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地理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由孟德斯鸠开始,历经许多西方学者反复论证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地理学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包括文学和艺术)的起源、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中国学者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展开研究,为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加环境地理教育
摘 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地理 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學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而却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地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段爱琼.东莞市中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育天地,2010.
[2]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赵华.中学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J].观察思考,2009.
作者:完德措
摘要:初中阶段教育中,地理学科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地理学科有其鲜明的特点,包括综合性、空间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点。当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教师根据地理学科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地理相关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树立科学地理观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策略
对学生进行环境内容方面的教育,地理是教学的主阵地。传统初中地理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环境地理方面的教育存在不充分的情况。立足当前自然环境发展现状,教师发挥地理学科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度,以科学的地理知识教育树立学生正确观念意识,提升地理环境知识理解、分析与运用能力,以有效的环境教育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能力,进而为环境事业做出点滴贡献。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广大初中生生长在新时代,有很多学生享受着优渥的生活,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等。他们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在教师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但与此同时,初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明显薄弱,对人与自然的关注缺失。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围绕环境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展开教学,能使学生以地理环境教育所学立足于自身学习与生活实际,反思整个人类都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能从自身真正做出改变,包括分析环境问题,为环境事业做出点滴贡献等。如此,以地理教育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对学生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实现地理学科教育价值
时代在不断发展与变革,对于初中地理学科教育而言,乘时代发展之势、立足当前环境现状展开地理环境教育,无疑能够彰显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虽然很多地区学校对地理学科教育重视度仍不足,教师教育水平有限。但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地理学科教育的关注度亦会逐步提升。基于此,教师从当前环境发展现状出发进行思考,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角度进行反思,加强环境地理教育,彰显地理学科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教師科学教育观念指导下,树立地理价值观,以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思环境问题现状,实现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地理教育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环境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为加强环境地理教育,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强化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感知。以信息技术呈现的精彩课堂激发学生环境地理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地理教育目标。以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材中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地形地势特征”为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中国地形以3D形式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更加直观、立体的学习感受。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看起来就如同阶梯一般;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以信息技术呈现中国地形地势教学课堂,同时将其与环境地理教育相联系,尤其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重要方面探索我国土地使用情况、荒漠化治理、环保工作推进等,尤其通过信息技术列举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环境的感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分组合作学习实践,强化学生环境地理理解
广大初中教师明确加强学生环境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将课堂学习主体转移给学生。建议教师注重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深化环境地理知识理解,提升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以自身地理所学思考环境问题,在将来能够为环境事业做出贡献,升华地理学科教育的意义。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例,在我国,农、林、牧、渔业都有其发展特点[2],受环境制约,多地区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一些显著的问题现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情况,从环境角度出发思考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得出农业若要发展要因地制宜搞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必须保证绿色生产,不过多开垦土地进行非法种植,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农药残余有毒有害垃圾等要做好清理等。以分组合作学习拓宽学生地理思维认知,培养学生更加长远的目光,着眼环境现状,在理解地理知识内容基础上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三)丰富环境地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为培养学生环境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教师围绕教材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地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既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又因学生积极的地理活动参与深化环境地理学习,达到教师理想的教育目标。以“不同类型的国家”中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学习为例,教师为学生展现与环境相关的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存现状等,指导学生从地理知识学习角度思考原因,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环境特点,提升学生地理分析、应用能力,实现环境地理教育的重要目的。
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加强环境地理教育,使学生地理学习立足环境问题现状等,能以地理知识所学在将来为环境事业做贡献,发挥地理学科教育意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范娅男, 褚丽娟, 史月欣,等.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提升的策略[J]. 商情, 2020, 000(002):240.
[2]谢雪松. 浅析人地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J]. 教育界, 2020(21).
作者:白建国
[摘 要]“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由孟德斯鸠开始,历经许多西方学者反复论证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地理学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包括文学和艺术)的起源、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中国学者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展开研究,为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以中国民间文学的部分作品为例进行讨论,提出“地理环境制约论”,丰富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学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理环境决定论”;“反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制约论”;文学地理学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一般学者认为,这种理论是由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来的,然而,我们查阅了孟德斯鸠的所有著作和论文,却找不到这种论述的具体出处。于是,有的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后人根据孟德斯鸠的著作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他本人从未直接提出过“地理环境决定论”。无论是不是孟德斯鸠本人提出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都是一种来自于西方的重要的文学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不仅是一种关于文学现象的理论,同时也是关于文化现象的理论,更是关于所有人文现象的理论。不过,虽然它的涉及面很广,但我们往往只是在讨论文学的时候,特别是在回顾和总结西方文学地理学发展历史的时候,才会提到西方学术史上存在过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才会直面这个问题。中国学者虽然知道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在许多时候对此却又都语焉不详。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于我们今天全面认识文学与地理的关系,认识人类现有的文明和文化及其根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在西方也比较复杂,可以说具有多种多样的“反地理环境决定论”,似乎没有一种统一的思想,或者说一种完全一致的表述。许多学者虽然认同地理环境决定论,然而认为地理环境只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全部的或所有的因素。有的学者对来自于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明确表示不认同甚至是反对,成为了一种“反地理环境决定论”。所以,不论是在西方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反地理环境决定论”两种思想观点一直相持不下,甚至存在严重的矛盾。因此,我们在从事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时候,有必要重提这个问题,并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在本质上的合理性
地理环境决定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在本质上是符合逻辑的,也具有合理性。文学的发生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作家的观察与感知,特别是他们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观察与感知,观察到了什么?感知到了什么?在哪里观察的?在哪里感知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前者是决定了他表现什么,后者决定了他如何表现。文学的发生问题,一方面是主观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客观的存在。主观决定了文学的产生,客观决定了文学的对象。因此,我们说西方学者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于文学而言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不会存在任何的疑问。如果文学不只是人类才拥有的东西,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文学不是表现我们所知道和我们所想象的事件,那也是另外一回事。《黑暗传》(胡崇峻搜集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是长期流传于神农架地区的一部叙事长诗,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和神农架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直接相关,并且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可以产生,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才可以保存。长诗中的许多地名、人物、故事都是现实中存在过的,从哲学与美学建构而言,这部长诗正是神农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产物,诗中所有的叙事环境都是由神农架及其周边地理所提供的。
地理环境对于文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是通过“人”的中介而实现的,而这个我们所说的“人”,就是作家或艺术家(包括了所有的以文字和语言进行表达的人们)。没有“人”,就没有文学作品,也没有任何艺术作品。任何文学或艺术作品都是有作者的,包括民间文学作品也是有作者的,只不过是我们已经不知道作者的姓名,或者是因为当时或历代以来,许多人都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让它成为了一种集体作品。既然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有作者的,那作者首先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他们首先会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并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一般而言,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祖居地、出生地、成长地、读书地、发展地、写作地,有的人还会有自己的客居地、流放地、流亡地等,因此,每一个人(包括所有的作家和艺术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只能是在地理环境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性。有的作家也许具有超越性,但无论是如何超越,也不可能超越地球之上,不可能超越于太阳系之外。人类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通过航天飞机发回来的照片,我们知道了地球之外宇宙空间的大致情形,然而也只是一种印象式的了解。不可能像对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家和自己工作多年的地方,或者自己多次旅行的地方所知道的那样细微。一般人是如此,作为人的作家也同样是如此。《双合莲》(《中国民间长诗选》第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是湖北咸宁地区流传的一部民间长诗,虽然我们无法确知作者的名字,然而仍然可以感觉到这并不是完全由底层贫民所创作的,应当是由当地的文化人所记录,并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加工,才在民间开始传唱起来的。其思想水平和艺术形式,都有比较浓厚的文人色彩,并且体现出很高的语言修养和独立的审美情趣。而这部长诗的内容和形式,则是由鄂南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两湖交界地区的人文环境所决定的。
现在,我们所说的地理环境,和从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可以走得更远、看得更多,我们可以与更多的人取得联系,可以有更大的生活圈子,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圈子。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世界扩大了许多倍,但这要在自己有条件获得更大的信息量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因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每一个人所创造与使用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然而,不论你的环境有多大的改变,它总还是自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与你相关的,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你的现在和未来。前天的环境和昨天的环境不同,今天的环境和明天的环境不同,然而它在本质上还是环境,环境正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可以超越于自己的环境之上。人们会面对共同的环境,但每一个人的环境却只是个人化的,因为每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他所接收的环境也并不一样。我们都到过黄鹤楼,然而每一个人所认识的黄鹤楼是不一样的,正因如此才有不同的文学作品的产生。许多人都去过美国,然而每一个人所认知的美国,也是不一樣的,甚至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正是许多有关美国文学作品都不一样的原因。黄鹤楼还是一样的黄鹤楼,美国还是一样的美国,并没有发生什么很大的变化,同样的环境却产生着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前理解与前视野的不同所造成的,也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先天因素所造成的;共同的环境产生着不同的结果,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环境都是个性化的存在与呈现。同时,不同的时间也具有不同的环境,同样是珞珈山,春天的珞珈山和夏天的珞珈山完全不同,秋天的珞珈山和冬天的珞珈山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天,早上的珞珈山和晚上的珞珈山完全不同,月光下的珞珈山和太阳下的珞珈山完全不同,一个人不可能重复进入时间的长河,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文学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从微观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文学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这样的判断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文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不仅是符合逻辑的,也是符合科学的,同时也是具有美学本质的。从宏观上来说是逻辑的,也就是说作为作家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精神创造的文学也是环境的产物。文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从本质上来说是科学的,因为环境通过人的身体之机能和印象之保存,同时通过情感和想象的作用,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表现,文学作品才得以产生和存在。文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从性质上来说又是美学的,因为文学是作家审美的产物,包括审美印象、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和审美表现,而所有的审美都是一种环境的审美,或者说是不能离开环境的审美。而不论是逻辑性的、科学性的还是美学性的,文学都是通过作家主体的创造而由环境所决定的,特别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但它们都是在地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地理就没有环境,人也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说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理论,也是一种人与地理关系中的重要哲学理论。科学的、哲学的、美学的,这就是我们对于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认识,体现了中国文学地理学者的基本态度。如果我们不承认文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或者说文学与地理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就缺失了基本内容,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就缺失了科学性。无论文学、文化和地理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曲折和复杂,但地理决定着文学和文化,而不是文学、文化决定着地理,只是在“决定”的程度上,也许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而已,而这正是需要我们重点讨论的问题。
二、反地理环境决定论根据的末端性
“反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西方和中国,也都具有相当的市场,特别是在强调主观主义哲学思想比较过头的时代。在西欧诸国,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受到重视的,许多杰出的批评家和学者都表示不同程度的认同,并且在研究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而,在西方特别是前苏联地区,有一批学者却一再地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并且在思想界和学术界也形成了相当的声势。他们强调人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类可以脱离环境而生存和发展,也可以只靠主观而创造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不过,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理论所具有的反科学性、反逻辑性和反美学性。持“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学者的主要根据,在于人们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些重要的文化与文学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似乎可靠人特别是靠人自身的心智,可以单独地存在与发展。也不是说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人的生存或有的事件的发生,受环境的影响的确不是太大,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他,也许并不产生一种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城市之中,如果一个人从小不出门,也可以通过外来的信息了解世界,也可以从事文学或艺术创作,并且也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那么,地理环境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没有太大的影响或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这只是一种末端的根据,描述的只是一种极端的现象,而不是一种全面的与科学的根据。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生都足不出户的诗人和作家;与此相反,我们倒是发现许多作家和诗人都是喜欢去游历名山大川的,所以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田园诗派人数之多,作品之优秀,影响之巨大,是世界上所少有的。在外国文学史上,我们也没有发现哪一位作家,可以足不出户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有的人活动范围有限,然而他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通过与他人之间所发生的不同方式的种种交往,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所以,不是环境对他不产生影响,而是他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不具有我们平时所说的环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而已。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总是拥有自己的环境,包括屋子、桌子、空气、水和阳光。
有人举出黑格尔的例子,说他一生生活的范围不出五百公里之外,似乎是想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我认为这种例证是不能成立的。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基本上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不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他虽然有可能一生只是生活在五百公里范围之内,但他对于这五百公里之内的观察和感知,或许是相当全面和充分的。即使不全面和不充分,也不能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思想和哲学这种文化形态的东西,和文学作品这种文化形态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这种比较孤寂和相对封闭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他才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相关的哲学和思想的问题,不然他也成不了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因此,我们认为“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基本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是缺少根据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存在的,并且有的时候还很强大,但是具有再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人,也不可能超越于自己的环境。如涉及整个世界的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而不断索取才发生的。人类的主观意识可以发挥作用,但如果发挥出来的是破坏作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其次,所有的主觀内容也是来自于客观,主观也是环境的产物,没有脱离客观之外的所谓主观。没有客观的自然世界,也就不会产生人类,当然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人类今天的身体之健康、心智之健全,都是由于客观世界所提供的条件才造就的,也是由于客观与主观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人类可以在自然界所提供条件的基础上,有限度地改造自然。我们修建一个公园、建设一个社区,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还是可以的;然而,也不可以为了满足人类无限制的要求而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大规模地改变自然的结构,破坏自然的平衡。再次,“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的提出,就本质而言也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有的人之所以提出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想法,首先也是出于他们对自然的无知,以及对自我的无知。如果他们像李白那样去看一看名山大川,虽然可能写不出杰出的诗篇,但是也可以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力量。自然界所具有的伟大的力量,是人类所不能相比的,有了这样的经历,就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只能在地球上生存,不能在地球之外,更不可能生活在其他星球之上。虽然有的人提出人类可以移民月球或火星,科学家们也有了这样的科学幻想,然而,我认为就目前而言那只是一种想象,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落实的。其他星球上有太阳光吗?有空气吗?有山水吗?有土地可以种粮食吗?有水可以喝吗?如果把那些提出“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让他们首先移民到别的星球,我想他们也就不会再提出这样的荒唐之论。最后,“反地理环境决定论”主要是一种时代性的影响,那是在前苏联时期,主观主义哲学思潮盛行一时的时代,由于个人崇拜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观点。已经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他们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前苏联时期“反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的情况。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古代产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西方的“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的理论,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如果我们不能举证人类可以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举证作家可以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就不可再坚持“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立场,而必须承认人是不能超越环境的。每一位作家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环境,每一部作品也不可超越自己的环境,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在特定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都是作家在特定的身体和心理之下创造的产物。这里涉及的并不是一个写作地的问题,而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伦理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即使是像李白的《静夜思》和《赠汪伦》这样的小诗,也同样是环境的产物。李白对于环境是相当敏感的,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他没有故乡,没有对于故乡的思念,会有《静夜思》这样的作品吗?如果他没有汪伦这样的朋友,会有《赠汪伦》这样的作品吗?如果苏轼不到庐山,他可以写出《题西林壁》这样的作品吗?如果苏轼没有到过黄州,他可以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作品吗?有人举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产生的过程,来说明他没有到过岳阳楼,也创作出了千古名篇,从而认为作家是可以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其实,这篇作品恰好说明作家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篇作品是他在邓州的花洲书院写的,正是他远在北方,才有这样的阔大的境界,才有这样超常的想象力。他创作此文的时候虽然可能没有到过岳阳楼,然而他通过文献阅读和朋友介绍,全面地了解岳阳楼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山形水势,加上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本来就有很深入的研究和相当的认识。
因此,我认为“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具有的只是末端性。而所谓的末端性,是指持论者是从结果来看,而不是从开始来看;是从孤证来看,而不是从全面来看。如果我们只是从末端的根据出发,就可以推翻从前的科学结论,那任何研究都会失去意义。“地理环境决定论”本来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既然有人提出许多反对的意见,我们就只有进行全面的讨论,以正是非、明道理。“地理环境”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人类所面对的所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本质而言,人也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因为人首先也是自然的人,而非社会的人;人的生物属性是第一属性,而社会属性则是第二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社会属性是由人的生物属性所决定的。这恰好证明他的一切是由环境所决定的。外在的一切是如此,内在的一切也是如此。他从来没有上过学,只是请教书先生来到家中教他读书,他因此读了许多的书,并且可以通过阅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内心世界与知识结构,也同样是由他所接触的书本所形成的环境而决定的。如果我们在鄂东山区唱陕北的民歌“信天游”,别人就会觉得好笑,因为“信天游”这种形式是属于黄土高原的;如果我们在东北大平原上唱“五句子”山歌,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五句子”山歌属于鄂陕和川鄂交界地区,是一种特殊的以情歌为主体的民歌形式。
同时,主观所具有的能动性是有限的,并且所有的主观也是在客观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决定”这个词,也具有一种根本性的、根源性的意义,而不是“影响”的同义词。不过,“决定”一词是在哲学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而言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而言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主观能力,也是由外在的客观所决定的。首先,人的个性与气质等天生的因素,就是由遗传所决定的,而遗传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其次,一个人的童年或少年记忆,是主观和客观相遇的产物,主要是来自于客观与自然。再次,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再强大,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所谓的世界也就是环境,包括了人类自身在内。最为关键的是,人类所面对的严重问题,正是因为强调主观而忽略客观所造成的。所以,地理环境不仅是决定了人类的文学和文化,而且直接决定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可能性,决定了人类的未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已经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结论,在总体上不会产生任何的问题。而在哲学和美学的意义上,“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和文学的决定性意义,本来也并不存在问题,只是有的人并不站在哲学和美学的立场来看待,这才产生了思想上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争议。
三、“地理环境制约论”与文学地理学
“地理环境制约论”是一种新的人文地理学理论,是在原“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由中国文学地理学者在2018年成都召开的会议上提出来的(2018年11月,第一届“文学地理学前沿论坛”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笔者做了题为《“地理环境制约论”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修正》的大会发言)。其基本的思想,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的人文现象,包括文学与艺术以至于所有的文化,都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所制约的。这种理论认为,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然而用词太重,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容易引起误解,从而削弱文学地理学的存在根据和内在逻辑。而“地理环境制约论”,则从根本上论证了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及其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存在,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而单独存在,总是会受种种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人類的文化和文学,总是受到特定地理环境的制约,从总体到细节,从外部到内部,从时间到空间,都是如此。
“地理环境制约论”这样的理论表述,不仅比原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更加准确,并且也更加科学,特别是当我们把“地理”理解为“天地之物”的时候。“人”在天地之间所见到的一切东西,都是我们文学地理学理论中所说的“地理”,与从前中小学教科书上所讲的“地理”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从前的“地理”概念,其内涵多半是“地形”“地貌”和“地质”,完全是指地球的表面所存在的样态,而中国文学地理学者所讲的“地理”,则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超越了原来的所指,更加有利于文学地理学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人类的文化和文学而言,地理具有制约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甚至所有的人文现象和思想现象,都是在地理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而所谓的“制约”,也就是决定、规定、影响与形塑。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对于“制约”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老家四川省越溪镇,有远近闻名的“抬工号子”,它的特点是气势宏大、声音高亢、曲折多姿,并且是以情歌为主,这是与当地高台深谷的地理环境直接相关的。所谓“高台”,就是方山台地的简称,一座台上还有一座台,其上还有一座台,重重叠叠,层出不穷;所谓“深谷”,就是台地与台地之间形成了很深的沟谷,从下往上看不到天际,从这面到对面可能只有几百米,讲话也能听得清楚,可是从上往下再到对面,即使花半天时间也难于走到。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越溪“抬工号子”以上的鲜明特点。所以当地人说,汪洋的“抬工号子”虽然评上了省级非遗,但远不如越溪的“抬工号子”。因为汪洋是丘陵地区,而越溪则是高山地区,高山地区的人们由于呼吸的需要,肺活量更大一些,所以声调就会更高、音域更为宽广一些。这就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人的制约,对于人的发声及其效果的制约。
人是不可能离开地理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人类自始至终受到环境的制约。眼下的人类,虽然自我膨胀得很厉害,但仍然没有任何人可以离开地球而生活,当然,也没有人愿意离开地球到外星球生存和发展。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出门就见到山与水,关门就会见到自己的居住环境,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論古今中外。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环境决定了人类的过去与现在。对于人类文化而言,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无论是古典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无论是地上的文化还是地下的文化,无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外国的文化,都是环境的产物。只是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比人类自身更为复杂,所以我们说它们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也就是根本的影响。对于人类的文学而言,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当代文学,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无论是散文还是戏剧,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也都是环境的产物。只是由于人类文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比人类自身更加曲折与复杂,所以我们说它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也就是总体上的影响。而对于文学(包括艺术)而言,所谓“制约”,可以是思维上的影响,也可以是思想上的影响;可以是题材上的影响,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影响;可以是情感上的影响,也可以是想象上的影响;可以是语言上的影响,也可以是技巧上的影响。汉族长诗《哭出嫁》前面有一个题记,其中说:“《哭出嫁》是在上海郊区奉贤、南汇等县搜集到的一首民间抒情长诗。当地人有的叫它《哭嫁囡》,有的叫它《哭嫁歌》。”①这首抒情长诗显然是产生于江南地区,从题材到内容,从人物到故事,从语言到形式,都打上了中国江南地区的深厚烙印。吴言软语,曲折缠绵,细致入微,毫发毕现,这样的长诗不可能产生于中国西部边疆,也不可能产生于北方草原,更不可能产生于岭南或海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可以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还可以是直接加间接的关系,总之是比较复杂的。比起动物与植物而言,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就是人,而文学与艺术则是人类思想与情感的直接写照,所以它比人类本身更加复杂。
同时,我们说地理环境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一种决定性的关系,更是一种制约性的关系,为我们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为制约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多层结构的、多个角度的,不仅揭示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真实关系,并且为文学地理学的方法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就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而言,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没有限定的,可以采用西方引进的文学研究方法,还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而放弃“决定”而采用“制约”,则让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保留了多种多样的选项,让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决定”似乎是一种直接的关系,而制约则是一种间接的、曲折的与复杂的关系,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确是这样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关系。首先,地理环境对于文学的制约是通过了作家这个中介,没有作家就没有作品,作品中的一切都是作家本人观察与想象的产物。这就正是文学之魅力来自于作家之魅力的根本原因。其次,所有的作家也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东方的作家不同于西方的作家,中国的作家不同于日本的作家,韩国的作家不同于日本的作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既然人都是环境的产物,那人所创作的文学自然也是环境的产物。再次,作品里的内容存在之所以不同,也是作为主观的作家对于客观的世界的观察与想象不同,而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一个作家写什么和如何写,都是由他自己的出生地、成长地、客居地和祖居地等因素所决定的。《百鸟衣》的故事不可能产生于中国北方,《江格尔》的故事不可能产生于中国的南方,《格萨尔王传》这样的故事不可能产生于东海之滨,《阿诗玛》这样的故事也不可能产生于北冰洋地区。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的语言,就是来自于沱江流域的四川方言和土语,而《哭嫁歌》里的方言则是来自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包括其中的所有的词语。艺术形式就更是如此,如“信天游”的产生离不开黄土高坡,而“五句子”山歌则离不开秦巴山区和大别山区,“竹枝词”则离不开巴山蜀水的大江与大河地区。因此,“地理环境制约论”可以更加准确地揭示文学与地理之间的真实关系,对于地理的认识更加复杂,对于文学的认识也更加复杂。“地理环境制约论”既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对于从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必要的纠正,也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发展。
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地理环境制约论”,不仅实现了从西方到中国的跨越,也实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跨越,让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理论发展到了现代的阶段。文学地理学是中国学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批评理论,体现的是中国立场、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法,而文学理论中的“地理环境制约论”正是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法的集中体现和最新发展。
作者:邹建军
民以食为天,不同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不一样。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每个人对美食的概念也不一样,例如,山东一带以咸鲜为主,川渝地区却偏爱麻辣口味。这种现象令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差异这么大?我想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貌,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同时山东的寿光也是中国的三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它地处黄河入海口附近,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层厚,土质优良,地表土壤适宜耕作;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适宜降水与丰沛的水源更是锦上添花;并且位于渤海边的山东更是产鱼和产盐的大省。清洗并去壳新鲜打捞的海虾,将新鲜的小黄瓜切为厚片,用筷子戳个小洞,再将虾仁放入黄瓜中,放入油锅中炸至红色,这就是鲁菜中著名孔府菜里的名菜——翡翠虾环。
从遥远的泰山来到这迷人的天府之国,从咸香鲜美的鲁菜来到麻辣辛香的川菜,如果鲁菜是宴会时的主角,那么川菜就是平时家常的主角。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 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虽然四川地势复杂,海拔差异明显,但总降水较为丰富,一年里都比较潮湿。正因为这样才形成川菜的特点,辣椒具有杀菌、防腐、调味、营养、驱寒等优点,而花椒的特点有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以及解鱼腥毒等,两者相结合香气四溢,让人欲罢不能,同时驱散了冬季的湿气和寒气,让寒冬不再那么难熬。
离开富饶的天府之国来到车水马龙的广州市,这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这里有无数的机会,但只有那些有准备和有包容心的人才可以得到,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包容并吸收外来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先辈们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像这里的粤菜,有的集顺德、南海、番禺、东莞、香山、四邑、宝安等地方风味的特色,也兼有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它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才可以形成这样独特的菜系?其实粤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同时这里更是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门户,曾经有多少洋商在这里定居,有多少货物在这里转运,又有多少物资堆积在这里的码头?于是粤菜就像这座城市一样不断改变、融合。
来到遍街梧桐的六朝古都——南京。历史在它身上留下许多不可抹去的痕迹,其中包含优雅的苏菜。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江苏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占江苏省面积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国各省首位,这是江苏的地理特点。同时属于向亚热带过渡性的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综合以上特点,可以说江苏就是中国母亲众多孩子中最温柔的千金。而苏菜也继承了江苏的特点,优雅大方,亭亭玉立,令人神往。
中國饮食生长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之中,许多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研究一个地方时都会从饮食文化入手。饮食文化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却可以小中见大,发现那些隐藏在饮食中的奥秘。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高2021级25班(401331)
作者:刘佳楷
摘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地理 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點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而却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地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段爱琼.东莞市中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育天地,2010
[2]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赵华.中学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J].观察思考,2009
作者:李雪琴
推荐阅读:
地理《亚洲人文环境》教案05-26
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05-26
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06-11
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教案07-10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教案09-1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0-1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09-30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0-23
贸易地理论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