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与网络世界报告

2022-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与网络世界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中学生与网络世界报告

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与大学生认知行为反应的调查报告

【摘 要】本文通过开放式网络问卷,探索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构成成分,并以S—O—R情感模型为基础,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从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广告目标受众的特性,研究网络的广告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为广告的高效运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网络广告 设计特征 认知 行为反应

一、研究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互联网平台为商品信息的发布提供了便利,而网络广告则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网络广告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它除了具備传统媒体广告的特征外,还深度植入到每一个在线互联网用户。本研究希望在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设计特征的认知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认知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通过刺激—反应学习(华生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完全是以刺激与反应的术语进行解释的),大学生通过对网络广告的认识,由此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Mehrabian和Russell最早提出刺激反应模型(S—O—R模型),用来分析个体复杂操作行为的成因。在各种剌激因素下,大学生产生认知,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Eroglu(200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早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购买行为时,引入环境心理学理论,建立网络环境下的S—O—R模型。他们认为,网络广告设计特征与传统广告是一样,同样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这些环境刺激因素会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反应。之后,Eroglu在网络广告刺激下实证研究大学生的行为反应,指出网络广告设计特征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和认知状态,最终导致接近或避开行为。他们还提出在内在状态上加入两个有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分别为介入度和氛围反应。Mehrabian和Russell在1974年提出PAD三维情感模型,划分情感维度,分别为愉悦度、唤醒度和支配度。该理论用来解释在现实环境下,大学生情绪与行为的反应。之后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购物过程及决策中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可以由愉悦维度和唤醒维度涵盖,因此支配维度被剔除下去。因此,本次模型引用二维度情绪:愉悦和唤醒。网络广告的目的是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和打乱大学生的计划性,同时网络广告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呈现,迫使大学生做出反应。网络广告的干扰和限制导致大学生的行为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对广告的认知。

总的来说,本选题以刺激—行为理论为基础,重点是对大学生网络广告认知及其影响行为进行研究。希望在了解大学生网络广告认知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认知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了解广告目标受众的特性,为广告的高效运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高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广告认知研究的重视。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广告的设计特征作为广告中重要的一个信息要素,能影响大学生对广告的认知和消费行为,但是目前在国内尚未有研究涉及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与大学生认知行为调查,因此对此问题的探讨非常必要。在借鉴国外成熟量表和访谈专家之后,修改汇总出本文所用的子题项量表。在文献回顾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编制问卷、数据分析和讨论总结。

问题1:当大学生遇到网络广告时,他们的行为反应是怎样的?

问题2:什么样的网络广告设计特征能引起大学生的认知,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问题3:如何去探讨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和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反应的相关?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探索大学生对正面和负面网络广告设计特征的认知和由此引起的行为反应。

(一)研究样本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所选取的被试均为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实际回收190份,将反馈内容明显不符的问卷、空白过多的问卷剔除,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96.32%)。其中男性被试98人(占总人数的53.55%)、女性被试85人(占总人数的46.45%)。

(二)研究设计

使用开放式问卷收集数据,它的优点就是被试可以自由解释他们的观点。此次问卷以问答题的方式填答,方便、快捷。问卷共设计8道问答题,数量适中、涵盖面广。

三、数据分析

(一)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数据分析

根据被试列举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本研究选取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特征,将这些特征分成三类:内容、形式和操作。其中内容主要包括成人内容、教育/培训、产品/服务和公益,形式主要包括视频、广告栏、弹出式和图片,操作主要包括网络广告播放的时间、播放的频次、鼠标越过和运动。

数据分析得出: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内容)中关于产品/服务所占百分比为55%,可见网络销售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构成成分。在面对网络广告的内容时,只有成人内容负面的信息出现多于正面信息,可见广告内容的总趋势是正面积极的。在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形式)中,视频、图片、弹出式和广告栏各占38%、28%、25%和10%,指出当前网络广告最主要的出现形式是视频。而负面的网络广告的形式出现频率都高于正面广告。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操作)中,播放频次、播放时间、鼠标越过和运动分别占36%、27%、23%和14%,说明重复播放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广告的记忆,而负面的网络广告的操作频率都高于正面广告。由此可见负面信息网络主要通过网络广告的形式和操作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行为。

(二)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认知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认知可以分为对内容、形式和操作的认知,当大学生面临正面或负面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时存在差异。关于负面的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大学生可能会产生无吸引力、噪音、不具有美的体验等;关于正面的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大学生可能认为是一场视觉盛宴、心灵的享受、知识的获得等。大学生对网络广告的认知指出大学生接受刺激、加工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判断和情绪体验,它能够引起大学生的行为反应。如大学生觉得广告设计的特征是有用的、有趣的,他可能更愿意观看。相反,如大学生对广告操作的认知是侵入性的、侵犯隐私的,他可能选择避开(如缩小界面,甚至是关闭)。根据被试对网络广告内容的认知主要包括概念清晰、可靠性、娱乐性、道德意识和有用性。有用性所占百分比最高达到51%,正面网络广告出现的次数高于负面广告;其次是可靠性占30%,但负面网络广告出现的次数却远远高于正面网络广告。

大学生对正面和负面的网络广告形式的认识次数没有明显差别,但美化型所占百分比为80%,可见大学生对广告的审美要求高。大学生对于负面网络广告操作的认知次数明显高于正面,侵入性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6%,说明负面网络广告给生活带来不安全的侵入感。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内容)的认知,有用性所占的比例是51%,表明大学生的认知是广告一定要有使用价值;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形式)的认知,美化型占80%,说明广告一定要有艺术感;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操作)的认知,侵入性占37%,进一步表明大学生需要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操作。

(三)大学生对于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所引起的行为反应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所引起的行为反应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主动趋向的占总行为反应的30%,主动避开占总行为反应的45%,被动趋向的占总行为反应的10%,被动避开的占总行为的15%。总趋向占40%,总避开占60%。总体而言,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在大学生心中的印象不算太糟糕,但设计技巧需要提升。

数据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所引起的行为反应包括趋向—主动、趋向—被动、避开—主动和避开—被动。在面临正面或负面的网络广告,大学生表现出在主动强度上,趋向正面的广告信息(如点击、推荐、标签、收藏),避开负面的广告信息(想办法摆脱它、关掉出现的应用程序/网页、寻求其他的帮助、重启自己的电脑);在被动强度上,单一趋向阅读,但是正面的广告信息阅读次数远远大于负面信息的广告,而在避开负面信息比较突出(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等待消失、不看它)。

(四)大学生对网络广告特征的认知所引起行为反应的分析

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大学生对正面或负面网络广告特征的认知所引起的行为反应。如正面网络广告案例,大学生寻找商品精确的价格,希望找到一些折扣信息广告,网络广告特征内容是商品,大学生的认知是可信度和有用性,引起主动趋向的寻找行为。当展示出一些静态网络广告时,大学生想要看一些不具有侵入性的广告,网络广告特征的形式是图片,大学生的认知是侵入性,引起大学生被动趋向的行为。偶尔出现的一些服装折扣信息,当大学生准备点击时却消失了,网络广告特征的操作是弹出式,大学生的认知是可信度、有用性,导致大学生主动避开的行为。当大学生上网时,许多小广告不定期出现,不想看见它们时,感觉令人讨厌,网络广告特征的操作是播放频率,大学生的认知是美化性和侵入性,导致被动避开的行为。

对于负面网络广告的案例,如一些商家的广告具有视频和声音,但是找不到关闭按钮,网络广告特征的形式是视频,操作是播放时间,大学生的认知是可操作性和侵入性,引起大学生主动避开。一些负面的网络广告总是出现在页面,吸引着用户去点击,但却找不到想要的资料,而且内容非常粗俗,网络广告的形式是视频,大学生的认知是可信度、有用性和侵入性,导致大学生被动避开。可以具体看出,大学生在面临具体的正面或负面信息的广告时,网络广告所表现出来的设计特征以及所引起的认知,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行为反应。

总之,我们使用刺激—反应模型调查大学生对于网络广告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关于行为反应我们分成两个维度:强度(趋向—避开)和方向(主动—被动)。在网络广告设计上,我们采用内容—形式—操作。基于刺激反应模型,大学生的认知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广告特征引起行为变化。

四、讨论

网络广告比传统大众传媒广告更能有效而稳定地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相对于一些纸质的广告和电视广告而言,本研究所界定的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具有更广的角度:广告的内容、广告的形式和广告的操作。这些方面都是在线广告设计的特征,可能影响到大学生对在线广告的认知和行为。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广告的真实看法,进一步进行完善,使网络广告更好地适应社会潮流。

网络广告设计特征是为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引起大学生的积极良好认知,获取广告收益,在网络广告设计特征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的认知。在网络广告特征设计的内容上,有用性占总频数的48%;对于形式而言,美学型占总频数的76%;对于操作而言,侵入性占总频数的39%。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广告的实用、视觉享受和安全具有强烈的意识。但一些网络广告却有意无意地向即时信息、娱乐信息、消费信息倾斜;一些知名人士毫不避讳拍摄一些网络广告推荐的信息;网络广告更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以上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网络广告已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介工具,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媒介。为了更好指导网络广告的实践,有必要探索与研究网络广告的设计特征,寻找网络广告特征下的大学生认知和行为模式,为网络广告市场化运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而趋向和避开是大学生在遇到网络广告时的行为方向的两种水平。趋向意味着大学生想要真正了解广告,并进入广告环境;而避开表明大学生想要逃离令人产生消极情绪的环境。主动和被动则是对行为强度的定义,包括了预测行为、心理状态、情绪状态、行为策略和实际行为。主动和被动代表不同的处理效应、觉醒和压力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得出积极主动相对于被动消极,导致显著高水平的反应,因为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能够影响结果,需要增强心理作用。而消极被动不能夠影响结果,只包括低水平的心理效应。当大学生面临不同性质的网络广告时,行为反应又不相同。因此,正面的网络广告设计特征相对于负面广告设计特征,更受大学生青睐,这样的结果是非常可观的。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对大学生广告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责编 丁 梦)

作者:何珍

第2篇:《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给我国餐饮连锁企业的启示与反思

【摘要】2011年7月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为“国际生产和发展的非股权经营模式”。从“非股权经营模式”视角研究全球企业投资动态和发展态势,值得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范围内跨境非股权经营模式创造了2万多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了1.24万亿美元的直接投资额。在当前全球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企业股权投资力不从心的态势下,非股权经营模式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我国企业应该抓住全球直接投资缓慢复苏时机,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非股权经营模式,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采取直接投资(股权投资)与非股权经营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非股权经营模式;餐饮连锁经营;小肥羊集团;反思

【作者简介】马春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企业管理。(北京100029)

2011年7月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UNCTAD)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世界投资报告》主编詹晓宁表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了5%,达到1.24万亿美元,但仍比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值低15%,而全球工业产出和贸易则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从全球视角看,2010年中国吸收外资势头良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保持了2位数的高增长,达到1057亿美元,相比2009年增长近11%,在全球排名第2。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经历了由量的剧增到质的飞跃。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占全球当年流量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见图1)。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在未来10年中,中国海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有可能超过1:1。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为“国际生产和发展的非股权经营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态势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越来越呈现为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一命题给研究全球企业投资动态和发展态势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关注点,值得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重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范围内跨境非股权经营模式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几乎在所有的行业中,非股权经营模式的增长速度均好于其所在行业的总体增长水平。长期以来,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普遍关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而对国际生产的非股权形式,例如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同等非股权经营活动却重视不够。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遥遥无期,企业跨境股权投资信心不足,而非股权经营模式则给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值得我们从竞争战略的高度和全球化竞争的角度去开拓视野,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将在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的平均水平,增加到1.4-1.6万亿美元,并在2013年接近金融危机前的2万亿美元的最高值(见图2)。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该抓住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缓慢复苏时机,在未来新一轮的投资周期中,在继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非股权经营模式,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采取直接投资(股权投资)与非股权经营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一、非股权经营模式

国际生产的非股权形式包括诸如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同、订单农业等非股权经营活动,经营主体(如跨国公司和众多的国际企业)通过这些非股权形式协调其在全球价值链的经营活动,并影响东道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但不拥有其股份。

世界范围内的跨境非股权形式经营意义重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非股权形式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不仅能够增强东道国企业的生产能力,而且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许多情况下,非股权形式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所在产业的发展速度。当前,国际生产已不再仅仅涉及企业的对外直接外资和进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而是出现了对外直接外资、国际贸易和非股权模式三足鼎立的局面。

跨国公司首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能力。他们既可以通过直接外资,将货物、服务、信息和其他资产的国际流动掌控在其内部,也可以通过外部化策略,形成企业间的非股权安排,通过合同协议和相对议价能力来调控东道国企业的运作和行为(例如,要求东道国公司投资设备、改变流程、采用新的程序、改善劳动条件,或使用指定供应商等)。

优化配置资源和掌控全球价值链是跨国公司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跨国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分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都可以选择以各种非股权形式将其经营外部化。例如,将生产外包给当地制造商或允许本土企业加盟其特许经营等。在全球价值链的某些部分,非股权形式可以替代直接外资。在其他部分,二者可以兼而有之,起到互补互动作用。

非股权形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可观的就业机会。据贸发会议估计,全世界共有约1,800万-2,100万工人受雇于非股权经营的企业,大多数从事合同制造、服务外包和特许经营活动。

非股权形式本质上是在合约的保护下向东道国公司转让知识产权。例如,餐饮业国际特许经营实质上是向东道国传承一种饮食文化和价值观,转让一种商业模式,在当地建立一种新的特许经营业态,对当地合作伙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提供广泛的培训和支持,对扩大就业和提高当地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后复苏缓慢、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并存的态势下,非股权形式给企业应对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会,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战略性选择。

二、我国企业运用非股权经营模式概况

1.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于打造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市场专业服务商的专有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活动,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应变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服务外包是在全球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务活动转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

后期,服务外包起源于美国,之后扩展到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深化了国际分工和合作。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服务外包这一新兴业态也成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产业,成为我国企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竞争、加大“走出去”力度的一个新的渠道。

2010年,世界货物贸易的总量是30.6万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量是7.1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为19%。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624.2亿美元,比“十五”末期翻了一番,世界排名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4位。在世界前3位服务贸易大国中,服务贸易在本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分别是21%、17%和28%,而中国仅占10.9%。在服务贸易方面,印度遥遥领先中国。与其他服务贸易大国相比,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不是很高,其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外贸只是承担了产品增值链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短期内难以摆脱世界“代工厂”的角色。要成为贸易强国,中国企业的出口商品应是产业链条中的高端产品,附加值高,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贸易协调发展,以及搭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的同时,要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约4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10%。

2.餐饮业特许经营

根据2011年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达1.76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8.1%。2010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395.84亿元,增长11.69%,占2010年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91%。2010年在通胀的压力下,餐饮百强营业额虽然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放缓明显,增速为11.69%,略低于“十一五”期间15.71%的平均增速水平。

2010年,我国百强餐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从2009年26家增加到36家。其中,前10强餐饮企业营业额达到667.22亿元,增长5.3%,占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总营业额的47.8%。

从经营增长能力看,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排名前三的业态分别是快餐送餐、西餐和火锅。而从营业利润来看,快餐送餐、休闲餐饮以及餐馆酒楼表现突出。

近几年我国餐饮连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餐饮连锁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餐饮连锁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我国餐饮连锁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由于新进入企业不断增多,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我国餐饮连锁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三、案例研究: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1.发展历程

1999年8月,在包头市的昆区乌兰道上,一家营业面积不足400平方米,只有30张桌子、50多名员工的小肥羊火锅店正式开业。2008年6月12日,中国领先的全套服务连锁餐厅营运商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是首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餐饮品牌企业,被誉为“中国火锅第一股”。

2000年,小肥羊火锅在上海、北京、深圳开始构建直营和连锁加盟店体系,小肥羊物流配送中心也应运而生。2001年,第一个小肥羊肉品加工基地建立,正式开展特许加盟业务。小肥羊的第一家省级总代理落户河北,并于同年在甘肃、山东、东北三省、青海、新疆等设立了6家省级总代理,小肥羊公司更名为“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从1999年创业之初到2005年底是小肥羊的高速发展阶段。此间,小肥羊在全国快速发展加盟店,鼎盛时期全球加盟店数量达到700多家。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度加盟者素质、服务、管理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小肥羊的品牌。例如,一些加盟店不从小肥羊的总部买羊肉和调料品,不接受总部的管理和约束。

2006年6月,英国3i私募基金和普凯投资基金以共同投资者的身份,对小肥羊投资2500万美元。其后,小肥羊加快了对加盟店的清理整顿,将店面数量从700多家减少到300多家。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对公司店面进行规范盘整后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1年5月7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榜”,小肥羊以20亿元销售额和300多家门店规模再次荣登该榜单。2008—2010年,小肥羊的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33亿元、1.55亿元。截至2010年底,小肥羊在中国境内拥有179家自营餐厅,274家特许经营餐厅。

2.国际连锁经营

2003年11月,小肥羊第一家境外连锁店在美国的洛杉矶开业。2004年12月,公司投资800万港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了“小肥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3月,小肥羊加拿大分公司成立,内蒙古小肥羊公司占60%股份,加拿大籍华人刘小兵占40%股份,小肥羊迈出了国际连锁经营的实质性步伐。

2006年,小肥羊与广洋国际投资公司、奥卡公司、自然人王芳共同出资在美国旧金山兴办的“内蒙古小肥羊美国公司”成立。之后,小肥羊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小肥羊”商标,并在16个国家拿到注册证书,为小肥羊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取得了通行证。小肥羊的最终目标是让“全球每一个有华人立足的地方都有小肥羊”。按其战略规划,小肥羊的海外业务将占到集团总业务量的1/3,来自海外利润将大大超过境内。

2009年底,小肥羊对外宣布,以总价34.5万美元向合作伙伴王芳转让美国小肥羊的69%权益。此前,小肥羊已经相继转让了加拿大和日本的控股公司股权。至此,小肥羊发展的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大海外市场,均已退出直营方式。

小肥羊在进入香港之初便坚持直营店的形式,全资控股。之后进入日本及北美市场,一直采用直营店模式。不过,出于对当地市场不熟悉的考虑,小肥羊在一些地区采取了合资形式,但仍掌握控股权。作为重大的战略调整,截至2010年初,小肥羊已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海外业务发展改为加盟方式。

3.股权出售

2009年3月25日,小肥羊发布公告表示,百胜餐饮集团将收购小肥羊20%股份,耗资约4.9亿港元。

2009年10月,百胜增持小肥羊股权至27.3%。

2011年6月3日,小肥羊餐饮公司发布公告,百胜餐饮集团提出以每股6.5元港币、总价45亿港币收购小肥羊已发行的93.2%股权。收购完成后,小肥羊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2010年,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市场上的营业额为336亿元,约占其全球营业额的1/3。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市场上的肯德基和必胜客连锁店总数已经超过4000家。近年来,百胜餐饮集团将海外扩张作为业务重点,计划到2015年,该公司利润中75%将来自国际业务。2011年7月14日,百胜餐饮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诺瓦克在公司第二季度财务报表中明确表示,公司将收购中国小肥羊,控股小肥羊是其在中国进行业务扩张的重要部分。供应链整合是百胜的强项,短处则是店面综合运营能力。百胜与小肥羊之间在餐饮业务上是互补关系,百胜借助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在西式快餐行业的支配地位,会带动火锅市场的拓展,进而产生联动效应。

2011年8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雀巢收购徐福记和百胜收购小肥羊的调查案,商务部已经收到了相关申报,并予以立案,现在商务部反垄断局正在依据《反垄断法》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百胜和小肥羊都是著名餐饮企业,资产和销售规模很大。《反垄断法》有明确规定,前两家主要合并人,如销售额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同时每家单独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都要受到中国的反垄断和经营者集中审查制约。商务部在审核本外资收购案时,评判标准是“是否构成垄断”。小肥羊所处的餐饮市场,目前仍较分散,而百胜控制的市场规模较可口可乐要小很多。所以,收购后难以对市场形成垄断。由此可见,百胜收购小肥羊已基本成定局。

四、百胜收购小肥羊引发的思考

2010年,中国餐饮行业产值接近2万亿元,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近2万亿元的产值规模,在国内各个行业中居于前三位。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全国火锅餐饮网点约有20万家,年营业额高达1400亿元,约占餐饮行业总产值的8%左右。在年度百强餐饮企业中,火锅企业经营额占近3成。

然而,目前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只有全聚德、湘鄂情、味千拉面、小肥羊、西安饮食(餐饮并非其主营业务)、乡村基6家,其中3家在国内,3家在海外。要引导近2万亿元产值的中国餐饮企业蓬勃发展,继而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然6家上市公司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而小肥羊如果被百胜集团收购成功继而从香港市场退市,则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

纵观全球市场竞争,近年来国际生产的非股权形式异军突起,2010年,国际生产的非股权形式产生的2万多亿美元销售额,主要产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在内的特许经营为3,500亿美元,约占总量的18%。特许经营等非股权形式通过传播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东道国提供就业机会、创造出口和技术引进渠道。在某些敏感地区和国家,非股权形式可能比直接投资(股权投资)更为适宜。而跨国餐饮业特许经营不仅具备上述经营特点和优势,而且是传承本国餐饮文化甚至是深层次社会文化的有效载体和便捷渠道,更宜于获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与国际餐饮业从事特许经营的著名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相比,小肥羊集团开展国际经营业务才刚刚起步。回顾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小肥羊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初采取的是直营店形式,后很快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改为加盟方式。这种给当地经营者充分授权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放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改变小肥羊原有的经营模式,颠覆其长期以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导致其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使一个刚刚在国际市场上显露头角的中式餐饮连锁商业模式自生自灭,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麦当劳和肯德基起步于美国,得益于国际市场,在历经几十年严格的品牌管理和高度标准化经营后,最终才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例如,肯德基于1986年在北京前门开设了其在大陆市场上的第一家品牌餐厅,其后一直采取直营店的模式,而其授权国内经营者加盟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就小肥羊的商业模式而言,在国际化经营中,在仅有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品牌优势的状态下放手“加盟”,让当地经营者独立经营,这种“本土化”很难控制其“火锅”标准化流程和品质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国际餐饮市场上很难有一席之地,更谈不上增强小肥羊的品牌影响力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在开展国际餐饮业务、尤其是特许经营过程中,我国企业必须树立长远的经营理念,必须“强”字当头,“精耕细作”,“长期”而为。绝不能浮躁心态作祟,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企业只有做强,才能最终做大。像小肥羊这样在我国本土成长起来的餐饮连锁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并立足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就必须应对繁杂的法律法规等约束和巨大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挑战。首先,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饮食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和习俗有相当大的差异,在消费者口味、偏好和食材等诸多方面大相径庭,而我国企业对这方面缺乏深度了解。其次,跨文化管理人才是我国餐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成功因素,而从国内外派经营和管理人员,不仅成本高,更因不熟悉当地文化和语言障碍等问题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如何在短期内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人才,是我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更是开展国际餐饮连锁经营企业的“短板”。小肥羊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退出直营、改为加盟的做法,只不过是这些问题的一个缩影。

麦当劳和肯德基等著名国际餐饮连锁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为中国餐饮企业、尤其是“走出去”的餐饮企业树立了不可多得的范本和示范效应。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市场需求低迷、全球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态势下,中国企业如何重视非股权经营模式,尤其是探索餐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走出去”力度,借以扩大中国饮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颇具现实意义。

作者:马春光

第3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影响日渐扩大。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最先接受互联网络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所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和研究。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的影响,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我院开展了题为“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基本情况、网络素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的大一至大三的220名学生。

(二)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共计50道题目。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其信度。除了发放调查问卷,还对部分个案进行了访谈,以增进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5.4%。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方面,28,5% 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38.7%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关注,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是较高的。在上网频率的选择上,22.5% 的学生每天都上网;46.4% 的学生每隔2—3天上一次网;20.7% 的学生每周上一次网。每次上网的时间半小时以内的占l2.2% ;1小时左右的占41.4% ;2—3小时的占36.7% ;5个小时以上的占9.7% 。在个案访谈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网络喜爱有加,有的同学将这种喜欢形容为“爱不释手”,甚至是不能自拔。从上网的目的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娱乐消遣,占59.3% ;享受网站提供的各种便捷服务,占51.3% ;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占49.7% ;还有36.3% 的学生选择为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l5.5%的学生选择向外发布信息。以上信息表明,大多数学生将上网作为一项娱乐和消遣的手段,部分同学是为了开阔视野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网络不仅正在日益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思想道德观念、心理性格也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时,有23.4% 的学生回答有重要影响,46.3%的学生回答有一些影响。其中,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网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周围同学身上你可看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回答,11.0% 的学生非常同意;45.6% 的学生比较同意;面对“你身边有无因网络上瘾而经常逃课或彻夜不归的同学”的问题,25.6%的同学回答有。在笔者接触的一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就发展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一个学期出现几次通宵上网的现象,结果性格变得越发的古怪:网上“龙腾虎跃”,热情大方,滔滔不绝;网下哑口无言,冷如冰霜.,对现实一切持怀疑态度,我行我素。一学期下来,几门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显然,网络成瘾会给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的分析。

1.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未确立正确的学术观,学术伦理道德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43.8%的大学生认同“访问色情网站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的观点。对网上不文明现象(谩骂、恐吓、欺诈等),23.4% 的同学称偶尔遇到,33.7% 的同学称有时遇到,l2.5%经常遇到,这说明网上的不文明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待网络黑客的态度,27.4% 的大学生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认为黑客都是电脑和网络方面的高手;此外,有36.9% 的大学生表示有机会也想试一试。这表明大学生对黑客行为的伦理性质了解不够,更多的是从猎奇的心理出发考虑网络问题,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你是否有过在网上下载文章完成作业(论文)的经历”的问题回答,9.2% 承认经常有;27.4% 承认有时会;40.3% 承认只是偶尔;23.1% 从未有过。

2.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安全意识总体上较为薄弱。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网友,但在对待网友的态度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互相信任,有的互相提防,有的模棱两可。19.4%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谈得来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交往”,31.2% 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但需提防”,17.2% 的大学生认为“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交往”,28.2% 的大学生则认为“说不清楚”。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3.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能力,大学生能否驾驭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是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素养高低的一个风向标。调查显示:55.6% 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23.8%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接连打开网页浏览各种信息而忘记最初的打算”,还有4.8%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上网成瘾,甚至到了难以自拔的程度。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互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于美国,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大学生一方面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就是比中国好”。

多元网络环境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挑战。网络环境中,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均在此汇集碰撞,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认识水平、辨别能力所限,因而面对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舆论引导。网络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教育环境,使得在传统教育中独享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将不得不和网络分享权威的境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迫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春风化雨式的、平等对话式的交流。

(二)网络沉迷对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挑战。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速度的加快,网络占用了高职在校学生的主要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习惯并热衷于这种网络生活并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沉迷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因迷恋网络而变得孤僻或封闭,这种行为会导致他们交往方式变得单一,不愿与外界交流,讨厌与人面对面的碰撞接触,“人机关系”很好,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阻碍了对社会角色的获得,延缓了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社会交往领域日趋狭窄,不利于发展健康的个性,铸造完美的人格,并因此而慢慢的脱离现实社会或因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引发对现实的不满。如何让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走出“泥潭”,恢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学会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这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三)网络信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资源利用的方便和快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及时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由于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因此,为了全面、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并对之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这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的好坏,决定了对思想教育工作网的使用和发展程度,并进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低。

五、建议与对策

通过上面的调查和分析,更加凸现了当前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创新和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需要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来实施。

(一)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鉴于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要求,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这既可以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的消极信息,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

在我国上网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多数,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在这个以平等为口号的自由交互空间,如果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念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因此,重视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显得尤为必要。

(三)建立和健全网络监管机制。

面对网络信息的大潮,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这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障。一方面要推进网络信息领域的立法执法,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约束网络行为,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解毒”、“消毒”工作,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从而在高校校园营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正确舆论引导。

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应有针对地开展德育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规范高职学生的网上不良行为。一方面,应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除了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加强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同时又可以有效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避免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的出现。

作者:孔庆慧 刘娇艳

第4篇: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任务分工

① 资料搜集整理:邱柱溶 ② 写论文: 冯冠杰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1)随着网路的发展,许多企业和政府机关也利用网络,网络走进了每家每户,上网成为了许多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中学生利用网络交友、玩游戏、获取知识……

(2)但在父母的眼中网络成为妨碍子女学习罪魁祸首,许多家庭父母怕阻子女在网络上学坏所以阻止上网。因此网络成为父母跟子女难以沟通的阻碍。但是父母的担心并不无道理,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上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判断能力还相对较低很容易被这些不良的信息所吸引。网络游戏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随着网络发展,许多游戏从2D走向了3D游戏的效果更加好也更容易让人上瘾,许多中学生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

二、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子女对待网络的态度及父母对子女利用网络的一些看法。中学生该怎么面对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怎么利用网络世界,让网络成为中学生的好朋友,而不是影响我们学习的罪魁祸首,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三、内容:

调查问卷:

(1)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 )

A、全凭自己做主

B、有一定的限制

C、完全反对 (2)每天上网的时间( )

A、1~2小时

B、3~4小时

C、4小时以上 (3)一般什么时候上网( )

A、每天放学

B、节假日

C、双休 (4)上网的地点( )

A、家里

B、朋友或同学家

C、网吧等其他场所 (5)上网做什么( )

A、交友、聊天

B、玩游戏

C、查阅资料 (6)有没有因为上网而熬夜( ) A、有

B、没试过

(7)认为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

A、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放松心情

B、影响学习

C、既有利也有害

(8)自己对自己上网时间有限制吗( )

A、没有,随心所欲

B、有第一定的限制

C需要别人提醒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在21世界随着网络发展,网络也走进了每一个家庭,中学生跟网络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对中学生的有利影响: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有利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无不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同样,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可以让一些平时比较比较内向的学生在网络这个平台畅所欲言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

微博是网络世界创造出来的产物,我们能在微博上写一些自己想说的东西,现在许多名人和政府机关也开通了微博,在微博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名人和政府机关,在微博里人们还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谈话,而且现在政府机关的微博也有举报的功能如果平时看到政府在什么方面做的不好的话,我们可以在微博里面反应,政府机关根据人们的意见最平时工作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

(二)对中学生的有不利影响:

网络上的咨询良莠不齐,面对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信息诱惑。

网络语言是网络是网络上新的流行语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累积了不少精髓语言语句,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所具有的内涵和美感是不可比拟的。但现在网络语言中,一些语句已经具有人身攻击,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广泛使用这些不文雅的词语也不符合中国民族这个素有“礼仪之邦”的国家,破坏了民族的形象。中国母语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一定的语法结构,但现在网络上的有些语言的结构与原来的语法结构相违背,使得一些语法知识混淆,影响中国母语的学习与传承。不利于中学生学习我国语言。

网络游戏也会一些抵抗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种类也比较多一些网络游戏以“黑帮”、“黑社会”、“江湖”等为题材,突出表现打、杀、抢、骗等反社会行为,渲染血腥暴力,鼓动、教唆游戏用户在游戏中扮演“黑社会”成员,赞美“黑社会”生活,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受利益驱使,片面追求用户吸引力和短期流量效果,不惜以色情、血腥、暴力等低俗和违法违规内容,在市场宣传推广环节吸引游戏用户。网络游戏让很多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毁了自己的一生。还有很多人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违法犯罪,谋取暴利。近几年来由于长时间的上网而导致猝死的案件屡见不鲜。

(三)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方方面面,毕竟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高,部分青少年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思想认识上还未达到成熟的地步,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人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帮助青少年明确网络的工具性质,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监督。尤其要明确好上网“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并且提供必要的监督保证,使他们健康地使用网络。青少年一般只是利用课外的业余时间上网,但如果将课余的所有时间全部投在“网上”而忽略了读书、参加体育锻炼等其它重要活动,那就会影响学习和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除了监督以外,加强对青少年课外活动的指导管理,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提高青少年参加课外活动的质量,是防止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尚情操,提高个人自我控制能力,是促使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的重要条件。我们相信,通过正确的上网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网络活跃在青少年生活中,而不是青少年沉溺在网络生活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总之,中学生要树立正确上网观念理性对待网络,学会与网络和谐相处,有效地利用好网络。才能在五彩缤纷网络更好地发展、应用。

老师评语:

第5篇:关于中学生与网络世界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等许多优点,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人们利用网络几秒钟之内,便可以收到迢迢万里的来信,就可以获得世界各地各种详尽的资料。

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利用网络开办了远程教育,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并不局限于学校。大多数同学打发周末和课余生活的方式,除了看书之外,位居第二的就是上网。这就说明了网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利方便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认为上网容易成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身体和精神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中学生自制力不强,易受网上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大多学生上网时间过长,电脑辐射过强,影响视力;网络终究是个虚拟世界,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容易上网受骗,损害身心健康。

那么,我们中学生自身和家长们就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正确上网的这个问题呢?

对此,我们开展了针对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这一课题的实践活动。经过我们小组的探讨,我们准备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1、中学生对上网的看法;

2、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地点;

3、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4、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态度和看法;

5、分析当前中学生上网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做了问卷调查。根据我们小组做的《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调查问卷》,我们一共随机请了学生和家长共50名填写了我们的调查问卷。根据填写的数据,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结果:

针对上网的时间,60%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80%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10个小时,另外20%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尤其在网吧中上网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人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超过20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总体上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这说明同学们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也有许多同学因上网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所以,同学们应该调整好学于玩的关系,不能一味将周末花费在玩耍和消遣上,更应及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同时除了上网的时间,还有以下几点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网的和未上过网的)都喜欢上网;

2、大部分中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百度、搜狐、新浪等;

3、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有:a、首先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b、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c、再次是查资料、浏览新闻等;d、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是在节假日,还有部分是在放学后上网。晚上上网的比较多;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居家上网,网吧,朋友家上网;

6、家长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反对者居多,支持者较少。支持者的前提是“正确对待上网,有利于学习”,而大多家长则反对或限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是:上网耽误了学习时间,易受不良信息影响,沉迷游戏,辐射较大等。

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小组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游戏,非常刺激,在网络中可以忘却学习竞争压力,忘记父母的啰嗦,在网络中寻找到了自我,生活充满了自信。少数同学认为用电脑可以帮助学习,提高自己的电脑技能,拓宽知识面。

所以我们总结了网络带给我们中学生的有利之处: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

与此同时,家长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坏处多多。主要就是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如一,上瘾问题。正如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一样,上网也要节制。 二,部分不健康网站问题。因特网上有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三,荒废学业问题。青少年自制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沈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四,思维能力问题。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可塑性太大、自制力太弱。若让中学生置身于良莠混杂的网络世界,即如同让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独自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虽然他自己可能会学到一些东西,但危险太大。

同时我们也额外的做了一些功课,在调查分析后对上网同学的成绩也进行了分析,以娱乐为主的有极少数的人还能保持原状,多玩游戏的同学会使得学习成绩下滑,而善于用网络查资料的人则大多成绩不错。这也表明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善用也是有好处,但不正确的使用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合理把握,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好助手。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强大诱惑是许多人难以招架的.这和我们国内的开放程度以及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来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措手不及.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我们成年人都措手不及,那自我控制有力更差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对于中小学生上网,我们不能一概否定、阻止中小学生上网。家庭、学校和社会关键要对中学生上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我们要对中小学生上网有个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帮助。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感受心得也有很多,总要就是这次实践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实践我们慢慢去接触了社会,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去,并把遇到的问题和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还能培养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第6篇:大学生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态度的调查报告

1.随着网络的技术的发展,你认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更易与人沟通吗?

A是B否

2.你更愿意在虚拟世界交友吗?

A是B否

3. 你认为虚拟世界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 虚拟技术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B. 越来越多的人将精神寄托于虚拟世界并不停地完善它

C.满足了人在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愿望D.其它

4. 虚拟世界能不能代替现实世界?

A 能B不能

5.如果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你对自己可以进入虚拟世界的态度是?

A 不能接受B 可以接受并尝试C 非常期待

6.你在虚拟世界里获得的最大满足是什么?

A 言论自由B 荣誉感C刺激性D不确定性E 其他

7.您觉得您在虚拟世界中容易活得快乐还是现实世界中容易获得快乐?

A虚拟世界 B 现实世界 C 都不快乐 D 都快乐

8.您对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了解程度?

A很了聊 B 不了解C不太了解 D 基本了解

9.您上网的频率?

A 每天1~2小时 B 每天3~4小时 C 每天5小时或以上 D 偶尔上 E从不上网

10.对于虚拟世界的大量信息资源,您的态度是?

A一概信任B 基本信任C 半信半疑D 不信任

11.你在网络上的主要休闲方式?

A 浏览新闻 B聊天 C 购物 D 看电影,听音乐 E 打游戏 F 看小说 G 其他

12.你认为网络文化主要功能?

A 传媒 B 思想教育 C 娱乐 D 知识传承 E 意见表达汇聚 F 社会动员

13.你在网上随意玩的时间一般为整个过程的:

A90%以上B60%~90%C30%~60%

第7篇:“中学生与网络”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

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

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

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

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

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

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

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

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

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

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

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

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

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

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

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

。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

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

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

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

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

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

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

,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

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

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

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

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

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

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

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第8篇:“中学生与网络”调查报告

调 查 人 xx xx xx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结论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第9篇:“大学生与网络”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0年2月15日~2月25日

调查方式: 网上抽样调查、摘集资料 数据统计

调查结果

1.95.1%分大学生喜欢上网。而且75%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

2.大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大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其中他们平均会发掉60%的时间用于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浏览新闻。而他们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平均只占40%。

⑵.9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不管是扩展知识还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有75%的同学承认自己为完成老师布置的的作业,他们直接copy过。

(3).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关注时事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85.2%的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国内外的时政要事。他们普遍比较关注网上比较热门的帖子。

4.大学生上网的时间:

89.6%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上网,其中68.9%的同学上网时间会超过4小时。20%的学生上网的时间超过来两小时。调查中,值得一提的一个现象是, 75%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的同学的用于上网的课余时间占75.4%。从科学与健康方面考虑,这一个数据值得我们大学生好好深思一下。

5.大学生上网的途径

80%大学生在宿舍或者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97.6%的大学生支持者上网,反对者只是极少数。90%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87.2%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网络是他们扩展知识的有效和有用的途径,之中80%的学生认为发挥其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作用需要靠大学生自己控制上网娱乐时间。12.8%的大学生认为上网对扩展知识作用不大。原因主要是觉得大学生的自控力还是比较差,电脑用于娱乐的时间太长;其中80.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扩展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的阅读书报。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大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76.5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自觉过滤网络信息的能力,可见网络不良对大学生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⑶78.2%的受调查者认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但是也有15%的人认为网络太过虚幻,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与理解有一些偏差。

⑷67.1%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但是在调查中,75%的同学承认自己为完成老师布置的的作业,他们直接copy过,这又说明了?电脑与网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若只是照搬网络信息,也就没什么能力提高这一说了!

8.结语:当今,网络已经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下,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趋利避害,还得靠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自觉的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上一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下一篇:中考百日誓师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