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学考察报告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赴中学考察报告

赴中学考察报告 篇1

山东泰安长城中学始建于XX年,是泰安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高中学校。地处泰安新区,占地210亩,现有教职工246人,56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学校先后获得“泰安市高中教学进步学校” “泰安市高中艺体教学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校园文化建设aa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泰安市高中新课程改革重点课程研究基地”等。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该校与我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新建学校,生源基础较为薄弱。XX年以前则是一个初级中学。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学校有效实施了“成功信心教育”和“特长教育”。在音乐、美术、体育、文化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发现成才的潜质,形成了以文化课教学为主,以艺术、体育、特长教育为两翼的齐头并进的育才格局。XX年首届高考723人,本科录取329人(特长162人),专科315人,录取率为89。1%,实现首届开门红。

现就本人所见所闻所感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办学方向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形成自己独特育人风格。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现代化办学理念,实行“全封闭、寄宿制、全过程”的学生管理,践行“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突出创新”的教学思想,大力营造“生态、现代、人文”的校园文化,建有400米国际标准塑胶运动场及千兆校园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信息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健身、娱乐、创造等全方位的服务,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出去,引进来”。他们派人员挂职先进学校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接受教育理念,解读经验做法,主要是形成了“以高沿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以科学的办学思想引导学生,以高效的管理体制服务学生,以优美的教学环境感染学生”的共识,坚持了“以质量求声誉,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策略,用靳校长的话来说,就是“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具体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质量第一的教学思想,特色创新的办学思路,稳步推进的发展策略,奖励竞争的管理机制,求实求细的工作作风”六个方面。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了“诚信厚德,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博学善诱,敬业乐群”的教风和“厚积笃行,勤学有恒”的学风。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现代化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途径,以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为每一位在校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舞台,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让每一位学生在某一方面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规章制度健全具体,管理精细制度化。

他们重视制度化管理,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制度、评价细则、奖惩条例,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位,促使整个教育教学井然有序。“分层管理、层层负责、条块结合、明责授权”的目标管理模式是其治校的成功经验。从《泰安长城中学校产管理规定》我们就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附:

泰安长城中学校产管理规定

为加强学校校产管理,使校产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保持校产正常合理使用,形成全校师生人人爱护长城中学的一草、一木、一物的良好氛围。减少资源浪费,特制定校产管理规定如下:

一、各年级组、班级要利用专门时间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公物的教育,强化爱护校产的意识,形成班班、人人爱护学校校产的良好风气,保证校产正常使用。

二、对全校校产总务处要按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登记造册,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班级,严重损坏校产的班级在量化考核管理中从总成绩扣除,列入先进班组的评比,个人不参加三好学生评比。

三、赔偿规定: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四、班级内所有校产由班主任全面负责管理校产,如有损坏班主任应根据赔偿规定督促赔偿,查不清原因的由班主任负责落实相关学生集体赔偿。班主任如有变动应通知总务处与班主任一起清查后进行交接,如不通知总务处或不交接由未交接班主任负责赔偿。

五、班级内如有学生转学应通知总务处对其本人使用过的财产进行清查无损坏后方可让其离校,不清查损坏的由班主任负责赔偿。

六、班内如有多余课桌椅应及时交回仓库,不及时交回,损坏由班主任负责。

七、学生公寓的物品由班主任负责督促管理,损坏后由班主任督促学生赔偿。

八、班级用锁,配好后学校不再配备,只负责维修;损坏的由班主任落实赔偿责任后再予配备。

九、校产总管理员、级部副主任负责检查所在级部办公室、教室的校产,每月一次,由总管理员牵头,并督促班主任及时交款维修,如下月不交款,从班主任费扣除。

十、学生公寓由宿管科负责督促,宿管员、班主任检查赔偿。

十一、赔偿以后,总务处负责当日内维修。

十二、每学期放假前,总务处会同政教处及班主任对所有教案和宿舍进行一次检查,对公物损坏情况认真核查登记,并统一维修一次,新学期开学前做好交接工作,赔偿责任由原班主任予以落实。

三、人人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思想

“以质量求声誉,以特色求发展”是他们的办学策略。他们始终把质量意识放在首位,时刻牢记:质量就是声誉,质量就是生命。同时,树立自己的独立的质量观,在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平衡点上站稳脚跟。另外,不断寻找提高质量的增长点,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此,就是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以学校发展为核心,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中心工作,教师教好书,班主任管好班,领导服好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提高。

1、优异的生源群体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为优化学校的生源结构,他们与武汉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地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联艺关系,成为其重要生源基地。今年高考他们有望突破400人,实现XX年高考成绩再攀新高。

2、科学管理是教学成绩提高的保证。

作为新建学校,其生源较差,之所以最差的生源能打翻身仗,关键在于他们的教学管理,他们称之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三项保证。

第一项是学年考试。以考风正学风、促教风,所有考试都实行任课教师“三不政策”,即任课教师不出题、不监考、不阅卷,以绝对客观、公平的成绩评价老师和学生,并依此作为学年晋级、评优和奖惩的依据。老师们心服口服,没有任何意见。(这一点,我们学校与其有相似之处)

第二项是问卷调查。每学期由政教处和年级工作组在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学情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及时统计、归类和反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发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这一点,我们学校与其也有相似之处)

第三项是班主任选聘任课教师。实行班级管理班主任负责制,由班主任选聘任课教师,并进行捆绑式评价,使班级真正成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有机体,成为目标明确团结协作的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

3、教学活动以备课组工作为核心,优化教学,提高教师育人素质。

他们学期初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每周备课组也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全体成员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每一位老师至少上一节全校性的公开教学。首先由中心发言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每一位教师必须毫无私心的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全组人员群策群力,共同设计这一节课,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在全校试教。最后评课,各位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案,以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很可惜,这一点,我们学校做法与其也有相似之处,但是难以实行到位)

他们对于拒不接受备课组任务的教师,不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的教师,由备课组组长提交教师表现意见,由学校行政会表决,实行换岗。,政策性的促使备课组成为一个合作、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有效集体,很好的杜绝了教学不正之风。

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加严格。也实行“青蓝结对”工程。每周听二节徒弟课,指导上一节汇报课;对青年教师上课教案签字把关。(这一点,我们学校与其也有相似之处,但趋于形式。)

4、学校特别注重师德建设。

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各部门的工作宗旨。他们建立起一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热爱学生、深入学生、转化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既做道德名师,又做业务尖子。“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是全体老师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精神状态好,乐于工作:他们统一组织考试,当天阅完卷,从不拖沓,从不先玩后紧。他们把教学当成是自家的事情,有时阅卷到凌晨;班主任主动参与抓其它科教学;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注重言谈举止,每一个教师都体现着学校文化。办公室安静、老师认真,无上网闲聊游戏等情况。

5、学生实行全封闭教学,他们学习刻苦:晚自习安静、积极。21:50下自修。真的做到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学校创造好的环境,学生能学能拼。教师则以父母亲的形象生活在他们的身边,每一天晚上都有班主任同睡宿舍的每一层楼。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教师甘愿受苦,乐于拼搏。(这一点,我们学校与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考察感悟:

作为上饶县二中的一位普通的备课组长,我把考察对象与我们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相比,感悟最深的就是:有太大的差距――观念差距,意识差距,精神差距,责任差距。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我认为这些差距不可忽视。

赴中学考察报告 篇2

刚果 (金) 、刚果 (布) 原本是一个国家, 称为刚果王国, 15世纪起, 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 即刚果 (金) , 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 即现在的刚果 (布) 。自此时起刚果就成为两个不同的国家了。刚果 (金) 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 首都是金沙萨 (Kinshasa) , 所以简称刚果 (金) ;刚果 (布) 全称刚果共和国, 首都布拉柴维尔 (Brazzaville) , 所以简称刚果 (布) 。后来刚果 (金)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而刚果 (布) 发展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刚果 (金) 政府对石秘书长及其带领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代表团的到访非常重视, 先后安排了与刚果金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刚果金中小企业部部长Simon MBOSO KIAMPUTU、刚果金总统私人顾问、刚果金制药企业协会主席Donat Kambale、刚果金制药协会会长Prof.mvumbi LELO Georg、刚果金制药协会副会长CHALONDAWA MANGO ARA、刚果金制药协会秘书长等的会见, 两次在不同的场合安排记者对石秘书长进行了采访, 并在刚果 (金) 政府电视台上做了长达3 min的报道。

在与对方交谈中, 无论是他们的卫生部长、中小企业部长还是制药协会的领导都异口同声地表示, 刚果 (金) 经济还不发达、资金不足, 尤其是严重地缺医少药, 渴望尽快发展制药工业, 欢迎中国企业投资与合作。

刚果 (金) 全国有医院、诊所、防疫站和疗养院4 382所, 医生1 456人, 床位7.96万张。平均每5万人有1名医生、1 800人有1名护理人员。受长年战乱影响, 医疗卫生系统濒临瘫痪, 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刚果 (金) 共有15家制药企业, 但正常生产的不多, 大多由于资金不足、原材料匮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不得不停产。当地的实际情况是缺医少药, 大量的人被疟疾、伤寒、肝炎、霍乱和黄热所侵袭, 伤寒又是头号杀手, 急需药品及生产设备。目前, 他们的药品主要依靠进口, 从原料药到成品药大多来自印度, 从中国进口的还不多。刚果人自己说“是印度占据了刚果的整个市场, 我们并不满意这样的局面, 正在打算转向中国”, 所以我们此次的访问是极好时机。刚果 (金) 政府部门表示:制药工业的发展主要靠私人企业。目前刚果两国的私人制药企业正在兴起, 国营企业也力图发展。该国的制药事业所需制药设备数量很大, 可他们的资金又不足, 鉴于这种情况, 石处长建议他们将从中国进口制药设备纳入中国政府的援助项目之中, 刚果 (金) 卫生部部长甚是赞同。

我们参观访问了7家制药厂: (1) SAFARCO s.p.r.l.制药厂, 这是一家医院办的, 基本上不具备生产条件。但医院的领导很希望再生产, 因为他们太需要药了; (2) C.R.M.T.A.Laboratorie Pharmaceutique制药厂, 这是刚果 (金) 国有企业。设备是国外20世纪70—80年代的, 大部分已损坏或停用, 只有一台单冲压片机在生产, 也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 (3) Laboratoire Pharmaceutique Congo制药厂, 这是刚果 (布) 唯一的国营药厂, 刚被私人买走, 正在重建, 准备生产糖浆和片剂, 需要各种设备。这家老板计划到郑州展会选购设备和寻找合作伙伴; (4) Federation des Entreprises Congo药厂, 这是一家私人企业, 生产片剂、糖浆、口服液、针剂、眼药水、栓剂等。设备大多是德国、意大利、美国和印度的, 厂房已明显不能满足生产, 所以在一边生产, 一边盖厂房。老板说早就准备从中国购买设备, 对压片机、包衣机、制水设备、针剂、软膏设备感兴趣, 在我们离开后一小时, 他就给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温州成东药机有限公司发了购买意向的邮件; (5) PHARMAGRO S.P.R.L.制药厂, 也是私人企业。父辈曾是刚果 (金) 有名的制药企业的老板, 由于动乱、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逐步衰败, 如今儿子从美国留学回来酬躇满志地在重整父业。目前他们用的设备、生产药的原材料大多来自印度。我们的到访和介绍, 使他对中国的设备产生了兴趣, 并也准备到郑州展会参观、选购和寻求合作伙伴; (6) C.R.M.T.T制药厂, 该厂专门从事草药生产。据老板介绍, 刚果 (金) 有2 000多种草类植物可以用来制药, 他们所有生产草药的设备如粉碎机、液体灌装机、烘箱和混合机等都是自己设计制造的, 极其简陋、落后, 其生产效率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草药的要求, 急需添置设备。他们也表示愿意到中国参观展览, 我们已向他们发出邀请; (7) 最后参观了Universitaires de Kinshasa (金沙萨大学) 办的药厂, 学校有培养医生、药剂师的科系, 设备条件很简陋, 但一直还在坚持生产, 急需新设备, 希望中国过去投资。若论投资, 他们的条件比较完善, 因为他们学术环境好且有一定基础, 管理人员的层次和素质比较高;有大片的空地、发展空间大;能直接与卫生部对话和得到支持;生产的药品主要是供给卫生部管辖下的公务员单位和军队;从金沙萨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会分配到世界各地、非洲各地, 应该说他们走到哪里药品就可以带到哪里, 此外还有自己的医院, 因此药品的市场潜力大;安全条件也比其他制药厂好一些。至此, 考察团考察到的内容已经是刚果医药工业的缩影, 能反应刚果制药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制药设备的需求前景。刚果的集散地优势非常明显, 通过刚果可以辐射到其邻国乃至整个非洲。中国制药装备在刚果的空白应该结束了!

3月26日下午, 在刚果制药协会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中国制药装备推介会”, 到会的刚果方人员有20多位, 主要来自刚果制药厂、刚果制药协会、与制药有关的大专院校、政府采购部门、医院采购部门、厂房设计及自行办药厂的采购商和药品经销商、刚果包装公司及机械公司代表、制药协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也出席了推介会。会上, 石秘书长对中国制药和制药设备行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都一一做了全面的说明和介绍,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使与会人员对中国制药尤其是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和实力有了充分的了解。此外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温州成东药机有限公司也都做了相应的介绍, 到会代表对我们的设备都很感兴趣, 纷纷索取我们的资料并表示要进一步联系, 以便采购设备。

赴江西革命老区考察报告 篇3

一、江西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江西省的老区工作开展比较早,针对老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大的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江西省的老区扶贫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老区扶贫方面,江西省采取的以下几种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1鄱阳湖地区移民建镇

移民建镇是1998年长江洪水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由于解放以后长江上游地区的滥砍滥伐,中下游地区的盲目围垦,使生态循环遭受严重破坏。对大自然的索取并没有解决湖区群众贫困的世代承袭问题,反而造成当地农民无限制地向鄱阳湖索取资源,导致鄱阳湖地区的贫困状况一直没变,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在1998年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中央安排江西省14期共移民22.1万户,90.28万人,中央补助资金36.7亿元,移民户数和补助资金约占四省总数的35.5%。到2003年底,共新(扩)建集镇126个,中心村363个,基层村2097个,累计完成投资72.24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7亿元,完成建房投资59.17亿元。通过移民建镇,在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新跨越: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新跨越。过去的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缺水少电,道路泥泞且不平,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移民建镇,各级政府投入7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水、电、路,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敬老院、邮政、电信、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二是人居环境的新跨越。过去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鄱阳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行蓄洪面积缩小,湖区湿地锐减,血吸虫病盛行,十年九灾,广大群众淹苦了、淹穷了、淹惨了、淹怕了,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通过移民建镇,居住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并远离了水患,血吸虫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移民生计的新跨越。移民建镇伊始,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治穷与致富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的方针,并制定了“一年安置,二年恢复,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实现移民真正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不返迁。

2深山区搬迁式扶贫

江西省目前有90余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5万人生活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贫困山区缺水严重,自然村落不通机动车,不通广播,无电视信号,没有动力电,照明电时有时无,村里没有卫生室,群众看病要走数十里山路,孩子上学也要走很远的路,且路上也不安全。由于山高坡陡,严重缺水,耕地少、土壤贫瘠,粮食靠天收,缺乏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大部分劳力远走他乡,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温饱问题根本无法解决。长期的扶贫实践证明,就地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难度大、成本高、操作难、效果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深山区搬迁式扶贫的决策,并于2003年开始在九江市修水县、吉安市万安、遂川三县进行试点,2004年起在全省铺开,用5年时间把这部分困难群众搬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江西省移民扶贫试点工作的原则是: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以县为主、省市支持。移民搬迁的原则是整体搬迁,有土安置为主,无土安置为辅。搬迁的目标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操作办法是先易后难,先搬迁边远偏散地区群众。为了使移民户搬出后有生计,规定有土安置的,要保证人均5分田,无土安置的要实现每户1人务工或经商。国务院扶贫办认为江西的移民扶贫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施移民扶贫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扶贫工作的一种创新与突破。江西还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

3山江湖工程

山江湖是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的简称。这是一个完整、独特的水系,山江湖区域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97%。由于历史上出现毁林种粮、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造成鄱阳湖湖体萎缩,湖泊功能下降,湖区洪涝灾害严重,进而导致湖区群众贫困。1983年开始,开展了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发现治理鄱阳湖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淤泥问题,要解决泥沙淤积只有从山区和源头抓起。由此得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科学共识。在流域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与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规划与实施经验,制定了《规划纲要》,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根据山江湖的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遵循“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战略构想和“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加以制定,并在省人大立法。具有法规效力的《规划纲要》,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广大农民在山江湖区域开展开发和治理工作。山江湖工程积极贯彻“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建立和加强了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实施了UNDP一、二期无偿资金6360.20万元,贷款42.50万元。此外,引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参与式农村发展途径、开发式小额信贷扶贫方法、探索湖区替代产业途径等),为江西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4“参与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是江西省革命老区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所采用的一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扶贫方法。所谓“参与式扶贫”,是指通过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以贫困村为平台,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赋予贫困农户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发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施“参与式”扶贫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公众参与扶贫行政过程的机制,使公众能介入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过程,提高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使扶贫行为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从2002年开始,江西省扶贫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12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采用“参与式”的扶贫方法。为实施好“参与式”扶贫工作,对全省

扶贫系统的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以及1200个重点村的扶贫骨干进行了培训,重点学习“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制订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在规划小组的组织和召集下,对村级基本情况进行“参与式农村调查”。掌握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和资源情况、社会状况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为规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全乡、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提出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前景好、适合自身发展并能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产业,形成村级规划的发展思路。将扶贫项目及其支持体系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规划,制订阶段性实施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村级扶贫规划制订后,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上级扶贫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规划经批准后,重点村的整个扶贫工作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整合资源、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首先,政府扶贫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使扶贫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其次,增强了贫困群众改变家乡面貌和脱贫致富的责任感与义务感。第三,贫困地区群众和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干事的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第四,扶贫政策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通过对农户进行分类,从中确定了社会保障户,贫困户,有利于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办法,解决他们的脱贫致富问题。第五,贫困地区发展思路更切实可行。通过综合分析贫困的现状,经村民和贫困户的充分讨论,明确了要重点发展的项目和存在的困难,选择了一批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项目,并逐个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保证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连续性。

5以工代赈扶贫

以工代赈是江西省政府针对需要救济的特殊困难群体(一般为低收入者,如贫困人口或受灾人口),通过组织其参加工程建设,取得劳务报酬(物资或资金)的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以工代赈管理始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程度实行项目管理。国家将以工代赈计划指标和建设任务下达到省区,以省区为主实行以工代赈管理。江西省老区面积广,山丘面积大,重点贫困地区基本分布在东西南北四边,由于地理、自然和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依据贫困县的不同特点划分为四大片区即赣南、井冈山、鄱阳湖、赣西北片区,针对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片区规划和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紧紧把握扶持目标和重点,确保项目和资金安排向人口集中连片且贫困程度深的乡村倾斜。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年安排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江西省以工代赈工作按照“直接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突出建设重点,实行综合配套治理,切实提高扶贫效益”的原则,帮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生产生活设施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定点扶贫模式

所谓定点扶贫,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到乡,工作重点在村,扶贫措施落实到村。中央国家机关在江西省有5个定点扶贫单位,确定江西省贫困县18个。2000年后,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在江西省定点扶贫单位增加到8个,确定贫困县增加到21个。从省内来说,“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江西省确定的贫困乡为492个,现在增加到563个,重点乡覆盖到全省82个县。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全省各级有2000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定点扶贫工作,定点扶持了493个贫困乡、2171个贫困村。新时期的定点扶贫工作有新的进展,2002年,全省各级定点单位共派出干部64200人次赴点开展工作,使受扶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各类扶贫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7小额贷款扶贫

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家下达江西省扶贫贷款净增计划20.7亿元,实际投放20.2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共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实体5955个。发放扶贫到户贷款13.74亿元,直接投放到贫困户37.7万户,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资金需要,因地制宜的种植或养殖项目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结束以后,从2001年起,江西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多种扶贫贷款到户的模式:一是因地制宜直接支持农户发展种养业,实现扶贫直接到户。集中力量支持其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以增加收入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着力优化种养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二是支持农户介入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使农村贫困户受益。三是支持农户连靠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项目辐射到户。在大力推进重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工厂+基地”的新机制,发挥其对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种养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积极支持贫困农户进入市场,采取订单农业等措施,扶持贫困地区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通过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到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中介桥梁。五是支持农户开展劳务输出,通过精心组织农民进城务工,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

8井冈山老区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把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送进广大老区贫困山乡,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实践。科技部领导多次亲临井冈山区检查、部署工作。至“九五”期末,科技部先后为井冈山区科技扶贫设立项目82项,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十多年来的科技扶贫实践,使井冈山区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促进了井冈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技扶贫,择优选择了能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蚕桑、笋竹、水禽、果茶四个主导产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从良种推广、建立丰产样板,到产品深加工,进行系列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开发,使之逐步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三是建立了“井冈山科技扶贫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与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心网联网。山区各县的相应机构也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大大改善了科技服务条件。四是培训了一批科技管理和乡土技术人才。五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促进井冈山区的对外开放。

二、赴江西革命老区扶贫考察的的启示

对江西省革命老区进行的实地考察,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不能深入系统地学习江西省老区扶贫工作方面的理论方法,但是,江西省针对革命老区所采取的扶贫策略,取得的一

系列成功经验,对于内蒙古搞好革命老区建设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结合内蒙古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老区扶贫工作,我们认为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全区与老区的关系

虽然,我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存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扶贫开发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面临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就我区老区农村牧区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因为他们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的山区、浅山丘陵地区、黄土沟壑区、荒漠区等地区,与全区总体贫困水平相比较,脱贫的难度更大;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巩固温饱的任务也很重,一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农牧产品卖难,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虽然这些都是局部问题,但却与全局紧密相联。少数地区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对扶贫开发工作抓得时紧时松,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认真解决。

老区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牧区的稳定。就当前来说,老区农村牧区能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党的家庭承包经营、减轻农牧民负担、扶贫开发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家庭承包经营解决的是农牧民能否掌握基本的生产资料问题,减轻农牧民负担解决的是以农牧民轻徭薄赋的问题,而扶贫开发则是解决农村牧区中弱势群体生存能力、生计能力低下的问题。这三项政策是互相联系的,都关系到农牧民的生存、生计问题,无论哪一项没有落实,老区农村牧区都难得稳定。老区农村牧区稳定不了,就谈不上农村牧区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富裕。扶贫开发,也直接关系到我区老区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全区的崛起,必须也要有这些老区贫困地区的崛起,否则,必然拖全区的后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历史上较之于其他地区的相对贫困,但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一旦开发对路,较之于其他地区的崛起也更有潜力。为了实现全区的崛起,必须着力促成这些地区的崛起。

老区扶贫开发,还直接关系到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尚未解决温饱的、尚在温饱线上徘徊的群众是最需要我们去帮助和关心的,是最需要我们去为之服务的。

2坚持开发式扶贫思路,不断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对老区扶贫,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老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老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增强“造血”功能,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解决老区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努力改善老区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要从大力发展老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转移到直接扶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生产和提高收入以及帮助目标人群摆脱困境上来,从改善自然条件更多地转移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使老区贫困地区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群众生活的改善,并逐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特别是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是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开拓增加群众收入的渠道。一是下大力气在老区贫困地区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老区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业和多种经营。我区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老区群众近靠山水林区,旅游资源丰富,天然林、次生林、混交林名贵树种很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摇相互应:纯天然野生动植物如:山兔、野鸡、山野菜、棒子,蘑菇、藏菜、山杏核、中草药等品种繁多且存有量丰厚。另一方面,革命老区又存在大量的革命早期历史遗址、人文事迹,通过开展革命文物的募集、整理和研究,维护、修缮革命遗址,开展红色旅游,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资金引导,支持和鼓励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牧户游”,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有机互动,着力打造老区旅游品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向前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要以旗县、乡苏木为主,因地制宜,努力培育1—2个单一品种超粮食产值的扶贫支柱产业。二是要结合村嘎查、乡镇苏木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异地安置扶贫,将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群众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提高群众收入。三是要组织好劳务输出,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要把组织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大力抓好贫困劳力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优先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务工。要切实减轻贫困户的负担,为老区贫困户创造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条件。

3要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处理好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建议自治区政府,一是将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对每个革命老区旗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投入。在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点向革命老区予以倾斜。二是从2010年起,设立用于革命老区发展的专项建设基金,专户管理,定向使用。三是参照国家今年拿出了近2亿元的彩票收入资金,用于江西、陕西等四个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做法。建议自治区也从彩票收入中安排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老区旗县发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利用特色资源,精心培育老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四是协调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农牧业厅等有关部门按照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安排专项资金的时候,对革命老区予以重点倾斜。

在扶贫资金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正确处理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有关规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把财政扶贫资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帮助老区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专项贷款中的一部分也要原则上重点用于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尤其向龙头企业倾斜。扶贫信贷资金要尽力用足、保证用好。金融部门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程序,适当放宽扶贫项目贷款条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更有效地发挥扶贫贷款的扶贫作用。小额信贷扶贫是行之有效的,应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广。扶贫资金的分配,应尽量向革命老区倾斜,使用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群众监督。

4要强化科技文化扶贫,正确处理治穷与治愚的关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区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解决好治愚的问题,即解决好农村牧区的教育和科技问题。农村牧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农村牧区教师的素质和待遇,老区贫困儿童的经济承受能力,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等,哪一项都是涉及全局的大问题。各级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上。

要加快发展老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要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允许出现贫困户子女辍学现象。要加强老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为老区贫困地区培养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革命老区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非农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新型农牧产业,尽快增加老区收入的重要途径,关键就在于培训。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远,科技教育落后,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多方配合、加强协作,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民培训工作。要从老区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步伐,在进一步完善各级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做到老区重点村能通邮、通广播电视,逐步实现老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改变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在老区重点乡苏木要完善卫生院建设,在有条件的重点村嘎查要建立卫生所,要继续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

5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重视革命老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老区农村牧区人口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新时期扶贫的一项重大课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只有在老区农村牧区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将建国后的60年来,国家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逐步打破,进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投入较少,现阶段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各有关部门对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方面:老区农牧民参加医保的积极性很高,但有的乡村参加医保的比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大力推动农牧民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改善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确保农牧民病有所医。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农村牧区的保障水平偏低,由于低保的额度与地方的资金配套能力挂钩,处于相对贫穷的革命老区农牧民参加低保的比例很低,有的虽然过去参加了,但近两年却出现了断档的情况,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协调配合,力争使老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到低保的范围,享受低保政策。在老区子女上学方面:老区农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且偏远,子女上学距离学校较远,有些孩子还需要父母到县城陪读,成本很高。必须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区子女助学补贴,出台更加直接的优惠政策,降低辍学率,保证老区贫困农牧民的子女能够上得起学。

赴株洲景弘中学考察学习报告 篇4

郴州市亚星学校

校长室

2013年11月14日至15日,亚星学校在李满成、首巧灵校长带领下,由初中部和小学部部分教师组成的9人考察学习组对我省课改名校株洲景弘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其间,考察学习小组全体成员随堂听课16节,含盖初中三个年级和语、数、外三个学科,访问了学校的年级部、办公室、课程研发处、课改验评处等部门,并与授课教师和初中一年级年级部长邓老师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及师生评价和教职员工职称评聘、劳动报酬等进行了交流座谈,一致感觉收获颇丰,产生了心灵震撼!

一、景弘中学的基本情况:

株洲景弘中学座落在株洲市荷塘区的省示范性高中株洲市第四中学旁边,占地面积约6亩,该校于2007年从株洲市四中驳离出来,成为一所校舍独立、法人独立、财务独立的民办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20个班,八年级15个班,九年级10个班),在校学生近2500人,全校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教辅及管理人员27人。学校收学费:初一4730元,初二3740元,初三3740元。(以上收费不含代收部分)办学条件,教师基本工作量与亚星相近,普遍教师反映与公办学校比较教师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但全体教师都对学校倍加爱护,有一种与学校荣辱与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的向心力和学校的凝聚力随处呈现。

二、教师的劳动报酬:

教师的劳动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加结构工资(分课时津贴和考核工资)计发的形式,基本工资1200元左右,考核工资按年级名次发放,第一名人平610元,第二名人平550元,第三名人平490元。基本工资课时津贴到人,考核工资计发到年级部,由年级部实行二次分配。教师在正常工作量下,每月3500元左右,班主任另加1000元,(实行考核分等发放)劳动报酬向教学第一线和班主任倾斜,普通管理人员工资不高。

学校为教师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全体聘用教师都实行人事代理,并按公办学校的模式评聘资称,学校参照公办教师的标准实行职称工资制。

三、学校课改的情况:

景弘中学于2007年从株洲市四中驳离后,为了实现学校的迅速崛起,决定以课改为突破口,把学校办成优质学校,以期立足和发展,故从2008年开始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最可借鉴的就是坚持,不放弃、动真格、求实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三、六”课堂模式:即

一个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

三个方式:自主、探究、合作;

六个环节:课前反馈、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课堂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教师始终处在学生身后,根据需要适当点拨甚至不讲,反映出来的效果是学生全员主动参与学习,而且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对头、学习效果好、合作互助能力很强。小组展示规范,讲究板书、讲究口头表达、力求理解到位、表述到位,并且注重与考试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点的落实,真正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必须有以下条件作支撑:

1、教师能力成长:教师一定要有本学科扎实的文化功底,要有闲熟的把握教材、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研究课堂、把握课堂的能力。景弘中学注重务实的集体备课,同科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共同完成导学案的生成,变单打独斗为集体智慧,同时新聘教师要先跟班学习一个月才上岗,这样教师迅速成长,最后确实“会教”。导学案的设计与考试目标接轨,把知识点扣死,明确透,使之确实“教会”。

2、学生能力培养:七年级进校开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从发现学习尖子和领头开始,培养好带头人,注重小组建设和共同体建设,他们一般是九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里分三个共同体,共同体内“一帮二”或“二帮一”,互助合作,共同提高,逐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提高学习能力,达到真正”会学”的境界。

3、评价机制科学:为保证课改的深入和高效课堂,景弘中学科学建立评价机制,学校专门设立教学和质量验评处,由一名处长和干事组成,负责对有效课堂和学生的成长进行评价,他们的评价有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量化评价。不能量化的指标不设,不便操作的指标不设。实际需要什么评价什么,要解决什么评价什么,而且必须评价什么来什么。

二是捆绑式评价。评价的结果学校不是追究个人,而是集体捆绑。比如:对教师课堂评价结果记入年级总得分,根据年级总得分排队,然后根据年级排队拨付考核工资,由年级部进行二次分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如此,不搞学生单体成绩排队,学生单体成绩影响“共同体”,“共同体”影响小组,小组影响班级,其精神要髓就是“师生共同发展、终身发展”,再明确地就是师师共同发展,生生共同发展,师生共同发展。

三是多元评价。学校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既有年级部自己评价,也有验评处的随堂抽样评价,还有各处室的单项评价和全面工作评价,验评处评价和各处室评价结果作为学校下拨考核工资的唯一依据,年级部自己评价的结果作为年级部二次分配考核工资的唯一依据。

四是评价促共同发展。由于学校评价结果不影响某个人,而只是影响某个群体,从而形成群体内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发”效应,使群体内的每一个人不甘落后,不能落后,不敢落后,从而助推学校健康发展和质量的提高。2013年,初三760名毕业生,7A人数183人,占24.07%,7A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景弘中学高效课堂的标准是: 预习是前提

文本我有底

板演要工整

重点用彩粉 组长是总管

事事有分工

讨论要投入

声音恰自然 展示声洪亮

体态要大方

质疑要积极

聆听也美丽 归纳与总结

评比是武器

课堂活不乱

确保高效率

四、学校管理情况:

景弘中学推行的是校长总揽下的年级负责制。管理框架为“三横多纵”的 “扁平”式管理,打破“金字塔”管理模式。运行方式为“权力下方,责任上移”。“三横”及三个年级部,各设一名年级部长,负责本年级的所有事务管理,学校将年级事务管理权全权交给年级部。在年级事务管理和考核上具有较大权利。比如,有权决定学校下拨的月考核工资的二次分配,教师的任课,班主任确立及教师聘用和解聘。“多纵”即学校多个处室和学科组,代表学校对年级部的月工作进行单项考评,考评结果记入年级部月工作总分,作为年级排名次依据和学校下拨月考核工资总额依据。也叫“初始分配”或“一次分配”。校长负责与董事会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进行大政决策,不过问具体的管理事务,“三横”、“多纵”通过具体管理和考核来保证学校决策,规划和大政方针的“执行力”。推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五、我们的思考: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坚持“改革兴校、质量立校、创新强校”的方针不动摇。下一段,学校将加大课堂督查力度,建立个人考核档案。

(二)借鉴景弘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完善我校现有课改的初期成果,推进课改全面,纵深发展,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一是反思、审视我们的小组建设和小组培训。一定把小组建设成为自主、互助的有效实体,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二是花大气力培养学生课前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方法和能力,重视组内每一个环节的掌控和调度,先训练学生“会学”。

三是注意每一节堂课,每一个活动环节学习目标设计的针对性和明确性,注意每堂课知识点的落实和检测验收,让学生确实“学会”。

四是培养培养学生“我荣组荣、我荣班荣”的集体奋斗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争先创优的“奋进”单体。

五是小组建设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全面培训学生的文明、规范、守纪等习惯,个个成为文明、守纪、规范、淡定的乖孩子。

六是全体亚星人尤其是全体专任教师必经牢固树立“我奋校兴、校兴我惠”的“共生”意识。把自己当作亚星这个家庭的一员,用心做课改、用心谋事业、用心谋发展,潜心奋斗三年,使亚星立起来。

(三)致力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要在调整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能力,提升办学水平,改善教师工作待遇上积极思考,深度改革和创新,建设一支课改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研究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赴河北衡水中学考察有感 篇5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管理,2011年3月5日——6日,在年级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4人学习参观团到河北衡水中学进行了一天半的参观考察和听课学习,感受很深。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

一、衡水中学的教育神话

2010年高考,衡水中学再次以绝对优势名列全省第一,蝉联全省11连冠。

刘长佳同学以636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河北省文科状元,王若平、罗谦两位同学以629分的优异成绩双双夺得河北省文科榜眼,贺义丹同学以625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河北省文科探花。

李思遥同学以692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省理科探花、衡水市理科状元。

河北省理科前10名衡中占7名;河北省文科前10名衡中占7名;

河北省理科前20名衡中占14名;河北省文科前20名衡中占12名;

河北省理科前30名衡中占20名;河北省文科前30名衡中占18名;

河北省理科前40名衡中占21名;河北省文科前40名衡中占21名;

河北省理科前50名衡中占23名;河北省文科前50名衡中占24名;

河北省理科前100名衡中占40名;河北省文科前100名衡中占46名;

重点大学上线2442人,参考人数2863人(以上数据均不含音、体、美及外地考生); 理科670分以上23人,占全省的42.6%;理科650分以上153人,占全省的37.4%;理科600分以上1101人,占全省的13%;

文科600分以上57人,占全省的43%

这一系列数据足以证明衡水中学的辉煌,而我也想当然地认为衡水中学应该有悠久的历史、伟岸的建筑、不一般的师资等等,但在我参观学习了一天半后,现实却并非如此:衡水中学1951年建校,距今也不过60年的历史;衡水中学没有统一风格的建筑,只有几座各个年代随招生人数变多而扩建的校舍;衡中的师资力量也不是特别强,大部分教师也是师大毕业,更有某些师范学院毕业,那衡水中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二、衡水中学的成功秘诀:

(一)系统、务实、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

1、以学生发展为本。近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不只是校长的办学的理念,同时也是中层领导班子乃至全校师生的共识。

(1)倡导“尊重教育”思想,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发展人”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尊重教育”的内涵有三:第一要尊重教育规律;第二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的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2)引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形成衡中的教学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负责;“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教学的高度“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2、教学工作坚持教学改革“五主”原则和“三年一盘棋”的思想。所谓“五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三年一盘棋”:高一要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要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要超越目标,跨越发展。

(二)严密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

1、学生管理

学生实行封闭式的生活和学习,每天早上5时30分起床,开始按《学生一日活动规范》进行严格的学习和活动,晚上11时学生关灯睡觉。

“跑操”是衡中学生管理中的一大特色。同学们快速集合,令人吃惊的是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学习资料。“跑操”时间虽短,但学生整齐的仪容,统一的步伐,严密的队形、响亮的口号、饱满的精神,与课间操一样成为该校的亮点。

2、教师管理

第一、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所有教师都住在学校里,上班时间不能外出。

第二、强化劳动纪律,严格考勤制度。

第三、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检查监督。

3、实行年级级部管理

后勤围着前勤转,科室围着年级转,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全校围着教学转.三个年级拥有独立的教学楼、独立的师资、独立的管理。推行以年级主任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协作体,以备课组为核心的学科管理协作体,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协作体,以学生会为核心的自我管理协作体。

(三)坚持内引外联、开放办学的模式。

衡中多年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与名校为友,与国际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办学综合水平和学校的品位。

(四)关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衡中年轻教师比例很大,“师徒签约结盟”是培养年轻教师不错的做法。另外,集体备课制度化,教学奖注重科组,促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和进步。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衡水中学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特区”,“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是衡中追求目标之一,学校已建成“七楼”、“五馆”、“两场”、“一中心”。所有学生教室都有四大网络覆盖,是一个现代化、人性化、数字化的绿色校园。走进衡中,让人感到校园文化无处不在,让师生每天都在激情燃烧中度过。

(六)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衡水中学从1994年开始实行寄宿封闭工管理,经过三年的管理,学生思想品质逐步成熟,免疫力得到加强,举止文明有礼,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内外因素。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衡水中学从1984年至今,每年对高一学生进行军训,而且每次时间都是长达15天。此外,高一新生进行的80公里的远足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不怕艰苦的“长征精神”。衡水中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学校教学楼门厅正中的牌板上刻写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流行语。学生早晨起床15分钟穿衣、收拾床铺、洗漱、整理卫生,然后到操场列队出操。这时,学校开始检查宿舍卫生情况及早操情况。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包含了七个“争”:争起床速度(但不许提前,否则按违纪论)、争宿舍卫生的质量、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争步伐是否整齐矫健、争口号是否响亮、争精神面貌是否朝气蓬勃。这里面既有速度的竞争又有质量的竞争。学生就在这种竞争之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每个学生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开始自己新的一天。早操之后,又是一系列的“争”;学生们跑着进教室,争的是提前进入自习状态,自习时争的是学习效率。学生与学生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所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实践着、诠释着“追求卓越”的校训。为让学生认清面临的竞争,学校还专门为学生开设了 “十大学星”评选、宿舍文化大赛、单项体育竞赛、班级辩论对抗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衡水中学的精髓所在衡水中学给我震撼最大的就是那种向上的精神,那种朴素净化的心灵,那种永争第一的霸气,那种永不服输的志气,那种追求卓越的信念,每一个衡中人都被洗脑了,那种精、气、神,那种工作作风和激情燃烧的校园,那种魔鬼式的训练和敢死队般的忘我和一致。在衡中没有人会注意你的废寝忘食,因为在衡中永远能找到比你更勤奋的人。从教师誓言、从学生誓言、从课间操的步伐和震天的口号、从教师讲课和作报告的底气都能切肤地感到衡中人的那种士气,真的使人振奋催人奋进!衡中的这种精神恰恰就是衡中的灵魂。

赴迁安考察报告 篇6

——赴迁安四小培训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1日——11月21日,在迁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四名校级后备干部在迁安四小挂职学习。在此期间,迁安四小校长校长张书民带领我们先后考察了闫家店小学、扣庄寺前小学、旭阳学校。通过深入课堂、广泛交流、查阅资料,对其现代化教育理念、人性化教育管理、校园特色教育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以下对此次考察情况作具体介绍:

一、学校概况

迁安四小始建于2003年3月,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2000名,大多数来源于城乡结合部,与我县四小的生源大体相同。在岗教职工102名,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65%。省、市级骨干教师20名。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学校自建校以来,先后荣获‚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绿色学校‛、‚唐山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迁安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管理经验

(一)用人性化管理来凝心聚力,突出良好的导向作用 ‚用感情去管理,靠制度来提醒,用典型去带动,靠人格来凝聚‛,这几句话是四小张校长学校管理的经验之谈,同时,也被四小教师们奉为班级管理的法宝。正是靠着这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带出了一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乐岗敬业的教师

队伍,管理出了一个个活泼向上、个性张扬、团结友爱的好班级。

‚思想文化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占领。‛张校长说,‚孩子让他有玩的,有学的,就不会去淘气、耍坏。让他有好的学,他就不会去学坏。良好的导向在师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实验小学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师生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师生经典阅读、‚我与校园文化同成长‛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他们十分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校本教研逐步深入,已形成了‚专家引领、主题跟进、互动提升‛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走进新课标演讲赛‛、‚教学反思交流会‛、‚自荐课、比武课、研讨课、异构课‛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找到了自我,提升了自己。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课程多元化,有利于师生个性发展。一页页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一本本教师互动提升的汇集,一片片教师实践生成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四小发展的轨迹,让我们感受到四小发展的勃勃生机。

在迁安四小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忙而不乱,杂而有条,师生都在忙碌中体味着成功的幸福。这与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做法不谋而合。

(二)打造学校主体型文化——实施‚爱的文化‛教育 把爱的文化植根于学校生活的土壤,使其在全校师生心目中生根发芽,达到知行统一,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1、让师生在物质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迁安四小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精心设计,力争让校园成为一本无字之书,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受到爱的熏陶与感染。景观区域——是一个景观与生态并重、人文与环境并举、清新明快的绿色空间。中心花园中的校园雕塑——‚希望之星‛是本校倡导爱的教育与师生和谐共处的办学理念的充分体现;经典聚焦——‚古诗长廊‛:那图文并茂的名家名诗给师生以古典文化的熏陶;廊架上的小葫芦从藤中钻出之时又使师生体会到一种活泼、灵动之美。藤、柱、诗、径交相辉映,使人赏心悦目;文化启迪——‚每日寄语牌‛:每天一句格言警句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等各方面启迪师生;寄情留念——‚爱之林‛:是六年级毕业生对母校一种眷念的真情表达。莘莘学子,植树成林,尽抒爱校之意、彰显腾飞之志、寄寓辉煌之情。楼道文化:分楼层体现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成才‛深刻内涵。楼梯间文化:注重从点滴入手、从小处着眼。巧妙地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其中,给师生以启迪。办公室文化:悬挂‚爱的箴言‛使每位教师时刻在心中充满爱,进行爱的教育。教室文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训。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不同,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寄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才艺展示版块,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专用教室文化:进行高雅、温馨、独特的设计,充分体现专用教室的特点和使用功能。运动区文化——在主席台前侧张贴大幅宣传标语:坚持健康第一,倡导终身体育。北侧院墙勾画形象逼真的运动形体画,突出一种‚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

2、让师生在制度文化中受到牵引和激励

(1)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形成对爱的文化的认同。一是例

会学习制度:每周一的例会以爱为主旋律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成功范例,经典文章、名家名作。学习的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领导带头朗诵推荐,有时是各个教研组轮流读文章谈体会。二是教师自学制度:提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读有关爱的书籍,如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及陶行知、霍懋征、李镇西等教育家有关爱的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相关书籍。读书过程中要求老师们做到读书与反思相结合,读书与评论相结合,每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记录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三是读书交流制度:每月的月末,由学校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汇报会,通过交流分享,老师们深化对爱的内涵的理解,提高践行爱的责任意识。

(2)实施‚四小名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是一股坚实的力量,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教师们迅速成长为名师,学校采取了以下步骤:①学名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走近名师、感悟名师爱的真谛。②压担子:建立四小名师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师生评价、领导评价几个层次,促进教师自我加压,快速成长。③展风采:开展多种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示范课、引路课等途径展示四小名师的风采,激励教师奋进。

(3)建立‚星级学生评比制度‛,引领学生文明成长。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展示每一个学生的魅力和特长,学校建立了

‚星级学生评比制度‛,围绕学校爱的文化体系的建构,设立了‚礼仪之星‛、‚感恩之星‛、‚读书之星‛、‚美德之星‛等不同的奖项并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随时授予,学校每周都要对各班的星级学生进行统计筛选,并将优秀事例在校园电视台进行报道。

3、让师生在行为文化中得到锤炼和提高。爱的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爱的行为,是爱的行为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折射,也是学校爱的精神、办学理念、价值观的具体体现。(1)以爱的箴言为风帆,开启爱的课堂。‚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是本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各个办公室内都悬挂着‚爱的箴言‛:‚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等,多年来,‚爱的箴言‛让教师们带着挚诚奉献了爱,让孩子们怀着温暖得到了爱,课堂就是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回旋的舞台。(2)以主题性活动为载体,历练爱的行为。针对学生实际以及爱的文化的实施要求,本校打造出了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文礼教育——‚传承文明,播种善行‛。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班队会、国学操、国庆节征文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陶冶和历练。感恩教育——‚培育爱心,强化责任‛。①感恩父母:如了解父母的心愿和工作;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节日时为父母制作一

份小礼物或写上一封感谢信等等。②感恩教师:如‚爱之林‛活动,让孩子们亲手为母校栽一棵小树以表达深深的爱意和眷恋。③感恩社会:如每年的‚六〃五环境日‛以及世界地球日、重阳节等,组织师生们做专场演出,向社会传递‚爱‛的信息,丰富‚爱的文化‛内涵。把校园附近的明珠社区作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明珠社区进行志愿活动,清扫卫生、做健康、安全宣传等。

4、让师生在精神文化中得到感悟和启迪

(1)大力开展校园歌曲传唱活动。本校将《飞翔》、《春晓》、《地厚天高》《丰收之歌》等十首歌曲收录为《校园传唱歌曲集锦》,学校统一印刷,学生人手一册,学生在音乐课学唱,并利用课前、集会等时机传唱。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明日歌》、《春晓》、《司马光砸缸》、《锄禾》等多首歌曲定为校园晨曲,每天早晨学生在轻松、欢快、向上的乐曲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感受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蓬勃激情。(2)积极倡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化。让孩子从经典中领悟做人之道,为学之理,从而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校每学期都会定一个经典阅读的范围和主题,然后通过经典诗文朗诵会、校园电台广播、自编操等形式进行推广,目的在于通过经典文的背诵和表演,使孩子们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洗礼。如今,《弟子规》、《三字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高年级学生读上了《鲁滨逊

漂流记》、《朝花夕拾》等文学名著。系列经典阅读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品格与性情。(3)着力开发爱的文化校本课程。预设该课程分礼仪、感恩、关心、尊重、责任和了解等六个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都是以课堂阅读、交流探讨、文化链接、情意活动、向您推荐等栏目为体例进行编排,通过知、情、意、行的引导和训练,使爱的文化精神成为师生的一种学习、生活、工作方式。

(三)以研促教的教学策略——走循序渐进的教研之路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 ‚专家引领、主题跟进、互动提升‛的校本教研模式。

专家引领指方向——首先采取分期分批送领导和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更好地改变教学现状,加快教改步伐。学校领导先后参加了北师大校本培训的基地项目,并且轮流在北京实验二小、光明小学、史家胡同小学挂职学习取经、参加了‚全国小学高级名师育名师培训班‛,与专家对话,和专家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学完归来,把专家讲座的资料或者优质课的光盘带回来,在学校给教师们做二级培训。组织年轻教师去唐山、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满载而归后与本学科教师、领导一起来研讨,再带着研讨结果与全科教师去落实,带着遗憾和收获人人来反思,一个学习带动全体。最后,邀请专家,面对面指导工作。通过与他们近距离交流、学习,更加明确校本教研努力的方向。

主题跟进求发展——研究课题是引领校本教研水平向纵深

发展的导航仪。本校的思路是:以课题引领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催生课题。在参与‚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各学科的教研组和每一位教师立足自已的教学岗位,都制定了适合自已的校级课题,这些课题是在自已的教学中随时生成的,重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具有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短、平、快‛的特点。学校更关注研究的过程,过程重于结果,因为确立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互动提升创实效——有研究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会有进步。每学期都会针对教学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动中成长:‚走进新课标演讲‛、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说课大赛,分组、分学科的主题性的特色教研活动,如:数学的‚同课异构‛活动,语文的对‚诗词‛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英语的‚情境教学的研究‛等,‚三环节‛备课法初探(集体研讨——个人设计——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仅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增加了对新课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三、我的思考

(一)学校应该打造自己的特色,成为亮点。迁安四小我们提出了 ‚实施‘爱的文化’教育,打造学校品牌‛的办学思路。

扣庄寺前小学创建幸福校园社团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包括:国画、手工、书法、棋艺、篮球、音乐、文学社、朗读、英语等。旭阳学校为九年一贯制,楼道文化为家乡故事,包括:长城、古树、古建筑、传说、任务人物等。装饰室内布艺、毛线编织、窗台植物角、秸秆工艺。

(二)学校要外有文化氛围 内有精神实质

以文化立校,以科技兴校,以教学强校,以管理治校。学校一定要有直接的成果可以看到,还要有看不见的人文内涵。就是进入校园每一眼都是有生机的,都是有活力的,都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的每一个举动都要着眼于发展学生。

(三)做好高效管理

关键就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有限的时间做更的有效——省时高效,同样的金钱做得更有亮点——省钱高效。

有时候教育本身就是动头脑的问题,一句话,一个思想,一个动作的问题,纸笔就能够出成果。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就是最大的课堂。

赴日本、韩国农业机械考察报告 篇7

一、日韩两家农机企业的基本情况

1. 日本井关农机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有36家工厂, 1个研发中心和1个研修所, 员工总数6 700名, 年销售额1 447亿日元 (2008年) 。拖拉机年生产量25 000台, 水稻插秧机年生产量20 000台, 在日本占2 6%的国内市场, 水稻收割机年生产量5 000台, 育秧播种机年生产量20 000台, 大米加工机年生产量3 000台, 蔬菜移栽机年生产量700台 (只在日本销售) 。

公司于1926年成立, 1961年开始生产第1台割晒机, 2 0 0 3年在中国建立井关 (常州) 农机有限公司。经过逐步发展, 现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井关集团。现设有东京公司事务部, 井关松山制造所、井关熊本制造所、井关新泻制造所和井关邦荣制造所4家主要生产工厂。另有3家生产公司, 2 1家销售公司, 6家合作公司, 3家海外公司。

井关公司作为一家专业农机制造商, 产品以收割机、田间耕作机械 (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管理机、割草机) 、栽培机械 (插秧机、蔬菜移植机) 、调制机械 (碾米机、烘干机、计量筛选机) 等农业机械为主。

企业目标: (1) 为农民提供可靠的产品; (2) 为员工创造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3) 给董事正当的分配。

该公司的农林水产类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7年在全日本名列第一位。

2. 韩国大同农机公司基本情况

大同公司创建于1947年, 经过60多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韩国大型农机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大同工业、大同齿轮厂、大同铸造厂、大同链条厂4家工厂和2家销售公司, 生产的产品有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发动机, 工业齿轮和工业链条。其中轮式拖拉机年产量达2.5万台, 手扶拖拉机年产量达1 0万台, 联合收割机年产量1万台以上, 插秧机1.5万台。2007年销售额4亿美元, 2008年销售额5.1亿美元, 拖拉机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2 0 0 7年是3 8%。

在韩期间, 代表团专程参观了距首尔300 km的大丘生产制造基地。该基地的整个厂区占地3 3万m2, 建筑面积达9.9万m2, 固定资产总额2 370万美元, 建有发动机装配车间、拖拉机装配车间、收割机插秧机装配车间、铜板车间和配件储存与分配中心, 全厂员工仅有7 8 5人。我们主要参观了拖拉机装配线、联合收割机装配线、插秧机装配线和发动机装配线。据公司负责人介绍, 大同公司1997年新扩建了产品研发中心, 该中心占地面积2 500 m2, 建筑面积4 000 m2, 现有员工100多人。

3. 日、韩农机制造企业的特点

1) 产品品种多、新而全。如:全液压控制的整地机械、各种双向翻转犁、旋耕机、圆盘耙等系列, 土豆、洋葱、甜菜等大型全自动根茎收获机械。自动化温室育苗设备, 先进的播种、中耕除草机械, 除雪机, 融雪机, 牧草收割包装机等, 所有的农业作业项目均有相应的机具。

2) 产品结构合理、性能先进。人工智能仿真作业, 采用电脑程序控制, 作业精度高。如:中耕除草机、移栽机等 (产品技术水平已领先我国几代) 。

3) 均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基本上不存在同一产品的多家重复生产的情况, 技术开发是企业最强、最重要的部分。

4) 企业管理科学先进。

5) 生产制造手段、设备先进、效率高。所有的板材、冲压、切割均采用电脑程序控制, 自动化加工。焊接是普遍采用机械手自动焊。机械加工采用的是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制造, 而不是专用设备。根据季节组织生产, 淡季加工零部件, 旺季组装销售, 产品不积压。

二、日韩两国农业机械化法规建设及国家对农机的扶持政策概况

日、韩两国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 都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并纳入法制轨道, 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规范和促进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些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 对于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指导性。

1. 法规建设概况

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日、韩两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建设, 明确规定政府主管部门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方式和途径。农业机械化立法在日本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日本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机化的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是日本政府发展农机化的依据, 也是农机化发展资金、农业现代化资金援助、农机研究、制造、试验、培训、推广、销售、使用、安全管理及涉农部门等各方面工作的行为准则。日本早在1 9 5 3年就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这使得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一开始就在法律的保障下正常发展, 并根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 在1965年和1993年进行过2次修订, 及时调整修改其中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不一致的条文, 使《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更加趋于完善, 更具有现实性。韩国于1978年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的基本计划、资金支援, 农业机械化的检查、管理, 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委托以及罚则等。

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均明确规定, 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有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义务, 明确规定了政府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包括贷款和无偿援助;引进推广高性能农业机械;进行农机具的性能和质量检查等。从政策、法律法规上保证并有力支持了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涉及农民利益与农产品生产质量。由于早期的农业机械质量和安全性差, 因而制定安全技术规定和标准是日、韩两国农业机械法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制定了有利于农业机械改良和推广的有关官方鉴定制度。从1962年起, 农业机械研究所成为日本农业机械鉴定的惟一官方机构。农业机械检测和鉴定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检测, 其内容包括:测量和评价性能特性、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噪声和震动、可靠性和耐久性、维护和操作性、使用安全、用户手则以及与经济性相关的项目等。严格的质量检验鉴定制度, 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2. 扶持政策概况

1)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或装备实施直接补贴、低息或贴息、购机贷款担保等政府优惠政策。日本的农业是国家政策高度扶持的产业, 日本对农业机械一直有政府扶持政策, 其中对农民组织、团体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从1964年开始, 一直延续了40年。40多年来, 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一直很高, 政府都有高额的补贴, 1 0%~5 0%不等, 特别是购买使用先进的、价格高的补贴比例和额度也大, 大大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上世纪8 0年代开始, 日本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供7年还清的无息贷款, 目前政府对购买先进的农机产品给予 (1/3) ~ (1/2) 补贴, 而对非先进的农机产品给予低息贷款, 利息比银行一般贷款低3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达1 0年。韩国1 9 9 4年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第4条 (资金支援) 规定, 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对农业机械的购买者或利用其相关附带设施的设置者、农业机械制造者、售后服务者及农业机械共同利用者要支援必要资金的全部或一部分;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要支援农业机械的制造者在农业机械的开发、生产及售后管理中所需的必要资金的全部或一部分。第7条 (新技术农业机械) 规定, 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对生产或购买被指定、告知为新技术农业机械的单位, 在生产或购买的必要资金上优先给予支援。随着韩国农业的发展, 1 9 9 5年开始通过贴息, 促进农机化发展, 农民购买农机的贷款利息3%, 比一般贷款低4个百分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韩国政府对农民购买农机提供5 0%补贴。目前虽然没有补贴, 但仍然向购买农机具的农民提供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 并建立了2 6个机械化示范区和服务体系, 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资2 0%, 其余6 0%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

2) 对农业柴油实行减税和补贴, 其目的是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 减轻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负担。如韩国政府给农户提供比市场价格低5 0%~8 0%的免税油。

3) 重视和资助农业机械化科研及技术推广。日本、韩国为什么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答案是科研先行。这些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机科研开发体系和巨额的科研经费投入。不但国家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 农机企业也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日本把农机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纳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中。全国建有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 (企业等) 三大系统组成的科研体系。国立机构主要有国家农机研究所、农业综合研究院下属机械研究所、各大学农学院的研究机构等等, 负责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检测鉴定以及与农机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等等。民办研究机构主要是各农机企业下属的产品研发机构, 负责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创意。1 9 9 5年, 日本政府农业科研经费预算7 7 2亿日元, 占农业预算的2%。2000年前后, 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研究单位的人力、物力也随之不断增加。如日本的久保田农机企业科研人员就多达1500多人。研究单位的开发研究和试验工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赴山西考察 篇8

会上,大同市副市长曹惠斌向山西商会考察团成员介绍了大同市的历史以及发展的现状,着重阐述了大同市这几年发展的思路,以及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副市长曹惠斌重点讲解了在日后大同市将会对新型产业积极开拓给予更大的空间,特别是这几年,太阳能、风能、建材、物流等新型产业在大同市的发展情况,并表示为以后入往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会长李建国明确表示,商会要发挥桥梁作用,进行资源整合,在2012年和山西签订了经济战略合作协议,山西企业商会借这次考察计划,实际了解大同市发展现状,把山西企业商会的资源运用到大同市的发展上来。希望借用这次机会,与所有成员一起努力,借助商会自身的资源和实力,为大同市乃至山西的发展做出贡献。

7月20日,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大同市的装备制造园区以及医药工业园区,并到大同市第五人民医药实地参观考察。此次大同实地考察之行,确定了一个医药项目的合作,两个意向合作项目,硕果累累。

7月21日早晨,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考察团离开大同,前往山西考察第二站忻州市。抵达忻州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等忻州政府领导人第一时间接待了一行40多名企业家的北京山西企业商会,并开展了北京山西企业商会忻州考察座谈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发表讲话,表示欢迎和感谢北京山西企业商会前来忻州考察调研,并介绍了忻州市的历史和现在的基本情况。郑连生说,忻州是一个革命老区、资源富区、旅游名区、人文大区、贫困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后发地区,地上地下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在市委确定的“3581”发展战略指引下,全市形成了一种干部干事业、群众创家业、企业家创大业的干事创业局面,激发了全民的创业活力,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市政府树立了“产业第一、企业为重”的理念,着力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转型升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立足自己,改进作风、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投资的洼地。希望各位企业家着眼未来、把握现在,加深对忻州的了解,加强与忻州的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忻州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环境,在竭诚服务中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发展。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会长李建国代表考察团感谢忻州市委、市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忻州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市委、市政府对市情的把握很准,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很清,投资的环境也不错,企业在忻州投资的机会很多、发展的空间很大。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北京山西企业商会在资金、资源、平台、人脉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考察中寻求投资合作机会,共同研究和深化合作大计,为促进忻州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政府秘书长郭宝厚及市发改、经信、农业、住建、商务、旅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并向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考察团介绍了相关情况。在座谈会的最后,忻州市政府与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考察队就一些合作事宜进行了探讨和对接。

7月21日下午,忻州市副市长王士桦带领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考察团考察忻州市城区基本设施道路建设工程,并向考察团讲解了忻州市近期忻州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情况,表示欢迎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的企业家们来忻州投资发展。

7月22日,北京山西企业商会返回北京,此次山西考察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上一篇:汽车销售4S店应用短信方案下一篇:读书节闭幕式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