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共11篇)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1

1.梳理专题知识。依据课标编排的各版本教材,都是专题式的。而教材是学生的依托,因此最好通过复习教材来梳理专题,进而巩固基础知识。所以一轮复习基本上就是专题复习(也有部分学校例外)。

2.培养通史意识。跳跃式的专题教学打破了时序性与整体性,而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历史時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况且,考试大纲和中考选择题都是按通史体例编排的,故培养通史意识、构建立体历史很有必要。至少让学生知道一个时期或朝代的起止时间,某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和最突出的特征,注意三本必修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3.注意史学理论。的《考纲》突出了唯物史观,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但也应适度关注新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了解基本的史学方法,如史料处理、史论结合等等。当然,高中毕竟不是大学,不需要过于专业和深刻的理解,但是在学习中需要渗透,至少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和基本结论。

4.有效整合教材。(1)原则:一轮宜细,把书读厚,以求厚积薄发;二轮宜粗,抓主干和特点。记住基本史实,突出重大史实;理解基本结论,了解其他观点。(2)体系:“合纵”以梳理专题知识,“连横”以构建通史体系。(3)版本:以一种版本为主,便于学生把握;但也要多本兼容,尤其是其他版本中一些较好的材料、观点和表述。(4)选修:选择1至2本认真学习,为选修题做准备。建议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为备选之一,一是可以补充两次世界大战和现代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二是其对应的中考选修题一般都与教材联系紧密。其余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也可以用于补充或深化。

5.平时加强训练。(1)练能力:选择题需加大难度,强化理解运用;主观题应注意分层次,低起点、小坡度,逐步爬升。教学中可以典型问题(也可以是周年大事或热点问题)为小切口,做深分析或多元探讨。(2)练效率:鉴于文科综合背景下历史考试处境不利的现状,可以稍早进行文综训练。也可以进行历史单科的限时训练,或者题型的专门训练。选择题平均速度大约是每题1分钟,总共耗时不超过15分钟。主观题每题10至12分钟,40题费时可稍长。(3)练方法:以月考或联考为参照,及时反思;利用周末文综和单科周练进行调整,训练解题能力,熟悉解题方法。认真审题,找准方向;仔细阅读,获取信息;用心回忆,联系所学;做到“四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术语化),规范答题。文综训练还需注意时间分配和答题顺序(先易后难或以学科为序等),通过多次经验教训的积累,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答题方法。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2

文科主观性试题原则上“言之成理即可给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不像解答理科试题那样死扣答案),以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更好地成才。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以后,设计开放性试题和开放性答案一直是其命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例如,写小论文、写标语、让学生自己谈感想、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历史方面的宣传板报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中考历史的开放性答题在我们充分适应了以后,出现了一种误区,即在操作中出现了有“字”就给分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不认真审题、因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准确而盲目堆砌知识点的后果。事实上,有不少孩子在进入高中后,连基本的史实和常识都要靠翻书才能知道。

尽管中考试题是全省统一命制,但是阅卷是各地教育局组织进行的。由于评分细则弹性较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在阅卷中存在偏离参考答案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开放性问题的解答中尤其突出。譬如,一谈感悟就是“要好好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种“万金油式”的答案缺少针对性。2011年中考历史的开放性试题已开始试图扭转这种不加分析、盲目答题的趋向,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准确分析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例如2011年中考历史第23题第三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回答此问必须根据问题的提示,侧重谈先进理论的作用、理论的继承性或理论产生的方式等内容。若学生回答其他方面的内容,严格说是不能得分的。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已经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注意,他们在平时复习时已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学科语言的总结能力和对每一时期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在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21题相当于填空形式的问答题,答案必须精准;第22、23、25题,按照问题设计和答案要求,必须“依据材料”进行总结陈述,尤其是第三问的升华部分,必须在提炼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根本无法随意胡诌瞎编;第24题沿袭了2011年中考“议会大厦”读图题的形式,给出了关键词,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考查学生历史知识、专业术语、语言表达、情感升华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点明显借鉴了高考开放性试题的命制特点,不过由于给了充分的提示,降低了难度。

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充分予以重视,尤其在复习阶段更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训练。

首先,学生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在语言精准的基础上适度开放答题。平时一定要从严要求,不能模棱两可,要牢牢把握相关关键词。例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其他阶段性词语也要准确掌握);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人”);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等。这每一个限制性的关键词都有其内在含义。以中美关系发展为例,1972年尽管美国总统访华,发布《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美关系打破坚冰,但是美国仍然与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所以中美关系只是有了一个大的进步,不能说完全正常化。这些关键词的内涵要求都很精确,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准确把握和记忆。

其次,及时关注高中教材的变化和高考是初中教师当前必须要做好的功课。河南省高中历史教材从2008年起开始大变动,按政治、经济、文化模块安排组织教学,传统编年史的体系完全被打破。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通史底子,就会感到很茫然,就会有“怎么正讲着秦始皇中央集权体制,突然间就蹦到了英国君主立宪”之类的感慨。高中历史教师也普遍反映初中生的历史底子是越来越差,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朝代更迭都搞不清楚,逼得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利用自习课把通史再大致串讲一遍,弄得很被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的变化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历史的编年体系主要靠初中阶段来培养。而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误区之一是,很多学生认为一些基础知识根本不用记忆,导致学生历史学科功底欠缺。

在阅卷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评分细则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据此赋分,学生的答案必须具有精准性。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一直在致力于稳妥地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锻炼学科语言表达能力。譬如让学生根据相关画面写出历史短文,为了防止学生答题漫无边际,明确给出了“提示”,要求答案以关键词形式进行呈现。这明确给了我们一种方向性提示,要着力强化对史实的把握,学会用学科语言把历史要素叙述清楚。当然,如果答案逻辑严密、文采飞扬、字迹优美,就更能增值加分了。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3

内容摘要:

涵盖高频词语、短语、句型、考点

涵盖高频词语、短语、句型、考点

说明:涵盖 80 个重点句型、305 条习惯用语、常用词语、常用话题

及写作为一体的经典句。

只要你学会了这 300 句,你就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请同学们务必默

会。

一、个人情况

1. 毕竟,这个孩子太小还不能上学。

After all, the kid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2. 我来自中国。I come from China.

3. 我的梦想会实现的。My dream will come true.

4. 她过去靠卖书为生。She used to earn her living on selling books.

5. 我家离学校不远。My home isn’t far from the school.

6. 我喜欢去钓鱼。I enjoy going fishing.

7. 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老师。

I would like to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

8. 我每天都过得很愉快。I have a good time every day.

9. 我乐于和平地生活。I enjoy living in peace.

10. 我喜欢浏览英语报纸。I like looking through English newspapers.

11. 我乐于和别人交朋友。I enjoy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

12. 我一点都不喜欢抽烟。I don’t like smoking at all.

13. 从今以后,我不但要更加努力学习还要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From now on, I not only study harder but also try my best to get

better grades.

14. 我偶尔喜欢去购物。I like to go shopping now and then.

15. 我们一做完饭就应该把火灭掉。

We should put out the fire as soon as we finish cooking.

16. 我不喜欢炫耀自己。I don’t like to show off myself.

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篇4

一、总体复习思路

从历年的菏泽中考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菏泽历史中考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基本能力的考查,再加上今年菏泽市初中历史教研员也就是出中考试卷的人换成一直担任高中历史教研员的老师,因此,我们预测20xx年菏泽历史中考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察不会减弱。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课标和课本,立足双基,注重对知识的整合,注重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注重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分工合作,注重每一份学案和复习提纲的编写;注重历史材料的引用;注重教学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考察与了解;注重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二、本学期复习计划与进度及具体实施措施

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在初三历史复习过程中将计划进行三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立足课本,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立足课本,尽量细一点,慢一点。由于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就已经想到九年级时间太紧迫,所以就开始了九年级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学完新课以后基本把七年级上下册两本书复习一遍,本学期开学以后,我们将开始八年级、九年级四本书的复习,计划在4月底结束第一轮复习,由于本学期时间太紧张,复习进度大约是每节课复习3—4课。

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以整合课本基础为主,整合构建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并配以适当的达标反馈检测题,编制成以单元为单位的复习提纲。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精讲点拨,注重课堂效率,尽量把时间放给学生,没有以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复习。另外我们还想尽量能够组织阶段性测试,争取一册一考,希望领导和班主任能够配合。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依据时政热点,确定专题,精心编制专题复习提纲。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我们计划确定十到十二个复习专题复习,这项工作正在准备和不断修改过程中。目前初步确定了以下12个复习专题:

1、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的历史专题;

2、中外近代化、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题;

3、科学之路专题(科学家及科学理论、科技革命及对中国影响、科教兴国、经济全球化);

4、政治制度专题(中国古代各朝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5、思想专题(中外的思想家,百家争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文艺复兴运动,马克主义思想);

6、农业专题(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政府的农业政策);

7、改革专题,(资产阶级改革,封建社会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8、民族关系专题(唐朝,宋朝,清朝及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9、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专题(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流,郑和下西洋,清朝的对外关系等);

10、文化专题(中国古代到近现代的文学艺术,文字语言,建筑,医学,史学、等);

11、战争专题(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等);

12、大国崛起及国际关系专题。

第二轮复习我们计划从4月底开始,5月底结束。

3、第三轮复习(重点复习),也就是进行模拟训练。要在模拟训练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适应中考。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们要注意做好试题的解析工作,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各种类型试题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答题技能;特别是要重视对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指导。

第三轮复习我们按照学校计划从5月底开始,6月初高考前结束。

三、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时政热点,加强课内外知识的整合。

2、要以自学为主、注重学法和解题方法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致。

2013年历史中考备考指导方略 篇5

一、学校领导层面要加强毕业班中考备考管理,抓实备考细节。一是强化历史学科教师的合作共享理念,统一复习进度,统筹备考方案,力避个体备战,各自为政;二是规范历史学科教师的复习备考行为,精准把握课标,宏观掌控教材。

二、力避备考的惯性、盲目性与随意性,树立“世界大教材、社会大课堂”的大备考观。要强化时空概念,时间要分段,空间要分片。主张“中国融入世界,世界关注中国”,即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来观察和认识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进程和变化,通过中国历史脉搏洞悉世界历史的走向。

三、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活化基础知识,优化基本技能。忌死记,但要记“死”;要活记,更要记“活”。

四、克服复习备考的功利性,注重其实效性,宏观把握历史规律,中观把握历史态势、特征,微观把握历史特质。以小见大,从个案归纳整体;以大见小,从整体剖析具体。

五、要充分关注学情,希望中考后学生得高分,那么复习备考时就要心中时时有学生;备考既要用“功”,更要用“心”。

六、加强学法、考法指导。大到宏观上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历史知识网络,小到细微处作答语言的规范、精准及卷面书写字号的大小。

五、复习备考进度安排。

第一轮,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第二轮,成体系做好系统复习,整合知识。

备考策略之资料分析 篇6

简为教育

资料分析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最终成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而言,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部分当中属于相对简单,但是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答题强调时间性,因此位置靠后的“资料分析”是历来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部分。

资料分析题围绕着统计型的数据展开题目设置,如何快速的找到数据,如何正确的理解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何应用基本的速算技巧解决计算问题,这是备考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本书着力强调的重点。

与此同时,资料分析题还具有训练性,高分的取得与大量的练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强烈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多做练习题,特别是多做有时间限制的练习题,这对于大家答题能力的真正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料分析:的调整。,资料分析主要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所强调的重点互不相同,在备考时要根据每一块的特点做针对性

一、阅读技巧,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四种:文字型材料,核心在于对关键字、关键词的把握,也就是采用圈读法快速找到数据,进而为下一步计算做好准备;表格型材料数据结构比较清晰,一般来说,考生都可以迅速、准确找到所需数据。因此,表格型材料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速算技巧,在阅读表格型材料时,着重在表格标题及横纵轴的把握;图形类材料,常见的图形样式有柱状图、趋势图和饼状图,图形类资料是所有题目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在阅读此类材料时要注意其时间和单位,然后注意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混合型材料,这是近几年考察比较多的类型,混合型材料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特殊的难度,但是毫无疑问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与衔接是考察的重点。

二、统计术语,在之前介绍资料题目解析时讲到,资料题目解析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一方面就是统计术语的掌握,统计术语是资料题目解析题目设置的中心,统计术语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考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资料题目解析中常考的统计术语以及关于这些统计术语的考点做一点梳理,进而搞清楚这些术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快速解题至关重要。如:

(一)基期量与现期量

资料题目解析中,在描述关于某个统计指标变化时,经常采用的形式是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时,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如表述“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这里的2009年为基期,2010年为现期。“与日本相比,中国在2010年8月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这里的日本是基期,中国是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考点

1、已知现期量求基期量(除法)

例1、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则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A、1452元

B、2074元

C、1552元

D、1172元

解析:2006年为基期,则2007年为现期,2006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工资为:1794÷(1+15.6%)。

考点

2、已知基期量求现期量(乘法)

例2、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则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A、1872元

B、2074元

C、1852元

D、1972元

解析:2007年为基期,则2008年为现期,2008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工资为:1794×(1+15.6%)。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用来描述基期量与现期量的绝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是用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在资料题目解析中,经常还会出现增长速度,增长幅度这两个概念,如没有特殊说明,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和增幅表示的同样的意思,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当提到了增长快慢时指的是增长率的大小比较。

考点

1、增长量计算

3、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则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约多少万吨?()

A、1009 B、1218 C、1370 D、1787

解析、计算增长量一般有2种计算方式,“现期量-基期量”或者“基期量×增长率”。计算方式为:(1)10963-10963÷(1+12.5%);(2)10963÷(1+12.5%)×12.5%。

考点

2、增长倍数计算

例4、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同比增加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321元,同比增加3.4%。则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高出()倍。

A、3.12 B、2.12 C、1.12 D、4.12

解析、计算增长倍数时要注意,增加倍数=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所以本题的计算方式为:(10346-3321)÷3321或者10346÷3321-1。

考点

3、增长率计算

例5、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则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大约高出()

A、82.6% B、84.1% C、95.1% D、88.2%

解析、计算方式为:(1853-1015)÷1015=82.6%。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统计术语决定了资料分析的具体的考试考点,只有掌握了每个统计术语的具体用法才会正确的将材料中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运算,这一点在专业干部考试中尤其明显,专业干部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材料中的数据怎么使用,分不清楚是用乘法呢,还是除法,在后面的具体章节讲解中,有具体的阐述资料分析所涉及的统计术语。

三、速算技巧

速算是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考生对于资料分析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认为资料分析就是大量数据的运算,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资料分析中的数据处理考察的考生的基本分析能力,所谓分析是建立在快速计算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考生必须掌握常见的速算技巧,常见的速算技巧有4个,分别是估算法,直除法,差分法,公式法,还有一些特别的细化的方法如凑整运算,截位运算等等,以直除法为例来阐述速算技巧中的一些基本内容。

1、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在应用直除法之前,一般都要先进性一定程度的估算,应用范围更广的是直除法,直除法可以解决试卷中的大部分除法类计算题。

方法

1、若选项首位不同,则通过判断结果首位来判断答案,具体做法是“试商”判断结果首位;

方法

2、若选项前两位或三位不同,则通过除以除数的前两位来判断答案,即取除数前两位计算结果(除数四舍五入取前两位);

方法

3、如果除数的首位是1或2,那么直接除以除数的前三位(除数四舍五入取前三位);

(注:如果选项结果差别特别小,那么直接除以除数。)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猛增长,1985、1995、2005年的值分别为289、2478、7883亿元人民币。那么,1995年值为1985年值的()倍,2005年值为1995年值的()倍

A、9.1;3.2 B、8.6;3.2 C、9.1;2.9 D、8.6;2.9

解析:观察选项可以知道,本题只需判断结果的首位即可得到答案,2478÷289,首位判断为8,所以首先排除AC,7883÷2478,首位判断为3,所以排除D,答案选择B选项。

例2、2008年,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05.3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474.95万亩。请问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多少?()

A、35.12% B、36.37% C、37.49% D、38.25%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本题只需确定结果的前两位,6805.31四舍五入取前两位是68,结果的前两位是36,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例3、2008年,新疆农林牧渔渔业总产值1176.6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84.19亿元。请问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例为多少?()

A、64.7% B、66.6% C、68.3% D、70.4%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本题只需确定结果的前两位,除数是1176.69,根据直除法,应取1176.69的前三位,四舍五入取前三位得118,所以结果的前两位是66,答案选择B选项。

例4、2009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1806.5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润总额为134.36亿元,毛利率为7.44%.2009全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为1745.59亿元,同比增长8.87%;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20.27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为6.89%。则2009年全国旅行社非旅游业务的毛利率约为:()

A、8% B、11% C、17% D、23%

解析:毛利率=毛利润÷收入,非旅游业务的收入为1806.53-1745.59≈61,非旅游业务的毛利润为134.36-120.27≈14,所以毛利率为14÷61,首位判断为2,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九年级中考备考策略 篇7

初三这一年,中招考试之前,一般有三次集体性的考试,但这三次考试的重要性却大不相同,常言道:“一模如金,二模如银,三模铁不如。”

一模考试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在于可以让考生根据自己的一模考试成绩明确自己在全市的大致排名,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定位,对填报志愿有指导性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预录取在一模考试之后就会开始,部分学生会在二模考试之前签约,所以,一模考试成绩就成了考生被名校预录取的敲门砖。

一般情况下,一模考试的范围不如中招广,各个科目都是选取中招考试范围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查,所考查的题型尽量仿照上一年中招考试题型,但整体难度会在中招考试之上,如果考生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相关训练,一模考试很可能不能全面展示自己实力。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考生该如何复习,争取在一模考试中有出色表现呢?初三老师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你点石成金!首先,应结合《考试说明》和一模考试范围,明确自己各个科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在整体巩固、重点强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复习。

具体来说,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记忆关

要针对考试考试范围,明确所需要记忆的内容是否全部过关,比如语文的古诗词、数学的公式、英语的单词等,千万不能因为需要背诵的内容多而忽视。

第二关:基本方法关

特别是理科,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可能有多种,但是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最起码应该知道其基本解题思路,保证考试答题时能得分。其次,要根据自己一模考试的目标及科目弱点所在,将学习细化到每一天。不建议考生采取题海战术,也不建议每天势必将各个科目都回顾,更不建议“开夜车”。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考生除了每天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能够自主复习的时间相对较少,而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其实是考试成败的关键。建议一天安排一门学科(弱势学科可多花一些时间)针对自己这个学科的一两个薄弱点做有针对性的复习强化,抓重点,同时做好错题的归类整理再复习,以争取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第三关:临近一模考试,则需要进入到综合复习阶段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近些年的一模试卷都做一遍,具体熟悉一模考试的出题形式等,再次明确自己的弱点,利用最后一两周的时间再进行专项复习。

同时,临近一模考试,考生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不要再抠难题和偏题,再次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具体针对每个学科,在复习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重难点。

1、语文:结合考纲,关注基础;阅读方面需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点及解题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在具体答题时灵活运用;作文方面最好是结合常考类型,积累相关素材。

2、数学:一模考试主要内容是九年级全部,其中知识点的重难点在相似探究或全等探究、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压轴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应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概率,解直角三角形;当然基础内容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图像及性质、概率及部分七八年级知识点也是需要关注的。

3、物理:难点有:密度、摩擦力、杠杆、浮力。但是,学物理重在观察、勤思考!对于公式,一定要结合概念来。比如浮力概念,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化学:初三刚涉及,知识点多、杂、散,学习时期短,任务量大,实验探究题失分较多,同时与其他科目联系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会整理归类,每一个部分都需要扎实掌握。重难点在酸碱盐和溶解度,可以针对相关的题目,找到规律。

5、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熟练掌握单词,英语的学习就无从说起;另外一些重点语法: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被动语态、代词的用法等配合适量练习,要做到既懂语法也会用语法特别是运用学过的语法写句子,运用到作文中。

6、政史:考试虽然以开卷形式进行,但仍然需要在平时下功夫。首先,要熟悉书本上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其次政治要知道时事新闻,另外分析题目时一定注意课本的观点。学历史,要注重历史材料,做材料阅读题时,首先思考材料讲述的与课本哪科相关。要学会归纳历史观点,要找出历史异同。

语文、英语:吃饭时即兴背诵

1、诗句、单词背诵方面。每年中考这些都是必考的,倘若这些失分的话,对于整体分数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基础较好,平常花的功夫较多的同学,这个时候自己就应当着重对于常写错的字,稍加留心,多写几遍。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们,可以请家长帮着挑默一些较为重点的;或者吃饭的时候,即兴吟上两句,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可以检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2、作文素材的积累。说实话,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参加作文竞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灵感就一鸣惊人,没有灵感就交空白卷。冲刺阶段也是作文素材集中积累的阶段,思考着:怎样吸纳别人写的精彩的片段中的精华语句?怎样创作出更好的片段?这些片段适合怎样的文章?片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片段中哪些你认为特别出彩,需要强化?不妨理下思路,整理成表格形式,活学活用。

数理化:花一天看错题本

1、概念。物理化学中肯定会有考人名、考概念、考常识的题,应当把之前整理好的笔记本再横向、纵向过一遍,温故而知新。

2、解题方法归纳。这个时候就不能再进行题海战术了,找出“一模”、“二模”的卷子,因为这些题目往往是今年命题的重点和出题方向,看到题目之后,不要动笔去算,而是思考这道题它考什么?怎么解?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 篇8

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1)秦朝:

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2)两汉:西汉初年,汉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4)唐朝:突厥和中原有贸易往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方面、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5)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宋夏议和后,双方重开边境贸易。(6)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7)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中考考前历史复习资料 篇9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2、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5、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6、作用:解放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早期代表,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创作的《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文艺复兴早期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他的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文艺复兴晚期代表,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9、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运动而不是复古,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充分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10、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2)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3)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纷纷逃到意大利,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对黄金财富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财富的夸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

(5)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第4、5点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航海家和航线:

(1)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非洲大陆西海岸,到达印度洋。

(3)14,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

(4)15,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评价: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为欧洲国家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③使欧洲航运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

7、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10

英语篇:细心也很重要

英语中,细心也是很重要的,也许你漏看了半句话,答案就从应该是过去完成时的变成了过去时,所以同样可以做一些圈画。

刷题是一个不错的提升语法的方法(至少我就是这么做的),但是切记要注意错题,这里我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在做错题本的时候不仅仅要写正确的答案,还要写你原本错误的答案,再写上错误的原因,如此一来,你复习的时候就能明白你成绩提升不上去的症结在何处,以便下次注意。

阅读题型是先通览全文再答题,这样会更好一点,然后是首字母,同样地,小编建议先通览全文,也许本来你没有思路的看完全文之后就有想法了也说不准的。

做首字母的方法:首先,确定词性和大概意思,朝着这个方面去想,实在想不出也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看看自己有哪个地方想错了再重新想一想,还有一个偷懒点的办法,看看卷子其他地方有没有可以提醒到你的地方,也许会有用的。所以,考纲词汇最好是熟烂于心的,虽然简单,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提升英语作文的方法大体上和语文一样,多写语感自然而然会到的,另外,好词好句,亮点句型还是很重要的,背一下吧,就算只是锻炼一下语感也是有用的。写完之后,千万切记要检查:时态,第三人称单数,拼写是否正确,如果在8+8+4的文章中最前面的8分拿不到满分,4分当中就拿不到几分了,这样分距很快就拉开了。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不要漏填格子!!!不要填错格子!!!英语的选择题极多,出现这种现象不无可能,所以,我想说,学弟学妹们,检查是个好东西。

中考英语复习词汇经验策略

[词汇]多总结、多联想、多比较、多运用

很多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单纯地抄单词,背单词,却记不住拼写,也记不准汉语意思。你说“工人”,他会熟练地拼出“worker”,但你说“worker”,他就不知何物,关键在于他忽视了英语是音形结合的文字。会拼写的学生却能灵活地掌握单词的读音规则和字母组合。比如:学了bike,他就会拼读like, side, five, nine;反之,别人读出这些单词的时候,他也可以根据读音规则拼写出这些单词。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11

一、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工具,所以,学生复习不能脱离教材。中考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学生务必回归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建构知识框架,对知识点全面“查漏补缺”,熟悉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不放过任何知识盲区。

另外,要回顾错题,把平时做错的题目再研究一遍,分析自己在哪一块比较薄弱,对症下药。每一个题型都有它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所以,大家在复习错题时务必要对错题理解透彻,保证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不再做错。熟悉中考阅卷规则,保持书写工整,这点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大家要有意识地训练。

二、练就应试技巧,争取拿高分

上一篇:春天的电话幼儿园教案下一篇:学会合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