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主要病发于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且多数为老年患者, 属于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合并疾病, 具有病程长、易发作等特征[1]。现阶段, 在对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临床治疗时, 只有对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护理, 才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从而早日恢复其健康[2]。对此, 该文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该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 重点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的选择, 主要是以该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主, 全部患者均满足临床诊断的分型标准, 同时无其他合并疾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患者48例。在对照组患者中, 27例患者为男性, 21例患者为女性, 年龄49~62岁, 其平均年龄 (55.5±6.5) 岁, 发病时间为2.1~4.9 d, 平均时间 (3.5±1.4) d。实验组患者中, 25例患者为男性, 23例患者为女性, 年龄50~62岁, 其平均年龄 (56±6) 岁, 发病时间为2.4~3.6 d, 平均时间 (3±0.6) d。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对比,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是以常规护理为主, 按照患者病情和性别等相关资料, 对其床位进行相应安排和明确, 认真做好注意事项的讲解, 以便于向患者提供有效信息, 为入院常规工作、床位护理的进行提供保障。与此同时, 还应为患者制定健康档案,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特殊情况等, 告知家属避免坠床和跌伤, 需要特别注意相关防寒保暖工作, 保证患者饮食具有丰富营养等[3]。

实验组患者是在对照组基础上,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方法包括:适当心理干预, 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注意事项, 加大患者对于病情评估能力, 使其紧张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引导患者及时发泄自身不良情绪, 并告知患者维持良好情绪能够促进疾病的更好治疗, 避免不良情绪对其治疗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 针对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等指标, 适当予以雾化吸入, 以达到湿化其呼吸道的目的, 同时还能实现痰液稀释, 以便于患者更好排除[4]。在进行氧气吸入的护理时, 护理人员需要对氧气吸入作用进行说明, 确保该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保障。另外, 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护理时, 需要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 通过饮食的科学搭配, 降低糖摄入量, 严禁饮酒和吸烟, 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适当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知识宣教, 使患者防护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从而提高患者整体防范和疾病应对能力[5]。

1.3 观察指标

当2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 需要对其进行6个月的研究和记录, 同时向患者进行SF-36生活质量表的发放, 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内容, 以便于掌握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观察。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统计学处理, 其中S-36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等计量资料, 均对其进行 (±s) 的表示, 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选择[n (%) ]表示, 同时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

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情况

实验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如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3。

3 讨论

慢阻肺合并糖尿病属于呼吸内科疾病, 极易合并相关疾病, 在对该疾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 其主要是由内分泌疾病、肺胸疾病作用所导致, 临床表现为:多伴肺部和呼吸系统的损害等。在对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当前治疗效果较为缓慢, 同时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 使其生活、家庭受到不利影响[6]。根据相关研究显示, 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其配合程度和护理人员干预存在直接联系, 对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贯彻落实, 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而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奠定基础。因此, 患者在符合知情权前提下, 通过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正确了解, 使其更好掌握自身疾病的治疗内容和防范内容, 以便于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该次研究选择9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48例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后, 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 而对其进行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时, 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由此可见, 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还能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 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借鉴以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 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2月, 按照不同护理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患者48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 即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F-36生活质量评分时实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 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 能够对其并发症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使其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 (7) :214.

[2] 李雪萍, 李永燕, 罗琼.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6) :26-28.

[3] 孙立新.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8 (5) :26-28.

[4] 彭尘.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2014, 24 (5) :2772-2773.

[5] Shen Suzhen, Yang Fujuan, Lv Shujing, et al.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es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6, 8 (35) :234-235.

[6] 陈玉平.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 (7) :96-97.

上一篇: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方案下一篇:关于甲醇制氢研究进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