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ICU清醒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清醒患者护理中引入个性化护理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ICU内处于清醒状态下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各40例,观察两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者睡眠质量也得以改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清醒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危急,在病痛折磨下,患者通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再加上多数患者缺乏对自身情况的了解,这很容易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在不良心理状态下,患者睡眠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这又会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1]。为改善这一情况,临床多会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程度,从而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所有护理操作都应依据患者实际状况来开展。对处于不良心理状态下的ICU清醒患者来讲,个性化护理可从多方面来帮助患者改善心态,从而降低不良情绪对治疗造成的影响[2]。本次研究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ICU内处于清醒状态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ICU内处于清醒状态下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17例,年龄22~76(48.74±4.37)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5例、15例,年龄21~77(48.68±4.43)岁。纳入标准:①处于清醒状态下的ICU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功能不全;②认知障碍或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③恶性肿瘤者。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研究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全面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认知水平,随后依据患者情况展开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全面、系统地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发展危害、治疗方法及预期治疗效果,可通过图文及视频辅助的形式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讲述内容,当患者提出问题后,耐心解答,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对于部分记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反复强调护理要点,争取赢得患者配合。②心理干预。ICU患者很容易产生负性心理,故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工作。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言行,时刻保持微笑,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及专业的操作赢得患者信任,从而提升其治疗配合度。由于ICU花费较大,部分患者担心经济问题会出现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说明ICU监护的必要性,同时向患者介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让患者安心治疗。由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缺乏治疗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说明目前治疗技术的先进性并向患者介绍部分治愈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此外,家属的陪伴和支持非常重要。医院合理安排探视时间,让家属尽可能多的陪伴患者,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患者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③生活化护理。为患者构建良好的休息环境,将病房内温度、湿度调至适宜,定时开窗通风,排除病房周围噪声,尽可能在白天完成护理操作,让患者夜间可更好的休息。在老年患者床边增设护栏,避免坠床摔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向患者说明呼叫铃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将之放在离患者尽可能近的地方,在患者有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科学的进食方案,避免营养不良情况发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饮食为主,注意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对于留置鼻饲管患者,喂食前注意控制营养液温度,避免烫伤,同时应防止反流及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④并发症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长时间卧床,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揉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出现。帮助患者按揉四肢,改善血液流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避免出现扭曲、堵塞、脱落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情绪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反映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SAS>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SDS>53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分值越高,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②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反映患者睡眠质量,总分范围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③护理满意度,将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85分非常满意,70~85分满意,<70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情绪状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2.2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PSQI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PSQI评分更低(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ICU患者病情严重,疾病进展速度快,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患者往往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此时若不积极干预,患者的医疗配合度会大大降低,部分患者甚至因情绪低落出现拒绝再治疗情况。故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确保各项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3-4]。

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变革,当下已形成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体系。该体系要求护理人员不只注重患者的躯体状况,而是全方位地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多角度开展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个性化护理是该护理体系下的一种新型模式,其蕴含了人本理念,强调了患者的中心地位。在该模式下,护理人员需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养,同时转化意识形态,这样才能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满足患者各项医疗需求。在健康教育下,患者的认知水平会大大提高,在了解自身情况下,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会有所缓解[5]。依据患者负性心理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改善,乃至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程度。精神需求得以满足,患者也会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为患者创建良好的休息环境可降低住院带给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的睡眠状况也能因此得到改善。在饮食指导下,患者身体机能可逐渐恢复。在并发症护理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一方面可避免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另一方面降低疾病复杂方向的发展,这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6]。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在卓越等[7]的研究中,对302例重症肝炎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在叶梦晓等[8]的研究中,对80例重症监护室内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分别实施一般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个性化护理及针对性护理都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展开相关操作,故该研究也能进一步说明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ICU清醒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3):136-137.

[2]肖雯.集束化护理联合物理疗法对ICU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9):176-178.

[3]许宣宣,邵晓芳,姚洋.个性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5):97-101.

[4]王亚亚.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123+144.

[5]曹日进,龚利平,李建.个性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157-160.

[6]蓝莉玲,欧阳星,赵珊珊,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2):183-185.

[7]卓越,李红永.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肝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20,22(2):183-185.

[8]叶梦晓,祖雪.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中的价值及对不良心理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8,5(50):159-160.

上一篇:“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