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共10篇)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1

口语交际六

教学目标:

1、明确交际的内容,说出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以及好的中的见闻、趣事。

2、学会倾听,并能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3、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

教学难点:

进行有序的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乡村生活的图片、资料

2、师选取几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交际的话题

1、师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六单元四篇文章向我们展示的田园风光。

2、师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关图片,问这一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哪儿的风景?哪个小导游能用优美的语言说说我们的乡村?

二、组内交流,师生互动 茅草小学任寿章

1、根据图片,讨论可从哪些方面介绍乡村?

田园风光乡村生活风物特产、、、、、、二、小组内进行交流,选说得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师点拨

各位小记者在交流时,可以借用书中学到的优美语句,进行有序表达,一定要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提供交流的平台。

1、个小组代表交流,师生进行评价。

2、听别人交流的同时,每人至少能边听边画一幅简笔画,并进行展示。

3、对家乡的未来进行畅想。

五、歌声中结束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2

一、口语交际教材话语模式分析

编者的言语行为, 简言之就是对文字、文本的选择和组织。“各类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由各类言语行为行事意图和完成该意图的必备要素构成”。[2]也就是说, 对于“人教版”口语交际教材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的结构分析, 我们应该立足于教材为何呈现“该式样而非其他”的构成条件和教材编者的意图进行思考和研究。

(一) 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

语文概念的最初来源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语文教育书简》)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存在直接确证语文的工具性认识。口语和书面语作为语文两种交际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得最为广泛的, 无疑是口语表达。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应变性等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培养语文思维和能力。当然, 其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外部表现出来的文字 (符号) 本身, 更是其中的内涵, 所以其工具性从形式和内容上并未否定与人文性共生, 这就为口语交际的忠实和口语交际教材的出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 社会环境的外在触发

在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 口语的沟通、交流作用会显得越来越大, 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对所有成员的必然要求, 并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生活能力。语文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教材、考试制度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不甚如意的语文学科教学效果, 引起一部分人迫切需要改变现状, 而这部分人的行为逐步影响到社会各界。

基于此, 研究者们不断对语文学科进行认知和反思, 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本土语文学科进行有效建构。世纪之交的在语文教育史上罕见的语文大讨论, 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上日程, 并逐步形成了现今的比较科学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其将原来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 并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三) 教材编者的“科学”追求

编者的话语模式是在其言语行为意图的本质、核心体现。我们能够从编者的话语模式中分析得到其行为意图。编者根据现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尽可能地再次科学地建构口语交际体系, 并通过教材的形式展现出来。

首先凸显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为口语交际教学设定板块, 提出相应的教学点。除了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联系”板块中的讨论部分之外, 还特设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板块。不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者独立与否, 板块设置从形式上突出口语交际的地位, 有效地展现了其复杂性以及与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其次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师生因素, 以生活实际出发, 并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 对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进行区分和侧重;针对口语交际的临场性等特殊性质, 教材编者专门设置情境材料进行引导。此外, 编者还以一种诗画的语言对口语交际教材进行阐释, 立足于一种高层次的精妙优美的口语能力的追求。

二、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弊端分析

(一) 社会条件的不成熟

该版口语交际教材的成形建立在不成熟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 甚至于后来的新版教材也是如此。而这些因素直接指向口语交际教材和教学的弊端, 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的现状, 必须先明晰这些不成熟的社会条件, 并进行针对性地改变。

1.科学的口语交际体系的缺失。

我们只是不断零散地明晰了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概念、原则等内容, 而对口语交际体系、概念的多元化解读, 一定程度上对本质和权威的消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于口语交际的进一步阐释, 无法否定课程标准制定者想运用概括性话语进行演绎而使之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还有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 即口语交际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 深究每个学段甚至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时, 其背后的理论基石和科学依据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2.应试教育枷锁的存在。

现代教育仍出现在应试教育枷锁的束缚之下, 现存的研究无法强有力地提供口语能力与语文能力之间必然关系的有效佐证, 这些都无法让编者和一线教师承担口语交际教学任务下的“损失”。在此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更容易陷入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 从而导致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题下更明显地呈现其附属性质, 成为显性语文教学内容形式上的附庸。

(二) 编者立场的“大一统”

随着社会发展变革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提出, 新课标对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倾斜以及语文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视, 在科学的口语交际体系缺失的情况下, 编者只好尽可能地以“科学的”方式按照编者思路来构建理想中的教材体系, 其本质只是在形式上转变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态度, 只是意味着对口语交际教学做出的一些浅层次思考。

1.口语交际教材的宏观定位。

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大部分人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然而在教材的设置过程中, 口语交际理论上并未成为真正的独立板块, 其地位的提高没有收到实际效果。更为明显的是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题模块的标题定位和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综合性学习是对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特点的概说或是凸显, 那么对于其标题的前后位置是无须调换变动的;如果其三者作为统一体存在, 这又与《教师用书》中《致老师们》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矛盾, “对‘综合性’的理解有两个观点, 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 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 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3]

2.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重组。

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重组即对话题内容的选择和组合, 直接体现了编者个人话语模式。要实现口语交际的真实意义, 必须让它“处在具体的社会和语感实践中, 事实上, 在这些社会和话语实践中不断转换。”[4]本质上讲,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因其真实性、情境场、信息反馈和评价等方面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的效果和标准, 只能算是对口语交际的模拟活动。如果以口语交际的高标准进行参照, 其内容特别是口语交际的方式上和过程中的对独立人格、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渗透的考量相对较少。从口语交际教材的横向分布来看, 练习活动类型大致分为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和议论类, 从对其活动内容的统计和分析上看[5], 立足于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 多呈现出“说话”性质, 而非“交际”性质;从纵向上看,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整体上参照, 每个学段有相应的目标指向和侧重, 而针对口语交际教材的微观分析, 教材内容和分布层级性和递进性因素是不明显的。在课堂教学的交际场上, 其交际内容缺乏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编者的个人视角上看, 综合性学习的定位立足于对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贴近师生”的生活性、临场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弱化趋向。

3.口语交际教材的话语风格。

书面语相对于口语而言, 是原理社会实践和话语实践的。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内容的书面语体表达, 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口语的表达习惯而形成冲突。编者的目的想要从文学性和审美性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熏陶来达到更高层次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话, 其教材编写的层级和梯度也是需要考虑的。“比较我们的教材, 其语法系统, 虽然多年以来有所创建, 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点是关于口语方面的”, “口语体系和书面语体系各自的作用并没有引起重视”。[6]在大环境下缺少对书面语和口语在教材中运用的思考, 书面语体系对隶属口语体系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指导意义仍然有待研究。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概念、术语的表达方式运用。“争取说的入情入理, 使人信服”“以下活动,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 灵活展开”“题目自拟, 要求图文并茂”“把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要求讲得生动感人”等等,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都无法真切地把握这些大而空的概念, 这好比“同学发表意见时要相互尊重”“试着与同学们交流”、“听的同学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与“安静几分钟以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搜集他或她的想法”“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均等。当轮到其他成员发言时请保持友好、礼貌并认真听取他的意见”的效果对比分析, 不仅仅能够让参与者明白这是一个过程, 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注意点是什么, 针对什么问题, 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三、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现状对策

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现状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一个科学整体有效的口语交际体系建构, 包括对口语交际体系本身进行细致研究和清算之外, 同时需要对在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下的师生情况的实验和研究以及后期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的定位和研究。有了这个科学的体系, 教材的制定和编写才有一个稳固科学的基础, 才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应试教育体制进行突破。其二是编者对个人话语模式的限制。他必须与体系研究者、课标制定者、教师、学生各层级之间有细致密切的沟通、交接, 这样才能从形式上达到口语交际教材的科学标准。

摘要: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本文转换前人的研究角度, 拟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9月第1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内容设计入手, 针对教材编者的话语模式进行切入, 对教材呈现的原因和编者意图进行适当分析, 指出现存“人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存在的弊端, 以期能够改变思考方式和研究思路, 有效地解决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现存问题。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材,话语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悦娥, 沈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 .

[2]许彩云.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4) .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4]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导论[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79) .

[5]胡寅.现行“苏、人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1.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3

【摘要】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sup】[1]【/sup】在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界限,意味着理解和学习能力的界限。因此,在低年级学生中,口语交际教学无疑是重要的部分。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竞争增强,沟通频繁,交际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sup】[2]【/sup】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将展开讨论。

【关键词】口语交际;交际情境;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97-01

智力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不同文化条件下判断智力行为的标准不同,但相同的智力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则是相同的。智力不但与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条件有关,而且也与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关。【sup】[3]【/sup】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

1 练交际能力于课堂

1.1 巧用图画,再现情境: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第二卷中提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sup】[4]【/sup】而无疑,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如教《夏夜多美》这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想想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同学们看着生动的画面,纷纷举手发言。形象的画面让他们倍感兴趣,小朋友也不难理解夏夜的“美”了。

1.2 实物陈设,演示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興趣火花给熄灭。而实物展现,则能最快吸引学生的眼球。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例如教学《小兔运南瓜》时,我假装气喘吁吁地搬着南瓜进来。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后,让大家想想如何搬运南瓜才不费力。分小组讨论,选择办法最好的组来完成“送南瓜回家”的“光荣使命”。为了能获此殊荣,同学们讨论得更欢了,达到了锻炼效果。

1.3 师生共演,进入情境: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sup】[5]【/sup】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教学《坐井观天》时,我扮演青蛙,同学们扮演小鸟。我入情朗读,读活了故事;大伙生动表演,演活了故事。通过表演,学生们很快融入故事,仿佛变成了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外面的世界真大啊!小鸟说得对,我真应该出来看看!”

1.4 组织活动,体验情境:孩子们最常说的字是“玩”,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不妨多组织适合孩子们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有趣的游戏》的教学让我深有体会。我让孩子们分组做有趣的游戏,当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打断他们并提出要求,只有把游戏说得有趣,才可以继续玩。在游戏的驱动下,孩子们变得能说会道,表现得很有急智,大胆创新。

2 践交际本领于生活

2.1 在学校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学生在校时间至少有6小时,在这段时间,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让学生出谋划策,口头协商;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不明白的问题和我交流,获取知识。口语交际隐身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此时我们最好的角色就是——倾听者、引导者,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

2.2 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每一个孩子在家庭的餐桌上,都是出色的演讲家。无论性格多么内向的孩子,在面对亲人时,都会展现童真的一面,打开话匣子。而在教室里,这一点却很难做到!因此,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亲听,并把过程录音下来。然后每周评出“交际能手”,在班级“展播”。如此尝试之后,我发现,交际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参考文献

[1] 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

[3] 斯腾伯格著,俞晓琳、吴国宏译.《超越IQ》.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卢梭著.《爱弥儿》.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4

教学目标

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抓住场景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时数:3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去收集其他一些异域风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本组课文让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你还想了解其他一些异域风情吗?我们本节课就把你课前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去收集其他一些异域风情介绍给大家。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聊聊热门话题”)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可以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

(2)可以是学校、舰艇、社区中人们关注的事情。

(3)还可以是好人好事好风尚,可以是不良倾向新闻题等。

三、分小组讨论

1.按课前设计表格让学生分类(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填写各自最感兴趣最想说的话题,把话题相同者组合成一个个小组进行讨论,2.提出要求:

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对听的同学要求认真倾听,抓住要点,听后表明自己的看法

4.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讲述时教师要指导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5.评出最佳演讲者。

第二课时(习作)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也是一次不限定习作内容的自主、自由习作。今天的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的介绍,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本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新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

要求:把本学期的一些写作表达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去。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鼓励学生在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点新意。

四、指导写法

1.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2.个别学困生当面指导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5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通过讲名人故事、听名人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孩子听、说能力和搜集有关资料的能力,并在了解名人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品质。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与本次教学活动有关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与本次教学活动有关的名人故事。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提出任务:昨天,谭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谁能复述一下任务的内容?

2、指名回答。

二、明确要求,准备讲述。

1、互相交流:同学们都搜集了谁的故事呢?(爱迪生、达芬奇、周恩来……)

2、交流图片:

(1)孔子(2)袁隆平(3)爱迪生(4)丁肇中(5)比尔盖茨(6)霍金

3、教师引导:张海迪阿姨是陈老师心中的一个英雄。陈老师是读着张海迪阿姨的故事长大的,她的的故事影响很多很多人,今天陈老师把她隆重的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 在师生的对话中,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动情的话语,和适宜的肢体语言激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海迪 五岁时患脊髓血管瘤医生就宣判了,她的命运。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可是坚强的张海迪。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学拼音,学查字典,学汉字。全靠着自己。学完了小学、中学、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惊讶,看到了感动。

4、过渡:这是谭老师搜集的名人的资料,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熟悉的,有的虽然已经逝去,但是他们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名人故事会,一起来讲一讲名人的故事,好吗?

5、提出要求:请大家一起来出谋献策,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听众,使我们的故事会开的圆满成功?

6、教师强调课件出示: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7、(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话

(2)课件出示:这么长的话,有些记不住,陈老师将它概括为:

一、倾听

二、请教

三、商讨

(3)学生读:记住这四个词吗?

一(倾听)二(请教)三(商讨)

8、请一位学生示范讲故事。

(1)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步: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吗?

(2)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与同学商讨吗?

三、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的故事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讲故 事的同学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同学。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听完后有礼貌的提出你没有听明白的地方或是提出你的不同的意见与同学商讨。听明白了吗?现在,谭老师宣布“走进名人,了解名人”故事会正式开始。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加一部分的小组的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设计意图】为个体创设一个表达的平台,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个体的表现情况予以指导、评论,达到共识,提高全班同学的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全班交流,规范语言。

1、全班交流:邀请这些故事大王们为全班同学讲讲故事,好不好啊?

2、学生上台讲故事,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讲故事前:请大家认真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同学讲故事。

(2)精彩的故事讲完了,你觉得在刚才的讲述中,这位同学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呢

(3)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能让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更精彩吗?

【设计意图】 作为中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说话,还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惑。本节课,为了加强有效的多向互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示范明确要领,运用生生、师生、群体互动等丰富的形式,促使全员参与,并在训练中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互动,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

3、学生交流:经过同学们的提醒,谁还愿意再来试一试!机会总是留给勇敢自信的孩子。

五、畅谈感想,学习品质。

1、教师提问:刚才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和“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有什么想法吗?我们可以从名人的身上学到什么呢?大家谈谈读完故事后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仅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从这些故事中悟出一定道理,获得的一些启示。

2、指名回答。

3、教师引导: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到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他们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像张海迪阿姨。播放张海迪的采访视频。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可能经历困难、坎坷、挫折,当大家感到伤心、难过、力不从心的时候,读一读名人的故事,想一想他们曾经的遭遇,学一学他们优秀品质,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从这些名人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设计意图】这些名人如浩海中的数颗星星,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发生过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为人处世,体现了他们之所以如此成功的智慧。让学生将名人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板书设计: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

3.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

能大方、流利地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最深的人,表现人物独特的一面 教学准备:

能够引起回忆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聊天回忆,引入话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出示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鲁迅的文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哪个手拿钢叉,用力向猹刺去,猹却从他胯下逃走的闰土。

回顾复习《少年闰土》:作者第一次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映像?闰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怎样变化、加深的? 指导看书

2.确立交流对象与线索:

A、初次见面时的印象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抽学生回答

B、相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

C、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归纳:初次见面——相处过程——印象变化

3、分组讨论,组内交流

A、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B、相互评议,改进完善。

c、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4、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提出汇报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全课总结。

1、刚才同学们都生动的讲诉了与别人第一次相见时的第一印象,把触动你们心灵的,令你们特别感动、难以忘记的“留在心里的印象”述说了出来。愿意把你今天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吗?

2、谁来说说你认为写人的文章怎样写才能写得生动? a.加入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 b.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c.加入一些好词句 d.开头结尾有新意 f.给文章取个好题目

论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7

一、口语交际教学尚未完善

遍历当下的小学教学现状, 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 课时作业比较多, 连学生仅有的课余时间都被兴趣班钢琴版所占用, 因此小学生没有自己的主导能力, 同时由于国家对于口语交际在考查科目中所占比例很少, 学校只注重学生语数外的教学, 因此学生对于相关的课程教学提不起相应的兴趣, 所以学生在口语交际这方面的能力锻炼的极少, 因此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都偏下, 造成学生除了语数外其他一无是处的窘境。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现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单一, 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关, 教学理念陈旧, 这些可以从平时的教学可以看出, 并且由于课本上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少,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照本宣科, 一掠而过, 造成学生对相应的口语交际的学习不够重视, 课堂中死气沉沉,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到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丧失对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 改革教学方式, 才能改善目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的现状。

由上面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短缺, 针对目前的现状, 我们应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应该立足于课本, 联系生活实际

口语交际应该立足于实际, 从生活出发, 学生锻炼口语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在生活中与人沟通时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口语交际不能脱离实际,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书本的基础上, 总结口语交际的经验,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交际知识。

例如, 学生在学习三顾茅庐的故事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其中相关的交际知识, 比如说刘备为啥能够赢得诸葛亮的欣赏, 同时刘备关羽他们各有啥样的性格特征, 各有啥缺陷, 假如学生在他们说话时应该用啥样的语气, 这样的说话方式是委婉还是直入主题的?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口语交际的精髓, 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口语交际知识.

第二、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表达

课堂的学习气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宽松的教学氛围利于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相应的提高很多,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锻炼环境,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并且鼓励一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鼓励的同时对学生的口语进行相应的指导, 提出相应的意见, 让学生能够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国外的实验证明通过鼓励, 学生的自信心对得到提高, 学习兴趣浓厚,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长,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鼓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第三, 家校结合, 扩大学生的口语交际场所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锻炼, 这要靠长期的训练, 因此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不同,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 这时候可以家长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上台演讲, 让他们通过课堂这个大舞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并且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融入到整个课堂中来。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比赛和演讲之类班级活动, 并且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 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前期相应的准备让学生能够进行辩论赛, 这个既调节了班级的气氛, 同时让学生能够锻炼到自己。

第四, 借助考试形式,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地位

考试是测试学生学习效果最好的途径, 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只有让口语交际融入到期末考试中去, 才能让学生对口语交际真正重视起来, 因此学校应该讲口语交际规划到最后学生的期末考评中来, 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在期末的考试中可以对口语交际的测评采用灵活的测验方式, 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结语:口语交际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教师, 我们不只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 更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 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90~91.

小学语文如何锻炼口语交际 篇8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蜜蜂会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锋利,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了《小熊住山洞》后,请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活动之后话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2、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

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西游记》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

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小李捡了同学的尺子,据为己有,别人索取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小李进行了批评,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NO.8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快乐。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六年级黎明(《小艺术家》)

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初一(3)班王加佳(《创新作文》初中版)

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五(2)班刘易(我的好友的女儿)

深圳市南头小学四二班何晔(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园网页)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师范学校附小六一班(电视栏目报道)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NO9—10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激发兴趣,进行习作指导。教学重点:

指导书信的格式。教学准备:

课件(出示信封和书信的格式。)教学过程: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

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介绍自己(略)

说出想法(略)

提出建议(详)

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同学生一道写作。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

(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

(4)学生个体的进步。

(5)书信的格式正确。

2.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组交流评改。

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

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

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

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笺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写信封并贴上邮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誊抄习作和寄信。)

五、总结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成长,收获美好幸福的明天!

NO.11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1.教师用课件展示本组四篇课文内容,并配以旁白: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台)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

西部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

(二)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1)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2)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请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古诗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互相激励和启发。

3.建议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4.安排时间让学生把喜欢的古诗或诗句摘抄到好词佳句本上。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趣味语文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最有趣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学生推荐的趣味语文故事。

5.师生共同推荐课前搜集的诗词名篇。喜欢的学生可诵读或者吟唱。

四、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精彩的名篇佳作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它们传递出来的情感,我们不禁流连往返。

西部,这片沃土,我们将会用更美的语言来赞美它,歌颂它!

人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篇10

1、夸夸身边执着追求的人;进行口语训练。

2、交流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展现身边人物风貌,突出人物执着的精神。教学重点:

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教学难点:

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教法:指导法。学法: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四、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

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四、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五、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5、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六、誊写作文。

总结:在进行人物介绍的口语交际时,首先要确定所要介绍的人,再选择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交流时要把事物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 口语交际习作

执着追求 敬佩之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两年基层工作经历下一篇:清华大学考博英语题型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