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内应激性高血糖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血糖病情恢复的效果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及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新余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ICU;应激性高血糖;综合护理模式;空腹血糖值;护理服务满意度;

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病情均较为严重,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ICU患者均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其是指未有糖尿病相关指征的患者因创伤、或是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导致血糖异常上升。应激性高血糖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也会因此增高[1],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护理模式,对降低血糖水平,缩短恢复时间,增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探讨了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以及病情恢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新余市人民医院ICU8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2.14±3.64)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53.26±3.11)岁。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情况评估,遵照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对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如有异常应立即予以相应措施解决,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清扫和消毒。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干预:①合理使用胰岛素治疗:静脉连续泵入胰岛素,使用时间为48 h,护理人员每隔1~2 h对血糖水平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对胰岛素泵入速度进行调整;使用胰岛素期间,出现血糖下降过快则需要立即应用葡萄糖注射液[3]。②营养支持:评估患者营养指标,采取营养支持,控制摄入总热量,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减少降糖药物使用。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或是营养缺乏,需要使用氨基酸或白蛋白静脉注射;营养物质静脉输注过程中,注意注入速度的调控,避免血糖波动。③血糖监测:使用血糖测量仪测量患者血糖值,根据血糖值变化对检测间隔时间进行调整;若患者临床使用糖代谢类药物,则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和频率[4]。④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调整液体注入速度,检测患者体内钠、钾含量,并调整输入液体剂量、种类,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⑤基础护理:定时调整患者姿势,确定呼吸道情况,进行排痰护理,对口腔、皮肤以及导尿管每日清洁和消毒,避免造成压疮[5]。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值情况以及血糖恢复时间。统计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用该院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病区管理、健康指导5项,单项满分2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满意度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血糖指标与恢复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对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ICU应激性高血糖是因患者受到严重应激反应影响而出现血糖明显增高,与常规临床糖尿病不同,其并不存在糖尿病指征。ICU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概率较高。应激性高血糖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并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甚至造成死亡[7]。临床研究发现,有效控制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的重点,是对血糖值的控制,因此选择高效护理方案意义重大[8]。综合护理是目前临床认可程度较高的一种护理模式,其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全方面的护理措施,将基础护理加以科学、细节性优化,借此提升干预效果[9]。

本文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入住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这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模式在ICU中加强对患者血糖值检测,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为后续治疗制定计划,并以患者血糖变化为准,确定检测时间和次数;为确保对患者血糖值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加强对胰岛素的合理使用,需要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调整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以及泵入速度,并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确保患者营养充足的同时,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10,11]。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0%(P<0.05)。这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加强基础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饮食以及作息习惯,调整患者的卧床姿势;且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高渗性脱水等症状,同时因胰岛素的使用,也会造成患者水、电解质出现短暂紊乱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观测,并及时进行液体补充,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可能[12,13];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次数和效果,缓解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紧张心理,随时进行健康指导和解答,最终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4,1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于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廖中梅,唐志红.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35-37.

[2] 彭丹丹,王少伟,胡玲.不同时期应激性血糖控制水平对危重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4):45-48.

[3] 孙淑青.精准血糖管理集束化方案在ICU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13-116.

[4] ALEMAN L,GUERRE J.Sepsis hyperglycemia in the ICU:From the mechanism to the clinic[J].Revista medica de Chile,2018,146(4):502-510.

[5] 陆娟,刘鹏程,刘励军,等.适集思血糖控制在ICU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1):1395-1399.

[6] 陈海燕,邢红叶,方芳,等.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6):2481-2485.

[7] 林清霞.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4):153-154.

[8] MASSOLINO B,ANTONIONE R,MALAFRONTE M,et al.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creases glutathione synthesis rate in surgical ICU patients with stress hyperglycemia[J].Clinical Nutrition Supplements,2018,4(2):9.

[9] 廖中梅,唐志红.护理干预在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23-26.

[10] 潘文彦,赵慧华,钟鸣,等.信息化血糖采集系统在ICU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17(17):1575-1577.

[11] 李莉.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60-261.

[12] V JAISHREE,NARSIMHA S.Swertiamarin and quercetin combination ameliorates hyperglycemia,hyperlipidemia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wistar rats[J].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20,10(3):110-114.

[13] 郭春霞.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291-292.

[14] 王华.循证护理在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8(35):185-186.

[15] 陈永梅.表格化波特兰草案在ICU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7(4):203-204.

上一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电算会计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