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通用8篇)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篇1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8年高考英语命题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助力引导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考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

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各套试卷的选材均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

1.1 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引导增强“四个自信”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外国朋友将到中国家庭做客的情境,要求考生写一封邮件告知在中国家庭做客的基本习俗;北京卷写作第二节设置了带领外国友人体验中国茶文化的情境;全国II卷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了中国近年来根据人民膳食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全国III卷阅读理解部分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中国建筑设计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国际奖项,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消息。这些语篇的选择和题目设置在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1.2 融入人文知识介绍,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关于世界语言种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的文章,倡导保护人类历史与文明;全国III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加拿大道森市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的文章,倡导和谐自然;全国I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关于烹饪省钱而食物又美味的新闻报道和一篇介绍新旧电器使用与能源消耗调查的文章,倡导节约和环保。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性发展。

1.3 重视思维品质培养,倡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2018年全国II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研究报道,介绍在社交过程中适当寒暄和闲谈可成为人际间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全国III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介绍作者引导孩子主动捐献玩具,并从玩耍简单玩具中获得快乐的做法;全国II卷、III卷完形填空文章分别介绍一位父亲碰巧营救了自己的儿子以及一位男子在收到陌生短信时礼貌回复并到医院探望新生婴儿的故事,引发强烈的亲情共鸣和满满的善意。这些文章让考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入思考在生活日趋便利的当今社会,更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情怀。

2、体现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

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在深入理解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和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考查要求的同时,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强调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加强对听说读写结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2.1 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题型,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试题通过恰当的选材和巧妙的设问,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还渗透对考生交际能力、思辨精神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2 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

2018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在试卷结构的设计上既有针对各单项语言技能的专门考查,也有针对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既有需要考生进行真实的口语和书面交际的任务,也有需要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体现了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如短文续写新题型,有利于激发考生想象,更好地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3、试卷内容设计科学,试题质量不断提升

2018年高考英语命题继续采用“一纲多卷”形式,各套试卷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考生群体的能力水平,合理控制试卷难度,进一步提高试题区分度,减轻学生负担。

2018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合理设置选择题的干扰项,进一步提高试题的区分能力。

在材料难度方面,听力部分的录音材料既涵盖学生十分熟悉的日常话题,如学习、业余活动、旅游、个人经历等,也包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如租房、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在阅读理解部分,既有相对简单的广告通知类材料,也有中等难度的说明性文章,如介绍语言的种类、水果的营养等文章,还有较高难度的说明议论性文章,如旧电器耗能调查、闲谈益处的研究等科普类文章。

在题型搭配方面,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是对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多采用难度相对较低的选择题;语言运用和写作部分考查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或在特定的情境中按要求完成书面写作任务,难度相对较高。

在考查要点覆盖方面,布局合理,考查全面,不仅包括理解对话或篇章内容具体信息、作出简单推断等较低层次能力的考查,还包括理解对话或篇章的主旨要义、识别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较高层次能力的考查。

4、考试内容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成效得以巩固

2018年是浙江省和上海市实行高考英语一年两次考试的第二年,两个省市在继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助力减轻学生负担,发展素质教育。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篇2

一、试题总体特征

(一) 突出能力立意, 力呈学科特点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十分注意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 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均强调语言运用, 通过创设的语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解构和表达能力。

(二) 联系时代生活, 强调学以致用

今年的试题在语境设置和取材方面, 进一步体现了时代性、应用性, 注意选取那些鲜活的社会生活资源,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 积极实践用英语做事、用英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

(三) 推进开放创新, 彰显正确导向

2008年是新课程实施后的首届高考, 为发挥高考的正确导向作用, 英语学科在要求和题型上均有变化和创新。

(四) 强化人文熏染, 着眼综合素养

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的学习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2008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重视价值取向, 无论是语言材料, 还是阅读材料都注重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书面表达中适度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试题结构分析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着眼整体和谐, 体现课标理念;2.结构简约合理, 组卷方式清新;3.注重综合运用, 发挥正确导向;4.强化熏陶感染, 丰富人文精神;5.立足国际视野, 激发创新精神 (见右栏表1) 。

三、试题点评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命制对教学秩序的稳定产生了良好的反拨作用。

(一) 听力

话题选择紧扣《标准》中《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中的常用内容, 如天气、家庭朋友、周围环境、日常活动、人际关系、热点话题计划与活动等。材料具有明显口语特征, 符合英语在生活中运用的真实场景。

(注:D=discourse语篇层次;S=sentence句子层次[2])

(二) 单项选择

2008年此项考查决不是检测对知识和理论的生搬硬套, 而是结合语境进行的。考查的语言知识注意语法、词汇和语用的平衡, 进一步体现了生动性、形象性和交际性。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只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体会题干的意义, 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见表2) 。

(三) 完形填空

本次试卷中完形填空考查的内容以词汇为主, 同时涉及语法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20个考点考查了动词、名词、副词等词汇知识还考查了篇章结构方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选出最能承上启下的词, 如第53空。本篇完形填空试题考点的设立较具代表性, 基本反映了高考中此题型的要求:即结合文章上下文对词汇意义及其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灵活运用惯用法和常用搭配的能力和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全篇20个选项几乎都考虑到了语境的重要性, 学生必须读懂全文, 同时结合上下文和所给选项的意义才能选对答案, 充分体现了完形填空题的特点, 即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本学科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的能力 (见表3、表4) 。

(四) 阅读理解

2008年江苏省高考阅读理解题加大了对学生阅读速度和快速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 (2007年江苏卷阅读理解试题词数为2211词, 全国各地大多数试卷的阅读量处于2000~2500词之间) 。考查内容兼顾《标准》在语言技能目标中的各级阅读能力, 命题涉及: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2008年江苏省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选材涉及叙述体、论说体和应用体, 内容新颖, 信息量大, 使考试过程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获取信息的过程。

(五) 任务型阅读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任务型阅读是新题型, 该题型加大了对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写作中语言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解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考查。试题要求考生对所学语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次试卷中任务型阅读是一篇说明文, 主题是团队协作, 词数426个。因考查形式同考试说明中的示例, 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充分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

(六)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主要测试学生语言的生成能力, 即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 使用一定的句型和短语, 围绕一个话题准确、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中书面表达属于应用类文章, 呈现方式为中文提示, 提供的部分信息既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也给学生留出发挥能力的空间。另外, 试题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 还注重教育性和思想性, 关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

总之,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题全卷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基础性, 而且照顾到高等学校对英语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命题尊重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在重视基础的同时, 注重能力, 强调活用, 增加了应用性试题, 侧重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尤其是对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2. 试题突出在较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语言知识的考查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力求体现语言运用的真实性、情景性和应用性。

3. 试卷布局由浅入深, 试题难度保持相对平稳, 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4. 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

5. 注意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 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以及跨文化的知识, 适当考查学生应有的语言素养。所选素材新颖、真实、可信。

6. 进一步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的理念, 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发展空间, 使学生有一定的发挥、创造和想象的余地。

四、考试效果

(一) 成绩分析

从成绩统计可以看出, 各层各类学校及格率及优秀率基本呈常态分布, 说明实施新课程以来整体教学水平都有提高。

(二) 各方面对试题的反映

从成绩统计可知, 整份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 既考查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注意了英语的交际性、实用性, 同时为英语学科方面有较强能力的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试题得到师生一致肯定, 他们普遍认为:

1. 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 易、中、难题搭配科学, 考点分布符合考查目的。试题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信息词汇为考查重点, 以检测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无偏题、怪题, 成功避免了区域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2. 试题涉及面广,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基础题、中档题、难题分布平衡, 有梯度, 试题在着重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 兼顾对语言知识、常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3. 以语篇为载体, 测试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三) 对今后教与学的启示

1. 聚焦双基, 增强语言功力

虽然英语试题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注意词汇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理清语法规则, 掌握习惯用语, 为综合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不断积累, 提高应变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 考题重视基础知识, 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变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听、说、读、写的训练, 保证量的积累过程, 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 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 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3. 突出语篇, 培养交际能力

鉴于高考试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中要坚持以语篇为中心, 要重视语言形式训练和思想的表达。要增加阅读量, 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及语言的交际性, 从而培养交际能力, 提高交际的正确性和得体性。

五、建议

作为全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的首次高考, 2008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在更加强调语言运用理念的同时, 较好地保持了相对稳定性, 试卷内容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为使考试评价更好地与新课程相匹配, 维护教育的公平、道德, 兼顾效率与质量, 命题者仍应密切关注全省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改革英语高考的形式与内容, 努力促使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1.继续维持合理的难易梯度, 但区分度还可再大些, 以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2.继续坚持“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 试题在加大语言交际准确性和灵活性考查力度的同时, 保持题型的相对稳定 (如任务型阅读的呈现方式以及填写单词的来源和字数方面的要求等) , 保证阅卷的信度。

3.作文命题继续体现真实性、情景性和应用性, 适当减少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束缚, 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使学生有充足的想象、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提倡自由、有个性的表达, 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提高写作考查的效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语文数学英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篇3

听力

听力部分的出题形式和往年一样,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简短对话(1~5题)、较长对话或独白(6~17题)和较长独白(18~20题)。对话内容属于日常生活的范畴,考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而独白部分考查的内容相对广泛,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下面结合具体题目分析一下本次听力考试的几个特点。

> 辨析语音,考查细节

虽然现在的听力不再单纯考查音近词的辨析,但将其融入具体的对话中来考查更能迷惑考生。例如:

2. How much are the potatoes?

A. 6 cents a pound.B. 16 cents a pound.

C. 60 cents a pound.

【解析】阅读四个选项,很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三个数字:6、16和60。这三个词在英语中的读音非常相近,尤其是B (-teen)和C (-ty)选项,稍不留神就会弄混。此题正确答案为B。

和语音辨析题一样,细节题也需要考生捕捉和辨析关键信息。解答细节题时,考生可在听录音前浏览题干和选项,标记出解题关键词,从而帮助解题。例如:

16. When did Einstein move to the United States?

A. In 1905.B. In 1933.C. In 1955.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考查题,更准确地说,这道题考查了考生对年份(数字)的敏感度。考生在听前5分钟浏览听力题目时,应将解题关键词when作标记,听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根据录音中“In 1933, Einstein left Europe for the United States”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查细节辨析的题还有第1题(解题关键词who)、第6题(解题关键词why)、第10题(解题关键词how)、第12题(解题关键词why)、第14题(解题关键词where)、第15题(解题关键词first job)、第18题(解题关键词best season)、第19题(解题关键词length)和第20题(解题关键词best-loved activity)。考生如果在听录音前找出了这些解题关键词,听的时候多注意与之相关的细节,相信选出正确答案并不难。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段独白的三道题以填空的形式给出,没有选项设置,增加了解题难度。这三道题都是细节题,需要考生对材料准确把握。尤其是第18题和第20题,与解题相关的信息都在录音中先出现中心语,之后紧跟修饰的定语部分。例如:第18题问“The best season to visit the park”,录音为“You have made the right choice to be here in spring,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所以应填入Spring;第20题问“The best-loved activity”,而录音为“If you like, you may have a picnic by the lake, the best-loved activity in our park.”所以应填入picnic。

> 捕捉关键,判断场景

场景判断一直是听力考查的重点之一,要求考生通过对话推断出对话发生的地点,今年的试题自然也不例外。例如: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B. On a farm.

C. At home.

【解析】从选项可以判断,此题考查地点推断。本题选用了考生比较熟悉的餐馆作为场景,通过录音中的关键词组a cup of coffee和a chicken sandwich可选出正确答案A。

> 审听录音,仔细筛选

听力中常常出现“what do”题型,询问某个说话人做过什么或者要去做什么,而这种题型的某两个选项甚至三个选项所描述的事件通常都会在录音中出现。这种情况下,考生如果凭借经验以为“所听即所选”就会犯难,甚至错选。这类题有第4题、第7题、第11题和第13题。考生只有耐心地听完全段录音,结合题干要求仔细加以筛选,才能去伪存真,选出正确答案。

> 把握整体,判断主旨

有些听力题需要考生在听懂全部对话的前提下整体把握,进而推测对话的主要内容、主旨大意或说话人的态度等。也就是说,考生需要进行“听清→理解→分析→得论”四个步骤,才能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8.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n interesting party.B. A beautiful farm.

C. A wonderful weekend.

【解析】此题考查对话的主要内容,需要考生听完录音之后再判断。对话以“How was your weekend”开头,之后所谈论的内容全都围绕上周末的所见所闻展开,其中确实提及“a party”和“beautiful farmland”。但很明显,A和B选项都是断章取义,只有C选项才能全面概括整段对话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

考查主旨题的题干中通常会出现“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或“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等类似字眼,考生应遵循以上“听清→理解→分析→结论”四步走的原则来解题。除第8题外,这类题还有第5题、第9题和第17题。

单项填空

今年的单项填空部分与近几年的单项填空相比,侧重的考点稍有变化,题目难度稳中有降。2011年与2010年的单项填空语法点分布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和2010年重庆卷相比,2011年重庆卷的单项填空部分考点的分布既有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少不同点。

> 相同点

这两年的高考题在以下考点上是相同的:非谓语动词及情景交际各考了两道题,冠词、代词、介词、情态动词以及状语从句各考了一道题。这些词法和句法是高中英语语法中的重点。例如:

30. To show our respect, we usually have to take our gloves off _____ we are to shake hands with.

A. whichever B. whenever

C. whoever D. wherever

【解析】本题考查状语从句。介词with是解题关键,“shake hands with sb.”是固定搭配,意为“与某人握手”,所以正确答案为C。如果题干中没有with,那么B、D选项均可。

34. It is not always easy for the public to see _____ use a new invention can be of to human life.

A. whoseB. what

C. which D. that

【解析】本题考查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分析题干结构可知,what在句中作定语,修饰use。正确答案为B。

26. In communication, a smile is usually _____ strong sign of a friendly and _____ open attitude.

A. the; /B. a; an C. a; / D. the; an

【解析】本题考查冠词,a sign of 意为“一个……的标志”,不定冠词a/an往往表示“一”的意义。而第二空,open与friendly一样,都修饰名词attitude,因此共用一个冠词a即可。正确答案为C。

27. —Silly me! I forget what my luggage looks like.

—What do you think of _____ over there?

A. the one B. this

C. itD. that

【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用法。This和that常指代上文的不可数名词,the one和 it常指代上文的单数可数名词,而luggage是不可数名词,在B和D中选择。根据题干中的over there可知,应用that而不是this。正确答案为D。

> 不同点

2011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最大的意外就是没有涉及定语从句的考点以及增加了反义疑问句的考点。定语从句历来都是重点及难点,今年却没有出现。反义疑问句这一语法现象在重庆卷中多年未现,但今年却考查了主语为第一人称I的反义疑问句,很多考生在此题失分。此外,对于倒装句和强调句的考查近几年都有所涉及,今年考了强调句,2010年考了倒装句,2009年考了倒装句,2008年强调句和倒装句各考了一道。可见,强调句和倒装句还应作为复习重点,应该充分重视。例如:

28. I told them not everybody could run as fast as you did, _____?

A. could he B. didn't IC. didn't you D. could they

【解析】本题考查宾语从句中的反义疑问句。通常情况下,宾语从句中的反义疑问句应以主句为准。但有一种例外,如果主句的主语是第一人称I或we, 谓语是think、suppose、expect、believe等时,宾语从句中的反义疑问句通常以从句为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义疑问句否定转移”。分析题干可知,主句的主语是I,谓语是tell,反义疑问句以主句为主,不需要否定转移,因此正确答案为B。

32. —Have you seen the film Under the Hawthorn Tree?

—Of course, I have. It was in our village _____ it was made.

A. thatB. where

C. whenD. which

【解析】本题考查强调句。分析题干结构,答句“it was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强调句的结构“it is/was ... that”,被强调的部分是表示地点的状语in our village。进一步检查,去掉强调结构后,句子变为“it was made in our village”,结构和意思都完整,证明此题正是强调句。故正确答案为A。

总体来说,2011年重庆卷单项填空题的难度和以往持平,侧重点较2010年稍有改变。这一改变告诉我们:高考是对各种语法点的全面考查,今年比较侧重的部分,明年可能反而会有所弱化,有时还会考查一些较为生僻的语法点,这也对各位考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形填空

近两年高考英语重庆卷的完形填空的题材都与亲情相关,这恰好与近年高考提出的“人文关怀”相符合。2010年的完形填空中作者“我”以祖父的口吻给不幸患上自闭症且还不明事理的小孙子写信,鼓励孙子战胜病魔,恢复健康;而2011年的完形填空描述的故事是作者“我”和爸爸航行遇险,才发现爸爸已经老了,需要“我”的照顾,文章叙事清楚,真切感人,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大特点就是近几年重庆卷的完形填空文章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称,使考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在20个空的设置上,与前三年相比,动词、名词、形容词三类词的考查仍然占了85%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总而言之,近几年重庆卷的完形填空题目设置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严格遵守首句不设空的高考命题要求。所设置的选项几乎都不会单纯考查词汇间的辨析,考生需要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全文角度去分析、归纳和判断。就今年而言,新增词汇也不容忽视。具体来说,要想在完形部分拿到高分,应注意以下两点。

> 词汇掌握硬道理,新增词汇要抓牢

如前文所言,绝大部分选项没有考查词汇间的辨析,考生只需判定其含义,基本上就可选出正确答案。仅有少部分词汇属大纲内但学生不常用的,如文章中的awkward以及选项中的objected to等。例如第48题:

He was the one I always48 for strength and security.

A. turned toB. lived with

C. argued with D. objected to

【解析】本题考查四个词组的基本意思。A选项turn to意为“向……求助”;B选项live with意为“忍受,容忍”;C选项argue with意为“与……争论”;D选项object to意为“反对”。只要知道各选项的基本含义,考生就能轻松选对该题,正确答案为A。

与之类似的题目还有第37、39、41、51、55题等。

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考试大纲中未出现的单词却出现在本次考试的选项中,并成为正确答案。例如第52题:

We were thrown into the water, and Dad was struggling aimlessly. At that moment, I felt fiercely52of him.

A. ashamedB. protective

C. tired D. afraid

【解析】大纲中只有protect和 protection,考生要选对该题,一是用排除法,二是掌握后缀“-ive”的用法。正确答案为B,protective意为“保护的,防护的”。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除了必须牢牢地掌握大纲中要求的词汇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常用前后缀的意思和用法。

本次考试中,新增词汇也出现在选项中,这一点不容考生忽视,因为它直接影响选择正确与否。例如第45题:

... but at this moment he 45.

A. suffered B. fell

C. froze D. withdraw

【解析】四个选项中,withdraw为2011年高考新增词汇,意为“缩回”,考生若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则有可能选错。根据前后文可知,父亲此时的反应是“吓住了、愣住不动了”,而非“摔倒”或“缩回”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全文上下要联系,前后呼应不能少

此次完形填空的大部分题目需要考生从全文出发,根据前后语境或行文逻辑才能做出判断。例如第36题和第38题:

Dad was quite skilled in sailing, but not good at 36.

A. boatingB. running

C. swimmingD. teaching

【解析】本题要联系后文“We were thrown into the water, and Dad was struggling aimlessly ... I swam to Dad”,才能确定此处说的是“父亲不擅长游泳(not good at swimming)”,正确答案为C。

The last time Dad and I set sail together is really 38 .

A. unforgivableB. unforgettable

C. cheerfulD. regretful

【解析】解答此题时,考生需要一直读到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才能知道最后一次和爸爸的航行遇险,但最终有惊无险,并不是“难以原谅的(unforgivable)”或“愉快的(cheerful)”,也不是“令人遗憾的(regretful)”,而是“难以忘怀的(unforgettable)”,故正确答案为B。

综上所述,考生备考和解答完形填空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培养词汇运用能力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综合理解能力。②解完形填空题离不开上下文和具体的情节,解题时应从宏观上把握文章,从上下文中寻找蛛丝马迹,仔细揣摩作者的语气,善于寻找对答案有提示作用的信息词(组),帮助解题。③新增词汇大量出现,这预示着重庆高考试题正在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做过渡准备。因此笔者大胆猜测,2012年的高考英语将会对考生的词汇量要求更高。因此,考生应下功夫扩大词汇量。

阅读理解

与前几年的高考英语重庆卷试题相比,今年的阅读理解部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传统现代相得益彰,兼收并蓄

选材上既保留了注重现代文明中的重要话题(如B篇描述了互联网在地图绘制方面与众不同的作用;E篇是关于环境保护是否必要的时评),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如A篇阐述了新旧寓言故事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C篇讨论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灰尘是否对人体有害的不同看法;D篇是关于著名爱尔兰作家Yeats在戏剧和诗歌上的巨大成就),丰富多样。

> 长短结合,易难兼具,由浅入深

语言测试上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词汇量,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及对长难句的理解。

首先,今年的阅读理解部分明显对考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本身长度有所增加,文章中出现的单词也更长更“高级”,如capable、bird-watching、multi-layered、harmony、sensibility、unchallenged、concerning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题干和选项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高级词汇, 如第57题的B选项aging、第65题的C选项approving、第71题的C选项ambition、第73题的C选项convince和D选项industry-funded等,给考生解题增加了难度。

其次,对文章诸如中心大意、结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推理判断等深层次的理解的题目考查比例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体现了考纲中“不仅要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思”的要求。其中,考查主旨大意的有第59、71、75三个题;考查写作意图、文章结构的有第66、67、74三个题;考查推理判断的有第58、61、63、65、70、72六个题,共计12题,创历年之最。

最后,五篇文章排列由易到难,长难句较多,对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D篇中的“Had Yeats stopped writing at age 40, he would probably now be valued as a minor poet, for there is no other example in literature history of a poet who produced his greatest works between the ages of 50 and 75.”该句融虚拟语气、倒装句和定语从句于一体,又是第69小题的解题关键所在,着实让不少语言能力较差的考生读后犹如“腾云驾雾,不知所云”。更值得一提的是,E篇文章通篇几乎都是长难句,加上又是跳跃性思维较强的论辩性文章,很多考生只能望句兴叹。

短文改错

今年的短文改错和往年一样,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记叙文。从题目难度来说,较2010年略有下降。从题目设置来说,较往年有所变化。一般说来,历年改错所呈现的规律基本为错词:缺词:多词 = 8:1:1,今年恰好符合这个规律;但是去年稍有不同,总结起来为错词:缺词:多词 = 7:2:1。另外,今年的考题增加了一道考查名词性物主代词的题(第77题)。去年没有考查连接词(and和or的选择),但今年却考查了(第83题)。名词考查的依然是单复数问题(第82题),冠词考查的是是否使用冠词的问题(第84题)。另外,形容词、副词部分考查的是词义辨析(第81题)。介词依旧考查的是固定搭配(第76题)。就连接成分来说,分别考查了并列连词的逻辑问题(第83题)以及名词性从句中连接代词的错用(第85题)。而就动词来说,分别考查了三项内容,即时态(第80题)、主谓一致(第79题)以及非谓语动词(第78题)。

虽然今年的短文改错题整体难度较低,但还是有几道题值得大家特别重视。例如第79题考查主谓一致,原文是:“Katia, like many other Russian girls, are nice and lively.”出题者有意将主语Katie和谓语用插入语分开,而靠近谓语的名词是复数girls,很多考生因此将其当成了主语,或者根据“就近原则”,就认为谓语are没错。

总而言之,今年改错虽然题型稍有变化,但考查的内容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考点依旧分布在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接成分以及动词等语法点上。因此,我们在做改错题的时候,依然要秉承以下原则:首先从全文着眼判断时态,再根据出题规律以句为单位进行改错,切不可以行为单位。此外,逻辑问题为每年必考项目,需要考生多加关注。

书面表达

今年的写作部分与往年不一样,出题形式别具一格,要求考生填写一张申请表,题材新颖,紧贴生活实际。重庆高考英语作文自2005年来就摒弃了看图作文的体裁,采用“记叙+议论”的形式。而今年这种申请表的形式是重庆高考自主命题以来首次出现,体现了其注重语言运用的特点。近几年的高考英语作文均是提供背景,给出3~5条提示,并留给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空间,今年也一样,要求考生选择一种动物为之代言,并向国际动物保护协会提交申请书。要想在此部分获得高分,考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 观点新颖,要点齐全

考生在选择为何种动物代言并阐释相应理由时,观点要新颖,见解要独特,方能出奇制胜。同时,题中所要求的四个要点一个都不能落下,否则就会被扣分。

> 直入主题,语言精练

高考写作部分的答题时间有限,且字数要求为100词左右,因此,考生切忌拐弯抹角的赘述,而应直接切入主题,陈述要点,言简意赅。

> 长短句配合,主被动相间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点齐全、措辞恰当,还要做到句式多样。长句可以展示考生的语言功底,短句则有画龙点睛之功。例如,在表示“有意参加”时,可使用长句“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involved in the activity in which every student speaks for their animals.”或者“If permitted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I will feel extremely grateful.”而短句“I love/care for animals.”则可以言简意赅地说明自己富有爱心、关爱动物。主被动句式的交替使用能令文章表达丰富多彩,主动句可表说话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动句可用于客观陈述。

> 关系清晰,衔接自然

文章要做到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就必须注意句子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此时要注意逻辑关系词的运用,如but、yet、however表转折;although、though、despite、in spite of、regardless of表让步;both ... and、as well as、neither ... nor、either ... or表并列;in addition、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表递进;because of、due to、owing to、thanks to、on account of表因果等。

只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勤练习,夯实基础,考试时灵活应变,相信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并非难事。

作者简介:

何文,重庆育才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市级骨干教师,重庆育才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曾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陆冬林,重庆育才中学教师,曾获校级、市级赛课一、三等奖,多篇论文获校、国家级奖项,多次辅导学生获得国家级英语竞赛一等奖。

吴素兰,重庆育才中学中级教师,多次在教案及讲课比赛中获奖。

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评析 篇4

,考试中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命制了4套英语试卷供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使用。

纵览高考英语全国卷各套试卷可以发现,今年高考英语命题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坚持稳定中求发展,各套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高。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语言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方式的体现。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各套试卷中,所有语篇和材料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试卷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1.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2017年全国一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写封邮件告知外国朋友下次上课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了解唐朝的历史。全国二卷同一题型要求考生写封邮件邀请外教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这些情境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2.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全国一、二、三卷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全国二卷一篇阅读理解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国家大剧院和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多家剧院的演出信息,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3.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017年全国一、二、三卷阅读理解均选取了科普类文章:一卷文章主要介绍如何自制便携式太阳能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二卷的章报道了国外公司研发飞行汽车的最近进展;三卷文章介绍一个研究团队为保证老年人自信驾车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生活而进行的辅助驾驶系统研发的过程。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试卷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突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质量进一步提升,试卷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考查,加强了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

1.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

高考英语科全国卷的.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听力部分两节通过十段录音材料和二十个问题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生活实际,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基本覆盖了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语言知识和各语言技能包含的具体语言能力。

2.突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

高考英语对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都是在语篇层次进行,今年三套全国卷分别采用了8个阅读语篇,阅读理解部分5个,语言知识运用部分2个,写作部分1个,体现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阅读需要从大量的书面材料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部分都为考生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阅读量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单词量与前几年基本持平。

三、试卷内容设计科学,试题质量不断提升

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于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同时对中学教学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因此高考须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需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2017年高考英语命题继续采用“一纲多卷”形式,各套试卷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考生群体的能力水平,试卷难度控制合理,试题区分度进一步提高。

1.命题匠心独运,试卷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

2017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内容选材丰富,考查要求深入浅出,试卷公平性和科学性并举。试题命制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试题设计精心,科学规范。同时,各套试卷保证对不同考生群体的考查公平合理,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2.试卷难度控制恰当,试题区分度进一步提高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篇5

本套试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目标,突出能力考查,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服务选拔和导向教学,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具体来说,今年的高考试题具有情景多样考查真实、题裁鲜活凸显树人、设问简洁指向思维、考查全面梯度合理等特点。

一、情景多样考查真实

单项填空题注重情景设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在功能意念方面,包括了表达观点、提出建议、陈述事实等;在话题方面,包括了自动驾驶、电子媒介、国家软实力、睡眠健康、行为方式等。丰富、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考查考生在多种情境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题裁鲜活凸显树人

语篇体裁稳定,包含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题材贴近社会现实,如社会、生活、文化等相关的话题,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人生哲理、生活态度等。语篇长度与近几年相当。语篇长度、话题、体裁设置合理,既有信息查找、表层理解转换的题目,也有推理判断概括提炼的有一定难度的考题,保证一定的区分度。

完形填空语篇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传递出面对人生逆境乐观以对的人生态度;阅读理解A篇关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指南;阅读理解B篇涉及了餐饮文化,介绍影响顾客就餐和消费的多种因素;阅读理解C篇呈现了美国小农场的特点及其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理解D篇是新闻报道,介绍了英国教育专员负责的“点赞中的人生”的项目研究成果;任务型阅读语篇是关于“艺术如何促进经济”的话题。这些富于正能量、时代感和教育性强的语篇,都能促进考生对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考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设问简洁指向思维

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包含了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节。在单项填空小节,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时态语态、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情景交际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点覆盖主干语法,语境清晰,题干简洁,话题时尚。词汇题目的考查强调了词汇的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化的词汇识记,题干简短明了,突出前后语义的关联。时态、语态考了三题,比往年有所增加。英语习语没有涉及,但交际用语考了两题。语境信息丰富,注重在真实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考查。语法考查的落脚点在主干语法的基本用法上,没有偏题怪题,强调语法的表意功能,考生容易上手。

完形填空是个励志故事,传递出面对人生逆境乐观以对的人生态度。该部分注重考查考生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和正确理解语篇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准确使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能力。文章语篇结构清晰紧凑,考生需要借助故事的几个要素进行情节的梳理和主旨的把握,理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答案都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对考生的语篇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能借助语篇的上下文线索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进行解题,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理解部分:在全面考查考生各类阅读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未来学习中需要使用的各类微技能:即考生能根据语篇中不同层面的事实信息进行简单推断、归纳总结,理解作者观点、意图和态度等。A篇还是应用文保持传统的信息查找的细节题目,B、C、D三篇以说明文、议论文为主,C篇的61、62题对语篇知识的要求较高,D篇篇幅长,考点思维含量高。考生不仅要获取直接、表面的信息,而且要通过归纳、分析表面的信息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容。阅读理解的大多数题目聚焦思维,推断和归纳总结占有较高的比重,特别是有些考题需要借助语篇知识才能更好的解决。

任务型阅读部分:任务型阅读强调对于文本结构的解读,转述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提炼文章提纲是考生在高中学习和以后的高校学习中常见的阅读任务,依然是今年的考查重点。既要宏观上能把握语篇的结构、提炼文本的主旨、概括分论点、区分事实与观点,微观上又能转述信息。准确的理解与精准的表达成为阻碍该题得分的主要原因,对语篇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特别是常见核心词汇的准确、地道的使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书面表达部分:今年的书面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根据特定的情景要求,完成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写作。依然是以近几年的读写作文为主,即先用30 词概括阅读材料,然后针对材料中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谈看法。考题的呈现方式改变了近几年的文字加图表的形式,而是两段有关消费排名现象及观点的纯文字材料,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态度,作出价值判断,并写出紧扣主题的个性化内容。试题任务思辨性强,有效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四、考查全面梯度合理

本套试题涵盖了《考试说明(江苏卷)》所要考查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主题语境、语言技能等。在立足基础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在突出导向的同时,确保甄别功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彰显课程理念。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篇6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如全国I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让考生在写作中体味“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命题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

作文命题春风化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全国II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选取了6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以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为情境,要求考生通过拍照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的辉煌成就,小切口,大开掘,暗合“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发挥想象,也激发了考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聚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侧重于历代思想精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导考生融通古今,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个人、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

试题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优良品质。文言文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平等善诱、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的良好品质;山东卷谢贞聪敏好学、孝敬父母、忠诚正直;江苏卷汪中专心学术、正直友善、笃于亲情;上海卷李大亮宽厚仁爱、智勇双全、忠于职守;天津卷王充恭顺仁爱、好学深思、廉洁清高;全国I卷谢弘微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全国II卷赵憙忠于职守、耿直磊落、忠于国家、勤政爱民,全国III卷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勤政爱民,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在试题材料主题规划方面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I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即为一例。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而青花瓷崛起正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义,进而对党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如天津卷《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考查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特点,涉及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全国卷中的语言运用试题,有意识选取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带领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活力依然,根源在于其思想精髓总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到今天还能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完全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激发出的时代精神的结晶。全国II卷作文将鲁迅、毛泽东与历代贤哲并列,即意在引导考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从古代的优秀文化一直延伸到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下,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

为了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高考的功能与价值,2017高考语文特意设计了古代科举与当代高考相呼应的试题。如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试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表露出诗人对考生“如春蚕食叶而不断成长”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考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不论是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还是当前实施的高考制度,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展现高考改革成果,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为充分展现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改革成果,2017年高考语文全力加强内涵建设,主要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难度、加大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为了适应高校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选拔需求,更加科学地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诸项能力的重点考查,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

200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篇7

1. 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

共25题, 涉及政治 (13个) , 如2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 4—6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0、12题考查世界近代政治;经济 (3个) , 如7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 19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文化 (7个) , 如1、3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 8、11题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史学理论 (2个) , 如24题考查全球史观。整体来看, 政治史比例最大, 文化史内容比例加大, 史学理论为新增内容。

2. 非选择题及知识点分布。

共8题, 其中26—28题为必考题, 分别考查中国古代南北朝经济文化、晚清教案、苏中工业化建设。29—34题为选考题, 涉及每一个选修模块, 如29题考查张居正改革, 30题考查世界现代社会主义思潮。整体来看, 三道必考题中经济史内容比例较大, 选考题选材与时政、恒热点或史学前沿相关联。

二、特点

1. 大部分考题都有背景材料,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 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认知。

试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 突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运用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4引用汉宣帝的一句话, 考查学生对“周政”的理解;8题引用英国法官的一句话, 考查学生对社会契约的理解;15题通过介绍妇女服装变化的现象, 考查学生对这一社会习俗的了解;11、12题引用名人评说, 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理解和运用;16题引用《新潮》的一段话, 考查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思潮变化的主要国际背景;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 考查学生对它的理解、分析、运用;26第一问、28题选取史书材料, 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提取、概括史实的能力。总的来说, 以上题目从新角度、新情境入手, 拓展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理解、运用。

2. 史料来源更广泛, 设问角度更合理。

从材料来源看, 主要涉及历史著书、历史记录、名人评说、时政材料。如非选择题除31题材料外, 其它都出自历史著书或历史记录,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再如选择题12、14、24、25题所引材料都出自名人评说, 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1题通过介绍伊拉克战争的相关史实, 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阅读、提取、运用的能力。

3. 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公民素养的考查。

课本的很多微观知识不再直接考, 而是给出相关的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提取、概括、运用。如17、19题给出数据表让学生分析历史现象;24、25题引用史学家的名句 (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史学研究的新理论) 让学生理解其实质;26第一问、28题及其它6道选考题都要求学生解读历史材料, 概括有关史实, 而且选考题33、34反映了史学研究的前沿。以上这些题很明显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从公民素养方面来看, 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内容明显增多, 选择题就涉及7道, 如1、3、8、11、13、15、22题, 要求学生透过历史关注现实, 很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考查。

4. 部分考题切口小、跨度大、概括性强, 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整合课本知识的能力。

如27题选取晚清教案中官民的一段对话材料,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高度概括其发生的历史背景, 并作评价。再如28题苏中工业化建设的第二问, 通过一小段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可见, 以上两大题对学生分析、概括、整合课本能力的考查明显加强。

三、启示

1. 扩大教学资源, 夯实基础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课程观指导下, 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几本课本和参考书, 而是要求师生依据课标, 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 共同寻找、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如网络、媒体、教学网站、史书、史家评说、历史遗迹等, 从而扩大教学视野, 增强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处理, 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即夯实基础知识, 力求做到“点、线、面结合”。点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各种要素做到透彻的分析, 把握其本质;线就是对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面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特征力求宏观把握。

2. 密切联系现实, 关注史学前沿。

2009年海南历史卷试题涉及中国儒家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建设、现代工业化建设、社会习俗等恒热点问题。所以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 特别是高三复习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关注热点问题, 注重现实与教材的有机结合。要求做到:一方面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如对传统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反思等, 另一方面注意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如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美关系的反思等。近年来,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史观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 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特别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吸收和运用, 将其作为一种新史学指导思想。

3. 研读高考试题, 提高解题技巧。

任何一份高考试题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特别是在课改期间, 很多试题包含课改理念, 具有创新性,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高考试题的研究。而在高考复习中, 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也是决定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应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具体方法有二:首先让学生通过做题了解命题的特点, 培养审题能力;其次根据试卷特点、评分标准, 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 让学生先分析做错原因,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总结解题规律。

综上所述, 应对2010年高考, 广大师生要在充分整合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认真研读高考试题, 做到把握规律, 有的放矢, 不要盲目陷入题海战中。

摘要:海南省作为第一批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之一, 参加了2007年至2009年课改后的3年高考, 试卷命题日趋成熟, 有着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本文旨在分析海南省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内容与特点, 希望和广大师生共同商榷, 为2010年参加新课改高考的学生提供一点建议, 使他们不陷入题海战中。

关键词:200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特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海英.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 (海南卷) 分析报告[J].新课程 (综合版) , 2008, (03) .

2018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篇8

今年单项填空重点考查了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综合运用的语言能力,考点较全面,既有词的考查,又有各项重点语法知识运用的考查,除数词、副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和主谓一致外,几乎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的所有内容。

表1:2013新课标卷II单项填空考点分布一览表

从表1中不难发现,单项填空完全是在限定的语法考查项目范围内完成命题的,突出高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15道题中交际用语为2道,分别考查安抚和征询对方意见语境的实践英语的运用,从句只考查了定语从句,又添加了并列句、强调句型、倒装各1题。语法知识不是单纯地考查,而是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句子也比较简洁,并非偏长偏难,非常贴近生活,口语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考生考完后对该题持乐观态度。体现了高考“淡化语法规则,偏重阅读理解” 的趋势。如第14小题:

It's an either-or situation - we can buy a new car this year or we can go on holiday but we cant do____.

A. others B. either C. another D. both

本题设计设计较为巧妙,没有直接提供选择范围,而是通过提供具体语境来考查部分否定,因为在中学英语中both作代词时,常用于肯定句,若用否定句式时,则用neither。但由于题干中的but信息词的制约,只能选取both为正确答案。

因此建议今后在做单项填空时一定要关注语境,把握整体;注意英汉差异,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机械套用;注意句子结构,连词标点;注意词语辨析,熟词新意。

二、完型填空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型填空保持了往年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风格,全面客观地考查了考生将语言知识融进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并对文章整体进行把握,感知作者的情感的能力。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一位名叫Michael Greenberg的纽约人在冬天的时候会为穷人发手套,并因此为人熟知。文章整体难度不大。前两段引入人物的介绍,其次叙述了他具体是如何帮助穷人、为他们送手套的,最后交待了他这么做是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他相信帮助穷人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

全文共206个单词,平均挖空间距为9个词。试题的考点从表2可以看出:名词5题,动词6题,形容词4题,短语5题。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该篇完型填空的考查点全部是实词,其中名词和动词居多,另外今年的完形填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了对动词短语的考查。

总的来讲,今年的完型填空命题是科学的,考点设置将词义、语法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相结合,注重逻辑选词,充分体现了强调对考生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考查,知识点的分布完全符合“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的语境化”的命题原则和要求。由此建议考生对完型的备考要从平时加大对英美文化、科技、教育、励志、人文背景等领域知识中的热点时文类文章的阅读量着手,拓宽知识范畴,扩大知识视野,增大知识内存,拓展知识领域以求多视角全方位地汲取世界文化的丰富营养而造就美好的人生。

三、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以记叙文,说明文为主。所选用的文段语言地道,材料真实可信,如阅读的第四篇文章介绍的是如何在母亲节送出廉价又有意义的礼物。首先文章题目比较能吸引读者,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试卷选用这类材料是希望考生能把平时学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能用英语做事;题材及体裁的选用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性,渗透了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考点分布比较全面,有细节题,猜词义题,主旨题及深度理解题等;细节题占的比重较大,但比2012年的有所减少,主旨大意题比2012年有所增多。侧重于考查考生在细节查找方面的能力,且兼顾了主旨大意和猜测词义的能力,词汇量不大,语篇不长,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七选五——说明文,如何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语篇题材熟悉,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述完整。但本篇给考生直觉到:万法皆下策,唯有此招高的绝境演讲训练法的魔法映像。考生可以联想到自己平时的一些类似的口才训练经历,结合语篇中的方法或步骤,实景模拟参训过程,这样,考生则可谓是轻车熟路,顺利作答了。

综合上述,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II阅读材料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议题:恒心、爱心、责任心!鉴于此况,2014届考生要充分留意并提高关于人类的共同生存准则:恒心、爱心和责任心类典范的英美励志性的焦点时文类文章的阅读量,以飨自己。

四、短文改错

本篇短文改错是以第一人称表述的记叙文,中国茶文化的源源传播,借以英国文化背景,话题亲切,语言精悍,极力地凸显了跨文化给两国人民的带来的美好生活和深厚友谊。

从语言表达考点来看,其词法中重点考查的错误现象有见表5所示;漏考考点有:1)逻辑关系表述错误。2)形容词语法功能错误。3)数词语法功能错误。 4)代词语法功能错误。5)不定式语法功能错误。6)分词语法功能错误。7)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和特殊句式交叉表述错误。

今年的改错题与往年相比,往年基本是一行一个错,而今年是一行四个错,尤其是逻辑错误的改正,其难度略高,有些基本功差的学生在这方面易失分。因此,下届考生备考时要全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应注意2013年的漏考考点,这样方能在高考时顺利得分。

五、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题依旧保持全国卷以往的风格:不偏不难,不奇不怪。体裁沿用近几年一直固守的实用书信文体,选材以大众生活为话题:代卖中国结(Chinese knot)。内容避开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十八大的召开,反腐倡廉,环境保护等。总体体现了试题的连续性,有利于考生答题。

命题思路严谨,文字简练,题目提供的要点排序已成逻辑,不需考生重新安排。写作内容符合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整体难度不大。因此大多数考生都能写出符合内容的句子,但要写好,必须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具有较深的英语基本功。

但不足之处为:体裁显得陈旧,连续几年以书信命题,难免让人感觉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没有前瞻性。

建议在今后的英语书面表达备考中,应该重视语言基本功的培养,还需要长期的积累,从遣词造句到活用句型,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经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地教和学,我们就有信心在高考中写出优秀英语作文,取得良好的成绩。

五、结语

高考的目的在于帮助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它肩负着指导高中教学、推进高中教改的任务。纵观2013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不难发现命题在难易度适宜的基础上,体现了较强的区分度和教学导向性。虽然高考结束了,但它带给我们的影响还未结束。认真研究高考英语试题对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能产生强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使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学和高考复习备考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上一篇: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对待同志下一篇:中学课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