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人教版历史试卷(精选7篇)
一、选择题
1.在﹣(﹣),95%,﹣|﹣|,﹣,0中正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5+a2=a7
B.×=
C.2-2=-4
D.x2·x3=x6
4.()
A.
B.
C.
D.
5.±2是4的()
A.平方根
B.算术平方根
C.绝对值
D.相反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的平方根是±2
B.8的立方根是±2
C.
D.
7.实数-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8.“9的算术平方根”记作,其值是()
A.3
B.﹣3
C.±3
D.9
9.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1
B.-1
C.±1
D.±1,0
10.有下列说法:
(1)的算术平方根是4;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3)某中学七年级有12个班,这里的12属于标号;
(4)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之积仍为无理数;
(6)如果≈5.34,那么5.335≤<5.34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个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11.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4)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12.﹣的相反数是_____,倒数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
13.将一个长为2,宽为4的长方形通过分割拼成一个等面积的正方形,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__.
14.实数包括正实数、0、负实数;(________)
15.算术平方根等于9的数是_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16.计算:(1)
________;(2)
________.
17.已知-1<m<,且m,均为整数,则m=________.18.已知的值为,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
19.若,则x=__________
20.如果,那么0.0003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一只蚂蚁从A点沿数轴爬行两个单位长度到达点,若点表示,设点所表示的数为.
(1)求的值.
(2)求的值.
22.已知与与是互为相反数.求:4a+b的平方根.
23.一种形状为正方体的玩具名为“魔方”,它是由三层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体积为216立方厘米,求组成它的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
24.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1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22<7<3,即2<<3,∴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
﹣2.
请解答:
(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玄宗时宰相姚崇令人灭蝗, “仅一个州, 就消灭蝗虫14万石。 (1) ”页下注“ (1) 石 (dàn) , 市制容量单位。1石为10斗。”[1]14
笔者按:此条错误有二:其一, 称谓之误。“市制”虽是指我国创造和长期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制度, 但在古代度量衡制度并不能称为市制。“只是到1928年时, 才开始称为市制 (市用制的简称) 。全国解放后, 正式把我国传统的度量衡制度称为市制。”[2]99“1959年6月国务院规定以公制作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同时仍保留市制。”[3]792市制的标准量制是1石为10斗, 1斗为10000毫升。就唐代而言, 虽然“斛”、“石”可以互换使用, 但其标准量制是“斛”而非“石”, “实际用‘石’作为容积单位自宋始”[4]284, 唐代的标准量制是1斛为10斗。由于斛石可以互用, 故也可说是1石为10斗。此似与教科书所言相同, 但事实上, 唐制大斗1斗等于6000毫升, 小斗1斗等于2000毫升。与市制相差甚远, 故称唐时的石是“市制容量单位。1石为10斗”是不正确的。其二, 读音之误。石作为容量单位, 在唐代读为shí, 而非dàn。《说文》:“石, 山石也。”段注:“或借为硕大字, 或借为禾石字, 禾石, 百二十斤也。”读音皆为石声, 而石声为“常只切。”[5]448故“石”在汉代作为重量单位, 读为石头的石。唐宋时的字典《玉篇》:“石, 市亦切。又厚也, 斛也。”[6]411《广韵》:“石, 常只切”[7]518, 皆读为shí。石音发生变化出现在宋代。据梁方仲称:“北宋时四川的成都府及梓州两路已出现了‘擔’这一权衡单位的名称。不过, 当时这些地区仍以石 (量制) 作为米谷的计算单位, 只有一些‘杂色’的税物才以擔 (衡制) 来计算。自清初以来, 在很多省区, 民间已通俗称衡百斤为一擔 (担) , 而量一石亦称作一擔。擔、石二名从此往往通用。”[8]526因此秦似称“石在北方话中有dàn的一读, 是晚近的事。”[9]375
2.《中国历史》 (下) :
“唐玄宗时期, 有个状元出身的考官叫李昂, 以公正刚直著称。科举考试前, 他对应试者说:‘文章的好坏, 是可以衡量的。如托人情, 一律不录取。’李昂的舅舅与应试的李权私交很深, 舅舅找到李昂为李权说情, 李昂大为不满, 表示要让李权当众出丑。考试结束, 李昂将李权文章中的不通之处, 摘出来贴在墙上, 让众人品评。李权不仅没有考中, 还丢了颜面。”[1]17
笔者按:此条错误有二。其一, 李昂虽是进士第一名及第, 如下文所证, 当时官方并没有状元的称呼。故称李昂状元出身不妥。其二, 向李昂为李权说情的人不是李昂的舅舅, 而是他的妻父。考此典出自《唐摭言》, 向李昂举荐李权的人, 史书称是李昂的“外舅”, 所谓:“既而昂外舅常与进士李权邻居相善, 乃举权于昂”云云[10]11。按《尔雅》云:“妻之父, 为外舅;妻之母, 为外姑。”[11]2593《说文解字》所谓:“舅, 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5]699据此, 为李权说情的人是李昂的妻父而非舅舅。
3.《中国历史》 (下) :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扩建学舍, 增加学员。贞观年间,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 录取极严,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 仍未中进士。进士科中第一名的, 称为状元。”[1]18
笔者按:此条问题有二:其一, “贞观年间,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 录取极严,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此论不确。因为贞观年间并非每年都开科取士, 如贞观“二年米贵不举贡”、贞观“十六年不贡举”[12]276。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也不在千人以上, 所谓“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 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10]4虽有千余人之说, 但这是包括了明经等科考生在内的。如宋人王珪所谓:“唐自贞观讫开元, 文章最盛, 较艺者岁千余人, 而所收无几。咸亨、上元增其数, 亦不及百人。”[13]3614其二, 所谓:“进士科中第一名的, 称为状元。”值得商榷。
首先, 对进士第一名的称呼, 唐代并非状元一个, 还有状头、榜元、榜首之称。因应举者皆须向有关方面呈交填有证明其身份内容的家状, 故称居首者为状头或状元。如卢储《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 第一仙人许状头。”[14]4153孙棨称乾符中, “孙龙光为状元”颇惑于名妓郑举举[15]28。因应举者省试合格后, 放榜于尚书省, 夺魁者名居前列, 故名“榜元”、“榜首”。如范摅称李肱于文宗元年, “以榜元及第。”[16]15另外在唐代, 制科第一人亦可以称状元, 如唐宣宗大中五年莫宣卿中制科第一, 柳珪遂有《送莫仲节状元归省诗》。
其次, 唐太宗时, 进士第一名尚无“状元”之类的称呼, 随着科举文化的发展, 中唐以后, “进士登第名噪一时, 获第一者更为士林所重。所谓‘榜元’、‘榜首’、‘状头’、‘状元’之类的称号, 就在这时开始出现。”[17]而此前科名高低并不受人重视。如李诚开元三年进士第一, 其《墓志》称“开元三年举进士, 十年兴茂才, 十七年举文学, 皆射策取甲科。”[18]卷11李琚开元二十二年及第第一名, 其《墓志》论及此事时, 也不过是说:“遂以乡贡进士及第”而已[19]1619。柳宗元为杨凝、魏弘简等进士第一名所写的墓志中, 都没有用状元称号, 如他为杨凝写的《墓碣》称其“君既举进士, 以校书郎为书记”[20]212。为魏弘简所作的《墓志》称其“由进士策贤良, 连居科首”[20]223。
一 《难忘的老照片》片段作文
轻轻翻开小学毕业纪念册,一张张老照片映入眼帘。细细翻阅,仿佛一件件快乐的往事历历在目。翻看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這样一张照片上:我们站在小学植物园的菜地边,手中提着一个透明的袋子,里面是嫩绿嫩绿的蚕豆。哦,我记起来了,那时我们刚采摘完自己种的蚕豆呢!看,右边短头发的你,举着剪刀手,抿着嘴,一副文静腼腆的淑女样。还有你呢,你的红领巾歪歪斜斜地挂在肩头,一看就是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左边的这个是我吧,肥肥的小圆脸,粉红色的细边眼镜,凌乱的刘海,粉红色的蝴蝶结,原来那时的我这么可爱!我们的笑脸那么的灿烂,动作都是那么的天真活泼。现在我们已经毕业近半年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
孙钰涵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七(9)班
照片拍摄的背景是江南古镇同里有阳光的午后。左边是一钩弯月般的石拱桥,桥下几只乌篷船正在穿梭,河水在镜头里显得有些朦胧。我正斜倚在桥头,一袭蓝裙,一把淡蓝遮阳伞,一脸浅笑,恍若江南水乡画里的妙龄少女,如梦如诗。视线所及处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老街,几个悠闲的游客身影遮住了街旁店铺的大部分,店铺露出的屋檐一角倒显得分明。看着,看着,我不禁疑惑起来,这画中的女子是我吗?这照片中的画面我曾经经历过吗?美,是这样的真实,又是这样的虚幻。哦,同里,那人,那景,那情,难忘……
厉洛凝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七(10)班
这两则关于老照片的片段,描写运用娴熟,生动形象,在客观细腻的描述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可感的,前者记录的是在小学植物园的实践活动,后者则是江南水乡的旅游留影。第一则片段着眼于介绍人物,细致地介绍了照片里的三位同学,各具神情姿态,传递了浓浓的同窗情;第二则片段则介绍了江南水乡同里的风情,细致地描写了自己站在桥头的瞬间留影,意蕴深远。这两则片段从不同角度对老照片进行了重点描述,细致描画了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及景物。又于描画中融入真情,于是,文字有了生气和神韵。
一、选择题(6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从31题开始。)3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3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3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3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3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36、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37、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耧车
38、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9、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40、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苏州宝带桥
B.北京玉带桥 C.赵州桥
D.卢沟桥
41、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4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43、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
A.唐三彩
B.青瓷
C.白瓷
D.青花瓷
4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45、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4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47、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4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国的“美元”
B.英国的“英镑” C.中国的“交子”
D.法国的“法朗”
49、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0、“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51、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5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A.岳飞
B.王安石
C.文天祥
D.辛弃疾
53、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54、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5、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
B.唐
C.两宋
D.元
56、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厢记》
57、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C.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58、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东京
C.广州
D.临安
5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6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二、判断题(做在答题卡上,你认为对的选A,错的选B,5分)61、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6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与科举制有关。()6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64、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65、“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闭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三、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8分)
66、诗仙
杜甫
67、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药王
吴道子
蒙古族
西夏
诗圣
孙思邈
契丹族
金
四、识图填图题(10分)
68、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
》,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
派来的求婚使者。
69、下图是宋代风俗画《
》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
70、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 A.
(地名)
B.
(地名)运河四段: C.
D.
E.
F.
五、读史有感(17分)
71、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65页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72、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高一历史卷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朱月娥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判断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大题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主要特征的是()A、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比较落后 B、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C、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D、历朝历代为了维护统治,一般都进行水利兴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自然灾害的作用
2、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需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A、限制民族资本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3、1993年11月,北京市正式取消粮票和居民购粮本。这一决定出台的社会背景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共十三大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912~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有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讲()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
C、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5、1956年9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 B、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策略和方针 C、提出开辟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宣告了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
6、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③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④应一分为二地评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中上游一代C、京津地区D、通商口岸
8、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力牛耕
9、下列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商业现象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夜市产生②汉口、佛山等江南市镇兴起③草市出现④在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0、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会见并招待产业界名流,毛泽东赞扬他们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里的“贡献”有()A、建立了中国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C、使中国的工业能够自由发展 D、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11、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落D、自然经济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13、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开始于()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50年代
14、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
1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B、农村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17、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8、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流行穿列宁装,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世界上流行列宁装B、列宁装代表着领袖装 C、穿着者表示对列宁的爱戴D、中国对苏联“一边倒”
19、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说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1、“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报传入B、电灯传入C、电话传入D、英语传入 22、19世纪末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看到市民们已经剪断辫子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沿京张铁路了解中国民情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23、下列关于我国电视事业的事件,发生在1978年的是()A、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B、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C、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D、各省地方电视台成立
2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集中表现为 ①反对侵略②反对独裁专制③争取民族独立④争取民主自由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北冰洋④太平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②D、④②①26、16~18世纪世界海上霸权转移的正确顺序是()A、西班牙——荷兰——英国 B、西班牙——法国——英国 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D、荷兰——法国——英国
27、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遭到很大打击 B、通商口岸的大量出现 C、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意大利、法国、荷兰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0、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将所选答案填到答题卡上(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32、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便利了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33、受辛亥革命民主思潮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女子也大多开始“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34、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35、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共30分)
36、材料一:有钱也怕,无钱鬼也欺。
——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年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3分)
(2)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4分)
37、材料一: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苏联。1929年4月联共(布)十六大制定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的诞生。1952~1953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各种产品产量增加多少等都有规定。“当时中央政府管2万个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硬得很。”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回忆。
(1)归纳材料,指出“五年计划”模式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模式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前面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第十一个“五年”中“计划”让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的“规划”。(2)权威专家解读,“计划”变“规划”,虽一字之差,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试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变化的必然性。(4分)
38、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经》
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令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盖欲除清朝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尽革也。——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3分)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或做法?有何相同之处?(4分)
(3)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题纸
36、(1)
(2)
(3)
37、(1)
(2)
38、(1)
(2)
(3)
参考答案
BDBBA BDDCB CDDAD BCDAA CBCDC AADCD AABBA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木兰诗》)6.,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7.旦辞黄河去,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8、《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
9、,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0、,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2、,寒光照铁衣。(《木兰诗》)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13.策勋十二转。(《木兰诗》)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14《口技》在展示口技艺人描摹失火救火场面后,表现“宾客”异常激动、惊惧的语句是“”。
一、直接默写
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2.,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5.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8.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9.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州西涧》)10.,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11.,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2.,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3.荷笠带斜阳。(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4.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15.有约不来过半夜。(赵师秀《约客》)
16.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17.,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二、理解默写
1.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诗句 1
是:。
2.《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3.李白《峨眉山月歌》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参差《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7.《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8.韦应物《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诗句是:。
9.《滁州西涧》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10.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11.刘长卿《送灵澈散人》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诗句是:。
12.赵师秀《约客》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诗句是:。
1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诗句是:。
14.《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请写出这首诗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 “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一、《童年》
《》是以高尔基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列宁称他为“”。《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昆虫记》
1.(2012·黑龙江黑河)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他的《》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2012·湖北襄阳)名著阅读。
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3.(2012·浙江湖州)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上段选自名著《》,他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2013 湖南长沙卷)
同样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l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2分)
(2013 湖南湘潭卷)
5.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____。(2分)
2013 辽宁沈阳卷)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1分)
①雅乎夫舅舅的萨沙②慈善的工匠格里戈里
③主人公私自染了桌布,遭到暴打
④母亲去世后,主人公不得不出外谋生
作品:《》
(2013 四川乐山卷)
23.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4分)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①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中,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
②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__ 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___的特点。
(2013 四川凉山卷)
八、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4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他用所有的财富换来了一所坐落于小镇上的旧民宅。他给这个居所取了一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他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整日辛勤种植。终于,百花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从此,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硕果累累。
材料中的“他”是,国人,代表作品是。
答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将军百战死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于是宾客
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竹中窥落日 2.独坐幽篁里 3.明月来相照4.影入平羌江水流 5.散入春风满洛6.何人不起故园情 7.故园东望路漫漫8.凭君传语报平安9.上有黄鹂深树鸣10.春潮带雨晚来急 11.岐王宅里寻常见 12.苍苍竹林寺13.青山独归远 14.青草池塘处处蛙
15.闲敲棋子落灯花 16.至今已觉不新鲜17.各领风骚数百年
答案: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语境型默写(或化用型默写)
1、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答案:《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阿廖沙 答案:法布尔《昆虫记》答案:昆虫的史诗 生命
答案:《昆虫记》(《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2)高尔基保尔•柯察金5.(1)自私冷酷(2)童年(3)阿廖沙(答对一空计1分,答对两空即可计2分)23.(4分)①《昆虫记》;《绿色蝈蝈》。(每空1分)②准备捕食蝗虫时;机警从容。(每空1分)
一、关于“秦始皇”称法时间及其数值范围表示规范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 (2007年1月第3版, 后引该版本, 不再一一注明) 第9页秦始皇像下注解为:秦始皇 (前246—前210年在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才开始自称“始皇帝”, 何来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称谓已存在?前246—前210年实为嬴政在位时间, 与秦始皇在位时间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并且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所规定范围之内的出版物中,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范围时, 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嬴政在位时间范围用的“——”不符合规范。这种不符合规范的例子还有16页的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 38页的沃尔波尔 (1676-1745) , 40页的华盛顿 (1732-1799) 等等。
二、关于袁世凯被称为“北洋军阀头子”的时间问题
必修1的64页:辛亥革命爆发后, 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主持军政, 企图挽救危局……
我们知道, 国内外学术界对北洋军阀时期的界定是不同的, “北洋军阀时期”的使用在大陆学界没有太大的异议,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所谓北洋军阀, 是指从辛亥革命后窜窃政权的袁世凯起到蒋介石国民党军阀出现以前的军阀势力”[1]。而港台学者及国外学者认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在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到1927年。换句话说, 袁世凯统治时期不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内。照这样看来, 在清王朝还未灭亡, 袁世凯刚刚被清廷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时, 且此时袁世凯尚未窃取到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若称此时的袁世凯为“北洋军阀头子”恐怕不太准确。张华腾先生对北洋、北洋派和北洋军阀词语作了细致的考察, 认为应该用“北洋集团”这个中性词语来表达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 “北洋集团崛起于清末新政, 发展于民国初年, 袁世凯称帝及其以后, 北洋集团演变为北洋军阀。北洋集团孕育了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北洋集团发展的最后阶段, 也是北洋集团走向灭亡的阶段。”[2]所以, 我们把北洋军阀头子改为北洋集团头子或许更好。
三、关于内阁总理产生办法问题
必修1第64页对内阁总理产生办法问题表述为: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而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07年3月第2版) 第35页却为: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 由临时大总统任命。面对二者不同表述, 内阁总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临时大总统, 得任免文武职员, 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 须得参议院之同意。这样说来: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的说法似乎不太准确了。曾任国会议长的吴景濂说:“......自国务总理以及各国务员, 由大总统提出, 交临时参议院同意。”并称其“始终侧身与议, 故知之较详”[3]。孤证不取, 我们还可以参阅“孙文等参议院同意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复袁世凯电”:
1. 孙文电
顷得参议院咨云:……现国务总理拟派唐君绍仪, 请将此电送交参议院, 求其同意。云云。咨请本院议决咨复转复等语。本日常会经将此案提出, 已得多数同意。为此咨复, 请转复新举临时大总统袁即行任命可也……
2. 参议院电
昨接孙总统咨称:得尊电开:国务总理拟派唐君绍仪, 请送交本院, 求其同意。经本院于本日常会提出公议, 已得多数同意。特此电闻。参议院, 十一日。
临时公报元年三月十七日[4]
由此可见, 国务总理事先拟派, 再送交参议院求其同意, 然后由临时大总统任命即可。所以有学者认为, “内阁不是由议会中的多数派或党派联合来组织, 而是由总统来提名 (议会批准) ”是“《临时约法》所造成的困境之一”[5]。这些都可说明国务总理产生的方式。
四、关于《辛丑条约》应赔白银精确数量问题
必修1第60页对《辛丑条约》赔款数量表述: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 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亿两。
如此之精确的数据——9.8亿两, 让人不得不质疑《辛丑条约》中赔款数量是怎么计算出的。据记载, 赔款的偿还方法是将4亿5千万两的赔款本金分成5组:A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49, 350, 500两”;B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25, 694, 000两”;C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321, 984, 000两”;D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08, 012, 500两”;E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277, 197, 150两”, “5组39年内应付利银532, 238, 150两, 本利合计共银982, 238, 150两。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数字显然仅包括1902年到1940年39年还本付息的款额”。然而, 我们常常把“1901年下半年的利银及复利银共9, 630, 000两”忽略遗漏, 所以“庚子赔款应付总额的确切数字当为银991, 868, 150两。”[6]教科书整整9.8亿两的应赔之数是对数字精确的表述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数据我们不可能精确地表述, 适当的采用模糊表述未尝不可, 改为9.8亿多两或许更好。
五、关于谁最早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问题
必修3 (2007年1月第3版) 第9页表述: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事实上董仲舒并没有提出“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正式条文。他只是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伦理关系纳入到“阳尊阴卑”的思想构架中来, 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皆取诸阴阳之道”, “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三纲”的语词虽已出现, 意思也很明确, 但正式条文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仍旧没有提出来。后来的《白虎通·三纲六纪》又说:“三纲者, 何谓也, 君臣、父子、夫妇也。”再到孔颖达时, 他疏:“《礼维·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至此,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三纲”正式条文就明确提出了。教科书所说的归纳为“三纲五常”的“后人”是指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 他将“三纲”和“五常”首次并提连称, 在《论语·为政》篇里的对“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这句所作的注是:“所因, 谓三纲五常;所损益, 谓文质三统。”
六、关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问题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07年3月第3版) 63页说: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笔者认为, 国民党“一大”上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说法不太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 在国民党一大的文献中, 是没有出现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概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最早出现于1926年1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决议案》的文献中, “赞成继续孙中山、廖仲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政策的分子是左派, 反对者便是右派。”[7]这说明, “三大政策”概念的概括使用是在国民党“一大”后。但是从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及孙中山的讲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是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的主张, 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可以在“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一句前加上一个限定, 即“在事实上”。这样就更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了。
参考文献
[1]荣孟源.北洋军阀的来历.历史教学, 1956 (4) .
[2]张华腾.北洋军阀词语探源——简论北洋军阀、北洋集团概念的使用.史林, 2008 (3) .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八集)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二辑)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5]张辉.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法制与社会, 2008 (25) .
[6]周志初.庚子赔款本息的计算方法及应付数额.历史档案, 1992 (4) .
【七下人教版历史试卷】推荐阅读:
人教版七下巴西教案12-08
人教七下名著阅读09-17
七下历史材料题归纳06-29
七下语文暑假作业试卷10-07
2023七下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9-08
湘教版七下乘法公式11-05
人教版历史总结11-06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案06-23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06-28
人教版初二历史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