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研究了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收治的ICU患者120例均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人文关怀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文关怀;ICU;护理

ICU中患者往往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且危重,并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护,亲属探视时间有限,ICU护理人员工作繁重,很难顾及患者感受,因此常常使患者身体和心理遭受较大的创伤[1]。人文关怀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倡对人的生命健康、心理需求等进行尊重和爱护[2]。研究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ICU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人文关怀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46.25±4.17)岁,入住ICU时间3~9(4.87±1.69)d。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46.79±4.33)岁,入住ICU时间3~8(4.61±1.72)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入住ICU时间3d及以上;意识清晰,能进行正常沟通;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昏迷不醒。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持续性的心电监护、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治疗、管道管理以及身体护理等。人文关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包括(1)人文关怀培训对ICU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查和总结,并据此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理念培训,使其对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人文关怀进行了解,进而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关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从内心深处对患者实施关怀。(2)人性化护理服务ICU护理人员应保持ICU病房的干净、整洁、适宜的温湿度以及消毒等工作,为患者提高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ICU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道管理、气道管理以及身体护理等护理相关工作时,应注意与患者采用柔性语言进行及时沟通,态度应和蔼可亲,并及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在进行完相关工作时,应做床边停留,观察患者有无其他需求,对于不能言语的患者,可采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采取肢体接触如握手、拍肩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行动上的支持。在ICU患者生活中,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擦浴、更换衣物、头发、胡须、面部、肛门等的清洁工作,同时按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饮食、排便等工作,使患者免除对身体状态的烦扰,降低压疮、跌倒、坠床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注意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隐私的保护。(3)健康宣教对患者和家属及时进行健康知识普以及康复指导,以增强患者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促进患者和家属对坚持治疗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4)心理关怀在对患者身体进行有效护理的同时,也需要使护理人员注意患者治疗时心理的变化。当患者表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抚慰和调节。同时可通过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电视节目、以及读书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心情放松,进而促使患者康复。同时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其在探视时间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传递积极乐观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其的影响。

1.3观察指标(1)使用焦虑和抑郁评价表评估两组狐狸前后负性情绪状况,两份量表均采用4级评分制。(2)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计量资料间对比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则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显著性(P>0.05);且人文关怀组两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人文关怀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9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6±7.05)分(P<0.05)。

3讨论

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本质是将信任、关怀、希望注入到日常护理中,该模式下护理人员不仅仅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使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需求,能够有效的建立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病房环境,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3]。ICU患者病情危重,巨大的费用及对生命的渴望往往使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已。ICU属于密闭式空间,仪器的嘈杂以及孤独感往往使患者内心抑郁,并对治疗产生一定的恐惧感[4]。因此,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体会患者及家属心情,并以柔性语言、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娴熟的护理技术,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5]。研究中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ICU患者的日常护理中,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增强其人文关怀的信念,随后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关怀。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美丽,蔡成,张霞,等.ICU危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研究,2018,38(5):516-518,522.

[2]李芳,杨平,莫亚旦,等.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践[J].广东医学,2019,40(6):141-143.

[3]柏晓玲,楼婷,罗梅梅,等.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2):102-104.

[4]文燕,李敏,张丹.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对护士关怀能力和生命意义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3):1989-1992.

[5]何亚细,王莹,胡洁.关于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389-390.

上一篇:临床医生参与25例儿童肺炎的药学监护实践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