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通用8篇)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1

吕嘉峰

我是2012年中旗科协举办的第五期“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训班的一名学员。通过培训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提倡的是合作精神,开展头脑风暴,搞的是创新教育,使我在学习中切身体验了合作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我的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提高了我对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及适应能力;增强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和参与意识;懂得了如何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适应城市生活,结合自身实际会制定理财计划,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了在职场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学会处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能利用互联网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使我自己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这次培训无论从理念、技术、还是老师的讲课风格、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合作的精神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素养”这门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一周的学习,虽然辛苦但很快乐,辛苦是因为又积累了许多新的知识和经验,高兴是因为在这里还结识了很多的新朋友。

总之我认为参加“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训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增强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创新意识。我希望这样的培训可以面向更多的中小学生,在这里预祝“中旗科协-青少年非正规教育课程”越办越好!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2

非正规学前教育作为现代学前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非正规学前与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非制度化,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学前教育形式,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课程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但是其课程建设不能脱离人学的思想。从人学思想出发我们认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课程建设应以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儿童为中心,建构贴近儿童实际、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体系。

1“人学”视野下的教育

一般认为,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1];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人一人系统,而不是一个人一物系统,但这些真实的陈述却有着虚假性,因为现实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人的教育”。随着哲学观的当代转向,哲学视野下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存在论和生存论出发,教育的工具主义和功能主义思维模式受到审视和批判;教育哲学开始关注个体和存在方式,重新开启被蒙蔽的生活世界。“发现教育中的人”、“呼唤教育中的人”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呼告。这里的关键在于在教育中没有树立人学的世界观,才使人活动于同时却又隐没于教育中。教育人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以人学世界观为基点,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凸显于教育中,并使这种教育人学世界观深人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内隐的教育观念。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作为“人”的人,而不是造就工具。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教育就是使人领悟到生命的内涵。他说: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物质的和精神的),以实现人的价值的生命活动。从人性的角度研究教育,认为教育的“最广义的问题”,就是“怎么能有效地改变人性。”在“人学”的视野下,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的活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育人,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种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3]

2 教育人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人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面———教育:人是目的;教育:人之生成;教育:人对人的活动。[4]“人是目的”是教育人学的根本法则。它意味着,一旦人从本体性的目的地位滑落,或者,一旦脱离人之目的地位来把握人,那么,人必将沦为工具性或手段性的存在。所以,“人是目的”既是教育的灵根所在,又是教育的命脉所系。同理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儿童是目的”则是学前教育的灵根所在,是学前教育的命脉所系。教育人学主张:教育乃人之生成。这是教育的真正主题,也是“人是目的”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就是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健康快乐的生长,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人学主张:教育是人对人的活动。这既是“人是目的”这一根本法则的方法论要求,同时也是“人之生成”这一教育主题的自然延伸。而也只有落实到方法论、过程论的层面,“人之生成”的教育主题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和提升,“人是目的”也才能得到实质性地维护和捍卫。

3 人学视野下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人学的核心理念,教育是培养作为“人”的人,教育是人之生成,教育是人与人的活动。在此观念指导下,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课程建设应以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儿童为中心,建构贴近儿童实际、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体系。因而,在人学视野中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要实现课程与文化的整合、课程与活动的整合。儿童生活世界是课程选择的基本范筹,贴近儿童生活和实际的文化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儿童活动又体现课程的实施和行动方式,三位一体,相互依存,共同作为人本化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共同作为人学视野中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在建设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3.1 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活动的整合——关注儿童的发展特点与需要

非正规学前教育面对的教育群体是多为流动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这一弱势群体,采取的是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能按照“普遍适合性”原则而来,从教育人学出发,我们的课程要适合幼儿的成长环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教育要为教育对象服务,适宜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比如北京有很多家正规的幼儿园,但是这些幼儿园都主要是为城市儿童服务的,而四环游戏小组面对的教育群体是流动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这一弱势群体。四环游戏小组面向的儿童跟北京正规幼儿园的儿童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这些儿童具有流动性强、年龄差距大、安全意识相对较差、身体活动能力比较强,语言能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卫生和行为习惯不良等诸多特点。四环游戏小组作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一种积极尝试,从以儿童为本的人学思想出发,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市场儿童成长环境和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在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侧重以下六个方面:(1)帮助幼儿建立常规,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的课程内容。(2)促进幼儿的优势能力发展,并带动其他能力共同发展的体育活动和游戏。(3)针对性的语言活动,给幼儿更多的说话练习的机会,另外对几个语言能力严重滞后的幼儿建立个案,重点教育。(4)在交往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尊重、友爱、互助,学习正确的交往技能。(5)艺术活动课程,通过音乐、美术、手工活动陶冶幼儿的性情。(6)安全教育课程,让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分辨哪些行为危险,哪些行为安全,不进行危险活动。同时四环游戏小组的课程还根据幼儿和家长从农村来的特点,融入了民间民俗的内容,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兴趣,并且不断发掘家长和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不断变化灵活多样的课程以适应不同孩子需要。

3.2 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与文化的整合——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毫无疑义的是,课程是传载、继承和延续文化的重要方式。实际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发展的,因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课程像正规的幼儿园一样,应当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身体的、情感的、社会的以及认知的,它是以综合的方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所不同的是,非正规教育课程的来源更具有生活化、民俗化的特点,这是从流动儿童和他们父母的文化背景出发,他们远离农村来到城市,但却处于城市边缘状态。照搬一套正规城市幼儿园的课程是不适合他们的。必须结合他们的特点(包括文化背景、兴趣爱好、表达方式、相互作用方式、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等)来创设符合他们的一套课程。游戏小组正是利用自身的非正规、民间组织的天然优势,从流动儿童的父母、社区的退休教师和热心人士、民间的手工艺者身上充分挖掘一些传统的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种方式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看受到了幼儿和家长们的欢迎。这不仅丰富了非正规幼儿教育的课程,同时也是对非正规幼儿教育的一种探索和构建。此外,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和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也成为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来源。

3.3 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的整合——关注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确立以儿童为课程的主体,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作为课程内容的范围,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的整合方面,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代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大多是以社区教育的形式发展着的,可以认为,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着更突出的表现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尤其适合在社区开展,因为非正规学前教育通常走的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道路,社区里就存在着丰富的资源可供利用。因此我们应在社区内综合协调现有资源并发掘和利用一切可用于教育的资源,树立“发展幼儿教育的资源就存在于社会、社区”的观念,将潜在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自然与人文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另外,非正规学前教育还是吸纳下岗教师及社区人员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5]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要依托社区资源,根据教育对象、教育情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四环的课程必然是缘于市场中的孩子这一教育对象的真实需求和特点而设定的,必须仔细的考察教育对象的生存状态、成长环境、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挖掘社区中适宜的课程资源,才能适合并满足其需要。较强的针对性或称之为个性化应是非正规课程的最突出特点。比如在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中,我们积极与社区进行协调与沟通,充分利用四环社区已有的物质资源为四环的儿童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资源,那就是市场本身。总之,游戏小组充分利用了身在市场、身在四环社区这个天然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邹诗鹏.人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2.

[2]陈志尚.再论人学的对象和方法[J].社会科学辑刊,2001,(2):7-10.

[3]谭红.“人学”视野下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断想[J].体育学刊,2007,(7):61.

[4]王啸.教育人学内涵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3):24-29.

美国非正规科学教育探析 篇3

关键词:美国;终身学习;非正规教育;科学教育

一、美国科学教育基本情况

与传统的学校科学教育相对应的非正规科学教育(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是面向公众的,以科学、技术、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终身学习形式。“在我们普遍的观念里,学校是负责为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的机构,但事实上,学校教育不能够完全独立地承担这一任务,社会必须更好地理解并关注非正规科学教育经验,以更广泛地推进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1]。美国学校以外的科学教育由来已久,近十余年来,非正规科学教育由于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而得以迅速发展,并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起到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

(一)学校科学教育

与以往的时代相比,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理论的专门化和深入化、技术的高端化使得科学与公众的日常生活逐渐拉开了距离。但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有效的应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成为影响社会及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占得先机,美国对K-12教育阶段学校的科学基础教育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2061计划”。

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to Science,AAAS)于1985年启动了一项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该计划提出了“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框架,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掌握这些内容、概念和联系的基本态度、方法和手段”[2]。1985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而它再次光临要等到2061年,为了培养在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时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人才,故将该计划定名为“2061计划”。为了完成上述目标,“2061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开发了相关工具,旨在为教育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服务,使其能够对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关键且长久的推进作用[3]。该计划召集了30多名科学家、科学教育家及各学科的教授,花费了4年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并经过数百次的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一份美国科学教育的总蓝图——《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开始了一轮K-12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改革。随后,“2061计划”又相继发布了《科学素养的基准》《科学素质的源泉》《科学素质的蓝图》《改革的蓝图》等报告。

(二)非正规科学教育

学校科学教育注重学习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对于学习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接受,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而言也只是起步。成功的科学教育应是培养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教育——学校科学教育和课堂中科学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不断深入的对科学学习的研究使我们认清,理解科学所需要的东西要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本身多得多,在基础的层面上来看,了解科学包括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活动的流程。基于这些原因,现在,非正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在科学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官员大卫·尤珂(David A Ucko)在于2005年11月举行的上海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非正规教育之所以会受到如此重视,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长期的学习机会,并且提供一些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其次,对学生来说,它可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在校的正规学习,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能力”[5]。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世界各国对公民科学素养重视程度的加深,非正规科学教育作为对传统正规科学教育的补充,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在传播科学的过程中与传统科普活动有共通之处又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二、美国非正规科学教育的特点

(一)具有面向公众的公平性

传统的科学教育面向的是适龄的在校学生,而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获得学校教育机会的人群而言,非正规科学教育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非正规科学教育使得社会的非主流群体及一些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学习科学的机会。“我们需要关注科学学习中四类传统的非主流群体:女性、美国印第安土著、偏远地区居民及残障人士”[6]。不难发现,科学学习中既有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又包含公平公正问题。非正规科学教育能够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起到积极作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名为“研究生教育与教授联合计划”(Alliances for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Professoriate,AGEP)的项目,旨在帮助美国非主流人群(如非裔、西班牙裔、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本地人、夏威夷土著及其他太平洋岛民)取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领域的硕士学位,同时帮助这些少数人群争取大学教授职位。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例证,凸显出美国非正规教育在参与对象上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非主流人群获得科学教育的机会较少,除了文化、地域因素以外,经济也是制约此类人群参与科学学习的重要因素。此类人群往往无法参与正规的学校科学教育,而非正规科学教育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公众的特点和优势,在各类机构的资助下为全体公民提供接受科学教育的机会。

(二)关注文化传统对科学学习的影响

在科学学习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其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理念的学习,这在非正规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信奉的宗教、伦理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指导着人们所相信的东西,以及他们的行为和他们对自己及其他人的判断。学习、发展和教育往往以隐含的方式深深植根于社会中所运行的价值体系”,《非正规环境中的科学学习》(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一书的作者布鲁斯·莱文斯坦(Bruce V. Lewenstein)在2009年康奈尔大学举办的关于非正规科学教育的报告会上特别强调了这点。报告在“学习与学习者”这一部分中对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因素做了总结,“文化团体中的成员通过参加非正规学习的经历形成系统的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他们探索自然的形式由他们的文化历史背景所塑造并且需要特别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知识获取和探索自然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多样化的观点,需要在设计科学学习经历的环境中引起重视”。人们的认知过程受到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同一个自然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观察者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这已在科学、哲学及教育界达成了共识。如何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设计学习环境,以对其科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是目前研究者关注颇多的一个领域。文化是双向的互动:一方面,学习者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对科学及其他文化的学习,学习者个体也会对其所处的群体文化产生影响。在这方面,非正规科学教育需要经常关注文化现象的变迁,以形成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及策略。此外,学习者个人的已有知识、兴趣、学习习惯等,同样是非正规科学教育关注的因素。这些更为个性化的差异在学习者参与的校外既定环境(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的科学学习中尤其重要。布鲁斯·莱文斯坦表示,“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兴趣和个性,这些被理解为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一个整体,在非正规环境中非常重要。”

(三)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终身学习

非正规科学教育是一种跨越人的一生的教育。“科学学习应该被看作是一项与生命同长度,与生命同宽度,与生命同深度的努力。它发生在一系列聚焦于多样化兴趣产出的场所……我们把这看作是非正规环境中的科学学习最关键的目标,一个教育实践与探索的领域”[7]。非正规环境可以划归为以下三类。

1.日常及家庭学习环境

日常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家庭中或朋友间的讨论和活动、个人的兴趣爱好、大众媒体的参与及技术的使用。在这种环境中的互动方式大部分是经过选择、组织并由学习者个人协调的,因此会因不同的文化而异。在这类环境中,知识的习得、获取及证明具有典型的错综复杂性,很难互相区分。在这些环境中,论证能力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更为中心的角色。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日常及家庭学习环境是非正规科学教育的一个天然场所,儿童除了在学校的学习,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与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这期间的科学学习往往是无意识的或非设计的,儿童通过家长的引导与帮助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家长的科学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2008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与德尔塔研究教育基金会(Delta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开展了一项科学与日常体验项目(Science and Everyday Experience),这一项目旨在帮助非裔美国中小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者支持儿童的非正规科学教育。

2.经过设计的环境

针对特定的教育目的、经过设计的环境一般包括博物馆、科学中心、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图书馆等。在这类环境中,学习者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对这些环境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学习者根据兴趣安排自己在这些环境中的行程。虽然学习者的参与是短暂的、不成体系的,但一些有趣的参观经历及之后的后续联系可以提升学习者对科学的兴趣。这类环境给予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机会,根据自身兴趣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往往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融入科学知识,同时激发学习者新的兴趣点,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

3.学校之外与面向社会的培训

学校之外与面向社会的培训项目为成年人的科学学习提供了机会。这类项目包括暑期培训、科学俱乐部、老年人项目、志愿者团体及以学习为目的的休假。这类环境与前两者的一大区别在于,它往往包含一系列较为正式的课程来传授知识或技能,有时也讲授如何利用科学来解决现实问题。另一大区别在于,参与这类项目的学习者往往有较为明确的需求,希望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对某类知识或技能的需要。这类项目常常由受过科学训练的专业人士指导监督,因为这类项目中常常包括动手实践及协作实践的部分。成年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参加这类科学培训项目或是交流活动。学校组织的科学暑期夏令营以及科学机构组织的科学俱乐部都属于这一类。

三、美国非正规科学教育的作用

美国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已经得到学界的系统研究和科学决策部门的充分重视。非正规科学教育发展中心(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CAISE)的网站会随时更新非正规科学教育的最新研究及新开展的活动。此外,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也大力资助并组织各类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

非正规科学教育是学校科学教育的补充,对美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tific Literacy,ICASL)主任乔恩·米勒(Jon D. Miller)认为,“公民科学素养可以定义为公民在现代工业化国家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水平”[8]。现在的科学教育已经不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的任务,而是一项终身学习,即非正规科学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同样,在学校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们也能通过这一方式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加深对科学思想的理解,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一些少数族裔或非主流人群能够通过非正规科学教育的途径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甚至投身到科学事业中去,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4]Marilyn Fenichel,Heidi A. Schweingruber,et al. Surrounded by Science: 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0:1.

[2]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谢小军.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三个科学教育项目对我国科普事业的点滴启示[J].今日科苑,2008(23):180.

[5][美]大卫·艾·尤珂.美国的非正式科学教育[J].世界科学,2006(1):43.

[6][7]Philip Bell,Bruce Lewenstein,et al. 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s, and Pursuits[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210,49.

[8][美]米勒,等. 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和技术的态度[M]//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56.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4

1.西门子200-300-1200-1500系列PLC 2.三菱FX系列PLC 3.欧姆龙系列PLC

4.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全能班

二、锐志培训教学保障:

1、一人一机:实机练习部分占到课时的一半,所以能学到真材实料

2、工程师授课:我们的讲师都是具有5-10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授课

3、签订合同:一期不会,跟班重学,学会为止

4、推荐就业:安排合适岗位,帮助学员就业

三、教学模式:

1、每个学员配一台机床设备,供操作练习使用

2、有10年以上编程经验的老师傅亲自授课

3、签订培训合同,包学会,一期不会,跟班重学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5

摘要:

高校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的发展。弄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定义、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管理与教育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策略和措施,将对统合校内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管理

高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他们是在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根据自愿原则自发形成的非权威性的群体,是大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对在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形成原因及特点。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

高校里面相对同步的学习和休息、集中的居住这些特殊的环境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提供了方便,从客观方面来看,大学生存在年龄相近、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经历相似、处境相同的特点,这些都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持久存在成为可能。从主观方面来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弥补了正式群体的不足,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满足友谊、追求认同、取得保护、谋求发展的个性发展需要。大学生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开展活动,从而获得从正式群体里得不到的心理满足。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包括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以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集团、小圈子等,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一是规模较小,人数少。通常在5人左右,或更少。二是有较强的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情趣利益一致,爱好、志向、个性相同。三是非正式群体内有自己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号召力强,有很高的威信,对群体内成员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群体内成员以他为中心,接受指挥,服从安排。四是信息灵敏,传递快捷。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极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只要校内外发生一点事情,小团伙内的学生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通过霍桑试验我们知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组织中的,他们相互影响,通过活动、相互影响、情绪来发挥作用,这个作用是双向的`,其既对个人起作用,也对集体起作用,其作用性质也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

(一)非正式群体的个人作用。

首先,同化作用。非正式群体具有同化作用或标准构成功能,即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往往会改变自身态度、观点与评价标准,顺从或趋同于群体准则。其次,心理补偿作用。非正式群体是在集体不能满足其成员某方面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其活动往往能满足个体在集体中不能被满足的某些需要。成员在心理上比较接近,又有共同的兴趣或话题,相互之间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也是不设防的。再次,使个体得到能力锻炼。正式群体为学生提供能力锻炼机会的范围与程度有限,而非正式群体能使每位成员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二)非正式群体的集体作用。

首先是辅助作用,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集体中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辅助集体开展工作,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且凝聚力较强时,就可以促进集体内部的稳定;当非正式群体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集体时,可以替代集体完成部分工作。其次是参照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特殊本质及活动的多样性为其灵活调整自身行为提供了参考。非正式群体越多,活动越频繁,越表明集体在满足个体需要上存在较大缺陷。最后是安定作用,非正式组织内部成员间的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感情的交流,可以使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安定团结氛围的形成。

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由于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有着双重的作用,所以只有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实情况,掌握其运行规律,及时进行分析,才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和管理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在一般情况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同时也是正式群体的成员。如果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大于非正式群体,那么成员就会对后者的热情减弱。如果他们在正式群体里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可能性就不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式多样,性质各异,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加以正确的管理和引导。

(二)重视发挥核心人物作用,带动团体转化。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都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左右着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影响着非正式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士气。关注他们的动态,加强对这些核心人物的教育转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非常关键。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注意了解核心人物的意见,消除对正式群体的逆反心理,发挥他们在群体里的积极作用,指导他们正确参与开展工作,在适当的时机可大胆委任,使整个非正式群体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达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强化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实践,努力在群体内造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增强吸引力,满足非正式群体追求认同、谋求发展、寻求友谊、取得保护的内在心理需求,从而弱化非正式群体的向心力,模糊两个群体的界限,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非正式群体的综合素质,增强正式群体的吸引力。

(四)加强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沟通。

非正式群体也可以说是对正式群体的补充,通过充分利用正式群体设施完备的活动场地和资源优势与非正式群体共同开展活动,使其互相补充,和谐发展。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产生矛盾、隔阂时,正式组织要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深入非正式组织成员之中,与他们交心沟通,加强了解,化解矛盾,建立共同的目标,在对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加强协作,共享信息渠道,以自己的感召力来带动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目标,从而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总之,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消极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教育、转化,把他们引上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将之与学生正式群体的作用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建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

[2]赵镝,蒋雯。《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机制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9)。

[3]王起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6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思想教育,组织类型

非正式组织是一种相对正式组织而言的组织类型, 是人们在某些心理需要或者要求的驱使下形成的心里团体, 其中蕴含着浓厚的友情与感情因素。

一、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1.学术性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为基础, 以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学术性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组织成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其组织活动也多以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为目的。

2.信仰型, 是以成员之间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追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加入该类型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都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和一定的政治追求。该类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 思想道德素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

3.友谊型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组织类型, 该类型是以日积月累起来的深厚情感或长期的临近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小团体, 如各种常见的校友会、同乡会等。该类型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成员之间都具有某种特点的关联, 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和纪律, 仅通过成员之间的感情维系组织的存在。

4.娱乐型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成员兴趣、爱好为基础, 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需求而建立的非正式组织, 如各种各样的舞蹈协会、健身俱乐部、街舞协会等。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活动内容明确, 活动时间有规律, 成员固定且来源广泛, 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

5.大学生为了某一种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小团体。该类型组织的特点为成员人数少, 但是利益和目的一致, 成员之间无强制制约, 紧靠利益关系约束成员之间的行为, 感情色彩浓, 排他性强。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强烈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出现都是成员自发形成的, 是成员以心里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 共同的信念或者信仰追求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非正式组织没有法定的社会地位, 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固定的组成形式。因此,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2.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成员间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一套自发形成的非制度化规范进行管理的, 这种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成员的精神自由, 对成员的心理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3.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由于成员具有共同的爱好、信仰以及追求等, 自发形成的规范又能满足大家情感的需求, 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成员有了一种归属感。归属感的存在使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三、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健康、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促进健康思想的形成。非正式组织可以帮助成员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理念。这种组织文化贯穿于组织的各个活动以及各个层次, 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组织环境, 对成员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妨引导学校的非正式组织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通过这些组织文化的形成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2.模糊的组织结构关系, 不利于正确社会观念的培养。大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 社会是一个结构关系明确的舞台, 有着明确的分工。非正视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 其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形式。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决定着其功能的发挥情况, 机构发生变化, 职能必将发生变化。非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对于组织职能的发挥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成员对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 不利于学生正确社会观念的培养。

3.轻松愉悦的氛围, 满足了成员的心理和感情需求。正式组织内部分工明确、层级关系清晰, 很难满足成员的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而非正式组织灵活的管理方式和结构形式可以满足成员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尤其是在学生心理受挫时, 非正式组织可以保护成员的人格和自尊, 这时若是融入正常的价值观念加以引导, 必然会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4.传播错误言论, 不利于学生思想的管理工作。众所周知, 大学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人的语言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非正式组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快, 成员之间的语言并没有明确的约束。因此, 各种不利于学生正确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言论便可肆无忌惮地在组织内部传播, 对学生健康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所以,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必须防止不利言论进入非正式组织, 以免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加以合理科学的引导,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才能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方蔚琼, 徐燕玲.略谈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管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1) .

浅谈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篇7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因材施教

非正式群体作为一个小集体是自然而然自觉自愿地组合起来的,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待他们要辩证地看待,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鼓励积极型,争取中间型,瓦解消极型。对积极型的群体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吸收更多的同学加入,发挥其教育、熏陶的作用,使他们为班集体所用。对中间型的群体要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帮助他们与班级更多的同学友好相处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向积极型发展。对消极型群体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深厚的感情温暖他们的心灵,消除他们在班级目标和行动上的抵触情绪,同时对违犯校规校纪的进行严肃处理。

二、加强正面引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比较看重自我价值,常常把非正式群体当成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为此,班主任在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中,要加强正面的灌输。如利用广播站、板报等形式颂扬伟大的精神和时代的风貌;利用班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个人的集体、社会的关系,明确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要得到集体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做好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使其带动非正式群体向良性方向发展

在每个非正式群体中都有一位核心人物,其他成员都团结在其周围,许多方面都受到他的影响,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是班主任引导和教育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关键。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对核心人物的学习状况、生活习惯、优点缺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我的班上有位女同学,在一次班级班干部选举中因为没有当选上班长而对班级各项工作持消极态度。通过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开朗、好胜、爱好文艺,是一个小群体的核心。只要教育得法,引导有方,她会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在一次全校艺术节中,我让她负责班级的文艺节目,她的几个伙伴都全力以赴地支持她,结果我们班的节目在艺术节中获得好成绩。通过这件事,我告诉她,人都有长处,都有不足,在和同学相处时要多看同学的优点,并分析了她没有当选的原因和她的不足。后来她当选为我班的文艺委员,积极主动地配合班长开展工作,她的伙伴也都融合到班级集体中。

四、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班级中出现了非正式群体,说明班集体的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对班级进行团队精神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班级整体意识,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如学校组织校内运动会,全班同学跃跃欲试,我在班级中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求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他们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运动会,更重要的是能为集体争得荣誉。在军训、演讲等活动中,同学们付出了汗水,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每个人都应为班级做出贡献。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一个班集体有了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能够助长和发扬进步和健康的因素,克服和纠正消极和错误的东西,能把班上的坏现象和不良思想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在工作中运用黑板报、墙报等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树立典型,发挥班干部的骨干力量,使班级中好事人人夸,坏事有人抓,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认识到班级集体的力量,认识到违反学校规范会受到强烈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孤立或被群体抛弃。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激发他们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开展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活动吸引非正式群体向班集体靠拢。根据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如组织兴趣小组、辩论赛等活动,给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各种非正式群体如喜爱音乐、体育、文学等小群体显示出各自的特长,让他们在努力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作为班级正式群体中一员的快乐。

五、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

做好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班级或学校是不够的。班主任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冲破校园的限制,向社会渗透,建立新的教育网络。除了传统的家访、家长会外,在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的条件下,建立班级学生、家长联系网络卡片,记载家长姓名、电话、手机号码甚至于邮箱,用最快捷的联络方式,建立沟通渠道,方便班主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深层沟通。不仅如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家长展示学生的特长,指导家长认识到孩子的优势,向家长灌输教育孩子的方法,真正做到学校、班主任、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非正式群体向良性发展。

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篇8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非正式群体理论,分析了军人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作用,探讨了军人非正式群体良好心理的培养方式及不良心理的矫正问题,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军队心理建设有启示。

一、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的界定及意义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人们大量的社会实践表明,在社会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毫无例外,在军人正式群体中,也或隐或现地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我们把军队中根据定员编制、章程规定或有关组织程序建立起来的,相互间有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执行任务中有责任关系,井有明确人员分工的群体,称为军入正式群体。无疑这是军人群体的最高形式,也是军人群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在军队中那些没有定员编制,不是按照章程规定或军队组织程序形成的,但具有心理动机上的方向一致,自由地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形式,则称为军人非正式群体。例如,军队中以地缘情感为交往纽带的同乡群体,以体育、文艺爱好等趣缘为契由自发组成的文体群体,以业缘关系形成的生活习惯相近、感情利益相似的战友群体,因出现意外情况,有着相同目标而随缘临时形成的自由群体等都属于军人非正式群体。

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指部分军人个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正式群体价值观、倾向性、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聚合心理。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在某些时机、某些场合的特定情况下,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正式群体心理。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较早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梅奥(E,Mago),他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非正式群体的自发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非正式群体中形成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成员对劳动、对管理部门的态度,从而影响成员的劳动生产率。前苏联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自由和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正式群体内部的非正式群体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及任务的完成。非正式群体有时也会与正式群体发生矛盾,在正式群体的目标和规范与其成员的个人需要不一致的情况下,在非正式群体具有反社会倾向的情况下,非正式群体会破坏正式群体的目标,成为正式群体的障碍。一般说来,我们军队中正式群体,在部队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并不突出,一些非正式群体已融入到集体的目标中。但在有些单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所致,积极作用不甚明显,消极作用却时有显现。当前,一些带兵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昔对军人正式群体心理的引导利用较为重视.而对军入非正式群体心理的引导利用往往忽视或没有注意到。实践证明,有些部队存在的部分战士与领导情绪对立现象、群体违纪现象等很大程度上缘于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导向。有效引导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对于巩固军人集体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抵制不良倾向,保持部队稳定,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既受军人正式群体目标任务、价值取向等的影响,也受社会舆论、家庭因素、个人认知水平、心理倾向性等影响,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

团体意识。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的社会动机使人聚集,从而组成群体。军人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同样有结群的需要,他们除了置身于军队规范的集体里,还自然地倾向于较自由的群体组合,这种倾向性称之为团体意识。军人非正式群体的团体意识不同于军人集体意识,它具有三种潜在可能。一种是与所在集体意识相一致的倾向,如连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合的篮球队、演出队等以为连队争取荣誉为行动目标;第二种与所在集体相抵触的倾向,如某些同乡战友非正式群体对集体规定、集体意向的对立情绪;第三种是独立倾向,即适应非正式群体特殊需要形成的游离于正式群体主导心理之外的倾向,如集体中亲近友好的几个人形成的小群体。军人非正式群体的团体意识往往影响其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这一特征说明了集体意识影响力的强弱对非正式群体有重要作用。

依赖心理。军人个体远离家乡,远离亲友来到部队,面对一个陌生新鲜的环境,需要完成从一个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出于对安全、认同、尊重、亲和及实现目标的需要,一般都有一种寻找依托感、同伴感的心理需求,这就是依赖心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说法就是依赖心理的具体体现。一个单位如果集体的权威性高、凝聚力强.军人个体的依赖心理将主要指向集体。反之,指向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将增强。依赖心理是形成军人非正式群体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注意关心体贴部属,满足其依赖心理需求.是发挥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重要环节。

自主心理。青年军人来到部队,其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常有自我决定问题的要求,这就是自主心理。自主心理与依救心理是相伴而生的。在正式群体中自主选择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空间距离接近的人,形成非正式群体,是青年军人自主心理的表现形式。米德(George HMead)的人际关系“重要他人说”认为,个体的“自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他必须依赖人际互动才能产生,个人与重要他人互动时,容易受到潜移默化,逐渐形成或扩展自我。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个体自主心理的需求。对非正式群体的自主心理倾向,只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不能横加指责,强行压制。

自娱心理。寻求情趣爰好相近的朋友、“知音”也是军人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一个诱因。以这种自娱心理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往往影响着部队基层集体文体活动的开展程度。另外,由于准备考军校,参加各类函大、电大学习考试而自发形成的跨小单位集体的非正式学习群体,也时有存在,产生的也是正面影响。部队基层带兵人对这些非正式群体应注意关心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军人非正式群体心理作用分析

以系统论、群体动力论的观点分析,军人非正式群体既对军人个体发生作用,也对正式群体发生作用。无论对自身个体还是正式群体.既可发挥积极作用。也可发挥消极作用。

集体凝聚与离心倾向的两可作用。集体凝聚力,是军队这个特殊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与协同性的综合体现。离心倾向与集体凝聚力相反,表现为集体对其成员的弱吸引,成员对集体的心理疏远以及成员之间的互不信任与离异趋势。军人非正式群体对于军人集体,既可表现为增强凝聚力,又可表现为离心倾向。例如,部队中 的同乡型非正式群体,若其意识倾向与集体意识相吻合,同乡战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积极参加集体组织各项活动,某位战友有了思想问题,大家共同开导说服,他们就会增进集体凝聚力。反之,同乡之间以狭隘的老乡观念相交往,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形成一个与他乡战友,与集体领导作对的小圈子,同乡有缺点,为之掩饰袒护,同乡违法乱纪,共同包庇隐瞒,必然形成对集体的离心倾向,削弱集体凝聚力。作为带兵入,对非正式群体的两可作用应予以关注,努力向积极方面引导,切实矫正离心倾向。

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互动作用。军人非正式群体虽然一般是自愿、自由结合在一起的非权力结构,但该群体也有核心人物,且通常威信可达到很高,同时有以共同目标为纽带的群体意识。这种个体心理和群体意识之间具有互动作用。群体意识是积极向上的,则个体心理虽有消极低落的,但受群体意识影响,大多能向积极方面转化。华山抢险英雄群体、衡阳抢险英雄群体的涌现,就是临时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积极的主导意识对个体发挥显著作用的有力证明。非正式群体意识是消极反集体的,对个体则会产生恶劣影响。例如,部队中发生的酗酒闹事、群体斗殴等问题,其中有些参与个体就是随大流顺势起哄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非正式群体是由单个个体组成的,某些个体也会对群体发生影响,特别是群体中的有威望、有号召力的个体,影响力就更为突出。

从众心理与反从众心理的交织作用。从众是指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在意见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反从众是个人明确地意识到群体压力与个人自主选择相矛盾.而坚持个人选择,在意见和行动上表现为与多数人相反的现象。军人非正式群体的从众心理与个别人的反从众心理是交织在一起的,从众和反从众都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当群体意识呈现消极状态时,从众则是有害的,反从众则是应当赞许的。例如,作战中各单位散失人员聚拢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时,主导意见是有利于我军作战的,这时的从众就是积极的,反从众就是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如果主导意见是不利于我军作战的,这时的从众就是有害的,而反从众则是应于肯定的,特别是反从众如能影响主导意见的改变,更是难能可贵的。部队各级领导应辩证具体地分析非正式群体中从众心理与反从众心理的交织作用,善于利用和引导。

群体舆论与外界环境影响的双向作用。群体舆论是指群体成员对普遍关心的事情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和一致性评价。例如,在一个连队中,个别战士不假外出,个别干部多吃多占,引起了官兵的一致谴责。这种群体舆论对非正式群体有重要影响。群体舆论就其性质来说,有正确和错误的两类。但不论其正确与否,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为群体舆论指责的人,思想上会感到相当大的群体压力,“人言可畏”就是舆论压力的生动写照。除舆论影响外,群体之外的环境也是影响非正式群体的一个重要变量。外界环境是指群体无法实际控制的条件和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地方政府、群众团体对军队的理解和态度,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等,这些都会对非正式群体人员产生重要影响。领导者在教育引导非正式群体心理时,应充分考虑并运用好群体舆论、外界环境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

四、军人非正式群体良好心理培养及不良心理矫正

强化目标整合.矫正对立心理。群体的目标与成员的目标统一起来.保持协调一致,称为目标的整合。非正式群体优良心理的培养,首要的是使其目标与所在集体,与部队大集体目标趋于一致,这才能从根本上把非正式群体人员思想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形成目标整合,必将激发起多数军人奋发图强的自觉性,他们既不能容忍少数成员背离共同目标走邪门歪道,也不允许任何破坏性的行为阻碍集体健康发展。不能否认,部队中有些非正式群体意识也存在与部队整体目标,与所在集体目标不合拍甚至对立的现象,这就需要及时发现井予以矫正。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增进集体目标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达到目标整合;二是通过思想教育,促进目标整合;三是利用非正式群体中的积极因素,分化对立情绪,引导目标整合。

增进心理相容,矫正小团体心理。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与成员、成员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部队集体中,心理相容程度高,人际关系和谐健康,非正式群体人员容易与集 体沟通协调,保持一致。如果集体中相互猜疑,相互埋怨,相互攻击,将会助长非正式群体成员偏离集体的倾向,也是出现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心理的重要条件。要防止和杜绝非正式群体在集体中搞帮派活动,矫正小团体心理,除开展思想教育,进行批评帮助,采取组织措施外,加强对集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疏导,形成心理相容的氛围也是不可缺少的。部队集体要增进成员间的心理相容,首要的是集体领导班干的关系正常,特别是军政“一把手”的紧密团结合作至关重要;其次是军官的模范带头作用;再就是不同籍贯、、专业兵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小区绿化评价指标下一篇:科技信息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