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2023-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的有效衔接

摘 要:口语交际互动与小学语文习作的有效衔接是助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断积淀的有力举措。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的特点,悟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对学生习作的意义,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语义、使学生习作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良好习作策略等途径,让口语与习作有机融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挖掘交际习作资源,深入感知等,让学生习作能力日益攀升。

关键词:口语交际;互动;习作;有效衔接;语文素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70

口语交际是语言的“口头表达”,习作是语言的“书面表现”。语言的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将语言知识以系统化、有序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及探究性的输出目标促成语言知识的内化与延伸应用。口语交际与习作具有天然的逻辑与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如果单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将会导致学生口语表达不规范;如果在习作教学中忽视了“说”这一前提,将会导致学生习作与生活脱节、缺乏真情实感。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促成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形成说出心中感悟、写下口中话语的习惯,继而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下文将从口语交际互动的特点及其对学生习作的意义入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的特点

(一)生活化及大众化

口语是生活中人与人沟通交流最常用的语言组织形式,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语言的组织与选择在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并没有过多的标准、规范限制,大众均可使用,并且贴近生活,极具地域风格特色。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方式一般形成于家庭与学校,因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因此家长、教师的口语交际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流沟通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设置了“口语交际”模块,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交际场景请学生自主表达情感、观点和意见,对提升学生表达及表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动性及综合性

口语交际的互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交流沟通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互动。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分享体验、感悟或就某一事件展开探讨,双方角色可以互换,听话者会根据说话者调整自己的状态、行为,如语速、表情等;其二,交际双方及多方与语境的交互。语境是口语交际互动依托的环境条件,小学中高年级口语交际训练中常用的语境为问路与指路、介绍自己和家庭成员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生要选择不同的语言组织与表达方式。口语交际互动的综合性体现在口语表达内容上,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学生认知的外在表现。

(三)生动性及灵动性

口语交际互动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充满情感,反映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内容也十分丰富,学生可以直抒胸臆,说出对一件事的看法,也可以从自身出发经过思考表达出对事件的观点等。口语交际互动不仅仅是语言交际,还包括非语言交际,如肢体语言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等。例如,竖起大拇指是表达对对方观点的赞同;当听到悲伤消息时头微微低垂。这些表情、肢体动作在口语交际中至关重要,使语言的情感更加饱满,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情感的纽带,使口语交际互动不再是语言的双向传输,而是以语言为载体、以非语言为辅助的情感交流活动。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对学生习作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语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写作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写话,三至六年级为习作。相对于写话来说,习作涉及的语境更为抽象,通常将语境融入作文题目及材料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在习作前开展口语交际互动训练,结合相应的语境创设口语交际场景能够将抽象的语境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便于学生理解的场景,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互动中也能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某事件的体验等表达观点、情感、交流与分享心得,可帮助学生理解语义。

(二)使学生习作贴近生活

口語交际互动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其本身便是生活中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因此口语交际互动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融入真情实感。例如,在景物描写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景物,请学生讨论景物的特点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与想象等,再指导学生将自己讨论中表达的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形成一篇小短文,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情感空洞等问题。不仅如此,依托生活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交流、沟通再用文字记录所说,符合语言系统性的基本原则。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习作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在面对不同习作训练主体时仍然会出现“脑中有想法,肚中无笔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语言知识储备量及语言素材积累不足,并且尚未形成良好的习作策略。口语交际互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内容涉及广泛,不仅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重要素材,交际的过程、人物的表情与肢体动作等也可转化为活灵活现的书面语,学生通过交谈及观察,自己的表达技巧得到了训练,习作能力也会获得全面提升。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

生活是学生口语交际互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习作灵感的来源。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雪天景色,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雪花真漂亮,站在上面一定柔软、舒服;有的说雪花像飞舞的梨花,潇洒而美丽;有的说雪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冬天下雪、夏天下雨?有的则说,冬天有雪,估计和温度有关,因为水有冰、水、水汽三种形态,雪花是冰态、是固体的。通过真看、真感受,学生对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再请学生在课下围绕课上探讨的问题收集资料并以《雪的小知识》为主题进行写作。在该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未以景色描写为主题开展习作训练,主要在于当代学生思维活跃,看问题的视角也大不相同,学生普遍表示想要知道雪形成的原因,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以《雪的小知识》为主题组织学生习作不仅能促成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的有效衔接,还能彰显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二)培养学生思维和组织语言能力

习作是学生按照习作的标准、主题等自主组织语言的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口语交际互动以“语境”为基础,所选择的交流方式和内容等都契合语境,因此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我会讲故事”活动,每周选择五名学生进行展示,并设置四大环节:一是“我来讲故事”,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的主要情节;二是“我的故事棒”,请学生讲一讲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哪些吸引自己的地方;三是“故事点评”,请其他学生评价该学生的故事;四是“快来为我的故事点个赞”,每一名学生讲完故事及点评后,如果其他学生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就在该名学生“我的故事”本上贴上星星贴纸,获得贴纸最多的学生将会获得本周的“故事之星”称号。随后,再请学生按照故事简介—喜爱原因—所获、所感的顺序写下自己喜爱的故事。在该活动中,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结合为有机整体,两者具有相同的逻辑顺序、思路,学生也能够在榜样的带动下积极投入习作练习。

(三)挖掘交际习作资源,深入感知

在习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习作时还没有养成联系生活、深入感知的习惯,语言表达与表现力较为薄弱,即使心中有较多感悟也难以转化为语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口语交际互动训练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融入真切的感情。例如,开展以“母爱”为主题的习作训练活动。在习作前请学生说一说母爱的表现。有的学生表示母亲会风雨无阻接送自己上学;有的说母亲总是省吃俭用,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还有的说母亲经常带头读书、讲解书中的故事,让自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学生当前已经能通过小事感受母爱,但这些事过于“雷同”,有些甚至并不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请学生回家翻一翻母亲的朋友圈,从中发现母亲对自己的爱。这一次,学生有了不同感受:一名学生表示:“我妈妈每天都会给饭菜拍照,发朋友圈说‘宝贝要放学啦!饭已经做好,今天也营养均衡’,原来妈妈这么辛苦啊!”另一个说:“我看到妈妈拿我的照片当头像,妈妈真的很爱我”。随后顺势进入习作训练,请学生用文字“写出”母爱,此时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空洞。这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母爱并非轰轰烈烈,但贵在细水长流,使学生从生活细微之处感受母亲对自己的爱,习作内容的情感也更加饱满。

(四)指导学生有效转化,形成策略

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的衔接要求學生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语言组织更加规范并且有一定的标准。部分学生习作中口语化较为明显,此时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习作的具体标准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注意习作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反复训练后,学生习作能力明显提升。不仅如此,教师可定期开展习作评价活动,请学生展示习作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在和谐的讨论中学生自主修改、完善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的有效衔接对学生口语技巧、语言表达及表现力、习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话语场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表达情感与观点。同时要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整合口语交际互动与习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言素质。

参考文献:

[1]徐鑫旭.小学高年级语文口语交际后互动评价与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0).

[2]解剑秋.在口语交际中开启习作之门[J].作文教学研究,2012(1).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卢惠琴

第2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与拓展一 六上 教案

口语交际 习作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2

回顾 拓展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3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第3篇:口语交际习作一

课前准备: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

1.要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

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

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

4.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 【导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2.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4.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导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导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导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备课时间:2014.9.11 上课时间:9.12 星期五 节次:16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那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教师的激情导入,再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4篇:口语交际 习作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交际与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

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

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课时目标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

改自己的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

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

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

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

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

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

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

获。

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

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

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一两张阅读记录卡;一张借书卡。

学具准备: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几张卡纸;制定的借阅规则;一个名言摘

抄本。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

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乐趣了吗?

哪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

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

会。

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

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

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台

1、 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

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

(1)你家里有哪些书?它属于哪一类?教师随机板书。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

归类。

(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

(制定借阅规则)

(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

(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

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注意: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

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

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

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

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书籍的分类:散文科普小说诗歌童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奥秘》 《散落人间的精灵》《泰戈尔诗集》《格

林童话》

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

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

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

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

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

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

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

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第5篇:《口语交际习作一》导学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

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6篇:《口语交际•习作 一》教学设计

口语习作•习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2、方法与过程: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3、习作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及习作讲评)

一、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二、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三、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四、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评价。

1、要求认真听,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

2、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学习?

3、还有你认为不足的地方吗?

4、你觉得怎样修改比较好?

三、发放作文,予以评议。

1、学生读自己手中的作文,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看法。

2、可以是全篇作文,也可以是对某段某句的品评。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再誊写。

第7篇: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 一》导学案

口语交际·习作 一

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看课件: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D„„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三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上一篇:工程师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九江旅游产业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