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历史中考试卷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013年历史中考试卷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与启示

2013年江蘇省高考历史试卷秉承了以往的风格,在命题方式上体现了“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稳中有新”的原则,注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将学科能力考查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这套试卷将对改进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一、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不避热点,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铁农具、中国古文字、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中国70年代外交、两德分裂、孝文帝改革和拿破仑等,不少知识点是多年连续考查,如罗斯福新政、英国议会改革、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等。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和已考知识,但题目的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能力有所变化。

2.稳中有变,守正出新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出新的特点。在难度系数、试卷结构、题量和题型方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

一是要求拓展历史思维能力。2013年的历史小论文题由原来论证材料的观点到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二是要求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关于选修改革史的考查,从以往只涉及一个改革到2013年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比较整合,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三是对答题规范要求变化。以往答题纸都以横线的形式划定了每问答案的具体区域,而2013年除了小论文外其余题目的答题区域都以空白形式出现,学生答题规范要求相对提升。

3.关注时代,学以致用

从试卷主观题来看,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时代。例如,第21题以儒家伦理为主线,旨在引导考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实现社会和谐。第22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引导考生要正确认识历史,关注现实,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再次考查罗斯福新政,现实意义很强。

4.能力立意,渗透史观

纵观这套试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将主干知识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呈现,知识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又较多地渗透史学研究问题。比如第23题的设问: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要求考生“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这些设问从史学研究角度突出能力立意,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对2014年江苏历史学科高考的启示

1.突出主干知识和材料阅读两大重点

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大。如何把握复习重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是备考的当务之急。不管试题和材料如何变化,其最后落脚点仍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因此,高三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有机结合,将主干知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材料加以呈现,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文科综合素养要求高,地理知识、图表分析、政治理论、文言功底等能力都必不可少,这些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阐释和历史研究方法。

3.注意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的两大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大联系:一是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做好专题知识和阶段特征的整理复习。二是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社会热点问题寻找与历史知识的交叉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多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强调审题和答题的两点规范

学生能力最终反映在试卷上,因而对其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很高,本人结合自己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经历,认为在练习和考试中两点规范最为重要。一是审题规范。学生下笔前一定要读懂材料的含义,圈出关键词,并划清材料的层次,充分理解材料和问题。二是规范答题。尽量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尽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文字工整,布局规范,做到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使答案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朱小荣

第2篇:2009—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摘要】近五年福建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命题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坚持“能力立意”,强调史鉴功能,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当加强学科间综合渗透;突出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素材适度体现地方特色等。它们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风向标,我们要认真细心研读领会,全面理解把握。

【关键词】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 命题特点 备考策略

近五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命题都认真贯彻“平稳过渡,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方针,严格遵循“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基本原则,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1]综合考查。试题既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又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考核要求”[2],综合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3]。试题能够做到既兼顾高考改革的平稳又能够做到稳中求变求新,从而较好地保证了试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年份在试题中呈现的材料形式单一,多元开放性学习理念体现不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层次评价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但总体上还是瑕不掩瑜,应得到充分肯定。

一、2009—2013年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分析

(一)试卷充分依据和严格遵循教学要求和福建省《考试说明》,坚持“能力立意”,体现思想教育功能,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1.试题凸显对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关注,充分渗透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的作用。比如2012年卷第16辛亥革命题从新的角度——传统的宗法社会到近代的公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来评价辛亥革命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第17五四运动题、第19文艺复兴题、第20政治漫画题和第41A的宗教改革题,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的精神内涵。第18题以及第38题,则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而第13竹木简题则提醒学生关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精华,是进行国情教育的好载体。

再如2013年第13题、20题、21题分别考查了必修Ⅰ政治史模块中的赤壁之战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的内容,从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事史上运筹帷幄,以弱胜强,申张正义的案例,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艰险,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念。第15题唐代工匠、第19题民族工业、第38题苏中英工业化问题考查必修Ⅱ经济史模块的内容。通过考查古代中国工匠技艺的传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新中国走自己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使考生充分感受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追求。第14题、16题、18题三道考查必修Ⅲ文化史模块内容,通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朱熹的理学,近代中国的“中体西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教育的较好诠释。

2.试题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突出新史观的理解和应用。比如:2009年选择题第20考的希腊文明题;第38比较中西文明转型的不同走向题,中国的李贽和意大利的布鲁诺是同一时期的思想家,要放到16、17世纪的时代背景下去认识他们被视作异端的相同原因,要求学生从整体史观的视角来考查历史;选考题改革和人物两题都注重中外联系,体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第41题三道选考题都关注了人类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2010年第13题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扩展,第16唯适之安题、第18求同存异题、第23题《华盛顿邮报》题都隐含对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考查。

3.试题突出对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四项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兼顾不同地区使用教材版本不同的实际,卷一的客观题主要考查阅读和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学科基本能力。卷二的主观题则全面考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能力要求,同时试题还注重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比如2010选择题第16题、20题、23题等重点考查学生论证方法,第17题考查史学理论与方法,第41题C考查材料的信息提取和历史评价的能力。而材料题以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依托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使用新的材料和创设新的情境,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2012年的第38题,该试题采用了几则文字和图表材料,通过让学生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达到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立足历史学科特点,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当加强学科间综合渗透,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试题实现了知识考查的综合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科和跨学科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有的是学科内知识综合,比如2009年试题:第24经济体增长比较题、第41 A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题和第41C孙中山与华盛顿的比较题都属于中外联系和对比,是明显的学科内综合;第20雪莱语题则考查西方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与传承、第38题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全部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考查。“试题还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如第17东渡黄河题在选项中融合了地理常识,第23题关于“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史学理论的结论也蕴涵了政治学的哲学原理,第24-25题以题组的方式将历史和政治联系起来,“这种文科综合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新颖的尝试和探索”。[4]

试题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典型体现在2010年第38题中,该题考查的范围包括三大文明模块,体现了继续坚持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命题思路。而第15题在选项中融入了地理知识,第24、25题用上海世博会与中国茶文化为素材,分别考查了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特别是第20题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第38题则“以经济学图表资料为素材,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解读、分析,在巩固去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探索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与交叉”。[5]

而2011年试卷第38题与往年一样仍然具有横向的综合性和较大时空纵向跨度。第14题题需要联系历史和地理有关坎儿井的知识来回答,体现历史和地理的渗透与综合。

还有2013年试题第13赤壁之战题、第23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题,在立足历史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力求勾勒出特定的历史画面。第41题以毛泽东诗词为载体,要求学生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逐步找到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之路,是文史综合的典范。

(三)试题契合时代脉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体现的主题非常鲜明,热点十分突出,体现时代精神。很多试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感,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比如2009年选择题第14题古代福建人“以海为田”的生活方式就是对海西历史和福建精神的历史回顾,第19题和第24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最好诠释,而第41题的三道选考题都体现了当前关注政治体制变革、建立公民社会等热点话题。

再比如2011年第38题考查孙中山和新中国的外交,更是体现了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现实功能,实现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考查目的。

还有2012年第38题也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而第41题选做题C题考查国家统一也是长效热点问题。

而2013年第41题以毛泽东诗词为载体,通过提取有效信息,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逐步找到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之路。时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在纪念和缅怀伟人毛泽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此题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四)命题的素材适度体现地方特色。在试题选材上适度体现本省特点,特别是本省的区域特色、宝贵的精神遗产和突出贡献,以福建区域与全局的内在关系与时代特征命题。比如:2009年如选择题中闽人以海为田的生存方式题;2010年第15《闽部疏》题、第16严复手书唯适之安题;2012年试题的取材既注重学科典型性,又兼顾到到福建的地方课程资源。如第38题、第41题C关系题,都体现鲜明和浓郁的福建本省的地方乡土特色;2013年第16朱熹劝农文题不仅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更散发出浓浓的闽文化的乡情乡音。

二、复习备考启示

(一)把握准复习方向和脉搏,制定好复习备考的基本方针。近五年高考试题是新一届高考的第一手备考资源,也是预测新高考命题趋向的晴雨表,我们要认真细心研读领会,全面理解把握。从2009年以来的福建省自主命题历史试卷的上述这些特点都应该是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该明确把握的方向和制定复习策略的主要依据。

(二)狠抓基础的落实、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对学生来说,夯实基础是王道,不仅历史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主干知识点在复习中要一网打尽,不留死角,而且要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各个知识点的纵向、横向之间的联系,构建纵横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关注考试说明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识记负担。切记基础永远是能力的载体,所以我们要回归教材,把好第一轮复习的基础关。第一轮复习特别要重视打好基础,以专题或单元复习为基本的形式,实现过好教材关的基本任务。同时通过单元知识网络化,准确理解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使学生学会从微观到宏观,从阶段到整体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记忆。尽量避免炒冷饭式的低效甚至无效复习,要从“点透——线通——面全”上狠下功夫。

(三)要全面培养学科四项能力,强化运用材料的信息解读和有效提取的能力并通过系统的训练和讲评不断强化,形成能力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高考复习特别是第二轮复习时,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四项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建立起材料、题问和已储备的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要重视应用新史观统领高考复习,及时了解史学前沿。既要培养学生尊重历史,让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看待历史,从而科学地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又不能乱贴标签,学会历史评价和辨证评价。适度关注学科内的综合问题以及对各种史料综合能力题型(如图表数据、文字、漫画等材料型试题)的专题考查训练和讲评,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形成规范科学的答题方法,提高答题质量,进而提升教学复习的效益。

(五)可以以专题形式补充介绍与本省有关的,同时又与教材主干知识相联系的,且可以作为命题新情境设计材料的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资源,比如典型的人物、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等。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对本省这些资源要给予适当关注,并进行适当训练和讲评,以进一步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对2013届复习备考启示 倪杰孔 http://www.gkstk.com/p-6182760.html

[3]福建高考命题解析:加强试题与生活联系福建省高考命题组 http://gaokao.exam8.com/2361895.html

[4]历史——试题选材体现本省特点 福建省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组 http://www.nhaidu.com/news/75/n-178075.html

[5]2010年高考试卷命题解析 福建日报 2010、6、9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0-06/09/content_170723.htm

作者:朱佃春

第3篇: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信息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分比较图(图1)[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2题。

1.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达到顶点的年份及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是()

A.199050%B.201040%

C.202045%D.203050%

2.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口机会窗口”期社会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

B.根据中日韩“人口机会窗口”期可知,该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

D.“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4岁以上人口比重太大,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造成的破坏最大

C.W1和W2能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4.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000KmB.3500KmC.4500KmD.4000Km

5.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①B.②C.③D.④

某商品宅配公司是一家依托高科技创新性迅速发展的家具企业,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及饰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的服务。读“该宅配公司组织结构流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丙”对应正确的是()

A.商务订购平台B.客户

C.家具宅配中心D.家具厂

7.该公司商品宅配中心的销售展示厅应()

A.接近老居民区B.接近新居民区

C.接近网络公司D.接近林地

下图为某地区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三种的空间分布如图中灰色区域所示。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哪一张图符合“林地,且为可耕地”的分布条件?()

9.某公司要建一旅游饭店,下列地点中最适宜且有较大空间的是()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11.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12.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套2013中国癸巳(蛇)年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15枚,其中金币8枚,银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2012年10月19日,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生肖宝宝》金银系列纪念章,该套纪念章 共包括金章11枚,银章3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蛇年纪念币和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金银系列纪念章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法定货币,可以流通

B.都能履行价值尺度职能

C.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具有收藏价值

13.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服务业整体税负由5%变为3%。实施这一改革有利于()

①优化税制结构,减轻税收负担②扩大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③深化社会分工,体现公平竞争④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价水平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1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为了合理调节居民生活用水,一些地方开始积极推进阶梯式水价改革。阶梯式水价的实施()

①可以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②是利用行政手段调节资源配置③可以调节水商品的需求量④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应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已有6家光伏企业积极应诉,商务部也积极做工作。这说明面对国际上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我国企业首先应()

A.主动退出光伏市场以求自保

B.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C.请求本国政府实行反报复措施

D.积极应诉,运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我国每年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会议,这3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党代表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下列关于人大代表、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党代表的任务是民主监督

B.人大代表参予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党代表参予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C.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政协是我国统一战线机构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中共中央坚持依法行政

17.日前,南昌市某市民向国家民航总局投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机场建设费收支成本明细,这样的“公民之问”()

①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②体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③体现了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管理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 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近年来各地纷纷开通省、市长投诉举报电话。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多渠道听民声,访民意、知民情、解决一些突出性的群众疑难问题,但同时,如果连处理下水道堵塞这样的事都要通过拔打“省、市长”电话才能解决,确也反映了我们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在处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存在比较严重的不作为。长此以往,“省、市长”电话将会因不堪重负而流于形式,据此回答18~19题。

18.材料启示我们,要避免“省、市长”电话流于形式,地方各级国家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效履行职能,如此才能发挥“电话” 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省、市长”电话开通有利于:()

A.重视民声民意、有效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B.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C.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9.上述说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①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结构顺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④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1.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以招商、招展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生态文化节的展览内容丰富,既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演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成果,又有俄罗斯舞蹈、比利时画展、日本书法和茶文化等精彩展演。上述材料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④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写时间的味道: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敌人。这句话表明矛盾双方()

A.相互排斥、相互贯通

B.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相互依赖、相互区别

23.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用语不断涌现在媒体上,如“给力” 、 “宅男宅女”、“ 咆哮哥”等,网络用语引起的诙谐幽默被人们所喜爱,并广泛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一现象说明()

①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 网络用语源于人们的灵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根据该材料分析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

A.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

D.地方势力都是刘氏势力,是皇权的屏蔽势力

25.1937年时,著名荷兰裔美籍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 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其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是指()

A.不同种族间的文化

B.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C.封建文化与奴隶制文化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26.史料记载:明朝时,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徙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D.战乱带来社会经济凋敝

27. 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B.皇权加强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2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29.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0.1853年8月,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报告说:“宣布中立……如果不是惟一的政策,也是最聪敏的政策。如给皇帝援助,那么必须是大规模的援助,而且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迅速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的统治,这种大规模的援助是没有效果的……太平天国并不像向我们就范的样子,遇有适当的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可获得政治和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材料反映出英国“中立”政策的实质是()

A.企图干涉中国内政

B. 待机扩大侵略

C. 期望从太平天国获得更多权益

D.妄图勾结清政府

31.2011年9月,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 隆重举行。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付出沉重的代价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32.“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33.《大国崛起》解说词:1773年的秋天,瓦特又遭遇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和他共同生活了九年的妻子去世了,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与他共同合作的工厂又破产了,这个时候,他的生活落到了最低谷。有一位朋友推荐他到俄国去工作。……博尔顿(伯明翰一家生产小五金器械工厂主)极力挽留住了穷困苦闷的瓦特,他在写给瓦特的信中说:“我将为发动机的竣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将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规格的发动机。您需要一位“助产士”来减轻负担,并且把您的产儿介绍给全世界。”据此可推断()

A.蒸汽机的发明具有偶然性

B.博尔顿和瓦特共同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

C.企业家是机器发明的重要推动力量

D.没有博尔顿的支持瓦特将无法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34.要破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相互协调。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参与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比发达国家受益更大

D.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责任均等

3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需要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0分)读欧洲部分地区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9.材料一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中,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材料二在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材料三谈到城镇化,总有人认为就是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导致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往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

材料四全国人大代表徐加爱在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目前,中国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农民就近转为市民,降低就业、社保、户籍、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成本,破解政府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难题。

材料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不健康内容,对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

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回顾这20年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暨土地承包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12月)。这一阶段……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年1月一1991年12月)。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大转型阶段(1992年1月一1996年12月)。这一阶段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开发却与英国的圈地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国的圈地过程有着详细的法律制度的安排,协议圈地运动、议会圈地运动和一般法令下的圈地运动三种圈地形式并存,保证圈地过程公正而有效地进行。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土地私有制的强化,奠定了英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中国无论是从目的、方式还是结果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首先对土地在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中的定位并不明确;其次,在相关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制度和法律的保护,从而为制度化腐败和国家社会主义留有可乘之机;最后在结果方面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对经济的阻碍后果严重。……

41.(12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对此,马克思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有着不同的观点。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认为,在文明的交汇中只有一种结果,就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和消灭”。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文明交汇中一定会出现文明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结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马克思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42.【旅游地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见下图),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被评为该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又被誉为“红色圣地、绿色宝库”。

46.(1)共同任务:反帝反封;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2分)分歧: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最终目标不同(2分)(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分)

(3)有。历史基础:两党历史上曾经合作过两次,历史表明两党合则双赢,分则两败;(4分)现实基础:两党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愿望。(3分)

47.(1)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2分)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2分)

(2)①两次战争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一战中国在战争中作用小、地位低;(2分)二战中中国艰苦抗战,牵制大量日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②两次战争的性质不一样:一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日本参战的目的是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英、法、俄、意是日本的协约国;(3分)二中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与美英国等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英美需要中国继续合作抗战。(3分)

48.(1)a.统治集团只顾党派斗争,不顾国家利益。赋税繁重,民心散离。b. 李白成借机亡明。c.对辽东(后金)用兵而不讲和,战略错误。d. 对辽东用兵致使财力、兵力衰竭,元气大伤。巴臣下对朝廷不忠诚。(6分)

(2)目的是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作为鉴戒)。(2分)主要偏颇之处在于:否认宦官专权给明朝造成的严重危害;将明亡的主要罪责归咎于廷臣;竭力为亡国之君崇祯帝推卸亡国的责任。(5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2分)

第4篇: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成效中学历史组唐敏

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一、题型与题量,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

表一2012与2013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今年中考试题型和2012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2)安徽史与去年一样是三分。(3)组合列举题与去年相比由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分值由6分提升到10分。难度提升。(4)辨析改错题由原来的两小题变为一小题,只有句子改错,没有短文改错,分值由12分将到8分,难度降低。(5)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整套试卷既具有全面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试题难度呈梯度分布,选择题第二和七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三小题,第13题的第二小题,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三小题,这9分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环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表二:2012和2013年中考卷试题板块分布、分值

(注:第四行阴影部分为2012年的中考分值;第五行是2013年中考分值)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符合内容考查的较少,重点突出对近现代历史的考查,“薄古厚今”,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从分值比例看,中国历史40分,世界历史30分,比例是4:3。

二、试题特点

稳中有变,反映新课改。如选择题的第四题是漫画,第五题是地图,延续 2012年的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如选择题第二题,以古诗考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材料解析题第16题以凯恩斯的信件,罗曼·罗兰的信件和日记,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

继续延续安徽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今年中考题有历史人物图片,有漫画,有地图,有年代尺,有条形图,有报纸杂志等,充分体现历史资料的丰富性。

试题知识点分布合理,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试题涉及世界古代史内容大量减少,世界近现代史内容增加,做到了突出重点。

重视学科知识的渗透,关注家乡,关注经济、外交、文化发展。选择题第六题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组合列举第十二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第十一题安徽史考查安徽经济的发展,第十三题考查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史论结合,注重能力考查。引用大量史料,如第十六题引用凯恩斯写给罗斯福的信件“您已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某些消极的东西„„”,材料是教材中没有的,突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历

史基本技能实际运用。关注时事,合作探究以中国梦为契子,填表格,解读表格,关注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梦进行不懈的探索,拓展延伸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看,难易适中。选择题、组合列举题和辨析改错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属于识记层次和在此基础上的简单运用层次;材料解析和活动与探究,所考查的内容属于理解层次,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内容既有对知识点的考查,也注意到了线和面的结合,点多面广,而且重点突出。除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注意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描述能力,彰显了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如选择题的第

2、

3、

4、

5、

7、9小题和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文字材料,识图解表的能力和利用这些直观形象的材料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至于理解层次的材料题和探究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最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最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现人文精神。今年中考的试题依然延续的一个特点是,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热点问题。如当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活动探究题就围绕这展开,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等设置问题。

三、学生答卷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改完中考试卷和其他老师交流,总体感觉今年的试题,学生的材料解析和活动探究做的不错,重灾区在选择题的第

2、7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2小题和第13题的第2小题。材料解析题的第1问。

选择题第2题考查中国是逆向选择题,给的材料是古诗,对历史史实掌握欠佳,不够细心,语文功底不扎实的学生易失分。第7题是年代,在年代尺上找出公元前509年所在位置,这方面知识学生平时把握的不太好,易和公元后弄混淆。其他选择题学生做的还不错。

组合列举题安徽史的第三题考查的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在《安徽历史》的小字部分,学生查不到或是查到了不敢确定,失分严重。第十三题的第二小问的两个空,打破常规,需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再填空,学生感觉陌生,答题情况不太理想。

材料解析题整体上学生做的不错,失分处是第15题,因为图二的《时务报》陌生,又看不清小字“光绪”,学生的前后联系推理能力有欠缺,结果判断不出来历史事件。

综上,学生失分原因有

(1)学生审题不清。

(2)粗心,写错别字。

(3)基础不扎实。

(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欠缺等。

今后教学需改进之处: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身体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如规定时间记内容,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书写规范;转变思想,中考开卷,平时闭卷,历史也要背也要记;抓基础,高要求等。

第5篇:2013年扬州中考历史试卷

2013各地中考试卷

扬州市二○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2.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3.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4.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

A.荷兰B.日本C.美国D.英国

5.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6.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A.嘉兴南湖游船B.八一建军节C.革命摇篮井冈山D.中共七大会场

7.“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版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0.张强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民族工作成就显著 B.外交工作不断突破 C.思想文化繁荣发展 D.统一大业逐步推进 11.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下表,可填入表格中空白处的选项是

A.12.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13.下列文件中,明确提出要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要求民族独立的是

A.《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14.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这位皇帝是

A.克伦威尔B.路易十六C.拿破仑D.亚历山大二世

15.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A.“火箭号”机车B.电灯泡C.早期汽车D.飞行者1号

16.下列有关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不正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颁布《宅地法》

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

17.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农奴制改革D.美国内战

18.他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这里的“他”是指

A.伏尔泰B.爱因斯坦C.牛顿D.达尔文

19.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冷战战略是

A.成立欧共体B.成立华约组织C.成立北约组织D.出台杜鲁门主义

20.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

A.蒸汽时代B.钢铁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21.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刘细君生活的朝代是

A.西汉B.三国C.唐朝D.清朝

22.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

23.扬州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是

A.《春江花月夜》B.《尚书·禹贡》C.《说扬州》D.《扬州的夏日》

24.“我为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即臂尸万段,甘之如饴„„”慷慨就义的孤军坚守扬州的抗清将领是

A.史可法B.多尔衮C.郑板桥D.戚继光

25.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有

①火车站②润扬大桥③扬州泰州机场④瘦西湖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26题6分,27题9分,28题10分,共25分)

26.(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答:(1)商鞅或公孙鞅;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

(2)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1分)

(3)设置“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发布诏令:“以农桑为本”,下令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等等。(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4)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1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分。)

27.(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1分)

(3)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2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3分) 答:(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分)

(2)清政府腐朽无能。(1分)

(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2分)

(4)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重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材料三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倒退到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3分)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什么问题?为此罗斯福进行了怎样的“大胆试验”?该“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4)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分)

答:(1)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不正确;理由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事实证明了列宁的正确。到1925年,社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工业中占到81%,资本主义成分受到排挤。或理由2: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而是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扭转经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新赢得人民的支持,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分)

(2)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3分)

(3)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或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3分)

(4)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有机结合起来。(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第6篇:2013年西宁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A. 1787年宪法B. 黑奴贸易C. 美国废除黑奴制D. 美国的独立战争

14、能源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每

A.水利B.蒸汽C.电力D.原子能

1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 《人民宪章》的发表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 《国际歌》的诞生

16、下列条约中涉及中国问题的是:

1、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

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国际联盟盟约》④《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赞美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④A.伯利克里的统治B.亚历山大的统治C.屋大维的统治D.凯撒的统治

17、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最具远见的一项是

2、人类早期的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和流域,其中古代印度文明起源于

A.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B.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恒河流域D.黄河流域、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实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

3、“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欧洲人的这一思想观念逐步得

18、选项中,不属于引起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是:到改变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A. 石油资源丰富B. 列强介入社会制度的不同D. 宗教纷争

C.启蒙思想的传播D.殖民主义的扩张

19、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以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提出“相对论”的是:

4、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曾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其中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使中国开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贝多芬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20、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马歇尔计划B. 联合国的成立C. 北约的建立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二、读图回答问题(第21题5分,共5分)

A. 虎门销烟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21、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指:

A. 陕甘根据地B. 井冈山根据地C. 山东根据地D. 中央根据地

7、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 “七•七”事变的爆发

8、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A七十周年B.八十周年C.九十周年D.一百周年

9、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发生图一 图二 图三 在:请回答:

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 ⑴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2分)

1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的

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股份制改革C.私有化改革D.国有企业改革 ⑵ 图三是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的情景,你知道它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11、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

了:

A. 君主专制B. 君主立宪制C. 总统制D. 民主共和制⑶以上三幅图片使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12、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所表达的共同思想是:

A. 限制君主的权利B. 自由和平等C. 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三、材料解析题(第22题10分,第23题9分,共19分)

13、贝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11月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他成为了美国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他能够当选得益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1 2013年西宁七中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

(二)(共60分)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4分)

⑵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⑶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⑷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战争?(2分)

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2分)

⑶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各行各业上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请列举两例。(2分)

⑷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3分)

四、问答题(第24题9分。第25题7分,共16分)

24、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⑴ 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3分)

⑵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4分)

⑶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5、追求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们至今没能解决的难题。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⑴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形成那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3分)

⑵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事例,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2分)

⑶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举一例说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2分)

第7篇:2012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8.右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两大部分,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2012年春晚《荆柯刺秦》小品,讽刺了当今社会穿越剧歪曲历史的事实,我们还历史真面目 ,秦始皇云游各地时,往往刻石记录,他使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行书

2.2012年是该条约签订170周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3.假如南京市2012年需要征集“纪念中华民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下列哪位人物最为合适()

A. 林则徐B.孙中山C.康有为D. 李大钊

4.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自强”、“求富”——洋务运动B.“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戊戌变法D.“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5. 某历史博物馆一展厅的主题词是:“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与该展厅主题相对应的事件主要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

6.2012年江西电视台举行纪念南昌起义85周年,下列与南昌起义有关的节日是()

A.建军节B.青年节C.国庆节D.重阳节

7.2012年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所反彭德怀 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1940年、华北

粉碎日军“囚笼政策”

- 1 -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9.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

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成立的是()

A.开天辟地方阵B.艰苦创业方阵C.春天的故事方阵D.走进新时代方阵 10.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11.2011年度中国春晚流行语 “爱我你就抱抱我”,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一国两制B.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D.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

12.2012年 新版《 西游记 》再次热播与之相关的宗教()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道教

13.2012年,习近平访问美国,受到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接见,他的祖籍黑人是怎样到达美洲的()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三角贸易D.第一次世界大战

14.有人认为,2010年3月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将成为丰田公司的“滑铁卢”。“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克伦威尔B.圣马丁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15.丁老师从网上搜集“倒幕运动”、明治天皇、“学习欧美”等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丁老

师的课件内容应属于()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

16.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A.改良蒸汽机B.研制汽车C.发明白炽灯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7.2012年周杰伦在百度引擎输入“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70周年”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可以推导出他要找的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莫斯科保卫战

18.“2012年是该条约签订90周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他的签订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该条约是

A《四国条约》B《凡尔赛和约》C《九国公约》D《五国条约》

19.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中,与欧元密切相关的是()

22.有人说: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19世纪是一个艰难的世纪,19世纪是一个抗争的世纪,19世纪是一个探索的世纪。请回答:(5分)

⑴试举一例说明19世纪 是一个危机的世纪?(1分)

⑵19世纪是一个抗争的世纪,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抗争的英雄人物,你最崇拜谁?说

ABCD

20.2012年,美国上映了《变形金刚3》、创票房日进1亿美元新高,世人惊叹,这部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业中心()

A.纽约B.好莱坞C.费城D.华盛顿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分)

材料:2011年8月,河南,山西两省确定联合将“关公世俗”申报世界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世俗”一旦申报成功,河南将有首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日报》

1.名将关羽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忠义和神勇家喻户晓,被尊称为关公,我们要了解他的忠义和神勇最好查阅那部小说?1分

2.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正式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这也体现了我国一直在积极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什么趋势?1分

3.孔子的思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里的“哲学”是指()1分

A.法家学说B.道学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4.请就如何对待世界文化遗产谈谈你的看法?1分

明你崇拜的理由?(2分)

⑶19世纪是一个探索的世纪,中国人为“自强,求富”而进行的探索是什么?(1分)

⑷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的中国,面对中国的危你该如何做?(1分)

23 小明学习中美关系后做了一下总结,请你帮她完成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

- 2 -

(1) 在材料一中,请从“当家作主”、“民主科学”、“自强求富”、“开天辟地”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最恰当的分别填写在年代尺上方的相应长方框内。(2分)

(2) 材料一中A.B两处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A处 是会议;(1分)B处在本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的伟大决策。 (2分)

(3)材料二中①处标志美国独立的法律文献是什么?②处的领导人是谁?③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3分

(4) 历史上美国曾多次损害中国人民利益,试举一例说明?历史证明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试举一例说明?2分

24 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

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6分

请回答

1.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图表中①②③的事件?3分

2. 思想变革是社会的先导,从图中试举一例说明?1分

3.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一个即可)1分

4. 开始形成整体世界过程中,你比较喜欢哪位人物?学习他的什么精神1分

2

5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5分

材料一:

一战爆发体系建立二战爆发格局形成

发展趋势

1914年1919年1921年

1939年1955年1991年

材料二:

中东危机本·拉登多国轰炸利比亚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被称为什么体系?(1分)

(2)根据材料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二战中哪一次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1分)

(3)二战结束后,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4)根据材料二: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中东危机、美国进攻伊拉克、多国轰炸利比亚„„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一个)(1分)

- 3 -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第二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时,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台实际的评分细则。 2.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21.(1)《三国演义》1分

2.经济全球化1分 3.C1分

4.从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谈即可 1分 2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2分

2.林则徐,邓世昌等1分 3.洋务运动1分 4.言之有理即可1分

23.1.1921年开天辟地,1949年当家作主2分 2.遵义会议,改革开放2分

3.《独立宣言》 林肯罗斯福新政3分

4.损害利益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台湾问题合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APEC会议等2 分 24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3分

2.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分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1分 4.言之有理即可1分

25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分(2)雅尔塔会议 1分(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多极化(1分)

(4)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宗教纷争、民族矛盾、核危机等(答对一点即可得分)(1分)

- 4 -

第8篇:2014年揭阳中考历史试卷

2014年揭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总分60分)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右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A: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当不辱使命,请陛下回去吧!B:此去西域非常危险,请注意安全。但匈奴一日不除,国家则永无宁日,望爱卿完成任务后,早日归来。可知他们准备演出的是( A)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是谁(B) A、文天祥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岳飞

3、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D)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4、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哪一部医书(C)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5、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道指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A)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7、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8、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C)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9、“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B)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共二大 D、南昌起义

10、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11、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B)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D)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3、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C)

A、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十二大

1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A)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期间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D)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7、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成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B ) A、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8、以下史实,跟哥伦布无关的是( D) A、相信地圆学说 B、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C、受西班牙王室支助 D、完成环球航行

19、善于观察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现象,促成工业革命一项伟大发明的科学家是( A)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牛顿 D、爱因斯坦

20、有人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战争

翼之中学

1(B)

A、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D、林肯总统被刺杀

21、美国《政治周报》评论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是“罗斯福新政”的新版。请问,历史上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B) A、大力兴建公共工程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整顿银行D、调整农业

22、列宁是一位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下面属于他曾参与过的事件是( C) A、制定苏联新宪法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D、建立巴黎公社

23、“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材料中的“战争”是(C) A、普法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4、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B、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C、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D、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二、材料分析题(共11分)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2分)这

个运动是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洋务运动;否;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维护清朝统治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2分)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公车上书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1分)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三、简答题(共13分)

战后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并随着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演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出现了美苏冷战的格局。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提出了哪些冷战政策?(6分)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2)1967年,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抗衡美苏,法德实现和解。这一年由法、德等六国成立的组织是什么?(2分) 欧共体

(3)1991年苏联发生的某一事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苏联解体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球化,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组织是什么?(2分)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1分) 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

翼之中学 2

第9篇:201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模版]

201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你可以参考教书和其他资料。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5.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 A.人民生活的盖上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6. 下列是某广告公司为安徽旅游推介会设计的部分标题,其不中正确的是 A.老子故里——涡阳 B.新安画派的中心——安庆 C.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 D.大包干发源地——凤阳 7. 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8.世界上第一次以取代普选权等权利为目标的工人运动的政治纲领是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共同纲领》 9. 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国内战争的破坏 B.德国法西斯的进攻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0. 2011年5月21日,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非洲的一个国家举行,该国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地体系最终崩溃。他位于右图 A.① B.② C.③ D.④

二、 组合列举(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1.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的水稻种植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⑴早在距今7000年的我国___________原始居民就已经种植了水稻。

⑵北宋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__________,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⑶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出的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魔稻”。 12. 绘画不仅展现了美的历史,也反映了历史的美。

⑴安徽籍画家李公麟以其独特的“_________”画法而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

⑵著名画家_________创作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作品《愚公移山》、《群马》等。

⑶__________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创作了富含人文主义精神的画作《蒙娜丽莎》。

三、 辨析改错(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 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 ⑴古代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上第一步体现完备的法典。

改正:

【 】⑵拿破仑为巩固封建统治颁布了《民法典》等法律文献。

改正:

【 】⑶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改正:

14.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课本剧《大唐帝国•唐玄宗》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唐玄宗统治时前期,有位天竺人在参观完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后,来到唐都开封,发现城市气势恢宏、街道整齐,异常繁华。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人流连忘返。离开商店,他又前往寺庙拜读了玄奘所著的《西游记》。他由衷地感慨:大唐果然是繁荣富庶的帝国啊!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

材料一 现代中国人,出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

⑴材料一种“孙先生”指的是谁?(2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⑵“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我们要埋头苦干,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邓小平

⑶材料二中哪句话体现“担子重,责任大”?(2分)

⑷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2分)

16.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首歌曲唱出了世界人民的美好心声。

【文明共享的时代】

定居北京的加拿大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

⑴成立于1993年的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琳达的生活与工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自1986年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身为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历经15年,“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2001年中国终于成为其正式成员。

⑵既然谈判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贸组织?(4分)

【对话与合作的时代】 2010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美海关将从税令公布之日起开始对华输美铜版纸产品征反倾销反补贴税。

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摩擦与分歧?请写出你的建议。(2分)

五、 分析与探究(12分)

17.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

图一:1853年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港口 图二:日军轰击重庆 图三:广岛原子弹爆炸

⑴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2分) 【论从史出】

⑵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6分) “耻辱与振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疯狂与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痛与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明智】

⑶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A

3、D

4、B

5、D

6、B

7、D

8、A

9、C

10、C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1)河姆渡 (2)占城稻 (3)籼型杂交水稻

12、(1)白描 (2)徐悲鸿 (3)文艺复兴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1)古代埃及改为古巴比伦王国

【×】(2)封建改为资产阶级

【√】(3)

14、(1)错误:唐 改正:隋 (2)错误:开封 改正:长安

(3)错误:西游记 改正:大唐西域记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1)孙中山。(2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2)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分) (3)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2分)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16、(1)欧洲联盟;经济全球化。(4分) (2)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给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二、

(3)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内寻求解决;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合作与双赢。(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1)蒸汽机(蒸汽);二。(2分) (2)国门被打开,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 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给邻国和世界带来痛苦灾难。(其它符合题意也可得分,2分) 二战期间日本遭受到原子弹袭击(或福岛核泄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分) (3)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

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它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答任何一种观点,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4分) 第一层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准确。(得3-4分) 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论证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准确。(得1-2分) 第三层次:有观点,未论证。(得0分)

上一篇:对中美贸易战的感悟下一篇:党的组织生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