农户可达xx户以上,受益人口可达3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可使xx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万元以上的集体收入,实现富民强村目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不产生固体和液体污染物。

八、项目管理

1、xx村委会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项目管理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和项目资金安全管理;同时接受xx镇党委、政府、纪委和县扶贫办的监督和管理。

林区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议论文 篇5

3.1加强科技机构建设

确立公益性质。市、县两级林科所和推广中心作为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生态监测于一体的面向基层、面向林农的事业单位,应全部划定为公益一类、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如果地方财政紧张,可先加大差额拨款单位的经费包干基数,或改自收自支单位为差额拨款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合理确定在科研、推广两方面的业务比重,市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应用性研究、兼顾技术推广,县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技术推广、兼顾应用性研究。已建林科所和推广中心的地方,实行合署办公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尚无林科所或推广中心的地方,迅速恢复或申请设立。完善基础设施。采取多种途径,争取各方支持,有效突破“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缺少、试验基地偏小”的瓶颈制约。市林科院要抓住“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主站设在潜山的机遇,提升硬件装备水平。

3.2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林业科技经费。各级有关部门每年要多安排几个科研和推广项目,并逐步提高资金额度。尤其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林木良种、技术规范、先进工艺、质量标准等科技因素植入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林业重点工程、林业骨干企业、林业重点乡镇中更应广泛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事业单位招考办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基层招录对象可放宽到大专生。继续实施招硕引博等特殊政策,重点引进栽培和加工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必要的进修培训、观摩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思维、意识更新,抓好现有大学生和年轻人的锻炼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支持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林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的主体,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如楠竹、桂花、油茶、茶叶等)、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若干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市林科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国际竹藤中心咸宁竹产业创新设计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落户。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手,将该院建成立足湖北、面向中部五省,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以软件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

3.5优化科技单位管理

海丰县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篇6

1县城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县城现代林业建设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主要硬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城市发展进步的文明标志,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指标。其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劣好坏,在一定层面上讲是推进县域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为此,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必须明确建设目标,以强化现代林业建设为突破口。必须着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绿色海丰、提升林业生态质量,创建林业生态县为着力点,坚持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造林绿化与营造旅游景观相结合,用2~4年时间,在县城以及县城周边地区大力开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以及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绿化等国土绿化,不断提升大地园林化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构建县城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园林化、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2现代林业建设重点

2.1县城绿化美化方面近年来,我县县城美化绿化建设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特别是美食街,红城大道,海丽大道,二环路等主干道的绿化美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云岭山庄,联河小区等一批居民小区绿化美化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我县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对照《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2加强大云岭森林公园生态景观建设大云岭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面,是县城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大云岭森林公园绿化工程是县城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绿化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因素,森林公园的建成规模与规划设计相对照还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6月县政府出台了《大云岭森林公园绿化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总体布局划分成:三八林、富民林、公仆林、希望林、幸福林、思源林、爱民林、思进林、青年林等九个绿化工程区域。2008年以来,各承担单位已着手参与绿化工程建设,成效是好的。但由于规划期限长,建设任务重,下一步的造林绿化工作还有待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2.3加强县城饮水源生态体系建设县城饮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县城饮用水主要来源于青年水库和红花地水库两库区,库区所处为海城、附城、城东三镇辖区。因此,如何科学处理县城三镇的城建规划与确保县城

阳江市城市林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篇7

1 阳江市城市林业现状

阳江市全市陆地总面积78.13万hm2, 其中丘陵面积占26.03%, 山地面积占42.73%, 平原面积占22.17%, 森林总面积为43.41万hm2, 森林蓄积量2 315.55万m3, 森林覆盖率57.02%, 林地绿化率97.06%。其中城区绿化面积1 693.33 hm2, 绿地面积1 573.33 hm2, 公园绿地面积453.33 hm2, 城区绿化覆盖率37.33%, 绿地率34.68%。

阳江市林地类型主要有生态林林地、一般用材林林地及经济林林地。生态林树种主要有木麻黄、相思及红树林等;一般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松树、桉树、马占相思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荔枝、龙眼、木菠萝、柑橘及一些主要的绿化苗木。

阳江市现有生态林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及漠阳江流域, 而城区周边主要是一般用材林、果林及小型的苗圃地。阳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乡土树种丰富, 主要适生树种有松树类、相思类、桉树类等。盛产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及各种绿化树种。

2 阳江市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2.1 林分结构与布局不合理

生态林大多数分布在离城区较远的沿海地区及漠阳江流域, 城郊大多是一般用材林、经济林、景观林苗圃, 城区内一般以街头绿地、道路旁的树木、公园的风景林、居民区及单位的庭院绿化为主。用材林、经济林、景观林苗圃一般都精耕细作, 更新、改造频繁, 林分质量不高, 生态效益较差, 而且经常施肥、喷药, 容易造成水土污染;街头绿地、路旁树木、庭院绿化难以形成森林的环境效益。

2.2 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不足

据研究, 从自动调节CO2与O2的平衡出发, 要能呼吸新鲜空气, 每人平均需要10 m2森林或40 m2草坪, 如考虑到工业生产和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 每个人至少应占有的30~40 m2森林绿地, 最好能达到60 m2, 从改善城市环境、协调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 在城市周围缺乏森林的情况下, 市内绿地面积应在30%~50%。从维持国土安全、保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 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 且森林要分布均匀[2]。阳江市区虽然绿化覆盖面积1 693.33 hm2, 但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分布不均, 质量不高, 加上日益发展的工业和流动人员的增加, 城区的呼吸量激增, 造成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捉襟见肘。

2.3 树种功能不清, 过于追求老龄化、花化及果化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有害气体、维持CO2和O2的平衡、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吸烟滞尘和消声降噪、监测有害气体、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作用。这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 种植不同的树木, 使城市绿化功能得到最大优化。让大树进城, 缩短城市森林化的进程出发点是好的, 但阳江是台风登陆高频区, 大树进城, 往往造成截枝断根, 截枝日晒雨淋会造成枝干腐烂易折断, 断根造成“头重脚轻根底浅”易倒。不但增加财政负担, 而且影响交通, 甚至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花量大、果量大的树木在盛花盛果季节也会增加环卫负荷及造成人为攀爬采摘。

3 建设城市林业的建议

3.1 提高城市周边的森林覆盖率

(1)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土地开发应以少占林地或以少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为原则。征用土地应预留相当面积作为绿化用地, 及时复绿。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更应达到40%以上, 且块状连片平均分布, 让人感觉到工厂建设在森林中。

(2) 确立城市林业的重要地位, 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政府应适当补贴林农, 将城市周边的林地以经济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生态为主的经营模式, 特别是城区东南面雅白线一带、西面站港线一带, 有关职能部门应当统一协调、科学管理, 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 制订统一的城市林业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 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树木, 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 提高林分的质量[3]。借营造景观林带之机, 以各级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 建立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3.2 有的放矢配置功能树种

(1) 工业区树种配置。阳江市主要工业区在城郊, 人口密集, 工业污染严重, 主要排放物有二氧化硫、氯气、氮氧化物、氟化氢、烟尘、粉尘及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元素, 应当配置一些对有毒气体及重金属元素抗性较强的树种, 如细叶榕、高山榕、香樟、盆架树、夹竹桃、苦楝、臭椿、棕榈、蒲葵、秋枫、凤凰木、马尾松、桂花、红背桂、大红花等常绿树种[4,5]。

(2) 城内树种的配置。城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大气污染 (大量粉尘和CO2、SO2、汽车尾气及碳氢化合物) 、固体废物及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绿化时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吸尘降噪杀菌树种, 如细叶榕、粗叶榕、竹节树、香樟、潺槁树、白千层、鸭脚木等。

3.3 因地因树而异, 合理种植

(1) 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森林, 应该对树种进行整体调研和规划, 选择一些抗折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 然后按照规划来育苗。进行城市林业规划时, 道路绿化少用这些树种为皆;公园、片林、风景林采用花量大、果实多的树种来点缀也应因景而异;城郊的景观林带可多种些木本花卉来弥补城内不足。

(2) 首选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在当地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历史选择, 优胜劣汰后, 能完全适应当地立地条件, 已成为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固有树种, 当然也包括了一部分经过长时间训化而适应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外来树种。阳江市乡土树种品种丰富, 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营造城市森林作业设计时应首先考虑。

参考文献

[1]班振国, 汤国庆, 张月梅, 等.浅析城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 (4) :14-16, 51.

[2]刘德良.中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嘉应学院学报, 2007 (3) :55-63.

[3]刘心竹, 李昊, 彭强, 等.山东省淄博市城市林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6) :697-701.

[4]皎林.城市林业资源调查有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园艺, 2014 (10) :24-25.

林业发展建议 篇8

【关键词】盐湖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对策建议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服务林农的主要载体,是落实强林惠农政策的重要平台,也是创新林业经营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山西运城市盐湖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经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带动农户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林业专业合作組织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1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个,数量较少,覆盖领域较窄,仅占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84个)的10.4%;入社农户4216户,占全区农户的3.5%;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05户;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8075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405元)高9.5%。在40个专业合作组织中,林果专业合作社35个,花卉专业合作社3个,食用菌和其他专业合作社2个。

从制度建设层面看,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率达到100%,理事会成立的比例67%,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的20%左右,所有的专业合作社都能遵循“民办、民营、民收入”的原则,做到“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从产业类型分布层面看,仅有两家合作组织从事果品贮藏,一家合作组织从事技术咨询服务,其余专业合作社均从事林果产品生产第一产业,产业分布失衡。

从组建方式层面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自主组建型和乡村集体组建型两种类型,而没有企业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组织。

从运作模式层面看,目前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一是“基地十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运作模式,二是“市场十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运作模式。

从整体情况看,目前盐湖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内部管理制度和章程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章程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有的合作社只挂个牌子,有合作无管理,还没有真正开展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一些合作组织在组织形式、资产运作方面还是季节性的,组织松散,管理粗放。

1.2 规模不大,带动农户能力小

大多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不大,带动农户能力弱小,服务范围窄,基本上限于本社、本村和本乡镇,能够提供跨乡镇、跨县服务的、拥有品牌产品的林业合作社只有双季槐专业合作社一家。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目前能够为农户提供的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营销服务还十分有限。

1.3 林业合作组织产业链不完整,产品加工业滞后

目前全区所有的林业合作组织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加工企业,从事林果产品贮藏的合作社只有两家,生产出来的初级林果产品通过订单等形式销售给加工企业和客商,产品加工增值利润为加工企业所得,增产难以增效,入户社员增收缓慢。

1.4 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

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多是农村的能人、专业户,或村干部,林业专业知识也较欠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可以,经营管理好新型林业合作社则不太容易。管理人才与技术骨干的短缺,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劲十足,特别是在技术引进、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信息收集和销售网点布局等方面都比较后进,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

1.5 经费资金筹措困难,难以扩大规模打开市场

目前林业专业合作社主要通过内部集资,筹措资金的规模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给予合作社的鼓励,真正给予资金支持的政策不多,虽有项目支持,但覆盖面很小,大部分合作社享受不到财政扶持的优惠政策。

2 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对策建议

2.1 规范章程,有序运作,着力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

林业、发改、财政、金融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指导和帮助林业专业合作社处理好规范、发展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坚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发展中提升。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促使林业合作社制定规范的章程,加强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设,健全内部人事、财务、营销等规章制度,明确成员权利义务,完善组织机构,明晰产权关系,设立社员账户,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有序规范运作,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从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地域,建立跨村、跨乡、跨县的林业合作社,使其在技术、信息、加工、营销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加强合作组织人员培训和对返乡创办合作社人才的扶持

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常态化培训机制,对林业合作组织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返乡创业、创办合作社的人才要加强扶持,可利用大学生村官资源,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或指导他们牵头组建合作社。要充分利用基层的科技人才,鼓励支持他们牵头组建合作社。这些人才拥有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专业技术,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既可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又可带动农民致富。

2.3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林业合作社发展初期,在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生产性基础设施等方面,财政应给予一定补贴。要健全完善对专业合作社的贴息贷款机制,对规模较大、运行规范、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合作社,应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扶持林业产业化项目、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林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项目的安排,应优先向林业专业合作社倾斜。政府应积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对规章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林业合作社,政府应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其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申请注册商标的地理标志。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全面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税收优惠”的法律规定,进一步贯彻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

作者简介

林业发展建议 篇9

我局收到市纠风办群众意见建议的结果反馈后,针对反映的××县“西部山区林木砍伐严重,xx年以来××风景区山林多次被砍伐,林业局对此打击不力,监管不严”和××县“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及××县的“林业部门给基层赋予一定的委托权,以便加强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同时要求有关县区林业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乱砍滥伐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移交森林公安部门。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及时整改并制定出相关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县西部山区共有花庄、槐树、嵖岈山、玉山、××、风景区六个乡镇、管委会,根据县土地规划中关于地类的划分,林地面积分布复杂,特别是与舞钢交界的××与红石崖林区,常年不能得到遏制的滥伐、盗伐林木现象,西部山区的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多年来困扰西部山区难以治理的境内外盗伐、滥伐林木猖獗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面对这样的困境,××县林业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工作思路,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多方协调林业、公安、人事、财政等多家部门,争取支持。针对西部山区多年来盗伐滥伐林木现象严重,××县委、县政府决定从源头抓起,xx4月成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

××县林业局提出“以打开路,以打谋发展,以打求生存”和“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新思路,组织开展了“绿盾三号”、“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严打专项行动。林政、公安联合行动,自xx至今,西部山区立刑事案件4起,破案4起,刑拘3人,取保候审6人,逮捕1人,判刑1人,治安拘留2人,立林业行政案件41起,查处41起,处理违法行为人52人次,调节民事纠纷10起,有力地确保了县林区生产和社会治安稳定。

××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及乱占林地等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注意加强法制观念的宣传,设立专人专职负责林区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发传单,宣传材料上万份,组织民警不定期的深入林区群众当中,灌输法制观念,宣传相关林业法规,力从转变山区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思想,使山区的林业形式逐年好转,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的森林资源,维护了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二、对××县提出“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及××县提出的“林业部门给基层赋予一定的委托权,以便加强管理”的情况我局要求有关县林业主管部门自查自纠并制定出相关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并且开展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公开刊登、播发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印刷文字宣传材料、林业宣传小册子,分别发放到广大社会群众手中,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林业法律,吃透林业政策,使林业法律法规及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环境观念。

(二)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加大林业案件的查处力度。

林业发展建议 篇10

浅议湖北林业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当前,我国林业已进入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分析了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林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湖北林业科技;发展问题;建议;对策

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2009年6月,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新时期林业的地位作了精辟概括,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对新时期林业承担的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我国林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林业已成为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一个战略重点,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祖国腹地,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是我国的林业大省、湿地大省,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09年伊始,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

设“两圈一区”的宏大生态文明建设构想。2009年9月,湖北林业工作会议确立生态立省战略,湖北林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发展现状

1.1 自主创新研究取得新突破

“十五”以来,全省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林业科研项目200多项,林业技术支撑与示范项目100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推广及科技支撑项目30项,全省“十五”以来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余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5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获国家专利5项,制订林业技术标准22项。

1.2 科技推广取得新进展

“十五”以来,我省共组织推广林业科技成果70多项,辐射推广面积120多万公顷,新增产值190亿元。每年组织千余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现场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示范2 000余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5万册(份),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林农50万人(次)。活动范围遍及全省近1 000个乡镇。

1.3 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现有县级以上林科院(所)78个,其中省级1个,中外合作科研机构1个;各级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站)94个,其中省级1个,即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市(州)级13个,县(市)级推广站80个,建站数比率达96.00%。国家级、省级科技兴林示范市(县、场)3个,林业中等专业

学校4所,高等职业学院1所。

1.4 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近十年来,先后与日本、德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实施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项。先后派出科技考察、培训、交流等团组35批300人次,邀请国外来访专家200人次,引进用材树种、经济林木、花卉品种等230余种。2001年以来,与中国林科院合作承担林业科技支撑项目5项。2005年5月,省林业局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了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协议。2008年10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科院在京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08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合建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正式启动我国首个以城市圈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

1.5 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

近年来,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挂牌成立、武汉城市圈国家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北缘地区育种与栽培实验室挂牌成立等科技攻关平台相继搭建,科研条件得到改善,夯实了发展基础。同时,农业转化资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948”项目),林业科技支撑项目,“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省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提升了我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林业科技工作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只是“挖坑栽树”而

已,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工作缺乏应有的思想重视和资金支持,以至对科技工作是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5.00%左右,科技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仅为30.12%,大大低于同期浙江省50.00%,49.00%的水平。

2.2 科技项目重点不突出

目前,省科研项目特别是具有本省特色的重大重点学科项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长期性,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重复分散,深度不够,仅停留在一般的常规应用水准,有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期的科学规划。

2.3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一是科技成果总量不足。随着林业重大工程的迅速推进,现有科技成果已难以满足林业建设的迫切需要,科技成果产出速度更赶不上林业建设任务的增加速度。二是科技成果结构性短缺。优秀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数量偏少,服务于生态建设的技术严重不足;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尤为缺乏。三是科研项目特别是具有本省特色的重大重点学科项目缺乏连续性,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重复分散,深度不够。建议与对策

3.1 振兴科技事业,实施六大林业重点领域及重点学科研究项目 3.1.1 湖北主要栽培树种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主要栽培树种良种选育滞后、林业生产良种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在加强湖北主要栽培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的基础上,加大种质创新力度,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优良林木新品种。

3.1.2 森林资源高效培育及利用技术研究

针对全省每年木材缺口大,木材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经济林产量不高、质量差等问题,在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1.3 重大森林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严重危害我省森林资源的病害、虫害及森林火灾等,重点应用高新技术,开展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研究,以指导防火工作和防火力量的安排。加强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控和预警研究,采用综合技术控制重大森林灾害。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技术研究,提高疫源疫病预警能力,防止传播危害,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饲养动物卫生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3.1.4 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针对我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三峡和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我省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1.5 林业生物产业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以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挖掘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优势,开发生物柴油、生物酒精、固体成型燃料等能源产品及技术,提高林业生物质的创新能力,培育林业生物质新兴产业。

3.1.6 数字林业应用技术研究

以服务林业资源监测与利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为主体,建立林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全省数字林业应用网络系统。

3.2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2.1 林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积极推进与中国林科院的省院联合共建,以协作攻关、支撑发展为目标,以重大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立开放、协作、共享、双赢的合作共建机制;鼓励和推进我省林业科研机构与农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外省林业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地方农业科学院等开展科研协作;组织全省林业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提高我省林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省国际合作项目的争取工作,开展技术引进与创新。

3.2.2 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

以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优势企业(集团)为依托,充分挖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和成果储备,产、学、研相结合,建设若干个林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开展林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林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增强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3 林业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以省、市、县、乡四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与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以林业技术协会、林业合作组织、培训基地、信息服务网络为依托的技术服务体系,组建全省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3.3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3.3.1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建森林资源培育、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我省林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切实加强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北缘地区育种与栽培实验室建设。争取新建经济林木种苗繁育、森林灾害防控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我省林业的工程化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

3.3.2 森林、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建设

根据国家森林、湿地生态定位综合研究站建设规划布局,结合我省实际,拟在神农架林区、星斗山、后河、九宫山、大别山、大洪山、洪湖、龙感湖、三峡、丹江口等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区建立10个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并依托这一体系在省林科院建立起湖北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与管理中心。

3.3.3 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进一步完善省林产品质检站基础设施,拓展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功能,全面提高湖北林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保障机制和技术探索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4 加速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 3.4.1 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通过组织林业科技单位和林业科技工作者送科技下乡,把科技成果、先进

适用技术迅速普及到林农及林业生产实践中,实现科技兴林、科技扶贫、科技富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推进科技下乡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把科技下乡活动真正办成一个大品牌。

3.4.2 切实加强大工程建设的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积极组织实施科技推广与示范工作,着力研究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技术瓶颈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等问题。在重点工程管理上,实施科技支撑与工程立项、拔款、验收三同步,提高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

3.4.3 加快创建林业科技产业园

创建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是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有利时机,加大对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并通过园区的建设,使之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技术集成、人才集聚、产品关联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基地。

参考文献

[1]

上一篇:漂亮的求职简历表格免费模板下一篇:布依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