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专项培育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诚信观的确立将决定社会主义诚信观的性质和方向。结合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学生诚信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大学生诚信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培育

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教育公平,不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会助长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考试作弊实质是诚信缺失的表现,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凝聚和体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诚信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一)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较为普遍。考试作弊方式日益隐蔽,在夹带、偷看、传纸条、手机的基础上,作弊的设备也增加了微型耳机、短信扫描笔、手表等高科技产品,增加了监考难度;考试作弊群体有扩大的倾向,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加入到考试作弊中;考试作弊范围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作弊从校内考试延伸到了校外国家级考试,有的大学生甚至加入专业化的作弊产业链中,作弊的性质也从校级上升到国家级。

(二)考试作弊心理的复杂性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也反映出其心理的复杂性。针对学生成绩优、良、差三类群体,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趋利心理。这类学生虽然靠平时的努力也能通过考试,但为了求高分,想获得奖学金、保研资格、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学生,不惜作弊为自己加分;二是从众心理。此类学生看到他人考试作弊未被发现,却能顺利通过考试而受到影响,认为大家都作弊,自己不作弊就亏了,于是加入到考试作弊的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是帮助别人作弊;三是侥幸心理。大学自主的学习方式、充裕的空闲时间给了一些学生偷懒放纵的机会,这些学生平时不学习,临考不复习或来不及复习,于是冒险作弊甚至依赖作弊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极少数学生自我要求低下,既使考试作弊被处罚也没有愧疚感。

(三)考试作弊知行的分离性

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识和行为表现出不一致的矛盾性。在认知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作弊,但较多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正误持中立态度,少数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行为持理解甚至是默认的态度,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持宽容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在行为动机方面,一些学生曾经作弊而未被发现,一些学生产生了作弊的想法但没有实施。一些学生明确表示将来还会作弊,另一些学生还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也会作弊。可见,虽然学生总体上明白考试作弊是错误的,实施作弊行为的学生也是少数,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真正清楚作弊的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内在思想还滞后于外在行为,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感性认识层次,对考试作弊问题的认识未能上升到理性层次,更没有形成诚信的信念,道德边界意识模糊,知行呈现分离的特点。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内在思想矛盾转化的问题思想认知的缺失

“思想因素是人的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1]125。缺乏对诚信的理性认识,就难以产生对诚信的坚定信念,进而衍生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也无法构建诚信这一思想品德的基础。考试作弊实质是不诚信在学业上的表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竞争带来的物质利益效应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功利性的思想,对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确立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对现实社会中复杂问题的本质分析能力还有局限性,对诚信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许多大学生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重要标准,分数至上、投机冒险的思想认识取代了诚信考试、求学务实的内心认同,没有坚实的思想基础,“诚”和“信”道德观念被割裂,“知”和“行”被分离,也就谈不上诚信观的形成和确立,这也解释了很多大学生知行分离、思想认知滞后于行动的现象。

深刻情感的缺失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态度,它表现为与人的个性、道德经验等有关的各种体验。情感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程度,能深入地渗透到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感就是深刻的情感。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具有深刻性,而由表面现象引起的情感则缺乏深刻性。有的大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没有选择诚信考试,而是选择作弊应付,这就是一种表象的情感[2],而有的大学生即使看到有人作弊,仍然诚信应考,这就达到了情感的深刻性。情感的深刻性离不开情感的社会化,考试作弊的大学生观察社会能力的局限,使其不能跳出“小我”的层次,看到“大我”的层次,自律和修养的水平不高,还不能较好地管理自我,达到情感社会化的成熟程度。

坚定意志的缺失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当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时,意志的力量体现为控制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理智。意志既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还要考虑主体的利益需要,尤其要考虑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能力,它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有的大学生对是否作弊的行为实施不确定,其原因来源于意志的不坚定。诚信的意志品质决定了大学生在对待考试是否作弊行为的驱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它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对于考试的主观反映,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坚韧性等。大学生诚信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全面地掌握、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活动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正确、果断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并有效地予以实施。

(二)外在行为实践的问题

正向行为引导不足

虽然考试诚信只是大学生学业诚信的一个方面,但是,其实质是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转化成信念,再到实践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并多次反复形成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高校,体现诚信的道德教育还不够系统、深入,较多是停留在形式化的说理教育,缺乏针对性的正面教育引导设计、阶段性的外化实践过程[3]、详细化的教育效果评价反馈环节,主客观因素没能在实践层面相互发生作用,使高校诚信教育没能发挥有效作用。

反向行为矫正不足

作弊行为的处罚对学生的成绩和发展影响程度较大,很多作弊的学生在这一环节痛哭忏悔,但是“为时已晚”。高校对作弊的处理多为现场考务处理,以考场通报、下达处分决定为结束环节,考试作弊学生后续是否还会再犯类似错误,其反思改正的情况如何,较少得到持续的关注和跟进。这类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应是考试作弊这一反向行为矫正的重点,处分的目的是促使其思想上矫正错误,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是最有利的教育转化时机,但是高校往往做出处理后,就不再关注考试作弊学生的思想状况,没有达到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导致作弊的学生有可能“屡教不改”,或者“自暴自弃”。另外,考试作弊的警示教育仅仅停留在老师的口头强调等方面,没能深入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层面,仍然会使学生对作弊的危害和影响认识不清,投机取巧的错误观念就容易取代诚实守信的理性认识。

考试硬性管理不足

首先,考评机制较为单一。期末成绩占比较大,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平时成绩占比较小,强化了期末考试复习的可突击性。期末考试的分数占比较大决定了总体分数,这种一元化的考评模式使一些学生“铤而走险”[4],只为追求考试过关或者更高的分数。另外,考试监考不严。高校考试属于常规性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整体监考情况是严肃认真的。但是,也有少数教师监考不严,即使发现作弊行为,也是口头警告;有的教师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作弊行为视而不见;有的教师仅仅把监考当作一项加班的任务,对考试的重要性存在模糊认识。这些影响了监考风气,为学生作弊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大学生诚信观培育的路径

(一)加强诚信内化机制,形成道德信念

加强主题性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层次教育的重点是提升价值观层次,优化价值观体系。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与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具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和“学习什么”这两个最重要的人生发展问题,为此,高校可以将诚信教育纳入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文化熏陶等课程学习中,也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专题诚信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正面宣讲诚信价值观,同时,发挥各专业课的课堂思政作用,从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进行渗透性教育,让大学生深刻了解诚信的内涵、重要意义、行为规范和失信危害,理性展示诚信的价值。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升华情感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开展诚实守信、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教育能促使大学生升华格局,深厚道德情感,自觉产生善良的道德意愿,增强诚信责任感,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精神力量内容丰富,含义深远,能够引导大学生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高校可以开展诚信系列讲座,举办论坛、读书报告、班团会,在校园文化中开辟诚信专题活动月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诚信情感体验。

加强模范典型示范作用,锻炼意志品格通过对先进模范典型的培育和宣传、评选和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体悟诚信的精髓,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反思。高校可以定期邀请社会诚信模范人物、校友来校宣讲,也可以选树、培育校内诚信学生代表,加强诚信事迹的宣传与推广,使诚信可触、可及,深刻了解诚信的积极作用,增强意志动力,提高意志品质。

(二)构建外化机制,养成自律行为

制定行为养成制度

大学生诚信观的根本任务是将诚信这一信念外化为行为,实现由内到外、从主观到客观的飞跃,这一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建立外化实践性机制十分必要。要建构明确的道德标准体系,将学生日常行为与诚信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对大学生具体行为的激励与培育,制订一系列诚信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强化诚信行为实践体验,鼓励学守信行为,纠正和转化学生失信行为,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其自身意识和自身需要。经常反复地实施符合社会道德基本要求的道德行为可以使大学生不因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摇。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巩固诚信行为,形成稳定、自主的行为习惯,改变不良的失信行为。

建立评估制度

评估可以肯定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进步和成绩,也会使大学生受到鼓励,提高其践行诚信观的积极性,强化诚信品质。此外,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的批评和分析,可以引导大学生自我批评、自我反思,纠正错误认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为此,结合学生上课、考试、考勤、活动等日常表现行为,可以建立细致的评估制度,对诸如考试作弊、论文造假、故意拖欠学费和贷款、不履行就业签约等具体行为都明确量化指标,由相关职能部门跟踪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入党、就业、助学贷款、评奖学金、保研等事关大学生重要利益的事项[5],进一步预测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

健全诚信档案

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人生档案的开始。学生档案,从大学生入校时可以按照社会通用的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电子诚信档案数据库,包括本人诚信记录、诚信思想、诚信行为,有本人填报、学校填报和第三方填报栏,可供用人单位查询,为毕业生求职录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诚信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减少求职成本。诚信档案还应保持动态性和实效性,全面准确记录学生思想行为,建立完善的学生信用管理体系,成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都普遍认可的品牌。

(三)加大惩处力度,增强守信自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制度能增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将思想认识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深刻了解失信行为的严重后果和社会危害性,增强守信行为的自觉性。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诚信教育,特别是针对作弊这一现象,加大了法律的处罚力度,高校应该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法律条文,守信守法。如2015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高考等4类考试作弊属犯罪行为,对考试作弊定罪量刑标准做出规定。这些法律、文件及行动能够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失信的评判标准,牢固树立诚信观。

规范考试考务制度

高效、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保证考试的有效性,高校在制定相关制度时需因地适宜,既保证科学性又体现人性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应逐步取代单一化的考试方式,加大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力度,减少期末笔试成绩的权重和占比,降低大学生作弊动机。要加强命题的审核和监督检查,切实加强考场监考机制,实施考场、片区负责人、巡视组长三级监考制度,建立考务办公室,现场处理考试违规违纪情况。要加强对考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以身作则,严肃考风考纪,保证考试的权威性。

细化高校惩处制度

高校诚信惩罚制度的原则是使大学生不敢失信,其方法是明确失信成本的评定标准,划定学生诚信行为的底线,防范失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2017年教育部首次修订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高校对学术失信行为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根据规定精神,高校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失信行为处理办法,结合大学生常见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给予学生相应的纪律处分。处分结果同大学生评优评先挂钩,严重的计入毕业鉴定和诚信档案,要保持实事求是的认定标准和强有效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张艳萍.大学生作弊动因及应对路径分析[M].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

[3]韦志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的提高———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零作弊”与“零欠费”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3).

[4]林细莲.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

[5]刘蕾.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03).

上一篇:中学政治课教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农业机械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