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庄子》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羲之与《庄子》(推荐8篇)

王羲之与《庄子》 篇1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年 暮春三月初三,邀集宦游或寓居越中的谢安、支遁、孙绰、许询等达官显贵文士骚客42人,在会稽兰渚山下兰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咏诗饮酒。不然,罚酒三觞。这些名士们共作诗37首。王羲之汇集各家诗作,乘酒醉兴起,写下了共324个字的《兰亭序》,又称《兰亭诗序》、《兰亭集序》。历史上称这次聚会为兰亭会、流觞高会等,意为群贤高会,儒雅风流。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译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这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互相交住,转瞬间度过一生。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墓年会很快来临。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融。

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首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啊!”这岂不很可悲吗!

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错误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荒谬的。后世人看现代人,正如现代人看古代人一样,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集会者的名字,抄录下他们吟咏的诗篇。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产生一番感慨。

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

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王羲之与《庄子》 篇2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号澹斋, 汉族, 原祖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 人, 后迁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 ,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曾任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 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早年从卫夫人学书, 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 诸体备精。其草书秾纤折衷, 正书势巧形容, 行书遒媚劲健, 千变万化, 纯出自然, 对我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 故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俱入神妙之境, 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 世人合称为“二王”, 存世传本法帖有《兰亭序》、《乐毅论》、等。

王羲之除了有书法作品传世外, 世上还传有六篇书论。这些书论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可确信为羲之书论, 如其《自论书》;二是在初唐时便属“代传”的羲之书论, 可以确认其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 但是否为羲之所制却历来有争议。它们收录在唐人所辑的书论丛编中;三是由宋人书论丛编收录, 但宋以前未见提起的羲之书论这部分情况更为复杂, 其时代、撰者都值得斟酌。尽管如此, 至少六篇书论可视作大王派书法理论的最初说明与总结。

二、《书论》原文及评析

(一) 《书论》原文

凡书贵乎沉静, 令意在笔前, 字居心后, 未作之始, 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 故须迟, 何也?笔是将军, 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 何也?心是箭锋, 箭不欲迟, 迟则中物不入。夫字有缓急, 一字之中, 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 下手一点, 点须急, 横直即须迟, 欲‘乌’之脚急, 斯乃取形势也。每书欲十迟五急, 十曲五直, 十藏五出, 十起五伏, 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裹, 此暂视似书, 久味无力。仍须用笔著墨, 下过三分, 不得深浸, 毛弱无力。墨用松节同研, 久久不动弥佳矣。

(二) 《书论》评析

《书论》, 迄今书界都认定确为王羲之所撰, 是一篇技法美学论文。从数百字的短文内容前后重复来分析, 也不能排除后人集缀的可能性, 很可能由后人穿靴戴帽强凑成文。不过虽有词语上的差错, 却也有当时一般人难以伪托的真知灼见。

因为无筋无骨, 笔锋孤露的笔画太浮薄。浮薄为什么不美?以人观天地, 天地人格化了;以人观书法, 书法人格化了。在现实里, 人鄙薄浮薄之人, 作为人的精神气格对象化的书法形象, 人也以浮薄为丑。把书法形象当做人格化的、人的心志、形质的形象来创造, 从不自觉到自觉, 人们不断地摸索、实践, 虽然到现在还不是所有书家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但一切具有美学价值和意义的书艺却不能没有这一点。

三、《笔势论十二章》简介及评论

《笔势论》一篇, 乃教人习字者也, “是一篇思想有一定体系的技巧论文”, 托名王羲之而传于世。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关于此篇的记载是孙过庭的《书谱》, 其中有“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云云, 由此可知, 《笔势论》至少在唐初时已经流传于世了。

(一) 《笔势论十二章》简介

《笔势论十二章》原题为《笔阵图十二章》王羲之撰。载于唐代韦续《墨薮》。《墨薮》原题为《笔阵图十二章》说明此文与《笔阵图》、《题后》有联系, 而《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 意乖言拙”, 所以他断定此文绝非出于右军之手。孙过庭所说的《笔势十章》是否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十二章已无从查考。《笔势论十二章》是否是王羲之所撰仍值得探讨, 但认为是王羲之一派的书论, 则无大的争议。

(二) 《笔势论十二章》评论

《笔势论十二章》也被指为王羲之撰。以其中“创临章”为例, 与《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比较, 原来的“心意者将军, 本领者副将”被改成“本领者将军也, 心意者副将”。如果前论尚有王羲之的原意, 后者就篡改得缺乏常识了。这确实给王羲之帮了倒忙。其十二章中, 有泛论书理者, 有讲具点画笔法者, 有讲结体构字者, 体例芜难, 是语录、散论的拼凑。

四、总评与启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后人以这些书论衡鉴右军书法, 也常得印证。这些资料揭示了王羲之的“书论”价值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技法揭秘

《笔势论十二章》系王羲之所作, 被认为是王羲之对写字技法揭秘的书论名篇, 如《笔势论》凡十二章:创临章、启心章、视形章等;其从用笔而言, 论及藏锋、侧笔、等方法和笔势。作为书法爱好者, 乃至书法研习之人, 在书法临摹及创作过程中, 将每字的书写运笔凝入王羲之的笔势意味, 自然会使自己的书法具有古人先贤的书法意境。

(二) 法创作论

首先, 王羲之多次将书法创作比拟为一场鏖战。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纸者阵也, 笔者刀稍也, 墨者銮甲也, 水砚者城池也, 心意者将军也, 本领者副将也, 结构者谋略也, 飏笔者吉凶也, 出入者号令也, 屈折者杀戮也。”在《创临章》中也有相似的说法。战争是一种多方面的较量:装备、工事、谋略、士兵之素质、将帅之才能。书法创作类此, 除笔墨纸的精良外重视“心意”、“本领”、“谋略”, 用心意操纵“兵法”, 才能出奇制胜。此论对后世影响颇巨。《书论》云:“夫书者, 玄妙之伎也, 若非通人志士, 学无及之。”以上所引, 都是王羲之的经验之谈。

(三) 揭示书法美学原理

首先, 书法讲究意象之美。王羲之论点画之美, 则云:“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衙, 或如蹲鸱, 或如科斗, 或如瓜瓣, 或如栗子, 存若鹗口, 尖如鼠屎。如斯之类, 各禀其仪。”在《健壮章》云:“行中廓落, 如勇士伸钩, 方刚对敌, 麒麟斗角, 虎凑龙牙, 筋节拿拳, 勇身精健, 放法如此, 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 皎在目前, 发动精神, 提撕志意, 光剔精思, 秘不可传”。王羲之就是这样, 在书法中赞扬壮怀斗志, 催人奋发!

摘要: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存世传本法帖有《兰亭序》等。其草书秾纤折衷, 正书势巧形容, 行书遒媚劲健, 千变万化, 纯出自然, 对我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王羲之除了有书法作品传世外, 有代表性的《书论》与《笔势论》对后世是影响也是极其重要深刻的。本文将针对《书论》与《笔势论》进行全面的剖析与解读。

关键词:王羲之,《书论》,《笔势论》

参考文献

与王羲之一起学书法 篇3

面对他们的冷嘲热讽,小白的脸涨得像煮熟的螃蟹。“闪开!”他推开他俩,冲出了教室。

他一口气奔到了学校后面的墨池前。面前的池塘里蓄满了墨绿色的池水,深不见底。这就是传说中书圣王羲之练习书法的地方。

委屈的眼泪,从小白的眼睛里流了出来。他写的字确实相当对不起观众,他原本想通过参加书法大赛来激励自己练字,不料反而遭到嘲笑。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王羲之一样,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呀,这样,上课的时候,自己就能像阿杜一样自告奋勇地去爬黑板,奋笔疾书地写完,然后在同学们崇拜的目光中洋洋自得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小白,你干什么,你千万别想不开呀!”追过来的马力企图把岸边的小白给拉住,小白向后一退,脚一滑,扑通一声,滚到了水里。“救命呀。”小白拼命挣扎,可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却暗潮涌动,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他卷进了水底下的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很黑,小白的肺都快被憋炸了。看到前面有亮光,似乎是出口,他手脚并用,一鼓作气游出山洞,浮上了水面。等小白抹掉脸上的水滴向岸边一望,愣了,原本喧嚣的校园,高耸的大楼,如今全没了,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翠竹掩映下的五角亭,以及一个正在五角亭里拿着毛笔练字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大约六七岁,一副古人的打扮,穿着宽大的长袍,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练字练得十分专注,直到小白爬上岸,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吃惊地跳了起来:“你,你是谁?怎么来我家的?”“我叫李小白,不小心掉到水里,钻出来就到这里了。你是谁?”小白抖着身上的水说。

“我叫王羲之。”

“你叫王羲之?”小白惊喜地瞪大了眼睛,难道,墨池下的山洞是时空隧道,自己穿越到晋朝,遇到了在墨池边练字的书圣王羲之?

“现在是晋朝吗?”

“当然了,现在是晋永嘉四年。”王羲之疑惑地打量着他,一副你这人智商是不是有问题,连什么年代都分不清了的表情。

“书圣呀,遇到你,我实在是太太高兴了,求求你,教教我书法吧。”小白确定了自己的疑问,一把抱住了王羲之。能亲眼见到这个自己仰慕已久的超级偶像,他激动得快要疯了。“你弄错了吧,我不是什么书圣……”

“不会错的,你就是未来的书圣!在我们那个时代,你的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来,偶像,让我欣赏欣赏你的墨宝。”小白拿起了王羲之面前那张写满了字的纸。“啊?”小白惊叫起来,不过不是欣喜的叫,而是失望的叫,“这就是你写的字?有没有搞错,扭曲得简直比我的火星字还正宗。”

王羲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在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的弟子中,我的字是最臭的,我那个书法最好的师兄王述总是嘲笑我,所以我不愿意和他一起上学,而是躲在我家后花园里一个人练字。”

“难道历史书上写错了,小时候的王羲之根本不是书法神童?”小白百思不得其解,但看到王羲之这水平,小白学书法的热情立刻被大风吹到了太平洋,“算了,现在先不想这些了,有没有衣服,借我穿一下。”刚才在水里,小白的衬衫和短裤都被水给卷走了,如今身上只有一件小小的三角内裤。

回房间拿来衣服,王羲之又丢下小白旁若无人地练起了字,无聊的小白只好跑到外面,在这一千多年前的临川城逛起了街。太阳落山的时候,无家可归的小白又来找王羲之了,不但蹭他的饭,还蹭他的床,与他挤在一起睡。

可第二天一觉醒来,小白便傻了眼,他发现自己的脸上,肚皮上,衣服上,全都是毛笔字,这都是王羲之干的好事,他不但在白天练字,即使在晚上梦游的时候,也不忘挥毫泼墨一番。

“你这个书痴可真用功呀。”小白边用水洗身上的毛笔字边感叹,“不过,看你这些字,似乎比昨天好点。”

三天之后,当再次拿自己身上的字和王羲之当初的字作比较的时候,小白发现,王羲之的字确实是进步了,虽然仍然不是那么美观,可已经由火星字进步成了地球字。

王羲之的表现令小白刮目相看:“我现在确信,你就是我寻找的那个王羲之了。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凭你这种勤学苦练的劲头,你一定会成为书法大师的。”

“真的?会超过那个长着一个大鼻子的王述吗?”王羲之期盼地问。

“岂止是王述,连你的老师卫夫人都会超过,我保证,你会成为古往今来的书法第一人的。”这个包票,小白这个熟读历史的后人可是敢拍着胸脯打的。

“写字比我还臭的你都能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书圣,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的。从今天起,我要和你一起学书法。”小白决定。

从此,小白便与王羲之一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对书法的学习中,一起钻研一本线装的书法书《笔说》,一起在五角亭里练字、比字,谁写得差,谁就去墨池里洗刷砚台——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都落到了小白的头上。

就这么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一天上午,小白突然惊觉,原本碧绿的池水,如今已经被染得就像墨水一样黑了。

这么说,染黑墨池的,并不是王羲之,而是我了?李小白美滋滋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中午,去卫夫人那儿上完课的王羲之回来后,兴冲冲地招呼小白:“快,帮我研墨。”他自己则找来一块光洁的木板摆到了桌子上。

“干什么?”小白问。

“皇上要从我们中间挑选一个书法好的,为他起草诏书,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篇祭祀用的祝词交给皇上,供他挑选。”王羲之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狼毫笔,挥毫泼墨,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祝词。

“哇,你这字就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实在是太棒了。”小白赞叹,“不过,这种水平的字,并不是只有你能写出来。”经过这段时间的书法特训,小白已经由一个书法菜鸟升级成了“大虾”,他拿起一支毛笔,也一挥而就。“怎么样?”小白得意地问王羲之。“与我的字相比,确实有些神似,”王羲之点头,“可你刮刮我的字试试。”小白拿起一把小刀,把木板刮了一层,墨迹竟然还在;又刮一层,仍在;再刮一层……

“天哪,你的字竟然入木三分!”小白彻底地服了,他可没有这么雄劲的笔力。

下午去送木板字,回来后,王羲之满脸春光灿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选上了,王述原本以为稳操胜券,正准备摆酒庆贺呢。这下子,他那大鼻子红得像熟透了的辣椒。”“这下子,看那个王述还敢欺负你?”小白高兴地说。可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傍晚,正当他俩一起蹲在墨池边洗刷砚台的时候,小白偶然一回头,突然看到一个大鼻子的小男孩,正举着一根棍子,向王羲之的身上打去。是王述,这个坏蛋来打击报复王羲之。小白来不及多想,转身向王述扑去。咚,王述一棒打到小白的头上,扑通一声,小白一头栽进了墨池里。

等小白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马力的怀里了,他和马力的全身都湿漉漉的,看来是马力下水把他给捞上来的。“王羲之呢?他没事吧?”

“可怜的小白,刚才在水里,他的脑袋一定是进水了,竟然关心起一千年前的死人了。”马力满脸的同情。

“我说小白,你只是字写得臭点儿而已,至于为这就跳湖吗?”阿杜揶揄道。

庄子本性与物性[模版] 篇4

故事: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只船啊?”

法磐回答:“只有两只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只船呢?”

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是这两条船。”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世人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支点。

我们的庄子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他却能安贫乐道,过的逍遥,自在。

在《庄子·逍遥游》中,他写到“若夫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有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但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游。

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只有释放了自己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人的本性不应该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顺乎自然,就能获得人生的快乐。他在《列御寇》中奖了一个故事:庄子和曹商的故事。

庄子说过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在我们的这种以圣贤为规矩法度的价值标准中,“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也就是说,从尧、舜、禹大治天下以下,人们无不在以外在的物质标准去改变人的本性。

现实生活中的人

有一人,做媒体出身,后来开始从事房地产业,资产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成功。他离开媒体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媒体是他最喜欢的事业。但是为什么要去做房地产呢?他说:因为我要为我将来的家庭和孩子负责,要给他们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违背了我的“心”,我必须要有更多的金钱。

他结了婚,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钱也挣得很多,生活也应该挺好了。忽然他说,他要移民,去一个很远的国家,而且先是让他的妻子带着孩子过去,而他则还要继续在国内挣钱。为什么他那么喜欢他的妻子和孩子,最终却要和他们分开呢?

他的回答是:“以我们家现在的资产,这个孩子如果在国内上学,我担心孩子会被绑架。所以我要将他们送走。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利真的越大越好吗?

庄子与惠子扩写 篇5

惠子正坐在府中无聊地打盹,见老朋友来找自己消遣时光,自是十分乐意。于是二人一道出了城,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濠梁的桥上。庄子看到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不由得感慨道:“这鱼儿在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正是鱼儿的快乐啊!”惠子在一旁听了,不屑地回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淡淡一笑,说:“你又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心里很不高兴,他想:庄子他这是故意针对我吧,哼,这次偏不让你如意。惠子心里打着小九九,脸上却不动声色地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想法,可你也不是鱼儿,你一定也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庄子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那鱼儿正自由自在的和水草嬉戏。惠子见庄子不说话,心中暗自得意,正准备好好奚落一番,一旁庄子的声音传来:“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吧。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那我现在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惠子一愣,顿时哑口无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庄子却已经下了桥,慢悠悠地向家里去了。

惠子憋着一肚子的郁闷,看着那个远去的身影,却又无可奈何,愤愤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扑通”一身,水里的鱼儿仓皇四散……

★ 扩写范文大全

★ 《穷人》扩写

★ 《沁园春》扩写

★ 塞下曲扩写

★ 扩写《夸父追日》

★ 《塞下曲》扩写

★ 邯郸学步扩写范文

★ 拓展游戏介绍:红黄帽子

★ 关雎的扩写

庄子学说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篇6

庄子学说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姓名

韦金梦

班号 018

指导老师 李宁琪

2013年6月25日

庄子学说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一、庄子其人与其思想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在思想上,他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通常被并称为“老庄”。庄子发展并丰富了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是由战国时期庄子所著,也有说其中有些内容由后人所著加。历史上关于庄子的记载较少,后人只能通过《史记》和《庄子》来了解一些。《庄子》一书现存世版本共计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一书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巨大,其兼具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除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外,其独特的散文集式写作手法,在当时独树一帜,被古往今来名家所推崇。

《庄子》的哲学思想秉承老子且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主要体现在庄子的自然观,其最高概念和范畴是道,形成了庄子的学说。庄子的大道是德行的根本。庄子的认识哲学创建了“相对论”认识观。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人生哲学形成了庄子的核心思想。

庄子哲学不乏管理智慧,其对于治国治企均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其中一篇“应帝王”中说:“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意思是说圣贤的人治理国家难道只去治理社会外在的表象吗?管理国家必须先自正而后感化他人,这不过是让人民尽其所能罢了。管理之道同于治国之道,管理者不能自正,怎么可能管好企业呢?管理者要明白怎样去管理,如《庄子》所说:“汝游心于淡,和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要淡泊于心,神气恬静,政策和措施的施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恰到好处。管理者应有管理境界,如《庄子》所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持;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庄子的思想、生活态度、文学,在他表达和实现的途径与过程中,蕴藏着深刻与丰富的内涵。这不但给后人提供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模式,而且 也成为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精神来源,为后世开启智慧之门。在现代企业企业管理中,亦可通过《庄子》窥得管理精华之一斑。

二、管理哲学

同孔子、孟子、老子等人一样,庄子的智慧也是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他最主要的思想深深地体现在《庄子》内篇,而外篇主要是庄子学生的著作,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杂篇也同样值得管理者借鉴。

《古木与雁》的故事讲到: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的家中作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繁杂无序的社会呢?”庄子回答说:“还是选择有用和无用之间吧,虽然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掌握了,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规律,但已经可以避免许多争端而足以应付人世了。”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面对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人才的管理尤其明显。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正地方也许就能为你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收益。某个单位里调来了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里是个能人,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四个月过去了,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者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中表现保守的他,简直象换了一个人。聪明的领导人应该学会发现人才的优点,使得人尽其才,尽量避免人才浪费。审慎选择适当人选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靠平日不断地观察,留意每个人的发展动态。在检视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掘能干的部属,并且还要剔除办事不力的员工。

《庄子·太宗师》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句话常被用于爱情之中,相濡以沫更成为坚贞爱情的至高表现,但是,现在的我们却更多的选择“相忘于江湖”,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明白因地制宜的道理。无独有偶,在营销生活中,因地制宜也是制胜法宝,肯德基在中国的21年,是“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21年,是因地制宜的21年。为了适应中国人口味的需求,它生产具有中国特色的豆浆、油条等,备受广大顾客欢迎。但如果肯德基在中国的土地上仍坚守自我,不肯改变,那它在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相忘于江湖”是一种逍遥自得的洒脱,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造。

《庄子·逍遥游》中讲道:水汇积得不深,它就没有力量浮载大船;风聚积得不雄厚,它就没有力量托负鹏鸟巨大的翅膀。现代企业若要在市场中占稳一席之地,若要在行业中引领潮流,就必须具有战略远见,创造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打造最卓越的团队,提炼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积淀了深厚的功力,才能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像大鹏一样一飞冲天。周海江骨子里有一种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正是这种勇于改革的精神,使他在所投身的红豆事业中,敢于向旧观念、旧制度挑战,厚积薄发,用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使红豆这个起步于乡镇企业的小厂一步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庄子·天运》中说,礼义法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变化,并以东施效颦、孔子问道于老聃等故事,来阐明不假思索效仿他人的不良结果以及变化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革新。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提供更适合人们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不断地根据环境调整企业战略,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只有不断地思考企业自身状况,才能更多地发掘自身潜能。微软公司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都会空出一段特别时间给产品团队做一个系统化的“自我批评”,所以小组成员都会被询问,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每一个动作和决定都会被分析,结果将在公司公布,以帮助别的小组避免同样的问题,让公司的项目能越做越好。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让公司得以不断发展。

《庄子·秋水》曰:“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现代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打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特色。否则就会像到邯郸学走路最终只能爬着回家的那位寿陵少年一样,失去了企业本身的产品、服务和理念。若只是一味照搬其他企业品牌,不能形成自己产品特色,企业的前途就非常令人担忧了。庄子认为,默默无语地专注,以极大的热忱使精神达到高度集中,成功制胜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有很多企业的低效或死亡,往往就是因为不够专注造成的。企业不能专注于擅长的行业,看到股市热就投股市,看到房市热就投房市,终致自身不保;管理者不能专注于管理本身的研究与实施,反而去发展自己的其他爱好,或者钻在执行层面跳不出来,结果管理效率就会非常低下;普通员工不专注于本职工作,结果在工作中谈生活,生活中愁工作。如此公司上上下下都不专注,一个企业怎么可能成功呢

三、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庄子关于“天道自然”的哲学思考,以充满智慧的眼光、沉着深思的理性和超越时空的洞察力,对宇宙的奥秘及其自然内在的规律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感悟与理解,其极具穿透力的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给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九大手段: 1.要减少纷争、运用庄子式冲突管理

2.要减少每个人所受之压抑,在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状况与诉求的基础上,促进个人潜力充分发挥

3.领导者不要过分追名逐利,并且更多以服务者姿态出现,而非对部下施以过多强迫和管束;4.尽可能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去掉不必要的活动和行为,尽可能使之轻松自在,从而节约人的体力和智力,并增加其满意度;5.鼓励和宽容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激发人内在的成就动机和道德动机等,而非过分依赖外在奖惩,使人能够比较不在乎成败得失,而能充分发挥自己力量;6.以各种手段促进和保持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互相尊重,避免互相破坏;7.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管理,提高全员的修养,尤其是将与其他8种手段相关的知识在全员中普及,并使员工在需要这些知识时可以迅速获得,并经常能不自觉地接触到这类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以理论、最佳实践等形式体现。

庄子美学之“化”与审美生成 篇7

和老子相比, 庄子的“化”论其深化性体现在“:物之生也, 若骤若驰, 无动而不变, 无时而不移。何为乎, 何为不乎?夫固将自化。” (《庄子·秋水》) 可见, 他突出“化”的自为性“, 自化”即“自生”。再如“:天地虽大, 其化均也;万物虽多, 其治一也。……古之畜天下者, 无欲而天下足, 无为而万物化, 渊静而百姓定。“”行言自为而天下化。” (《庄子· 天地》) 应该说“, 无为”“、自为”“、自化”这几个观念是一体性的。出现于郭象《〈庄子〉注》中的“独化”, 也与“自化”概念紧密相关。郭象曰: “独化于玄冥之境”[1]60“、卓尔独化, 至于玄冥之境”[1]133。其实“独化”也意味着“自生”“, 自生”是“自化”“、独化”的另一种表述。在此处“, 独化”表示一切事物依其各自本然“性分”“、性命”而自得自足, 自适自乐, 自身即一切, 一切皆当下。由此所达到的无差别、消对待、与物合一的“至人”之“至境”, 就是一种“玄冥之境”。郭象进一步论述道“:卓者, 独化之谓也。夫相因之功, 莫若独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 天也; 天之所生者, 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 故昼夜之变, 寒暑之节, 犹不敢恶, 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 至于玄冥之境, 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 则死生变化, 惟命之从也。”[1]133所谓的“自化”“、独化”都建立在 “自性”“、性分”的基础之上, 万有之“生成”不以其他事物的存在为条件, 而是独立自主、生生化化的, 万有“无待” (《庄子·齐物论》) 依其常势而然, 并因其本性而成其为自己, 用通俗的话说即“应时”“、达观”。 在“独化”基础上的审美心境与时间意识, 对庄子美学而言, 二者不再是相互探索的关系, 而呈现为彼此间的“一见如故”。

其次, 如前所述, 《庄子》所说的“化”既然源于人之生命流逝 (生死之“化”) 的背景及前提, 那么如果将其诉诸“道之终始, 物之生死” (“道无终始, 物有死生”《庄子·秋水》) 的角度来理解, 就能超越常俗思维, 与万物相融为一而内化于人精神上的“至境”。有研究者从时间意识角度, 对“化”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物在时间中以不断生生变化的方式存在着, 而且变化日新, 这种存在方式称为‘化’。”[2]187不管这里的“化” 表示宇宙发生、发展过程的“造化”, 还是表示人之存在状态的“化生化死”, 都体现为一种在源始性时间中, 不恃任何外力的自成与自化。虽然“时有终始, 世有变化” (《庄子·则阳》)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常识观念, 但在《庄子》文本中, 包括“时”、“变”、“生”、“行”在内的诸概念也与 “化”紧密相连, 这样, 我们就能阐明为何庄子能以开放心灵打开封闭性局限, 因其能以如镜如水之心照射“物之初” (《庄子·田子方》) “、物之祖” (《庄子·山木》) , 引导生命去“观化”, 从而融入大化之中。

再次, 《庄子》中的“化”虽然诉诸“时”“、变”“、生”, 但又有“内”、 “外”之别“: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 (《庄子·知北游》) 所谓“外化”, 即我们前面讨论的“化”, 所谓“内不化”就是凝定湛寂的内心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精神境界”, 即庄子所倡导的“心斋” (《庄子·人间世》) “、坐忘” (《庄子·大宗师》) 。上文中的“内化”, 则相反意味着内在精神的焦灼、紧张与迷惑, 它不利于“体道”。至于人如何对待“化”与 “不化”, 在庄子看来, 作为万化之途的过客, 人应该在变化之流当中保持那种不与物迁的“不动心”, 以免“丧己于物”。如此一来“, 不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 (《庄子·田子方》) , 这里所说的“我”代表了“真性”“、性命之情”或者“常心”。所谓“不与化为人, 安能化人” (《庄子·天运》) “, 化为人”意味着与天性合一而达到的本真状态。“化”本身是一种“注焉而不满, 酌焉而不竭” (《齐物论》) 的状态, 世俗世界之物及人, 不过是大化在运行过程中偶然“赋形”而已, 既然万物都处于“即存即亡”中, 斤斤计较于“形”与“物”, 未免太过愚蠢。钱穆先生说“:庄子特谓宇宙生命根本无物, 仅有此一化。”[3]163可见, 对待 “仅此一化”的最佳态度, 在于顺命之性的达观与安化。

“化”之于美学层面而言, 是一个与“自由”密切相关的概念, 它能打破各种界限和分析, 消解常识性认知带来的固有思维, 让精神不受时空限制。对待“化”的态度如能像上述所言, 那么有限的“我”就可以与物“无终无始”, 成为无限世界的一部分, 进而达于永恒与不朽, 或者说, 作为“体道”的“我”, 或“审美者”的“我”在不断的“化”中实现了永恒的不化, 即“不内化”。纵浪大化之中, 生命的自成与自化随大化洪流而展开, 并趋于永恒和无穷, 当意识到无限与无穷, 就已经意味着审美的发生。《庄子·大宗师》里有这样一段话“:泉涸, 鱼相与处于陆, 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若人之形者, 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 善始善终, 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郭象注“:夫非誉皆生于不足, 故至足者忘善恶, 遗死生, 与变化为一, 旷然无不适矣, 又安知尧桀之所在邪!本非人而化为人, 化为人, 失于故矣。失故而喜, 喜所遇也;变化无穷, 何所不遇?所遇而乐, 乐岂有极乎?”[1]134在庄子的时间意识中, 物我互为转化“, 相忘于江湖”“、两忘而化其道”的说法隐含了一种价值判断, 更确切是彰显了一种美学意义论。对观念形态或内在意义世界的追求, 能使人始终关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 能够避免人遗忘存在之“在”及原始“物化”。因为, 一方面, 如果忽视意义世界这一层面, 那么, 人往往只面对一个异己的、僵死的物化世界;另一方面, 如果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 则常常会忘却现实世界本身, 而单纯走向抽象、玄虚的形上精神之境。

庄子的这些认识与策略建议人们随时变而变, 放在人生境界上, 体现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刘笑敢先生说“:外化即随顺环境, 随顺环境是为了减少与外物的摩擦, 从而保证内心的宁静;反过来, 绝不动心的宁静又可以保证毫无阻滞地随顺外化。”[4]203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 人就能“外物不伤物”, 即与物和谐相处, 则实现了“物亦不能分”, 即物不能干扰其内心的自由、宁静。更重要的是, 庄子的“物化”理论由于涉及了技术—艺术实践内容, 而成为了其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 《庄子·养生主》所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充分体现了“技进乎道“的旨趣;《庄子·秋水》所载的“濠梁之辩”寓言, 表明了“鱼乐”也许能够“知之濠上”, 换言之“, 物”“、我”虽然不同, 然而却可能相通, 在审美的精神境界上实现互化。从“化”回溯到庄子的 “道”, 庄子的“道”境不仅是超越的境界, 更是关于人的生存自由, 求 “道”的过程体现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这正可归结为“物化”。由此可知“, 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之生存自由、超越之境, 将天地万物视为“一”。

综上所述, 在“化”的过程中, 人与物互化且无滞碍, 这是一种自喻适志的化境, 循着庄子“忘”之“化”境, 我们发现这是一种大自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化”这一范畴入手, 可看出庄子关注于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自由之于人之存在, 如何可能的问题, 由此种自由精神透露出其特有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怀。在审美心理上, 体现为内审美, 一种排除一切功利、一般性认知, 排除主客分离, 神与境会的审美心理。“化”这一范畴将美与人生境界紧密相连, 不仅对建构艺术化人生有一定启示意义, 还促成了庄子之“道”论“、美”论的生成性存在, 获得常解常新之意, 而非诉诸现成存在。美学上的生成论, 无论对于审美意义而言, 抑或审美者来说, 都体现一种指向未来意义的无限性生成并对当下性具有鲜活意义, 同时又不断超越当下而获得一种开放性生成的意义论, 笔者认为, 这正是庄子美学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崔宜明.生存与智慧[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庄子的视野与心境 篇8

大小之辩

通常都认为,《齐物论》是《庄子》中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但在讲《齐物论》之前,我想先讲讲《秋水》篇。

《秋水》篇中如此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说的是秋天下雨,黄河水高涨。从两岸及沙洲之间望去,连牛马都分辨不出来,形容河面浩荡宽阔。于是,河伯就认为天下的美、天下的壮观都是自己第一,无人可及。然而,当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他改变了自己欣然自喜的面容,转而“望洋兴叹”:如果不是见到大海,我就“见笑于大方之家”了。这时,北海若就对他讲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

中国有两大神话系统———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庄子把这两大系统都汲取到他的思想里,把神话哲理化。河伯与北海若两个水神接着对话。北海若说,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才能够跟你“语大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如果对方一副花岗岩脑袋的样子,坚持一种全然封闭的心态,那你就什么都没法跟他讲。河伯还好,起初还“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自我为中心,可是最终,他并没有排斥别人。当他遇到北海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小。随后,北海若又进而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但与天地比,海之大“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所以这第一次对话的重点,就是不可“以此其自多”。不要盲目地觉得自己了不起,要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第二次对话。河伯问:“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我可不可以认为毫末最小,天地最大呢?北海若回答:“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意思是说,整个宇宙中所谓万物的数量是无穷的,时间永无止期,得失是没有一个定准的,终始也是无常的。而那些得道之人,既能看到远,也能看到近。这里所说的“终始无故”,从字面上看,“故”就是缘故的“故”,其实是通固定的“固”。所谓“终始无固”,是讲终而又始,宇宙是不停地变化的,没有止期。这就是庄子的变化观。用《大宗师》篇中的话来说,就是“万化而未始有极也”。所谓大化流行,无有止期。老子在变动当中求其“常”,而庄子则认为这不可能。因为,所谓“常”,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立足点。因此,庄子认为,人要“观化”,观察变化;要“参化”,参与变化;同时要“安化”,安于所化。毕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我们所知道的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所知的终究比不上我们所未知的;“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在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如此漫长的时空里面,我们活着的时间真的只是一刹那的存在。如此一来,还怎能分辨“天地”与“毫末”的大小呢?

后来,他们又进入第三次对话。河伯问北海若,那么,可不可以说“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呢?毫末虽小,还有形,小到无形,算不算最小呢?比天地还大,大到没有边界,可算是至大吧?北海若答道:“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这句话很有意思,说的是如果我们常常从细微处看,比如写文章,一直往细里钻牛角尖,就看不到整头牛了,所谓见树不见林。而有些人一下子就掌握了整个大局,好比写作时有个很不错的提纲,却又不从细处落实,这样就往往不够细腻。北海若又论述道,“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说连语言文字都没有办法表达、心意也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就不必区分什么大小精粗了。而“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如果把时空拉到无限大和无限小,可以看到,万物的大小皆无定准,其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如果用现代的哲学观点来分析的话,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前三次对话所揭示的,就是我们应如何去认识外在的、客观的世界。

主体的局限性

《秋水》篇最后一段提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说,这鱼很从容自得,很快乐。于是,惠子反驳道,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这鱼是快乐的呢?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于是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能完全了解你的想法,同理,你也不是鱼,如果按此逻辑推理,很明显,你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这里惠子所提出的,就是一个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这是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大问题。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对话中,庄子是以一个诗人、一个美学家的视角,把主体的情意投射到客体,即所谓“移情”,然后物我无别、相互交融。而如果正如惠子所说的那样,主体是主体,客体是客体,这两者之间永远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很难了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主体,而主体是不愿意被他人当作客体加以把握的。所以萨特说,他人对于主体来说是一座监狱,无路可通。举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比如你在考试,我目光一对照,看见你刚好在作弊,那么此刻你这个主体就立即变成客体。如果第二天,我又在上楼梯时碰到你,你这个主体又降为客体,因为这让我再次想到昨天你因为作弊被我抓到。然而,正在我得意的时候,一下子踩了个空,翻了个跟头,爬起来。就在我俩目光相对的那一刻,我这个主体下降为客体,你那个客体冉冉上升为主体。可见,尽管人与人之间时有冲突,但人可以互为主体,从而突破主体的局限性。当然,《庄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人活着的时间那么短暂,外在的世界又无穷大,得失又无常,怎么去得到一个定准呢?也就是说,有限的主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认识如此复杂的客观世界?

让我们继续看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第四次对话。经过了之前的几番辩论,河伯已经慌了。他原以为天地最大,毫末最小,而北海若都说不是;然后他又认为“不可围”最大,“至精”最小,但得到了否定的见解;第三回合,两人谈论到,如果无法以感观知觉去确实把握,或者用语言去表达、用心意去追述,那就无所谓大小了。这可怎么办?怎么去区分贵贱大小?所以,北海若有这样一句话,“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也就是说,所谓贵、贱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所以对人、对事物的评价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并多换几个角度。可见,庄子的相对主义是提醒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视野弄得开阔一些。

在《秋水》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如此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分别从道的观点、从个人的观点、从流俗的观点来看事情,来评价事情,结果都不同。其实,这就好比我们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流行时尚,现在流行什么颜色,巴黎流行什么服装款式、风格,我们一个个都去跟着转。而且,从物的角度来看,万物都自视高贵而轻贱他物;从人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最行、最有本事。但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根本无所谓贵贱,因为价值判断都是人赋予的。因此,从道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通权达变,将庄子所说的“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了然于心。此处“必明于权”的“权”是“变”、“变化”的意思。可见,《秋水》篇不仅谈到了自我中心的问题,也演绎了道的观点,并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主体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局限性。

一个通达的世界

现在我们再来看《齐物论》篇,就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其中很大的篇幅是谈认识论的。

开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于是,他的学生颜成子游说,老师今天打坐和过去不一样呀,是何缘故呢?子綦答道,“今者吾丧我”。这一段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吾丧我”。头一个“吾”是一个大我、真我,一个得道于今日的、开放的,可以跟他人、外物相感通的我。而“丧我”中的“我”是那个尚未忘己、忘功、忘名的我。接下去,子綦突然把话锋一转,问子游道,你听说过“人籁”、“地籁”、“天籁”吗?话题转到“三籁”,实写“地籁”:风吹不同的孔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当风较强时,响应的声音也大;风较小,响应的声音也比较小;当强风停止了,每一个洞窍就是虚空的状态。庄子在这里想说明的是,人心犹如一管一洞,而一管一洞之所以各成其声,是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怒者”在主宰着。

庄子接下来写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句话被认为是其个人对百家争鸣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诸子百家在文化论战中,我批评你,你攻击我,搞得大家晚上睡觉精神交错,白天心神不宁。但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境恰恰不是虚,而是实。风吹万种孔窍,之所以会发出千差万别的声音,就是因为这些孔窍的自然形态不同,本身的结构、条件造成发出声音的差异。正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成见,所以大家一直论辩不休。而这一切,“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也就是说,都是因为各自自身的原因,并没有一个是被指使的。庄子的这段描写很精彩。它对每一个人介入论战时的那种心理状态、精神上的波动、行为样态的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由此点出“有情而无形”的“真宰”和“真君”,即超脱于肉体和感情之外的自我。

然而,人“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有人活在这世间,劳碌而无功,好像无头苍蝇;有人看到利,眼睛就像狼一样。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抱着这样一颗“成心”在活动,那么,整个社会就迷失了。毕竟,言谈和风吹不同,风吹孔窍是虚的,而言论却充满了主观的成见。如果每个说话人都只是各执一端,“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你肯定的,我就要否定,你否定的,我就要肯定,这就完全是成心或偏见在作祟了。

怎么办呢?庄子的答案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还不如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客观的状态,以空明的心境、开放的心灵去认识别人的观点、外在的事项,去面对事物之本然。“物无非彼,物是非是”。就是说,从他者来说,事物没有不可以称作“彼”的;从本身来说,事物没有不可以称作“此”的。“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里说的是,尽管事物起起落落,价值判断也无穷地进展着、变化着。这时该怎么办?与其主观纠缠于是非,还不如“照之于天”,回到一个本来的状态。

读《齐物论》,庄子的这个“莫若以明”给我帮助最大。世间争议大都是因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来做判断引起的。而庄子启发我们,假如你跟朋友之间有冲突,不妨尽量收敛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若能从共性处看事物,相信可以减少人们因自我中心而导致的纷争。读《庄子》,你就可以进入一个心胸开阔、精神自由的世界。

庄子的艺术心境

道家思想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治身,一个治国。治身,重要的是形与心,肉体和精神。老子讲“专气致柔”,而庄子讲“形全精复”,强调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身体康健、精神饱满的。相比老子,庄子更重视人内在的生命世界的状态。具体到艺术创作领域,庄子这种对“得其精”要“在其内”的强调难能可贵。所以,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庄子的艺术心境。

《养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可能很少有人想过,庖丁解牛的道理同样可以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庄子如此描写庖丁解牛的动作,“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可见,庖丁解牛的动作、运刀时发出的声音,就像美妙的舞蹈、优美的音乐,构成一个生动形象的艺术画面。很多人常常由此惊叹,解牛怎能达到这种地步?其实,人世间的复杂,犹如牛身上筋骨盘结,所以,你要“依乎天理”,顺应自然,顺着骨节肌理的构造来运刀,“以无厚入有间”,否则刀子就会被折断。而且,即便你技巧很好,遇到筋骨盘结处,仍要“怵然为戒”,小心谨慎。事情做完以后,还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难怪文惠君听完庖丁的介绍后赞叹道,“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庖丁解牛”的故事同样投射出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种种心境。比如,艺术创造由主客对立达到了主客融合。可能起初,人跟牛是对立的,“所见无非全牛”。但随着对立的消解,就“未尝见全牛也”。对于艺术活动而言,也是一样,外在客体与创造主体本来大多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慢慢地,当技巧专精到可以收放自如的境界,主客最终消解于融合中。故事中,庖丁的刀子进去以后,“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种创造主体由技术纯熟到达挥洒自如的境界是非常美妙的。又如,庖丁每次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就“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一旦完成以后又“踌躇满志”,由紧张转为从容自得。这就好比我们创造一个东西,在攻坚克难时,整个心神都投入进去,可能连自己已满头大汗都未必察觉到。但完成之后,当我们长吁一口气,就顿觉心满意足。这种心理变化,真是淋漓尽致地描述出艺术创造者那种享受创造过程和成果的满足感。“庖丁解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技进乎道、精神升华了的艺术创作境界。

当然,在艺术创作由紧张而松弛的过程中,精神专一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又和技巧的专精很有关系。《达生》篇中提到这样一则寓言,说孔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经过一片森林,看到一个驼背的人在捉蝉,容易得好像在捡东西一样。于是,孔子问,“子巧乎!有道邪?”驼背人说,“我有道也”。一来,他的道是训练出来的,技巧的专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则,他谈到了捕蝉时需要静定,执臂“若槁木之枝”,且“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就是说,他在捕蝉时什么都不管,只注意到蝉翼本身。可以想象,若能达到这种地步,“何为而不得”!所以孔子感叹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可见,无论做任何事情,“凝神”都非常重要。只有心无旁骛,才有可能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

上一篇:项目经理管理办法下一篇:区域销售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