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ICU肺炎患者的应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在骨结核患者临床中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了解、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70例经明确诊断、资料完整的骨结核患者被纳入试验,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的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参考依据,将70例患者分为数量一致的两组,组名设定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评估不同护理方案下骨结核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结果不同护理方案在骨结核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基本相当,均P>0.05,护理后组内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护理前,且护理后试验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骨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

【关键词】骨结核;负性情绪;心理护理;效果;SAS评分;SDS评分

骨结核是一种结核菌入侵骨组织所引发的疾病,在人体的髋关节、腰椎、膝关节等部位较为多见[1-2]。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局部持续性疼痛、功能障碍、寒性脓肿以及不同程度的骨骼破坏等症状[3-4]。针对发病患者,在确诊后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最为关键。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疾病给患者造成的身体痛苦与心理压力,及时对患者施以必要的护理。此次研究在骨结核患者临床中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了解、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2月,选取70例骨结核患者被纳入研究,患者均得到明确的诊断,基础检查以及检查的各项资料完整。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以及精神、意识障碍患者。70例骨结核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42.35±1.32)岁。以随机数表法为参考依据,将70例患者分为数量一致的两组,组名设定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统计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在常规口头讲解骨结核相关知识之余,组织患者观看医院制作的有关骨结核相关知识的视频。并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患者逐步了解自身疾病,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宽慰和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其次,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所思、所想,从患者所顾虑、担忧的事情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进而帮助患者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放下思想负担,积极的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另外,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家庭以及亲人的关怀对患者的影响,尤其是对患者心理和情绪状况的影响,进而有意识的与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交流,掌握更多患者的信息,找出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深层原因,并争取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共同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安抚,进而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撑,改善其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负性情绪状态(焦虑、抑郁)进行评估,评估时间点分别为护理前与护理后,所使用的量表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由同一组工作人员负责使用相应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汇总评分结果[5-6]。

1.4统计学处理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SAS、SDS评分均利用(x-±s)形式表示,导入SPSS19.0软件护实施组间比较,并进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护理方案在骨结核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基本相当,均P>0.05,护理后组内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护理前,且护理后试验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均P<0.05。评分结果见(表1)。

3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多发生于肺部,但也可能出现在人体的其他部位[7]。其中,骨结核即为一种发生在肺部以外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破坏性病变[8]。骨结核大多发生在人体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例如脊柱、髋、膝、足、肘、手等,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患病之后,很多骨结核患者会因疾病所致疼痛等症状的影响,以及对疾病预后效果的担忧等出现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心理状态不佳。考虑到上述问题,在常规护理之余,对骨结核患者联合实施了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此次研究观察到,不同护理方案在骨结核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基本相当,护理后组内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护理前,且护理后试验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上述结果可以证实,对骨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在患病之后,很多骨结核患者会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足够、科学、客观的认识,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健康教育,来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心理护理中,还充分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和临床差异,对患者实施了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另外,骨结核患者的家庭关怀与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此,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还考虑到家庭以及亲人的关怀对患者的影响,在与患者家属深度交流之后,通力合作,对患者进行了开导,进而从多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了来自护理人员以及家庭不同方面的温暖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中,针对骨结核患者的临床情况,在常规护理之余,对其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必要的,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更好的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上一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思考下一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