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多学科合作互动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6月实施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期间某医院ICU收治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个案匹配的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期间医院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开始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为(6.54±1.13)d、(10.65±2.37)d、(12.47±2.56)d,均短于对照组的(8.95±1.76)d、(18.98±6.34)d、(19.32±5.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7、7.281、6.843,P值均<0.05);观察组安全维度、合作维度以及心理支持维度评分为(9.17±0.68)分、(9.04±0.67)分、(9.08±0.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7±0.67)分、(7.64±1.15)分、(7.6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6.233、6.533,P值均<0.05)。结论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能够促进ICU患者康复,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学科合作;护理;ICU;压疮;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

ICU患者病情较危重、仪器、导管较多、各项生理指标不稳定,多数患者需接受长期机械通气等特殊治疗,长时间制动和卧床休息限制患者活动,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功能失调[1-3]。由各科医护人员组成专业多学科合作小组,依据各自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治疗、护理措施,可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4-5]。鉴于此,本研究予35例ICU患者以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19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采用个案匹配的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入住ICU时间≥3d;患者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伴双下肢活动障碍;伴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极度消瘦;伴严重水肿。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7.23±4.26)岁;消化道出血6例,脑血管意外9例,有机磷中毒5例,重症胰腺炎7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7.28±4.34)岁;消化道出血8例,脑血管意外7例,有机磷中毒6例,重症胰腺炎8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加强病房管理,维持病房温度在19~23℃,湿度以50%~60%为宜,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净化空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各项治疗、操作,定时消毒呼吸机管路,针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2~3d更换管道1次,避免感染;抬高患者床头30~45°,保持舒适体位,防止误吸,定时翻身叩背2h/次;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mmHg,避免出现气囊压力过高或过低现象;定期听诊双肺呼吸音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⑴组建多学科护理团队。由原发病(脑外科、消化科、呼吸科、急诊科等)相关医师、ICU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多学科护理团队,由ICU主任担任组长,加强对组内成员知识培训,明确各成员职责,脑外科医生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明确相关危险因素;ICU医生安排计划、实施方案,依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成员依据各自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⑵康复干预。康复师定期对机械通气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情况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与ICU护士共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针对意识障碍患者,每2h翻身1次,指导肢体锻炼3次/d,10~15min/次;让意识清醒患者保持端坐位20min,3次/d,同时辅以床上脚踏车锻炼,10~15min/次,2次/d,遵循适度锻炼的·原则。⑶心理、营养护理。心理辅导师定期与ICU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和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心态接受、配合治疗;营养师定期与ICU医生共同查房,依据检查结果、身体状况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证摄入充足营养,以保证康复运动有效进行。

1.2观察指标⑴压疮分期。I期:局部皮肤完好,受压后局限性红斑不褪色,出现疼痛或硬肿,温度异常;II期:皮肤组织表皮和真皮部分缺损,出现破溃的血清性水泡,表现为皮肤破损、疼痛;III期:全层皮肤受损或坏死,深及深层组织和皮肤下层,但未暴露肌腱和骨骼,坏死组织可有渗液漏出;IV期:全层皮肤广泛性受损,表现为骨头或肌肉暴露,有坏死组织、焦痂、渗出液。⑵康复效果。记录两组开始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⑶采用医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从安全、合作以及心理支持等维度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各维度评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12,表1)。

2.2两组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开始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分别为(6.54±1.13)d、(10.65±2.37)d、(12.47±2.56)d,均短于对照组的(8.95±1.76)d、(18.98±6.34)d、(19.32±5.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17、7.281、6.843,P值均<0.05,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安全、合作以及心理支持各维度评分分别为(9.17±0.68)分、(9.04±0.67)分、(9.08±0.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7±0.67)分、(7.64±1.15)分、(7.6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6.233、6.533,P值均<0.05,表3)。

3讨论

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卧床时间较长,局部皮肤长期受到压迫,易发生压疮等,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其心理、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6-7]。多学科合作护理将各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估患者疾病状态,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为重症患者提供高系统、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和支持,以达到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和促进康复的目的[8-9]。

本研究予以观察组ICU患者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开始下床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安全、合作以及心理支持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能够提高ICU患者康复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压疮发生率。裴倩倩[10]等研究对59例ICU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式护理,结果表明多学科合作式护理能够降低ICU后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在于由各科专业医护人员组建成多学科护理团队,依据患者病情不同,制定具有规划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康复师和ICU护理人员共同协作,对患者进行具体的运动锻炼指导,定时变换体位,减少压疮发生,进行肢体锻炼和气道管理,能够改善患者呼吸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营养师与ICU医生按时查房,共同探讨患者病情,依据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调整相应营养方案,保证机体营养供给充足,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心理辅导师定期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相关知识培训,共同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利于促进病情恢复,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ICU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压疮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4参考文献

[1]尹光啸,谢晓洁,宋琴芬,等.ICU患者早期活动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3(4):551-554.

[2]虞立,陈翠萍,姜金霞,等.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0):2692-2696.

[3]况必花,聂贵婷.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校医,2017,31(9):686-687.

[4]陈敬霞.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5):2381-2384.

[5]黎宁,王丽华.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25-129.

[6]李星怡.心理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9,33(7):542-543.

[7]于宏丽,吕秀英,曹冬雪,等.重症患者发生压疮高危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3):1836-1840.

[8]张文婷,高媛媛.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7-10.

[9]解艳红,许瑛,史平,等.ICU患者不适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0):1357-1362.

[10]裴倩倩,王旭东,李晶,等.多学科合作式过渡期护理在ICU后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5):36-38.

上一篇:图钉模式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