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古体法字教学方案在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改革探索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字与历史文化

【提要】法理学课程中的古体“法”字语义分析教学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当深入挖掘并拓展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故事启发、案例研讨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法理学课程思政古体“法”字教学方案

一、课程思政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课程思政”是依托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并借助其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以往的思政教育作为显性教育,存在“讲、学两张皮”的问题,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没有被有效发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受到严重影响。课程思政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中发掘和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教育合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全科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法学专业在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和任务方面负有重要职责。法学专业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思维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依法办事的法治能力。法理学作为法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在塑造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举足轻重,必须勇于和善于承担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为当前的法理学课程思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法理学课程思政仍然需要从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必要的创新。这种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但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将以古体“法”字语义阐释为例,探索法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二、古体“法”字语义阐释中的思政元素

古体“法”字语义阐释是法理学中研究法的概念与本质的前提。我国古代“法”字写作“灋”,关于其本义,人们常引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说法:“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今省作法。”汉字是象形文字,“灋”字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其形象与结构既反映了造字者对法律的主观认识,更体现了古人对某种社会现象最朴实直观的普遍见解。

古体“灋”字由“氵”“廌”“去”三个部分构成,《说文解字》中关于“灋”字本义的解释无疑高度凝结了古人关于法律这种社会现象的传统认识。第一,从东汉上溯至在西周时代,“法”与“刑”是通用的,古代的“刑”字,既有刑戮、罚罪之意,也有规范之意。第二,“平之如水,从水”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认为法有公平之意;其二是认为法含有裁判功能,将犯罪者置于水上,任其随流漂去,有驱逐之意。第三,“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表明法有“明断曲直”之意,或“神明裁判”的威严。因为,据说“廌”乃是一种独角神兽,性知善恶,可辩是非,在审判时被廌触者即为败诉或有罪之人。

古体“法”字语义丰富,蕴含隽永,其中既反映着中国古代德法并重的法律传统,也寓意着法所具有的权威性与规范性,尤其是法作为判断是非、解决纠纷的标准而具有的社会治理功能,以及人们对法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期待。这些无不与当代人们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理解具有内在联系。古体“法”字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应当被充分挖掘,但是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三、古体“法”字语义解释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法理学中对古体“法”字语义解释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就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法的涵义与功能。在课程思政中,教学目标还应当延伸,即使学生通过语义阐释正确理解法所承载的公平正义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身的历史与社会责任,培育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并不是要弱化专业课的专业属性,相反,应当对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升华。所以,法理学课程思政有关古体“法”字语义教学的内容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汉字与历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灋”字蕴含着德法共治的中华文明,既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又强调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与道德共同构成判断是非曲直、实现社会和谐的标准和尺度。历代法律制度和政治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将当时的社会核心价值与道德准则纳入法律政令与司法裁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的核心法理,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对古体“法”字的理解,应当结合法律与道德关系,以及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融入

“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司法和国家权力的神兽,作为“灋”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法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也代表法是社会或国家权威机关用以判断是非曲直、惩恶扬善的重要标准。这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特征,是当代人们对法律执行与实施应当实现公平正义的期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体“法”字语义的解析,应当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对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使学生强化法治思维,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则,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融入

古体“法”字反映了先民通过权威规范和相对正式的司法程序实现社会治理的治理智慧,代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理性化程度。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理性化的重要表现。我国正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这反映了党领导下治国理政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法治的价值,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制度文明的发展,更体现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当代治理智慧。教师在分析古体“法”字的语义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法律这种社会现象及其文字表达的起源,更应当结合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以现实的事例阐明“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命题。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法理学课程思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古体“法”字的语义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前预习中将古体“法”字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拆解,要求学生承担检索收集古代独角兽形象以及现代放置独角兽雕塑的场所等相关资料。这种未揭示答案和目的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故事启发

对“廌”的涵义及其象征意义,可以通过远古时期“皋陶治狱”和当代“马背上的法庭”两个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皋陶治狱”故事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权威”在纠纷解决中的独特功能,“马背上的法庭”故事则展现出当代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法治信念与职业素养,用马匹驮着国徽深入基层,布置简易法庭来审判案件。国家权威与民间情理相结合,通过明法辩理解决纠纷,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典型特征。两个故事相比较,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既使学生感受到法律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也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案例研讨

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展开并寓于具体的案例中,通过解析“于欢杀人案”“张扣扣案”等社会关注的案件,使学生领会法律的权威性、社会主义司法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以及法官裁判案件时对法律与道德冲突的权衡方法与职业素养。“法”字作为文化符号,我们当前仍然在使用,文字创造者赋予“法”的意义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发展而消失。结合当代案例,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法”字语义的古今之变,对学生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社会调查

课堂讲授、讨论或启发虽然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但学生对法律概念与性质的理解仍然是抽象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转化为具体行动都存在障碍。所以,应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让学生以参加社会实践和调研的方式,带着问题走向基层社会和法治实践,在社会调查中去发现“法”字在传承使用中体现出来的法律意识延续,社会结构转型中产生的观念变革,感受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法律的权威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方式,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历史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

古体“法”字虽然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产物,蕴含着古人的治理智慧,但其中也同样包含着人治要素以及重刑主义的传统糟粕。所以,应当在课堂讲授和讨论中将此要点向学生指明,而对其反思和批判则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去思考。

四、小结

古体“法”字语义丰富,既反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算是创新,因为并不是绝无仅有。但是,如果配角和主角“平起平坐”,与主角共享主角光环,与主角共同走上人生巅峰,这种新的配角文化就是双主角,甚至是多主角。这种作品则并不只是围绕一个人展开剧情,而是围绕多个人开展;多主角之间有某种联系或羁绊,共同走向未来的路,然后一起获得幸福。

配角逆袭。新的配角文化可能会赋予配角主角的角色,甚至配角逆袭成为了主角。这种模式在网络文学中很流行,尤其在重生文、快穿文,或者穿书文。这种配角让读者或观众耳目一新,颠覆了读者或观众传统的认知,但合情合理,也平了读者和观众对配角的遗憾,而且让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欲罢不能。

(二)方法别出心裁

新的配角塑造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多变,小白莲(在生活中表里不一的人)或者绿茶婊(表面善良、清纯、善解人意,内心却自私有野心的人)等这些并不讨好的形象都可以带入到新型配角当中。这种文学作品的情节将更加起伏、扑朔迷离;“主角”也让人捉摸不透、形象多变,但他/她却总能吸人眼球。如此别具一格的塑造方法,让新型配角更加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大大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或可欣赏性。

三、结语

配角文化创新给予读者或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打破了传统的模式,让读者和观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配角文化的创新也是文学上的一大幸事,它给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激励创作者努力创作,突破传统思想的藩篱,推动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涛2016《后殖民语境下成长的烦恼——评<在又具有现代意义,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有助于使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坚定法治信念,增强理论思维和职业素养。当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更需要任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将专业知识讲好、讲深、讲透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上一篇:新时期民商法视野下信用体系完善分析下一篇:语境化课堂读写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