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学情分析:
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策划与开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
教学目标:
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营造气氛激起热情
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
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
(生尽情的说一说。)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从各地风土人情入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策划方案展开活动
1.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实施“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结果。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教师提供联系地址: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分组讨论确定写信内容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
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
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
…………
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分别回忆这四部分的写法。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回忆书信写法
三、付预行动开始写信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自行修改完成初稿
(1)自行修改
(2)简单整理形成初稿
五小组合作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互相评议
2互相找出写作中的优点,发现不足。
3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六再行整理写成书信进行邮递
1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2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
3邮递出去。
【把策划的内容,以书信的形式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和他们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作业设计
写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对书信格式掌握情况,如果掌握得不好,要复习巩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口语交际习作八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个性格突出的人”、“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3、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流畅地表述自己的交流内容。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观看或阅读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2、学生汇报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二、分组交流,相互补充
1、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交流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讲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谈自己的感想。认真听别人的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3、学会倾听作好记录,形成表格式的读书笔记:
影视作品名称作品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的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深刻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真切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5、进行作品介绍各小组进行补充,评一评:取长补短。
三、全班交流,集体感受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参考话题:
影视作品:
⑴ 关于毛泽东的影视片:
《开国大典》、《大决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西安事变》、《四渡赤水》、《开国大典》、《重庆谈判》、《毛泽东的故事》《中国命运的决战》、《大战宁沪杭》、《肝胆相照》、《西藏风云》、《走出西柏坡》、《毛泽东与斯诺》、⑵ 革命领袖:
《秋收起义》、《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丰碑》、《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
⑶ 英雄人物:
《老山界》、《挥手之间》、《谁是最可爱的人》、《抗日名将左权》、《林则徐》、《莫斯科保卫战》。
四、拓展交流,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统一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课时习作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习作的方法。今天,我们从习作提供的几个角度,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中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明确要求
1、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⑴ 师生共同回忆记忆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
⑵ 要将场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2、介绍一本书或一部影视作品,也可以向别人推荐一篇文章:
自读习作要求的介绍,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用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⑴ 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到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
⑵ 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三、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四、评改赏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延伸:自己动手写写诗。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教材都编有儿童诗这个内容,儿童诗生活气息浓郁,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琅琅上口,表现了孩子们缤纷多彩的快乐生活,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喜爱。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其中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展现了儿童多彩而纯真的童年生活。儿童诗情、趣、妙一体,蕴涵着无限魅力,能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共鸣和快乐,在此基础上,进行进行习作延伸——学写儿童诗,是走进生活,有感而发的创作。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本中、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儿童诗歌,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小学高部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更为广阔,语言表达技巧趋于纯熟,更能在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创作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总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儿童诗就是表达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本设计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从内容入手,以内容决定形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童言,抒童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依据主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游戏激趣,创设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在欣赏与评价中提高写诗的兴趣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抒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一个装有柠檬、树叶、水的“魔法袋”。
2、多媒体课件。
3、原创儿童诗《启程》。
【教学过程】
一、儿童诗歌赏析
1.同学们,平时爱听歌吗? 有音乐的生活是诗意的,现在来听听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会唱的一起来唱。(幻灯片播放音乐视频《种太阳》)2.交流:谈听歌感受和儿童诗的特点?
(学生汇报,预设:富有想象力,充满童真童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押韵……
随机板书:有趣 想象 动听)
3.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颗星星,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写儿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儿童歌入手,学生颇有趣味地跟唱为诗歌创作课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开讲氛围,学生在畅谈儿童诗的特点:生动形象,语言精练,富有情趣,富有想象,音韵美等,为创作做了铺垫。】
二、游戏激趣,启发想象
(一)、设置情境:走进儿童诗的王国,你会有意想不到的邂逅——看,我这里有一个神奇的魔法袋,里面装着满满的诗歌。
谁愿意来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摸出一首诗歌来? 预设: 1.树叶:
(1)这可不是普通的树叶。
在诗人雪野眼里,它是大树的绿耳朵;在诗人法尔哈季的眼里,它是夜晚托着星星的小手掌;在老师我的眼里,它是夏天知了歌唱的舞台。(课件出示)
在你眼里,它又是什么呢?
(2)小结:一串普通的树叶,因为有了想象,变得神奇。2.水:
(1)这不是自来水,也不是矿泉水。这是清晨我在日本诗人金子美玲的诗歌园子里收集到的——嘘,它是花儿的眼泪。
(课件出示:花儿的眼泪 金子美玲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偷偷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他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2)请你轻声读一读。
这首诗歌美在哪?(3)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
(4)小结:多点观察,多点想象,无色无味的水就荡漾着动人的情趣。3.柠檬:
(1)生活不只是酸酸甜甜,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一个有梦想的柠檬。(课件出示:柠 檬 畑地良子
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薄薄地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薄薄地切一切/滚出 来好多个车轮/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车轮,车轮,车轮/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2)请你读一读。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让我们带着对梦想和远方的憧憬,齐读诗歌。
(二)、总结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诗,只要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颗敢于想象的大脑。寻常可见的事物,点缀上我们的奇思妙想,就增添无限诗情画意。【设计意图:“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为突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游戏,通过从“魔法袋”中摸出“树叶,水,柠檬”,随之出示对应的诗歌,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体会诗歌源于生活,在欣赏中激发想象,活跃思维,为后面发挥想象垫下基础。】
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设置情境:老师的魔法袋不仅装着诗歌,还装着声音,让我们来听听。1.播放音效1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画面? 2.播放音效2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3、拓展:大自然的声音非常奇妙,想想看,我的魔法袋里还会装着哪些声音?
4.小结:
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只有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人才能捕捉到这么丰富美好的声音和景象,如诗如画般赏心悦耳。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最是能调动孩子最童真的想象。两个音效有深浅之分,音效1指向很清晰,鸟叫声,学生由此展开想象鸟儿的话语和意境;音效2则是不同人听出不同的声音,可以是风声,风吹树叶的声音,海浪声等等。同一个音效,不同的孩子听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儿童的特点,个性鲜明。接着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充分调动生活体验,拓展开来。】
四、仿例说诗
过渡:童言童语是诗歌最本真的美。让我们都来说诗吧。
1、出示句式:
A:嘘——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B:我听到了。
A: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B:我听到了知了在树上卖力地歌唱。
2、同桌合作,练习说话。
3、小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那么把我们刚才每个人说的串连起来,就是一首美妙的诗歌了,题目就叫“大自然的声音”:自然的声音多奇妙啊,你听……
(预设:小溪在“哗啦哗啦”唱着歌儿,燕子带来了春的信息,大树爷爷在讲故事,睡着的春雷在打呼噜……)
【设计意图:在浅显的口头说诗中,唤起对写诗的兴趣。学生能够口头创作简单的儿童诗,在语言实践训练中,不但有效地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话”语言的训练,体验到写诗是不难的。同时在引导和点拨 中对学生进行写诗方法的启迪和语言美的熏陶,使学生树立了信心,自然而然地进入接下来的创作情境。】
五、放飞诗意,童言流淌
1.过渡: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大自然无奇不有,让我们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
指导选材: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成为我们写诗的题材,你最想实现的愿望,一个普通的苹果,熟悉的圆规,那枝盛开在春风中的桃花,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以及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用美妙的语言把你的奇思妙想写成一首诗吧!
3.(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选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把优秀的诗作用手机拍下,传到QQ上,以待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指导自选题材,自由发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限制。轻柔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写诗的情境之中。手机拍照,上传QQ,是利用网络信息化工具,在没有实物投影仪的情况下,实现学生作品的展示。】
六、吟诵诗作,评价欣赏
1.在QQ中展示学生创作的诗歌,学生自读,再评评好不好,哪些字、词、句最美妙。引导孩子从字、词、标点、修辞手法、朗读时的感受等方面进行评议和修改,尽量把诗句修改得生动有趣。
2、通过朗读,学生自主评议。(还可以让小诗人谈谈创作的灵感。)
3、小组内互相欣赏,互相修改作品。
4、小组推荐作品上台来展示,品读欣赏。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评价欣赏。安排导扶放的三段式指导程序,把写诗评诗赏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配乐朗诵会进一步巩固理解“什么是好诗”,学会与别人交流自己的习作,还可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在欣赏与评价中提高写诗的兴趣与能力。】
七、总结,寄望
1.怪不得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一颗童心,无限想象,写不完的诗意人生。一首自创的儿童诗《启程》和大家分享,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开放诗意的人生之花。
2.师生共读(配乐):
启程
作者:陈淑玲
从今天起 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开垦诗的心田 种下梦的种子
叫醒沉睡的旅程,妙不可言
三月的杏雨如期而至 赴一场花开的画展 邀蝴蝶,约蜜蜂 访一访山中好友
穿过夏日的浓阴 邂逅一棵不可思议的树
会飞的叶子
捎一个光阴的故事到远方
翻开行走的日记 多情的宋词还在浅吟低唱 风记得每朵花的香味 那是不褪色的童年
洗净积垢的雪地上 好奇的眼睛一闪一闪眨巴着 热情的梧桐捧来一片月光 别忘了夹在诗集里
诗
是每个人心中流淌的 最自然的声音……
七、拓展
课外搜寻一些儿童诗读一读,写写不同的儿童诗。推荐金波、圣野、雪野、金子美玲等儿童诗人的诗作。
八、板书
学写儿童诗
有趣 想象 动听
【教学反思】
诗歌的特点很多,而儿童诗是诗歌大国里最自由的体裁,童言童语最不该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个人认为,儿童诗可以是俏丽的,可以是风趣的,也可以是朴实的,是直白的,只要是写出了孩子最本真的体会,即使是天马行空,脱离轨迹也是一种怪诞之美。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充满了幻想,可以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儿童诗就顺应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儿童诗是孩子们和世界的直接对话!因此,我这节儿童诗创作课的设计是从内容入手,激发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写诗的快乐。
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过多的教化诗歌的特点,而是在赏读中、在想象中、在评价中去引导感受诗的美,这美在于丰富的想象、生动的修辞中体现,学生不必记背“公式”,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就领悟了写诗的方法。
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好奇是他们最鲜明的特点。我一开始便抓住儿童诗至关重要的“想象”这一心理因素,设计了在“魔法袋”中摸诗的游戏,看到孩子们不甘示弱高举的小手,听到一声声惊讶的欢呼和欢笑,捕捉到一双双闪着惊奇的眼睛,我知道,他们被吸引到诗的王国了。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一环节中,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充分调动了思维的活跃性,水到渠成地进入到创作的情境。整个课程结构严谨,环环 相扣,步步递进,形成了一个学生心理与语言循序发展的链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脚步在节节提升,却没有感到攀登得吃力,他们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之中。
教学后,明显地发现了这个还需改进的地方:在针对一个班级中学生程度的差异性,力求达到每个学生都想学、都能学、都能写的目标,这一环节还应该由浅入深,分层次设计了两个创作模式:仿写和自由创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中,发挥积极性。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口语交际)
2017.3.1 最新版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
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2017.3.1 最新版
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2017.3.1 最新版
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2017.3.1 最新版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小组交流,教师巡视。)2.全班交流。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2017.3.1 最新版
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1)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017.3.1 最新版
经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执教
泸州市广营路小学
王强
教材简析: 《打电话》是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第三课。本课源于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由文字、插图、“小贴士”三部分内容组成。文字表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位于课题之下,目的是链接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思考,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第二部分位于插图之下,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进行言语实践,给教学提供典型、生动,由易到难的交际语境。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打电话的情景。图旁配有画外音,呈现李中与张阳妈妈打电话时的两组对话。对话内容清楚明白、文明有礼,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和依据。“小贴士”部分提醒学生在打电话这一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示了本课的目标指向,指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帮忙改错、实践演练等方法,逐步做到给别人打电话时有礼貌,能先介绍自己。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没听清时,能主动要求对方重复。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本领,学会打电话,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打电话的小秘诀,习得打电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让学生合作再现交际情境,并在交际中灵活运用习得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在激励中规范
(一)借助谜语规范“听得耐心”
1.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猜谜语。今天,不光要看谁最能猜,还要比谁最会听,看谁听得最有耐心。谜面还没有听完的时候,如果你已经知道答案了,请把答案藏在肚子里,等我说完了,再举手。
2.谜面: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3.点评倾听,激励规范:你看,刚才老师说的时候,这位小朋听得最认真、最有耐心,知道老师说完才举手,这样的小朋友是最会倾听的。老师发给他一个金耳朵奖。今天,能像他一样倾听的孩子都能得到这个奖。
(二)借助谜语规范“说得清楚”
1.师:哪位小朋友能像老师一样出一个谜面,请小朋友猜?其他小朋友,比比谁最会倾听。
2.学生讲述,教师点评:这位小朋友说话清清楚楚,让所有小朋友都听明白了。老师奖发他一个金话筒奖。能像他一样说话的小朋友都能得这个奖。
(三)借助谜语,引出课题
1.出示谜面,全班齐读:经常丁零零,没鼻没眼睛,一耳带一嘴,边说又边听。
2.揭示谜底,引出课题:谜底是——电话。会打电话吗?会打的请举手。其实,打电话的过程中还藏着小秘诀呢!板贴:打电话。
二、创设情境,在发现中习得
(一)观察对话,发现打电话小秘诀
1.创设生活情境:瞧,电话响了。(教师指讲台上电话机,课件播放电话铃声)
2.出示插图,播放录音:原来李中与张阳妈妈打电话呢。听听他们打电话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探究,发现方法。
预设一:说话要有礼貌。
(1)自主发现:从哪里发现他们很有礼貌?板贴:有礼貌,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好、再见、请。
(2)复习链接:还记得前一次口语交际课学过的礼貌用语吗?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请人帮忙》一课的礼貌用语)
(3)小结:看!礼貌用语不仅用在请人帮忙时,还可以用在打电话中呢!
预设二:要先说自己是谁。
(1)自主发现:看看泡泡中李中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板贴:介绍自己。
(2)小结:介绍自己不仅要说名字,还要介绍身份。板书:名字、身份。
(3)尝试介绍自己:你们会介绍自己吗?如果你想找好朋友,他爸爸接电话,你怎么介绍自己?如果是他自己接电话呢?
(4)拓展延伸:你还想给谁打电话?怎样介绍自己?
(二)帮忙改错,理解打电话小秘诀
1.创设故事情境:电话铃又响了!这回是谁打来电话呢?(播放课件绘本)
小熊:喂,大懒猪!
小猪:哼!
小熊:明天上午八点一起去学校踢球好吗?
小猪:好吧!
小熊挂断电话,小猪一脸生气。
2.自主发现问题:帮帮小熊,他打电话有什么问题?
3.师生互动,情景模拟:现在老师就是小猪,谁来做小熊再打一个电话给小猪?(教师与学生各拿一个电话机打电话)
4.学生自主评价:关注有没有做到“有礼貌” “介绍自己”两个小秘诀。
(三)接听电话,掌握听电话小秘诀
1.创设生活情境:电话铃又响了,谁来接电话?(教师指讲台上电话机)
2.接听电话:让一位预先排练好的学生接电话,跟课件中的叔叔对话。(播放课件、录音)
生:喂,您好!请问您找谁?
叔叔:小朋友,你好。请问你爸爸在吗?
生:叔叔,我爸爸不在。请问您有事吗?
叔叔:请你转告你爸爸,回来后让他给我回个电话,我叫周若愚。
生:叔叔,我没听清您的名字。您能再说一遍吗?
叔叔:我叫周若愚。
生:好的,叔叔,我知道了,我会转告爸爸的。
叔叔:谢谢你,小朋友,再见!
生:叔叔,再见!
3.发现秘诀:这回你发现了什么小秘诀?
4.小结秘诀:是啊!打电话时,我们要注意礼貌,先要介绍自己,还要注意听明白;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板贴:听明白。板书:没听清,请重复。
5.实践演练。创设情境:有一个阿姨打电话找妈妈明天去逛街,但妈妈不在家。(老师扮演阿姨,和学生互动打电话)
6.儿歌小结:打电话
拍手歌
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要拨对。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我是谁。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在心。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先教师带领读,再拍手齐读一遍)
三、链接生活,在合作中交际
(一)挑战任务认领
原来,打电话有这么多学问啊!现在,你能打好电话了吗?愿意接受挑战吗?那就来接受挑战任务吧!请每组同桌来抽取一个任务条。
(二)挑战任务条内容
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2.想问同桌借一本书。
3.感冒发烧了,打电话给老师请假。4.好朋友生日到了,打电话祝贺他。
(三)合作表演
同桌自主合作,根据任务条内容打电话。
(四)展示表演
请一组同桌上台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等会儿请你来评一评。
(五)互动评价
出示评价表,互动评价:根据这份评价表,谁来评价他们的表现?
(再请两组同桌上台表演,表演后根据评价表与台下观众进行互动评价)
(六)同桌互评
同桌两人分别根据对方表现,填写评价表,交流评价意见。
四、总结延伸,在生活中内化
(一)真实挑战
现在,老师想邀请一个小朋友,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这节课上的出色表现。谁愿意?
(二)互动点评
(三)小结延伸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礼貌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片真心的问候,一份暖暖的心意吧!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借助动作把游戏规则表达的有条理,并能主动地邀请小伙伴参与游戏。
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师:同学们,昨天活动课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观察,交流表达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生:畅所欲言(游戏)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师:指导观察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 生:略(邀请者和参与者的要求)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生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生:……
设计意图: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感受,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 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生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3:生1: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西瓜、土豆、苹果、橘子。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生2: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续玩吧!生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生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生: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生: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师: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的玩法。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电话时表达清晰明了,说话时态度大方得体。
难点:用普通话沟通,把自己要说的话说清楚,懂礼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电话。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你们是怎样打电话的?有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同学上台表演,教师点评)
二、了解电话
1.关于电话外形。出示电话演变的相关图片,简单地介绍电话外形的特点。电话有不同的颜色、大小、按键,但是电话都有相同的部分,比如听筒、话筒等。
2.了解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2.画画我脑海中的电话。
三、学习打电话
1.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自由读泡泡中的对话。与你的同桌之间分角色演一演。
2.请两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
3.打电话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说话热情,有礼貌,语言尽量简洁。
(2)电话接通后要先向对方问好,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结束时记得要说再见。
(3)大方自信,说普通话,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四、试一试
1.创设情境。指名同学上台表演情景。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表演完毕指名点评。
2.选一个场景和同桌相互练习。
3.补充要点:别人没有听清的时候要耐心地重复一遍,切忌用不耐烦的语气。
五、情景示例及小结
1.情景示例:到同学家里玩,同学的爸妈留你吃饭,你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情景演练:
小明:“喂,爸爸,我是小明。”
爸爸:“小明啊,怎么啦?”
小明:“爸爸,我在鹏鹏家玩儿,鹏鹏的爸妈让我留下来吃饭,我一会儿吃完饭就回家,告诉您一声。”
爸爸:“好的,吃完饭早点回来,别玩太晚。”
小明:“好的爸爸,再见。”
爸爸:“嗯,再见。”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步骤与要求。
[教学板书]
打电话
语言简洁明了
态度大方自信
说话礼貌文明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讲述留在心中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独特的一面。(重点)
2、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乐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3、根据口语交际的情况进行习作。(难点)
4、通过小组交流,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描写人物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出示课件)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后来,闰土的形象又有那些变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印象逐渐加深,这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中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中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中的印象》 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1、围绕“留在心中的印象”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以及相处中发生的事情,和你对他印象的变化。
2、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乐于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自学、交流、检测
1、出示自学指导1,确定交流对象。(5分钟)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等)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小组内交流,畅所欲言。
检测:指名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说说心中印象最深的人。
教师指导:按照朋友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介绍与朋友第一次相见时的情景。
2、出示自学指导2(5分钟)
后来你们在相处中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注意把事情讲得清楚、具体)
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小组内交流,相互评议。
检测:朋友给你的印象有变化吗?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指导: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讲清楚。
四、小结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不断结识许多新朋友,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去面对,每一位新朋友都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老朋友。
第二课时
课前积累:(出示课件)
描写人物的词语
张牙舞爪
风度翩翩
前俯后仰
眉飞色舞
目不转睛
哑然失笑
披头散发
举止失措
学贯中西
舍己为人 宽宏大度
傅粉施朱
唠唠叨叨
愁眉苦脸
两袖清风 怒发冲冠
扶老携幼
面红耳赤
谈笑风生
虎背熊腰
喜笑颜开
落落大方
怒气冲天
冰清玉洁
废寝忘食
得意洋洋
浓眉大眼
奔走相告
唉声叹气
伶牙俐齿
高谈阔论
兴致勃勃
道貌岸然
婀娜多姿
心平气和
和蔼可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中大家介绍的自己的朋友吗?每一位朋友都是从相识到相知,期间也经历了许多欢笑和泪水。这节课我们就打开记忆的闸门,把朋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吧。
二、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1、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三、自学指导(出示课件)
1、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伙伴,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性格。
2、发挥想象,将发生在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四、教师指导:
1、指导选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你心中的他最多的特点是什么呢?抓住最突出的特点进行讲述,不要把有关他的一切都一一罗列,根据最突出的特点来命题,如:“一个最热心的人”“大嗓门的-----”等。
2、指导写事
我们积累了许多写事的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离不开叙事的六要素,大家可根据事情的经过,选择恰当的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五、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出示课件)
2、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互相修改并交流,圈出好词佳句,改出不
足之处。(出示课件)
4、取回自己的习作,读读改改,完善习作初稿。
六、小结
同学们,正如西塞图所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友谊,真诚待友。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吧——《朋友》。(出示课件)
七、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父母的爱》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本组教材“父母之爱”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倾听、表达、应对,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种口语交际教学精神,突显学生的交际能力。教材分析: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第六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让我们感受其中的深沉与宽广。学生的生活中,父母的爱,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此次口语交际的教材中,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三个典型事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最后是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促使父母正确教育孩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父母的爱”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同样的口语交际主题,在三年级下册中出现过。但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在认识及能力层面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更要学会辨析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能根据具体的事例,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坦诚地有礼貌地与父母沟通交流,委婉地建议父母改进方法,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之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能关注细节,进行细致描述,容易说大话空话;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另外由于“口语交际”教学相对薄弱,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也有待加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父爱母爱,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学习重难点:
1、让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课前准备:
1、准备“最感人故事奖”和“最佳口才奖”的奖状和小礼物。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课前板书课题:口语交际——父母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1、看父母和孩子的照片
2、孩子们,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所学的内容,大家一起来读课题:口语交际—父母的爱。
二、阅读课文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1、默读并思考课文的三个小故事。
过渡:是啊!父母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每一位父母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爱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110页,默读课文里的这三个小故事,并且想一想:
故事一:妈妈很爱刘明明,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连书包都是妈妈帮着整理。有一次,妈妈出差,几天不在家。刘明明上学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故事二:冯刚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考试结束,是他最害怕的时候,因为少不了又要被爸爸训斥。爸爸每次骂完他,总是说:“我爱你,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你。” 故事三:李路杰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喜欢动手试一试。有一次,李路杰把家里的电话拆了,却再也装不好了。爸爸知道了,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的说:“既然你能拆开,就一定能把它装起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李路杰终于把电话机装好了。
A、你是否同意以上父母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B、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具体的好的建议来提醒他们?
C、你认为这三位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吗?这分别是一种怎样的爱呢?
2、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3、代表上台,全班交流。
第一个故事:妈妈不能溺爱包办,应该让刘明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第二个故事:冯刚的爸爸过于严厉,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多多鼓励,多多理解他,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第三个故事:李路杰由于有爸爸的鼓励和支持,所以才能成功地把电话机装好了。
小结:在我们以后的成长路上,当我们遇到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父母应该给我们多一点鼓励和支持,给我们勇气和信心;当我们骄傲自满,粗心大意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给我们适当的提醒和批评。
4、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孩子们,假如以后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出现这些情况,对你过于严厉、过于宠爱、过于放任不管,或者也有其他做的不太妥当的地方,你可以怎么做?你应该怎样跟爸爸妈妈说呢?
三、真情直播间,给同学们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过渡:世界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他们爱的方式各不相同。
1、真情直播间: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并说说通过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如何看待你父母的这种做法?
2、谁愿意上台来分享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看父母的爱的视频。
2、总结:孩子们,父母从你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他便用温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你们;从你们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每一件事都成为他们心中最大的骄傲!因为他们是如此的爱你们!所以„„所以当他们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当他们啰啰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当他们梳头时,手开始不停的颤抖,请不要催促他们!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的走,就像„„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极其平凡却又深厚的感情都在他们和我们的心里陪伴我们走过一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开心作业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真诚有礼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3、请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板书: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
溺爱包办
生活自理
过于严厉
宽容理解
鼓励支持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3、写字板若干。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
(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共同点:
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⑴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⑵ 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己──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
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⑴ 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⑵ 评一评:
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
(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06-24
口语交际三(人教实验版六年级教学设计)06-1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范文11-1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06-09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半期总结05-2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10-09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2-13
位置(一)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1-0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