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死亡性质的鉴定是非正常死亡案件法医学鉴定基本的又极其重要的任务, 他杀、自杀、意外死亡、不同的死亡性质决定案件处理的不同走向, 正确地鉴定死亡性质, 使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使无辜人员得到法律的保护, 这是公安机关科学、客观依法办案的职责所在。笔者现将两例他杀而犯罪嫌疑人企图以自杀、意外死亡隐盖其犯罪真相的案件报告如下, 并作一简要分析。

一、案例

案例1.某男, 42岁,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7时, 其爱人报称起床后发现其在床上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感冒三天, 死前在当地医务室治疗, 家属认为是医务室治疗不当, 将尸体拉到医务室闹事, 要求医务室赔偿。尸检结果:死者各主要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毒物检验检出毒鼠强成份。

案例2.某女, 45岁, 某年某月某日下午7时, 其爱人报称, 发现其喝农药在自家床上已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平时体弱多病, 有轻生念头, 其回家后发现死者仰卧在床上已死亡, 床边有一瓶DDV空农药瓶, 衣服上有很浓的农药味。尸检结果:各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未检验出常见毒物, 颈前及颈部两侧有少许条状皮肤表皮剥脱, 颈部深层肌肉出血, 舌骨大角左侧骨折。

二、讨论

(一)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

死亡性质也叫死亡方式[1], 分他杀、自杀、意外三种。在日常办案中, 如何正确区分死亡性质这是公安机关办理这类案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果是他杀案件, 认为是意外或自杀, 将会放纵犯罪, 死者冤屈无法得到伸张。如果是自杀或意外死亡认为是他杀, 则永远也找不到所谓的“犯罪嫌疑人”, 同时还会让无辜人员受到冤枉。案例1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 其夫妻关系长期不和, 又不想离婚, 故乘其丈夫生病到医务室治疗之机, 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毒杀鼠药[2], 毒鼠强放到死者喝药的水中, 死者晚上在家喝药时让其喝下中毒死亡, 企图嫁祸于医务室治疗不当医疗事故死亡, 医务室开始迫于无奈答应赔偿一万元钱想了结此事, 但不明真相的部份家属仍不依不饶, 最后医务室同意解剖查明死因, 才使这一所谓“医疗事故”真相大白, 还医务人员一个公道, 死者爱人也受到法律制裁。案例2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因其妻子体弱多病, 家庭困难, 觉得是一个负担, 故趁其生病卧床之机将其掐死, 再将农药泼洒到死者衣服上, 企图制造死者喝农药自杀的假象来掩盖其犯罪事实, 部分家属开始信已为真, 准备将死者安葬, 但死者娘家部份家属对死因怀疑, 要求解剖查明死因, 通过尸体检验发现有扼颈窒息的征象, 且胃内容物未检出常见毒物, 才揭露这一犯罪实事。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进行法医学尸体检验, 仅凭表面现象是难以明确非正常死亡案件的死因和死亡性质的。

(二)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的法医学鉴定是依法办案的需要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 在实际工作中发生非正常死亡案件后, 死者家属主动要求解剖检验查明死因的很少, 甚至不配合公安机关的尸检工作, 以各种理由拒绝尸检。这两个案列都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才同意尸体解剖的。

(三) 非正常死亡案件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非正常死亡通常指除他杀之外其它不明性质不明原因的死亡。此类死亡, 死者大多数平时身体貌似健康、死亡发生时没有目击证人或对目击证人的说辞不相信, 家属对死亡性质及死因存疑, 认为是他杀, 又由于受一些风俗习惯影响不能及时配合办案机关进行尸体解剖, 给办案机关全面系统查明死因带来影响, 给这类案件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当事家属不断上访, 有的借网上或媒体妙作, 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想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第一办案机关对非正常死亡案件必须启动命案侦办机制, 从现场勘查到尸体检验每一个环节, 必须按程序、规范进行, 用事实证据给家属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第二当事家属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依规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系统的尸体检验, 查明死因。

(四)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

要想明确死亡性质, 第一, 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检验, 包括尸表检验、尸体解剖、病理检验、毒物检验及相关的体液检验。第二, 必须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 包括死亡环境、死者的遗物、相关的物品及生活用品等情况。第三, 必须详细调查死者生前活动轨道、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等情况,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 才能正确查明死因原因, 明确死亡性质。

摘要:目的:探讨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意义。方法:用两个典型案例通过尸体检验查明死因后与之前的处理方式相比较。结果:非正常死亡案件家属配合进行尸检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结论:正确区分非正常死亡案件的死亡性质必须依法按程序进行尸体检验, 现场勘查及侦查调查。

关键词:死亡性质,尸体检验,鉴定

参考文献

[1] 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4.

[2] 黄光照.法医毒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22.

上一篇:断层破碎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下一篇: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