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启示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置放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上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话语逻辑和演化规律;要在理论的不断生成和构建过程中彰显其鲜明品格和独特魅力;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获得历史启迪和总结经验启示。

回望来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虽历经苦难却能成功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传奇画卷,其中一个极其清晰的脉络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把“人民”作为砥砺前行的坐标系和动力源,并在不同历史图景中不断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时代之问,进而形成了富有历史意蕴和时代内涵的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系统回溯和探究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展开和演化图景,有利于我们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构建的原初语境中汲取历史智慧,有利于在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发展演进中总结经验教训,更有利于为中国共产党当下和未来的人民观增强定力和明确发展指向。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深刻揭示了一个走过百年岁月的大党因何而生、为谁而兴的价值基石和血脉传承,可以说,一部党的百年史就是党紧紧围绕“人民”而不断生成与展开的奋斗史。然而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由于时代背景和政治主题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需要紧紧围绕特定的实践场域进行话语建构和理论开拓并呈现出不同的理论风格和话语表达的动态调整,因此,要以历史主义的视野来整体把握和宏观审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发展谱系,进而有利于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其理论密钥和价值意涵。

(一)探索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呈现场景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和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苦难,诚然,救民族危亡和改革中国社会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奏起的最响亮的主旋律。中国的各个阶级阶层和政治力量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断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而不懈奋斗,但最终均以失败而寥寥收场。故此,历史和人民同时呼唤担当者的出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革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的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原则,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价值创造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特定的革命情境中始终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始终坚信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不是物,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在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深入到每个乡村的基层中去,在长期调查和反复思考中洞察出致使人民贫苦饥寒的本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地区紧紧围绕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策略和动员机制,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农村政策,不仅使人民群众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拥有自己土地的美好夙愿,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摆脱了被边缘化的危险,更是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绝对地信任和衷心地拥护,参军、支前成了他们的自觉行为,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2],我们才最终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可以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重要论断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出场”奠定了理论基调。

其次,中国共产党摆脱以往一切政党团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性。在革命实践中不仅可以把人民群众视为战胜任何困难险阻的强大依靠力量,而且把自己视为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根本利益的工具,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那样,“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3]373-374。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革命的奋斗指向是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价值目标,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进一步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4]1094-1095。进而从政治高度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并写入了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辩证统一的理论旨趣。一言以蔽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最核心的话语表达,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演进设定了价值准绳和伦理取向。

再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教育共产党人要“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4]1095。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科学揭示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党员个人幸福与全体人民幸福的逻辑联系,而且针对党内存在的损害党群关系的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整党整风的形式来弥合和厚植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正是在革命征程中我们党始终秉持和践行亲民爱民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而赢得了民心民意、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质言之,党的群众路线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现实场域中落地生根的根本路线。

(二)调适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呈现场景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我们党实现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同时在政党角色转换中如何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议题。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不言而喻,如何医治战争创伤和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极大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随着历史境遇和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拓展。首先,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使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顺利开展,首要前提条件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此,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3]19。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确立了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的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人民群众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人民地位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其次,针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存在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三反和五反运动,旨在警示党员干部“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6]。因此要持之以恒地保持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从而使得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再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以后并没有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依据当时实际国情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推进,从而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和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八大之后,党的中心工作重心渐次转向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就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然而在其推进过程中由于对当时国情和社会矛盾的认识出现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寻求为人民谋幸福的路径时偏离了本意和初心,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不再是真实的,总体表现为一种话语的想象和虚构。即便如此,我们更应该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辩证地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在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这一时期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寻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上艰辛探索的历史记忆,为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演进提供了经验教训。

(三)修复与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呈现场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领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对各方面社会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恢复和调整,果断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首先,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改善民生的实效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鲜明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价值规范和评价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利益的现实性和时效性集中彰显,使得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具现实主义的特征,且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以崭新形态和具体内涵;其次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强调“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7]。正是基于如此精准的判断和认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才能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此外,中国共产党充分意识到,“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8]368。因此,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来秉持和弘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实现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转型和理论深化。

世纪之交,面对波澜诡异的国内外局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迎难而上,保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本色不变,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在回应时代发展和人民期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内涵和思想精髓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充分诠释了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质,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核心思想的根本体现;其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危局困境的不竭力量源泉。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9]181。毋庸置疑,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我们党才成功地避免了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进而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了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发展和改善民生置于执政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爱民、为民”的人民情怀。此外,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洞察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强调把“人”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这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依托、动力源泉、运行轴心和目标归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并拓展了人民观的话语表达和意义空间,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期新世纪的全新突破。

(四)强化与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呈现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方位、时代主题和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境遇中,赓续和传承了我们党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紧紧围绕“人民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要为人民做什么”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理性审视和深刻分析,在回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时代之问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框架和话语表达,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代场域下的政治升华和意义赋予。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主体思想的正确认识和坚定秉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地位和作用愈加认同和肯定并始终坚信:“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国兴国的根本所在”[11]。这清晰地体现了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百年执政的根本政治立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纵览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叙事主线和话语风格,无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话语表达,抑或是“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积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12]的清醒认知,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视为战胜一切危险考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的自觉选择。回顾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进行革命”到“依靠人民进行建设”再到“依靠人民成就伟业”的演进脉络,可以说,紧紧依靠人民是党的人民观生成和演进的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实践场域中对其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意义空间,使其更具“效果历史”的价值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任职之初就向党和人民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3这鲜明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初心和坚定决心。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演进逻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全新境界,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愈加凸显。尤其是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党在经济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产生冲突时,果断选择按下经济发展的“暂停键”,把人民生命健康置于最优先位置,将“人民利益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疫情防控始终,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忧民、爱民、为民的赤子情怀,亦是党的宗旨性质在新时代视域下的全新话语表达,而且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全新内涵。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群关系置于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加以审视和思考。在理论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4]。旨在告诫共产党人要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要永远同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在实践层面,针对党内威胁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魄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反对、最痛恨的重大问题,进而及时地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进一步筑牢了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拥有无比的底气和信心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回溯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人民”展开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具有不同的理论风格和话语表达,但总体而言,在动态的理论生成中呈现出一条显性的演绎逻辑。即:紧紧依靠人民为党的人民观奠定了理论基调,不断造福人民为党的人民观设定了价值取向,牢牢植根人民为党的人民观提供了行为准则。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理论解码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植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深刻的话语剖析和理论解码,有利于愈加凸显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思想精髓。

(一)党的人民观实现了对以往一切旧式人民观的思想突破和理论超越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实践场景、主要任务、历史方位而形成的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理论生命体,从而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突破和理论超越。

首先,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文化基因。随着历史和朝代的不断兴替,古代民本思想在演进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中有了特定的政治内涵和政治功效。其一,传统民本思想重视“为国者,以民为基”(《三国志》)的历史规律,意识到老百姓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因素,统治者必须把老百姓放在管理国家的重要位置;其二,民本思想历来重视民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知尝闻。”旨在告诫为政者唯有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方能巩固政权和维持统治秩序;其三,民本思想重民事而轻神道,肯定民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三国志》),从侧面折射出了对民众主体意识的理性反思和哲理化探索,闪烁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火花。然而,传统民本思想发轫于古老的农耕文明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从而不可避免地决定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的狭隘性。因此,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君主维护阶级统治的舆论武器和思想工具,终究无法摆脱“君本”和“民本”截然对立的窠臼,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自洽,既汲取了民本思想的理论精华和合理内涵,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对其进行了中国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塑造,进而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由“君民”到“人民”“用民”到“为民”“统治”到“服务”的思想突破与理论重构。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实现了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人本主义倡导和宣扬的“人”和“人性”更多地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从而掩盖了其剥削和压迫人民的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内在规定了其最终的发展是以少数人或者少数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发展。因此,资产阶级秉持的价值立场是“资本至上”和“金钱至上”,他们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发展,更不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只能依靠人民,而无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为一种异化且悖论式的虚幻形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批判武器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个人利益”到“集体利益”“人只是工具”到“人既是工具又是目的”的全方位超越。质言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区别于西方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识。

(二)党的人民观秉持了人民历史主体性和人民价值主体性的同时在场

回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逻辑,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把人民主体思想内设为人民观的价值内蕴和逻辑引线,并且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对人民历史主体和人民价值主体的变迁逻辑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不断的守正与出新。

将历史的指针向前拨动,革命的特定场域决定了人民主体思想的话语建构需紧紧围绕“革命”语境而展开。基于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深刻洞察和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主体性的话语表达上始终以“群众”“英雄”等词语为理论呈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这一鲜明话语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深层动因,直至以后的多个场合,毛泽东始终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790。这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绝对尊重,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阐释和中国表达。一言以蔽之,人民群众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这一时期人民主体话语表达的基本基调;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由“战争—建设”再到“革命—发展”的转换,此时,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建构以“民主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的事业”[15]为话语转向。诚然,从话语传承的逻辑向度而言,同样也彰显了人民群众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力量的价值定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时期不断强调人民历史主体性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关照现实境遇的逻辑展现,构成了这一时期人民历史主体性的核心表达。但是由于特殊的实践主题和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首先以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的,这就使得在经济极其落后的情况下难以及时又准确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淡化了人民价值主体的存在感和真实性,同时由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认知,导致在某些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愈发凸显和重视人民价值主体性在人民主体性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地位,又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因为只有“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到的改善反映出来,人民生活要有相当增长,人民才能满意”[16]。与此适应,“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人民满不满意”等为表征的话语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集中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宗旨性目标,直至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视和尊重,赋予了人民价值主体以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转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愿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把人民价值主体的核心理念置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在概念上获得了充分完整的意义,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逐渐变为现实。尤其是在此次百年难遇的新冠疫情“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到“当人民利益和发展利益发生冲突时,将人民福祉置于最优先的位置”[17]。毋庸置疑,人民历史主体性和人民价值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新场域中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同时在场,人民性这一党的根本属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党的人民观彰显了话语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互联互通

党的人民观作为一种群众话语本质上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范畴。其理论话语的传播在生成主流舆论和促进社会前进中起着前瞻性和示范性的作用。然而,党的理论话语在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彰显其科学性和严肃性,其话语表达往往呈现理论化、抽象化的风格,这无疑加大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理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就是在传播党的理论话语时应致力于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传播体系,运用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生活的言说方式展开宏大的话语叙事,进而在政治话语传播过程中达到既彰显出其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又体现出政治化话语的情感温度的传播效果。纵观党的群众话语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表达方式,都集中体现了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有机融合和巧妙运用。基于特殊的话语语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场合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战争胜利的源泉”“共产党人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等循环展开话语叙事,在政治话语的表达上有意识地融入了积极和鲜明的情感,这样的政治话语人民群众听得懂也愿意听,有利于获得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众多政党团体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改革开放之后党的群众话语不断以“领导就是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白猫黑猫论”“以人为本”等话语循环建构叙事框架,人民性在党的政治话语传播过程中愈加凸显,同时也高度彰显了党的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视界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和叙事主线,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抑或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话语表达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并注重情感的激发,把党的创新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几年的新年贺词中用“给力”“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网络用词,将党的理论话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表达习惯接轨,更是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民观话语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互联互通。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经验启示

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场域中慎始敬终地践行着人民观。因此,通过系统总结党的人民观演进的历史经验,既有利于为党的长期执政指明前进方向,更有利于为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根本遵循。

(一)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践行人民观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观的百年生动图景表明,必须要把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作为践行人民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持续证明,倘若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发挥引领性作用,党的人民观在现实境遇中是无法落地生根的。

回溯党的百年历程,持之以恒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基本共识与成功经验。在革命战争时期,时代主题和基本国情的深刻变化内在预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迫切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革命精神和真正代表劳苦大众根本利益的领导核心来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把各方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中国人民的精神自此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时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悲惨命运,进而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了和平稳定的条件,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历史宏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和希望。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突出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8]267-268。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才能及时地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生存境遇的根本性跃升,中华民族亦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主义伟大事业的持续推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诉求内在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8]。因此,在新的历史场域中要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一言以蔽之,过去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展望未来,唯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战胜前进道上的风险挑战和完成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

(二)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践行人民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回首百年图景,一部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坚定地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并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不妨把历史的视角不断拉长,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纵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强调“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3]47。旨在告诫共产党人要自觉地把自己视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利益的工具,在谈到为什么要革命时,毛泽东同志更是直接指出,“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享有经济幸福”[19]。质言之,“革命为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让广大穷苦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为念。故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0]。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归宿。世纪之交,面对国际风云激烈变幻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本色不变,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那样,“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21]。由此可见,不管遭逢任何危局困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心怀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政权的人民性。进入新时期,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22]。不难看出,“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过程中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主张和利益需求的整体把握,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置于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新发展理念,这是以人民为轴心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价值理念的全新定位,旨在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而纵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和表达方式,无论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还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清醒认知,抑或是“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的庄严承诺,无不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爱人民、为人民”的政治本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要为民造福”[23]。对于执政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论走过多长的路,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其全部奋斗目标和根本目的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接续奋斗。

(三)始终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为践行人民观的根本路线

回溯党的百年场景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在践行人民观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和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虽历经无数考验而永立不败之地、进而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的奥妙所在。从历史地看,在革命战争年代,基于对战争动力问题的科学判断和理性反思,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24]的重要性,而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强调,“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4]1095。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鱼水情深的亲密关系,更是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所有的共产党员要替人民着想”[3]71的工作方法。可以说,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话语的原始表达,更是党的人民观在革命语境中的具体呈现样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汲取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群众路线得以恢复和发展。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8]368。这集中彰显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根本价值和深刻真谛。在世纪之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指出,“越是改革攻坚,越是面临困难,越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做好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9]305-306。质言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置于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位置、提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以审视和认识。从根本上了调动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确保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不断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赓续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仅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凸显了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把党的群众路线置放在维系执政根基生命线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因此,在理论和话语表达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13]27。这一论断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最生动的脚注。在实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周期律”“塔西佗”陷阱、“霸王别姬”悲剧等来鞭策和警示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接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可以说,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集中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同时也创造性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之问。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25]。唯有如此,方能在长期执政的历史长河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终极使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6]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1992:547.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上一篇:城市疾病治理的战略哲学处方下一篇:这里有300年的世界儿童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