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总结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银行金融统计工作总结

金融危机后的银行金融统计稳健发展分析

摘 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是对一国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规则和体系的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机构跨国混业经营和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化,金融机构通过多样化收益的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多样化收益为目的的交叉组合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将导致风险集聚,增加系统风险,并提高风险监管的成本。促使监管部门担心风险将向银行业迁徙。本文涉及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监管和规制等领域,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统计 金融监管

2008年,由于美国爆发大规模“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通过贸易渠道和国际资本流动迅速扩大到全球。在部分国家,危机甚至由虚拟的金融领域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减速,停滞甚至倒退。针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期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计划,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步入经济转型后的高速发展期,金融安全对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提高我国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加强我国资本资源配置已经提升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高度。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稳健统计

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与风险息息相关,就机会成本来说,银行的获益手段是赚取闲置资本的机会成本差额。而在获取最大差额的同时也存在着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以“经营机会成本风险”为其盈利的基本手段。商业银行为了保证稳健经营同时获取最大利润,需要合理控制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为此,银行对其经营数据进行分析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几率。随着银行业和统计学术研究发展,两者的融合逐渐形成金融统计这一学科。银行进行金融数据统计研究也成为商业银行的常规工作之一。纵观国际金融历史的变迁和金融产业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资产管理模式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前,可以归结为资产管理模式。商业银行的负债基本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加上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有限,只能相对被动的接受负债。而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资产业务,其主动权却掌握在银行手中。所以,这段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业务。

(二)负债管理模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繁荣期,社会急需通过银行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极大压力,商业银行开始开拓新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方式转变,负债规模的扩大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管理重点转向负债,形成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三)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开始实施浮动汇率,汇率变动幅度加大。受1973年石油危机影响,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利率波动也变得剧烈。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银行经营管理的观念逐渐改变,由负债管理转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四)资本金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存贷利差变窄,金融衍生工具广泛使用,国际资本交换频繁,使银行面临风险复杂多样化。资产负债的形式繁多,银行的金融稳健统计指标变得复杂多变,增加了统计分析的功能工作负担,对风险的控制收效提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经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后,已经全面向“资本金管理”迈进。

银行的金融稳健统计是银行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银行抵御外部风险的的信息来源,可以说是金融监管的实现手段。

二、《巴塞尔协议》产生和发展

(一)《巴塞尔协议》产生及近期发展

为使国际活跃银行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十国集团于1975年在国际结算银行瑞士总部建立巴塞尔委员会,专门研究对国际活跃银行的监管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为成员国中的跨国银行制定一个可以衡量资本充足性并且建立最低资本充足要求共同统计标准,建立国际通用的金融稳健统计框架。

1.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

1988年发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首先提出资本充足比率指标,用于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并详细说明资本的定义以及指标的计算方法。

《巴塞尔协议》结合当时国际银行的经营资本金需求标准,确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为8%(即资本充足比率),其中核心资本至少应达到4%。为商业银行提供银行负荷经营提供了稳健的资本金参照标准。

2.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商业银行危机都在昭示,损失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交织而成。于是,巴塞尔委员会在2004年公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三方面的共同约束,形成现代金融监管中的“三大支柱”。

(二)金融危机过程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改

1.金融危机始末和原因分析

本世纪初的“华尔街海啸”,是从2007年开始浮现的新一轮金融危机。自美国2006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投资者开始对基于美国房地产的证券化资产升值潜力失去信心,进而引发美国的流动性危机。而美国不动产证券化资产通过美国大型跨国金融集团以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对外销售,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资本流通传递到购买证券化资产的国家。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创新使得金融交易的每一个交易环节上的杠杆比率比上一次更高,需要的保证金越少,进而风险被急剧的放大。在各国对金融安全维护过程中,由于有高杠杆效应的驱动,累积了巨大的风险,负债与资本金比例严重失调。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大规模的调整利率和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本,也没能阻止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次贷危机”在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下发展成为惨烈全球金融海啸。

2.2008年《巴塞尔新协议》补充文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初期,巴塞尔委员会着重致力于改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焦点集中在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计划,尽快恢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以及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和有毒资产的清理等方面。巴塞尔委员会为此出台了三个有关的稳健统计文件——《公允价值度量的报告》,《健全流动性监管原则的咨询文件》和《额外风险资本要求的咨询文件》,提出了相应的银行稳健统计要求。

3.2009年《巴塞尔新协议》框架修改文件

200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的政策建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提高银行资本基础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第二,扩大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面。委员会提出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监管,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衍生品交易、回购和证券融资活动。第三,引入杠杆率作为《新资本协议》风险资本框架的补充措施,将基于适当的评估和校准,将杠杆率纳入第一支柱。杠杆率监管将有助于控制银行体系杠杆率的过度累积,并为防止风险资本套利和模型风险提供了额外的保护。第四,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建立超额资本用于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反周期资本框架将使得银行体系更加稳定,降低而不是扩大经济和金融冲击。第五,建立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包括覆盖30天的流动性覆盖率,以及一个长期结构化流动性比例。该框架还包括一套监测指标以帮助监管当局识别和分别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趋势。

三、《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金融稳健统计改革

(一)我国金融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自06年12月起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必须意识到健全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可以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取得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具备可靠有效的银行金融统计方式方法及健全的金融数据库,能够大幅的提高我国的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与国际接轨且适应我国发展的金融稳健统计体系也将帮助我国银行业获得核心竞争力。

(二)从《巴塞尔协议》看我国银行金融统计改革

由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是国际法或国际公约,各国或经济组织对此的态度有所差异。2006年我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批量进入,已经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造成一定冲击。然而,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没有遭受到与美欧类似的重创,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少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以及人民币不具有国际货币功能而涉足国际金融市场不深,才逃过一劫。

考察我国银行金融统计体系的现状,在监管方面,现行的“一行三会”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再次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三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监管的效率。在银行方面,金融统计数据库主要应用于本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统计指标设置基于会计财务分析,其金融统计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统计信息不透明,银行间的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低效、失真的状态,报送数据存在人为调整,虚报、瞒报现象屡有发生。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业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产业改革方面可以吸取经济强国经验,以此次金融危机为鉴,稳步有序的进行金融改革。

参照《巴塞尔协议》的国际银行资本框架,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统计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是积极推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本框架,引入杠杆率补充风险资本,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需要注重从内部补充资本,强化内部约束,提高资产质量,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提足贷款损失准备;但是也不排除积极利用外部渠道补充资本。

二是逐步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从健全资本充足率和强化信息透明度入手。使用全球性流动性标准,提高反周期超额资本比率缓解亲周期性。加强会计准则,建立公正的资产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进行国际协调,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必须加强对我国银行信息的有效披露。完善银行业金融统计数据制度建设,提高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实施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将具有投资性的金融商品、投资服务纳入统计范围,避免产生信息披露的真空地带。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在充分了解银行状况的基础上作出理性判断;同时,使银行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绩效。

参考文献:

[1]王兆星.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金融.2009(23).

[2]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2009(12).

[3]马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金融经济.2009(11).

[4]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standards and monitoring. December 2009.

作者:杜岩峰

第2篇:德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统计制度

摘要:本文对中国、德国中央银行的统计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德国中央银行统计工作的架构、法律、部门安排、数据采集、报表编制、统计技术、报表体系、数据披露、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实践进行比较,提出若干值得我国学习的做法。

关键词:中央银行;统计制度

一、德国金融统计工作的基本架构

(一)政府统计部门的架构

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德国拥有完善的宏观经济数据统计与发布体系。联邦统计局根据《联邦统计法》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各类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联邦银行在统计和发布金融部门和对外部门的数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二)德意志联邦银行统计所依据的法律

除了欧盟(EC)No 2533号和欧盟(EC)N0 2433号法令之外,相关的法律还有《德意志联邦银行法》、《银行法》、《联邦统计法》以及《联邦数据保护法》等。

(三)金融统计部门的职责及与其他政府统计部门的关系

德意志联邦银行主要负责金融与国际收支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发布。联邦银行拥有健全的数据报告系统,并通过月报、季报、年报和季节性调整统计报告等按月发布银行统计、资本市场统计、国际收支统计等数据。联邦银行统计司的职责是:收集外部部门统计数据、银行统计数据以及与银行监管有关的数据。

鉴于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地位,在发布金融数据的同时,也会涉及其他宏观经济数据,这是联邦银行与联邦统计局之间达成的“君子协定”。涵盖的数据主要有三个部分:1、货币数据;2、各类经济指数;3、外贸数据。联邦统计局主要依靠联邦银行获得金融统计数据,并与联邦银行同时公布于众,但更详尽的数据和解释工作主要由联邦银行负责。

(四)金融统计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联邦银行统计司下设4个处,分别是:银行与外部股票统计处,国际收支统计处,综合经济统计、资本市场统计与年度会计数据统计库处,统计数据处理及数学方法处。全司326人,其中公务员124人,雇员202人(总行工作人员约2300人,统计司人数占总行全行人数的14%,是联邦银行中人数相对较多的司)。

二、金融统计的数据采集和报表编制

(一)数据报送的机构范围

联邦银行采用了电子化、网络化的数据处理系统,即联邦银行超级网(the Bundesbank’s ExtraNet),所有数据报送机构均可自动在网上向联邦银行上传或下载数据。所以,已经完全突破了过去的数据报送范围,数据报送范围广泛。

(二)数据报送的方式、频度

如上所述,各机构向联邦银行报送数据采取网上自动报送的方式。报送频度则根据上述众多不同的统计报表、根据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报送频度,如随时、按日、按月、按季报送等。

(三)数据报送的技术支持情况:联邦银行超级网体系

联邦银行过去使用的是电子报告系统,该系统最初只是被设计用于有关银行统计的数据。从2005年1月起,电子报告系统被一套新的系统完全取代,即联邦银行超级网。这是联邦银行新的电子业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的电子化处理。联邦银行计划全面转向电子数据系统,以便与其他欧元区中央银行保持一致。

三、金融统计的指标体系和报表体系

联邦银行的统计主要包括银行统计和外部部门统计。即相当于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这两部分统计内容。由于联邦银行也承担着部分银行监管职能(银行监管主要由专门的金融监管局——BaFin负责),所以,联邦银行的统计也包括出于银行监管目的的统计,即银行监管统计。银行统计和外部部门统计是重点。

(一)银行统计

银行统计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月报和一些补充报表。资产负债月报是主要报表。月报的内容包括:资产、资产补充数据、负债、负债补充数据。

联邦银行网站公布的“银行统计指导及客户分类”有关于统计指标具体含义的解释。

(二)对外部门统计报表体系

对外部门统计包括外部交易(支付及收入),非银行机构与非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证券以及直接投资证券的统计。所依据的法律是外贸与国际收支规定。

联邦银行在其网页上“金融法规”部分提供了与金融法规有关的信息。除了金融法规监管结构的一般信息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联合国、欧盟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的金融法规信息。

(三)银行监管统计报表体系

联邦银行的银行监管报表体系内容包括:

1、自有资金报告(原则Ⅰ);2、流动性报告(原则Ⅱ);3、非贸易账户机构的贸易账户报告;4、超过150万欧元的大额贷款报告;5、月度总收入报告;6、建筑信贷协会提供的特别信息报告;7、金融服务机构月度收入报告;8、符合报表规则的报告;9、符合审计报告规则第68条的数据一览报告。

(四)金融统计对象的分类

联邦银行的统计中把社会部门共分为银行、企业及家庭、政府三个部门。银行分为两部分:德意志联邦银行、银行(除去德意志联邦银行以外);企业及家庭下面分为三部分:企业(包括商业企业)、家庭、非盈利机构(不包括商业组织);政府下面分为两部分:中央、联邦州、地方政府和特别基金,强制社会保障机构等。

联邦银行网站公布了“银行统计指导及客户分类”,其中对于月报统计、发布及外部统计、发布以及部门分类有着详尽的规定。

四、数据质量的控制、评估与数据披露

由于全面使用电子报表体系,所以报表内设的平衡关系可以避免一部分差错。此外,如果联邦银行认为某项数据有疑问,则请报送单位专门做出解释。

联邦银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数据发布标准(SDDS)的成员国,其数据较为公开,大部分数据都可以在网站上下载。

联邦银行数据公布频度为:按季公布外债数据:按月公布银行业账户分析、中央银行账户分析、国际收支、国际储备与外汇流动性;按日公布中央政府国债利率,随时公布短期国库券贴现率(在竞价时)、股票价格指数(主要是CDAX price index、The CDAX、DAX priceindex和The DAX等四个指数,由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提供);每年公布两次国际投资头寸(六月底和十二月底);汇率的公布频度为:欧元兑28种外国货币的汇率,按日公布;同业市场上欧元兑美元汇率,每半小时公布193个国家货币兑美元和欧元的汇率。

五、信息共享

联邦银行依据相关的法律与相应的机构进行数据共享。如联邦银行承担部分银行监管职能(由分行承担),在《银行法》第7条第4款就规定:联邦金融监管机构与德意志联邦银行要互相允许对方为了执行该法律所赋予的职责而自动进入自己的数据库。当然

都要遵守《联邦数据保护法》。联邦金融监管机构每从德意志联邦银行数据库检索10次个人数据,联邦银行就会记录时间、细节等,以便能够确认数据检索以及检索者身份。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和联邦银行还可以建立联合数据文件。如果一方认为对方的数据可能不正确,必须马上指出,而对方如果认为需要改正、暂时不让使用者进入或者删除数据,则必须马上进行。

六、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启示

1、统计与经济研究、调查研究等职能可以分开,统计部门专司统计工作。

人民银行一直是将统计与调研放到一个部门。部门的名称是调查统计司(处、科)。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调查统计部门根据数据获取便利来进行研究,弊端是分散该部门注意力,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研究上,而在统计框架、方法、技术等方面研究较少。欧央行、德央行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将统计部与研究部分开,这两个部都是很大的部。统计部专司数据统计事务,将统计工作向纵深发展。如德央行统计部设有专门的模型处,职责是研究、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模型。

2、统计部门,尤其是总行统计部门人数众多。

联邦银行总行统计部门人数众多,属于各司局中人数最多的部门之一。当然,这与联邦银行的统计数据直报总行管理体制有关。统计工作是进行研究、决策的最基础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一系列后续工作。统计工作的深度、广度是不断发展的,将统计部门工作细分,并配备以足够的人手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

3、各机构直接向联邦银行总行报送统计数据。

德意志联邦银行采用的联邦银行超级网技术其实就是网上直报。统计网上直报是指统计调查对象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与统计机构数据网络的直接连接,向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报表。实施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模式由逐级上报、层层汇总的传统方式向网络环境下在线采集方式的转变,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统计报表上报无纸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人民银行目前正在将统计数据上报向网上直报转变,但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4、对统计数据的开发利用程度高。

联邦银行与人民银行都有统计月报,但是人民银行的统计月报只是统计报表汇总,在首页有一点字数极少的数字变动说明,统计月报基本上没有传达对统计数字的分析等信息。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统计月报厚达150-200页,除了列出统计报表外,重点是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同时兼有专栏情况介绍,还有重大专题报告,如针对外部统计发现的与中国双边贸易额大大增加的事实,附上了专门研究中国与德国贸易情况的专题报告,等等。

5、统计数据透明程度高,数据发布及时、全面。

德央行、欧央行、欧洲统计局等机构统计数据的透明程度非常高,在其官方网站可以得到从事研究所需的几乎所有数据。数据发布及时,并且在网上公布数据发布时间,便于决策者、研究人员、记者等及时追踪数据。数据发布非常全面,而且分类细致、合理。我国与德国在这方面有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德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公布特别标准(SDDS),而我国2002年4月19日加入的只是IMF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

6、统计执法严格,统计法权威性高。

德国的统计执法非常严格,对违反统计法的处罚力度很大。如联邦统计局定期向一些单位寄送调查问卷等,在问卷上就专门声明根据统计法,你单位有义务填写该问卷,否则会如何惩罚等,很少有单位敢不配合调查的。我国在这方面差距还比较大,而这也是提高统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7、不同机构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较高。

德国的联邦银行与金融监管局、统计局等机构在数据采集、发布、共享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各部门之间合作状况较好。我国当前在这方面欠缺很大,各机构间没有信息共享的数据库检索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统计局等机构之间缺乏统计工作方面的有效合作,尤其在基层,由于近年来监管机构分设,人民银行尽管依然负有金融稳定的职责,但是,银行监管方面的数据获取较难,证券和保险数据的获取更难(地市及以下未设分支机构)。

作者:李京阳

第3篇:现行中央银行金融统计制度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金融理论研究和宏观调控工作的需要。文章从基层人民银行的角度。分析金融统计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统计制度探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國中央银行金融统计制度逐渐完善,自1997年起实行“全会计科目统计指标体系”上报制度,到2000年“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经过不断的修订、补充。到2008年数据集中系统推行以来。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内容庞大的金融统计运行系统,金融统计从其所触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统计工作方法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使统计工作效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均大大提高。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金融理论研究和宏观调控工作的需要,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不足与缺陷,本文主要从基层人民银行的角度对现行金融统计制度的不足作些阐述。

一、现行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1 金融统计未能包含全部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模式,决定了目前这三类部门的金融统计分别是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这种分业统计与资金的跨市场活动是不相适应的。另外由于证监会和保监会设置到省一级机构,省级人民银行还可以互相沟通。得到相关证券、保险数据,可地市级以下人民银行却无渠道得到相关数据。近两年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相继成立,金融活动日益发展壮大,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也未纳入统计范围,影响了对地区整个金融机构及市场活动的分析和风险的预警、防范。

2 金融统计指标及报表体系设置落后。(1)现行的“全科目”指标体系,部分已滞后于商业银行核算体系,且分类交叉。目前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核算已按资金流动性和客户性设置,基本上放弃了按行业标准分类的统计指标,人民银行科目设置与其不衔接。另外,“全科目”统计体系中金融机构人民币月报指标对存贷款并列指标分类既有按“工业”、“商业”等行业分类又有按“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所有制类型分类,两者互相交叉。以上原因造成商业银行数据填报的主观性强。(2)现金统计逐渐失去其统计意义。现金收支活动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在现金收支方面的活动情况。是银-行业一项繁重的业务工作,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银行卡业务的飞速发展和网络银行的兴起,金融结算工具的不断创新。现金从流通领域逐步减少,现金收支分析的意义被削弱,现金统计早已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活动。如“商品销售收入”、“储蓄存款收、支”等已不能反映其原有的含义,加之现金统计数据源管理不能规范,始终无法制约开户单位现金用途的准确填报,现金收支的归属的准确性降低,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现金收支统计,其作用和意义值得商榷。(3)信贷收支分析框架统计指标分类标准重叠,缺乏严密性。目前的信贷收支表指标设置多年一贯制,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分类线索较为繁复,分类不够彻底和明晰。如按资金运用的期限,各项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此外又按贷款的形式、接贷款企业所在行业、按贷款对象的经济成份设置指标,很多指标是多元的而不是惟一的,加上很多企业向综合性经营发展,归属不严密不明确,形成了贷款的分类上的交叉,导致统计的随意性加大,严重影响了对信贷结构的判断。信贷收支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价值正逐渐减弱。(4)信贷统计难以真实反映各地区信贷总量,加大了对金融经济形势判断分析的难度。随着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业务跨地区扩张,本地金融机构对异地的信贷支持与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的信贷支持逐渐扩大。但由于金融统计实行的按金融机构属地原则进行统计。而不管贷款的流向。造成了本地金融机构向异地发放的贷款统计在本地,而外地金融机构向本地投放的贷款未统计进来。出现地区金融总量与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不对称的现象,给地区经济、运行相关性的分析带来困难。(5)指标数目较多,但一部分指标利用率不高。由于金融统计主要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服务,势必造成纳入统计指标体系的大量会计账户信息有一部分闲置不用。

3 多重因素影响金融统计体系数据准确性。(1)目前的金融统计制度会计指标不够全面以及部分统计指标缺乏制度性的解释和规定,影响了统计指标不能全部由会计指标转化生成和指标的规范使用。造成统计数据准确但明细数据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大量存在。(2)由于多头出数,多头统计,常常对同一统计指标因不同机构、不同部门出报表,导致同一统计指标数据归并口径不一。反映的内容不一致,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影响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削弱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3)部分统计调查手段落后。目前部分“全科目”数据的获得仍依赖于手工操作。需要查找台账甚至于原始凭证来手工填报,手工操作不可避免在统计设计、整理汇总和推算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误差。(4)金融统计调查方式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报表采取层层上报汇总的方式,统计频率密集,而对其他调查方法和科学估算方法极少运用,造成基层统计负担过重,效率低下,数据质量不高。

4 现行金融统计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完善。目前“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已升级为“数据集中系统”,系统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完善,但从一年多试运行过程看,现行程序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与旧系统相比,基层的统计报表数据除一批表单数据即信贷收支月报较早生成外,其他表单数据均很晚产生,统计数据滞后,严重影响了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2)统计分析功能运用不足。与旧系统相比,新系统增加了统计分析功能。但由于新系统在试运行阶段,对统计分析缺乏硬性要求和培训,系统开发使用不够。加之基层统计部门一直以来只注重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先进的统计软件、数据库及网络系统应用水平偏低,统计工作处于对数据加工的初级阶段,提供给金融机构和各主要经营管理部门及决策属的参考依据主要是一些传统的、静态的报表信息,难以满足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3)缺乏文字信息的存储。经过多年统计制度的改革,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系统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相关的文字信息如:历年统计制度、指标解释、校验关系、机构信息、报表数据变动说明和报表归属等文字信息未存储到数据库中,使每个从事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新统计人员不容易了解到统计信息的变化和统计工作的细节。(4)统计数据查询功能范围窄。由于统计系统未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客户端统计数据查询功能。方便授权者查询统计资料。

因此在统计数据使用的高峰期,统计人员疲于应付各方求数,工作效率低。

5 统计管理及统计检查手段落后。目前人民银行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主要停留于日常报送方面,而不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监督环节来抓,表现在:一是统计人员忙于编制种类繁多的报表,无力更無暇深入检查;二是上级行对统计人员只注重制度调整的培训,缺乏统计监督检查的专业培训,造成多数统计人员特别是新统计人员不会检查;三是《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民银行履行货币政策决策与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需要,而具有法律权威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没有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统计资料真实性相关的检查权。由于对金融机构实施处罚的可操作性差,因此基层人民银行进行的统计检查基本没有对金融机构实施过处罚。执法检查中。大多从头至尾只是走过场,对于检查中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只限于通报情况、限期整改等表面措施,导致多数问题不了了之,执法检查的效果明显差,对提高统计I作质量,维护统计法律法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现行金融统计制度的建议

 

现行金融统计制度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在金融业不断发展,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统计制度和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条件下,笔者认为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1 完善统计制度建设,提高统计质量。(1)金融统计制度应研究将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及新型金融机构的统计纳入整个金融统计体系,建立一套涵盖整个金融业务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全面完整地反映货币创造的重要方面。过渡时期应将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程序与证监会、保监会的统计程序联网,达到数据的共享互换。(2)及时修订或完善统计指标设置。在原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数据来源主体、应用主体等方面的意见。结合当前金融业运行及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现有统计指标进一步完善,删除过时指标,如取消现金收支统计指标,调整部分指标,新增部分反映金融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指标,如异地贷款专项统计。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3)在同一层次下使用唯一标准,用多个层次对同一指标进行不同描述。对修改后的指标体系作出科学详尽的解释并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多重标准并存的现象,使统计归属划一。减少具体统计人员在填报数据时主观想象发挥的空间。(4)建立一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的金融统计调查体系,即建立以全面调查为主。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为辅的金融统计调查体系,金融统计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金融统计制度的全面落实。

2 进一步完善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调整数据上报时间,加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二是充分挖掘统计数据信息利用的深度,高度重视统计分析,加强培训,改变当前统计分析严重不足的现状。积极加大基层数据库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为管理层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利用现有系统,开发统计数据查询模块,对各类统计信息。设计清晰的查询向导,引导查询者很容易地查询所需信息。四是构建完备的数据和文字相结合的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和金融统计发布信息系统,使金融统计系统内的各类信息最大限度、最小成本地得到利用。

3 强化统计监管,规范金融统计行为。建议制定《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统计法规,提高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的法规意识。使金融统计监督有法可依,将统计工作由操作性统计逐步转变为管理型统计。人民银行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统计人员检查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要定期不定期地加大对辖区金融统计检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统计行为,做到依法处罚不手软。从制度上、舆论上、手段上强化统计法规监督,树立金融统计工作的权威性。有效贯彻和实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包头中心支行内蒙古包头0i4030)

(责 编:贾 伟)

作者:施红兵

第4篇:农商银行金融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统计工作,保障金融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的需要,及时、全面地提供详实、准确的统计信息,真实反映我行的信贷收支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陕西省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金融统计包括本行下属职能部门、支行、分理处为统计单位并实施的统计活动。

第三条 本行建立统一的统计管理体系,完善统计工作质量调查和考核制度,将统计工作纳入工作人员年度工作质量考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第四条 本行设立统计管理部门,并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同时坚持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第五条 统计管理部门和统计人员依照本办法独立行使的统计调查、统计报告职权不受侵犯。

总行及其下属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人

- 1

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总行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的具体统计人员为统计工作直接责任人,部门经理(副经理)和分支机构主任(副主任、负责人)为统计工作负责人,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章 金融统计人员

第十三条 总行根据统计工作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并设立A、B岗(各营业网点均应设立统计A、B岗),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和信息归集,在统计业务上接受国家有关统计部门的指导。

第十四条 总行统计人员应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第十五条 统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完成数据的调查、分析、归集、汇总和报审工作。

第十六条 总行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对象或单位、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

- 3

第二十一条 总行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统计信息,必须确保统计真实完整,部门与部门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统计工作必须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项目的准确性、信息的完整性、数据的逻辑性和口径的统一性,不得随意捏造和曲解统计意图,确保统计信息和数据全面、真实、有效。

第二十二条 本行的各项统计信息、数据的运用、上报和发布,应经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核批准,以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准确和口径统一。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本行统计部门或本系统县级以上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二)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三)检查有关的事项并询问有关人员;

(四)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五)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资料;

(六)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七)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检查时,统计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

- 5

第5篇:银行资产监控部金融统计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ⅩⅩ年金融统计专项检查的通知》(甬银发[ⅩⅩ]69号),分行资产监控部积极响应通知要求开展ⅩⅩ年金融统计专项检查的自查工作,我部根据工作分配对相关的金融统计数据报表进行了自查,自查工作主要从金融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数据采集管理方式方面进行,现将相关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计质量自查情况

涉及我部的对外报表主要包括房地产贷款统计类、涉农统计类、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报表、大中小型企业贷款统计报表和银行承兑汇票统计报表,为了核查数据质量,我部对上述报表重新进行核实计算。

因为涉及报表较多,自查采用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现在进行自查工作因为取数时点和原来不同,导致在去年上报行业分类中数据和目前数据仓库导出的ⅩⅩ年的数据资料行业分类余额有所不同。

4.大中小型企业贷款统计报表和银行承兑汇票统计报表 在该报表中,大中小企业规模和限额方面按照国标大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筛选,由数据仓库导出的企业类型大小进行区分。大中小企业贷款行业分类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4754-2002)进行分类筛选,数据来源于总行数据仓库表内业务明细。在自查工作中,抽查了4月份的190

2、1908机构和6月份的190

7、1909机构,发现填报数据正确。但是在表外业务“单户授信小于500 万的境内小型企业贷款合计”一栏中,由于数据仓库中导出的原始数据缺少企业的授信额度栏目,先前是按照企业贷款余额进行统计,由于今年下半年总行会?3予以导出客户风险信息的数据资料,其中包含授信额度一栏,因此统计授信额度小于500万元的企业数量及其贷款数量的统计口径会进一步明确。

二、统计自查发现的问题

在统计自查过程中,我部统计人员也发现了在统计数据报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科技支持力度尚显薄弱

由于统计工作量大,仅仅依靠手工数据筛选汇总,数据质量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另外因为科技支持力度尚显薄弱,统计复核工作无法利用系统进行表内和表间的数据校验,缺乏对报表质量进行快速有效的整体评估和复核的操作依据。

2.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流程尚待完善

因为统计报表由填报部门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及对报表的理解自行填报,文字性的填报流程或说明尚待更新完善,不同填报人员选用的统计方法有差异,因此,准确的取数来源和数据处理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涉农贷款统计中,“农村区域”与“城市区域”的准确界定问题。

三、统计工作改善措施 1.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目前资产监控部正在对crm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不久的将来,对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监管部门的报表能够统一由crm系统自动导出。crm系统的优化升级将有效地改变数据处理系统支持功能差,报备安全检查记录。表自动化处理程度低的状况,不仅能够减轻统计人员通过手工填报工作量较大的弊端,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各监管报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6篇: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

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看这段时间的工作,有惊喜,也存在着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做好总结和完成自查报告。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自查报告书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范文1

今年一年来,在市银监分局及市、县人行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两个翻番,两个率先”目标,坚持以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突出统计“双基”建设和统计信息化建设两个工作重点,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县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环境焕然一新,管理秩序井然有序,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识明确,精心组织

此次开展统计执法、统计质量大检查非常必要,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货币政策决策的正确性。为此,我们认真开展了一次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统计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概论》、《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增强了全员的统计法律意识,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统计人员认识到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是《统计法》规定的每个统计人员和统计组织应尽的义务,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

经查,所报资本充足率报表、信贷违约客户情况、信贷咨询登记、现金统计表等各类统计报表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二、队伍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全县所辖机构均设立了统计岗,各社都设立了一名统计员,做到了人员配备到位,但由于人员缺乏,一直以来统计岗均由各社主办会计兼任,没能设置独立的统计岗,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且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缺乏专业经验,统计归属概念不清,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填写原始凭证时款项来源、用途用词模糊、不规范,造成会计部门记账失误,致使统计归并错误,其次,由于基层人员变动频繁,且没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各类统计数据还需手工计算等原因,造成统计数据的估报、串项等错误。

三、采取措施

1、依法进行金融统计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进行金融统计工作。

2、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保证统计员队伍的稳定,加强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3、加大对金融统计工作的科技投入,尽快健全和完善覆盖面广、效率高、共享性强、规范的数据信息管理体系,保证金融统计工作快捷、高效地进行。

4、逐步改进和完善金融统计报表制度,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统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金融统计工作水平。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范文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20xx年金融统计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及市人行的总体部署安排,为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提升金融统计水平,我行根据统计检查的具体内容逐项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组织开展自查。

针对本次检查的相关内容,我行统计岗认真学习通知要求,组织开展统计自查工作,对照自查内容逐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金融统计业务能力,明确统计岗位职责。

二、金融统计自查情况

我行在本次自查中,大中小企业贷款均按新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划分,各类贷款按照新的行业标准划分,严格执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涉农贷款等专项统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统计工作组织管理,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统计台帐指引》的规定。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金融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金融统计岗位人员,对金融统计业务、统计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往往忽视统计口径,报表填写不规范等现象发生。

2、统计岗位新人员培训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统计人员变动,统计岗位新人员未实行岗前培训,或对金融统计相关业务不太熟悉,往往造成统计数据报送不及时等现象发生。

(二)整改措施

1、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金融统计相关制度规定,加深对金融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的理解,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严格按照人行金融统计要求报送统计数据,确保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2、认真做好统计岗位变动交接和新人员统计知识培训与指导,统计岗位新人员任职前必须学习金融统计相关业务知识和规定,新人且由老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从而确保统计数据报送准确、及时、口径一致。2020银行金融统计自查报告范文3

根据岳银发(20xx)25号《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金融统计大检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县联社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并对照统计检查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情况

通过对20xx年年末和20xx年一、二季度末上报县人民银行(及市农金体改办)科目统计数据的`自我检查,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完整。没有发现下列统计违法行为。

1、未虚报、瞒报、伪造、篡改金融统计资料,更没有违反统计法规和工作程序编造统计数据的行为。

2、统计数据与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核对基本一至,数据差异不大。

3、未利用常规的业务操作虚增,虚减原始统计记录或与统计有关的其他原始资料行为。

4、未强迫或授意基层信用社和基层社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贯彻情况。

1、认真贯彻《统计法》、《金融规定》等法律、法规。

2、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检查。

3、及时收集、汇总、编制、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数据和报表。

4、依法向人民银行报送统计数据、报表、统计资料。

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三、统计工作管理情况

1、统计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联社金融统计工作主要由计划信贷股负责,计划信贷股配备专职统计员一名,各基层信用社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由信用社主办会计、内勤主任或信贷会计兼任,未配专职统计人员。

2、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状况。

联社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一般是利用举办会计,信贷培训班时,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今年统计局要求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联社以县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普法、统计执法培训工作为契机,组织全县基层信用社统计人员学习了《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安徽省统计管理监督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了统一考试,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了统计意识,提高了统计人员素质,对统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相应的统计操作规程。

2、未建立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统计制度,使得统计人员职责不明确。由于统计人员大都是会计兼职,在统计上报工作中遇到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情况,就存在一些估报、漏报、迟报等有违统计法规的现象。

3、农村信用社的许多统计数据仍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工作效率不高。

(二)针对以上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尽快建立相应的统计操作规程。

2、建立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统计制度,加强法律建设,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依法统计,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加快农村信用社统计电子步伐,使他们尽快改变手工统计的落后状况,逐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以适应金融统计发展的需要。

第7篇:深圳市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调动深圳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科学、合理考核金融机构统计工作水平,完善深圳市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向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报送金融统计资料的机构。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局、资产管理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统计,是指金融机构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要求,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意见,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的总称。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是深圳市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工作的管理部门。

第五条 金融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内容和标准本着科学、合理,注重可比性、可计量性和一贯性的原则。

第六条 考核评比年度为上年12月至当年11月。

第二章

考核评比内容

第七条 金融统计考核评比分报表报送质量情况、统计分析、统计专题调研、统计管理及其他工作等四个单项考核评比。

第八条

根据四个单项考核评比结果,按权重进行加总,评判综合考核成绩。具体公式为:某机构综合考核成绩= ∑(单项权重/100)*该单项目得分。各单项采取扣分制,扣完为止。

第九条 根据综合考核评比得分,采取排序方式确定综合考核评比结果。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十条 综合考核评比总分为100分,各单项权重为:报表报送质量情况50分;统计分析20分;统计专题调查15分;统计管理及其他工作15分。

第三章 报表报送质量情况考核

第十一条 报表报送质量情况主要考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规定的各种报表。具体包括:1.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旬报、月报、季报、季1,外汇信贷旬报、月报、季报、季1,现金月报,累放累收月报,年初月报、季报结转数,其他金融统计报表等;2.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统计报表。各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上报各种报表,上报的统计项目数据,要做到不漏报,不错报。各相关项目数据必须保持一致,相关的旬报项目、月报项目与季报项目的数据应核对一致。

第十二条 考核评比总分为100分。考核内容及评比标准如下:

(一)及时性考核40分

1、各种报表应按制度规定时间上报,电子文件的上报时间以当期首次报数的系统记录时间为准;交换、邮寄、传真方式的以收到时间为准。

2、根据制度规定的上报时间,按金融机构迟报时间长短,每次扣1-2分。迟报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扣1分,迟报1天扣2分;由于迟报造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上级行延误的,加扣2分。

(二)准确性考核40分

1、在制度规定上报时间以前,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现有错的,凡错报一个数据扣1分。

2、在制度规定上报时间以后,金融机构原则上不能更改报表数据。确需更改时,经请示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同意后方可更改。每更改一次扣2分;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现有错后,要求重报数据的,每一次扣3分。

3、上报通讯文件内容、格式、命名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扣1分。

4、由于金融机构上报数据错误造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上级行延误或错误的,加扣2分。

(三)完整性考核20分

金融机构上报数据每缺报、漏报一个数据扣1分,由于金融机构上报数据不完整造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上级行延误或错误的,加扣2分。

第四章 统计分析考核

第十三条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金融统计的动态情况反映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月报、季报的分析材料,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焦点、新情况、新业务的情况反映,金融统计工作难点反映和统计制度修订建议。

第十四条 考核评比总分为100分。考核内容及评比标准如下:

(一) 时效考核20分

1、月报、季报的分析材料应在相关报表数据规定上报日的次日上午12:00前上报,分析材料统一以电子文档方式报送。

2、其他分析材料应在我行具体的规定时间内上报。

3、按迟报时间长短,每次扣1-2分。迟报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扣1分,迟报1天扣2分;由于迟报造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上级行延误的,加扣2分。

4、月报、季报的分析材料的命名格式统一为“XX机构X月(季)月(季)报分析材料”,其他分析材料按规定要求命名。上报文件命名格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扣1分。

(二)内容考核40分

1、月报、季报的分析材料。(20分)

2、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焦点、新情况、新业务的情况反映。(10分)

3、金融统计工作难点反映和统计制度修订建议。(10分)

(三)质量考核40分

1、优(31-40分)。分析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能紧密结合统计数据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或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反映金融运行特点和银行业经营中突出问题和具体案例,较好地为货币政策提供及时、准确信息支持。

2、好(21-30分)。观点阐述明确,重点突出,能结合统计数据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或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反映金融运行特点和银行业经营中突出问题。

3、一般(11-20分)。分析内容简单,但也能反映一些经济及金融运行中问题。

4、差(1-10分)。分析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仅是罗列数字。

第五章 统计专题调研考核

第十五条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布置的各项专题调研,金融机构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数据和上报分析材料。

第十六条 考核评比总分为100分。考核内容及评比标准如下:

(一)时效考核20分

1、各项专题调研应在我行具体的规定时间内上报。

2、按迟报时间长短,每次扣1-2分。迟报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扣1分,迟报1天扣2分;由于迟报造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报上级行延误的,加扣2分。

3、各项专题调研应按规定要求命名。上报文件命名格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扣1分。

(二)数据质量考核30分 金融机构上报数据每错报、缺报、漏报一个数据扣1分。

(三)内容质量考核50分

1、优(41-50分)。分析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能紧密结合调查内容反映金融运行特点和银行业经营中突出问题和具体案例,较好地为货币政策提供及时、准确信息支持。

2、好(21-40分)。观点阐述明确,重点突出,能结合调查内容反映金融运行特点和银行业经营中突出问题。

3、一般(11-20分)。分析内容简单,但也能反映一些经济及金融运行中问题。

4、差(1-10分)。分析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仅是罗列数字。

第六章 统计管理及其他工作考核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应建立并健全金融统计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建立金融统计管理制度、统计工作人员和设备配备、统计检查、统计资料管理等情况的考核评比。

第十八条 考核评比总成绩为100分,考核内容及评比标准如下:

1、建立金融统计管理制度,并以行发文形式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备案;统计管理部门、部门负责人、专职统计人员名单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备案,发生人事变动时,应在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备。(20分)

2、配备专职统计人员,执行A、B角岗位制度;统计人员应具有必要的统计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30分)

3、配备专门计算机和必要的网络设备。(10分)

4、每半年对金融统计工作质量进行一次自查,并形成书面材料分别于7月末和次年1月末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上报书面材料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范围、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30分)

5、统计资料管理保管齐全。(10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考核评比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在此之前执行的考核评比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对总积分排在前列的金融机构和表现突出的统计人员,我行将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对总积分排在倒数三名之内的金融机构,我行将展开重点检查,对于存在明显问题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一条 总积分排在前列的金融机构,应对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研究处负责解释。

第8篇: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一、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疲于在日常性报表中应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同时,统计队伍不稳定,换岗频繁,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失误增多。一些金融机构疏于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置,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依据。

2、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或者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来迎合领导意志,造成会计信息虚假,进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数据采集、项目调整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基层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是统计工作的支点。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对于现有统计人员来说工作量过大,一些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如在编制现金收支统计报表时,统计人员不按现金传票来源、用途分项统计,而是主要登记储蓄存款收入(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收入(支出)、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提取贷款支出)等几个主要的项目,然后将其他项目的现金收入统统归入到其他收入(其他支出)中。这明显违背了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的要求,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现金收支构成的真实情况。

4、数据录入、汇总质量不高,上报不及时,不能保证金融统计报表的准确、完整。金融统计目前基本上实现上机操作。手工采集的统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时,由于统计报表项目多、数据大,常常因统计人员工作不细心而出现“串行”现象,虽能使统计报表校验平衡,但项目数值已发生变化。数据汇总虽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也存在错选、漏选报表代码等现象,从而造成数据汇总不完整。同样,在数据上报过程中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上人为的延误报送时间,常常影响到金融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统计信息的发布。

5、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统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金融统计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统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对统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弱化,使统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报表质量差强人意。同时,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执法不严、以罚代法,使一些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人员因此对统计法规熟视无睹、有章不循,助长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防范统计数据失真、提高金融统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消除统计数据失真,从外部来说要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规制度执行,对严重的、人为的统计数据失真严肃查处甚至司法处置。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要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抓好员工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1、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金融统计信息不仅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供服务,还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抓好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配置、内部协调以及统计真实性的内部审计,把好数据关,切实提高金融统计质量。同时,要为统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素质成长环境,保证统计工作的相对稳定。

3、依法进行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法规对指导、规范金融统计活动,查处和打击各种金融统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金融统计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开展金融统计活动。为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坚持执行四项制度:一是统计质量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二是统计报表审核制度。既要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又要审核统计数据与其它报表的衔接情况。三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增强分析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统计分析在业务经营中的决策服务的作用。四是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在保证各项统计业务正常开展的同时,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指导、监督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坚决查处金融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使统计执法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第9篇:统计与金融系2011-2012团课总结

2011-2012统计与金融系

团总支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眼之间2011年即将成为历史。回顾过去的一年,统计与金融系团总支在我院党总支、院团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支持下,结合我系自身特色,以服务青年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踏实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全面推动和促进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创新机制,把握规范、务实、民主、活跃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特色活动,提高广大团员思想素质,为我系团员青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发展平台。目前,我系团总支已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现将各项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团干整体素质

(一)、认真做好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新学期伊始,我们迎接大一新生的到来,同时做好关于建设各大一团支部的相关工作,使各团支部组织分工明确。在做好各级团支部工作的同时我系团总支也在九月进行部门的招新,为团总支各个部门增加新的血液,使团总支更加充实,与此同时在九月的团代会上,我团总支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这个学期,我团总支在日常工作中对部门新干事的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同时我们努力加强团总支的管理制度,做好各级团费的缴纳以及各团员青年的教育活动。在工作上我们与学生会相互配合,虚心听取老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改正不足之处,努力使各期活动有效踏实的施行。

(二)第三届团总支委员顺利换届

二、开展多元活动,加强团风、学风建设

(一)、加强团风建设,开展精品团课

“月月有精品,期期都精彩”是我系团课开展的口号,本学期我系先后开展多次精品团课,具体如下:

1. 九月.本月主题:互动交流,hold住新生活

2.十月.本月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辛亥以降,中华民族已走过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100年,这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的100年。重温辛亥这一课留下的思想果实和文化财富,是我们纪念辛亥的旨归。

辛亥祭,百年路。瞻望前程,烈火锻炼、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正在召唤着我们开拓更辉煌的未来。

3.十一月. 本月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月

一个人的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显示出他是否有担负更大责任的可能。同时,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决定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态度与责任相关联。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并以此态度去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此次主题团课让同学们普遍感觉获益匪浅,同学们热情洋溢的的发言,表达着自己对责任与态度的认识及自己应该做到的。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下学期工作展望

1)不足之处: 在一学期的活动与日常工作中团总支各委员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均良好同时也积极,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活动计划没有很突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且部分新委员缺乏工作经验,工作完成情况欠佳。

(2)、经过这几个月的活动经验累积下来,发现有些活动的规划不是很严谨,有些大活动举办的不够完美,始终因经验累积的有限,人力、物力有限。而我们应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克服这个问题。 (3)、新进的干事们在一开始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有些任务不够明确,有些做事太毛躁,这些还有待改进。

2、在日后工作的改进之处以及日后工作展望:

(一)、各位委员应该加以改进做事的效率,使为团总支做事更加有质量。

(二)、在活动计划方面应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如有突发事件可以从容稳重处理。

(三)、配合团委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团风建设。 通过一个学期的成长,我系团总支也更加成熟,在各位领导老师和广大同学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参与下,我系团总支形成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客观的工作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回顾过去的工作成绩与不足之处。展望未来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在日后的日子,我系团总支将在团委的领导下, 保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精神,以更为踏实的工作态度,更为周到的服务热情,更为昂扬的精神风貌,更为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为商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提高团员素质,促进团组织建设,夺取团学工作的更优异的成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团总支更加蓬勃发展。

以上工作总结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统计与金融系团总支

上一篇:党建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下一篇:大学生创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