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中英文本的互为激励作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乔治·斯坦纳认为通过翻译,前后相继的两个文本会产生互为激励的作用。在这个辩证融合过程中,文本获得更强力度并能建立起彼此的身份。现选取在西方流传度较高的漫画版《庄子说》中英文本为材料,从文本的加强和重新界定两个方面进行中英文本对比阅读,探究译者在促成异质文化对话过程中所采用的文化策略。可以发现译者一方面强调庄子思想在中西对话中的关键点来重温经典、叩访历史,另一方面采用便于传播的语言和漫画叙事手段来寻求读者的共鸣,最终使异质文化的对话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典籍漫画;漫画翻译;《庄子说》;互为激励;

彭鼓应认为“在中西文化中,最能够在异质文化间进行对话的莫过于庄子”[1]VII。要促进庄子思想在现代文化传播领域的活化,则需要延续这种对话性。不同文化之间对话要有共性才能产生连接,要有差异才会形成沟通。此时,共核性与差异性并存,两种文化相互转换产生新的活力,这样的状态符合斯坦纳对文本“互为激励”作用的描述。斯坦纳认为文化具有拓扑的性质,他在介绍文化的拓扑变化时,依次论述了“替换”(substitution)、“置换” (permutation)和“互为激励” (interanimation)[2]460-476这三种拓变程度逐步递进的变换形式。李春将这三种形式分别翻译成“替换”“排列”和“互相激发”[3]9,以并列的方式列出。廖七一认为在多种拓扑变化形式中互为激励作用是“前后相继的两个文本之间更强的纽带”,因此将其作为一种“更高的”形式单独列出[4]122-123。互为激励作用为研究相异文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大胆的猜测。现以中英文对照版的《庄子说》为研究材料,考察互为激励作用产生的基础、具体呈现形式和发生路径,从价值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挖掘译者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指导典籍漫画的外译。

二、《庄子说》中英文本互为激励作用产生的基础

(一)庄子思想的现代性

《庄子》这部诞生于战国时期的著作现在读来仍具有独特的思想魅力。《庄子》不是普世性的行为准则,也不是故作高深的空洞言语,《庄子》的思想中蕴含着“重建天下秩序的努力”[5]118,由此体现的自由思想和开阔视域与现代性思想颇为契合。其次《庄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庄子会用有趣的寓言故事表达深远的思想,能以“民间思想的形式”来建构“士大夫的精神人格”[5]117。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庄子思想在现代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蔡版漫画《庄子说》的世俗性改编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是他第一本以哲学思想为主题的漫画作品。在第一本《庄子说》获得成功之后,蔡志忠之后创作的其他典籍漫画也沿用了类似的风格。《庄子说》中的人物笔画简洁生动,颇有神韵。庄子本人在漫画里是一个大脑袋小眼睛的有趣形象。漫画中可爱的形象使得庄子获得更大的亲和力。《庄子说》中的人物都配上了生活化的对话,使庄子思想更具社会性,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紧密。此外,蔡志忠对于每一个故事都加注了自己的阐释点评,对庄子思想起到了祛魅的作用,这样也在无形中扩大了《庄子说》的阅读群体。

(三)译者布雅对《庄子说》的重新定位

译者布雅是一位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的专家。他所作的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翻译,而是加入了自己对庄子以及庄子思想的判断。布雅对《庄子说》的重新定位简而言之是从通俗性向思想性的回归。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向世人强调庄子的历史地位,二是结合史实和《庄子》原著发掘漫画故事背后的思想性。译者从翻译漫画开头庄子生平时就奠定了这样的基调。《庄子说》原文的开头没有介绍庄子的生卒年月和主要贡献,只是用悲伤的笔调勾画了庄子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在译文中,布雅首先列举了与庄子同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强调了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其次他对庄子所处时代的历史事件增加了自己的评价,例如他将战国时期现实世界痛苦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争夺土地和权力。漫画家以情感带动文字,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而译者用写实的语气介绍庄子和他的思想,力图让历史事件再现,使读者觉得庄子思想的形成是一个符合历史逻辑的事件。通过这样的改写,译者将漫画中有关个人的小历史变成了有关时代的大历史。

三、《庄子说》英译本的加强作用

互为激励作用的神奇之处在于:无论作品的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有多大的差异,它总能使作品之间产生联系。[2]476-477而译者在其中起到了寻找并强化文化共核性的作用。《庄子说》的英译本就内容而言,主要强化的是庄子思想和重要历史知识,所以能发现一些增译和注释等深度翻译的痕迹。就翻译方法而言,译者利用直译、音译、逐词翻译等偏异化的方法保留庄子思想的精髓,真实再现古代生活场景。通过翻译,文化的共核性得到彰显,仿佛两种音乐在同样的频率上达到共振的效果。

(一)庄子思想

陈鼓应认为庄子思想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进行中西方对话的,例如他的“审美心境”“宇宙视野”和“自由精神”,与人类的现实需求、全球化视域及现代性意义相呼应。[1]VII这些思想从漫画到译文都连续地继承了下来。

1.宇宙观

在诸子学说中,道家对于宇宙是最有好奇心和兴趣的。[6]103战国时期天文研究不够发达,庄子仍然充满想象地追问宇宙的边缘。庄子曾借一飞冲天的大鹏视角直抒胸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6蔡志忠对这段文字的改写以及布雅的翻译可以让人感受到文化的螺旋前进轨迹。蔡志忠的改写为:“大鹏又抬头向上望,只见天色苍茫无际,天地和它浑然混合为一了”,布雅的译文为:“The sky is blue,but is that its real color,or does it just look blue because it is so far away and goes off into infinity.When the Peng bird looks down,it sees the same azure expanse.”[7]129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显然选取了《庄子》原著中的文字作为底本。正如原著中随处可见的二元对立,庄子在讲天色也用了远近虚实相对立的概念,提出了两种猜想。而后庄子从对立的概念中跳脱出来,化身鹏鸟将视野置于更广阔的天地间,得出天地一色的结论。而蔡志忠漫画中的文字却跳过了二元对立的猜想,对苍茫的天色进行了天人合一的一元化解读。译者选取原文的选择性问句进行翻译,在意义上做到了回归。虽然布雅的译文和蔡志忠的解读最终都是走向了统一,但是二元对立更符合西方人的“文化传统”[8]19,所以译者保留了《庄子》原著中二元猜想的过程。

2.平等视角

庄子思想中还具有一点现代性的部分,就是看待社会各阶层的平等视角。庄子中除了有学者们研究较多的圣人、至人、神人之外,还有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匠人。庄子能将视线投射在他们身上,已经具有思想上的先进性了。同时庄子还能从他们身上领悟生活的真谛,发掘他们身上的不平凡。直到今天,道教伦理中“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仍是多元化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和优越之处。[9]117庄子给匠人命名的方式通常是职业加上名字,如庖丁和梓庆,对应的译文分别是“a butcher named Paoding”[7]30和“Qing,the official carpenter”[7]188。伯乐的名字前没有加职业,英语加了注解,所以伯乐被翻译成了“the great horse trainer Bo Le”[7]155。已经步入政坛远离屠夫本行的屠羊说也译成了“Yue,the goat butcher”[7]219。无论是能工巧匠还是政坛新秀,译者一律以劳动者的身份进行翻译,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实践者的赞赏之情。

(二)历史知识

1.历史故事

布雅在翻译历史故事时不是进行零碎的历史知识讲解,而是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帮助读者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和历史背景,使读者置身于历史故事当中。

《庄子说》中有一篇有关叔山与孔子的故事,故事中叔山被砍去脚趾行动不便,只能用脚跟走路去见孔子。孔子从他步态判定他是一个罪人,所以认为见面也无用。叔山说了一句他想保全身上比脚趾更宝贵的东西即离去。这个故事中,孔子因以貌取人而走下神坛。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解释了叔山为什么没有脚趾,帮助读者理解孔子拒绝见叔山的原因。漫画介绍主人公叔山时,只有一句话,即“鲁国有一个被砍去脚趾头的人,名叫书山无趾。”[7]44译文的人物介绍变成了两句:“There once was a man in Lu by the name of toeless Shushan.Shushan had his toes chopped off for committing a crime.”[7]44其中第二句介绍了书叔山没有脚趾的原因,这涉及了中国古代的肉刑。肉刑始于奴隶社会,到汉代才废除。它不仅仅能惩罚犯罪,而且能留下侮辱性的标志来警告世人。译者介绍肉刑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发展。结合解释再看这个故事,孔子以貌取人也算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二是引发读者对于畸人形象的关注。庄子塑造了很多畸人,他们“不可思议”的外表加强了“说出话的权威性”[10]63。作为一个畸人,叔山突破了肉刑给他造成的精神枷锁来追求内心的圆满,他所说的话也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2.物质和文化生活

通常来说,“器文化层比道文化层更容易传播和接受”[11]160。为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古代物质和文化生活,布雅会深入探究相关物质词汇的内涵并加重笔墨进行翻译。译者没有因为底本是一部漫画而使用浅译,相反的,他利用经过考据的翻译让漫画译本更好地发挥了教育功能。

庄子擅长于用浪漫的语言表达天真的内心。庄子一生贫寒,死之前弟子打算厚葬。但他并不打算怎么做,于是说了一段话,显示了他生活贫穷,心却不困顿。他说:“那又何必呢,我死后用天地作棺椁,用日月做双璧,用星辰做珍珠,用万物作礼品,还有什么葬仪比这更好地呢?”[7]126译文为:“Why bother?After I die,use heaven and earth as my coffin;use the sun and moon as burial jades,the stars as jewels,and everything around me as ritual wares.What funeral could be better than that?”[7]126中国古代讲究重殓厚葬,要求丧葬器物极尽奢华。庄子对物质的低要求不仅是因为他的贫穷,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崇尚自然朴素之美是庄子审美观与文艺思想的纲”。[12]195布雅除翻译“珍珠”使用上位词珠宝(jewel)外,包括极繁的“棺椁”“双璧”“礼品”和极简的“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均用直译的方法逐一译出,突出了两者的对比,强调了庄子对天地之大美的推崇。

庄子在讲时间长短的相对性时,提到了一个生物“朝菌”。朝菌是一个神奇的生物,朝生而暮死。对于朝菌这个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寿命很短的菌类,二是像蜉蝣一样的小虫子[13]15。华兹生采用直译,把朝菌译成了“morning mushroom”[14],符合第一种解释。蔡志忠在漫画里把朝菌画成了小虫子,与第二种解释相吻合。相应的,布雅的翻译是汉语拼音“Zhaojun”[7]6,用以表示朝菌是一种小虫子的名字,而不是一种菌类的名字。

类似的历史知识普及还有有关历法的翻译,例如“五月六月时”被译成了“in the fifth and sixth months”[7]182。故事发生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周王朝衰落了,与之相伴而生的周历也被其他诸侯国所废弃,当时出现了各个地方有自己历法的情况。那时的“五月六月”不是现代农历的月份,更不是阳历的月份,因此译成第五个和第六个月是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

四、《庄子说》英译本的重新界定作用

互为激励作用还有一方面是重新界定。重新界定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两种文本背后文化的本质差异,承认并且欣赏差异之美。《庄子说》英文本的重新界定作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英语语言习惯,二是漫画的文本特点。这两点分别从文化和文本方面给译者的翻译设定了一定的限制。布雅在翻译时首先做到的是弥合差异,因此他会通过改译、替换等手段对影响读者理解的概念进行淡化处理。同时这两方面因素也给译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译者可以凸显并且利用差异,所以能看到译文中使用漫画叙事手段进行跨模态的翻译和改写。

(一)英语语言习惯

语言中暗含的民族文化和思维习惯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是不容易凸显出来的,但在遇到其他译本时会“强化自身的存在”[4]123。重新界定在翻译中可以体现为表述方法的改变、词义的淡化、英语俗俚语的使用以及修辞方法的置换等等。

1.语言逻辑

就像传统水墨画习惯留白一样,汉语在表述时也会有留白现象。这样做可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英语则倾向于把话说完整,避免产生歧义。在《庄子说》里路人见到西施眼泛桃心,而鱼却翻着白眼沉到了水底。蔡志忠通过画面表示了人和鱼好恶的区别。叙述部分“鱼看了西施,可能就沉到水里去了”这句话没有对美丑进行判断,读者可以结合语境体会鱼的感受,而译文直接把鱼“沉到水底”改成了“swim away in disgust”(恶心地游走了)[7]23,解释了鱼沉到水底的原因,判断美丑的意味更加明确。就像中文读者阅读原文能够进行联想一样,英文读者阅读译文也不会觉得有冗余信息,从表述习惯的差异也可以窥见思维习惯的差异。

2.词汇

为照顾英文读者阅读时的感受,译者在词汇方面也会做出顺应性调整。译者首先会使用一些名词的上位词来淡化词语的文化色彩,例如“天的箫声”被译成“music of heaven”[7]17,“云霄”“排箫”等乐器都被译成了“instruments”[7]18。其次,译者还会将现在已不常用的古代词汇替换成现代用语,例如“五石”被译成“five gallons”[7]9,“三釜米”译成了“five pecks of grain”[7]216。此外,译者还会使用一些俗语和口语化的表达,比方说“名算老几?”被译为“Fame is for the birds”[7]154,其中“for the birds”是英语的俗语,意思是荒唐可笑、毫无价值。

3.修辞

在修辞方面存在美学冲突时,译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置换。庄子用循环往复的句式,讲了时间的相对性。他以灵龟和椿树为例讲了漫长的时间对于生命长的生物来说就显得很短了,只相当于它们生命中的一个春季,一个秋季。原文是“可是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八千年对于它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7]6-7其中的重复让中国读者读来颇有韵味。重复是一种很古老的中文修辞手段,例如《诗经》中就有许多循环往复的片段。但在英语中重复用得较少,如果需要有循环的效果,会使用近似的词语或者在重复中带一些变化。布雅的译文为:“However,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u,there lived the giant wonder tortoise,to whom five hundred years was a mere Spring.And a long,long time ago,there lived the geri-tree,to which eight thousand years was a mere Autumn…”[7]6-7在将这带有重复的段落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译者进行了省略,在前一句中仅留春季,后一句中仅留秋季,两个分句就形成了对应而非重复的关系。

(二)漫画文本特点

译者在翻译中把握了漫画语图互文和音画同步这两方面的文本特点,利用漫画的多模态表现力来调动读者的感官,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从而增强了译文的传播效果。

1.语图互文

在故事“真正的画师”中,宋元君要找人画画,在一众恭敬的画师中只有一人悠闲自在,此人回到住处后依旧恣意潇洒,宽衣解带裸坐在地上。宋元君得知此事后,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画师。故事中的动作“坐”没有单纯译成sit,而是译成了“sit cross-legged”(盘腿而坐)[7]195,这既与图片上的坐姿相映衬,也向读者暗示了战国时期盘腿而坐是不够正式的。画师选择了让自己觉得自在的盘腿坐,表示了他在人前人后同样潇洒。

还有个故事讲楚国有一次大会天下诸侯,鲁国和赵国都献上美酒。漫画中两个酒器上分别写着“鲁酒”和“赵酒”,翻译分别是“Vin de Lu”和“Vin de Zhao”[7]53 (vin是法语,意为酒)。译者用法语来翻译“鲁酒”和“赵酒”,使酒的名字带了一点洋味儿,正好也符合当时楚国的国情,因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国文字的书写都是有差异的。

2.音画同步

电影和漫画之间存在互鉴的关系。电影在情节、角色、技术等方面给漫画带来创作源泉,漫画也可以改编成电影。[15]10阅读漫画有类似看电影的感受。图片类似于一幕一幕的电影画面,对话气泡中的语言可当作台词。译者可以借用电影放映的音画同步的特征,从声音上增加漫画的表现力。

布雅使用了改变拼写的方法造成词汇发音上的变形,使画面增加声音上的想象。《庄子说》中有个情景是一个宋国人去越国卖衣服。蔡志忠把他卖衣服的场景画了下来,还给他设计了吆喝声“来买衣服吧!漂亮又新潮的衣帽呀!”译文为“Get yer shirts,beeyooteeful hats and shirts for sale!”[7]16译文中的拼写让人看着就能忍俊不禁。如果默念这句话的发音,读者能通过拖长声音的“beeyooteeful”(应为beautiful)体会宋人吆喝之卖力,也能通过“yer”(应为your)这个带着懒音的口语表达来感受越人耳朵中异乡人的口音。

其次,布雅充分利用漫画文本中常见的声音表现手段——拟声词来传达人物讲话时的感情。《庄子说》讲啮缺问王倪是否知道万物的知识有共同标准时,王倪回答他也不知道。啮缺因此感叹道:“真是失望啊……”[7]21译文为“Sheesh! What a let down…”[7]21,增加了叹词“sheesh”来表达失望之情,能使人联想到啮缺说这句话时的语气,语言表达更传神。

五、结语

异质文化的对话,不是指两种文化面目全非的混合或是某种文化自身声音的消失,而是指两种文化互相沟通以期达到和而不同的状态。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蕴藏着巨大的文本生产力。通过强化和重新界定,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核性能更清晰地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所凸显出来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的特征和身份。从英文译文可以看来,译者认同并强调庄子达观、宽容、平等的思想,同时也会不自然地流露西方生活和现代媒介的印记。庄子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思想家。通过翻译,庄子的故事在异质的文明中得到活化。是翻译让读者和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走向了彼此。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Steiner,G.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李春.文学翻译与文学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

[4]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2004.

[5] 陈赟.“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现代哲学,2020(2):115-123.

[6]沈顺福.从观念史的演变看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J].管子学刊,2020(1):99-108.

[7]蔡志忠.庄子说(中英文对照版)[M].布莱恩·布雅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3.

[8]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姜莉.近年来庄子研究英文期刊成果评述[J].国际汉学,2018(4):114-152.

[10]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M].周炽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4.

[11]陆静.当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12] 顾象生,将风.中国文艺批评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夏得靠.《庄子逍遥游》“朝菌”解[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10):15-17.

[14]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OL].[2021-5-10].http://www.hzlib.net:7080/rwt/CNKI/https/PSTYE3LCMW3YGLUIPF/english/chuangtzu.html#1.

[15]Zanettin,F.Comics in Translation:an overview[A].Zanettin,F.Comics inTranslation[C].New York:Routledge,2008.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