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陈涉世家上课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21课陈涉世家上课

21 陈涉世家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 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 作者着重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

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

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二、问题研究

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史记》中有十二篇“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

有“列传”七十篇。

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例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将他列入本纪,可算一个特例。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中

的作用。

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舆论准备包括:(1)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

告组成。

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 1.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义的不同。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

惯。

1.(1)“亡”,人藏在隐蔽处,即逃亡之义。今义:死亡。

(2)“间”,本作“”,表示月光由门缝射入,这里是“窃伺间隙,不欲令众知之”之义,可以解做“暗地里”。“之”,去、往。今义:间,中间,一定的空间和时

间。

(3)“往往”,处处。今义:经常。 2.(1)A.编次

B.临时驻扎 (2)A.屡次、多次。

B.几 (3)A.写。

B.字条。

三、读懂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这是《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文言文段落,逐渐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建议

一、反复朗读课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诵其中部分段落。《史记》的语言相当规范,反复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由于课文较长,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当抓住重点,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特别是要在理解陈涉说的几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三、疏通课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领悟文意,所以切忌繁琐讲解词句用法,不要搞机械翻译,更不宜使用语法术语,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些古汉语现象,不宜讲得过多,凡学

生根据注释能疏通文义的就不要讲。

有关资料

一、司马迁及《史记》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 500字。其中《陈涉世家》对陈胜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的优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

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三、有关的史料

1.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阴谋夺权的经过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行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

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见《史记·李斯列传》)

2.关于楚将项燕之死

(始皇)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

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补充注释

1.将尉──《索隐》云:“官也。”《汉官仪》:“大县二人,其尉将九百人,故云将尉也。”可见,“将尉”即将(统领)卒之尉,不是一将一尉,下文“并杀两尉”

可证。

2.借第令毋斩──文言文中常有复合虚词,大多是上下同义,不可分割,例如“借令”“第令”,皆假使之义。这句话里的“借第令”三字连用,仍是假使之义。前面的译文作“就算侥幸不杀头”,就是将此三字视为一个整体,而不用机械的“对号入座”

的译法。

3.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苦、柘、谯皆下之。──此句不能连读,连读则语意模糊,、、苦、柘、谯诸地均在蕲之西,而葛婴奉命“徇蕲以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说的是兵分两路:葛婴东进,陈涉率军西进。如果在“攻„„”句前加上“自将兵”三字,意思就清楚了。读文言文要注意这一类省略语。

22 唐雎不辱使命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

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

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

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

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

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问题探究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

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

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

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2.参见“课文研讨”。

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

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

文言文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

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

生啊!徒:只。

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

的故事。

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建议

一、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时,仍应以朗读为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讲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只需要对个别词句略加点拨。朗读时应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甚至可以让学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这段

对话,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导学生从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式的理

解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三、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他们

的品格。

四、《战国策》中的许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实。如课文,唐雎是不可能带剑接近秦王的。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给予解释。主要还是体会人物形象,不必过分

认真计较史实。

有关资料

一、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

(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二、专诸、要离、聂政补充资料

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着),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诈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庆忌不意刺杀之。要离后亦自杀。

(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侍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入,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暴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

姊为烈女。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三、《唐不辱使命》赏析(刘桐孙)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题目为后人所加,“劫”不是“劫持”,这么讲不符合原文,应讲为“胁迫”。内容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呢?唐雎选择了后者。作为区区五十里的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居然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折服秦王,不辱

使命,这种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

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开头一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使者转达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诈骗。“使人谓”三字,劈头即自称寡人(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安陵君其许寡人”,着一命令副词“其”,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辞,是面对虎狼之敌的斗争艺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陈理为据,无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必然会使“秦王不悦”。秦王先设骗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首开祸端。安陵君婉辞坚拒,有理、有利、有节,不失明君风度。“秦王不悦”,矛盾趋于激烈,安陵前程险恶。这时,唐雎出场,“使于秦”,系国家人民的命运于一身,深入虎穴狼窝,令读者不能不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国的文章分三个段落来做,也是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唐雎如何到达秦国,怎样拜见秦王,与本文中心无关,一概略去不写,而直接写会见时的对话,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回合,基本内容貌似是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细细读来,有三点不同:其一,地点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钉子,生了气之后;其三,人物不同了,作为区区小国的使臣所面对的却是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三点不同,使得唐雎比起安陵君所处的境地更加百倍地难于应对,国家命运,个人生死,全在此一举。我们进而体会秦王与唐雎的语言,其意趣和从前也迥然不同。“秦王谓唐雎曰”之前,已经“不悦”,这时,他是压住火气说话,不像秦使者那样“简而明”,而是亦拉亦打,于委婉中露出威胁,俨然是胜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是质问。“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纯属威胁。话中句句不离“寡人”如何,还偏要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秦王的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并不多与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态度沉着明朗。接着再用一句,提要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却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做一个反问句,并以“千里”对“五百里”提出,就远比安陵君的回答更为坚定有力,不给对方一点便宜。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悦”到“怫然怒”,矛盾发展了,尖锐了,唐雎如何应付呢?于是展开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

第二个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一个小国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国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难;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这个场面写出来,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战国策》的作者有这本领,而且胜任愉快,把这个场面写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人仿佛亲临其境。这一段作者分两个层次来写。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施以恐吓,“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称“天子”,全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委实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尝闻也”一句,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实际上是按兵待敌。因而这一层犹如两大浪峰中的一个浪谷。第二层,唐雎先是反唇相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对“天子”,真是寸步不让。然后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断然驳掉秦王“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诬蔑,于是条件成熟,反攻开始。先用三个排比句摆出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实,又说“与臣而将四矣”,打掉秦王的气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个四字短句,像滚木擂石般对准秦王打过去,以“二人”对“百万”、“五步”对“千里”,不给他一点喘息时间,气氛之紧张,令人屏息。最后唐雎“挺剑而起”,紧紧逼住秦王,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于是精神防线完全被摧毁,只有缴械投降。这段文章之所以有说服力,还在于唐雎采用了完全正确的斗争策略。无论是以秦国和安陵,还是以秦王和唐雎来说,如若较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可斗智。从总体上来说,秦国和秦王当然是强大得多,但在某一个小的局部,在秦王的朝廷上,又是二人面对面,近在咫尺之间,秦王的一切有利条件都无济于事了;反之,秦王怕死,而唐雎舍生取义,敢于斗争,这时的优势在唐雎一边。唐雎抓住了这种优势,并且懂得这种优势稍纵即逝,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于秦王。作者也是十分聪明睿智的,他深深懂得写好唐雎这段台词的重要,于是全力以赴,让他来作这个回合的斗争的主角,给他大段的独白,用排比,用节奏鲜明的短句,让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讲特讲,赋予他狂风扫地的气势,而风过气清,秦王已是一败涂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动抽不出笔墨来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必要写,因为秦王早已被这意外的一击打昏了,他来不及思考一下眼前发生了什么,而结局已经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范而已。明写唐,突出了他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虚写

秦王,也更符合这一特定情景。

第三个回合(第四段),是事情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让秦王来请降。写法上反过来了,虚写唐雎,因为唐雎的形象已经完成,再写则会画蛇添足;实写秦王,让他自己把自己灵魂中长期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另一面──卑躬屈膝、懦弱无耻展露给人们看。从“色挠”至于“长跪而谢”,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做;“先生坐,何至于此”,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言,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还是刚才那个秦王干的。“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一方面,君王的架子并不能完全放下,又一方面,对唐雎的恭维显然言过其实,这种自相矛盾之中,真是奴颜卑膝之态可掬。秦王的这种两面性表现无遗,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站起来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写作特点之二,是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这是一种广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同样,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衬托在很多种情况下,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把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收到了显著效果。我们先说本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两个人物。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是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你有强权,我有正义,处在矮檐下,偏偏不低头,丝毫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一个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处境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个是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胸有成算,但由于处境危险,不可鲁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机而发。秦王先倨后恭则根本不同。先倨,是因为自己是大国、强国,有恃无恐,误以为可以放胆作恶;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一倨一恭,也形成对比,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比,艺术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这一复杂性格──既是凶恶的,又是虚伪的。再看本文中衬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机,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回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一篇六百余字的短篇记叙文,同时写了三个人物,故事首尾完整,人物形象生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其他诸如剪裁的功力、情节的紧张曲折、人物语言的简洁和个性化方面,本文都有很高成就。但只要掌握以上两个方面,这几点由读者自己仔细领会,大概是不太困难的。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四、《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沈涛)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

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

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

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当然,如果唐雎手中没有真理,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那么,说话技巧再高明,充其

量也只能是诡辩而已。

17 公输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

楚王放弃攻宋。下面作具体分析。

第一步:

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接着,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等于是断了公输盘的退路。“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

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可是侵略者不会轻易罢手的,当墨子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后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文章极自然

地过渡到下文。

第二步:

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他先用一个假设,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丽的车子不坐,而去偷邻居的破车;自己有丝绸衣服不穿,而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饭好菜不吃,而去偷邻居的粗劣食物。接着问:“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这正是墨子要楚王说出的话。墨子随即一连用了颇有夸张意味的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此时,楚王像公输盘一样,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但是,他仗着楚国的实力,仍不放弃攻宋的打算。

第三步:

写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

先简要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有余”交代激战结果,用“诎(屈)”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在意识到墨子将是攻宋的一个极大障碍时,公输盘陡起杀机。墨子敏锐地加以揭穿,并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虽杀臣,不能绝也”,这才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的打算。这一段记述,说明要制止侵略,单靠说理

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

二、问题研究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

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练习说明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简明的话说说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体会墨子的

劝说艺术。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放在教师讲授完课文以后。对于以下语句要仔细体味,读准

语气:

①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此时的公输盘有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②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心里发虚,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③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嘴上承认墨子说的有道理,但是,仗着楚国的实力,攻宋势在必行。因此,“善哉”里并没有诚意;“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道诸侯的强硬态度,读时要注意区别。) ④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墨子的劝说艺术可着重从这些方面来把握:他所使用的逻辑方法(比较法、归类法),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机智,或强悍有力或形象夸饰或尖锐直截的语言,等等。

二、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见我于王? 5.此为何若人?

翻译:

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3.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非攻》,比较一下,看看小说中的墨子和课文中的墨

子形象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两篇文章的感受与理解。 鲁迅的小说《非攻》是他的《故事新编》里最有史料依据、最少虚构意味的一篇,里面的墨子形象与《公输》里的墨子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性格内涵更丰富。如他的俭朴,他的坚忍,他的实干精神,他对普通百姓深厚的关切与同情等,在小说《非攻》里

都有所表现。

教学建议

一、要注意朗读练习。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感受激烈、紧

张的气氛。

二、本文在文字和句式上相类似的地方较多,因此不必逐句讲解,要多启发学生触

类旁通,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教师可参照阅读《故事新编·非攻》(《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有关资料

一、墨子和《墨子》简介(孙中原)

墨子,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历史上

无确切记载。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高诱注则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畜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他曾推荐一些门徒到各国去做官,

也是为了同样目的。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二、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

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

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

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

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三、《公输》赏析(姜涛)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

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第2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1 陈涉世家

《史记》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这部书及司马迁这个人。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课文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史记》这部书及司马迁这个人。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现在,老师提问了:谁来介绍一下陈涉?陈涉即陈胜,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史称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谁能介绍一下这次起义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世家,今天都还有这个词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爷爷是中医,爸爸又是中医,自己也是中医,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出自中医世家。一个人的爷爷是教师,爸爸又是教师,自己也是教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出自教师世家。“陈涉世家”是什么意思呢?“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写的主要是诸侯的事。

《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 1 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那么司马迁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司马迁的父亲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的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处以“宫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在封建是代,起义是要掉脑袋的事。这是造反,是谋逆,是十恶不赦的罪,是要灭九族的。 司马迁把陈胜说成是“世家”,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一千多年前的那位老人,一起走进二千多年前那风云变幻、刀光见影的历史深处,去感受陈涉那非同凡响的壮举。

二、朗读,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读不准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抽学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间,读准节奏。

3、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提示: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古义:逃亡。今义:死亡。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暗地里。今义:间,中间,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之:去、往。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往往:古义:处处。今义:经常。 ④、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临时驻扎。 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数:屡次、多次。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数:几 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 写。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书:字条。

⑦、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

2 ⑧、项燕为楚将。将:大将。 上使外将兵。将:率领。 ⑨、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 以数谏故。故:缘故。 ⑩、通假字: 发闾左適(谪)戍渔阳 为天下唱(倡)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故以(已)怪之矣 重点句子:

①、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不杀头,然而防守边境死亡的人本来也要占十分之六七。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士兵中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劳的。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指起义)而死行吗?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里提着灯笼假装鬼火,像狐狸那样凄厉地叫喊:“大楚要兴起了,陈胜要做王了。”

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全国百姓发出号召,一定有许多响应的人。

4、通译全文。 附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梗上,心中愤愤不平了好久,说:“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给人家当雇工的,哪能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朝廷派遣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戍边的队伍里,并担任领队。正巧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被抓回 3 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继位做皇帝,应当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很对。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能建立功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这是叫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网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着鬼火),又装作狐狸嗥叫(向士兵)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看陈胜。

吴广一向待人很好,戍卒多愿意听他差谴。(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说想要逃跑,来激怒军官,使(军官)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吴广的部下。军官果然用竹板子打吴广。军官拔出剑(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下剑杀死了那个军官。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士兵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了期限该判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的也会死掉。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属下的士兵都说:“(愿意)听从(你的)号令。”于是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高台上宣誓,用(被杀死的两个)军官的头祭天。陈胜立自己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起义军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蕲县攻下后,(陈胜)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士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钅至、酂、苦、柘、谯,都攻下来了,他们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和义军交战。(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传令召集当代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做了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来惩罚当地的郡县 4 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三、、结束语:

通过对课文文意的疏通,我们也大体了解了《陈涉世家》这篇课文的意思,了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一些内容。那么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起义呢?起义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清全文思路。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文导入。

二、理清全文思路。

(一)、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1、起义前,陈胜吴广从事怎样的工作?

陈胜吴广是贫苦农民。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尝与人佣耕。做农民辛苦一点也不至于起义嘛?还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陈胜吴广被征召去防守渔阳,还作了一个屯长,“从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闾左”是贫苦农民,征召的都是贫苦农民,那么富人都在干什么?富人是不用去守渔阳的,可见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2、陈胜吴广被征召去防守渔阳,还作了一个屯长,以今天说法说是参了军,还被提了干,他们为什么还不满足,还要造反,起义呢?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他们是一群亡命之徒吗?

老师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实行严酷的刑法,又焚书坑儒;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筑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古语有云:失民心者失天下。由些可知,陈胜吴广不起义,也总有人起义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 文中哪句话表现出了这个事实?天下苦秦久矣。

(二)、起义的导火索。失期,法皆斩。

当时的社会有贫富悬殊,这不奇怪。穷人与富人之间有矛盾,这也不奇怪。可造反(起 5 义)是要掉脑袋的,用得着这样吗?是什么导致了陈胜吴广非得铤而走险,敢冒杀头的罪也要起义呢?

陈胜、吴广等900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正如文中陈胜所言: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当不起义,只能坐以待毙。以死相搏,举行起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的时候。是会有很多人会选择起义这条路的。由此我们可以说,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统治者该负责任。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那么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有哪些呢?

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

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四)、起义不是陈胜吴广两个人就能做的事,况且他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屯长,名望不够。他们首先要有一批支持者,眼下这九百人的队伍就是最好的争取对象。为了争取这九百人,陈胜吴广为起义作了哪些准备?

1、丹书鱼腹。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放入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感到很奇怪,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2、篝火狐鸣。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学狐狸叫:“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追问:这些办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从“固以怪之矣”“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可看出。

(五)、要起义,首先得把给他们带路的军官杀掉,又要让这九百人听从他们的号令。陈胜吴广是怎样做到的?

吴广利用好人缘,使苦肉计,惹恼押送的军官,被将尉责罚,众人被击怒。吴广、陈胜趁机杀了将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起来,先揭秦之苛政,又谈面临的形势,晓之以厉害,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唯一的出路,然后又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励众人。要么是死,要么是斗争!在这个选择面前,谁都会不会放弃生的机会,当然会一鼓作气,同仇敌忾,拼死一搏。也就是这种一鼓作气,同仇敌忾,拼死一搏的力量势如破竹地突破了大秦王朝的血腥统治。

追问:听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话?

打倒秦二世。我们要活命,我们要反抗。陈胜我们听你的,跟定你了。陈胜我们听你指挥,为马首是瞻。

(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陈胜吴广起义很顺利?这与前面的哪句话相照应? 起义军建成后,进展神速,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守令皆不在”等 6 语可以看它从者如云、所向披靡的情况,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首事”之功。“天下苦于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与前面的“在下苦秦久矣”相照应。

三、结束语:

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在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就被颠覆了。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陈胜吴广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于是纷纷响应陈胜吴广。由此看来,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历史的必然,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前面我们讲过,陈胜吴广出生低微,他们又是凭什么成为了这次农民起义的领袖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板书设计:

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失期,法皆斩。 分析形势,提出策略

陈胜吴广起义 过程:舆论准备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发动:苦肉计杀尉 晓以大义获拥护 为坛而盟举义旗 结果:攻城略地 势如破竹 建立政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分析陈胜吴广两个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 写作手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那么陈胜吴广凭什么成为了这次起义的领袖?他们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先来分析吴广这个人。

二、分析人物。

1、分析吴广。

吴广有谋略,有牺牲的精神,有领导者、组织者的才干。在发动起义的时候,他拿自己来使了“苦肉计”,故意说要逃跑,导致秦兵殴打自己,这样就激起了士卒的共同的愤怒。“吴广素爱人,士卒中多为用者”。这说明吴广很有人缘,也就是说他会团结人。

2、分析陈胜。

7 有勇、有谋、有威。少有鸿鹄之志,壮有惊天之举。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在与人佣耕时,还说“苟富贵,无相忘。”被人嘲笑时,还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是一个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他分析当时的情况很准确。而且,他还谋划起义后打出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旗号。这一招十分英明:自己这帮人属于平平之辈,没有什么号召力,而一个公子扶苏,是大秦皇子,而且“百姓多闻其贤”,一个是项燕,“数有功,爱士卒”,这两个人都是秦王朝的受害者,而且在老百姓中口碑都很好,而老百姓又不知道他们具体的下落,以他们为旗号来反抗暴秦,老百姓一时候分不清虚实,但却能够迅速产生影响,赢得民心。

他们要举大事,但是自己没什么影响力,无法让所有人都信服,只好采用这个办法通过装神弄鬼来宣传自己喽。不知情的一般人肯定这样想:从鱼肚子里挖出来字条,怎么可能?除非是“从天而降”的“天书”;神庙里的喊声是狐狸在喊,这简直是鬼神在传达的“天意”。这样不就把人唬住了吗?

小结:陈胜吴广共谋大事、并肩战斗、配合默契,终成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陈胜在残酷的统治下敢于奋起反抗,这种挑战命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2、衬托的写法。用吴广来衬托陈涉,写出他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政治头脑。

四、拓展延伸。

1、想想史学家司马迁对陈涉持何种态度啊?

赞赏的。陈胜是农民出身,司马迁却将他列入了“世家”可见对他在历史上所做贡献的肯定。

惋惜。本文练习中的第三条,又向我们介绍了陈胜最终的结局,他的农民政权只持续了六个月。起义初期他很注重人和,也很有人气。但取得初步胜利后他渐渐失去了人心。正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啊,最终陈胜竟被一个部下所杀。

2、“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陈胜的成与败给你以怎样的思考呢?指出评论历史人物的态度:要客观地评价人物,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陈胜在困境中战胜了敌人,却在胜利时遗失了自己。 当你成功的时候切不可骄傲自满,忘乎所以。

8 陈胜的失败也许与他的意识有关,他缺乏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一个大写的人。

五、结束语:

谁能够在凯旋时战胜自己,谁就能赢得下一场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祝愿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从已有的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3篇:21《陈涉世家》导学案

21《曹刿论战》导学案

主备人:陈静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

2.品析“论战”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指导

1、《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战争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二、自主学习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登轼而望之(

) 吾视其辙乱(

) 夫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

....

(二)请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公将鼓之

5、遂逐齐师 .

6、既克,公问其故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语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 ..4.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

今义: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义:

今义: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概述课文大意。

2、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四、分析人物

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曹刿和鲁庄公,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用“我欣赏„„,因为„„,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说原因。

五、背诵课文

六、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公将鼓之(

(2)宋人既成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答题。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小结: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

2、(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

上一篇:党建思政工作汇报下一篇:中考历史启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