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精选7篇)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篇1

陆爱平肖灿华 罗晨玲 黄朝阳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510515

摘 要

目的 探究网络环境下资源利用教学模式,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将2002级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习《护理学基础》中舒适与卧位、静脉输血、褥疮护理内容,以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试验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 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课堂组(P〈0.05 〉。在实验教学组问卷调查中,学生课前对网络查寻的了解为18人,课后上升为19人,经实验教学后19人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22人认为提高了信息获取能力;22人认为小组学习有利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形式。结论 网络环境下采用按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协助学习的模式,可达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目的。问题:实验组教学时间比传统组教学所需时间长,课后网络作业对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

[关键词] 护理学

网络

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将步入网络科学、信息科学的历史阶段,为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我室承担了广东省高教厅151工程课题《护理学基础基于网上资源利用课程实验教改研究》,旨在探究网络环境下资源利用教学模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小组协作学习的研究等。现将教学效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2002级护理本科生48人,均为高中毕业高考入学学生,年龄19—21岁。

1.2 教学内容:选择《护理学基础》中的《舒适与卧位》《静脉输血》《褥疮护理》进行教学实验。

1.3 教学方法:

1.3.1 将所学习的内容收集素材,撰写稿本,制作成网络版课件。

1.3.2 将学生编号后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4人。实验教学组采用网络环境下教学, 教学环境须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人手一台联网计算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授课教师须具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搜索查寻备课能力。

1.3.3 实验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先给出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重点学习内容,用1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浏览课件,第2节课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按各自任务上网搜索资源,通过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学生报告结果,同时把小组作业发到教师邮箱上,最后教师小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习结果并留下课后的网络作业,3d内作业发到教师的邮箱。

1.3.4 教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闭卷知识测验(知识测验由不讲课的教师按教学目标出题)、课后访谈等方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网络学习态度、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效果等。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广东省高教厅151工程基金资助(基金编号GDC032)结果

2.1 两组学生课后闭卷知识测验结果(表1)

表1 两组学生课后闭卷知识测验结果

网络组 课堂组 t值 p值 总分 9.25±1.48 8.00±1.06 3.358.002 理论 3.29±0.86 2.75±0.74 2.345.023 技能 2.08±0.83 2.75±0.44-3.474.001 新知识 2.25±0.86 1.54±0.59 3.365.002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总分、理论知识分、新知识得分都高于课堂组,并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技能知识分上低于课堂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2 网络教学调查问卷结果(表

2、表3)

表2 实验组教学问卷统计结果

项 目 课前(%)课后(%)网络学习了解和态度 对网络教学的了解 75 79.2

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87.5 95.8 领悟网络教学的内涵 78.2 对网络教学的适应 91.3 表3 实验组教学问卷统计结果

项 目 肯定(%)否定(%)信息素养 网络学习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 91.3 8.7 网络作业促进了查询能力的提高 82.6 17.4 网络教学有助知识的扩展 73.9 26.1 自主学习能按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86.9 13.1 网络教学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8.2 21.8 网络教学中自主学习感到有压力 32.4 67.6 网络教学时自主学习担心漏重点 78.2 21.8 小组协助学习小组讨论有助于知识吸收 69.5 30.5 讨论发言强化了学习的重点内容 82.6 17.4 小组协助学习有利合作能力培养 91.3 8.7 提倡小组学习形式 91.3 8.7 2.3实验组教学时间

表3 实验组教学时间

第一次课

阅读课件6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36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32分钟

第二次课

阅读课件5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30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26分钟

第三次课

阅读课件4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27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25分钟 分析与讨论

3.1 网络资源利用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是指利用互连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1]。因 网络环境下教学,对学习者的要求需具备特定条件,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上网寻找资源的能力等,故本实验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机培训,尽管如此,在第1次教学中学生仍显示网络环境下资源运用能力与学习要求有距离,具体表现在阅读课件、搜索浏览互联网站速度较慢,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资料分析整和及计算机操作协调性不够,因此在计划课时内学生无法完成教师给的学习任务, 2/3的学生阅读浏览课件大于60分钟,网络搜索大于36分钟实验组教学时间长,当实验进行到第3次课时学生的能力开始改变。具体表现在学习者阅读课件、搜索浏览互联网站的学习时间缩短1/3,小组分析整和资料和协调能力均增强,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获取信息的量也较前增多。第三次课后调查问卷78.2%的学生基本领悟了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内涵,91%的学生适应了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形式。3.2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养成 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对学习者另一个要求是具备高度的自学能力,用目标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自主学习,学生需有较高的自控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挑战,访谈中学生反映传统教师授课具有声、形、媒体协同刺激作用的优势,学生听课时眼、耳、脑同时并用,加上教师课堂的举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可较轻松地把握,然而网络环境下自己阅读课件学习主要通过视觉完成,虽然我们制作课件时注意运用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合,但学生学习中仍感到枯燥、有压力、不易记忆,调查中有32.4%的学生感到有压力,78.2%的学生担心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会漏掉重点内容,学生需重新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摆脱学习的依赖性,转被动为主动学习,在这种压力下所有的学生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阅读课件,课上没有人打瞌睡和敷衍阅读教材,课后进行知识测试,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分、新知识分上高于课堂组,因此采用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协助学习的模式进行课堂网络资源利用教学,可以达到掌握重点知识的目的。调查中86.9的学生认为能按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78.2%的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客观上网络教学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3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其方法小组成员需按照教师给的情景和问题各自按分工完成任务,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发展学习者合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网络教学中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学习者兴趣浓厚,小组成员各自进行查寻资源、加工信息、理解内容、表述观点,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是对参考资料搜集的熟练性、信息加工的针对性、观点表述的正确性、认识问题的创造性等, 小组代表发言体现了集体劳动的结果,学习过程中必须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人人参与,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调查结果也显示91.3%的学生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形式。因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件后采用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帮助课堂重点知识的强化、扩展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还有助于学生间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4 网络作业既提高了学生获取资源能力又丰富了教学资源 对于课后布置网络作业旨在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了解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进展等.学生课后进入国内外网站收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学科进展及先进的护理用具,发回教师邮箱,。网络作业的完成从学生学习角度而言,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有82.6%的学生肯定了课后网络作业对个体自学和查询能力及获得相关知识有较大的提高。从教师角度分析,学生收集的资源既是网络作业也是新的教学素材,在短时间内教师利用学生收集同一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源, 其结果资源成几何数字增长,甚至 有些内容是对教师知识的补充,客观上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为下一步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在访谈中有的学生提到因个人无计算机,人人参与完成网络作业有一定困难,故课后布置网络作业对没有计算机的学生而言带来了经济负担。5 结论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结果是:网络环境下采用制定目标—提供素材—阅读课件—创设情境—搜索查寻—小组协作讨论—教师小结—课后网络作业的模式,可达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教学素材不断更新、补充和扩展等目的。不足之处网络实验教学组需要的教学时间比传统教学组时间长,建议增加教学时间;课后网络作业对于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建议按小组每次不同成员完成。

参考文献: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篇2

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2007级、2008级各2个班2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将2007级2个班12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2008级2个班123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基础知识、年龄等基本相同。为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相同教师授课, 使用同一教材, 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标准均相同。

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依据生成性教学法的特质、教材内容, 分析学生现状, 实施生成性教学。

2.1 课前弹性设计预案

教学预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指南, 为教学确定了活动目标、任务、主题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有助于教学主体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3]。但是, 过度的设计会导致对教学的控制, 对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包办、强制和干预, 故预设要适度, 要留有空间。

2.1.1 学习目标的制订要有弹性

制订开放性学习目标时, 除有共性目标外, 其他目标要因学生而异, 分层要求。

2.1.2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弹性

教材只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而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广泛的, 只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为了让学习困难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 教师除事先设计一些内容外, 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1.3 教学时间的安排要有弹性

由于教学活动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 即使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得很充分, 也有无法预知的情况发生。因此, 预设时间应有弹性,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控。

2.2 课中师生互动生成

教师应树立课程开发意识, 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 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知识建构的信息, 利用生动的情景和鲜活的课程资源, 调整教学内容, 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2.2.1从“让学生先开口或先动手”中生成

讲授新内容前, 让学生开口说出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或先动手实验, 可从中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超前, 防止滞后,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施教策略, 增强教学针对性。

2.2.2 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

讲授新内容时, 学生受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教师若能从学生的错误想法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引出正确的想法, 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3 从“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

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 应使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 使其认识逐步加深。

2.2.4 从“学生探究学习”中生成

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可让学生在讲授环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生成教学的创意点。

2.2.5 从“巧设悬念”中生成

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需要教师调节课堂气氛, 巧设悬念,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2.2.6 从“巧用学生的话”中生成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如果教师能够巧用这些话, 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7 从“巧用实验意外”中生成

护理技术实践性很强, 许多技术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会出现失误, 教师要利用失误组织学生分析原因, 寻找改进措施。

3 评价

3.1 考核

理论考试实施教考分离, 采用闭卷考试, 以百分制计分。操作技能考核由教研组其他教师进行考核与评分, 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 将各项操作考试成绩相加计算平均分即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3.2 问卷调查

向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要求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44份, 收回有效问卷244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4 结果

4.1 2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知, 2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生成性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4.2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3)

由表3可知, 2组学生各项评价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5.1 生成性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 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4]。每一位学生在与具体教学情景的种种“际遇”中都会产生个性化的表现[5]。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教学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 实际教学活动在很多时候与教师的预设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 灵活选择、整合甚至放弃事先预设, 快速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体验与看法, 以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观, 强调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实践性, 要求从生命的高度和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 强调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 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把每节课都视为激情与智慧和谐构建的过程。

5.2 生成性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5.2.1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 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设计和方案, 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在生成性教学中, 教师还要面临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 因此, 应具备有效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驾驭课堂的能力。

5.2.2 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

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引领作用, 一方面, 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 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学资源生成和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信息, 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中, 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 要及时排除, 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5.2.3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性,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两者具有互补性。预设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 生成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6]。实践证明, 生成往往基于预设, 以预设为基础, 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 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及教学计划的实施。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负责任的, 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不精彩的。

6 结论

生成性教学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变化中, 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 满足学生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还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10) :67~70.

[2]王鉴, 张晓洁.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2) :52~54.

[3]李祎.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0) :73~75.

[4]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 (译) .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提升;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A81

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犹如一整块钢铁,是肢解不了的。”因而,只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基础》的课程内容,才能使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更加连贯、透彻。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诸多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的机械总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解释了“世界是什么”以及“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两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并将对唯物辩证的自然界的研究与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统一起来,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因而它是構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论断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趋势,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根本变革。 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贴近实际的运用。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归宿。

(二)完整把握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与它对经济现象和事实的分析之间,在理论上是完整的,在逻辑上是严密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分割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科学的理论前提;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难以理解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范畴,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也就不可能从空想变为科学;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理论的归宿,就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革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可能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定明确的方向。 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为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改学生“知行脱节”的现状,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必然要求。

(一)开展科学的实践活动课程

过去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突出特点是“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要提升此门课的授课效果,必须要以新“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代替传统的“三个中心”。另外,传统的课程学时分配也应该加以调整,比如,压缩《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学时数,将总学时的30%用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实践活动课程,并且要确立一项开展和完善实践活动课程的制度,使之常态化、规范化。这样一来,根据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各种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对社会现象和时政要事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判断,并能够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通过开展科学的实践活动课程,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真正做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附近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要根据学校的特点以及各个专业的特征开展,其内容要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与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结合。同时,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要做到形式上有所创新,风格上不拘一格,时间上科学合理。

(三)开辟第二课堂

基础管理经验交流会材料之四 篇4

我叫**,现在是**车间箔轧班运行二班班长兼二级主操,荣幸能够代表**车间班长,来参加这次公司组织的“基础管理经验交流会”的活动,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及和给位同事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从09年轧机安装调试以来就担任班长职务,所带班组成员断断续续换了好几波,接触过多种脾气性格、工作态度、思想意识不同的员工,经过几年的积累,在班组管理工作上积累了自己的一定经验,现就自己对班组基础管理工作认识向各位领导及同事作个简要汇报。

班组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中,虽然处于最末梢,但却极其重要。班组长在落实工作中就应该既挂帅又出征,做表率带头干,亲自抓总负责。抓好班组管理,一可以大幅提升车间的管理水平,二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就好象是火车头,整个生产运作的好坏,就全看我们班长的管理的水平了。其次班组工作管理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质量、节能增效等各方面。在日常的班组管理中,我有自己的思路,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产品质量、产量、现场、安全等来反向管理人,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自律,领会车间管理思路

作为一名班长,职位不高但他是车间二级管理的中坚力

量,在车间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要想着为车间考虑,下要为职工着想。严于律己既能让车间

省心又能为班组成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车间在*主任

带领下,对于班组的管理思路是班组自主管理,要让每个班

组都能够实现由“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的转变,使自

身成为成本、质量、安全和现场工作的主体。在班组管理中,车间坚持“三为主”的工作方针,以班长为主、以生产质量

为主、以工作绩效为主,突出班长个人的主体作用。这种管

理模式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施展空间,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就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自己的关于提高产量、质量一

些班组管理办法。比如,我们班和箔轧运一班相比较,在穿

带操作、质量控制思路、生产安排、人员调配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虽然是简单的几个步骤从中都能找到不同点,这就

是班长自主管理产生的效应,各尽其能,想尽一切办法来提

高自己班组的产量、质量。作为班长我把这种自主管理的方

法运用到了班组管理上,班组坚持“五为主”的工作方法,以安全现场为主、以质量为主、以产量为主、以不被考核为

主,以争第一为主,提高班组成员在班组里的主人翁意识及

责任心。经常给他们灌输的思想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能一

个人完成的不要其他人帮忙,要做就做好,不想做就别做,有想法就说,有好的方法就去实践,敢想也要敢做,安全方

面一人出问题是全体的问题,质量产量出问题是班组的耻辱,现场卫生有问题是个人的耻辱,谁的问题谁承担。就目前而

言我们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及工作习惯。

二、充分调动班组成员工作积极性

并不是评比出的优秀班组原身就是优秀的,起初也是由

技术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的人员组合在一起,发展的好坏,我认为班长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班,刚开

始组班的时候,基本上除了我之外都是新手,对轧机是一无

所知,工作积极性差,不团结。作为班长绝对不能怕事,把

他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锻炼,从我自身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员工,来者不拒,说一个敏感的问题,就是那些靠关系进来的,可能这样的人对大多数班长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本身

职位不高想干好工作又怕得罪人,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工作

是一件的事情,虽然班长官不大但是毕竟管着几个人,就必

须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否则将严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班组制度的实施。干好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作为班长绝对不要轻视班组里的任何

一位成员,特别是对那些新手及存在懒惰思想的人,要主动的和他们套近乎拉关系,先让他们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尽

量在上班期间让大家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好状态,建立一个

好的工作思维。尽量不要强迫别人去改变,用已经形成的那

种班组兄弟式的工作氛围去影响他。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感

到不好意思,只有能激发出人的工作积极性及上进心。作为

我个人来说,从内心里很抵触那种阶级制度、班长高高在上,整天黑着个脸、班组成员唯听是从,有想法不敢说的班组管

理。慢慢的大家就会养成一种对待工作你推我搡、安排就干、不安排就看的习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及班组成员的工作积

极性。班组是一个小的集体,任何一名班组成员都是这个集

体的主人,对于这个班组的发展,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任何人

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只有这样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才没

有压力,工作积极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把大家

拧成一股绳,完成本职工作。

二、实事求是的安排工作

在日常的班组管理中,班前会非常重要,我认为开班前

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醒醒困提提神,有工作就安排,不需要

罗嗦的就不罗嗦,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讲大道理。一切从

实际出发。口头上传达的再好不如脚踏实地的干好,大家都

有自己的思想认识,一切冠冕堂皇的许诺都是摆设。只有从

实际出发才能让大家从内心里接受,工作开展起来才能更加

顺畅。作为班长即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车间的各项工作安排,更应该和班组成员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商量一同完成上级

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班前会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和大家

讨论一下当班的产量、质量控制点,现场卫生情况,避免班

长一人做主效果要好的多,工作起来就不会发牢骚、埋怨,反而会更加细心,协调性安全性更好。小错误只要是不涉及

安全问题的从不点名批评,旁敲侧击,以玩笑的方式从侧面

提醒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用心去交流,用事实说话,三、班组从严管理的要害在于班组长

企业如果没有各项规章制度的保证,就不可能完成生产

任务,就不会产生效益。班组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和制度,班组的工作作风松松垮垮,职工个个象散兵游勇一盘散沙,作为班组长,你再有能力,也没办法把班组的生产管理工作

搞上去。首先,我作为箔轧班班长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负责的精神,严于律己,处处起好带头的表率作用,我要求班里的职工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能做的事情,自己绝对不能

去做。处理班内事务要做到一视同仁,这样班组的管理工作,才好大胆的开展。在开展工作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工作方

式,要善于团结同志,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遇事情冷

静,与班里的同志商量,要敢于承担责任,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职工对班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

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班组管理的措施。例如:在班组处理低

压料带油问题及每天的产量问题上,作为班长都是和大家商

量着来的,今天我们需要出多少料,带油问题怎么控制,昨

天的成品出现了哪些问题,今天怎么避免,大家你一言我一

语的,平时大家在工作中的好的想法很快会集种起来。积极

采取大家的意见,让班组成员都能感觉到自己在为这个班组

做出了贡献,这样大家才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工作起来

才能更积极主动。所以说,班组管理中,班组长要认真抓落

实,不要搞假搞虚伪的。

四、强化班组安全从严管理,提高战斗力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做到常抓不懈。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班组的安全工作也总结出了一些有

用的经验措施,例如:操作标准的规定工作。操作标准是安

全标准化管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机前的准备工作中,必须检查水电气是否正常,轧机周围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油

雾润滑、工艺油、稀油等是否正常,这些工作都是由巡检人

员在接班后第一时间完成的,现在班组运行中已经养成了一

种习惯。在穿带操作上也总结出了一套安全快速的操作方法。

穿带过程中采用手势提醒的办法,做到了安全高效。

班组管理工作的提升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深知自己离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使班组的各项基础管理工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篇5

a.10%草酸钾

b.5%石炭酸

c.95%酒精

d.40%甲醛

e.0.1%新洁尔灭

2、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2~61/min

b.4~8l/min

c.6~10l/min

d.8~12l/min

e.10~14l/min

3、绌脉常见于

a.发热病人

b.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c.洋地黄中毒病人

d.心房纤维颤动病人

e.甲亢病人

4、低蛋白饮食适用于

a.肝昏迷病人

b.冠心病病人

c.肺结核病人

d.心肌炎病人

5、医院分级护理的依据是病人的

a.年龄

b.病种

c.病情

d.自理能力

正确答案:

1、c 2、c 3、d 4、a 5、c

1、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是为了:

a.防止发生呼吸困难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物流入呼吸道

d.使切口张力增加

e.减少术后出血

2、生命体征应包括:

a.体温,脉搏,呼吸

b.体温,呼吸,血压

c.脉搏,呼吸,血压

d.脉搏,体温,血压,瞳孔反射

e.体温,脉膊,呼吸,血压

3、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是为了避免损坏

a.灯丝

b.透声膜

c.电晶片

d.操纵调节器

e.电子管

4、以下哪个部分可采用冷疗法:

a.指端

b.阴囊

c.耳廓

d.心前区

e.腹部

5、检查痰中癌细胞,固定标本的溶液宜选:

a.10%草酸钾

b.5%石炭酸

c.95%酒精

d.40%甲醛

e.0.1%新洁尔灭

正确答案: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 篇6

鞋类款式造型设计是由鞋的面料辅料、底跟以及各种配饰组成,鞋类配饰在鞋类款式设计上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鞋类款式帮面造型中,除了素面鞋,绝大部分款式都配以饰扣,可以说饰扣造型是高频率出现部分。多数配件都是由金属、塑料等不同于皮质配件质感的材质制作而成,在造型过程中与皮革材料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加强整个平面造型的节奏感,而且能第一时间显示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1]。

1 鞋眼造型

鞋眼的形态有基本款和创新款,基本款式的形态主要以圆形鞋眼为主,创新款主要是设计师为配合帮面款式设计的需要,对鞋眼外观形态特意进行改造加工,具有一定创新性。由于鞋眼本身造型体积较小,造型简单,难以成为款式设计的重点和亮点,初学者觉得容易掌握反而不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

1.1 单个鞋眼

单个要形准。鞋眼的造型简单,审视者的鉴定范畴就集中在形体的准确度上。鞋眼的练习可以从圆形或椭圆形的鞋眼开始,轮廓线的规范表达将对眼睛的观察能力和手指的表现能力,以及设计者对画面的掌控能力都会有足够的提高。圆是石膏造型中最难画的,所以在短时间内要画好一个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容易。圆的鞋眼造型以环状出现,圆环以肉眼判断,要上下均衡、左右对称。大圆与小圆之间的距离要一致,线条要流畅肯定,中心点居中,形态描绘清晰。

1.2 成对鞋眼

成对要均匀。第一个鞋眼的造型完成后,在它平行的位置再画一个相同的鞋眼。鞋眼的造型步骤跟第一个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造型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但要看着手上正在描绘的鞋眼,还要时刻观察第一个鞋眼与第二个鞋眼的形态,尽量保证两个鞋眼看上去是差不多大小的,就像是电脑复制拷贝似的。在单个形准的基础上,成对均匀的要求对手和眼的考验程度在不断地加大。

1.3 单排鞋眼

排列要规律。画一对鞋眼,要求两个鞋眼的大小、规格、线条的粗细、眼的间距都要相互参照,互相比对,难度提升了一倍。鞋眼的高级训练项目是一口气画两列平行的鞋眼,两列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从每一个鞋眼规范开始,到每对鞋眼的相似,再到每一列鞋眼的行间距,直至观察者肉眼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分辨出其中的区别,需要一个科学艰苦的训练过程。

1.4 多排鞋眼

多排鞋眼造型过程中,注意调整要关注整体性。多行鞋眼造型时,需根据帮面款式造型的角度和周边帮面,特别是鞋眼片的轮廓造型幅度进行调整,以基本平行呼应于轮廓线为宜,应能体现一定的曲度变化。前后排鞋眼之间的上下位置要对齐,产生散点透视变化时鞋眼的间距要均匀,呈自然状向周边辐射。同时,设计者需要重新审视对象中造型差异比较大的个体进行修改,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要不断地消灭排列之间最大或是最小的鞋眼,提高整体的和谐性。

2 鞋扣造型案例

鞋子的装饰手法多样,各种各样的材料都会使用到,其形态也千变万化,是体现鞋子特色的重要部分。鞋扣,一种通常为黑色而有光泽的球形钮扣,用来扣紧鞋子。鞋扣绘制应该细腻,注意表现饰物的质感,细节的深入刻画,会使鞋子的造型更加生动、传神。扣饰是具有固定和装饰双重实用功能的,也是鞋子上少有的比较精细的部分,是需要我们深入刻画的主要部分,除了表现不同材料的质感以外,还要根据光照来表现体积和厚度。

2.1 素面鞋扣

高光型金属饰件的光泽可以通过工整的笔触、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出来。高光处可以留白不画,同时加重暗部的处理,增进其明暗对比。素面鞋扣造型,是对形的基本训练。素面扣的形态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配件和装饰,轮廓线的表现是对初学者最大的考验。与整体款式造型中对线条的要求相比,鞋扣的线条要更加肯定明确。所有的线条浓度要加深,线条的宽度要严格把握,细而浓为上佳。

2.2 凹凸鞋扣

金属扣上面如有凹凸点,在完成普通扣的基本轮廓线造型后,描绘出凹凸点的形状,所有点的圆心应该可以准确的连成一个圆。绘制方法后,作出凹点或凸点的立体效果即可。凹点紧挨着边缘线往中心点做阴影的描绘,也可以在中心点画一个不起眼的小圆圈表示凹点的底部。凸点的处理则是离开边缘线的位置一个毫米左右,以表现球体的手法进行表现,原则上,凸点的处理也可以理解为半圆形的处理。

2.3 花形鞋扣

女鞋款式配件中,存在形态各异的美丽鞋扣。相对于圆形鞋扣,其造型难度指数马上上升很多。首先,在描绘轮廓线时,需要关注两边的对称关系及每个小的轮廓边线的面积的控制,内眼看起来,小的分解面应该都是一样大小的。画出物体简单的外轮廓的同时,必须留出装饰扣的位置。然后,画出装饰颗粒的轮廓及分解面,如水钻的话,需要在这个时候分割出面的线条。最后要画出物体各部的明暗交接线,画出简略的明暗调子,也可以夸张的画出装饰颗粒的闪耀效果。

3 拉链造型案例

鞋类款式中,闭口拉链和双开拉链这两种在设计上均有出现。实用性拉链更多采用闭口拉链。此种拉链后码的位置在鞋类款式的内侧,造型角度以外侧连续排列的链牙形态表现为主。链牙多以成排的金属齿或塑料齿形态为主,由于每个齿的形状都一模一样,而且每一列齿的数量繁多,均有数十个或上百个。因此,如何短时间内,完成鞋类设计中关于拉链的造型,是每个初学者较为关注的技术点。通常在鞋类帮面上,由于后码都是隐藏在鞋靴内侧,在外在形态上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感观上讲,只要掌握拉链的链条造型和裸露在外部的完整形态的拉链头造型就可以轻松完成关于拉链的造型。

描画两边链条边的衬布。所有的链条都依附在旁边的衬布上,是衬布和面料缝合在一起而不是链条。衬布的形态可以展现为平行线,而打开的链条,为了保护脚部的皮肤不被拉链划到,后面都会设置一块保护皮。拉链造型中,拉链两侧的里皮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其实它的造型特别简单,在拉链的两侧分别画上两条直线,在外面的直线上描绘上细密的车线线条。链条的造型是技术的关键。很多初学者对于像链条这样看似造型复杂、数量庞多的细节就容易退缩。其实,参考前面鞋眼造型的特点和步骤,我们马上能降低链条造型的难度。第一步,简化。鞋类造型设计其实兼具了机械制图的某些技术特点,它不仅仅是设计草图,也是各种结构的标注。从这一意义上理解,能将链条的概念交代清楚更为重要。很多初学者过于追求每一个金属齿的复杂形态,反而失去了链条局部本身具有严谨的规律性特征。

4 鞋带造型案例

鞋带的表现手法以平行描绘和交叉描绘为主。平行描绘是指在帮面上确定好鞋眼的位置后,以平行于口舌的方向,根据鞋带本身的粗细,平行描绘鞋带的形态。平行鞋带的造型技巧,过鞋眼中心点的位置,以略大于鞋眼或等于鞋眼直径的宽度,描绘两条平行于鞋舌的线段。在脚背拐弯位置,鞋带的轮廓线略高于脚背线,以显示鞋带的厚度。在接近鞋眼的位置,鞋带呈收拢状,消失于鞋眼部位。根据鞋眼的熟练,描绘平行线即可表现鞋带的基础造型。在绘制的过程中,呈符号化处理,所有鞋带的粗细在画面上都是接近一致的,不需要有写实性的抖动等效果。根据鞋带形态的不同,圆的和扁的表现手法略有不同,圆的需要做明暗交界线的处理,以表示部分圆柱的效果;而扁的则可以在轮廓线下侧追加一条线,强调它的厚度。鞋带的材质则可以简单处理,斜纹编织或是横纹编织的,加线表现就可以。

鞋带的技术难点是打结部位结头的表现。结头的造型有很多种,以丁字形和井字形为主。丁字形的结头造型比较容易,在鞋带头交接的部位,画两条粗短的垂直线段表示结头,在结头的一侧画出两个弧度线和鞋带的结束部位呈现出蝴蝶结状。或是在线段的中间位置下方画一条平行的线段,线段的两头收紧,消失在上方线段后,绕过原线段反穿回来,形成井字形态的结头造型。为了保证结头的完整性,在结头的一边描画蝴蝶结状结构和剩余的鞋带。

5 综述

作为一名鞋类专业的设计师,鞋类款式的楦型是可以从楦型厂直接挑选或请楦型设计师设计加工而成的,配件可以从专业辅料市场获取,好似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负责鞋类款式鞋帮的设计与变化,其实不然。实际上,鞋类款式造型设计是由鞋的面料辅料、底跟、帮面设计以及各种配饰共同组成。设计师不但要掌握鞋配件的形态结构,还要熟练表现其造型特征,积极参与鞋配件的设计与开发,为产品的款式设计添砖加瓦。

摘要:针对鞋类效果图设计中的难点——鞋配件,包括鞋眼、鞋扣、拉链等部件的造型步骤及表现方法进行阐述,循序渐进地为鞋类爱好者提供关于鞋配件成型的基本过程。

论摄影基础教学之基础 篇7

关键词:摄影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

基础——专业能力发展之根本,摄影基础是摄影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良好的摄影基础能力,影像的表现和主题的表达都会受影响。摄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是为摄影专业和非摄影专业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保证以后的广告摄影、新闻纪实摄影等课程的顺利进行,让非摄影专业的学生以后也能以相机这一工具,获取艺术创作的素材,同时也能以相机为媒介去表达主观的主题艺术创作。这一基础包括了技术基础和艺术基础两大部分,技术基础主要是相机使用的技法和影像的控制和表现。艺术基础,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做支撑,通过摄影作品将艺术美感体现出来,是决定作品成功的关键。因此技术和艺术基础是摄影基础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现行的摄影课程教学中,很多时候体现出来的是因为某一基础的薄弱导致拍摄能力和作品质量的下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细究摄影基础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摄影基础教学中应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相机操作的基本能力

相机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传统相机的操作和数码相机的操作两大部分。传统相机的操作应熟知胶片的类型,特性、安装以及相机相关各部件的功能和操作,学会装片、调节感光度、选择焦点、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等,并借助测光表获取基本准确的曝光,以此积累一定的曝光控制经验。数码相机则在了解焦点、快门、速度、光圈等操作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更多关于数码相机特有的电子功能运用。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相机的使用说明书是一本必读的工具书,每个学生都必须从使用说明书中详尽地了解自己相机的各个功能的操控,可以说,相机使用说明书是学习摄影入门必读的一本武功秘籍。

2 控制影像的基本方法

用相机控制影像的表现基本上是通过镜头、快门速度、景深等来表现的。不同的快门速度,不同的景深,和不同的镜头都有他不同的表现力。每一个焦段不同的镜头都有它不同的表现力,比如,标准镜头,它的所谓标准是指镜头的有效视域范围和人们观看一个场景的所能清晰地看到的区域是一致的,这种镜头叫标准镜头。但是并不等于这种镜头他的透视表现也会跟人们在观看物体时表现出来的透视感觉完全一致,所以才会有为了更好的表现肖像的透视比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85 ~ 135mm的镜头,从具体的影像表现中你能发现,用这一焦段的镜头摄影出来的肖像最符合人眼观察肖像时的透视比例关系,因此这镜头被称之为肖像镜头。而广角和焦段更短的鱼眼镜头,为了扩展视域范围,这类镜头表现出来的是具有强烈透视畸变的影像,近大远小的透视特征强烈地被表现出来并且强化了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除了透视关系之外,不同焦段的镜头还存在着不同的景深表现。正常来讲,长焦段镜头的景深范围要比短镜头的景深范围小,空间距离感会被压缩。所以在选择镜头时应充分考虑拍摄对象和拍摄要求。运用不同镜头的特点进行创作。想要更为空旷、空间层次更为丰富的画面,就要选择焦段适中或偏短的镜头,想要获得更趋平面化的面面效果就得选择较长焦段的镜头。总之,要了解不同镜头的不同表现力,在摄影创作时,主观地选择合适创作主题和拍摄主体的镜头。而景深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由镜头的孔径决定的,其中的原理无法在此详明。但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孔径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小,孔径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大。同时还有焦点越远景深越大的成像特点,当然还有镜头焦段的长短对景深的影响。

3 构图能力和主题的表现与表达

摄影构图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的支撑,所谓的摄影构图,是人们根据成功摄影作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实践经验进而上升而成的理论,在这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对角线构图等。运用这些规律能有效地建立画面的秩序感和美感,突出主题和主体。在拍摄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作品中清晰的让人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一个人、一件事或者是某一题材的一个情节或一个片段。总之主题必须鲜明,使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要表达的东西。

第二,一幅好的照片主体一定要突出,要让人阅读你的作品时第一眼就能看到你的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建立清晰明朗的视觉流程,让观赏者的眼光能在你画面中一眼就注意到你的拍摄主体。

第三,一幅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画面中所有的元素只保留那些对主题表达有效的和能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被摄主体的元素,其他任何影响主体和主题表达的东西都要想办法让其在画面中消失或弱化。

4 画面的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后期调整能力

学会欣赏是一个摄影者必修的基本功之一,只有眼高才能手高,才能从好作品里面学到更多的东西。摄影是一个瞬间还原现实事物,这是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独立存在的艺术特征,这一艺术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的艺术规律,所以欣赏摄影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评价:基本造型因素、技术与技巧、艺术表现的手法及主题思想等。

首先,摄影艺术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因为光所以有了色彩、色调,塑造了形体,因此,欣赏摄影艺术首先要从用光、影调、造型等被欣赏者直接感受到的基础要素入手,从构图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入手,这些要素是建立一副优秀摄影作品的基础,也是欣赏者感受和认知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前提。其次,摄影技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也是成就一幅优秀作品密不可分的条件是触动欣赏者心灵之声的一根弦。第三,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是欣赏照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摄影家在艺术观、主题的指导下,根据创作的需要所运用的不同表现手法。第四,主题思想是摄影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是贯穿从构思到完成作品的全过程,是一种内容与形式在画面上的统一和集中表现。总之主题是灵魂,形式、色彩、构图等都是围绕主题表现而存在的。主题不同,表现形式和构图形式也就不同。要学会从理解主题表现入手去理解和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数码摄影盛行的年代,数字化的影像资料为后期的调整和处理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宽阔的空间,适度的后期手段对摄影的效果表达是有所帮助的,就像传统胶片摄影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的暗房技术来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不要把摄影后期变成一个“做”照片的过程,人为地增加一些原照片没有的或者严重违反客观色彩、影像表现规律的东西(广告摄影除外)。所以,数码摄影的时代,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摄影后期的技术,才能对摄影的最终表现起到一定的帮助。

上述内容,笔者认为是摄影基础课程必须打下的扎实基础,特别是技术基础的内容,更应该是在摄影基础课程的练习中使其变成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将基础技术熟练掌握才可能在关键的时刻捕捉住关键的瞬间。而艺术基础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积累和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表现,在摄影基础上打下的艺术基础,将是这一综合能力提升的坚固基石。所以在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牢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摄影基础之根本,不应哗众取宠地在教学中,过渡地展示作品、点评作品而忽略了这些作品产生的基础技术要素。

参考文献:

[1]纽约摄影学院教材[M].

上一篇:春雨成语下一篇:提交材料规范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