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是履行社会职责和平等服务的内在要求。阐述了老年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在老年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图书馆开展老年信息素养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图书馆老年信息素养教育策略,即:激发老年读者的信息意识;运用多样化教育方式;合理开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提高馆员素质;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保持教育活动的公益性;加强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老年;读者;老龄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人口总数的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人口总数的12.6%。《中国发展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到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如果采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标准,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特征[1]。

在老龄化加速同时,社会信息化同步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受信息网络知识技能所限,老年群体正日益与信息化进程脱节,不仅难以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福祉,反而相对减弱了原有获得服务的能力,老年群体正逐渐被边缘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老年人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信息社会的发展只有更好地增强对老年群体的包容,支持老年人口深入融入信息化社会,才能确保老年群体不被隔离与排斥。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与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起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社会职责,坚持平等的服务原则,助推社会积极老龄化、智慧老龄化的进程。

1老年群体信息素养及教育现状

1.1老年群体信息素养现状

1.1.1有信息需求,但主动获取的意愿不强。大部分老年人特别是中低龄老年群体认为自己是存在信息需求的,信息对自己是比较重要的,掌握信息技术会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当出现具体的信息需求时,他们并不太清楚应该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以及向他人询问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些途径往往不能针对性地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此时,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终止信息获取行为,很少主动通过网络工具或传统检索工具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还是较为淡薄。1.1.2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的认知。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信息网络科技这类新事物没有太大的需求,加上目前偏向老年人爱好的产品、网站较少,老年人普遍表示不太感兴趣,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比如,他们担心在网上注册个人信息会导致信息泄露,网络交易存在资金不安全的风险,网络就医不能正常使用医保等等。网络信息内容与老年群体偏好不一致,加之对信息安全的诸多疑虑,老年人不愿轻易尝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

1.1.3信息技能不足,对信息产品使用频率不高。信息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种功能不断推陈出新,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却并不受老年人欢迎,他们除了使用电话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外,基本上很少使用电子支付、移动支付、远程医疗、数字阅读以及出行软件、旅游应用和学习软件等时下流行的App,而不使用这些产品和功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群体普遍对信息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2],不了解这些信息产品的功能,不知道如何操作这些软件;此外,这些信息产品、服务等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缺乏对老年群体的照顾,也是老年人的使用障碍之一。1.1.4信息伦理素养较高,但信息甄别能力不足。老年人经历的事情多,社会阅历丰富,积累的社会经验较多,社会责任感普遍较强,能积极抵制那些不良信息或虚假信息,并且会教育家人和朋友不要相信,信息伦理素养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缺乏基本的常识,日常生活中主要根据个人经验来判断处理各类事情,主要通过与人交流来获取信息,受知识、背景所限,他们对信息的真伪缺乏足够的分析甄别能力,往往成为传播虚假信息的主要群体。

1.2老年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1.2.1存在信息素养教育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明显老化,他们大多数身体健康、思维活跃、生活积极,退休后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主动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意愿更强,希望利用信息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加强人际交往、增强社会参与、实现个人价值等,紧跟信息时代不落伍,在社会信息化大环境下,老年人逐步显现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智能设备的操作使用辅导需求。

1.2.2存在信息素养教育障碍。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反应力、操作力等均在下降,学习能力明显不如从前。步入老年阶段后,对新事物的兴趣不高,且精力有限,缺乏学习新技能的动力,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系统的信息技能学习。老年人的学习方式以听别人讲解和找人示范为主,而信息素养教育对学员的自主性要求较高,同时,对老年人的知识储备也存在相应要求[3],对老年群体而言存在较大的学习障碍。

1.2.3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不足。现阶段,我国老年信息素养教育以老年大学开办的信息网络课程及其衍生发展的函授教育、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以及公共图书馆、社区、信息文化服务机构等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培训为主。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受办学规模、资源条件所限,老年大学的办学门槛不断提高,信息网络课程更是一课难求;公共图书馆、社区、信息机构等也主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信息教育讲座,其广泛性、持续性难以保障。对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子女朋友的片段化传授是他们掌握信息技能的唯一渠道。

2图书馆在老年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公共图书馆宣言》声明“推动信息和计算机素养技能的发展”是“公共图书馆使命”之一。《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声明宣示“图书馆……为所有人培养信息素养”。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共图书馆要“开展公益培训,提高公众获取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机构,承担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职能,在提升老年读者信息素养,促使老年群体充分融入信息化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方向。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庞大,加之闲暇时间的增多,老年群体将成为图书馆重要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应有科学发展的眼光,充分利用好自身在专业、技术、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主动拓展服务空间,增强信息素养教育对老年群体的包容性,积极深化服务内涵,“充分发掘潜能,培养老龄群体的网络意识,向他们普及网络知识与电脑操作技术”,“提高网络信息素养”,“使他们尽可能地与时代发展同步”[5]。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提升老年群体信息素养、缩小因“数字鸿沟”造成的不平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图书馆开展老年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3.1教育意识不足

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家长们更是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往往会抽出较多的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相较之下,我国图书馆建设数量不足,路程较远,缺乏老年设施,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往往很少到馆,他们的信息需求难以表现出来。长此以往,图书馆产生了错觉,认为老年人不存在信息需求、信息教育需求,或者需求较弱,因而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读者。

3.2教育资源不足

开展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要求馆员不仅掌握信息、网络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教育学相关知识技能,把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学习等特征的特殊性,这对目前以传统服务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图书馆来说,在师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的投入不足,大部分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已有的设施也未能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实际需求,未能配备老年人教学辅助设备。

3.3教学效果不好

当前,有不少图书馆已经开始老年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比如举办智能手机上网知识讲座、开展免费的计算机网络培训班等,教老年读者学习手机与互联网的使用。总的来说,这些教育实践一般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持久性较差,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不强;加之宣传不到位,许多老年读者并不知晓,普及性不够。

4图书馆老年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4.1激发老年读者的信息意识

当前,一些图书馆开展了老年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但影响力不大,发挥的效果也不太明显,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图书馆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部分老年读者对此类培训、讲座根本不了解。对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特别是传统的宣传阵地,加强针对老年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引导老年读者对信息技术的偏好性,让老年读者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同时,向老年读者进行必要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教育,让老年读者懂得如何保护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而不至于产生过度排斥的情绪。

4.2运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4.2.1嵌入式教育。嵌入式教育是指在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工作以及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中,嵌入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在老年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进行咨询时,馆员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将一些相关联的、基本的信息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中。这种一对一的、碎片式的教育方式,针对性较强,运用灵活,老年读者较乐于接受。

4.2.2专门培训。专门培训是指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某个专题,科学编排教育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的教育方式,一般配备有专门的教材,以课程、讲座等形式滚动进行,或由图书馆单独开展,或与高校、社区、老年机构等联合开展。这种系统化的准正规教育方式,旨在全面培训老年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形式。4.2.3线上教育。线上教育是运用互联网络实施的远程教育方式,包括直播和录播等,比如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能实时互动的直播课等。这种教育方式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教育方式;同时可以利用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个性化教学,这些都有助于老年读者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整合优势资源,弥补教育条件方面的缺失。

4.3合理开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基于以下考虑:①贴近老年人的生活,讲授有助于老年人解决生活中各类问题的基本技能,强调信息素养教育与老年人生活、学习的关联性,激发老年人的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教育需求,这样才能引起老年人的学习兴趣。②要与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和图书馆的教育特点相适应,应充分关注老年读者的偏好、需求和能力,学习内容应以简单易懂为原则,这样才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③注意教育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从最基础最常用的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电脑等的基本操作入手,到收发信件、上网浏览、文件编辑处理等,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自由地网上冲浪。具体而言,老年信息素养教育应以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4个维度的基本内容,针对不同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与学习特征开展分层次、螺旋式的教育[6]。针对老年人对网络的畏惧心理,要特别注重帮助老年群体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甄别与防范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让老年人真正享受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社会福祉[7]。

4.4提高馆员自身素质

图书馆员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施成效。当前,图书馆有不少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备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经验,然而老年信息素养教育有其特殊之处,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素养,更要能够懂老年人的心理、行为及学习特征,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因材施教。图书馆员应充分了解老年读者的习惯性心理、尊重需求、社交需求等心理特征,关怀老年读者身体机能方面的种种退化,理解老年读者的思想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操作力降低等带来的学习能力的减弱等,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尊重为前提,关心老年读者的需求,营造人性化的学习氛围,用充满热情、耐心细致的服务带动老年读者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4.5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保持图书馆公益性原则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加强老年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老年人口素质,是政府缓解老龄化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老年人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然而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图书馆和老年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的投入存在显然不足,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阻滞。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政策,争取政府拨划专项教育投入,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为老年信息素养教育在软、硬件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坚持好图书馆老年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公益性质,提高教育活动吸引力和覆盖面。

4.6加强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深,信息素养教育之于社会积极老龄化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认识,一些社区图书馆、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传媒机构、电脑学校等开展了各类性质的老年信息素养培训项目,图书馆应加强与这些社区、老年办事机构、文化服务机构等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整合各组织在教育场地、平台、课程、师资等方面的资源,集成优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策略[EB/OL].(2020-06-19).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6-19/doc-iirczymk7921071.shtml.

[2]方之瑜.智慧城市背景下老年群体信息技术现状与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67~72.

[3]张薇.面向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行性模式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184~185.

[4]程焕文,张靖.图书馆权利与道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蒋霞美.我国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导向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3):28~33.

[6]蒋霞美.老年信息素养教育应然模型构建研究[J].成人教育,2020,(3):30~35.

[7]张强.图书馆在关注老年群体网络信息素养中的作用与作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27~28.

上一篇:刑事法律经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下一篇:国际法的修正和创新以全球管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