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1], 该疾病会造成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有着巨大的威胁。同时孕妇体内若长期血糖水平较高也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出现早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窘迫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 威胁母婴的健康[2]。所以对于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 除了给予相应的治疗外, 还应通过护理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确保疗效。该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100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100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均为女性。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 (26.5±2.6) 岁, 孕周为20~32周, 平均孕周 (28.2±4.7) , 平均孕次 (2.2±0.3) 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 (25.5±2.8) 岁, 孕周为22~34周, 平均孕周 (29.2±4.5) , 平均孕次 (2.2±0.6) 次。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如一次性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指导、定期行常规血糖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健康教育。①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妊高症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良影响和治疗方法, 告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③日常行为、饮食控制以及相关注意事项;④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 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饮食干预。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计划;②患者按照食谱进食, 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热量的摄入,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蛋白质等的比例;③采取少食多餐制, 合理安排患者进食6次/d。 (3) 运动干预。①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恰当的运动计划, 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防止患者体重超标;②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避免一些难度大的运动和过量的运动.对习惯性流产孕妇不展开运动干预;③最佳运动时间为餐后30 min之后, 进行30~45 min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4) 血糖、血压监测。①每日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血压检测。②若患者血压、血糖未达到合理指标, 则对患者的饮食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如仍未取得良好效果, 则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行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4.37±0.67) 、 (6.46±1.03) mmol/L, 对照组的为 (5.86±0.80) mmol/L, 餐后2 h血糖 (7.24±1.16) mmol/L, 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新生儿窘迫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出现低体质量儿有1例, 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0例, 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8、6例)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41例 (82.0%) 、7例 (14.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15例 (30.0%) 、26例 (52.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影响孕妇、胎儿健康状况, 护理方法以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为主。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比常规护理更能体现护理干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对护理人员的各个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 改善患的者妊娠情况, 有利于孕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5]。该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从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和血压、血糖水平的检测这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行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4.37±0.67) 、 (6.46±1.03) mmol/L, 对照组的为 (5.86±0.80) mmol/L, 餐后2 h血糖 (7.24±1.16) mmol/L, 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窘迫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出现低体质量儿有1例, 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0例, 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8、6例)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刘继红[6]的研究中对照组的合并并发症为63.6%, 观察组的合并并发症为33.3%, 对照组的家属满意度为84.6%, 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100.0%, 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 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100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行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4.37±0.67) 、 (6.46±1.03) mmol/L, 对照组的为 (5.86±0.80) mmol/L, 餐后2 h血糖 (7.24±1.16) mmol/L, 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窘迫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出现低体质量儿有1例, 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0例, 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8、6例)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妊高症,糖尿病,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玉红.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7) :3-4.

[2] 张立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6) :188-189.

[3] 董丽敏, 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5, 37 (19) :3006-3009.

[4] 杨琴.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 (1) :78-82.

[5] 韩宇洲, 郜恋恋, 王静, 等.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 (2) :17-19.

[6] 刘继红.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0) :179-181.

上一篇:大数据在客运站领域的分析应用下一篇:档案工作服务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