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 篇1

今天我刚上完第8册口语交际一:推荐或自我推荐。我参考了教参上的案例在提出班里同学谁适合担任班委这个问题之前让学生考虑我们班现在需要那些班委?

学生发言了,首先出炉的是“和平委员”,原因是开学这段时间课间疯打的不良风气又悄然抬头了。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发现确实需要这么一个管理者,但还在酝酿。但学生早想到我前头了,我甚是欣慰,他们更加有责任心了。学生随后的发言更是让我一直沉浸在感动、愉悦之中。“安慰委员、新闻主播、开心委员、开创者”这些我在以往任何一次班委推选上都不曾出现的职位在我们班闪亮登场了!说到设置新闻主播的缘由,孩子们侃侃而谈,“现在老师不是每天都让我们记录几条有价值的新闻吗,我建议让陈奕源当我们班的新闻主播。他既严肃而又不死板,还知道很多趣闻,语言活泼能将枯燥的新闻播得有滋有味!“这让我想起在湖南卫视看到的晚间新闻主播,确实与中央台的新闻相比,看了后让人轻松。”而“开创者”其实就是负责开门的同学的美称,原本我已安排了一个学生,而学生们这次多人推荐了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孩子。这个孩子性格内向,各方面表现一般,我曾多次寻找机会表扬锻炼他,希望他能变得大方自信一些,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说到选他的原因自然是他每天都来得最早,说到这我不觉一阵脸红,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由于我的高高在上没看到长期以来他的这一表现,也许长期以来他的自信也就总是差这么一点点的肯定。我当即采纳了学生的提议,并给了这名新增的“开创者”一个微笑,大家发言时他低垂的头此刻终于抬起来了!

一堂课下来,我想“以人为本”不就是这样吗?尊重学生的意愿其实更多的不是也尊重了自己吗?我感谢我真诚的学生们。

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 篇2

中央电视台由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它以“6天强化训练, 一天精彩表演”的形式, 实现了普通人上舞台表演的梦想。它的主要特点是创意新颖, 形式活泼, 人人互动, 气氛活跃。受“非常6+1”节目启发, 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它进行了改装和借用。

一、新闻播报

学生在八年级第一单元学习了《新闻两则》, 在了解了新闻这一题材后, 还应学会为新闻拟标题, 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并且学会写新闻。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 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则时效性强, 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新闻做播报准备。在每节语文课前都安排一名学生进行“新闻播报”。播报完毕后, 给1分钟时间让学生打腹稿或简单记录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评价, 再利用几分钟时间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即兴评论。评论的角度可以是这则新闻的内容, 也可以是这名学生站姿、表情、声调、语速、熟练程度等。教师进行1分钟评价。这个评价可以包括对新闻播报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发言学生的评价。这种口语交际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获得了信息。即兴评论的学生争取到了发言的机会, 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另外适当做一些记录, 培养了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整个口语交际的气氛轻松, 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对新闻文体的理解和掌握也逐渐加深。

二、课前朗读

朗读是最好的口语交际训练。上课铃声响了, 学生还沉寂在课间活动的气氛里, 打闹、说话、从书包里取文具的现象屡禁不止。我就安排语文科代表在上课铃响起时领读课文中的古诗词。每周读一首古诗词, 周一至周三要求学生能够熟读, 周四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周五能够默写, 并利用自习课时间检查。这样学生有了目标, 有了学习任务, 就会认真朗读, 既学习、巩固了古诗词, 又起到了大声朗读、背诵古诗词的作用, 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讲成语故事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 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由学生自己收集3个成语, 查出成语的意思, 上台脱稿讲解并将成语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把成语抄在摘抄本上, 每人自编一段包含这3个成语的话, 要求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 这段话要有明确的中心, 表达时语句要通顺连贯, 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讲成语的学生提前一天将准备好的内容拿给教师审阅, 以避免第二天有用错成语的现象发生。讲成语每天一个学生, 全班学生按座位顺序逐一上台, 一个学期下来, 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 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 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 都敢于登台, 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 随着了解的加深, 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时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 一学期下来, 学生也积累不少成语, 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口腔操游戏

在开学第一周时, 教师为学生整理一份绕口令的资料,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教师可利用几分钟时间来做这个口腔操游戏。让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或者随机点名, 让学生来进行绕口令接力, 若接不上或者接错, 就进行小小的惩罚。学生对此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都跃跃欲试。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提高了说话的兴趣。学生逐渐认识到口语表达的语言是传达信息的载体, “讲得清楚、连贯”是对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讲话者只有做到字字清晰, 对方听起来才能声声入耳。

五、自由议论

“新课标”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 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利用课文, 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春》一课中, 学生可以自由议论, 春美在哪里?自己在春天里有哪些活动?

教师也可根据训练要求从学生的知识、思想实际设计好话题, 并恰当地提出议论的问题和中心, 使学生有感而发, 有话可议;让学生听一个社会现象, 看一幅漫画后谈自己的看法;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典型事例, 让学生自由评论等。

六、争辩问题

教会学生在出现意见分歧时, 抓住问题的实质和矛盾的焦点展开论辩。辩论的一般格式是:先指出对方行为或言论错在哪里, 再说为什么错, 接着阐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提出改正意见和要求。开头语可以用:“我认为……”或“我的看法是……”, 规范辩论用语。教授《伤仲永》一文时, 就曾问学生:方仲永禀赋异常, 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原因究竟在谁的身上?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发言, 阐述自己的看法:有说在其父, 有说在其邻, 有说在其母, 有说在自己, 并都较详细的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课堂气氛就很活跃。

以上就是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非常6+1”中的“6”条策略, 那么“1”指什么呢?“1”就是在每学期的学期末, 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一次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参与率高的语文口语交际竞赛。鼓励学生参加,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能说会道, 口笔兼长, 是现代人才综合实力的两大基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质量。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教师应创造条件, 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增加说的信心, 满足说的欲望, 提高说的能力。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 让口语交际的学习过程, 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篇3

一、对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批判与反思

在交际中,口语作为交际主体表达意思的一种基本方式,无疑是最省力最直接的,但在实际交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口语对意思的传达是极为有限的。尽管人在进化过程中,有声语言的发展超越了人的视觉界限而意义非凡,但有声语言脱离肢体语言而单独进行培养和训练却是违反科学的。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多半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而进行的刻意口语表演,只注重口语对意义的表达而忽视肢体语言对意义的传导,是一种让交际情境严重失真的伪科学。而在交际情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交际环境的假设,而忽视人才是交际情境的主体,把交际重心放在口语意思的表达上,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们忽视了肢体语言对意思表达的作用。

目前,我国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学理性不强。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没有一个宏观的口语交际学理论来支撑,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杂乱,没有合理的教学梯度和教学序列,忽视交际知识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交流”一节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到“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我们很清楚的是:没有知识的技能只是僵化的技能,是很难实现迁移的,特别是适合情境的迁移。因此,现有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很贫乏,大多课例的训l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除去“礼貌原则”外很多课例的设置基本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真实性不够。没有立足于生活中“我”的真实性,很多口语交际教学课是以动物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的,先把动物的世界假设成和人_样的世界,再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中的交际角色,这是假设中的假设,没有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猫和老鼠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吃与被吃的可能,而没有交际对话的可能。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际,虽然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体现了学生的童真,但口语交际是训练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动物之间的交际能力,过多的动物角色扮演会造成生活角色的混乱,给学生社会角色还原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口语交际情境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某种角色(或将来可能成为的某种角色)来设计,尽可能让口语回到原生态交际中去。

3交际问题的设置不够明确。“问题”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原始状态和目标任务之间有一定障碍,需要克服一定的障碍才能达到目标。实际口语交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不是由旁观者来界定参与交际者礼貌与否、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在同等社会条件下,甲能完成交际任务而乙没能完成,就说明甲在口语交际中是成功的,乙在口语交际中是失败的。口语交际的最高标准是符合情境性,其次则是交际任务中问题的解决程度。

4交际目的不明确。在这里需要区别交际目的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达到某种口语交际的要求,而交际目的则是在交际情境中为什么去交际的。如果我们把交际看成一种需要的话,那么这种需要是生活需要、休闲娱乐需要、学习需要、工作需要,还是解决某问题的需要?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那么教学中学生洋洋洒洒地讲下来,却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去讲、讲的意义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消极的配合教师教学的过程而已。

5口语交际的规范性要求不够。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大多只是描述性的要求,比如要有礼貌、语言简洁、表达流畅,却没有提供一个较为详明的比照标准或评价标准。在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个人感觉来对交际进行评价,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

6交际任务难度系数较低。交际任务的难度系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如果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内容,难度系数设置较低,则学生不屑于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

7只注重口语而忽视无声语言。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只重视口头语言的表达训练,这是很不科学的。艾伯特·梅瑞宾研究发现,在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是有声的(包括音调、变调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言(只有词)的,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交谈双方的相互理解一语调(占38%)+表情(占55%)+语言(占7%)。雷.L.伯德惠斯特的研究也发现,人们面对面交谈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即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非语言方式传递的。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语言学基础:副语言的引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这里引入“副语言”理论,尝试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所谓副语言指的是除了有声语言外,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其他一切动作、表情、姿态等。从交际学来看,副语言往往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为可靠。江苏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非常了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卡.W.贝克在其主编的《语言交际》一书中把副语言分为无声动姿、无声静姿、有声类语言等(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交际远远不是口语表达上的交际,如果只注重口头表达就会陷入一种远离真实生活的怪圈中,这种怪圈与以前所提的听说训练无异。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与副语言共同作用完成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忽略副语言是不行的。虽然课程标准的提法已经将“听说训练”改成“口语交际”多年,但是很多实际操作还停留在口语表达层面上,只重口语表达而对副语言视而不见。

在真实的交际中,口语表达和副语言是相互关联的,具体表现为:1.人们常用副语言代替口语(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2.在口语交际时,人们常用副语言来辅佐口语,即“用姿势助说话”(如用手势给人指路)。3.副语言可以调节口语交际。4.副语言的运用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副语言对口语的辅助作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心理学基础:学生认知发展和层次需要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主要属于广义的学习,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游戏。进入小学以后,学习活动立刻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虽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包含游戏的成分,但这主要是为了学习,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游戏成分也逐渐减少。儿童思维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这个转折期一般在四年级(约10~11岁),此时也是小学生掌握字词概念能力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我们可以把四年级以下看成低年级,口语交际以直观游戏为主题;四到六年级则视为小学中的高年级,口语交际应该以生活学习需要为主题。中学阶段,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所以交际主题的选择应偏向于社会交际方面。

口语交际教学同时也要从学生的交际需要方面来进行选材。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包括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小学低年级,为实现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应以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为主题;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有了认知的需要,交际活动应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到了初中阶段,交际需要更体现出对美的需要,在交际中学生更注重在异性面前的自我形象与美的展现。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会较为理性地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阶段,交际面将进一步扩大,那么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也要与之相协调。当然,“马斯洛所描述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过程,而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高一级的需要同时也包含低级的需要。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期见下表

主题的选择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灵活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地域特点、社会热点。除了内容选择外还应该注意灵活运用多种组织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节目主持。

四、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基于理论分析的案例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以商场购物时退换物品为目的,设计如下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表达物品购买、使用、损坏等经过。2.表达时注意副语言的使用。

交际对象:售货员、售货经理。

交际任务,成功退换货物。

教学重难点:副语言的使用、分析与体会。

课前准备:1.摄像机一台,多媒体教室一间。2.同情境下标准的口语交际视频(在电影中选择较好的同等情境,或老师进行实况录制)。

教学场所:商场、多媒体教室。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在商场买了一个电水壶,在购买时售货员承诺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如有任何质量问题可以在购买后的七天内换新,现在是第三天了,老师回家装上水启用电水壶时发现有漏电现象,委托两名同学去商场换货。

(两名同学退换水壶,另外两名同学负责用摄像机把他们的换货过程拍下来,作为课堂讨论的对象。过程大致如下:售货员一直强调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换新,在经过几番辩论以后,售货员说做不了主,要去找售货经理才能决定换与不换。到售货经理处,经理同意换,但只能换同类有质量问题被召回后维修过的水壶,于是学生拿出售货的所有票据和经理辩论,要求经理换新水壶。)

(二)先在教室播放学生退换水壶的视频,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这两名同学在交际时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评价越详细越好。

(三)播放标准视频,播放后学生再自由发言,对两个视频的口语交际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比较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副语言的作用,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辅助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四)根据以上标准,对售货员和售货经理的交际表现作出评价并说出理由。

(五)四人一组,两人饰演顾客,两人饰演售货员和经理,分组进行角色对话。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4

3月22日星期四第五节课,我上了《口语交际》专题复习验评课,等级是“优”。

第一次教毕业班课程,能有这样的成绩,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吴老师和黄老师,她们直接或间接地教给了我许多东西。她们都是经验丰富又精益求精的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中,教我研读考标,整合历年中考题型,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由于复习课内容及进度一致,她们的课堂也让我深受启发。吴老师的课有条不紊,采用两名学生展示对比的方式,鲜明地突出学生答题的误区;黄老师的课堂能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题材用到练习中来,贴近学生心理。她们都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刻又深入地体会到“口语交际”能力在考试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教给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两节课听下来,我心里很慌。她们上得都很好,我要怎么办?除了依葫芦画瓢,现学现卖,我还能怎么办?

我首先修改了一下课件,原始的课件到我上课时变成了第四版。除了视觉上的效果,我还将真题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学生做题板书展示,呈现出了问题,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相信学生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题更有把握了。

然而一节课的容量略显少,预设的内容也没有讲完。希望学生能从容量有限的课堂里掌握方法,能在课外举一反三吧。一节课上下来,我发现学生做口语交际题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读题审题,是不够细致,领悟不出出题的意图。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们喜欢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出发去交际,直来直去的,追求一吐为快的感觉。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5

此次口语交际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这次口语交际要为下节课写一写动物可爱的样子、生活习性以及趣事作铺垫。

教学前,我总是在仔细斟酌,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则要忽略观察、表达方法的指导,如果要为写话作铺垫,那么,对于动物世界的奇妙的感知将会淡化,这中间有没有一个更好的结合点呢?

今天,我感觉整节课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达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一、在教学生说动物的样子的时候,虽然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但是,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按一定顺序说动物样子的方法。如果我在给学生介绍了动物的样子之后,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然后出示几张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说清楚,说具体,学生一定会说得更好。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6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口语交际教学的尝试 篇7

实际上农村中学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表现在:听话支离破碎,抓不住要点,理不出头绪,听话停留在表层,听不出说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说话面红耳赤,抓耳挠腮,语不成句,话不成篇,思维缓慢,杂乱无绪;在复述、交流讲述中,声音低小,吐字含糊,发音不准;尤其在课堂答问时更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越是“听”不清,“说”不好,越没有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也就越怕被提问,怕被人笑,怕被人讽,如此连环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自卑情绪越来越浓,由此形成了“不会说,不敢说”的恶性循环,口头的表达水平日渐下降,语文整体水平也难以提高。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实施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说是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的过程。既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对说话的训练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讲一些口才杰出者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消除传统文化思想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激励性的原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的训练,而要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长期有效地发挥,就必须遵循激励性的原则。如果我们每次训练老师都带着挑剔的眼光对学生责备求全,学生一见到训练就害怕,那么连原有的热情都会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我们每次训练时,都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都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成绩,再换个角度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让每个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稍有讲得好的,即使是用准一个词,也要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钟情于口语交际。

3.示范性原则。

身教胜于言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高低直接制约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字正腔圆,口若悬河,抑扬顿挫或口齿不清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致趋浓,效果更佳。

二、具体的措施及方法

l.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口语训练的方式很多,或演讲,或辩论,或谈感受,或述观感,无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按“序”进行,从易到难步步提高。比如进行演讲,最初可进行自选题目先备后讲,内容由学生自定,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可以讲自己欣赏的一则名言、警句,或某篇文章对自己的启迪。总之,从身边到社会现象,从历史到未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内容无所不可。在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再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可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事先拟出一定难度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抽签决定自己演讲的内容。这种演讲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沉着、冷静,迅速地考虑好说话的内容,理清演讲的思路。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这种系统的“序”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的灵敏快捷有很好的作用。

2.方法多样,多头进行。

语文课是由多种不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多类型课组成的。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不同课的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如识字课上,可以让学生知道说好普通话,就必须识记一些词的正确读音,特别是与生活联系密切、使用频率高而又习惯读错的字音。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字词,引导学生口头组词,然后用新组的词口头说一段话。这样长期训练,既使学生的口语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的知识增加储备。又如阅读课,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来进行复述、讲述等口语交际教学。比如我们关于口语表达的技巧教学,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选入的几篇展示说话艺术和辩证思维较强的文章,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说话艺术,并进行课堂模拟,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再如作文课。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而师生进行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和有毛病的习作念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比较优劣,发现别人文章的缺点,再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评价鉴赏力,又提高了学生发表议论的能力。

3.师生互动,培养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指明了“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应对,只有通过双方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这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口语交际的互动应力求多层次,表现为:

师生互动。它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决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也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以指导和示范的方式强加给学生。

生生互动。它是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上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

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以利于交流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教师在互动中要注意把握分寸,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鼓励他们敢说,可以利用“身体语言”(手势、动作)和“副语言”(表情、眼神)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此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口语教学也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无论课前的自由演讲,课中的复述、讲述课文内容,课后的各种形式的辩论,还是师生互动等,都需要持之以恒,任何的三分钟热度或蜻蜓点水都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真正提高。

口语交际三教学反思 篇8

所以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首先接触的“劝说”这概念,在同学们所发表的关于劝说的感想,同学们都比较积极的配合,很多同学起来和大家分享自己劝说爷爷或是爸爸亦或是身边的同伴的某些行为,当然他们的劝说在当场可能是奏效的,但是在后期的保持上可能还有欠缺,针对同学们的发言,我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怎么去劝说,怎么进行有效的劝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态度诚恳,注意对象”还要注意劝说的场合,方式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最后针对课本上的图片,小男孩的不文明行为,小女孩的劝说,同学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参演,神态语言都不错,但语言的艺术展现的不是特别充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不同的场合所写的发言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观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要使用冗长口唆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语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在课堂上,同学起来进行简短的发言,效果还不错。大家吸收能力很好。

《口语交际:辩论》教学反思 篇9

下面谈谈我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切合实际,确定目标

开学一周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初步制定初中阶段的训练计划。目前所带的146班20xx年秋入学时生源分布较为集中(60%城区,15%厂矿,25%乡村),近半数学生在小学担任过班干部,语文基础较好,但真正上台讲话的不多,课堂主动发言率不高。因此初步制定这样的三年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总要求:全员参与。

总目标: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

学年目标:

年级

目标

要求

七年级

“敢上台,敢说话。”

跟着教学进度每单元安排一节说话课,上学期班干部带头上台说话,三分钟左右,可以拿稿件,内容不限,健康就行。下学期,提出抽签轮流,脱稿说话,学生点评新要求

八年级

“想上台,想说话。”

开学初,在全班同学中征集活动方式及活动方案,教师写好“活动设计”,本学期“设计”附后。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现任教班级(八年级上册)为例,本学期如期进行了六次口语交际(辩论赛)活动(见“记录表”)

口语交际活动记录表

组号

(抽签)

辩 题

(学生征集,抽签决定)

组 员(抽签组合)

结 果(胜方,最佳辩手)

1

胜者为王,

败者一定为寇吗?

正方: 曾子婷 黄梁晨

樊晓林 黄扬婷 叶展志

反方: 黄芷艺 周晨茜

白翔宇 陆 胜 吴书靖

2

“好马不吃回头草”

这个说法对吗?

正方: 玉映雪 黄振辉

黄 涛 覃志慧 覃岚芯

反方: 汤芷怡 谢明明

潘雪昕 覃皓明 唐 浩

3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个更重要?

正方: 韦思宇 谭雨璐

潘广宁 韦 胜 覃 栋

反方: 黄馨慰 黄苑瑜

韦 毅 覃智笈 卢覃楠

4

在初中阶段,家庭和

学校的影响哪个更大?

正方: 罗 绩 黄星威

唐秀翼 韦德祺 兰明明

反方: 蓝方舟 廖毅芳

卢昕雨 韦春花 兰慧慧

5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种说法对吗?

正方: 王春怡 陆铁文

陈 锐 覃鹏飞 蔡 璇

反方: 覃颖翔 唐榆婷

黄周玲 孔得民 杨照俊

6

“脸皮薄好”还是

“脸皮厚好”?

正方: 韦金杏 滕泰然

潘吴羲 韦宇偲 毛旭聪

反方: 覃 鑫 苏雅静

覃仟宇 覃紫依 罗 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均在全班同学中征集而来,“辩论赛”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方式,辩题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想弄明白的话题。人员组合、辩论话题、比赛顺序均抽签而定;评奖结果,当堂决出。这种“向生性”的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和表现兴趣。

三、团队合作,以强带弱

虽然这个班七年级就开始正常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但是中途有过两次班级学生调整,还有转学来的,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没有上台说话经历的,第一次就来个“辩论赛”,实在为其所难。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为了达到以强带弱目的,“自由辩论”不轮流,不限次数,但每个辩手都要说过话;“点评”先安排邻桌交流,巡视中有意识点拨不敢当众大声发言的学生,活动中注意多为他们提供讲话的机会,并多予正面鼓励。

四、听说互动,师生互动

每次上台辩论的学生只有十人,要达到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要求和目标,必须重视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求助”、“点评”环节的设计就要求所有参与者是“听”和“说”的双重角色,并养成记录习惯。老师担任主持人并作总结性点评就要注意倾听,及时归纳学生说话的关键词,捕捉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及表率作用。听说互动,师生互动,让活动过程始终萦绕着热烈、文明、和谐的氛围。

五、存在问题,努力改进

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0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话

要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教师的表演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大胆地说话。如在上《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课时,针对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的情况,我在上课时说话语气尽量做到亲切、平和,多用“请”字,先让学生分小组说说,然后有意识地让小组中不常发言的同学讲讲自己是怎么用压岁钱的。无论说得流利与否都报以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课是他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接着让他们自由讨论怎样才能使压岁钱花得有意义,并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这样一来,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也积极了。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想说话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1通过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

《这样做不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看图之前,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两幅图的大意: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球;另一幅图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一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然后呈现两幅图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进行劝说。这样既能将学生带人情境,又为学生的看图说话起到示范作用。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声音、图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我能做点什么》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感受文中的人物都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再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一些风景区遭到人为破坏造成的垃圾满天飞以及河流受到污染等短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由于有了之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已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决心,语言交流也就应运而生。3借助表演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时,可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商量怎么改写剧本、怎么表演,再分角色演一演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课本剧,演后相互评议,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这样的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4借助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教学法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为口语交际训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再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并把过程说具体。一位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她先让几个同学上台玩吹气球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的气球吹得最大,台下同学观察台上同学吹气球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表情的变化,游戏后请同学们说说游戏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一说,这样就不会出现“沉默无语型”或“茶壶里煮饺子型”的现象了。

三、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会说话

口语交际能拓宽写作思路。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自己想不到的构思,有可能会因别人的语言受到启发,语句变得更生动,构思变得更奇特,文章变得更优美,可见口语交际必须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1巧加引导,让学生悉心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一课时,可以让几个同学轮流上台夸夸自己的同学,其他同学听完后猜猜他(她)夸的是哪位同学。如果猜对了就说明这位同学说得不错,听的同学也昕得仔细。在听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记、写、说的训练,将会深化和巩固听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清楚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看到了》,文中给出了三幅图,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右下图,通过对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在训练学生“说”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听者听懂。

3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交通等等。听后可以自由发表评论、提出问题或补充问题,丰富说话内容。

4领悟交际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即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说”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情感表达。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的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劝说》教学中,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说说你想针对本班的什么事进行劝说,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进行成功的劝说,让劝说者和被劝说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涉及劝说的对象(即本班中的某位同学),听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实践证明,优化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才能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对接。

五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11

1、导入: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一直沐浴在浓浓的家乡情里面。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我们就来一次大比拼──动情你我他,你来我也来。设置的奖项与注意事项如下:

⑴ 以组为单位,齐心协力来比拼。

⑵ 单项记分,计算总分。

⑶ 每组参赛项目不少于两个,每个项目参与人数不少与四人。

⑷ 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

⑸ 按照序号表演节目,每组先表演一个,再等第二次轮回。

⑹ 评分标准以掌声与泪水做唯一参照。

(提示:形式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

(说明:在之前,就发动学生课下进行资料搜集与节目彩排,以组为单位独立进行。)

2、准备:

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时间不过三分钟。

3、演出:

要求:认真演出,认真观看,认真评选。

二、习作、回顾与拓展

1、回顾口语交际:

上节课,我们通过“动情你我他,你来我也来”的活动,纷纷抒发了自己的浓浓家乡情。你们是否想过长大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

2、提出习作要求:

⑴ 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写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一方面来写,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大胆想象,不拘形式。

⑵ 注意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抓住一个人、事、物来完成文章。

(回顾内容)

⑶ 先自行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再在大体讲述的基础上尝试适当地加以运用。

3、交流:

⑴ 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⑵ 同桌交流。借鉴经验。

c、自由阅读文后“趣味语文”中的`《“推敲”的来历》,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将体会内化为习作的行动中。

4、动笔。

5、讲评:

⑴ 原则:

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

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

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进行积极评价;

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

⑵ 形式:

同桌交流;

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6、展示:

分两种类型展示: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

【教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学完后的习作是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出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我以为这一说法不够贴切,本组课文表达的是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是作者成年后忆故乡或飘泊他乡时泛起的浓浓乡情。学生学后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激起对家乡的热爱。我以为学生学完本组课文后,应通过家乡的景、物以及带给自己童年快乐的事情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而非写家乡发生的变化,与同学、亲人见面的情景所能表达,故这一习作要求是不妥的,若把习作标题改为“二十年后忆故乡”,则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感情基调,以刚学过的课文表达方法为范本,通过对家乡景物、事情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思乡情、爱乡情。

我觉得这篇作文的题目改成《我爱故乡》更好,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以后,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如寄情于景,寄情于叙事等。在习作中如能用上这些方法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的爱就很不错了。习作二要求学生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很多学生都侧重于想像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运用本组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我觉得没有实现读写的有效迁移,因此我认为这次习作的要求不太合理。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网!

【五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反思

3.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反思

4.爱上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5.《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反思

6.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

7.关于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8.《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后优秀教学反思 篇12

课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约:公约是集体共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为了让集体更文明,班级更美好,我们可以针对班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班级公约,通过班级公约的形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督促我们改正不良的行为。

一切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思想的原态中进行的,学生能说真话、吐真情。安排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生根据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取长补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通过班级公约的制定,学生不但学会了有关应用文的知识,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沟通了同学之间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品质。

探寻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篇13

一、 创设情境,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交际情境,让学生“跳出”课堂,自然地进入有目标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交际,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师:现在你们都是“小飞”,我是妈妈,咱们来商量一下买滑板的事儿,好吗?

生:妈妈,请您给我买一个滑板吧?

师:你看,“小飞”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了,还用了“请”,多有礼貌呀!(板书:说明白有礼貌)

生:妈妈,您给我买个滑板,可以吗?

师:“小飞”语气委婉,妈妈很乐意跟你继续商量。(板书:语气委婉)你家里有那么多玩具呢,这滑板有什么意思啊?

生:妈妈,玩滑板时,速度很快,可刺激啦!

师:你在跟妈妈商量时,听清楚妈妈不愿意买的原因。(板书:听清楚)

生:妈妈,玩滑板是户外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平衡感呢!

师:(继续跟“小飞”商量)可是玩滑板太危险了,还是别买了吧?

生:妈妈,您可以帮我请个教练教我,保护我嘛!

生:妈妈,买滑板还送护膝呢,可以保护我的关节,摔倒了也没事!

师:你们比录像上的“小飞”聪明多了,他只会蛮不讲理闹着要买,而你们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服妈妈。(板书:理由充分)

师:(继续跟“小飞”商量)万一你迷上了滑板,影响学习怎么办呢?要不这样吧,滑板给我保管,你作业完成得好,就让你玩十分钟,好吗?

生:好的,我保证作业完成再玩!

生:妈妈,能让我多玩会儿吗?20分钟行不行?

师:当别人提出建议时,你要做出适当的回应。可以表示认同,如果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委婉提出。(板书:适时回应)好,明天就给你买滑板!

生:谢谢妈妈!

师:别人接受你的建议时,你要表示感谢,这也是一种回应!

在口语交际课中,往往说得最多的,就那么几个伶牙俐齿的尖子生,多数学生充当的是陪客。而在本课设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小飞”,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妈妈”商量买滑板的事,学生在体验、实践“小飞”这一角色的过程中,掌握了商量的技巧,教师于“无痕”之中理清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听清楚,适时回应;说明白,理由充分;有礼貌,语气委婉。这一要求前后是有梯度的,它既是本次口语交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接下来对学生口语交际评价时的依据。

二、 双向互动,内化口语交际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既是单向流动的两端,又是双向流动的回归点,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互动。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内化口语交际的要求,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班长:“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怎么庆祝呢?

生:我觉得学校最好放假一天,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一天!

班长:大家觉得他的提议怎么样?

生:他的提议不好,这样过没有意义!

师:你能说得委婉一些吗?

生:我觉得他的提议不太妥当,这样过,没有什么意义!

班长: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建议?

生:我觉得可以去敬老院,给那儿的老人表演节目。

班长:你们觉得他的建议好吗?

生:我觉得应该去孤儿院更合适。

生:我赞同她的提议,因为孤儿也是孩子,他们更需要温暖,我们去跟他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他们一定很开心!

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的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的要求,内化了口语交际的素养。

三、 多元评价,推进口语交际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从评价主体看,应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评价内容来看,不光要评价学生表达、倾听、应对等方面的表现,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评价形式看,应该做到重点与一般结合,个别与集体集合、平面与立体结合,实现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口语交际素养的综合效能。

课堂链接《学会商量》:

师:(同桌商量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后)我发现小兰在跟小云商量时,很会为朋友着想,她建议小云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并从她上课的时间、个性特点去分析,理由还挺充分的呢!你们觉得他们俩商量得怎么样?

生:我发现他们俩商量时,眼睛都看着对方,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觉得小兰提出建议时语气还可以再委婉些。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给她建议呢?

生:我建议你上舞蹈兴趣小组,因为跳舞可以让你展示美,你觉得呢?

师:对,这样说别人更易于接受你的建议。

生:小云也很有礼貌,她接受别人建议后还说了“谢谢”,而且,她在听朋友说话时,还不住地点头。

师:与人商量时,如果认同别人的建议,可以用一些体态语言,比如,“点点头”来回应对方。

好的评价一方面要善于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点,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有前车之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推进口语交际生活化。

上一篇:药学三基学习内容下一篇:就业服务部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