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精选10篇)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探索。
新课改的实施,必然要有与新课改精神理念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本人在前一段时期进行了题为《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对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验,现把有关结果呈现出来,以供商榷。
一、目标定位
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基于课堂的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初中实施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理论、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以探索和研究的理念为中心重新构建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建立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研究性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型分类
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类型、新课标地理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对象“知识量”与需要的“思维量”的大小来划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一、认知事象型研究性学习。即查找、发现和认识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研究性学习。
二、认知规律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有关地理规律、原理的研究;②对象条件的确定与变化。如假设地球没有自转运动、自转的速度加快或减慢、黄赤交角的变化、地图比例尺的变大或变小,会引起地球和地图上哪些现象的变化等;③的影响因素与地理事象特征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和结果等。
三、应用技术型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是已有知识进行应用的研究。
四、综合宏观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所涉及的知识量、知识领域和范畴、需要使用的思维量都相当的大;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包括对象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发生发展、母系统、子系统、环境等的研究;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兼有认知、应用、文献等的研究。如本地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阿以问题的由来、现状和未来等。本质上讲,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是课题型或专题型的研究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它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与价值所在,国内外的学者们都作了详尽和精到的研究与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重点研究一下它的课堂组织形式。
四、教学模式
限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初中研究性地理课堂虽然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有一些环节必须调整或舍弃。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发现并明确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资料→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定位和内容与任务,以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们在研究和实验中确立了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设置情境
提出课题
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设置情景”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达到传统教学导入新课的目的,而是为了提出课题,并让学生在进入研究学习之前, 就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学生对这一核心问题的有关情况很不了解而又渴望了解, 这就成为学生这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灵魂, 它将贯穿学生本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要求是应该有趣、有启发性,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问题才能诱导学生进入良好的认知情境,才能在对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良好的认知体验。
时间约为2~3分钟。
2.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这一环节的目的和任务,是在设置情景、提出主课题之后,提出与确定要研究和学习关于这一课题的哪一些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即确定本节课要研究学习的子课题,并制定出研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1〉提出问题
在提出和确定研究学习的主课题之后,师生即开始研究、提出并确定,在该主课题下要研究学习的具体的问题(即子课题):“对于这一主课题,我们所关心和想了解它的哪一些情况?这一节课我们应该研究、学习哪一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提出本节课研究学习的子课题。所提出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经验与学力水平,灵活确定。
〈2〉制定方案
方案的内容包括:①研究、学习的方法和手段;②利用的材料 ;③何种组织方式(小组协作还是个人独立);④小组内的任务分工(即任务分配);⑤结论(或成果)的整理与呈现方式;⑥时间如何分配等。
制定计划与方案的原则和方式同提出问题的原则和方式相似,既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定,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师生一起共同制定,但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应该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和制定。
时间为3~4分钟左右。
3.实施研究,达成目标
这一环节是整个研究性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环节,它的成败和成效大小,直接决定着整节课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一环节要经过两个程序来完成:
一、自主探究;
二、交流成果。
〈1〉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基于客观材料(即各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和学习。客观材料是其研究学习的立足点。每个学生个体基本的研究学习程序是:①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地理事物、现象和结论)、形成解释、得出结论;②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如前所述,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形式大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子课题),分别就某个子问题进行精到的研究,在这个要点上他可以成为“专家”,而后再汇总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科学解释。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通过合作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如果所研究的课题比较大,包含的知识比较多,涉及的范畴比较广,且其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比较密切,综合性较强,那就需要采取全班合作研究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任务所要求的资源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个人就无法实现任务目标。另外,在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经常巡视,注意观察了解,知道小组中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的进度、遇到的困难等开展,以便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
如果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机制,那么,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内容与方法的自我调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在研究和学习的具体方法上,因为地理学科所包括的知识非常繁杂,各类知识的性质差异很大。有的比较散乱,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单一,有的综合性比较强;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大,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小。因此,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大,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小。在学生具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各类知识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但主旨性的方法应该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有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
对于认知事象型和认知规律型的研究性学习,或者是阅读地图,结合用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的图片或影像,来探索、认识有关地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探索、研究有关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或者是搜集阅读有关文字材料、数据、统计图表等来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得出形成自己的结论;或者是自己演示和观察有关的地理模型、仪器,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解释;或者是进行实验,模拟有关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观察、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解释,等等。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是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主体。
对于应用技术型的研究性学习,操作时首先要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计划项目(如选择水库坝址、旅游线路、太阳热水器的安装、楼距的确定、区域开发规划等等)本身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它的性质、特点、所和需要用到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然后进行对已有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应用方法、应用方案、应用结果的研究;应用中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及一些决策咨询研究。如果计划项目是属于课堂上能够付诸实践和实施的(如制作有关的地理模型、器具,模拟有关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等),则在最后还要进行实施和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有关的应用方法手段与方案进行检验和修正。
对于综合宏观型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其实质上是属于课题研究型或专题研究型,课题较大,包含的内容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又太少,所以一般不宜在课堂上开展,大多数要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研究”和“学习”二者的度与量,既要把握好“研究”的过程,又要把握好满足“学习”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白和把握好,他的自主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学中有探有研,探中有学有习,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也是要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以上是“自主探究”这一活动的第一个程序(即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形成解释、得出结论)。在这一程序完成之后,接下来是进行第二个程序: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学习获得出结论之后,还需要对形成的解释和得出的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以确定其正确性,并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检验与评价的方法,一是要注意运用实证。对解释的验证、修正或排除,以及评价,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研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学习者要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在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实证材料相一致。学习者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批评,运用与科学相联系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归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像批判性推理等一般方法。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二是要把自己获得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与科学研究不同的是,学生只要将他们的结果与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自觉反省与创造。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甚至不能对所获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作出必要的检验或证明,需继续“问题提出”。如:①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否用于解决其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什么特殊困难?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②实证材料能够证明所提出的解释吗?解释是否足以回答问题?在将实证材料与解释联系起来的推理中有没一有明显的偏见和缺点?根据实证材料能不能得出其他解释? 等等。要教育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
败、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冷嘲热讽、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核心的、也是终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和创造性、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研究性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必须始终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开展自我研究学习,教师任务是指导和帮助。
这一步大约用18分钟左右的时间,〈2〉交流成果
交流的目的是展示、小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各自的探索研究后,即开始进行交流各自研究学习的成果。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的方式是先在小组内初步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辩论。也就是说,这一程序,又分两步进行:
一、小组内交流;
二、组际交流(即全班范围内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特点,灵活使用成果报告会、材料呈现、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竞赛、演讲、游戏等各种形式。①小组内交流
这一步活动的目的是在小组范围内展示、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个体之间在学习中因任务不同,内容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协调人(负责人)组织一起交流和讨论,先内部协商、自身辩论,对本组内其他同学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惑,相互指点、启发,使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小组研究成果”,个体的学习结果成为小组成果的一部分。
②组际交流
方法和成果,在全
组际交流的目的一是通过各小组内负责相同知识点探究的成员展示各自的研究思路、班范围内进行质疑、辨难、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最科学最正确的学科知识;一是借鉴他人的研究思维、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中,各小组代表针对自己的课题,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案,资料获取情况,以及研究成果。通过对初步结论开展的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由小组代表发言,师生集体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互相促进,进一步优化研讨研究方案。
组际交流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使学生提出新问题,也能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交流中,每个学生要对当前问题提出或作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能从多调度地去思考同一现象或同一事物。通过这样的协作探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通过这样的研讨,把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思维的严密性和与实际的切合性;在研讨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或质疑他人的观点、方法与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②有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高度;③教师要及时给予科学而恰当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既要涉及智能因素,又要涉及一些非智能因素。主要包括:①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②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③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④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⑤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⑥研究成果的质量情况,包括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
这一环节大约用6~7分钟的时间。4.梳理成果,整合知识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总结全课。内容既包括梳理研究的成果,也包括整合获得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
梳理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和概括。反思概括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和融合,达成知识迁移;其次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或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学习了哪一些知识,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成果,整合知识,学会方法。
评价时,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出简要的概括性、总体性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的时间。5.应用成果,训练提高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训练提高。其作用既是对研究研究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对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同时还是对地理学科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
一、所用训练题须是教师自己编制或精选的,属于开放性、创新性的训练题;
二、指导学生要以研究性、创新性的精神和思维方法来解答有关题目。
这一环节大约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6.反思回顾,提高研力
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所以,为了提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教学除了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反思概括之外,还应充分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学习的过程、思路和方法进行自觉反省与创造。在研究性教学过程的结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与巩固研究学习的思路、程序和方法,如:在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中所使用的方法正确吗?存在什么问题?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有何经验教训?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否正确?今后如何改进?等等,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也就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在学生的回顾与反思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 教师还要给出简要的、概括性的、也是科学而准确的评价。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需注意的问题】
1、时刻注意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以防喧宾夺主,为研究而研究,不能忘记教学任务;
2、注意把握好时间,在某一环节上不能用时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
3、不能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本身,在内容上要具有开放性、在功能上要有综合性、在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过程上要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4、教师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实施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也不能太过放任,使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得到几时的指点。
5、掌握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应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学习活动。
6、适当地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超越课堂、超出教材,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现实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尊重生命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大多数学科还没有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在传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将是任重而道远。本教学模式还有待经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与修正。
参考文献:
1、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教育理论与实践》
2、李丽芳 《研究性——理论与实践》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5-6.
3、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5、朱嘉颖 林智中 《从变革能量看解决研究性学习核心争议点问题》(《教育发展研究》)
6、盛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7、何晓文 《小课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8、全疆发《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改实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附件二:课题研究论文一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贞民
2004年10月
【课例】
研究学习步骤与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展示一幅美国硅谷的广告宣传画,画上有硅谷的位置及世界各大公司标志在硅谷的位置等,引导学生思考:5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50年后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最著名的新兴工业区?
2、确立研究课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讨论后确立了下列研究课题:(1)课本上列出的硅谷崛起的因素可能在其它地方也有,为什么只有硅谷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除了课本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对硅谷的崛起起了作用?(2)我国也有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们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硅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与硅谷相比还存在着哪些差距?(3)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有什么有利条件?还有哪些不足?(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条件有哪些?(5)新兴工业区以中小工业为主,它们依靠什么与传统的大企业竞争?给我们什么启示?(6)常州地区的乡镇工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常州地区的新兴工业区应如何发展等,三到四个人学生组成一个组,自主选题,制定一个简单的方案便开始研究。
3、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回,给学生一些帮助和指导,并对学生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学生用word或演示文稿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的研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3.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论地理课堂教学的“留白”》。适当“留白”
一、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提出一些启发思维的悬念性问题, 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 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讨论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创设“问题情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 利用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目前选用的地理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现实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以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使课本上的理论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实践的验证。譬如, 我在执教《南极洲》这一课时, 就设置如下具有生活内容的问题情境: (1) 如果你站在南极, 能够分辨出东南西北嘛? (2) 假如一直往前走, 将是向什么方向移动?学生在结合地球仪的情况下逐步体验、辨别行走方向, 从而给学生留有了自身体验的探究空间。
其二, 利用小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决定了他们比较喜欢游戏活动, 因此, 合理通过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 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海洋资源的保护”一课时, 就安排“看谁捕得多”的游戏:全班分成四组, 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 讲台上四个透明的玻璃缸内分别放入30粒红、黄、蓝、绿四色的塑料圈 (塑料圈代表鱼) , 学生从缸内取出各自的塑料圈则代表捕鱼, 各小组允许进行5次捕鱼活动, 每次捕鱼结束, 剩下的鱼就会繁殖出等量的鱼 (由教师放入等量的塑料圈) , 但缸内的鱼最多不超过30条。游戏结束, 学生在合计各自缸内所剩的鱼时后发现:海洋中出现过度捕捞的问题。类似的游戏活动, 有效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利用感性材料,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 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才能加深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解。一般而言,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 因此, 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 针对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多媒体形式转为形象化, 即: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 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抽象性创新思维。譬如, 我在执教“黄河水系”一课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了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 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学生一般能知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但大量的淤泥涌入下游沉积, 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 而高出地面的河床就不能接纳支流顺利的流入黄河了。学生在如此的直观感言下, 初步感知了黄河水系的基本特点。
三、加强师生互动,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扭转了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不良局面。其中,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主人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师角色”, 彻底改变教师单向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达到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学生自主探究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美妙境界。譬如, 我在讲授我国的河流———“黄河”时, 首先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 如何治理?”的问题, 许多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中有一个男生举手发言:“最好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 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 使黄河上游的水直达中下游。”虽然这个想法欠推敲, 但是还是积极予以鼓励后, 就话锋一转:“如果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 是否同意他的建议?”此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师生互动已经进入到高潮。
四、渗透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计算的能力
各学科的知识一般拥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渗透数学知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现在我们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中设计的计算题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第一, 比例尺计算。关于比例尺的计算的主要内容: (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则表示的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单 (记为“大小详、小大略”) ; (3) 两点间距离计算:在比例尺的地图上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第二, 相对高度计算。一般在等高线地图上, 两点间或陡崖相对高度的公式: (n-1) d≤H< (n+1) d (n为两点间或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
第三, 温度计算。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 温度降低约6摄氏度, 其公式:T= (H/1000) ×6 (H为两地相对高度, T为两地温差) 。
第四, 区时的计算。 (1) 求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即为时区数) ; (2)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取值原则为“东加西减”, 时区差原则为“同减异加”) 。
第五,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这样的计算方法不乏以下三种: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 ×1000‰=出生率-死亡率; (2) 死亡率= (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 (3) 出生率= (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教学模式;小组讨论
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最为关心的问题。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在教学当中,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点方法,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自主探究”教学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在初中阶段,切实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感悟。
一、指导预习,目标导课,提示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學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明确学习的目的,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预习是自主探究的开端,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教材体系,从内容上理出知识线索、划出重点难点,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首先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上课伊始,我将自己依据以上标准设计的导学提纲发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明确本节知识的整体地位,教材重点、难点的要求。
目标明确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是学生独立阅读,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核心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讲课的真谛不是“全盘授予”,而是“相继诱导”,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掌握知识。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同时,教师要巡视课堂,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要单独辅导,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的疑难,作为后面启发点拨的重点对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一定要注重地图、地理图表的阅读,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三是地理课标要求我们用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因此特别强调学生不但要思考学习重点,更要关注教材中的活动题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积累自学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定向,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铺路搭桥。
二、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各小组的学习总体程度相近,便于进行小组间比赛、竞争。在课堂上,各小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启发点拨,归纳升华
在小组讨论,部分小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后,教师结合前面所掌握的情况,相应地进行启发、点拨、补充订正,将学生讨论所得结论引导到一定的深度,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穿插读、议、讲等过程,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基本解决重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
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期间,教师应贯彻该教学模式的主旨,以学生为主,充分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彩萍.中学地理“引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0):39-40.
[2]蔡素云.浅谈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J].学苑教育,2013(17):86-87.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英才学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其显得急切和迫切, 广大教育工作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仁智互见,莫衷一是。在此, 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和在座的各位探讨对这一问题粗浅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程,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提高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上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第一备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备学生”首先要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备教材。“备教材”就是让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而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另外,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某些章节的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生更容易掌握.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罗伯特·特拉弗斯有句名言:“课堂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时,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否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开展自主性学习。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强大原动力。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键。
1、设计启发性问题,上好导语。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有利于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因此,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信息平台和地理模拟平台,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能较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地理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
1、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地理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本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头脑内部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3、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㈢、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提出问题,引入自学之门。上课伊始,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有意设疑,促使自学深入。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衔接处、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3、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地理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地理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把有关联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
4、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㈣、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是地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尽情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越高对评价机制的要求也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适时、有效的运用,正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地理课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生发表观点,如果老师善于引导,由浅入深,利用真诚、中肯、幽默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定会被激发出来。一组精心设计的讨论题配合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有针对性的课后巩固练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无效教学。”几乎每一位科任教师都会在课堂结束之前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当天完成,甚至是在节假日还要布置大量的作业。教师如此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课下练习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真正达到此目的则值得商榷。
子曰:“有教无类”。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因材施教。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实行“两套大纲”的教学,但我们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做到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即至少让80%—90%的学生能正确完成。如果作业过于简单,对于优等生而言,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体验不到成功感,从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过难的家庭作业会使后进生出现失败后的挫折感,长此以往,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信心,放弃学习努力。
同时,课外作业的布置要适当,尤其是任课教师之间要搞好协调,要从学生的整体出发。过量的家庭作业非但不会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促使学生焦虑,干扰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其他活动,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四、课后反思是实现由优质教学向有效教学转变的保证。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后反思,积累经验,促使进步。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师课后要善于反思,要经常与学生、同伴、教研人员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新授课的四个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环节1:激情导入(3分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激趣设疑,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诱发主体主动参与学习。地理教学中可采用的导课方法有:趣味问题法、地理故事法、设置悬念法、自然过渡法、直观视频导入法、复习导入等。
环节2:明确目标。(1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精准;目标难易程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而适当的调整。
环节3: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参照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阅相关知识,自主完成学案上的学习内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环节4:合作交流(15分钟)
(一)组内交流(5分钟)
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疑惑问题,或者对预习学案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总结小组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
(二)班内交流、精讲点拨(10分钟)
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展”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是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二是展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是展示挖掘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四是展示学生再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点;五是展示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采取主动展示、点名展示、限制范围抢答、挑战赛等方式进行精彩展示。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环节5:有效训练(7分钟)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巩固训练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习题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和紧密联系地理热点问题。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突出疑点、难点和易错点,试题类型以读图分析和地理情景材料分析为主。训练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确保课堂的效益,落实“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环节6:课堂小结(4分钟)
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小节方式:一是由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另一种方式就是教师来总结本节所学习地理知识、原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前因后果联系,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环节7:巩固补救(5分钟)
识记本节课自己存在问题的题并补救作业
白庙子中学地理讲评课教学模式
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为了保证试卷讲评顺利进行,归纳了如下几个环节。
环节1:自我纠错(7分钟)
首先大体介绍测试中学生表现情况(不是成绩的公布),试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对出错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粗心造成的,这部分题目学生刚刚考完可能就已经发现了,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纠正、反思此类错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一定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此类错误教师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讲解。
环节2:合作交流(13分钟)
学生自己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题,提交到小组内学生间交流和讨论,通过生问生、生教生、师教生相互讨论达到弄懂弄透,这样获得解决的题目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即使有一部分仍然无法解决,讨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放大,突破,升华。讲评时不能因时间紧,量大而只顾教者讲,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活动。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发言和展示可以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
环节3:精讲点拨(5分钟)
(1)选择好要讲评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讲评顺序 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试卷测试内容范围内的重点题目;二是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三是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四是题目有变式或变换的价值,有利于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形成;五是题目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可以拓展,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利的题目,或者是能引出继续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题目。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组织、引导、参与 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更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答案和说答案。应先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展示学生的思维、做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归纳出解题方法。
应该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避免“就题论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环节4:有效训练(10分钟)
对于出错多或不会的题目,教师讲了,学生当时理解了,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是不会(或出错)。教师应当围绕该问题再设计出一些变式练习,进行当堂训练,以求巩固和加深。
环节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再反思自己的试卷,整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今后考试注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再升华,能力再提高,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规律性的方法思路。
开十四中杨美玉
高效课堂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说、写、做,让学生展示、讨论、探究、交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在实验班103、107班先试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展示—合作交流—总结”,课堂上教师基本不讲,课堂教学活动全由学生来完成,试图使课堂体现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学生对认知目标应付,抓不住重点,教学目标起不到指导学生自学的目的。学生自学带有盲目性,达不到自学的目的和效果。学生展示的不到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这种状况,我思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深入领会学习目标,使学生自学目标具体,避免出现盲目性,展示不到位时如何点拨的恰到好处,哪些知识点需要合作交流并使其有深度和广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为:出示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达标测试—总结七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上,当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题目和合作交流后都要展示学习成果,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不恰当处教师点拨、引导并予以纠正,教师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中东地区》时,针对中东向西到欧洲的石油输出路线,学生提出有经过苏伊士运河近道,为什么还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学生讨论交流后说法不一,这时学生急需知道原因,我便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运河,河道浅,大油轮不能通过”进行点拨,学生精力集中,听后恍然大悟,非常高兴;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享受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样是展示学习成果,“自学”后展示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磨练,实验班有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有所加强,由于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对自己更有信心,并且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如103班的王永福、杨发海、杨红丽、廖泽等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有很大进步。两个实验班在期末统测中的成绩与其他非实验班同类班级成绩相比明显超前,这说明在学生素质和考试成绩这两者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实现两者兼顾的。
我现在实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在摸索阶段,这还没有达到是真正的“高效”。如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把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的课堂教学协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是个难题,也是一个摆在我眼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参与,我探究,我不放弃。
1. 探究法
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 为了突出区域的地理特征, 运用探究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走进国家———日本》内容时, 学生利用现有的地图, 可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有个初步的认识, 从而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突破“小日本”是如何做出“大经济国”的难点, 可以展示日本生产的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和利用高科技发展的地下温室农业种植的课件, 以这些素材为突破口, 使整个问题处于一个开放、探究的情境之中, 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 从而使学生了解日本利用其岛国多港湾的优势, 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 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 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出口外销而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等知识, 使复杂的区域地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2. 分析法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 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认识区域应该抓住区域特征, 用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 在教学《欧洲西部》内容时,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是一个难题。因为欧洲对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 他们只是在电视、电影或地理书里了解到一些表面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综合分析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1) 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欧洲西部地理位置造就的。北欧国家北极圈以内地区, 夏至日前后可见到午夜的太阳。 (2) 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欧洲西部气候因素造成的。挪威的峡湾海岸和瑞士的湖光山色, 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阳光海滩, 与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巨大反差紧密联系。 (3) 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欧洲西部地形条件影响的结果。阿尔卑斯山各国, 因地势高、雪峰连绵, 成为滑雪旅游胜地。 (4) 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欧洲西部特色文化的摇篮, 如意大利古罗马的辉煌建筑和水城威尼斯, 维也纳的音乐殿堂, 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罗浮宫等的典雅艺术, 西班牙斗牛赛, 慕尼黑啤酒节等。通过引导学生综合分析, 把复杂的、繁乱的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资源一一理清了。
3. 比较法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 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教学《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时, 除了读图, 还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河流的水文特征。以黄河 (北方地区) 和珠江 (南方地区) 为例的比较分析:一是黄河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故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故水量大。二是黄河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雨季短, 故河流汛期也短;珠江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雨季长, 故河流汛期也长。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故含沙量大;珠江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好, 故含沙量小。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 故有结冰期;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故无结冰期。上课时将这些水文特征列成下表:
关键词:主体参与式教学;初中地理课堂;分组教学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为出发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主体参与式教学以学生在教学与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媒体导入、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评价反思五个环节。媒体导入即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通过导学案的编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课本,完成主要问题;师生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对自学的情况进行反馈,并由教师小结归纳;课堂小结,可以分为教师总结、学生总结、师生总结三种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评价反思,师生在课后对本节课的参与程度进行自评和互评。本教学设计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为例,深入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气温的分布特点,气温的分布主要受到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的影响。本部分教材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等温线的定义及特性,给出了等温线的模式图,便于学生理解;第二是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说明了气温的分布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第三是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C,学生应掌握由此引出的计算题。第四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对比,1月份图中海洋温度高于陆地,7月份图中海洋温度低于陆地。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也迅速发展。七年级学生对于气温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便于理解,但是对于气温的分布,由于学生缺乏对全球的认识,难以理解相关内容,只有想办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此节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温线的特点,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初步學会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了解气温垂直递减率,并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等温线模式图”,了解等温线的特征及判读方法。
2.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乞力马扎罗山风景图”,掌握气温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的品质。
2.能够以世界的视角观察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2.难点: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精导互动法。
六、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多媒体图片及动画,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方法完成学习内容。
七、教学过程
【媒体导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来看一下课件中展示的照片,第一张照片是前天我校召开的国学诵读大会的照片,大家观察一下同学和老师的衣着,第二张照片是前几天三亚市第九小学的照片,大家再观察一下同学们的衣着,那么通过这个强烈的对比,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的第二节气温的分布,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55到57页,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下来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和老师讨论,十分钟以后我们将进行一个抢答环节,由各组长计分,每道题两分。
生:自学课本,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师生互动】
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的定义及判读
师:自学时间到,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二环节,抢答环节。课件展示题目。
A组:读课本55页图3.16“等温线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回忆等高线的定义,试描述等温线的定义?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气温是否相等?
2.等温线的疏密和气温的差异有什么关系?图中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度?
3.图中A点的温度范围是多少?B点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教师总结:等温线是将等温线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成线;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板书:(二)气温的影响因素
B组:纬度因素,读课本56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回答以下问题:
1.请学生上前指出两条20°C等温线和两条-10°C等温线,并说出它们和哪条纬线接近?
2.观察图中从赤道向两极等温线的变化规律?
■
3.上图中A点和B点哪个点的温度高,该等温线图表示哪个半球?
教师总结:等温线数值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增,南半球由南向北递增,气温大致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递增。
C组:地形因素,读上图“乞力马扎罗山风光图”,回答一下问题:
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图中景色。
2.根据图中景色,试说出从山底到山顶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3.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C。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山脚的海拔是520米,山顶气温是24°C,那么山脚的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教师总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经过计算可得出山脚气温是30°C。
D组:海陆因素,读图3.19“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课本图3.20“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高纬度地区到低纬度地区的变化规律。
2.观察图中等温线的疏密,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3.南北半球等温线哪个半球比较平直,哪个半球比较曲折?为什么?
4.南半球相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教师总结:1月份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月份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主要是因为陆地的吸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同学们可以下去做个实验,把温度计放到两个量杯里,一个量杯里是水,一个量杯里是泥土,观察一下哪个温度计的温度上升比较快。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抢答环节就告一段落,现在由组长公布得分情况,请大家给得分最高的小組鼓掌祝贺!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气温的定义及判读,其次是气温的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那么这节课课前提到的问题,三亚的学生和我们学校的学生着装不同,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
【评价反思】
1.从教学目标的建立来看: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聚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四幅图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大部分,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分解,概括全面,形式新颖。其次,对于学生学习部分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并设置有奖品,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最后,在情感价值观目标上:通过学习,学生空间概念有了一定认识,有了一定的积极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从教学重点的建立来看:课堂我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世界年均气温的分布图。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调动了学习兴趣,学生认知度较高。
3.从教学难点的建立来看:七年级学生对于气温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便于理解,但是对于气温的分布,由于学生缺乏对全球的认识,难以理解相关内容,只有想办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此节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从教学过程来看:第一步导入新课用媒体导课,让学生思考我校学生和三亚第九小学学生的着装差异;第二步就是将知识内容分解为四大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展示成果,由老师进行打分;第三步是总结提升,让学生回忆这节课所讲的知识,总结以板书形式呈现。
参考文献:
[1]李素娟.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叶彬.初中地理“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地理教学,2012(8):45-47.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快乐学习者,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五环节:预习---感知---赏析---反思---练习。
一、预习:预习是上课的前奏,是为了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预习可放在课下,也可放在课堂上。预习的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需在预习过程中扫除文字障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
二、感知:感知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感知。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读文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的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也不一样。如阅读小说,需感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具体设计:1、2、3、文章都写到哪些人?在这些人中,谁是作者着意刻画的? 故事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文章的故事情节怎样?故事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总之,这一环节内容的设计不要太难了。
三、赏析:赏析是对文章内容作深层研析,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赏析内容的设计也因文章的体裁、内容而定。如:说明文一般赏析文章的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小说,赏析的重点应放在人物的刻画、环境的环境的描写上。总之,这一环节的内容难度稍大,学生需进行探索交流。
四、反思。反思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进行反思,而且反思尽量要全面。通过反思,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五、练习。练习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练习的内容大体包括: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片断阅读或片断写作等。
无论教育怎么改革发展,课堂教学依然会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使课堂教学达到新标要求的境地,应该是一线教师教学教研的主改目标。
《日语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教学模式,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验、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
课堂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课堂上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更要有全情的投入、激烈的争峰。全体师生始终在民主、平等、开放的环境中交流。这种交流既要有开放性,更要具有选择性,既要充分表达自己,也要尊重对方。对方的不同的见解要使其表达并保留各自的逻辑依据,能达成一致的也要尽量寻求可疑点。
一、民主平等的意识
课堂上的强权,是最让人不愉快也是后果最严重的不公平。教学中的民主意识,现在看来好象要向西方学习了,其实,如果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抛开自由私而导致的自尊,认真反思教学心态,认真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我们就会发现,教学中的民主是有传统且为东方文明的勃兴做出巨大贡献的。
教学中的民主意识,是达到智慧境界的起点。
二、灵活敏锐的嗅觉
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有时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之间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作为听者的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作为听者的教师一定要“有意”,要善于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有新发现,从错中见到对,从无中见到有。
教学中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达到智慧境界的旅途中顺手采撷的香花。
三、开放活跃的思维
教师或是课堂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作为这种角色,就应该像谈话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一样,大脑应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在引导、平价、总结时要有集中精力,调动全部的智慧,或是归纳整理零散的见解,或是提升肤浅粗陋的认识。
四、流畅得体的表达
一个教师的主要价值就是通过表达实现的。课堂上,表达就是话题的引子,就是创设的情境,就是激情恰切化剂,就是航船的方向舵。气氛平淡时要凭表达和心境。
一个教师的整体也体现在表达上:庄重凝练是修养,激越澎湃是性情,不温不火是懦雅;滔滔不绝是魄力。老师要练好“嘴皮子”,不仅要能说,更要会说,关键时刻还要学会“不说”。
表达,把无形的智慧境界变成生动的操作手段。
如果把一节能达到智慧境界的好课比作是一部高性能的汽车,那么老师就是这部汽车的此擎,而恰 切的评价则是高品质的汽油。上面说到的是教师的所有素质都表面在评价上。
五、良好的师生沟通
我们知识良好的师生沟通,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谈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到所学习的句型。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很好地帮助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原则。学生在自然而然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了语言知识,并在不经意间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论文: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推荐阅读:
论文_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09-06
初中历史课讨论式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09-11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10-17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22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论文11-19
初中政治教学的研究论文09-23
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06-25
初中英语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09-11
初中生的研究小论文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