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上课(推荐7篇)
一、导语设计
师: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书写题目《涉江采芙蓉》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师:那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生读。
师:这位同学对字音、断句的把握非常到位,但是对情感的把握稍显不足。跟着这位同学的诵读,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一对男女恋人分离相互思念着对方的故事。师: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同心而离居。
师:我具体地问问,是谁在涉江采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子
师: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为采芙蓉的应该还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采芙蓉,这个画面也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生2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也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男子。
师:那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呢?(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男子呢?)
生: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认为古代离开家乡,外出生活的应该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离开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采芙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般给别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师:你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无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是一对分离的恋人在彼此思念着对方。正是由于你们多样化的思考,才使这首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老师的想法是把它当作一位女子来看待。在古代,男子离开家乡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种更常见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师:对这首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的诗呢?(幻)这是一首 的诗? 生:忧伤 相思 思念 痛苦
师:同学们赋予了这首诗歌丰富的情感。
那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个词能直接概括这种情感的? 生:忧伤。板书:忧伤
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读诗歌。我们先来看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谁来翻译一下这几句诗?语言要美一点。
生:渡江去采摘芙蓉花,兰泽上芳草萋萋。采摘芙蓉花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师:翻译得不错。那我想问问,你刚才翻译的“渡过江水采芙蓉”,这个“渡江”和“涉江”意思一样吗?“涉江采芙蓉”的“涉”是什么意思? 生:一样,“涉”的意思就是“渡过”(坐着船过江)。师:一般都怎么渡过江呢 生:不一样。“涉”的意思是蹚水过河。
师:蹚水过江采芙蓉和坐船过江采芙蓉,主人公的感受会一样吗? 生:不会。(幻灯片)“涉”的本意:行走在溪水中。
我们设想一下: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也牵动着她的心。“涉”字让我们感受到江水在肌肤上流过的细腻的触感,这种触感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浸润在一起的。而如果说成了“渡江”或“坐着船过江”,作者的心可能还是那一颗思念的心,但就没有那么真挚动人了。师:我们沉浸在女子涉江的美好画面中,在这画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生:芙蓉、芳草。(板书:芙蓉、芳草)
在这长满芳草的水泽,主人公为什么单就采集“芙蓉”呢? 生:1:周敦颐《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莲花,这里有一种君子的品质。生2:“芙蓉”和“夫容”谐音,在这里更能突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师:这位同学旁征博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芙蓉的品质。师:芙蓉,在《诗经》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叫芙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人们赋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蕴,如爱情、相思、忠贞、君子等等,它是一种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师:老师很喜欢这首诗。读了很多遍,但是有一点小小的疑问。你看,比如去掉一句,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有没有影响文意呢? 生:好像没有。
师:那这句话写在这儿不是多余了吗? 生沉默
师:谁说说? 生:“兰泽多芳草”是环境描写,加上这一句更突出了意境的优美。师:你对诗歌品读的很细致,我们来复活一下当时那个画面吧: 一位女子想采一朵最美丽的芙蓉花送给她的心上人,当来到了这片长满芳草的水泽里,满目的鲜花,馥郁的芳香使她一下子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之中。我们再读读这两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重读)芳草。
而在他内心深处最深沉的情感是什么呢?是思念。于是,她突然想到了“采之欲遗谁”,却发现“所思在远道”,不禁悲从中来。前两句是欢乐的采莲背景,后两句的情感却陡然一转,悲伤了起来。诗人写如此美景的目的原来是为了—— 生:以乐景衬哀情。生读。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女子采了芙蓉花,却突然问道:“采之欲遗谁?”难道她不知道是谁吗?生: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不问,直接就说成“采之遗远道”怎么样?
生1:她不想直接说出来送给谁。那样显得很直白,一般女子不会有那么直白的话语。生2:她想说出来,说出来以后会觉得心情好一些。
主人公这一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师:理解了诗意,谁来读读这几句诗?第一句要轻松、愉悦,第二句要低沉、忧郁。(重点引导学生好好读,使课堂推向一个高潮)生读。
师点评。可以把“所思在远道”,重点教给学生读读。
师:芬芳的兰泽,美丽的芙蓉,却使人感到了深切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否停止呢?请看下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师:我们常说:诗歌是浓缩的想象,散文将这种想象铺展开来,于是有了情节,有了人物,有了一颦一笑,有了一思一虑。现在就请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两句诗。师: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
师:加入了环境描写更好地渲染了这种离别之愁。加入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加入动作描写,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与描写,仿佛使我们身临其境。长相思,在“旧乡”,佳人不见,摧肝肠。这个还在远道上前行的男子,离家越来越远。他不时地回望着无穷无尽的走过的路,心中对爱人充满了思念。他又远望着前方漫漫浩浩的长路,心想: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这两句除了情感的绵长,语言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幻灯片)哪些词语最为传神?最能传达主人公的情感呢? 生:运用了动作描写。“还顾”和“望” 师:回答非常好。“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板书:还顾 望)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多少思念多少爱,全在这一深情的还顾里;多少忧伤多少桶,都在这悲情的回望里。
让学生试着重音读读 “望”(让学生把轻飘飘地读和重音,读读对比一下感觉)师: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还有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漫浩浩 师:好在哪里?
生:运用了叠词,更突出道路的漫长。师:你对语言有非常敏锐的感知。“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李清照《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了愁绪的浓重。“浩浩”语义,不仅指道路漫长无际,更让人感觉到忧伤的绵长。诵读的时候要把“浩浩”二字的无奈与绵长读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把“浩浩”两字拉长,引导学生逐渐读出情感。
师:涉江采芙蓉,目的已不是为了送到远方,因为早已知道无从可送。还顾望旧乡,没有缓解思念的焦渴,只有更深沉的忧伤。到此,郁积多年的苦痛喷薄而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我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幻灯片)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们把 “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诗。
师: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同心离居,忧伤终老”(幻灯片)师:怎么样呢?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那我们先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同心同德但是却被迫分离,只能忧伤一直到终老。这个“而”是什么意思?
生:可是,但是,却。表转折。如果去掉了,这是矛盾的。同心同德却离居,然后还忧伤到老。生:“而”在这里是一个表转折的连词,形成了前后巨大的反差,更让人感觉到被迫无奈的离居。表明了生活到老的一种持续的状态,就是“忧伤”。师:这两句诗是全诗诗眼所在,也是全诗主题的升华。有了这个“而”字,情感是这样表达的: 我们两个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可是啊,却要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爱到痛苦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连接“忧伤”和“终老”,就把 “忧伤”所跨越的时间的绵长感体现了出来。
师:那在这两句中,作者用哪个词来表达这种忧伤的状态呢? 生:离居。
师:这里的“离居”含义是什么呢? 生:分开居住。
师:离居就是分开居住。老师引言中说到了“悲莫悲兮生别离”,这里的“离居”就是一种“生别离”的状态。人世间的别离有生别离也有死别离,二者哪一个更让人悲哀呢?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各组派出代表来阐述这个问题。学生讨论。
生1:死别。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亡妻的思念让他非常痛苦。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再也不能复返了。
生2:生别。明明知道那个人在哪里,却只能两地相忆,在煎熬中度过一生,这比死别更凄楚。生3:生别离吧。其实古人的生别就相当于现在的死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一种体现。生4:死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死了就永远不能相见了,而生别离可能还有见面的机会,也有可能不断听到对方的消息,于是心里有个念想,不至于太悲哀。
生5:生别。生别离会让人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无论相隔多远时间多久,都不能见面。师: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也让老师感慨良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生别离还是死别离,都是让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这痛苦是爆发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而生别离,是明明知道对方还在那里却永远不能相见,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这种忧伤是绵延不绝的,是会一直到终老的。
师:叶嘉莹先生在赏析《古诗十九首》时,也曾经说过:
(幻灯片)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我想:这首诗歌告诉给我们的是:生离比死别更悲哀。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一边则是漫漫浩浩的长路上还顾回望的丈夫。两人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和浩渺的江河,他们彼此都茫然地相望,这时天地间仿佛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板书:画两颗心,“忧伤”是两颗心重合的部分),这个声音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师: 同学们,本该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如今有家不得归,有爱却不能守,这种痛苦、这种哀伤你谁能理解呢?
有哪位同学能带着情感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配乐:分角色朗读,最后两句读两遍,最后一句加读一遍)
三、结语: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 而是彼此相爱 //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 一个翱翔天际 // 一个却深潜海底”。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为经典,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他们的欢喜与惆怅,他们的遗憾与悲伤。《涉江采芙蓉》以其独特的章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就像这对鱼与飞鸟,它们深沉而真挚地情感在思念与渴望中产生心灵的共鸣,爱而不见的惆怅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令人满口生香,无愧于刘勰所说的“五言之冠冕”。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听老师诵读这首诗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怀。(教师配乐诵读,最后两句读两遍)
四、作业: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 是汉魏晋诗歌单元中的一篇。该单元选录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共七首, 分别是《诗经》中的《邶风·氓》与《小雅·采薇》、楚辞中的《离骚》、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之一的《涉江采芙蓉》以及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旨在让学生追根溯源, 初步探知中国古典诗歌于萌芽发展之际所呈现出的多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 大致了解其由四言至近体逐渐演变、成熟的线索和轨迹, 培养当代学生对于传统诗歌和经典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教材编者在单元学习指导中写道:“学习这个单元, 要注意反复吟咏, 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 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可见, 如何在课堂中灵活多样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法, 让学生领略各个时期的诗歌特色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
具体到《涉江采芙蓉》一诗, 其最鲜明的艺术特点就是“深衷浅貌”, 即用质朴自然的语辞来表达深挚委婉的感情。不含冷僻生涩的字眼, 没有新奇特异的句法, 无涉隐晦难解的典故, 是完全天然而不加雕饰的情感流露。因此, 学生在阅读这首诗歌时, 几乎不会产生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往往能够自主地疏通诗歌大意, 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但同时, 因其语言的通俗浅近, 学生在解读时又常常浮于表面, 无法充分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来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涉江采芙蓉》以意境的优美和抒情的曲折见长, 教师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 以还原凝练的语辞背后丰富生动的画面, 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 以发掘浅近的文字之下深沉隽永的情感;其二, 缘于“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一句, 评论家历来对于此诗抒情主人公的性别问题持有较大争议, 一派学者认定其为男性, “采芙蓉”、“思远道”、“望旧乡”皆为男子发出的动作, 而另一派学者则赞同其为女性, “还顾”句是女子在遥想男子望乡, 从而使抒情加倍, 造成“诗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教师既应自由表达个人的见地, 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笔者在这里倾向于“女性说”, 故在教学设计中有相应的体现。其三,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它在语言形式上既和之前的“诗经体”与“楚骚体”大异其趣, 又不同于唐以后平仄严格、流丽婉转的近体格律诗, 自有一种古朴、自然、顿挫、和谐的韵味。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独特的声律之美和节奏之美。
二.教学目标
1.积累“遗”、“还顾”、“浩浩”等重点字词。
2.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3.体会主人公深沉而忧伤的思想情怀, 树立积极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
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四.教学难点
欣赏诗中“悬想”手法的运用。
五.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古诗十九首”诞生的时代背景, 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困境和感情遭际。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回顾所学, 导入新课
之前的课上, 我们相继学过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 相信大家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已经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如果这是一条绵长的河流, 那么《诗经》和《楚辞》就是并开于河源两岸的名花, 是我们这个古老的诗的民族最初的歌唱。到了汉代, 武帝置乐府, 采各地民歌入乐, 诗歌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它开始告别四言和楚语骚体, 向着五言的方向迈进。到了汉代末年, 在汲取乐府诗精粹的基础上, 文人的五言诗创作最终成熟。其标志就是《古诗十九首》。
(二) 讲解知识, 熟记常识
(PPT) 《古诗十九首》为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 他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 故称“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 由一批游宦在外、落魄失意的下层文士所作。多游子、思妇的题材。语浅而情深。
教师在出示以上知识要点之后,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 让其当堂熟记下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入文学批评史上的两句著名评价, 正式开始新课的教学: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赞它是“五言之冠冕”, 也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五言诗, 钟嵘在《诗品》中又评价它说“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 说十九首的意境是那样的浑融一体, 用字又那样的贵重精巧。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来共同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
(三) 通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提问一到两名同学来朗读此诗, 明确重点字词“遗”、“还顾”、“浩浩”的音与义。学生朗读之后, 教师做出客观评价, 指出朗读不仅要读得准确, 读得流畅, 还要读得有感情, 读得有味道。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令其边读边揣摩,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应该怎样来读。
请几位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明确:《涉江采芙蓉》的感情基调——忧伤;抒情主角——思妇;内容题旨——怀人。
3.找学生串讲诗歌, 疏通大意。
明确:抒情主人公虽然是一位女性, 但诗中第三句“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却是女子在想象男子望乡, 而非她本身望乡, 因为在封建时代女子是没有机会出门远行的。这里实际是运用了“悬想”的艺术手法, 即“从对面捉笔”, 可使诗歌的抒情更饱满、更真挚、更动人。教师举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柳永“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大意为:一个青春美好的女子, 在一个明媚的夏日, 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 采下之后触景生情, 因无法亲手赠给身处遥远异乡的心爱之人而心生惆怅, 她想他正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烟水茫茫, 阔别已久, 重聚难期, 内心遂忧愁百结, 故而发出相爱而不能相守、只得悲伤终老的感叹。
(四) 细读诗歌, 潜心体会
1.我们已经知道了, 忧伤是整首诗的基调, 是贯穿诗歌始终的情绪。那么具体到每一句中, 又该怎样读呢?比如第一句, 应该怎样读?也是十分忧伤的感觉吗?
明确:第一句应该带着明媚、温暖的情绪来读。女孩子置身于一片花容草香之中, 最初是微微陶醉的。忧伤是触景生情之后才有的。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景?
明确:一个明媚的夏日天气里, 大朵大朵的芙蓉花鲜艳妩媚地开着, 长满兰花的沼泽一片浓香袭来。芳草映着日光, 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一位年轻的女子, 正提着裙裾, 要涉过江水, 去采一朵艳丽的芙蓉。
3.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4.那下一句“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应该怎样来读呢?
明确:这一句要着重表现女主角的失落和怅然。女孩子采下了芙蓉花, 却不能亲手送给心爱的人, 晴好的天色、娇艳的花开反倒勾起了她的相思, 于是, 她陷入了惆怅和伤感。情绪和氛围由明亮转为黯淡。
5.谁来为我们描绘一下这幅场景?
明确:手里拈花的女孩, 独自站在水边, 她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 凄凄惶惶地思念起, 那张或许因为久别而早已模糊的面容, 她低头看看手中娇艳欲滴的芙蓉, 再看看倒映在江水里的玲珑的倩影, 还有那一寸一寸被辜负的鲜活的青春, 不禁感叹道, 一切都美得那样寂寞。
6.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7.“悬想”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既是“悬想”, 就是一种双倍的浓情, 一种深化的忧愁, 要缓慢一点, 要压低了声音, 要愈读愈深沉, 愈读愈凄凉, 还要渗透进无限沧桑的味道。
8.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明确:女孩子冷清地伫立在江边, 想象着她心爱的男子正朝着故乡的方向望过来, 正一脸的疲惫和憔悴, 可恨山水重重, 相思难渡, 浩渺的烟波, 生生阻隔了她探寻的目光。
教师在这里穿插进“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汉代末年, 那个时候社会黑暗, 政局动荡, 很多下层的读书人为了谋求生路, 不得不离开家乡、游宦在外, 这一别, 和故乡爱人就极有可能是生死相隔。
9.在这一句中, 大家要重点来体会下“浩浩”这个叠音词的使用效果, 如果老师把它改成“长路漫且浩”, 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两个字要比一个字有味道, “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一个浩字就太单薄了, 游子望乡的感觉出不来。汉语里的叠音词会把感情描写得更细致, 让抒情的意味更浓。教师举出学生初中所学的例子“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补充解释。
10.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11.结尾句往往是诗歌的点睛之笔, 你觉得在这里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前面的写景是为这一句的抒情做铺垫的, 要读出郁积多时、喷薄而出的感觉, 读之前要有短暂的空白、小小的停顿;要读得很沉痛、很悲伤, 把两句间所深藏的那种刻骨铭心、断难忘怀、漫漫无涯足与生命等长的遗憾读出来;“同心而离居”是鲜明的对比, 要读出转折, “忧伤以终老”是沉郁的尾音, 要读出悠长, 总之, 要悲怆入骨, 余音绕梁。
12.教师令学生调整状态, 酝酿情绪, 起前三句, 学生接读最后一句。
13.课堂出现几秒钟的留白。
(五) 齐读诗歌, 升华感情。
1.教师总结:“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这只是诗里面那个采芙蓉的女孩子的悲伤么, 不, 这是那个动乱年代里许多恋人都遭遇过的悲伤, 那么, 这只是汉代的悲伤么, 不, 这是我们人类从懂得了爱情开始, 都在经历着的悲伤。相爱而不能相守, 千年之下, 究竟有几人的爱情是圆满的呢?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时更像是一个奢侈的美梦。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作经典, 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 都唱出了我们平凡人的感情, 我们的欢喜与惆怅, 我们的遗憾与悲伤。有一天, 当我们和心爱的人因为命运的重重阻隔而无法在一起的时候, 也许我们会蓦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这一首诗, 会落下和这个汉代女子同样的眼泪和叹息。然而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 即使“同心而离居”, 我们也应该顽强地生活下去。因为,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遗憾, 但在爱情之外, 我们还应该寻找到另一种方式, 让唯一而珍贵的生命得到补偿和慰藉, 既然已经错过了月亮, 又怎么忍心再失去星星呢?并且, 生命中曾有一个人与我们“同心”, 我们就该充满真诚地感激命运, 毕竟, 他曾经来过我们的世界, 带我们去了那个离幸福最近的地方。
2.女生朗读前两句, 男生与女生齐读后两句。
3.老师起头, 师生齐读。
(六) 作业:
1.背诵《涉江采芙蓉》;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主人公;以乐衬哀;对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2.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 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 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 写法
作者简介:郑晓勍,女,1985年生,甘肃民乐人,本科,现职称:中教二级。
世界总会有痛苦的感情,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里漂流,我们今天就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声叹息,是一朵忧郁的苦痛的花朵。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板书)
二、知识积累:
师: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对《古诗十九首》做一番了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哪位同学来为我们总结下?(学生代表回答)
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的很认真,总结的相当全面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因其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在钟嶸的《诗品》中评价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通过本篇《涉江采芙蓉》去体会其“一字千金”的魅力吧。之所以是自由朗读,因为一起读容易禁锢大家的头脑,让同学们无法放飞想象力。注意朗读的三步走策略——一读其音,二读其义,三读其情。好,时间交给大家。生:自由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男生读,女生评价。女生读)
师:可以说读的各有千秋,读罢这首诗,大家觉得这首诗好理解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呢?
生:忧愁,悲伤,相思,思乡„„
师:看来大家有着多重解读视角啊!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赏析这首诗歌呢? 生:意境
师:嗯,是的,解读诗歌首先分析意境,还有吗? 生:艺术手法
师:对,还有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些都是诗歌的外衣,那还有没有内蕴呢?
生:表达的感情
师:很好,还可以从诗歌中主人公表达的感情角度去赏析。那么我们就来完成一个任务吧,按照大家的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去探究讨论,然后请代表来给我们总结出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意境——高洁优雅
①:“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芬芳馥郁的水草。在屈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香花香草的意象,将其赋予了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因此,“兰泽”、“芳草”便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环境。
②:“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在古今大量诗文中,它有许多寓意,如: 君子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突出其姿态优美、气质高雅; 佳人之花: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开落”
莲花亭亭玉立,叶如裙,花如面,确实是一朵佳人之花啊!爱情之花: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谐音,“莲子”即“怜子”,语意双关,表达女子对所爱之人的纯洁的爱恋。
总结:在那样一天,日暖花香,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诗歌开篇便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2、动作——纯真自然
①、采
目的——遗所思
方式——涉江
结果——不得(所思在远道)、总结: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古老的中国一直有折芳馈赠的传统,比如说母亲节我们会送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而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展开想象力,给它补充出来。如:因为对你纯洁的爱,所以看到荷花想采下来送给你。为此我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采到,赠给最爱的你。但,此时的你啊远在天涯,手中的花不能送达,我的一腔热情如遭一盆冷水,霎时间天地也黯然失色„„
②、环顾
目的——无奈远望,“悲歌可以当泣,远望权且当归”
结果——归之不得,“长路漫浩浩”
总结:“环顾”即回望,更显得对故乡的依恋、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结果,事实上远望是看不到旧乡的,更看不见爱人,从想象中跌落现实,视线必被青山阻隔,浮云所遮。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爱人见之不得。
所以,在高洁优雅的环境中,主人公不辞涉江之劳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无奈回望,以望代归,又终究归之不得。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主人公情感的外化,真纯自然。
3、感情——深沉忧伤
主人公爱之深思之切,才会采芙蓉、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沉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渺茫,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补充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我日思夜想的人啊,想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同心却离居,难道这一生就要这么忧伤度过吗?
总结:“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在这声深沉忧伤的叹息中,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种爱至真至纯至深至上,令人感动而敬佩。
五、深入思考,拓展延伸 师:何以有终老之悲叹?
生:要结合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师: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生:战乱,动荡不安。
师:同学们还记得《出师表》吧,其中有一句诸葛亮的关于后汉的话,“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
(补充背景知识):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举官不再问品性、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阻塞了一般文人士子的出路。使得那些胸怀抱负的人为了功名、为了前途,要么游历京师,要么拜谒州郡,以求权贵之门的引荐。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壮志,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反映在文学中,便有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
六、课堂小结:
《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布置作业:
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涉江采芙蓉》扩展成一个故事,写在周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手法
(四)速背训练(教师指导方法,学生自由背诵几分钟,教师抽查)
活动4【讲授】活动4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非常早对于自然就有非常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5.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6.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7.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8.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非常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9.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10.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活动5【作业】活动5
【课后作业】
1、对比阅读: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①奇树:美树。②华:同“花”。 ③滋:繁盛。④荣:即上句的华。⑤贵:一作“贡”,献的意思。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大意,表达诗歌的内容,总结主题
明确:诗歌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时候,不知道将所采芙蓉送给谁,他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家乡,可是她看到的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抒情主人公从眼前想到将来,不免忧伤不已。
主题:表达了游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文本探析
找意象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给我们塑造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感觉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情感的单纯、美好。
抒情主人公:通过“采之欲遗谁”、”“还顾旧乡”、“忧伤以终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孤独、惆怅、忧伤的抒情主人公。
赏析诗句
①“涉江采芙蓉”和“采之欲遗谁?”
我们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面说,江南有采莲的旧俗,那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也是一个热闹的季节。可是这种欢乐美好刹那间被一声叹息声所改变,主人公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可是又能送给谁呢?这一朵朵美好的鲜花送不到远方的爱人那里!将人物放置在欢乐美好的背景中,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是以乐衬哀的效果。我们还把它叫作反衬。“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更增其哀乐”。回顾我们学过的运用了反衬手法的诗句有哪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画面。
明确:“还顾”动作感和画面感非常强,如果不是思念至极,恐怕不会情不自禁地回头望家乡吧?可是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让我们看到一个孤独、忧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合作探究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
(生讨论,找代表发言)
生1:是女子,因为只有女孩子才喜欢采一些花花草草,依据是“涉江采芙蓉”。
生2:是男子,“还顾望旧乡”,古代只有男子才出来游历求学,女子一般不出远门,既然望故乡说明是远游,由此判断是男子。
生3:前两句女子,后两句男子。从前四句和后四句关系来说。
★ 涉江采芙蓉教案
★ 《涉江采芙蓉》的教案
★ 古诗涉江采芙蓉
★ 涉江采芙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
★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译文
★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诗意,感悟诗歌思想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聚相守,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专指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19首作品。《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大意,表达诗歌的内容,总结主题
明确:诗歌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时候,不知道将所采芙蓉送给谁,他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家乡,可是她看到的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抒情主人公从眼前想到将来,不免忧伤不已。主题:表达了游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四、文本探析
1、找意象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给我们塑造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感觉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情感的单纯、美好。
抒情主人公:通过“采之欲遗谁”、”“还顾旧乡”、“忧伤以终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孤独、惆怅、忧伤的抒情主人公。
2、赏析诗句
①“涉江采芙蓉”和“采之欲遗谁?”
我们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面说,江南有采莲的旧俗,那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也是一个热闹的季节。可是这种欢乐美好刹那间被一声叹息声所改变,主人公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可是又能送给谁呢?这一朵朵美好的鲜花送不到远方的爱人那里!将人物放臵在欢乐美好的背景中,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是以乐衬哀的效果。我们还把它叫作反衬。“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更增其哀乐”。回顾我们学过的运用了反衬手法的诗句有哪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明确:“还顾”动作感和画面感非常强,如果不是思念至极,恐怕不会情不自禁地回头望家乡吧?可是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让我们看到一个孤独、忧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五、合作探究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生讨论,找代表发言)
生1:是女子,因为只有女孩子才喜欢采一些花花草草,依据是“涉江采芙蓉”。
生2:是男子,“还顾望旧乡”,古代只有男子才出来游历求学,女子一般不出远门,既然望故乡说明是远游,由此判断是男子。生3:前两句女子,后两句男子。从前四句和后四句关系来说。明确:根据学生发言,总结。首先假设是女子:“涉江采芙蓉”和“还顾望旧乡”是两个空间的不同画面在同一时间的显现。只有在想象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在诗歌里面我们叫它“悬想”法。是女子想象自己游历在外的丈夫在回头望故乡思念自己。其实这种方法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两句就是王维想象兄弟们思念自己,这种以虚衬实的方法更衬托出自己思念亲人的深切。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一种说法,诗歌贵在读出自己的感悟)
我们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末文人,假若抒情主人公是女子的话,则他采用了女性的口吻写的这首诗,诗里面又有悬想。初读感觉单纯,诗旨明了,再三涵咏,我们发现它婉曲奇妙。
六、能力拓展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比较《庭中有奇树》和《涉江采芙蓉》的区别。
明确:相同点:主题相同表达的都是折芳赠送所思念的人而不得的痛苦。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六句都是对花树的极力赞扬,最后两句表明了全诗的主题。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不同点:一个是以芙蓉为寄托,以乐景衬哀情,末句感情哀伤不止。一首是以树为寄托物,末句自我安慰。
七、课堂小结
《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发了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别离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真实的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风貌。诗歌就像橄榄一样,越咀嚼越有味,希望同学们下去好好读,最好读出自己的感悟。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涉江采芙蓉》
2、找来《古诗十九首》中其他作品读一读。
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一、主题
游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一、艺术特色
1、以乐衬哀(反衬)
2、以虚衬实(悬想)
3、婉曲奇想(思妇调)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东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刘勰和钟嵘都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更是毫无夸张的说是“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古诗鉴赏也是高考的必考项目。选择这首诗进行比赛是想对古诗教学进行一个展示和探索,也想让各位评委给出指导意见,以便将来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
这首诗在环节设计上,还是比较清晰合理的。通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然后通过分析意象和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深度的理解,最后对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进行讨论。整个过程还把诗歌的表达技巧通过一些例子教给学生,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触类旁通,也让学生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完古诗,用《古诗十九首》中同一主题的《庭中有奇树》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教学效果整体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上能够得到实现。但是有两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也是古诗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的问题。
首先,人们经常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歌是语言的品味和情感体验的一个过程,它适合反复吟咏,自己体悟,实在不适合一字一句的翻译,否则,破坏它意境和情感的整体性,这违反诗歌鉴赏的原则。可是实际教学当中,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在一些字词和意象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真正透彻的理解诗歌,更谈不上情感的共鸣。而且在高考中诗歌鉴赏就是分析一些诗歌的意象来体悟作者的情感。“诗无达诂”和意象分析,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原则下,尽管课堂上进行了正常的教学处理,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不解的地方。
其次,关于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讨论存在歧义。在统一发放的《教师教学用书》上,抒情主人公认定为是男子,而在发放的《学习指导》上则认定为女子。存在矛盾的说法,本想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采用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是有理有据,言之有理即可的开放态度。可是进行过反复的比较,和后人高度的评价以及查找资料,认为认定为女子更合适,也更意蕴涵咏。但是这又会形成武断,学生不能自由的发表见解。其实诗歌本来就是贵在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具体如何处理还需要具体的探讨和改进。
【涉江采芙蓉教案上课】推荐阅读:
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赏析07-20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11-23
《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12-05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09-13
涉江采芙蓉诗三首12-06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06-03
芙蓉小学庆06-14
芙蓉镇赏析12-21
芙蓉洞导游词11-12
《芙蓉镇》读后感四年级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