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作简报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工作简报(精选8篇)

林业工作简报 篇1

林业局系县政府组成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有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牌子)、森林派出所、林政稽查大队等。共有人员44人,其中局机关公务员8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0人、森林派出所有正式干警6人,林政大队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人员5名。11个乡镇林业站共有林业技术人员15名。林业局下属企业有县苗圃,座落在任桥镇境内。

一、林业发展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县林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土绿化水平逐年提高,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加强,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林业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全县有林地面积28.2万亩,森林覆盖率13.8%,林木材积180万立方米,2012年实现林业产值5.23亿元。2006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填补了蚌埠市在此项评比中的历史空白),2011县政府目标考核为优秀单位。

二、林业工作开展情况

1.造林绿化高潮迭起。近年来,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荒地造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造林工程,全县道路绿化总长度600余公里,河流沟渠绿化总长度700余公里,村庄绿化率达60%以上。在2012年完成造林12312亩的基础上,2013年又完成造林37165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8%。2.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县拥有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华林木业、香雪生态园)、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东昇木业、皖浙木业、百盛文具、良种苗圃等)。以东昇木业、华林木业为代表的板材加工厂发展到32家;以县园艺一场、二场、圣美公司为代表的经果林达到5000余亩,年产梨、葡萄等各种干鲜果品约7000吨;以广盛为代表的规模较大的家具厂6个,个体家具作坊130多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以湖沟镇单海村、刘集镇沟拐村为代表的木材集散地6个,初具木材交易市场刍形;以徐永、邓希海、单飞为代表的木材经纪人10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木材及其制品、种苗花卉、林下复合经营和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

3.森林资源管理规范有序。严格执行林木采伐申报审批和限额采伐制度,加强木材市场和加工企业监管,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帮助做好重大建设工程依法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积极查处打击毁坏幼林、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等涉林违法案件。今年元月以来,共办结林业行政案件61起,处罚涉案人员58人,行政拘留3人;办结林业刑事案件1起,刑事拘留涉案人员1人。按照省、市的部署,全县林业资源二类调查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稳步推进。

4.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治。实行重点地段专业队防治与面上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力度,保障森林健康。杨树草履蚧、天牛和杨小舟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今年重点加强了美国白蛾虫害的监测。

5.林业改革有序推进。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县林木产权基本得到有效落实,林权落实率95%以上。大力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森林资源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两大类,我县除商品林外,还划分出4000亩国家级公益林,享受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适时推进了林业机构改革,2011年底全县11个乡镇林业站三权收归县林业局管理。6.超额完成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任务。强力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周活动,创新造林机制,全力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经过春季检查验收,全县共完成成片造林37165亩,建设农田林网20万亩,栽植树木260万株,成活率总体达85%以上,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春季造林任务。

三、存在问题

1.不少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重要性认识不够,重造轻管依然存在,人为毁林现象仍较普遍,部分新造林地段树木保存率较低。

2.与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人员严重不足,个别乡镇甚至没有专职林业技干,局机关办公室岗位上也是空缺,对林业工作的组织、指导、督促难以到位。

3.工作经费不足,根据《安徽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的意见》要求,到2016年,全县将完成16.18万亩造林任务,国家和省级造林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其所需工作经费至今没有列入财政预算。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切实做好今年春季植树造林的夏秋管护,全面落实林权,特别是午收季节,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毁林行为,保护好造林成果。

2.及早谋划2014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围绕省道s101两侧各100米景观林带建设、4条河流滩地造林、万亩丰产方林网等重点,全面开展宜林地资源摸排,尽早制定2014年造林规划。

3.引导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年内力争成功申报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引导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5家,争取国家林业贴息贷款1000万元以上,充分享受国家支农政策和金融优惠政策,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

4.不断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重点加强林木、林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加大涉林案件查处和打击力度,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全面完成林业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省级评审及成果发布。

5.以夏秋季节杨树的虫害防治为主,重点加强美国白蛾的监测,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

6.切实加强林业队伍自身建设。以强素质、提效能、树形象为目标,建设一支能挑重担、敢打硬仗、勇于创新的林业工作队伍,推动全县林业再上新台阶。首先,我谨代表溆浦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绥宁县四大家领导一行莅临我县考察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县县城建设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溆浦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城市化率达到32%,县城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0亿元,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15万,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投入多、力度大、质量高、速度快等特点,城市品位、承载力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日益改善。2009年10月我县成功实现“省卫”授牌,今年又顺利通过“省卫”复查。

一、突出规划引领,正确定位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和龙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建设的龙头,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坚持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发展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修改完成了《溆浦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确定了“改造城中、开发城北、完善城南、拓展城东、重塑城西”的总体思路和以商贸为主导,生活、居住协调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一心、一带、四组团”布局结构,实现了规划的超前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同时,加快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目前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详细规划还做到大手笔、大气魄,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师设计。如城北新区开发规划邀请湖南大学的建筑设计大师担纲完成;城西新城开发规划则邀请加拿大沃尔玛公司总裁罗伯特精心设计。这些规划设计既富有山城特色,又充满水乡神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此外,严格规划执法。今年我县专门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全县私房建设的紧急通知》(溆政【2012】1号)文件,严禁规划区内建小产权房和私人建房,严厉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规划区建房行为。

二、突出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我县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先导,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力争把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人居适宜、活力繁荣的美丽城市,取得良好实效,肯德基、湖南佳惠、湖南步步高、华天大酒店等著名零售、连锁企业相继登陆溆浦。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亿元,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二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人民公园、桔颂坝、屈原小学、绕城线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五年开展“百小工程”建设,县财政年投入资金300万元以上,开展背街小巷路面硬化、人行道改造等便民、惠民、利民工程;加快以路灯、霓虹灯改造为主体的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近三年城区共安装景观灯、路灯700盏,霓虹灯11000米,城区形成了75公里的亮化网络;大力推动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共新建城市公厕2座,垃圾中转站5座,购置压力式垃圾转运车3台。此外,我们即将启动县一中至二桥、汽车站至城南雷达站总长4.1千米的“一纵、一横”县城两大主要道路“水泥改油”道路提质工程,总投资1460万元。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推动产业发展。近三年来,共完成房地产投资17.3亿元,累计新开工面积88.4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06.1万平方米,竣工62.9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9亿元,支柱产业地位逐步显现。先后建成了格林新城、兆隆花园、溆水明珠、太阳城、月亮湾、星星苑等一批中高档多层、高层房地产项目,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培植支柱产业发挥了重要贡献。

(三)加强安居工程建设,构建和谐县城。我们把廉租住房建设、保障目标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承诺项目之一,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责任制落实和向上级项目争取力度,五年来共争取中央专项补贴资金4870.4万元,省财政专项补贴资金389万元,实施廉租房建设项目8个,共开工1800套,5.82万平方米,共发放租赁补贴270.73万元,为城市4565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近年来,天宁区房管局严格按照市房管行业服务行为规范和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规范廉洁、文明高效”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思想建设为先导,强化作风意识,转变职工观念。

局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从思想的源头做好引导,不断强化“四种”意识,努力把行风建设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一是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意识。把行风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长臧志强为组长、各分管领导和业务主管为成员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做到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二是强化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以抓教育、抓行风、抓培训为突破口,通过对职工的再动员、再教育,让职工认识到加强行风建设不仅仅是社会对房管的客观要求,更是房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行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拆旧为建新,建新为发展,发展为人民。局充分利用房管业务精,地区情况熟等优势,挖掘、发挥房管最大潜力,积极参与、配合辖区动迁工作。房管参与动迁的良好表现,受到领导的首肯和动迁户的赞誉,有力提升了房管的良好形象。四是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面对各种投诉及物业管理、公房管理、村镇权属登记、住房保障等工作上的诸多矛盾,局主管领导、业务科室采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开门接待、协调沟通等方式妥善处理,努力钝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长效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筑起了行风建设的坚固管理防线。一是将行风建设与行政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建立健全了行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将自觉遵守行风行纪纳入职工平时考核手册中,每月由职工自评,科室和局分管、主管领导逐级考核,使行风建设由过去抓一阵放一阵变成常年坚持、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二是建立健全服务回访制度,由分管领导和业务主管组成回访小组,对重点服务对象和公房住户进行回访,征求意见和建议。今年来,回访小组共进行服务回访20余次,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0余条,局根据反馈意见及时整改。三是建立首问负责制,完善来访登记制度。专门拟定实施办法,统一设置台帐,进行跟踪管理,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认真办理来信来访,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专门台帐,严格遵守办理时效,今年来收件来信59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答复。四是建立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制作了6块公示栏,将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承诺时限、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统一在办公场所上墙公布,并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设立意见箱、意见簿,聘请行风监督员,每年召开行风监督员意见征询座谈会,通过向相关企业单位和住户发放意见征询表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对征询到的意见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难释疑;对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进行解决,召开见面答复会,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突出城市经营,加快城市提质步伐

城市建设融资难,是我们欠发展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近年来,我们为破解城市建设融资难问题,加大城市建设融资平台建设,努力做活城市经营文章,取得良好成效。

(一)做实平台,理顺融资体制。我县2005年成立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为扭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规模小、资产少、负债高,政企不分,主要靠银行贷款、财政担保实施城市建设局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强公司资产、资源注入和债务偿还机制建设,变城市投资公司输血功能为引血、输血、造血功能皆俱的活力平台。至201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28亿元,实有资产达到6亿多元,并通过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认定为履行融资职能的平台公司,建立起了“融资—建设—经营—偿债”一体化,资本良性循环的投融资管理平台。

(二)拓展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努力拓展银行贷、项目争、招商引三个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我县通过向银行贷先后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14亿元用于屈原大道和迎宾西路两厢的土地开发建设、贷款445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贷款6161万元用于廉租房和经济房项目建设,从农发行贷款2470万元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贷款1.5亿元用于土地储备项目;通过项目争,把城建项目精心包装,积极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笼子;通过项目引,以bt、bot、ppp模式分别与浙江菲达、湖南财信、湖南金辉集团、义乌明通电子集团、湖南百龙置业签署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人民公园、桔颂坝、城东绕城线建设、园艺西路两厢土地开发等项目合作协议,总引资达4亿元以上。

(三)盘活资源,努力经营城市。按照“以地养城、以业兴城、以城建城”的思路,加快城市资产集聚、重组和运营,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存量资产资本化、无形资产有形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土地资源市场化,即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一律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今年我县共储备1210亩土地。存量资产资本化,即将闲置国有资产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经营,加快资产变现处置,以多种形式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无形资产有形化,即大力推进公用事业经营权和特殊行业特许经营权、广告发布权、道路命名权、房地产开发权等无偿资产的有偿转让。投资主体多元化,即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和社会资金、民间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建设。

四、突出城市管理,打造文明靓丽新城

林业工作简报 篇2

一、 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 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开展林业补贴试点,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逐步构建了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现代林业发展保障投入达 5 829亿元。具体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有效保护森林16.19亿亩, 工程区森林蓄积量净增7.2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 促进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63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40亿元。二是支持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实施以来共造林4.15亿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 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2.76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多百分点, 涉及面达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 279个县、3 200多万户的1.24亿农民。“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2 289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270亿元。三是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56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2亿元, 主要用于对工程区域内实行退耕农户的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禁牧舍饲补助及基建投资。从总体上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 明显改善北京周边生态环境。四是支持“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80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34亿元, 支持包括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其中,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3.67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 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二) 建立林业补贴制度, 努力实现“双增”目标

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 先后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129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53.5亿元。抚育任务量达到 4 874万亩, 通过对中幼林实施间伐、修枝、除草、割灌等, 改善了林分结构, 提高了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二是开展造林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造林补贴试点资金34.35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25.4亿元。通过在非工程地区安排造林补贴资金, 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 加快了我国造林绿化步伐。三是开展林木良种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8.48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4.48亿元。通过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育苗单位给予补贴, 加快了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

(三)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从2010年起, 对属于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从5元/亩提高到10元/亩。“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偿基金43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09亿元, 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13.85亿亩。二是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配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 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1 104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371亿元。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加大对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涉及的451个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经济”

一是积极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1年, 中央财政统筹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十项资金共28亿元, 2012年预计达到37亿元, 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 (新造、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种植加工以及金融支持等环节, 较大程度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林业科技推广。“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专项资金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安排6亿元, 进一步支持了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三是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贷款贴息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9.7亿元。通过将社会资金有效地引领到林业领域, 缓解了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四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方面, 对林业产业实行了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为使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对林业生产产生大的影响, 中央财政还安排相应补贴, 以保障林业生产生活用油。

(五)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焕发林业生机活力

一是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市, 安排集体林改工作经费35亿元。截止目前, 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面积占所有集体林的97%, 已发证面积占已确权面积的87%。二是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2009年6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修订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 从2009年7月1日起,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具备条件地区可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为缓解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低后地方财政的收支压力, 2010-2012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4亿元。三是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近年来, 中央财政就国有林场改革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意见。目前, 中央财政正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

(六)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

一是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补助资金及基本建设投资共31.06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5亿元。通过支持保护区能力建设, 加强监测和救助能力, 有效地支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 中央财政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 用于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此外, 逐步加大了湿地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安排12.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亿元。

(七) 强化灾情预防控制,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一是支持森林防火。“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森林防火补助经费、森林防火基本建设资金共6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12亿元, 进一步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体系, 提高防火应急水平。二是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及林业有害生物基本建设经费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5亿元, 进一步支持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做好疫情监测、检疫防灾、防治基础设施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支持抵抗旱涝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林业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0亿元, 用于受灾林地、林木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清理, 灾后林木的补植补造、因灾损毁的林业相关设施修复和设备购置等。四是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 提高林业经营者抵御风险能力。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陆续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辽宁等省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并扩大补贴区域, 提高补贴比例, 2009-2012年共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7亿元。

二、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以及林业发展面临着更多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 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使其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结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梳理及思考,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遵循林业发展规律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必须要遵循两个规律, 即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1.遵循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林木生长过程本身, 是通过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分、养分转化为木质木材,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林木高大的树冠覆盖, 减少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腾。林木较长的生长周期, 减少了对林地表层土壤的频繁扰动, 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一是从时间上看林木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种植到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培育才能实现。任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特别是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体制机制设计, 都不利于林木生长及生态公益效益的发挥, 甚至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因此, 对林业的投入扶持政策必须稳定。二是从空间上看林业生产的广域性和区域性并存。首先林业生产具有广域性。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地形等条件差别很大, 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区的主要领导把造林绿化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以广覆盖、普惠制为目标。其次, 林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我国不同地区适生的树种在生长周期、性状等各方面差别很大, 各地也有传统的优势树种和林业产业, 在林业生态建设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注意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 对某些地区予以倾斜支持。三是林业发展的其他某些自然规律。除了林木生产以外, 林业发展还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诸多内容。这些方面也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 需要在制定林业财政政策时准确理解。

2.遵循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

无论是产出经济产品还是生态产品, 林业发展还具有明显的经济规律。一方面林业产品具有显著公共性。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现代林业主要提供生态产品, 而生态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体系、绿化带、森林防火等。即使是商品林在未采伐前也具有公共性, 这些公共产品对维护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必需的, 但通过市场机制又难以保障供给。另一方面林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效益外部性。林业生产的基本内容是森林经营和森林利用。以经营为例, 经营者付出巨大劳动和投入后, 产出首先是空气、水源等被全社会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经济价值难以衡量, 经营者不能凭此进行市场交换, 也无法成为收入, 因而经营者为自身谋取的利益远远低于为他人和为社会所创造的利益。以利用为例, 经营者采伐森林后生产出木材等物质产品, 尽管通过市场交换可以获得销售收入, 但森林生态效益却随之消失, 这一损失也由全社会来承担。上述两种情况均造成了较大的外部效益溢出, 且难以经过市场价格得到表现, 因此, 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并且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公共性的补助和外部性的补偿。

(二) 把握制度基本要求

林业的各方面发展, 涉及到权属、资源、区位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做好林业财政工作不能在真空中和实验室里, 而要把握好国家各项制度的要求。

1.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完善林业财政政策、做好林业财政工作, 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不仅分析林业发展的状况要有历史的眼光、有辩证的态度, 而且制定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从解决问题入手。近年来, 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出台了若干项很好的政策和做法, 但与林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很不够。

2.把握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要求。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是我国各项基础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林业发展中的不同权属关系, 是林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集体林地已经基本承包到户, 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 因此集体林地和集体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功能相应更加突出。作为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 要强化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其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国有林场管理的8亿多亩国有林地及其上面的几十亿立方米木材蓄积,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全体公民而言十分珍贵, 坚持其国家所有、公共享有的特征非常必要, 改革过程中应该保全这部分资源和资产, 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 尤其不能以改革的名义私分林地, 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 导致本属公共所有的资源资产的流失, 更不能通过私分和变卖等方式将其私有化。

(三) 提高政策设计质量

政策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把政策设计好, 仅仅有理念、目标和要求是不够的, 需要设计者充分调研、不断学习, 还要考虑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政策边界清晰、简便易行。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 政策的设计过程, 就是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 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的过程。政策设计的科学品格, 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用理论思维整理材料、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注重简单性原则。根据上述四点要求, 纵观当前林业财政政策, 设计质量方面有三点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加强政策的系统性。经过“十一五”高速发展后, 我国林业发展的某些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时注意相关政策的避让与衔接, 即各项政策之间既不能重复, 也不能脱节。这对政策设计者们而言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十一五”时期, 中央财政在加强政策的系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建立补贴体系, 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全覆盖;制定出台多项措施, 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但这与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和全社会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今后, 中央财政将继续把加强政策的系统性作为提高政策设计质量的重点之一。二是要加强政策的简便性。林业财政政策既面对千家万户, 又贯通各级政府, 政策体系要简单易懂、方便易行。在研究时可以有复杂的论述和推理, 但是出台的政策措施应当好理解、好执行。如果出台的政策标准繁多、计算麻烦, 干部和群众们难以理解, 则不能说政策是成功的。三是要建设政策的评估机制。现在各项政策很多, 哪些实现了预期效果, 哪些产生了别的效果, 没有进行过全面、基础、量化、客观评价, 很多是靠领导的评语或是社会的反响。以后在研究出台新政策之前, 首先要反思现行政策, 要对照当初的政策目标梳理评估, 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政策执行时, 要不断监督, 及时纠偏。执行完后, 要马上检验, 保证时效性。

三、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做好当前几项林业财政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一) 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5]29号) , 2005年以来, 国家启动了一批沙区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据2011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 “十一五”期间, 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 1 717平方公里, 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但是, 我国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仍有173.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 占国土面积的18.03%。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老、少、边、贫”地区, 沙化导致生态恶化,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危及生存。目前我国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仅52.3万平方公里, 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30%, 而面积广阔的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目前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林业“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 荒漠化生态系统是地球之“癌”。四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不能厚此薄彼。长期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因此, 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二) 关于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改善林区民生, 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国有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 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 使广大的国有林场职工得到实惠, 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 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 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 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根据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 分离办社会职能, 重新核定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 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即国有林场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有林场抚育采伐、森林旅游等经营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1.要坚持公益性质, 明确国有林场改革方向。2.要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3.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4.要遵循自然规律, 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事社分开, 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二是理顺管理体制, 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三是创新经营机制,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五是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积极扶持政策。六是实行科技兴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严格依法治林, 加大林业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三) 关于造林补贴

近年来, 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并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是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实施造林补贴,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迫切需要。2009年9月2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了我国林业发展“双增”目标, 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等生产资料, 加上木材等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普遍感到造林有利可图。三是克服造林绿化“重造轻管”的有效保障。一直以来,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重造轻管”的弊端难以有效克服。实施造林补贴政策, 有利于将造林绿化的主体从政府转变为社会, 将“拿钱替政府造林”转变为“自己造林政府补贴”, 切实增强社会造林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四是各国增加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造林活动具有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及效益外部性等特点。在森林资源增加阶段, 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了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政策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政策创新:实行了普惠制, 凡是有需求的造林主体都可以申请;扩展了补贴地域, 林业重点工程覆盖不到的地区, 均可成为补贴造林地块;造林主体自主决定是否造林、造什么林、怎么造林, 没有指令计划;财政负担合理, 补贴标准以引导和激励造林活动为目标, 不负担全部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和林业财政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的认识逐步全面。克服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 也是我们大力推动造林补贴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 下一步, 中央财政将逐步扩大造林补贴规模, 建立健全造林补贴政策, 使其成为我国造林绿化主要扶持政策。

(四)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近年来,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们日常的调研、检查等过程中, 要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呼声也很多。对于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 我们高度重视, 不仅积极倾听各方面的呼声, 而且认真研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究竟是多少?我们认为, 集体或个人的林地被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的, 其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只是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对公益林木进行采伐,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每年获得国家补偿的情况下, 不仅仍然拥有公益林林木所有权, 而且可以利用公益林地发展林下经济, 增加收入。退一步讲, 即使对国家级公益林进行租赁, 其租赁价格分摊到轮伐期内每年当中, 每亩也只有几十元。此外, 区划并管护好生态公益林, 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利益。当然, 就整体而言, 目前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的。下一步, 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三是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2.研究推进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单一, 也是补偿标准偏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部分省区在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福建省制定了《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 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 综合参考生态公益林数量及其对流域的贡献大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按每年每吨用水量承担生态补偿金0.1元、0.05元、0.06元三种标准测算, 承担期限三年, 所筹集资金用于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该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达到每年每亩12元。广东省从2010年起统一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 并逐步提高标准, 2010年为每亩14元、2011年为每亩16元、2012年为每亩18元。目前来看, 这种补偿主要限于流域间、省域内的生态效益补偿。下一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提出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要求,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和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政策。

(五) 关于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各地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 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 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广西、江西、北京、甘肃等省已正式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文件。安徽、北京、广西、甘肃等省制定了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辽宁、江西、广西、福建等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广西2011年安排1亿元, 辽宁每年安排 5 000万元, 江西省2011年安排 1 000万元, 福建省2012年安排 3 000万元。在各地积极推动下, 林下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已达 2 081亿元。

林业工作简报 篇3

关键词:宜君县;林业科技;推广;主要问题;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53

宜君是一个山区县,林业在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占重要地位,围绕当前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和全县已建成的大面积干鲜果经济林后期管理,工作任务很重,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非常规范的思路发展林业,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现代林业的建设更需要科技的支撑,必须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按照国家林业科技工作的布局,地市级以下的林业科技部门和基层林业组织既是林业科技的组织者,又是林业生产的服务者,更是林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要切实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更好地服务于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和当前实施的干鲜果经济林建设,推动林业更好的发展。

1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

科技推广工作开展多年来,我县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紧紧围绕林业各大工程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了全县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县先后实施了优质核桃高产无公害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造林采用了四大一膜,阔叶树截杆、套袋和核桃管理技术,应用了核桃苗嫁接技术、容器育苗、ABT生根粉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提高了全县造林良种使用率和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了广大林农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县(区)林业主管和科技推广部门,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

在今后的技术推广中,首先要加大科技培训,在培训中,一是编写有机核桃栽培技术资料,统一教材,统一技术,达到全县栽培管理技术的统一性;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举办县乡级技术培训,县级培训聘请专家教授对全县栽植大户、农民技术员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转变思想观念、讲解技术,乡级技术培训由本县技术员完成,以现场示范为主。每年抽调林业技术员到乡(镇)实行技术包乡责任制,以技术培训为主要包乡工作形式,采用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园地科学管理技术,培训乡村农民群众;三是选派技术能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短期培训,使技术培训真正起到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2 结合我县核桃发展实际需求,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一是按照林业科技推广计划,推广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ABT生根粉、生长调节剂、截杆、覆膜等适用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及质量;二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推广核桃大水、大肥、大穴、大苗、地膜覆膜等“四大一膜”建园技术和嫩枝嫁接、暗光愈合硬枝接改良及施肥、套种、修剪等综合配套管理六项关键技术;三是引进核桃优良品种,丰富我县核桃种质资源。

3 防控家畜等啃食苗木,巩固新造幼林地造林成果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三北五期工程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步伐,年均造林在万亩以上,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但在工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是被牛、羊、鼠、兔等啃食明显,严重影响了新造林地的苗木保存率和成林进度。为了解决牛、羊、鼠、兔啃食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摸索,并在今年春季选取了100亩牛羊易出入的造林地进行涂抹自制防啃液,另选取立地条件类似相邻地块作为对照试验区域。试验地块设立以来,经过对照观测,涂抹自制防啃液的100亩造林地无牛羊啃食现象,而对照地块有牛羊明显啃食现象,苗木损毁严重。

涂抹自制防啃液措施应用以来,在工作中有以下优点:一是成本低廉,防啃液由宜君县林业工作站自行研制,成本较低,目前每亩不足20元;二是便于操作,在施工中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实施,无作业难度,施工效率较高,将此成功防控技术推广全县,将提高造林成活率。

4 认真做好科技试验和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我县林业发展及主导产业需要,组织开展了核桃的抗霜冻试验、修剪试验、系列产品深加工开发,鼠兔防治试验、肿腿蜂引进与防治青杨天牛试验,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核桃保鲜贮藏试验;二是组织科技人员自主汇编了《有机核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有机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管理标准手册,该标准已通过铜川市科技局、技术监督局专家组评审,现已颁布实施,成为全市的地方标准,并荣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5 取得的成效

5.1 科技推广机制得到创新

一是推行技术包乡责任制。为了确保科技推广成效,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制定了《技术包乡考核办法》,推行主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责任制,由站长与包片领导、包乡技术人员签订三方责任书;二是实行技术服务卡和工作日志管理制度。要求技术员在下乡服务期间每日填写技术服务卡和工作日志,并要求接受服务群众在服务卡和工作日志上签名,全面落实包乡责任制。

5.2 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技术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一是由县林业站组织对县、乡林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技能培训。先后培养了50名能独立操作核桃综合配套技术的农民技术员;二是由技术推广人员分别到10个乡(镇)开展技术培训,把培训班办到村上,示范到田间地头;三是利用集会开展技术宣传、技术咨询。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培训,现已有一批懂技术、用技术的乡土林业技术人员,为我县林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5.3 科技推广工作与林业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

县林业站紧紧围绕我县林业生产实际,集中力量开展林业科技推广,进行了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先后开展了林木良种及丰产栽培、核桃丰产培育及综合管理、低产改造、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核桃品种选优、有机核桃生产等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其推广运用已取得显著效果。endprint

5.4 科技推广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我县把以核桃产业列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县政府把核桃建园、综合改造纳入乡(镇)考核指标。

6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林农对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林农的认识问题是林业技术成果最终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由于思想观念、劳力、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个人知识水平、信息传播等因素的限制,对林业科技推广的认识差异较大,接受能力差别也很大。近年来,县林业站尽管多次开展核桃栽培管理和嫁接技术培训。但是,群众参加学习培训时,听专家、技术员讲解核桃前景及技术要领时林农学习积极性不高。

6.2 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不建全

全县林业科技推广的大多数工作都由县林业站承担,主要负责全县10个乡(镇),36.8万亩核桃综合管理的技术推广与指导和4个国有林场的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工作,仅靠县林业站人员推广普及林业科技,力量显得严重不足。而乡(镇)又缺乏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职人员,乡(镇)包村干部大多对林业科技推广学习和应用重视不足。

6.3 科技推广投入不足

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每年投入林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少之又少,无法开展各项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6.4 科技支撑力量不强

促进科技推广的良好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推广限于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单打一、一阵风的推广模式;受林业科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推广人员重视理论学习,而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知识更新较慢,影响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专职推广人员数量少,按实际需要生产关键时段,甚至1个村、1个组需要1名技术人员,按现有条件1人包10~20个村甚至30多个村,技术推广仅仅停留在个别点上,没有推广到面上。

7 对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1 要整合资源,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

林业部门作为林业技术推广的有生力量,要充分发挥林业专业技术的资源优势,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林业技术推广队伍,根据季节、农时做好经常性的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的准备,为林农及时、准确地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林业生产经营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我县林业事业。

7.2 要加强对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通过再教育、外出参观学习、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全面提高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大力培养优秀的科技推广人才,不断提高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3 要增加投入,确保科技经费逐年增长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增加林业科技推广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投入体系。

7.4 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的自身建设

结构合理的推广网络是做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同时建立乡(镇)林业技术推广机构,购置必要的科技推广设备,改善推广手段和办公条件,为全县林业发展和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7.5 做好有害生物防控、提高新技术推广和森防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测报、检疫、防治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治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举办培训班及发放培训教材、培训册等多种形式,培训护林员、基层监测人员及村级森防员,使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基本的监测预报方法及防治技能;支持和鼓励专业防治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林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等活动培训林农;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新技术和新农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林农的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和扶持林农建立形式多样、自律互助的防治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成效;大力推广应用生物药剂、无公害农药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重点推广有害生物人工与生物防治技术,使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加强与科研、院校单位的密切协作,开展病虫害防治试验,如蛀干防治试验、生物防治试验、综合防治试验等,在红脂大小蠹、林业鼠兔害等我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提高了防治科技含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农韧钢,金颐熙,谢玲.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J].广西林业,2007,(04).

[2]王前,徐赛香.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

[3]陈杰,张晓凡.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岛东林场林业技术推广为视角[J].热带林业,2009,(02).

[4]于效丹.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3,(11).

[5]陶文峰,戴熙党.浅析林业技术在林业工作站中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0).

[6]缪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22).

[7]黄鹏,凌晓明,翁鸿燕,陈卫军.浅谈林果科技普及与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1).

[8]马凯.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9]江淑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7,(2).

林业局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篇4

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首先是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在修订林业十二·五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是: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20.0万亩,其中新建12.5万亩,改造完善7.5万亩,面积核实率100%,造林保存率85%以上。其中:发展以油橄榄、银杏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11.6万亩,新建4.1万亩(油橄榄基地1.5万亩、银杏基地2.6万亩),巩固完善 7.5万亩(油橄榄基地5.5万亩、银杏基地2.0万亩);以油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3.0万亩;以杨树、桤木为主的短周期木质原料林基地2.9万亩;以银杏、中山柏为主的珍贵树种用材林1.9万亩;以农村观光旅游为主的风景林基地0.6万亩。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达到48.0万亩,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产品综合开发加工能力,重点扶持油橄榄、银杏、油桐综合加工企业,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户以上,创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2个,新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创国家aaa级风景区1个,全力打造中国橄榄油之乡、中国西部银杏之乡。其次是对“221工程”(林业部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和荒山造林等工程的年度任务编制了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

二、产业发展、特色鲜明

一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新建特色经济林基地2。7万亩(其中银杏基地2.0万亩、油桐基地0.5万亩、油橄榄基地0.2万亩),低效林改造银杏0.8万亩、油橄榄0.4万亩。

二是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在开江普安工业园区征地30余亩,车间占地3440平方米,综合大楼建筑面积4125平方米。建有全自动榨油、橄榄酒、橄榄叶精华素化妆品三条生产线,产后产值达1。8亿元。已购置意大利阿法拉伐榨油生产线,日产量可达50吨;四川银杏实业公司和渝州农林有限公司入驻普安工业园区,建设厂房及生产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成都华高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邳州鑫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多家企业洽谈,目前已与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达成银杏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四是品牌建设有序开展。“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四川省经济林之乡”申报工作业已完成,“中国橄榄油之乡”、“四川银杏之乡”的申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

五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猛。结合林业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XX县糖房坝油橄榄专业合作社,罗山槽油橄榄专业合作社,XX县长生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菩提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甘棠镇油桐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3300户,带动农户16500余户种植银杏、油橄榄和油桐,有力促进了银杏、油橄榄和油桐产业的发展。

六是生态旅游发展迅猛。投入资金多万元对金马山、峨城山、金山寺、明月湖和宝石湖等景区,普安三岔路至宣汉界、任市至长岭、甘棠至长岭段公路进行绿化,有力促进了以金山寺森林公园、峨城山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森林观光旅游业效益发挥,全年生态旅游产值达1。156亿元。

七是综合开发利用特色突出。全县已有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渝州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综合开发利用成绩突出,目前共开发出8大系列,64个品种。开发的“绿升”橄榄油、橄榄酒、“曼莎尼娅”系列化妆品,率先进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绿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第一个油橄榄原产地证明商标、达州橄榄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一系列荣誉。橄榄叶精华素的研发与应用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新奖。银杏茶、银杏饮料市场广阔,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条。

三、政策扶持、务实有效

一是优惠政策力度大。县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林业产业发展。银杏、油橄榄产业基地建设实行适度补贴政策。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200 亩以上的村,县财政给予银杏、油橄榄种植户一定的补贴。银杏采叶园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3年。银杏果用园、材用园、绿化树培植园每亩每年补助 50元,连续补助5年。油橄榄果叶园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3年。对现有油橄榄基地采取高接换种等方式进行低产改造的,经验收合格按200元/亩给予一次性补贴;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5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1名,20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2名,技术员报酬按1000元/月计发,由县财政给予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及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合林业产业的保险产品。

二是保障措施督查严。产业发展实行督查管理制度。由县林业局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建质检组,对产业建设各环节进行专项督查;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产业发展的进度及各相关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综合督查;由县财政局、审计局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产业建设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督查。督查一律实行通报制度,对建设好的乡镇及单位予以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将督查结果与验收结果作为乡镇和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依据之一。

四、科技支撑、强劲有力

一是送科技下乡活动内容丰富。今年共制作林业宣传版面30块,印发林业科技宣传资料3000份,发放科技图书150册,通过报刊、电视发放林业科技信息15条、电视播放两大工程、现代林业产业、油橄榄产业、银杏产业系列专题片4部。

二是技术培训针对性强。围绕现代林业建设,集中在县城开展银杏技术培训3次、油橄榄技术培训1次、中山柏技术培训1次、油桐技术培训2次,培训林农2300人次;在乡镇和基地开展技术培训100多次,培训林农2万多人次。

三是技术合作不断拓展。在巩固好与中国林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林科院等技术合作的同时,与中科院成都分院达成科技合作协议,并制定了《中科院成都分院与XX县科技合作暨“挂包帮”方案》,重点加强银杏、油橄榄、油桐“园区的经营管理、早果丰产、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应用和示范推广。先后协办了橄榄油国家标准修订暨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论坛会、全市林业产业暨种苗工作会。协助市林科所、推广站开展了油橄榄及中山柏课题研究。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探索创新,XX县油橄榄生产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组织编制完成了《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油橄榄育苗与繁殖》、《油橄榄环境条件》三个地方标准和《油橄榄加工技术规程》、《橄榄油》两个企业标准。并与四川大学合作,对橄榄叶进行了橄榄油医药保健品开发、橄榄叶精华素及化妆品开发,提取的橄榄叶精华素及橄榄苦甙属国内首创,橄榄苦甙晶体纯度达到98%,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油橄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加工的空白。《银杏丰产园栽培技术标准》、《无公害银杏栽培技术规程》正在制定中,XX县银杏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全国银杏标准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是技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以县林业局为中心,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中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林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重点种植户为骨干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今年仅油橄榄、银杏基地配置专职技术员达70余人。

五、目标明确、准备充分

林业工作检查简报 篇5

3月24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孟现带领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在县林业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江左镇石张庄村、翟村、乔村、双泉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和西山植物园扩建工程罗村段等林业生态工地,实地进行了察看,现场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之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是65000亩,其中,省、市下达任务是24686亩。双泉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造林3200亩,全部完成任务;村庄绿化示范工程绿化面积2118亩,已全面完成;西山植物园扩建工程完成造林160亩;生态能源林建设工程完成4500亩,任务完成率达90%;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造林3300亩、补植造林10100亩,任务完成率分别为66%和86.3%;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完成3000亩,任务完成率83.30%。截止3月22日,全县累计完成营造林52780亩,占任务的81.20%,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139万元。

林业工作简报 篇6

xx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不断提升我市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林工作,加快法治林业建设,按照《xx省林业局xxxx年推进法治林业建设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xx林业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林业工作实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大力开展林业普法,为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奋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1.依法抓好疫情防控,推进林业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把全面禁止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强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社会环境;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依法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野保科;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单位

2.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健全权力运行机制。用好用活“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及时将信用数据、双公示数据录入市信用系统。积极配合省林业局梳理编制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清单,压减和下放行政权力事项;配合市行政审批部门,做好林业行政服务“放管服”工作;完善“互联网+监管”清单,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规财科,各有关科室、单位

3.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不断夯实执法基础,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事前公示,规范事中公示,推动事后公示。二是探索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按照省、市要求,逐步实行对立案、调查、取证、决定、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全过程的跟踪记录。三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应当由本机关法制机构进行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稽查支队,各有关科室、单位,各县(市、区)林业局〕

4.抓好政策法规“立改废”工作。配合省林业局开展林业立法工作;做好新修订《森林法》的贯彻落实,启动有关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法规的“立改废”工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军民融合、开放政策、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单位,各县(市、区)林业局〕

5.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局各行政执法科室要根据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制定年度抽查计划,根据计划按期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检查人员业务培训,开展检查时,应向检查对象出示工作证件,说明检查事项及其依据,告知权利义务。: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单位〕

6.积极探索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根据森林公安转隶、乡(镇)林业机构改革和林业执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职能分工,依托林业部门现有的执法力量和职能,积极探索组建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快推进林业综合执法制度改革,避免因衔接不畅出现林业执法真空。: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稽查支队,各有关科室、单位,各县(市、区)林业局〕

7.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局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当统一交由内设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提交会议讨论和作出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林农负担、生态环境影响等其他方面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各级林业部门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将公众参与作为检验依法决策的依据。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健全涉及重大决策的规范性文件前评估、后评估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立项、合法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坚持有件必备。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健全涉及重大决策的规范性文件前评估、后评估制度。: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办公室,各有关科室、单位〕

8.加大涉林类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和实施。做好法规、规章贯彻实施的宣传、培训、执法、评估等工作。在新《森林法》施行前,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以及各县(市、区)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通过自学、专题学习、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新修订的《森林法》,要兴起学习宣传《森林法》的新热潮,准确把握今后的工作方向和新要求。要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结合植树节、爱鸟周、国际湿地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种林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办公室,各有关科室〕

9.依法推进各项林业改革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完善行政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作用。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做好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登记工作,加强林权流转规范性管理,压缩林地经营权审核、登记全流程办理时限,保障林地经营权登记、抵押等工作顺利开展。: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各有关科室、单位〕

10.加强行政应诉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报备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出庭应诉,提升法治林业公信力。对重大敏感、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行政应诉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xxx%。高度重视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加强与检察机关的沟通配合。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必须逐级上报,加强林业系统行政公益诉讼的指导。: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各有关科室、单位

三、保障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分别在年中和年末将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局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局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要加强对各科室、单位开展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局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2.强化宣传培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百万网民学法律”、分类学法考法等普法活动。各行政执法科室、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林业宣传,充分展示法治林业建设的特色亮点和经验,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政策法规和林业改革科;责任科室:各科室

3.强化工作保障。加强法制机构建设,配齐与其工作任务和职责相适应的人员。建立法治林业建设财政保障机制,法治林业建设重点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局财政预算。:规财科;责任科:各科室、单位

林业工作简报 篇7

关键词:林业,宣传工作,可持续发展,建议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坚定建设生态文明林业的理念, 推进本县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农村林业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必须要认识到林业宣传的造势效益, 认识到林业宣传的重要性, 有条不紊地落实好林业宣传工作。

1 林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林业宣传是一项关系林业全局建设的重要工作, 重视林业宣传工作, 更有利于林业部门形象的塑造, 更有利于展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卓越成果, 更好、更快地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由此,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林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1.1 林业宣传是关系林业全局发展的重要工作

林业宣传是贯彻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 直接关系到林业的前途和命运。加强林业宣传, 对于提升林业地位, 动员全社会力量, 进行现代林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2 林业宣传是提升林业地位的重要手段

在展示林业建设成果、增强全民生态意识、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等方面, 林业宣传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林业宣传更是肩负着凝聚力量、统一思想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思想性都很强的工作任务。

1.3 林业宣传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林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新时期, 我们必须要认识林业宣传的重要性, 加大林业宣传力度, 广泛传播森林文化、生态道德文化等内容, 提高居民生态文化理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繁荣发展。

2 林业宣传工作的内容

2.1 宣传农村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注意宣传林业的公益性、多样性、基础性, 阐述林业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 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起全社会对农村林业发展重要性的重视程度;组织开展专题讲座, 与会宣传各地发展林业推进新农村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用事实证实林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2 宣传地方林业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及典型示范

着力发掘林业发展先进单位, 深入宣传其取得的光辉事成绩, 重点扶持造林绿化, 积极开展义务造林计划, 不断出台新政, 刺激农村造林计划;大力宣传林业产业新政, 宣传林业产业新方向, 推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典型, 促进农户增收;重视林业培育工作, 保护现有取得的好成果, 宣传其为经济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时, 宣传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对林地、湿地、林木等破坏的惩处力度;加强林业保护, 宣传目前在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方面, 面临的严峻形式, 做好一切护林准备;发现典型、抓住典型, 用感染事迹进行宣传, 用榜样的力量的教育人、感化人。

2.3 大力宣传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

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自治区林业科技大会精神;以林业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 宣传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机制、新模式;宣传、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企业和林业科技成果。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和依法查处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非法征占用林地、湿地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专项宣传活动, 强化林业管理和执法职能;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目等时机, 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 加强普法宣传队伍建设, 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把普及林业法律知识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林业法律意识。

2.4 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的激励机制

重视林业宣传工作, 注重宣传后考核, 将其纳入各乡镇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之中。

宣传任务工作指标量化, 每年林业局都应制定年度宣传工作方案, 并量化到具体的工作指标之中, 实现林业宣传工作的量化管理。

定期组织宣传工作评比, 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 推选优秀个体进行表彰, 同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给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层奖励。

2.5 加强林业宣传与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的协调合作

加强协调合作, 形成林业宣传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同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的协调合作, 积极开展林业专题宣传活动, 扩大宣传影响力;要采取多样化的的宣传形式, 不断丰富林业宣传手段, 要不断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积极拓展宣传领域,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和研论会、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展览、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

参考文献

[1]邓禾.我国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完善[J].林业经济问题, 2007, (1) :1-5.

[2]吴静平.从和谐林业理论探讨我国森林法律体系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2) :61-63.

林业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篇8

关键词 林业;档案管理;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林业是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也是公益事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工作首先可以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另外,还可提高土壤利用率。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政策性及机密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在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将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是林业工作的重点。

1 现状

1.1 收集环节规范性较差

林业档案内容较多,档案记录工作量大,造成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秩序混乱,从收集内容到整理成册的整个过程,没有制度可言,如收集的文字资料内容不丰富、文档内容格式混乱等。

1.2 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林业档案管理观念一直没有改变,不注重工作管理方法的革新,没有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管理林业档案,这就造成工作效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档案管理可使林业工作有据可循,然而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造成林业档案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在林业档案管理方面,要注重工作方法的革新,与时俱进。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收集资料、整理档案、装订成册等工作不了解,也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1.3 林业档案管理的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由于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性较差、管理方法落后,必然会导致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林业档案记录工作疏忽,整理过程出现漏洞,导致林业档案丢失或无法查阅,影响林业工作健康的发展。

1.4 没有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

在一些林业部门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够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把档案管理工作仅作为抄写记录的简单工作,而非林业工作的重点,只是做到了不泄密、不丢失。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认识不够,将使林业工作受到严重阻碍。

1.5 档案室设施陈旧

档案室的环境、设施会对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档案室的设施陈旧,环境潮湿、狭窄,没有专用的档案架,会造成文件资料发生虫蛀和霉变,林业档案严重受损。因此,档案室的环境也会影响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

2 改进策略

2.1 制定规章制度,使林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工作方法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2.2 提高林业档案的利用率

林业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进一步深化和扩充,可以将林业工程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法、施工管理、工作计划等各项环节,利用图标、文字等形式计入档案,将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全面、准确、及时、迅速地做好林业档案的管理记录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使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其最大的功能。

2.3 林业档案管理电子化

要使林业档案充分发挥其功能性作用,就要将林业方案管理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要敢于创新,革新旧式工作方法,实现林业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如可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缩微技术等,合理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能使林业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化、科学化。林业单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扫面议等辅助工具,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

2.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林业档案具有保密性,因此在选择档案管理人员时,要更加注重他们的政治作风、责任心等素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与管理人员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林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以及技术水平,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时俱进,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林业档案更加实用、科学化。同时,领导也要足够重视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指导、及时监督,提高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3 结语

林业档案管理对于提高林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推动林业事业发展,维护林业历史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建立民主、系统、科学的林业档案管理制度,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管理方案,使档案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林业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谨而又繁琐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阻碍,并寻求高效的解决方案,使林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使我国林业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健康地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及提高居民收入。

上一篇: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下一篇:酒店财务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