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英语备考策略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浙江高考英语备考策略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4年是浙江省高考文综考试自主命题的第6年,也是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第一年。综合分析历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浙江卷在考查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史学方法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完善。笔者通过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揣摩命题规律,把握试题特点,特提出历史学科高三复习课教学策略,以供高三师生高效备考参考。

一、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一)重视考查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模拟试题的命制等方面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要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就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历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命题人员对此给予了认真领会与贯彻,试题考点都属于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具体考点分布见下表。

从下表来看,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考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物和战争的基础知识,部分考点甚至多次出现,如先秦思想家的主张、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古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封制、抗日战争、二战、中东战争等。它们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属于考生平时重点学习、复习的范围。以考查主干知识、基础知识作为高考导向,才能真正让课改“减负”落到实处。

(二)广用图文材料 考查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材料型试题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最具“历史味”的题型,它可以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再忆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述、文字表达、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由于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高中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在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广泛出现,浙江省更不例外。

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会发现,每份试题都通过大量原始文献、图片、图表、漫画等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尤其是图片、地图、图表等材料的运用,更是亮点。笔者对近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图表材料稍作统计,得到结果如下:2011年历史试题共采用6幅图(表),2012年3幅图(表),2013年4幅图(表),2014年5幅图(表)。其中历史地图题每年出现1题(2011年第13题宋代名窑所在地、2012年第22题1943年的欧洲战场形势、2013年第15题秦灭六国顺序、2014年第23题北约成员国);历史表格出现4次(2011年第39题材料一“苏联大事年表”、2012年第39题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2013年材料一“明清江南地区史志资料”、2014年第14题“浙江地方志目录”);历史图片题出现多次(2011年第22题印象主义绘画、2012年第18题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2013年第14题周代世系图、2013年第19题抗战纪念章图、2014年第16题清初蓄辫民初剪辫图、2014年第17题报纸截图)。大量图文材料的使用,使得高考历史试题形式活泼、材料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实,既为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让学生在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一种生动活泼的体验,对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对史料及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瞄准史学前沿 考查史学方法

历史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与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视野,懂得学史的方法。近四年来,瞄准史学前沿,考查史学方法,逐渐成为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新亮点。例如,2011年第14题用学术界关于“宋代开封生活燃料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争鸣入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在理解材料信息基础上对材料证据和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判;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对相互冲突的史料证据进行裁定,对不同的结论进行理性分析,解释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合理的推论。此类题目还有:2012年第15题“以诗证史”、2013年第13题“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2013年第39题“五位一体”的史学研究方法、2014年第13题“china”的考证等。这些试题的出现,彰显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探究性的理念,同时实现了由考查知识目标向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含量。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还尝试着引入学术界的前沿成果,使历史试题变得更为鲜活、富有生命力。例如,2011年第39题(2)关注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辩证评价、2012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对评价辛亥革命的新视角、2013年第39题(3)引入学术界关于“中西方差距扩大的原因”三种基本观点、2014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评价拿破仑的四种主张。这些学术界前沿观点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还对拓展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品味,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不避时政热点 彰显地方特色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创设大多时代感强烈的时政热点情境,为历史试题增强了浓重的时代色彩。如2011年第39题,开宗明义在题干中明确指出“今年(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并以此切入,考查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与此相似的是2012年第39题,考查了周年热点问题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2014年第39题,从中法建交50周年热点话题切入,考查了新中国外交、世界政治格局、法国文学、拿破仑等。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进一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经验或教训,从历史中得出的智慧去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时,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浙江乡土史的内容和地方史料逐步增多。例如,2011年第15题引入“钱江(杭州)会馆碑”的史料,考查了会馆相关知识;2011年第16题引入浙江名人徐志摩的言论,考查新文化运动;2013年第38题全题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围绕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切入,选用嘉兴府、湖州府地方史志等资料,考查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鸦片战争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2013年自选模块试题第10题材料二选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情境,要求学生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既具时代性,又体现地方特色,甚为巧妙;2014年第14题引入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第38题材料一引入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的史料等。这些地方史资料具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和典型的本土性质,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在考试中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五)凸显多种史观 探求全新视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史观逐步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逐渐淡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下面以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为例予以分析。

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第12题均是对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开始阶段的一次大跨度的考查:2011年的“小国寡民”,2012年的“实际功利精神”,2013年的“私学培养人才”,2014年的“如何看待物质需求”,涉及古代中西方的思想、政治等内容,地域跨度广、知识容量大、内容内涵深,既考查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及儒家学派思想的理解,也考查了对古代西方雅典人文精神起源、民主政治、古罗马法等内容。在综合题中,将辛亥革命(2012年第39题)、明清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2013年第38题)、中国落后于西方(2013年第39题)以及新中国的外交(2014年第39题)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于世界历史宏大时空背景下去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并把握蕴含其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这些“大跨度、宽视野”的试题反复出现,凸显出我省高考命题专家对整体史观的青睐,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掌握整体史观。

社会史作为我国史学界最新走向,在浙江省高考试题中也屡有体现。如2011年第17题从“某城市旧式婚礼与新式婚礼并存”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婚姻习俗变迁;2012年第13题从古代中国“同姓不婚”这一历史现象入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2012年第17题从商行“外国杂货”广告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2014年第16题从“清初剃发蓄辫”和“民初剪辫”两幅图片切入,考查了社会生活变迁所体现的政治意义。这些试题都以社会史角度入题,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广告、发型、衣食住行、习俗变化等小问题,窥见社会变迁的轨迹。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社会史,旨在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小历史”,并从“小历史”中感悟“大历史”。

(六)引入开放性试题 倡导多元评价

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几种观点展开评论,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历史知识,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论证。这种题型在近几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多次出现,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第41题,提供了关于西方崛起的多种观点,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2012年上海卷第37题“开国议政”,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宋初的决策者,对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等。浙江省只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开放性试题,分别是2013年和2014年第39题第(3)问。

(2013·39)材料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设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2014·39)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设问: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参考答案:

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这两道题目非常相似,命题者改变了传统思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设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正确的评价”,而是采用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只要做到以史证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选择任意观点均可得分。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还可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辩证评价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突破思维定式;它打破了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2015年高考备考策略

依据近四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备战2015年高考过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聚焦教材 掌握学科主干知识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重视情景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储备。因此,高考备考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考试说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狠抓基础的落实,复习时做到准、实、活。准,即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既要全面掌握,又要轻负高效;实,即准确理解与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阶段特征、结果、影响等;活,即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注意前后历史事件之间以及同一时间段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二轮复习时,以通史方式将不同模块内容进行整合,按中外分别进行,关注大通史框架的构建,注重归纳、联系、比较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关注阶段性特征。考前冲刺阶段再以主题式通史的形式进行复习,目标是强化历史素养,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整合、纵横联系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散见于不同模块,又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通过拉线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线索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

(二)加强史料研读 坚持能力至上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知识,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知识。重视教材是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之一,但也逐渐呈现出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知识转变的趋势,课程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学生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研读史料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及地图图片等补充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概括归纳,尝试自主命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复习课教学时,选用教材“资料卡片”的一段材料(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命题。从学生提交的试题来看,抛开试题严谨性、科学性等问题,单从考查内容角度看,学生拟了有关“李冰”“都江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等浅层次的题目,还有“在司马迁看来,都江堰修成之后有何作用”“李冰是如何修建都江堰的”等深层次的题目,及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解读的跨学科题目,真正提升了自身“处理材料”的能力。在高三复习课教学时,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坚持能力至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三维联系 构建立体知识体系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相互联系,综合题的考查也逐渐由专题式命题向通史式命题、由国别史命题向全球史命题转变,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更是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明确导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线索建立起史实间的三维联系,构建立体历史知识体系。现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要说明。首先,以时间为线纵向分析英国工业革命: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实,探究工业革命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同时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看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次,以空间为线:将英国工业革命置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联系法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同时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联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民族工业的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等史实,并重点梳理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最后,以事件为线:一方面要挖掘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条件或原因)、过程及重大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要联系英国议会改革、浪漫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史实,关注英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构建“工业革命”立体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梳理了相关重大历史知识点,同时又能巩固知识、深化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四)钻研高考真题 加强针对性训练

历年高考试题设计新颖、构思精妙、严谨科学,是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高三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历年高考真题,探求命题者的思维过程,探索命题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并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情,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指导,这是复习备考中有的放矢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近两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开始出现“开放性试题”,向广大师生释放出的一个重要的高考信号。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为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再如,高考历史试题多涉及史学研究领域新成果、时政热点、地方史素材等,这为中学历史教学与命题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与练习试题编制过程中,历史教师可适当补充史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挖掘时政热点材料、地方史材料;同时,还应适当关注近年其他省份高考历史试题中较典型的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新材料、新方法、新题型,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切性的原则,包括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答案的编制以及基于专业诊断的评价等,使学生的训练方向正确、有针对性且高效轻负。

总之,掌握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一般规律,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课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备考,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从而发挥每位考生的最大潜能。

作者:张胜平

第2篇:浅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摘要】高考英语中,书面表达占据重要的分值。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交流情感和信息沟通的能力,是高考英语中的必要考点。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和固定用法,掌握科学的书面表达应试技巧,不仅能提高书面表达分数,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其在日后的英语实践和应用中游刃有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本文主要研究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的特点,提出了相关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英语;课程改革;书面表达;命题特点;备考策略

【作者简介】张红梅,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引言

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一般从词汇、语法、词语衔接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这样的考查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被认为是测量学生英语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大量学者开始关注英语高考的写作命题特点。有些学者研究历年高考的写作题型,以希望对高考命题写作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有的学者侧重研究高考题型的内容,提出写作题型的分值和题型设计。他们得出的相关结论,对高考英语的备考策略提出了许多建议。本文则主要探讨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以及分析了相关的书面表达备考策略。

一、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

1.书面表达的体裁。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包括应用文、说明文、书信类文章。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能够对所给出的文章进行转述,或者是利用文字表达图片中所呈现的信息。书面表达的题材有以下几个类别,其中应用文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应用文当中,书信类的题目所占比例最高。高考英语还考查了学生混合类题材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在书写信件的同时,给出相应的观点。书面表达的体裁越来越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适应高考体制的改革。

2.书面表达的话题。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个人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学校文化等方面的话题,还能够熟悉自己的兴趣爱好、科学文化、风俗习惯,同时对节日、职业、社交礼仪也需要一定的了解,还需要知道英语国家习惯风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符合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这说明高考英语话题范围广,选材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多数话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人生活或者是校园经历,所以学生在面对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时也不会觉得陌生。

3.书面表达的信息提供形式。信息提供形式指的是在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中,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的呈现方式。就目前来看,高考英语中常见的书面表达的形式包括图画、文字、图片、漫画、提纲等内容。英语书面表达的信息提供形式多数是以汉语的方式呈现。试卷书面表达的信息呈现方式比较简单。

二、试卷设计方式

英语书面表达的试卷设计方式主要是从真实性、开放性、交互性、提示信息等方面进行。真实性是指题目设计的内容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真实语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交互性是指题目设置必须要体现一定的交际内容,需要呈现相应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体现出表达的互动性。开放性是指在书面设计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要提供给受试者相应的发挥空间,让受试者能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思维。提示信息是指学生必须有能力将所表達的主要信息罗列出来。试卷设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可以有一定的效度。

1. 真实性。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来看,英语的书面表达内容都围绕着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校外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即便有其他类的话题,也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任务建立在真实的情景当中。设置真实的交际情景。这样的命题方式会让学生有话可写,试题也能够测验出学生对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交互性。英语的书面表达设置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特点之下,书面表达包含实际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和假定作者。在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假定身份多为中学生或者是中学生李华。交际内容多为通知,比如采摘活动安排、招聘启事、创意活动开展、重阳节活动安排、摄影俱乐部活动,还有一些交际为解释类,比如演讲稿、求职信、中秋节介绍。最后一类的交际为目的类,比如要表达对现有英语教材的看法,这一类的书面表达要素明确,较好地体现了交际性的原则。

3. 开放性。试题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在这样的特点之下,学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为了避免评分的难度,所以开放性要适度。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试题的提供信息包括交际场景和一个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比如有一些高考题目,只是提供了相关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以及活动内容,具体表达就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发挥,有一定的自由度。如果试题的开放性欠缺,给学生规定了写作的所有内容,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小,这就使得试卷的效度不高。

4. 提示信息。试卷的提示信息多数为汉语呈现。比如图表或提纲,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可以得出,提示信息与开放度密切相关,开放度欠缺,就会使得学生的发挥能力较小。此外,学生容易将提示信息翻译成英语,影响试题的有效性。

5.书面表达的字数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在字数上的要求并没有什么变化。字数的多少与英语书面表达的丰富性和话题的复杂程度相关。如果对字数过于限制的话,就会使得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发挥程度受到影响,这样也会影响试卷的效度。所以在书面表达的字数要求上,高考题可以规定字数的下限,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由发挥,提高试卷的效度。

三、备考策略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在命题特点方面紧扣新课标的理念,话题较为丰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题材选择上也比较丰富,倾向于应用文的写作。试题多采用的是汉语的方式设置内容,试卷设计上有比较真实的交际情境,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和明确的交际目的。同时,试卷在设计上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要求。通过分析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我们得出了以下的备考策略。

1.丰富英语题材内容,增加话题多样性。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不仅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语篇能力,还在考查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写作教学应该涉及多种文体的写作,不仅包括书信类、通知类,还应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一些简单的论述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个性化教学。在话题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加丰富的话题,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生活和学生的个人交往,还应该涉及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因为学生现在接触到的信息途径更加广泛,高考内容也更加灵活,所以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

在当前的日常教学当中,英语题材和话题应该更加丰富多样,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多样化的教学能够促进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题材资源。这样,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够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综合语言能力才能够有所提高。

2.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写作方面的训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本对学生进行多种题材方面的训练。在日常活动中,要多训练学生写一些相关题材的文章,对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默写,随后让学生作出相应的模仿造句练习,这样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述相关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积累词汇,提高写作成绩。学生英语写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取决于平时积累的词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督促学生积累词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避免在考场上错拼、漏拼而丢分。教师可以采用听写、默写的方式训练学生,让学生逐渐积累单词,积累作文模板,提高书写的准确率。

4.学生注重平常的练习,教师加强批改工作。英语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坚持才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任务的布置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在批改过程中,将优秀的作文进行传阅,还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及时发现自己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避免犯同类的错误。对于一些错误,可以当面批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学生如果在作文当中出现了新颖的词句,教师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指出学生在作文当中的进步点,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从而才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规范写作,与此同时,还要限定时间进行作文训练,比如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相关的写作。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将熟悉的单词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最后的备考阶段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将书面表达系统化,将书面表达大概分成五个内容,主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观点评述类、书信类、看图类,每周给出相应的模板,让学生书写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每周选取特定的时间进行实战检测,提高英语成绩。

5. 书写规范。高中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抓住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准确熟练地书写英文单词、句子,注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这也是高考的要求。一份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的卷子往往会给阅卷老师更好的印象,得到的分数也会更高一点,所以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基本功,注重书写,提高卷面成绩。

6. 注重阅读,广泛思考,培养英语语感。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知道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优美词句,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提高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让学生对英语有更好的认识,锻炼写作能力,实现读和写的高效结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的范文,对于一些优秀文章,不仅要让学生阅读,还要让学生背诵,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避免漢语式的英语学习。

7. 限时训练,做好讲评工作。在模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实战演练,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信息、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让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发散思维,这一做法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表达能力。学生在明白掌握相关知识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书写的文章。学生交上作文之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批改、纠正,给予学生一些反馈,对于一些错误较少的作文可以在全班传阅,给予一定的鼓励。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备考策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进行写作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玉柏.教材文本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9(1):43-43.

[2]张强.浙江省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历时分析与教学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6,18(1):95-100.

[3]李志鹏.提高书面表达六步骤[J].考试:高考理科版,2017(11):21-23.

[4]余明朝.写好英语句子的七种给力训练方法[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8(10):25-28.

作者:张红梅

第3篇:全国高考重庆卷中英语听力考试的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考重庆卷中英语听力考试的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以便能给学生们指出一条捷径,使其更好完成高考英语听力考试题。

关键词:高考重庆卷;英语听力考试;命题趋势;备考策略

按照重庆市新的考试大纲的规定,从高2014级起,高考英语重庆卷的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国家二级英语考试中的听力试题,考生可参加每年九月和三月的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中的听力考试,让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英语成绩。为了让学生对国家二级英语听力考试有较好的了解以及让学生做好英语考试的充分准备,我们研究了二级英语听力考试的命题趋势,也给学生的备考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一、材料内容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1.丰富多样的话题和时代感很强的语言风格

听力材料语境真实、题材多样(详见表1)、交际功能明确。对话的场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语言原汁原味、口语化特征明显。

材料和语言与时俱进,让学生感受当代英语的特点,从而扩宽学生语言学习的眼界,这将是未来高考听力考试的大体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单纯地发生在学校里的场景很少,即使有也是有很强的社会性:比如竞选、留学、社区活动、兼职、书店等。没有全国卷里出现的学校介绍、课程介绍、教师上课开场白之类的单纯的学校场景的材料。二级考试的材料较之全国卷,场景更加丰富,因为通过该级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必须基本满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要求,同时也要基本符合诸如宾馆前台服务员、一般银行职员、涉外企业一般员工,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

2. 材料的词数逐年增加,平均语速高于全国卷听力平均语速

近两年PETS2听力考试的词数在稳步增加(详见表2),而这直接影响到了朗读的语速。

二、命题的特点和趋势——稳中求变,试题的灵活性提高

1. 听力试题的灵活性逐年增加,总体难度呈螺旋式上升趋势;2. 每年都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提问方式,不按常规的思维出题;3. 错误选项的干扰性越来越强,正确选项则要求学生在真正听懂和整体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思考后方可做出答案;4.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了少量的事实细节题可以直接从原文中获取答案,大量的题都需要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推断、归纳和转换。

表3:2009-2012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真题考点分布表

二级听力试题的灵活性增加和选项的干扰性增强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高考英语听力发展的趋势。采用符合考试要求的材料与试题,学生听懂并能做出正确的选项,是日常训练的基本目标,抱着侥幸心理去猜答案是越来越行不通的。

三、备考策略

1. 尽管听力考试越来越趋于灵活,难度逐年增加,但作为一项有一定信度的国家级考试,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包括考试的难度、考点、题型和出题方式,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取得好成绩。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 在语言学习中,听力是排在“听说读写”的第一位的,同时也是最难的。要提高听力水平,首先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练习。在听力水平的提高中,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句谚语永不失效。

3. 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另一种文化。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把握好字词句,老师还需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作为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学生本人也需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不断地积累,加深理解。

4.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比较宽阔的文化视野。有宽阔的视野,就会有较强的理解力,有较强的理解力,又进一步激发出对语言的兴趣,对文化的关心。这种在比较大的视野中通过语言而接触另一种文化,就不仅是习得知识(to be well informed),而且还是培养素质(to be well cultivated)。

5. 最实用和最实际的一点:通过科学、系统、有效的训练养成良好、高效的听力思维习惯和听力答题习惯。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答题就不在话下。

6. 精聽和泛听相结合

在精听时要注意体会和掌握材料组织的特点,教师要辅助学生体会设题的特点,提供必要的答题指导,形成科学有效的答题思维方式。泛听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语速的适应。精听就是不只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听,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给的听力材料,对该材料的内在价值进行最大化的挖掘,包括与题目本身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些语音的处理(如连读、弱读、对单音节单词的听辨及对单词语义在大脑中的同步反应),单词、词组和句型的反复听练和跟读等。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词汇问题,包括两方面,即单词的准备/预习和单词的巩固复习。在做一定的听力练习之前,听者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词汇储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择的把握;即使有一定的词汇储备,也不能保证绝对的正确选择,必须辅以各种听力技巧长期不断地操练;同时,对听力材料的听后处理也很重要,即在精听中我们所提及的对重要词汇(题眼词)或不太熟悉的重点词汇要进行积累,反复地听读。另外,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首要方面,它的提高与英语学习的其它重要方面是不可割裂的,即听说读写诸方面必须同时进行,坚持不断地进行训练,这样在英语整体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7. 形成完整的听力教学链条

语音语调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仿真训练要有效结合。语音语调的训练对听力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同学来说,别无他法,只能不断地练习。那么更重要的就是训练方法了。我们建议在大量的训练基础上,能够利用各种媒体、网络、电子工具等,不断地收听收看VOA和BBC等主流英语新闻、影视节目、访谈节目。在此过程中,也存在泛听和精听的问题。对发音清晰标准、速度、长度适中的对话等语料要反复听读、跟读直至流利地背诵。另外一个语料就是同学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和与其配套的语音文件,对其也可充分利用,利用方法同上。

8. 组织专门的答题思维训练课

如:将推断题单独进行练习。把各类考查点的各种情况进行专门练习,使学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情况能够及时应变。针对性指的是可将考试所要求的各种题型和相关能力进行化整为零的处理,分割成不同的专题,进行精细化的训练,争取每一部分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综合训练,保证训练的频率和数量(为了突破,每天至少一套综合题的训练量)。在训练过后,要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对表现不够好的部分,要单独加练,分析题目特点和错误原因。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听力考试的命题规律,并能针对性地做出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就一定能在听力考试中考出优秀成绩。

作者:付佐

第4篇:2014年高考英语备考策略

张掖市2014年高考大纲解析会及高考形势分析会交流材料英语

肃南一中2014年高考最后三个月英语备考策略

肃南一中 韩耀星

肃南一中高三年级组英语学科的复习计划和进度,总体上是严格遵照“张掖市2013——2014年高考备考工作安排表”,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学习和分析考纲要求,科学筛选复习资料,合理整合复习内容之后制定的。在第一轮复习中,以课本为主要载体,结合复习资料的精华内容,主要对新课标所要求的词汇,基础语法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过关复习。本阶段已于2014年2月25日全面结束。下面重点将我校考前三个月的复习计划措施和策略汇报如下,不周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

一、树立大局意识,严格落实复习计划,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遵循肃南一中2014年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团结协作 奋力拼搏 低进高出 重视特长 抓纲务本 注重规范 培养尖子 分层推进 调适心理 关注非智 面向实战 决战细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关心学生生活,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帮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常态课之中。课后进行师生谈话交流,师生结对,建立自由、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备好每节课,把剩余的复习课设置得富有趣味性,尽可能地激发每个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及对课堂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对高三英语复习课不再是排斥,而是渴望。

二、强化学生的高考考题意识

强化他们的高考意识即就是让学生明白高考英语到底考什么,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植什么。比如考试难度系数是多少,每道大题所需时间是多长等。具体做法是:

(一)词汇和语法,要求所有学生务必掌握24个语法和话题项目以及11个功能意念项目

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用法,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语法项目,在第一轮复习中把学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知识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熟练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该模块已在第一轮复习中结束。

(二)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完形填空的题型设置特点和解题要求

要让学生清楚:完形填空的篇幅一般是以夹叙夹议为体裁的300字左右的短文,题型设置百分之八九十大都以故事性理解为主,其余是重点考查某些词汇的一词多义、引申义、暗含义等。答题时间应控制在18分钟之内,且包含填涂答题卡时间。完形填空题型的训练放在每天的课堂上限时完成。

(三)加强对阅读理解和七选五的多方位、多层次训练

复习时,对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科普说明文等体裁进行精心选择,内容尽可能广泛,涵盖人文、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环保、时事等内容等。题型涉及全面,让学生明白:主旨要义题、具体信息题、推断生词词义题、判断和推理题、文章结构题、写作意图题、写作特点和方法等题型的解题技巧。规定四篇阅读理解和一篇七选五一般都限时在42分钟以内完成。且包含填涂答题卡时间。对此题的训练一直都在晚自习上进行。

(四)短文改错,集中训练

对于短文改错,我想跟所有的英语老师复习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根植改错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白10个错误之处所涉及到的词性、词形、语法、句法和行文逻辑关系。然后利用考前三个月进行大量的练习,对此题的训练我们放在每天的课堂上进行。时间一般控制在8分钟以内。

(五)书面表达,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全做到以下几点

1.时间允许,直接在试卷上打底稿或写出简易的写作提纲;

2.书写力求做到规范、工整、优美;

3.行文采用三段式;

4.开头句和结尾句一定写好,尽量套用平时积累和背诵的经典高级句型;

5.注意字体大小,每一行字体控制在8——12个单词,并且写够11行。

对书面表达的训练大都放在每天的早自习上进行,时间一般控制在18分钟以内。

三、在复习过程中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根据以往高三复习的经验和近期复习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学生主要存在缺乏耐心,欠缺连续阅读4—5篇短文并解题的能力。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做1—2篇短文,而且准确率相对也较高。但是在模拟考试中,连续做4—5篇阅读理解的时候,往往是前两篇做得较好,后面的很差。

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在平日的训练中,没有让学生养成连续作战的习惯,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为此,在今后的训练中,每周抽出两到三个自习时间,加大对学生的恒心和耐心训练,要求他们在规定的42分钟时间以内完成阅读理解和七选五。此外,阅读理解方面,主旨大意和推理判断题是学生的弱项,因此 ,在今后的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主旨句的搜寻能力和对短文的概括能力。

(二)完形填空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相当部分学生不经过快速通读全文就直接选项,致使有些根据上下文逻辑连贯的不该答错的问题也出错。要解决此问题,今后对完形填空的训练要硬性要求学生在做题前,先利用4分钟时间快速通读全文,了解其大意之后再做题。

(三)英语知识的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英语知识应用是今年高考的一个新题型,通过近期的训练,发现学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对所填词汇的形式把握不准,理解不透(主要是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往往是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导致该题得分不是很高。针对此种状况,今后的复习中,在继续加强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进行再强化。

(四)短文改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大部分学生对虚词和句法的纠错掌握欠缺,甚至是束手无策,胡编硬凑。此外,有些学生不遵循短文改错的基本原则,对此题存在恐惧心里,就连通读短文的耐心都没有,往往是想当然地看到哪儿改哪儿。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打算在最后的50天,每天要求学生在8分钟之内做一篇短文改错题,并把改正确的短文准确读熟,逐渐掌握改错技巧。

(五)书面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选词和句子结构,尤其是中国式、地方式句子较多。针对此种情况,在今后的复习工作中,每天利用早自习时间要求学生在背诵范文的基础上,把五种简单句的基本句型进行再强化。让学生的习作中宁愿是准确的简单句,也不应是错误的复杂句。

四、讲评课尽量要求由学生去完成,有异议和重大分歧的问题再由老师补充 模拟考试和阶段性测试的结果,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考试和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准备纠错本,反复强化。此外,在讲评课上时刻关注培优补差,把难度题尽量交给尖子生处理,激

发他们更上一层楼的自信心。偶尔把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留给后进生,鼓励他们向前冲。

五、加强联系,关注高考信息和考试动向

加强同兄弟学校同学科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借鉴他们的复习策略,更新个人的复习方法。在本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同科教师共同想办法,出点子,能给学生提高一分是一分。

本次高考复习研讨会之后,我将对各位专家提到的科学的复习策略、复习方法认真加以整理和分析,把张掖市各位同仁提到的一些宝贵的建议和做法加以细致地梳理,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把最后几个月的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有效,真正达到考前冲刺的效果。

总之,在剩余的这段时间内,肃南一中高三的英语教师将群策群力,科学工作,做好准备,让学生以充裕的体力,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最佳的智力和超强的自信去迎接2014年高考。最后,祝愿全市同仁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祝愿全市高三学子们在高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第5篇:201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备考策略研究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及201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备考尚未结束。 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关于阅读理解的解读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阅读理解部分解读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阅读技能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建构阅读图式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段落,或第一句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理解文章细节内容很重要。

阅读试题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但英语单词的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不同。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不查词典而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是阅读测试中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1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阅读: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不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2017年考纲关于阅读理解的六变

1.由“接触外语”变为“学习和使用外语”。

2.由“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变为“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3.由“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变为“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 4.增加“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5.由“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变为“必须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6.考纲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持续是热点。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的阅读选材丰富多样,分别关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选材往往会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入手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们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背后更是有着深深的文化内涵。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依然是传统的四篇单选阅读加一篇七选五任务型阅读,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全部阅读技能,包括主旨要义、事实细节、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理解作者意图观点态度、语篇逻辑关系等方面。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2018高考英语卷三阅读理解部分具体体裁与题材:

2 A篇,应用文,旅游广告类阅读,200(282)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去Holker Hall &Gardens 游玩的一些信息,包括交通方式、开放时间、门票以及特殊活动等。3个题目都是非常常规的细节题,“题干定位”,答案一目了然 。

B篇,说明文,310(445)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加拿大西部城市道森市发展的兴衰及其原因。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C篇,记叙文,364(488)词,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于2012年荣获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故事。通过讲述了中国建筑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这篇文章的选取首先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在高考英语试题中有机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传统应付诸于实践”。涉及2个推断题和2个常规细节理解题。

D篇,议论文,305(443)词,人们往往认为物品越多越好,然而作者看来并非如此。作者通过让女儿捐赠玩具和女儿一起玩一个玩具的亲身体验让她体会到物品少同样可以用获得快乐。教育孩子的故事,中心“物品少照样活得开心----live more with less”,贴近生活。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总之,201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出题紧紧围绕着考试大纲,强调英语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而这个特点也与我校紧扣大纲,严抓基础,坚持不懈要求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复习备考思路一致,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向是高三考生的至理名言,但是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单纯依靠解题技巧只能解决部分简单的习题,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控文章主旨要义才是阅读理解解题的根本。深度解读文段在2017年和2018年个别篇章中已然成为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2019年高考中趋势会更加明显,所以夯实基础,扩展词汇量,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将是2019乃至未来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任何一个时期,想要提升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就一定要在各阶段稳扎稳打,高质量的量变才会转化为质变。阅读质量才是取胜的关键。

通过分析2018年的高考英语卷三试卷,我们对2019年的高考英语复习给出如下备考建议:

一、关注生活实事,思想与时俱进

3 近三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从题材上主要体现了一下三点,为我们以后重点关注的主题提供了方向:

①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的选材要真实,设置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②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近三年的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③关注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018年全国一卷的阅读D篇讲述科技新产品对生活和能源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新设备比旧设备更环保、更节能,因此建议人们使用新设备来代替旧设备。2017年全国卷阅读理解均选取了科普类文章,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紧扣高考大纲,掌握高考词汇,系统学习句法,突破长句难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通常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就谈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熟练掌握课本单词,适量扩充课外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考3500词,一定要掌握好,扎扎实实地打好词汇关。所有的文章理解都必须建立在词汇理解的基础上,而且要重视词汇的活用、搭配以及近义词转换等等。掌握了词汇后,还需要掌握句法才能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最重要的是三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运用,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会出现。 其次,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 4 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助于突破英语阅读理解的长难句。

三、坚持不懈的进行语篇训练并保质保量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中英语学习的主线,着重加大语篇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语篇分写解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语篇分析解读能力的高低,是英语科目拿高分的核心因素。个人认为,应该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同时,找到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

1)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

在阅读理解题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眼光要放长远,避免盲目就题论题,急功近利。 要立足教材资源,挖掘训练素材,始终坚持以教材为主,以课文阅读为主线,逐步提升学生语篇理解能力与语篇分析能力。例如,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思路,包括明确文章的体裁与题材、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态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必要梳理等,使学生形成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习惯。但课堂阅读材料毕竟有限,高中生应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报刊杂志、网络资源和众多英语学习类APP上都有海量的地道英语美文。阅读不仅能让同学们感悟英语语言之美,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也是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2)分类阅读,提取公因式、击破语篇

高考英语文章有很强的规律性,分体裁、分题材找到了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要精选阅读素材,渐进式的强化练习,注重做题时间的控制和阅读速度的点亮提高,从练入手强化知识运用,从分析入手注重能力的提高,从结果入手寻找适应的差距。鼓励并帮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按题材和体裁对语篇进行分类,找出同题材或同体裁文章的规律和基本框架。如介绍发展史的说明文,通常会在开头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发展阶段和特征。最后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如今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抓住这个通用框架后,阅读此类说明文,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脉络,明白大概意思了。

5

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九大题型和解题技巧

例证题

1.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

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时。

2.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3.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4.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5.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一般不会是正确选项)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指代题

1.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2.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3.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4.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一般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句子理解题

6 1.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2.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3.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4.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 思路:对句子微观分析,不行就依据上下文,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推理题 “最近原则”

1.标志: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2.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3.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4.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主旨题 “串线摘帽”: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1.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2.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 3.小心首段陷阱。

4.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5.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作者态度题 1.标志:attitude 2.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 3.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4.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5.举例的方式。

6.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7.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判断题

1.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

7 2.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3.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细节题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1.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2.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3.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正确答案的特征

1.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2.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3.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4.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5.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过分绝对;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因果倒置;常识判断;推得过远;偏离中心;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第6篇:全市英语学科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

我代表高三英语备课组向老师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20 年英语学科备考具体做法 (一)

一轮复习

1.时间:2019 年 11 月 20 日——2020 年 2 月 20 日 2.内容:完成一轮复习中的高二、高三上册复习任务。

3.目标:复习、梳理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高考必需的语言基础知识(词、短语、句式、语法知识),夯实基础,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4.穿插语言能力训练题目,做到在练中巩固与提高。

5.定期进行阶段测试,加强复习反馈,提高一轮复习效果。

(二)

二轮复习

1.时间:

2020 年 2 月 20 日——5 月 20 日 2.内容:针对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每一个题型,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

3.目标: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精选题目,选择有代表性,与高考命题思想一致的试题让学生做。同时加大高考真题训练,将其分类,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多动脑,多动笔,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穿插知识要点等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在训练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基础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能力。

5.加强限时、定时训练,培养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限时训练要占训练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

综合模拟训练

1.时间:2020 年 5 月 20 日——6 月 25 日 2.内容:模拟试题训练 3.要求:利用各地模拟试题组“加工拼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模拟试题,即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试题。每套试题均限时完成,训练学生长时间做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阅卷,让学生讨论出错较多的题目,找出出错的原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侧重于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然后对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补充适量的补偿性练习,变换命题形式和语境,但测试点不变,目的是训练学生克服定势思维,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灵活解题能力。

4.教师要求要做到备课充分,备材料、备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到试题精讲,讲难点、讲疑点,讲学生不会的地方。

( 四 )

考前回扣与心理指导

1.时间:2020 年 6 月 25 日——7 月 5 日 2.内容:做好教材和知识点的回扣与巩固,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适当梳理和浏览,查找知识遗漏,以弥补前面复习的不足,防止遗忘。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辅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的应试心理。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文章整体阅读和局部信息的理解掌握的能力较差,阅读方法单一。

2.学生在完形填空解题步骤方面缺乏策略,速读全文达不到高考的时间要求,平时训练存在问题。

3.学生在语法填空题的得分率较低,对语篇的理解,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较差。

4.学生在短文错方面,对考查发现、判断和纠正语篇错误能力方面较差。

5.在书面表达中,中国式英语较为严重,尤其是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运用混乱,基本句型和结构混乱,书写不规范,整体表达能力较差,高分段学生很少。

6.理科优等生不多,文科缺少优等生,成绩平平,抓了中等学生,却又没抓好,考试效果差。

(二)解决策略

1.夯实基础,抓纲固本

(1)加强词汇的强化记忆,边复习边回头识记,掌握其相关的词形转换、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同义词对比、反义词联想、句法功能,用它们进行微写作等。

(2)对阅读训练的量和力度要加大。继续加强对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训练,在让学生熟知解题的技巧和技能的前

提下,关注对学生阅读和完形深层次的训练和指导,不去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阅读数量,而是在质量上下功夫,最终在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3)书面表达在格式、交叉使用长句和短句上下功夫,在形式上增加美感,避免同一词的重复使用,灵活运用倒转、非谓语结构等,可以是文章精炼、简洁、更具有文采和可读性,加强书写规范化练习,按照新高考的命题思路,强化训练。

(4)重视学生答题卡答题的规范要求,从书写、字迹清晰,字体规整,卷面整洁,以及答题速度等方面严格训练。

2.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1)利用各地模拟试题组“加工拼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模拟试题,即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试题。每套试题均限时完成,训练学生长时间做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阅卷,让学生讨论出错较多的题目,找出出错的原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要侧重于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然后对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补充适量的补偿性练习,变换命题形式和语境,但测试点不变,目的是训练学生克服定势思维,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灵活解题能力。

(2)教师必须做到备课充分,备材料、备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到试题精练,讲难点、讲疑点,讲学生不会的地方。

3.考前回扣,反思提高 加强联系.关注高考信息和考试动向及时了解复习情况,了解今年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在近期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高效备考,借鉴各位老师的复习策略,更新个人的复习方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最后的复习工作。

4.心理调适,正视压力 做好培优工作,关注优等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并做好学生心里调整工作。

三、2020 年英语高考命题趋势 趋势一:语法考查趋向全面 通过对 2019 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整体语法知识全面。2020 年高考在语法考查方面,多会更为趋向全面,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考点覆盖的广度,特别要关注 2019 年试题中未涉及的语法知识。

趋势二:提高语用能力,关注人文思想、情感教育以及在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词汇的考查更多地以整个句子为背景,释义包括精准的汉语释义、英语释义、熟词生义、固定搭配等多个维度,精准理解话题词汇在具体语境和搭配中的语用意义。句子的含义不仅是词汇的组合含义,更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考生尤其要学会破解长难句:抓核心、找主干、化繁为简、从长难到短易。篇章的感情色彩一定要结合社会与人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弘扬精神。

趋势三:选材贴近考生,体现时代性、应用性

2020 年的试题,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开阔阅读视野,关注英美报刊、杂志、书籍及网站,对全球新冠疫情做时事了解。

第7篇: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总结起来,高三备考阶段的收获和经验,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归纳。

2、体会、分析、研究新高考。

3、注重多种渠道、多种纬度教学资源的筛选及重组,加强资源的整合能力。

4、注重研究,重新审视教材。

一、注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归纳。

高考三轮复习每一阶段的备考方法很多,在进入高三阶段后,我们查阅了很多关于高效复习的方法,努力摸索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尝试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中狠抓落实,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并且全面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了“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听写落实,检测查缺,评讲补漏”的模式。在每一章的复习中贯彻这样一种模式,并根据每章知识,提前制定出教学中这五个环节的课时及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高效复习,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按部就班的备课,让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做到有条不紊,稳扎稳打。讲,指的是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细致地讲解,难以理解的概念,在课堂上争取讲解透彻,让学生不留知识盲点,应对高考,适当延伸,同时尽量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练,是针对课堂讲解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精选例题、习题,编制适量的课后或课堂训练,达到“以练习促应用,以练习促记忆、以练习促理解”的目的。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自己批改,老师有选择地讲解,以此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练习环节应该保持一节一练的基本安排。听,是对高考高频考点落实和强化的必要手段,在平时学生也普遍肯定了听写的必要性。每章节中必有识记点,如“大气环境”一章中,“十三种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成因”、“气候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为必背内容,可提前告知学生听写内容使其有目的地记忆,如时间允许,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让学生自行识记每章节的中内容,老师在不告知听写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听写环节。听写环节我们是安排在每一章节复习结束后进行。测试环节与我们平时的月考、小测验略有区别,测验的知识力求集中在某一章节,并尽可能与听写内容契合,可以把测看成是听写知识的习题模式,说着说是课本知识的习题化的结果,在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成对它们的应用及理解。评是对测验的讲评,在测验结束后老师及时批改试卷,并记录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记录个别学生暴露出的知识盲点。通过试卷的讲评,讲解学科训练中的基本解题思路。

第二轮复习中,注重专题知识的整合。以地理学科中的“气候”、“河流”、“地形”、“交通”、“农业”等等关键词为核心,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重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基础原理和概念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运用“环境整体性原理”、“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地理学科基本思维方法梳理以前复习的内容。如在“河流专题”中运用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总结和归纳河流与气候、河流与地形、河流与植被、河流与地下水及海洋水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的整合,可以形成学生便于理解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渗透地理学科的学科思维。再如在“农业”、“工业”专题知识的整合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主线,探讨工农业与区域发展问题,区位问题与区域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第三轮复习的重点放在题型归类及答题规范上,对一些高考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一些如“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光照图”等等注重方法与技巧的题型归纳和概括出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人文地理试题中简答题的规范问题进一步强化,包括基本的审题方式(审文字、审图表、审设问、审分值)、学科语言的应用,甚至是卷面书写及布局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学习高考——体会、分析、研究

高中教师最终的目标是带领学生迎接高考,应对高考。如果将高考比作战场,那么在这个战场上取得胜利,无疑要做到“知己知彼”,这里有个环节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对新高考的钻研和学习。在未进入高三之前就听很多老师强调研究高考的重要性,但当时对所谓的“研究高考”不能够理解,在高三备考过程中,作为备课组长,我不时地问自己:“怎样做才能算是学习高考?怎样通过往届高考指导自己的高考复习备考?”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自己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最浅的一个层次是体会高考,即在感性上应该对高考有一定的认识,如高考的基本题型、分值分布、试题难度及时间掌控、半开放性试题的出现等。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做高考真题,在备考12年高考的过程中,在一轮复习前,作为备课组长的我已经系统地做过08年至11年的高考真题,对近年来新课标高考的基本信息和大概的命题趋势有一定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关注每年高考。

学习高考的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高考,在做完高考真题后应该多问为什么,努力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比如可以分析高考试题的图表特征,历年新课标高考真题中的图表具有简洁、明了、冗余信息少的特征;而简答题的文字材料短小精确,蕴含信息丰富,与问题的设问联系紧密;简答题中的各个问题指向明确,各小问的设问之间也有着由浅至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特点;高考标准答案,语言简洁,科学准确,层次分明。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可以指导我们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避免备考走弯路,引导学生更快的适应考试。当作为老师的我对高考的进行分析后,甚至有部分学生也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欣赏,甚至是评价高考真题,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感悟能力,对高考的把握更加准确。

学习高考的最高一个层次是研究高考,我个人认为研究高考不单指研究高考真题,而应该对一切与高考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及处理,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总结、分析来找出高考的走势或者规律。在高三备课过程中我收集了如下高考相关信息:统计近年来分批进入并使用全国课标卷的省份、2012年高考大纲、历年高考阅卷评分细则及高考标答。通过对全国各省参加新课程的先后批次的了解,使得我更加关注最早进入新课标高考的省区的高考相关信息;通过对2012年高考大纲的分析,更加明确了在三轮复习的过程中一轮复习注重夯实知识、二轮复习注重提升能力、三轮复习注重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得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而高考阅卷评分细则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高考的应试技巧。此外,综合对高考真题及考纲体会和分析,更加确定了高考几乎年年必考的“高频考点”,如气候的特征、成因,地理学中的区位问题(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确保了学生对高频考点的切实把握。

三、注重教学资源的获取、筛选及重组。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每月月考的试卷、地理空白填图、教学中直观感性的模型、教材或课本以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资料、复习及备考方法指导、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选取等等。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资源,但是我们复习备考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质量上讲良莠不齐,从数量上讲汗牛充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生学的教学资源,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获取、筛选及重组都是很重要而且难度很大的工作。

作为备课组长,我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的搜集依靠这样几个途径:最主要的是互联网上的搜集。在互联网上的好的教学资料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学校购买的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上免费的资料集,如百度文库,新浪资料等等;网络上的同行相互交流、分析的资料。资料的搜集不必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进行,这种对相关教学资料的关注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网络上有好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地理教学论坛,在高三阶段我成为了四个人气很高的教学论坛的常客,平时在与很多网络同行交流教学心得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如网上同行发布的图表、经过精心重绘的历届高考题、各省区教学精英传于网上的教育心得和教学随笔等等。其次,是对大学教材的再次学习。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解释语焉不详,作为学生不必学的过深、过广,但是作为教师必须将知识的前因后果弄懂,所以在工作之余,我们整理了大学时代的教材,对大学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收获不少。比如,在高中教材中描述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地球有合适的自转与公转周期,但是教材并没有详细说明原因,大学教材中就做了比较详实的说明。再比如高校教材中对各种气候类型的命名方式选取的标准不同,这让我更加认识了气候类型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教学资源获得之后,老师必须在浩瀚的资料中选取能够为我所用的部分。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每月月考的习题选取是从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的模拟题中精选出来,而且要兼顾题型、考点、分值等,再组成一套合适的月考题。再如,在平时训练中需要用到很多清晰的空白地图,在教育论坛中就有很多的资源,我们备课组稍加编辑和整理就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填图练习。

四、注重研究,重新审视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来源之一,高中教材一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对高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高三教学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充斥市面,也选花了老师学生的眼睛。而各种教辅资料对高考内容的总结不可谓不详实、透彻,但是作为教师和学生在这种高度概括和总结的教辅材料的诱导下,会忽视教材,导致在复习的过程中脱离教材,甚至有些学生扔开课本,以教辅代替教材。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通过对高考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教辅材料,课本知识反而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细致。例如,2010年新课标卷高考题第十题考察了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的发展,作为特例,很多人很少知道以色列农业发展灌溉用水中有相当一部分依靠海水的淡化,当我拿到这道高考题的时候曾经抱怨过出题者,为何考察这种地理学中难以掌握的特例呢?但是当我再次阅读课本的时候,发现课本中有长达半页的阅读内容,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做了详细的介绍。再如,学生在学习气候时,对于北半球四季、五带的概念是模糊的,而这也是必修一课本中做过准确的定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教学中的案例,使我更加认识到了课本的重要性,在第三轮的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读教材,注意教材中平时老师和同学未曾重视的一些细节知识。

第一次的复习备考总是留有遗憾,经过反思,在去年的备考过程中有方面还需要加强。

首先,应该在进行高考总复习期间做好详细的备考计划,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高考复习中做的不好。争取做到,在总的备考计划中教学内容和进度精确到每一周、每一天,并将备考计划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按部就班地安排时间进行复习。复习备考计划的制定要对高中知识有个全面的把握,花时间,费精力去制定合理的计划。在这点上我作为备课组长做的并不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养成制定周密计划的习惯。

其次,应该加强对高考考纲的研究,刚刚结束的高三备考中,我发现自己对高考考纲把握的不深,还只是停留在对考纲体会的阶段,由于时间和经验有限,未能挖掘出高考考纲对高考考试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结合教材认识考纲要求,并且想方设法将考纲要求变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指导,使其感性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专题设置不太合理,某些专题的设置过大、过泛,导致学生很难把握,在今后的二轮复习中应该尝试选择切口小的专题设置。

最后,应该切实落实好备课组备考制度,并且坚持实行,如根据学科进度和计划提前确定保温练习及学科测验,做到教学进度心中有数,教学效果了然于胸。

第8篇: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人们常说:一轮夯基础,二轮练技法,三轮定乾坤,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加之考生的心理压力大,身心疲倦,因此这阶段讲求复习的策略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跟同学们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第三轮的高考物理复习。

第三轮的复习要求:在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回归课本及第一轮复习资料,回归已做试卷,提高 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考二十天左右,以模拟训练及其讲评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进一步强化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对题型、题量、难度的控制通过不同层次要求的试卷来训练;使同学们有多种心理准备,从而能从容地走进高考考场。

一、夯实基础知识、凸现主干知识、兼顾新增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 的基点。从考试的角度看,它是重点,热点、也是难点,要求同学们在备考中,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有: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牛顿运动定律;

3、动量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

4、动能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焦耳定律;

7、串联、并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电功率分配;

8、安培力、左手定则;

9、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10、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知识,近几年高考要求变化比较大,虽然有新增内容,却删去了难度大的内容,总体难度呈下降趋势,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有关题目变化小,自然比较容易,要争取得满分,建议同学们采用回忆式复习法,回归课本和已发的知识提炼,能够整理知识,使之网络化。

对新增知识点,应用性较强,与新课标的理念更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对新增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强化理解、落实训练内容,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多普勒效应,热力学定律,示波器及其应用,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回旋加速器,光电效应及其方程,粒子物理等等。

二、强化审题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训练,规范解题习惯。

1、审好题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下面介绍几种物理审题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1),由“粗”到“细”,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粗读”再“细读”,即先粗略将题文浏览一遍,了解题目叙述的概况,如描述了何种物理现象,何种物理过程,需要求解什么物理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和图象的关键之处,要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附图中挖掘,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至多”,“至少”,“恰好”,“缓慢”,“迅速”,“瞬间”,“变化”,“光滑”,“轻绳”等等。审题时就边读过想,读到关键词语处,作好标记,反复咀嚼,从中捕捉解题信息。

(3)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往往并不都是解题 所必须的,有些正是命题者有意识设置的干扰因素,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跟平时做过的相似题进行简单类比,而不注意两者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抓住物理模型的特点,大胆地摒弃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4)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含的条件,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等等,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物理情景,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现实生活常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

(5)借助示意图,再现解题信息: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境,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实践证明,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物理问题只要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2、规范解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表述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这是提高高考物理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题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公式。

(1)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

A、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B、对物理 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C、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D、说明作出判断或列出方程的依据,这是展示 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E、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F、对题目所所求、所问的答复或说明结论或对结果的讨论。

(2)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A、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B、要写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C、要写方程,不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要备注);

(3)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A、注意延用习惯用法 ;

B、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C、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D、用好脚标;

(4)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A、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B、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C、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5)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A、文字式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B、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的系数是可以的),注意带单位;

C、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到3位有效数字;

D、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3、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做练习与看课本的关系,强调同学们必须重视课本和第一轮复习资料。

(2)、处理好做新 练习与看原来练习的关系,一方面要做一定量的新练习,另一方面要重温以往练习、考试做过的题,做错的固然要再订正,原来做对的典型题也要求再重新熟悉思路;

(3)高考的热点与冷点,尤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的科技问题的动态。如与2005年诺 贝尔物理奖、“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关的物理问题等;

(4)、注意总结前面考试的经验教训,调整好考前情绪,不要急躁、扎扎实实地复习,有关知识要加强记忆,考前不做过难的题,要有平静的心情、稳定的情绪。

三、高考临场应试策略

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解题技巧和较强的解题能力,固然是取得高考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但正常的心态,良好的临场发挥,也是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最佳成绩的重要因素。

为了使自己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同学们应该做到:

1、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尽管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 的知识进行处理和讨论,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仍是中、低档居多,占到全卷的百分之八以上,高难度题目仅仅是少数,所以应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念。

2、优化顺序,发挥潜能;

接到试卷后,勿忙于做题,应快速通览试卷,大体了解试卷的概况;

(1)坚持“三先三后”,优化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即解题时应从易到难;先熟后生,即解题时要先些内容、题型熟悉的题 目 ,再做陌生的题目;先高后低,即在浏览试卷中,若发现两题都会做,解题时先做赋分高的题目,再做赋分低的题目。

(2)坚持“两快两慢”,保证万无一失:阅读要快,审题要慢;书写要快(但要工

整),计算要慢且要细心。

3、仔细审题,把握信息;

审题是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前提和关键,通过阅读题文和题图,观察分析图象图表,弄清题中的物理情境,明确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应用哪些物理规律,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4、规范答题,稳中求快;

物理解题的规范化前文已谈。解题时要稳中求快,切勿前松后紧,对容易题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对较难题要知难而进,力争做前面的

一、二问,尽量多得分。

5、一次成功,重视复查;

高考时间一般不会很充裕,解题后不可能做到大量而细致的复查,所以要立足一次成功,如果有时间,应复查解答疑难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有误以及简单问题解答中有无粗心大意和笔误现象。

总之高考第三轮复习,就是应试能力的复习,在最后冲刺的二十几天中,要紧扣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走向,通过连续多次的实战模拟考试,强化规范答卷,提升解题速度,调配应试心理,从而增强综合变通能力和应试能力。

第9篇:2014年高考备考策略

2014年高考备考工作汇报材料(数学组)

徐水综合高中张丽娜

一.保定摸底考试及调研考试分析 文科对比:

理科对比:

习,确保在保定调研考试中平均分及优秀率有一定提高。理科数学较文科数学内容多,任务重,调研考试前主要在赶进度,相对来说滚动复习少,造成调研考试成绩不太满意。但我们相信,在领导支持及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的数学成绩会稳步提高。

通过对两次试题的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平时训练时不专心,不到位,下功夫少,导致方法技巧少,应变能力差,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策略:

二.复习方法和策略

1.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打好基础是关键,不盲目拔高,不搞“偏,难,怪”题。

2.加强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突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复习。 三.具体实施措施 1.有针对性的备课。

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

(1) 研究考纲,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方向。

(2) 在集体备课时交流过去授课、批改时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解题方法上的误区),预测以后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研究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3.真正地夯实基础,降低难度,面向绝大部分同学

从课堂、练习、检测开始,做到教考统一。保证每份练习的质量,偏题、难题绝不上练习,把抓基础落实在实处。

4.注重解题思想、解题发法的引导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计算能力。

5.加强反思,减少错率

要求学生对复习、练习、考试中所犯的错误和模糊的东西要加强记忆和理解,做到真正改错。

6. 注重总结,防止遗忘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遗忘快,为了增强记忆,我们督促学生尽力做到 “日清”、“周总”、“月结”。

7. 心理调整,应试指导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在2014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上一篇: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下一篇:微信营销子弹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