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情感散文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年的情感散文(精选14篇)

老年的情感散文 篇1

记得有一句关于感情的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未必大丈夫。说的是名人墨客、有志之士们的感情。但也因为这样一句话致使多少男人为此而抱恨终生,无情末必真豪杰,有情未必大丈夫,反而有情的男人一定不是什么英雄豪杰,而无情的男人也不一定是大丈夫。多少年来,中国的历史让男人成为英雄豪杰成为刚毅不倒的大丈夫。男人是勇敢、坚强的铁血硬汉,有泪不轻弹是他们的形象写真。可又有多少人,清楚男人的苦与脆弱!

一个男人的情感、一个成熟男人的情感、一种厚积薄发的情感,那么的让人沉重,让人感到窒息,在平常的生活中谁会把这种情感表现了出来呢?

尝试酒的“苦涩”是男人之间的情感的渲泄,他不需要安慰,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男人去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男人经常被称为理性动物,而当男人的理性无法压抑男人的感性时,男人的沉默都可以让人窒息,那种炙烈让人惊讶。男人的平时的情感好比是火山,表面的平静下永远蕴藏着炙烈,男人情感的爆发更是无可阻挡,肆意的流淌、渲泄,如同岩浆吞噬着一切,直到时间让他慢慢的冷却。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的苦难,在任何时候都比男人多”。可能,苦难来自于情感的失败、事业的挫折、梦想的破灭。难道这些苦难男人就没有吗?不,这些苦难同样适用于男人。单从情感上来说,男人,尤其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男人来说,可谓荆棘丛生。

女人痴情,可不善于表达的男人有时痴情的更深沉、这种深沉有如大海,看似平静。它含蓄,有时含蓄的深藏不露。就情感受挫折的承受力而言,男人远不及女人,一个这样的男人,一次的创伤可能会是一个烙印,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男人的烙印会更深更痛。如果说,人是“情感动物”,那么这类男人的情感更加细腻,更加持久,有时还更加地多姿多彩。只是女人有时不理解这样的男人,一个从不向别人倾诉的男人,没有朋友是因为他知道;男人的事情需要男人自己去解决,一个从不向别人表露感情的男人,没有爱,因为,他知道只有在理智下的生存才是他真正的人生,一个从来不去爱的男人没有生活,因为他知道生活只是造物主套在每个男人身上的`枷锁,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爱的男人,只有一生的孤独,而[孤独〕他知道这是他一生的必然。

不管社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男人的心永远比女人苦,社会在变,世界在变,可男人的责任不变,也就是因为这些不变,使男人们的心便有了苦,便难以表达,便不敢于表达,男女平等之说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可社会给予男人的却是不平等的条约,这一点相信有很多人认同,拿最基本上的情感的来说,一个女人想哭是理所当然,而一个男人呢,他要想哭就得寻找一个合适哭的场合。男人是英雄豪杰,大丈夫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5000多年来的封号!

于是,男人们为了做个响当当的大丈夫,而格外的表现出自我的刚毅和豪情,而心底的那一丝柔软的情思却被紧紧包裹在冷漠而残酷的外表下,直到一个特别的女人,她看透了他的伪装,她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里无发抒发的那些情绪,她用她女性的特有的温柔和理解,让他的心再也无法如此下去,他的心也开始了为她而春情荡漾。终于有个可以读懂他的人看到了真实的自我,终于可以卸下那沉重的伪装,卸下那所有的疲倦、脆弱、伤感、无奈,让他在她给的世界里真实的做个激情的男人。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忧愤、所有的疲惫,在她无声的眼光中荡然无存,他陶醉在这样的感觉里,轻松在这样的温情里,享受着属于他的心灵的默契。于是,他把她视为此生难得的红颜,却只敢在无人看到的角落偷偷的品味她给予他的绵绵情长,虽然他的心里也会有对她的爱慕,却要为了作个人前磊落的丈夫而躲闪她的脉脉深情。

男人很累,因为他的心底装着他的整个的世界,而他的世界却不会轻易让女人去触碰,而为他在爱里挣扎、牵挂和等待的女人呢,却依然在幻想着能够得到他整个的世界!会给吗?不,他的世界决不会完整的交给一个女人,那不过是女人的痴梦罢了!

所以,女人们,了解男人的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出自己的精彩,用全部的自我交给他也不会真正留住男人离去的脚步,而真正的去体会、懂得他、宽容他,却不依赖他,用你独特的感情和美丽而细腻的心灵才能锁住他的心,让自己成为他永远也无法读完的书,扑朔迷离却引人入胜,看到流连往返,看到无法离去!

老年的情感散文 篇2

那么, 如何正确解读散文呢?

1. 品味语言, 把握情感。

一般的教学总以为思想最重要, 语言品味只是为理解作者情感服务的, 习惯把作品放到宏大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前些年, 甚至现在很多老师阅读课几个步骤:中心思想。僵化的教学模式丝毫体现不出散文的特点, 学生无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生活感受。如果这样分析, 是否那一时期所有作品都表现苦闷, 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呢?不要忘了, 语言是载体, 语文教学根本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的思维痕迹、表达出的个性情感。散文是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主情文学, 常常被用来表达内心体验, 抒发内心情感。散文的教学内容, 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事实上, 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也在于此。“教读一篇文章, 必得有一个咬文嚼字的重要环节, 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必须有一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重点环节, 引导学生品味一个段落的语言组织、一句话的遣词造句……”分析一篇散文还应从文本开始, 在具体的字词句中体验、感悟、品味。

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和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体现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之情一读就懂, 而作者深沉、落寞的情感常寄寓在细微的景物中, 需细细品味。例如: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

透过词句, 可以看出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美是宁静朴素的, 把北平作为一个美的对象来欣赏, 这里所表现出的是他独特的审美体验。像这样的关键语句一定要带领学生读、悟。

“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 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这一句子中的定语使本文添了几分孤寂落寞的情调, 深刻地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的审美情趣。这就是散文作为“这一篇”的特性所在。

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即注重语文教学过程化, 要认清语文的本质。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课堂学习收效甚微。思想存在于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在引导学生品味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不至于出现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心里。

2. 借助外力, 调动情感

这里所说的外力主要指教师备课时运用的相关资料, 从老师的角度谈解读散文。当然, 本人没有好的方法提供, 只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点心得而已。

语文学习需要媒介导入。学生的审美情趣距离郁达夫的独特体验较远。教学中可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内涵, 感受散文的情感美。有的资料上说“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原因, 郁达夫思想苦闷。”很多老师没经过认真思考就照本宣科, 结果误导学生。孙绍振教授曾对本文做过深入的解读:“郁达夫在本文中主要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以悲凉为美。”“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地欣赏。”普通的一线教师要理解到这种程度是比较难的, 但是不能因为有难度就放弃尝试或是浅读文本, 这样长此以往我们很难在课堂上站得住脚, 你的学生很快就会把你忘记。

散文教学要抓住散文的特点, 教出散文的韵味。教学设计重点应是帮学生鉴赏, 去发现作品的好处, 传染语感给学生。教师首先被作品打动、感染, 才能带着学生在作品中走个来回, 才能让学生领悟散文的韵味。文学作品, 尤其是散文不同于实用文体, 艺术性、审美性是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

切莫忽视老年人的“情感饥饿” 篇3

林老太今年61岁了,退休以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由于儿女都已成年,再加上她平时的工作也非常忙,因此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不过,这一切在林老太退休之后却突然变了样。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对儿女们的事情都不怎么管,但现在却是事必躬亲。儿子都已经是近40岁的人了,老太太却还天天打电话问他吃饭、休息的情况,问孙子的学习情况。时间一长,儿子的媳妇开始有意见了,儿子和孙子对她的唠叨也开始显得不耐烦了。林老太心里十分难受,也很疑惑: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老人退休后,将感情和生活重点重新放在儿女们身上是完全正常的。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退休后,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导致心理落差较大,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但由于他们的生活圈子较狭窄,因此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可以说,这也是老年人“情感饥饿”的典型表现之一。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缺乏食物的饥饿很敏感。但是,许多人却忽视了另一种饥饿,即难以摆脱的心灵空虚、寂寞、精神委靡不振的状态。心理学家们称之为“情感饥饿”。

作为子女,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消除老年人的“情感饥饿”。

常与老年人谈心。老年人整日在家,因牵挂子女和对往事喜欢回忆,故内心常不平静,精神常感苦闷。子女如能经常和老年人聊天,可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满足,精神感到愉快。

征询决策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心理需要,老年人更为迫切。因此,子女们遇到婚姻、恋爱、工作、幼儿养育等重大问题时,应主动征求老年人的意见。这样既尊重他们,又可学习他们的经验,更能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逢年过节送些礼品,老年人过生日时庆祝一番,尤其是老年人患病时,更应嘘寒问暖,并尽可能陪老年人去医院看病。老年人的心理得到安慰,情绪变得愉快,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长寿。

告知行动信息。父母十分关心子女的行动信息。若子女们避讳老年人或不在身边的子女和老年人来往很少,这对老年人是一种心理折磨。因此,子女们要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不在身边者要常与父母联系,与老年人同住者要常告知外出行踪,以免父母挂念,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与老年人同享快乐。大多数老年人有孤独、寂寞感,子女若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兴趣爱好,经常与老年人游览公园、下棋打牌、看戏听曲、欢聚畅谈,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

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子女待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于丧偶的老人,子女应该热心当“红娘”,成全他们的婚姻,满足他们的感情需要,而不应该充当不光彩的干涉者。

关注的情感散文 篇4

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老是换来换去。没有安全感么?不喜欢熟人关注么?如果完全不希望被注视,可以一直躲在不为人知的陌生角落。想来是,又会想要告诉一些人,自己在哪里。有时又厌倦了,想要逃离。人是很矛盾的生物,完全退隐,会孤寂。被追随着,又会觉得不自由。

他有点像韩剧。隔了有一年多,我未曾看过他的新文章,发觉风格如旧。连字句都是那么熟悉。尽管他在写一些新的人,新的事。可是字里行间没有变化。就连他评论哪个人,也是一贯的笔触。世上的人各有不同,可是落到他笔下,都成了他的人物,面目模糊,千篇一律。

常常用一些暧昧的题目。可是当你认真去读时,发觉内容空空如也。会写到爱,实际上却什么都没有提及。有时我觉得他根本也是那样一个人。心里没有热情,却一直和芸芸众生一样,需要情爱。实际上那里已经是一片荒原。偶尔有点缀,也都是些假花、石头。伪装艳丽和风情。以为自己参透,看懂。但实际上没有。完全没有。

很多中年男人,都有相似之处。我另一个朋友,言必提及爱之一字。让人感觉他似乎很多情。柔软伤感得不符合他的年龄。本质上,他们却有中年的市井和油滑。还在渴望着聊斋式的艳遇。最好有女人主动扑上来,他们还要犹豫呻吟一番,在考虑一下从与不从。无比扭捏,如未婚的如花。当然,这些不过是他们的柏拉图与幻想。根本不存在的海市蜃楼。

我不太明白,他们怎么缺少爱情,缺成这样。明明都是些已婚的人。都多年身在围城。即使是从过去的时代穿越而来,毕竟面对的也是盛世,繁花似锦。他们跃跃欲试,一边还保持着骄矜。假装着不屑与清高,一边又让人看到他的九曲柔肠。

写文字的男人,都是奇怪的群体。有的匠气,指点江山,严肃凛冽。有的就如同五味瓶、万花筒,比西门庆转的念头还要光怪陆离,却又很想做痴心情圣。有的没有多少才华,却有着不同于世的孤傲。有的品德驾驭不了笔锋,空有锦心绣口,却没有内在的品质支撑。如同缺钙的恐龙。

我宁愿去看看林画的诗句。那些清新,那种细腻,里面都有真正的情意。她是个对世间有情的女人。看着看着,我也会渐渐温润起来,也想要写点什么。

温暖的情感散文 篇5

天寒地冻的季节里,尽力搜寻一丝温暖的愿望是如此地强烈,在那无处寻觅的无奈中,总会忆起那远在乡村、熟悉的农家小院,虽然小院已不是绿荫环绕,花儿点缀,而且院里的石榴、柿子、葡萄等果树都已落尽了繁茂的叶片,突显出了这个季节所特有的一片萧瑟与凄清。

那只温顺的小猫亦躲在厨房灶角那个避风的角落,蜷缩成毛茸茸的一团,恨不能将头亦埋进那厚厚的毛发之中。那只忠实的老黄狗,亦不再欢快地将家人迎进门内,依然懒懒地睡在堂屋门的里侧,只是伸出头来,往院外张望张望,见没有生人,只礼节性地摇了摇尾巴,又欲爬在那只让它能稍微暖和一点的口袋之上昏昏睡去,只是两只耳朵依然警觉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只有那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鸡仔,好似不知道什么是冷,不时跑出妈妈温暖的怀抱,唱着愉悦的歌声,去窥视身边一切陌生而又感兴趣的东西。

印上了太多岁月痕迹的土墙黑瓦,铺在院内,刻上了时空记忆的石板,还有那些被烟熏得辨不出本来颜色的家具,更将这冬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郁。但忆起这抵挡不了寒风,阻拦不了寒意的小院时,内心依然会涌起一片暖意,因为这里有印在心底深处家的味道,有家人关爱的点点滴滴,那升起的炊烟,屋前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都能带来丝丝的暖意。还有那红红的炉火,烤红薯、烤粑粑的浓香,那炭火特有的味道都会升腾起更加浓烈的暖意,使得冬日的寒意都不知轻了几分。

温馨的情感散文 篇6

一个月后回家,没见着大花,心中阵阵失落,因为大花失踪了,听说可能是被不法分子偷去卖到饭店去了,三人走在寂寞的小路上,心里空荡荡的,脑子里仍是满是大花的身影。

老公,我想对你说

你的微笑对我来说是阳春三月,你的温存对我来说是冬日暖阳,你的爱对我来说是如沐春风,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幸福。

你是我的天空,有你的日子,世界变得好美丽,没你的日子,我的天空没有了色彩。如果你是大树,我就是树荫下的小草,如果你是宁静的港湾,我就是停泊在港湾中的小船。你的优点是太爱我,因为有你的爱我太幸福,你的缺点也是太爱我,因为太爱我,你付出了太多的痛苦。

你的一声长叹对我来说是漫漫长夜,眉宇间的一缕忧伤对我来说是暴风骤雨,你的一滴眼泪对我来说就是汪洋大海,你的阴风怒号对我来说就是世界末日。

你送给我一只装满爱的心形红汽球,在空中摇曳多姿,太美了,它虽很轻,但在我心里却重千斤,叫我难以承受,因为我怕再小心翼翼也呵护不好,一不小心转瞬即逝变成了漂浮在空中的片片残骸,而我的心也随之碎了。

老年的情感散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6例均为2002年1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青年组90例, 年龄27岁~59岁 (51.2岁±11.5岁) , 男58例, 女32例;老年组126例, 年龄60岁~88岁 (69.2岁±9.1岁) , 男82例, 女44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证实, 同时符合以下入选条件:为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意识清醒, 能配合检查者;无严重智能障碍;无明显失语或失语但可以通过读写交流;近期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的躯体疾病, 如严重的心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肿瘤恶液质等。

1.2 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首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SAS) 进行初筛, 然后由两名专训人员采用汉密乐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进行测评。HAMD总分<8分者为无抑郁, ≥8分者为有抑郁症状;其中≥8分为轻度抑郁, ≥17分为中度抑郁, ≥24分为重度抑郁。HAMA总分≥14分为有焦虑症状, 其中≥14分为轻度焦虑, ≥21分为中度焦虑, ≥29分为重度焦虑。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 中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同时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DNF) 程度评分标准、伴发疾病评分表和日常生活能力 (ADL) 量表 (Barthel指数计分法) 以及简易智能状况量表 (MMSE) [2]进行相关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病情况 (见表1)

根据量表测评和诊断结果发现:卒中后情感障碍共95例, 总发病率为43.98%;老年组126例, 伴情感障碍61例, 发病率为48.41%, 其中抑郁46例, 发病率为36.51%;焦虑15例, 发病率11.90%, 包括焦虑抑郁共病10例, 发病率为7.94%;青年组90例, 伴情感障碍34例, 发病率为37.78%, 其中抑郁18例, 发病率为20.00%;焦虑16例, 发病率为17.78%, 包括焦虑抑郁共病7例, 发病率为7.78%。抑郁焦虑共病者主要表现为分组依据。老年组情感障碍以中重度占多数, 中重度抑郁占60.87%, 中重度焦虑占53.35%;青年组情感障碍以轻中度为主, 占80.00%;但焦虑以中重度为主, 占62.50%。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伴发疾病及智能状况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差异比较大, 主要集中在40%~50%之间, 最高可达70%以上, 造成研究结果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观察研究对象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或采用方法不同等, 本研究针对急性期情感障碍, 并按年龄分组, 目的是更客观地观察其发病情况, 本组结果显示总发病率为48.41%, 与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急性期发病率波动于30%~50%相一致[3,4]。本研究结果显示, 老年组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比青年组高, 而且以抑郁为主, 而青年组则焦虑的发病率较高, 在病情程度方面老年组抑郁症状较青年组更重, 而青年组焦虑症状相对重, 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老年人脑内单胺氧化酶水平增高, 使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 (5-HT) 、去甲肾上腺素 (NE) 浓度下降, 而引起抑郁[5]。②老年患者应激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差, 伴发疾病多, 独立性和生活能力下降, 安全感和价值感消失, 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等而导致或加重抑郁发生[6]。本研究中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伴发疾病评分及智能状况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脑卒中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神经细胞成分变性、软化、萎缩, 同时卒中后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对认知和情感活动有调控作用的某些中枢神经递质如5-HT和NE功能不足, 导致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7,8], 因而抑郁和认知障碍常同时存在, 互相影响。神经缺损程度越重, 智能越差, 说明脑损伤严重, 脑功能低下, 抑郁症状就越重。

青年患者因社会和家庭职能突然丧失和角色突然转变而难以接受, 且不能执行本该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及任务, 而更容易发生焦虑障碍。青年组认知功能较好, 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清晰, 加重了焦虑情绪。所以, 青年组焦虑发病率高, 症状重。

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 相关因素繁多, 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两方面, 但本文观察卒中急性期后情感障碍发病情况, 其发病相关因素以生物学因素为主[9], 卒中后情感障碍及智能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患者对于脑血管疾病之后能力丧失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的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4.35.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8.

[3]付国惠, 张保朝.急性卒中后抑郁症发生与影像学改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1 (10) :48.49.

[4]Jia HG, Damush TM, Qin HJ, et al.The i mpac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on healthcare use by veterans with acute stroke[J].Stroke, 2006, 37 (11) :2796.2801.

[5]许士奇, 勾丽洁.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概况[J].临床荟萃, 2007, 11 (22) :828.830.

[6]李东芳, 李光来, 郭永梅, 等.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障碍的多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2 (12) :709.710.

[7]宋永斌, 徐江涛, 郝舒亮, 等.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 2003;20 (5) :16.18.

[8]李晶, 马涤辉, 牟建明, 等.急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状态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 (24) :50.52.

老年的情感散文 篇8

关键词:离退休老年工作;情感效应;策略

当前我国归属于老年群体的离退休人员出现了很多思想上、生活上的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对离退休人员面对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成为了党和国家政府等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的首要问题。面对离退休老年工作的种种问题,我国政府提出采用“情感效应”的方法,不断增强老同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广大老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安心的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一、做好离退休老年工作的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对于离退休老年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内容。在新时期下,离退休工作对于党和政府来说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表现在全面做好离退休老年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因为离退休老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做好新时期的离退休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次,全面做好离退休老年工作是共享改革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下,党和政府应该贴近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生活实际,切实落实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着力解决老同志的实际困难,确保老同志能够颐养天年,维护社会的和谐。

二、运用“情感效应”进行离退休老年工作的策略

(一)在进行离退休老年工作时多沟通,发挥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一个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联系的渠道,使得彼此之间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而在离退休老年工作的“情感效应”的开展过程中,沟通总是可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退休老年工作的开展者应该结合老同志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了解离退休老同志的各种困难,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运用良好的沟通策略,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所需所感,获得老同志的信任,消除误会,凝聚人心,避免冲突,联络感情,使得离退休老同志信任工作人员,愿意与离退休工作人员分享,进而良好的推动离退休老年工作的开展。

(二)在进行离退休老年工作时以人为本,真心实意的为老同志进行服务

在离退休老年工作情感效应的运用过程中,人性关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人性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离退休老年工作的部门应该本着耐心的态度进行日常的离退休老年服务工作,因为大多数的老同志都陆续进入高龄区和高病发区,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性格脾气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在对待他们时离退休管理人员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让自己的脸皮更厚一点,切实站在老同志的立场上为他们解决其面对的各种问题。

(三)在进行离退休老年工作的时候要保证老同志的情感需要,让老同志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化更加剧烈的今天,离退休老同志正遭受着比任何时代都严重的精神和心灵的强烈震撼。在这个时候推行具有“情感效应“的离退休管理工作时候要求离退休管理人员加强对老同志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针对一些老同志存在的心理共性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心理知识教育讲座,排解老同志的心理落差,防止老同志产生悲观的情绪,使得离退休老同志思想常新、生活常进、心情常美。此外,为了更好的给老同志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离退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多走访、多互动的方式对老同志进行定时的交谈,通过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为老同志营造一个理想平和、情趣健康的良好生活心理环境。

(四)在进行离退休老年工作的时候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让老同志享受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现如今一个浮躁和更新换代极快的社会中,精神享受无疑是物质生活的一种升华,这也是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就要求离退休工作人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体育、文艺等多样性的爱好、才能和技能,多为老同志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以满足老同志的精神层次的需求。此外,在开展此类活动中应该结合老同志的性格、性别和不同爱好的特点,注重挖掘离退休老同志的差异性,坚持把分类开展活动作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灵活落实。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开阔老同志的视野,帮助他们掌握各种科学有效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提高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束语:离退休老年工作是我国政府和我党都极其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其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样要求离退休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的离退休老年管理工作中,运用“情感效应“多与老同志进行沟通交流,理顺离退休工作中的各项关系,让各种关系都形成合力。这既有利于离退休老年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提高离退休老同志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并对我国应对老年化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拥军.新时期下如何做好老年工作[J].才智,2008(10).

家的情感散文 篇9

晚上我们走在昏暗的街道,聊着各自身边的趣事,我指着一轮明月对你说《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久久不愿意分离,那一晚,《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半年后,我拿着《九百九十朵玫瑰》向你求婚,你捂着嘴,流下了喜悦的泪水答应了我的求婚,我们拥抱在一起,仿佛忘记了时间和过往的人群,我们的眼中只剩下了彼此。

那一年,我们结婚了,来了很多家人和《朋友》来见证我们伟大的爱情,《母亲》流下了激动泪水,我举着酒对嘉宾说《干杯,朋友》那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结婚旅行我们选择了《北京,北京》去看了北京故宫,登上了《长城》留下了爱的足迹。

那一年,你为我生下宝宝,《母亲》抱着女儿对我说“女儿好,是爸爸的贴身小绵袄,也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我不知所措,该如何抱着女儿,很怕把女儿弄哭,你看着我笨拙的样子笑了,每晚,我都会给女儿讲《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她才会睡觉。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第一场雪》我离开了二十多年的《家乡》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旅程》这就是大连,《军港之夜》唱的就是这里。

老婆和女儿就像一对冤家,总会因为一点小事,谁也不让谁,又会合起伙来欺负我,哎!老人说的好《女人是老虎》还是《两只老虎》我更惹不起,我真想有一天我能《翻身农奴把歌唱》可惜是不现实的。

每一年春节我都会和家人《常回家看看》看看《故乡的云》走在火车《站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是一年同学聚会的日子,我们总会《回忆》《那些年》一起上学的日子,谈起《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们总会说《时间都去哪了》我们组成各自的家庭,找到各自喜欢的工作,有无奈也有欢笑。

大寒的情感散文 篇10

这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降临人间的,第二天清早起来,拉开窗帘,满眼的白,地面、树上、车子上都披挂了银装。雪下的不大,天阴沉沉的,雪花不紧不慢地飘飘悠悠,静静的,落地无声。

雪停了,地面上化成了雪水,湿漉漉的,就像洒水车来过。树上的雪白白的还在,天依然阴沉沉的。我急忙下楼,从车后备箱里,取出大毛刷子,扫起了车身上的雪。这是我得出的经验教训。雪停了,立即清扫车子,不然,第二天就会结成冰,清扫起来就很困难了。

车头上居然画了两个重叠的爱心,不知是哪位恋爱中的年轻人,在这下雪的冬日,将自己的幸福美好一挥而就。哦,这里有天使路过。我不忍立即清除,想让这美好能够多停留一会儿。

我正忙着扫雪,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这场雪下的不大,大路上的雪都化了,我刚才开着车转悠了一圈。”我停下来,循声望去,是近邻西楼的一个邻居,拿着一把铁锹,在门前的土地上松土,此刻正看着我说话。我答应着,是的。随后又攀谈了几句。在城市里居住,邻居之间没有几个搭腔说话的。也许下雪能带给人好心情的缘故吧!让多年的邻居开了口。一场小雪消除了陌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让情感流淌于初中散文教学中 篇11

一、教师要提高散文感悟能力

学生对一篇散文情感的认识和把握与教师的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鉴赏水平。文学感悟能力是鉴赏能力的重要部分。感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要条件是爱好文学,善于阅读,唯有如此方有机会做一名善教者。散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若远离文本,对动人的文字熟视无睹,就不会有贴切的感受,只会见识浅陋,以致文本解读错误,而永远不会有融会贯通的从容。如此,学生更会无精打采,精神涣散,良好的教学效果便无从谈起。

二、激发兴趣,体会情感

现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大比例,对初中生来说是进行审美观、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不仅如此,对初中生来说,散文阅读还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但是,散文教学中如果背离了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整个课堂几乎都是是字、词、句、段落的肢解分析,散文理论知识的满堂灌,就不但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和散文之美,而且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会使学生产生厌恶逆反之情,再无兴趣多读散文。初中教师应设置情景,引导想象,引发思考。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对散文进行体悟、分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主体会作者的深厚情感、散文的语言之美和表达的独具匠心,让情感流淌于初中散文教学中。

三、寻路探情,还原情境

散文不同于小说,我们品读小说,可以完全抛开作者个人生活之类的境遇,然而现代优秀散文中任何感情的表达不但离不开社会历史环境,更与作者自身境遇息息相关。要想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情感,就必须强调写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的个人心境,还原情境。作者的行文暗藏着内在情感,这里面也包括了散文的意蕴,因此也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意蕴。

以《背影》为例,文章写于1925年,民不聊生,知识分子奔波劳碌。作者朱自清28岁,当时在清华任教。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动机就是父亲的来信,其中写道:“唯独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回忆时说过,当时真是泪如泉涌,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便重现眼前。了解了这一背景,我们就明白了这篇文章为何饱含思念与哀伤。教学中还要寻路探情,引导学生关注四次背影的出现、送别中父亲的所作所为和贯穿始终的细致却又质朴的描写,了解作者思路,把握情感意蕴。

散文语言具有优美、自然、生动、形象、活泼、丰富、凝练、准确的特点。如果没有对语言的咂摸,没有入境的体味,那就不是散文教学。如教学《伟大的悲剧》,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来还原情境。第一,斯科特的日记本上有一句话:“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然而,“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再现情境,体悟这个心理历程,感悟悲剧的过程。第二,抓住关键词还原所描摹之事物的情态。如关于风———“凛冽”、“呼啸不停”、“狂吼怒号”、“凶猛”;关于探险人———“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羸弱”、“蹒跚”、“疲惫不堪”等等。通过这些词还原情境,体味探险之艰难。第三,还原以斯科特为首的人们最终登上南极极点成就的非凡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伟大”。引导学生通过琢磨细节词语,深入体验情境,让作者的感情准确地映入学生内心。

四、课尾延伸,出乎其外

到课尾之时,学生或沉浸在散文情感中,或结合自身经历重新思考着过往,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出乎其外。“出乎于其外”,指读者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基本能够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操和价值取向。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散文的教学和其他体裁课文的教学一样不能仅囿于文本,这就要求教师拓展内容空间,使课堂有张力。

如,在《白杨礼赞》一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可链接其姊妹篇《风景谈》,两篇文章写于同一时期,同是歌颂了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了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由此,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视野,更好地把握文章情感,并把这种情感升华。

述以情感人与老年工作 篇12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为油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是我们的工作宗旨。另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形成敬老、养老、助老以及社区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家庭是社会的窗口。每个老年人都有一个家, 与集体紧紧相连, 做好老年工作。就等于做好集体思想工作的一半。特别是前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并举的前提下很有必要。以情感人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信任等:实践中以情感人往往是多种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人就现实生活中, 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老年工作的重点, 归纳如下:

一、关心的方法关心:

是指“老年工作者把老年人常放在心上, 重视和爱护”的一种方法。老同志退下以后, 在物质需求基本解决以后, 精神是空虚的, 扩大离退休老同志生活的圈子, 培养感情寄托, 需要老年工作者们有较多的工作内容, 带动老年工作促使老年人在“老有所教”上有所作为。像我们的文化阵地———兰庭笠茶社, 即帮助老年人心理咨询, 又帮助年轻人搭鹊桥, 从而使在岗的年轻人安心工作,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老年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工作。离退休老同志, 在家为儿女操持家务, 在社会上关注祖国建设发展, 身体健康的老年人, 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们觉得这样的活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 需要老年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关心他们。首先, 是政治上要关心他们。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 按时组织党课学习、了解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组织他们观光祖国的锦绣河山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的巨大变化。其次, 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定期学习中, 工作人员在学习聚会中, 民用气进家入户检查中, 可以了解到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 及时掌握健康信息, 可以避免孤寡老人在家无人看管或者避免老年痴呆病人出走失踪的事情发生。同时, 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参加趣味性的体育活动, 例如:套圈、扑克、门球、乒乓球、钓鱼等等项目。锻炼老同志们的健康意识, 增强体魄。定期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健康疗养, 受到老同志的好评, 达到“老有所乐”的目的。

二、尊重的方法尊重:

就是指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方法上, 要有耐心, 精心听取老同志们的发言。我们知道, 人到了一定岁数, 或多或少有的变得少言寡语, 有的却是话多如小孩。如果这时候的工作人员, 没有耐心的话, 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会喋喋不休的埋怨这个或者那个, 有的同志在家闹翻天, 从而影响家庭成员无法安心工作, 也影响邻居安宁。尊重的态度, 是老年工作中的基础, 也是老年工作者的素质的体现。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掌握业务和学习现代科学, 才能有效地搞好老年工作。

三、宽容、理解、信任宽容和理解、

信任, 指老年工作者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在我们没有做好工作的同时, 老同志会不讲情面的, 少数的会大骂, 个别的会乱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我们要有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其次, 老年工作者要理解老同志热爱生活, 热爱社会的热情。不要给热情为我们工作提建议老同志浇冷水, 不理睬。老同志中很多都是老前辈, 他们对现代形势与他们的时代有些差别的时候。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不管这些建议和方法适合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需要。只要是对我们工作有帮助, 都应该虚心听取。同时要细心做好记录, 及时反馈给领导, 把解决的方法及时反馈给大家。使老同志感觉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信任。这样做有利于老同志们发挥他们的余热, 体现老有所为的实质。

四、老年工作的重点我们老年工作要把“老有所为”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因为。目前退休的老年人中。45至60岁的不少, 他们身体健康, 精力充沛, 他们不愿意在家坐享清福。愿意为国家社会继续奉献。从多年的工作中, 我发现量力而为、因人制宜的“老有所为”, 对抗衰老和延年益寿有不估量的作用。以情感人贯穿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搞好“老有所为”是老年工作的重点。一老年朋友在开展“老有所为”的活动中。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温暖, 体现“老有所养”的依靠。二在“老有所为”的工作中, 他们可以找回自信, 享受工作的快乐, 体现出“老有所乐”的精神。三在“老有所为”中。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接受新鲜事物, 同时和新的事物中相互贯穿, 相互迎合去掉旧习惯接受新事物。从中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需要。四在“老有所为”的活动中, 老朋友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身体锻炼, 精神愉快, 减少疾病, 起到延年益寿, “老有所医”减少经济开支的目的。

朋友的情感散文 篇13

我身边的人,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寥寥可数。

我认为的朋友,是建立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可以掏心肺腑地进行交流。尊重彼此不同的意见,个性。没有什么禁忌。而现在很多朋友都缺少推心置腹的交流,即使你犯错,别人也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不会好心提醒。更不会帮衬。“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这一句话成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更不用说,还有那些口是心非,趋炎附势,虚伪,口蜜腹剑的朋友。

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都脆弱易断,很多都是利益的纽带。一旦没有了利益关联,关系马上断裂。朋友的关系,不像亲人那样,血脉相连。基因关联,无法变更。普通朋友之间,如果长时间没有联系,感情会迅速降温。大部分女性之间的朋友更是严重。

男性可以通过一场足球,或者一场搏斗,就可以建立朋友关系。这种朋友关系,建立在玩伴的基础,不需要花费特别多时间精力巩固。而女性之间的朋友必须通过时间的积淀,情感的交流,得以建立,而且容易摧毁。也许女性容易多疑多虑,也有可能她们天生需要承担家庭的重负。

在朋友关系中,每个人都带有必杀锏,只要不触碰禁忌,大家都相安无事,一旦踏足,安全警报开始亮红灯。那套保护防御机制立马派上用场。在安全范围内,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发泄。这也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对于他们,我们又有一套新的标准,高要求约束,让他们去适应我们。朋友自然就成了那些知道你的缺陷,还能接受你的人。

有些朋友就是喜欢挖苦损人,我身边就有这一类型的朋友。他们常常需要诋毁彼此,来获取安全感,证实自己的重要性,独特性。他们说话尖酸刻薄,蛮横无理,如果理解的人,自然认为那是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可以不计较,如果不理解的人,就需要一段时间磨合。这样的朋友,大抵都是严重缺乏安全感。

一位朋友这么说过,“如果我不努力,也许以后连跟你对坐聊天的机会都没有。”朋友圈,都是具有某一共性的圈子。说不上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大多是志同道合者,具有同等地位,或者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彼此的谈话,都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要么地位对等,要么信息对等。相互索取各自想要获取的信息。

如果想要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结实优秀的.朋友。这都快成了金科玉律,所以,朋友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工具,塞选信息的工具,提高自身能力的工具。好的朋友,通过他,可以进入另一全新的视角,认识自身的局限。透过他的视角,看得更远。如果可以的话,进行灵魂的交流,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而这样的朋友更是少了。小人物的圈子,都是千方百计相互踩压,甚至欺凌弱小,所以,始终成就不了大人物。大人物的圈子,虽然也有沆瀣一气,但他们会为了共同利益团结奋斗。

朋友之间,最需要的就是真诚袒露。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害怕掏心肺腑,招来暗箭。以至于忘记了,以真诚换取真诚,代价最小,成本最低。

情感的青春散文 篇14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不一样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记载。有的人把它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的人而是挥毫温柔。喜欢安静。喜欢夜色的温柔。喜欢打开半导体倾听着某一个节目。试读着播音员那带有淡淡伤感的声音。他说的很轻。但是足以穿透寂寞的心灵。懵懂间似乎可以找到所谓寄托的岛屿。又似乎在解读着夜的黑。让人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而伤悲。但是又有些依赖着伤感的滋味。配上首节奏不那么快的歌曲。听上去有些莫名的.难过。却不知为何就被情感洗礼的不知所措。他的一句话。可以让你想起某年落寞黄昏的午后。那里的一首歌。会让你想起过往里。因迷失。而走进了那堆满落叶的深秋。然而已满怀的伤痛。却一如既往的久久不曾回头。他会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而听完故事的人。会把那些已释然的尘。又叨扰你的内心。又缭绕在心头。

一杯苦酒。一缕相思情愁。一杯苦酒。一夕不解心忧。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不敢触碰的伤口。也可以搁浅腹中苦酒的忧愁。它又是最好的朋友。虽然它不会安慰你。但是它会陪伴你一起走很久很久。它明白你心中的感受。无论苦乐它都会和你一起分忧。同样也见证着那些你曾走过带有你足迹的山丘。

上一篇:六年级思想与品德教学总结下一篇:港口企业年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