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反思(精选13篇)
1、重积累,重感悟,激发情感。
唯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生动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的关系。书读得多,读得好,写起文章自然就得心应手,如行云流水了。但对苦于笔不从心的学生,我们也不能让他一味地盲目读书,而是要对症下药,选择一些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一些作文选供他们阅读。
2、重剖析,重归纳,找到途径。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写作必须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即让学生扎实有效地一点点学习运用文章的写法。我们班的学生习作基础很差,所以第一单元写书的故事,我就让学生以第一课为例子,指导一个片段:如何写出自己如饥似渴地在读书。教给方法:可以运用一系列动作、心理或修辞方法等等。这样学生进行习作就有了可踏的阶梯。
3、重鼓励,重借鉴,争取创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关键词】循循善诱 梯次引导 趁热打铁 水乳交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我看到了…… 》的教学要求是这样的:“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有三幅图画,让我们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对于第一幅图,如果经常上网,可能85%的人都见过。就拿我来说吧,第一次看到这幅图时,还把爱人和孩子叫到电脑跟前,让他们猜猜“图上共有几个人头?”
前几天听一位老师进行这节课的公开教学时,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做到言之有序呢?怎样做才能使口语交际与习作(说与写)完美结合而一箭双雕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便完成了一节高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循循善诱,节节深入——打好第一仗
课堂上,我先出示第一幅图,问孩子们:粗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脱口而出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
“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着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
“在一棵参天大树底下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
我接着问:“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说悄悄话。”
“他们在窃窃私语。”
“他们谈笑风生。”
“他们在谈论什么高兴的事情。”
“他们共同回忆着几十年的幸福生活。”
……
我进行追问:“他们仿佛在说些什么?”
“老爷爷好像在说:‘看哪,这棵树是我们两个小时候种下的,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见面,一起嬉戏、玩耍。’老奶奶说:“是啊,没想到今天又能在这里见面,这棵树已经不是从前的小树苗,而是一棵参天大树了,真是不可思议!’”
“老爷爷对老奶奶说:‘我们真幸福啊!童年在这棵树上爬上爬下,青年时在这树下散步,现在,儿女们都有出息啦,我们又坐在这棵树下说话’,多好啊!”
“老奶奶好像在说:‘老头子,我们的女儿生了,龙凤胎呢!你说我们在哪儿请客呢?’”
“老爷爷面带笑容地说:‘咱们的孙子出生了!咱们要不要去看一看?’老奶奶高兴地说:‘要!孙子出世了,还能不看?’”
……
我继续问:“请仔细看树梢部分,你看到了什么?”
大部分孩子好像见过这幅图似的,异口同声地说:“八个人头。”
“能不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我又追问道。
这时,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有的戴着眼镜,有的戴着奇形怪状的帽子,有的非常开心,好像家里有什么喜事似的,还有的在向对方示怒,好像要和对方争执什么。真是千姿百态!”
“真好,你用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我评价说。
“他们的发型各式各样,有的是秃顶,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有的头发像梯田,一级比一级少;有的头发和胡子连在一起,像威风凛凛的张飞;还有的头发杂乱无章,上面像长出了无数的枯草……”
我赶紧接话:“你用的是‘先总后分’的结构。”
“有的昂首东望,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家乡;有的愁眉苦脸,好像遇到了麻烦事;有的把头仰起,好像在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还有的冥思苦想,好像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似的,真是栩栩如生啊!”
“有的紧皱眉头,仿佛为别人坐享其成而火冒三丈;有的低头沉思,好像在想年轻的时候每门功课都学得不精,现在要好好读书学习,枯木再生;有的咧着嘴,眉开眼笑;还有的脸上只有一丝笑容,淡定极了,好像别人问他为什么做那些,干这些,他都只是淡淡一笑。”
……
二、重点突出,有效区别——第二仗连战连捷
该第二幅图了,我指导他们先看中间的白色部分,再看两边阴暗部分。他们说:“白色部分是一个发出微弱光亮的银杯,黑色部分是一对情侣手拉手深情地凝视着对方。”
“先看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闪闪发亮的青花瓷杯,上面有银白色的花纹。再看两边阴暗部分,有一对情侣在甜蜜地交谈,好像说:‘我们去看电影吧。’”
“先看中间白色的部分,好像是一个奇形怪状的茶杯,还像一个高脚花瓶。再看黑色的部分,像一对夫妻在争吵着什么,似乎还互不相让呢!”
……
三、情到深处,水到渠成——战役奏凯是自然
第三幅图,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把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起来,说:“最后一幅画面,好像是一位夫人在等待她的丈夫来接她,又像一个小姑娘一边牧羊,一边唱着优美的歌曲!”
“第三幅图是一位漂亮的夫人眺望着远方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仿佛看见离宫殿咫尺千里的地方有一位英俊而又帅气的小伙子,爱屋及乌。”
“最后一幅图,有一位美丽的蒙古牧羊姑娘站在自己可爱温顺的羊儿面前,昂首东望,久久地凝视着远方自己美丽的家。”
就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孩子们不仅做到了言之有序,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作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如此“我心记我事,我事出我手,我手抒我情,我情口中来”,这不就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完美结合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策划与开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
教师要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习作
“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口语交际之后,可让学生趁热打铁写下来。教师要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
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好后再寄出去,教师可通过示范的形式,教给学生写信封的正确方法。口语交际一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手拉手”活动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全班交流:
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 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YUJINGLANSHEJIBIANZHUAN ★★★人教版语文教育教学资料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 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第二课时
习作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
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三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YUJINGLANSHEJIBIANZHUAN ★★★人教版语文教育教学资料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附:习作例文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陈超同学:
你好!
我是校际合作组的一名普通组员。我是通过校际组的网络认识你的,我十分希望能与你成为朋友。这次校际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更让我交到了不少朋友。
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嘴边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我还是一个超级体育迷,对足球和网球更是情有独钟。想让我快乐起来很简单,只要玩一会儿电脑或陪我打一会儿网球就会让我心情舒畅。不过,有一件最高兴的事还是我曾是一届安徽小提琴比赛的冠军。那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省小提琴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战胜了许多高手,拿了第一名。如果说网球是我放松神经的方式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我抒发情感的桥梁。
我期待着你给我的回信,我也想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顺便告诉你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我更想知道你的偶像是谁,你对未来有那些憧憬和理想。如果你嫌回信太麻烦,也可以我们俩在QQ上交流。我的网名为凉粉宝贝,因为我喜欢张靓颖哦,哈哈„„其实我还有许多想说的话„„
对了,写这封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非常希望和你们成为手拉手的对象啊!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为了能够和你们长期地保持联系,特拟订了如下计划: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你看我们的计划怎么样?假如你们愿意,请尽快回信,并在信中提出你们的想法。
祝你
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健康快乐
王思岩
××××年×月×日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
1.要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
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
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
4.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导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2.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4.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导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导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导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课时安排】
3课时。【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备课时间:2014.9.11 上课时间:9.12 星期五 节次:16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那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教师的激情导入,再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2.能根据选择的内容,进行习作练习,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声音的录音。
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一种自然现象。准备暑假活动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准备自然界动物或植物的头饰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体验,引起话题。
1、回顾课文,激发体验: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2、板书:大自然的感受。
关于大自然,你肯定指导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本次口语交际,共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回顾每篇文章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取材角度,同时,点明学生交流的主题内容,)
二、研究话题,明确交流的方法。
1、读一读“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思考:本次习作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明确。
2、首先确定每一项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展开想象。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参观活动或游览的风景名胜以及在过程中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活动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3、确定交际的方法。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交流什么,怎样交流,用什么方式交流,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更有目的,有方法可循,提高课堂的效率。)
4、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围绕话题,交流评议。
1、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后,推荐代表进行展示。展示要求:
首先选择展示的内容,介绍清楚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感,听后,评价:你对他的介绍比较感兴趣的是什么?是不是运用给了联想和想象,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2、学生展示,师生、生生互动评价。
3、根据学生的评价,及时指导学生的语言的规范性,内容的合理性、具体性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互动交流,组织相互评价,补充,完善交流的内容,树立典型,用典型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交际中来,锻炼交际的能力。)
四、拓展交际的空间,提升交际成果。
1、学生根据评议的结果,自选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准备。
2、学生同桌或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互相评议。
3、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内模拟活动。
第一小组:可以让学生带上动物、或植物头饰,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
第二小组:可以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的声音,首先猜一猜声音来源,说说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第三小组,可以让学生介绍介绍暑假的见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然界中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体验事物的不同感受等,拓展学生交际的空间。)
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围绕自然界中的不同事物交流的很认真,兴趣非常浓厚,仿佛让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设计意图:将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转化为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练习。)
(二)、指导学生选材命题,明确习作要求
1、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理顺习作的选材内容,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选材,定题,习作的能力。)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设计意图: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不仅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而且重点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发现经过修改后很大改善的典型,并进行典型分析,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总结评价,指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看法,提出修改意见。
小组内互相通读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最后,学生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聊聊热门话题”, 凡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都可以聊, 聊的范围不受限制, 内容具有广泛性。习作, 也是一次不限定内容的自主、自由习作, 学生可以舒展心灵, 各显神通。从表面上来看, 学生对此次口语交际和习作都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 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受信息来源的制约, 农村学生所聊话题可能面不广, 或偏向于家事, 或正面话题说得多, 反面话题说得少。自由习作可能出现“炒冷饭”, 随便应付的情况, 学生未能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之中, 达不到习作的目的。因此, 笔者提出两方面的教学建议:一是要拓宽话题的广度, 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习惯;二是要提升表达的效度,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一、关于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的教学建议
教科书上提示有助于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时, 要把充分预设与灵动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1. 明确话题要求, 做好课前准备。
此次口语交际训练对话题范围不作严格限制, 学生选择的话题可能形形色色、杂乱无章, 也可能指向单一, 涉及面小。又由于农村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非常少, 对国事、天下事关注不够, 话题可能大部分集中在家里或校园内, 所以, 在口语交际之前, 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课前设计表格, 让学生分类 (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或国内、国际) 填写各自最感兴趣的、最想说的话题, 也可以把相同话题的人组合成一个小组, 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此话题有关的材料, 保证交流时充分有序、翔实可靠。话题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来收集, 可以是历史话题, 也可以是现实问题, 还可以是自己亲历的未解问题。除做好话题分类准备外, 还应要求学生做好话题的甄别与取舍, 杜绝谈论不健康、不科学、不实际的话题。
2. 营造聊天氛围, 平等参与交流。
既然是“聊聊”, 教师就要创设聊天的氛围, 座位形式可做一些变化, 或是“餐桌形”, 或是“马蹄形”, 或是“风车形”, 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园内适宜的环境中上课。教师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中, 当好“聊聊热门话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有争议的看法与观点,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去, 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同时, 教师还应该全面关注学生, 克服小组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动态生成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如果课堂上要聊多个话题, 应先在组内说, 再推荐在全班交流。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内容说具体, 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说清楚。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抓住要点, 听后表述自己的看法。
3. 适度拓展话题, 充实学生见闻。
学生选择的话题大多数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关, 对国际上的争端问题和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 以及身边潜在的危机很少去关注。教师应适当拓展话题, 增加话题“热度”。诸如世界之间的和平问题, 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出现的腐败现象, “打工热”与就业难形成的“读书无用论”等。还可围绕当前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校车安全”问题展开讨论, 就“如何安全上学”制订行动计划, 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预见性。教师在拓展学生话题时, 一定要把握好度, 有些虽然是国际国内的大问题, 但远离学生生活, 他们不感兴趣, 讲多了适得其反。教师应尽量就学生熟悉的话题作补充, 保证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 养成良好习惯, 关注身边问题。
虽然说是聊热门话题, 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 但仍然有学生找不到话题, 无话可谈。教师平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如在每节课前, 可留给学生2~3分钟时间, 轮流汇报自己在家庭里、学校中发现的新鲜事。根据交流情况每周或每月评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天性, 推荐一些栏目, 让他们平时多关注。比如“新闻综合”频道里的“新闻30分”、“新闻联播”;“少儿频道”里的“新闻袋袋库”、“芝麻开门”;“科教频道”里的“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经典人文地理”等, 既可以满足学生娱乐需要, 又丰富了他们的见闻。
二、关于“自由习作”的教学建议
到了中高年级, 教科书几乎每册都安排一次自主式习作, 看似雷同, 其实变化很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他们在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各方面都相应地得到了增长。教师要从每次自由作文中的相同之处看到不同点, 要根据学段要求对每一次自由作文提出明确的要求。
1. 自由习作要有重点, 避免简单重复。
虽说是自由习作, 但教师需做重点引导, 让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结合本单元中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来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 也可以就“口语交际”中的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是自由习作, 内容和范围都不限, 有些学生可能照抄写过的作文, 这便失去了本次习作的意义。所以在写之前, 教师一定要拓宽学生的思路, 选择合适的素材, 力求做到与自己过去的习作不一样, 鼓励学生在文章的立意、内容的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和语言的使用上有新的突破, 不走老路, 能与他人有所不同, 有点新意。
2. 表达方法要有选择, 力求学以致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许多表达方法, 有了一定的习作技能, 但在运用方面并非得心应手, 教师应当做适当指导。
写景:自然风光和风云雨雪, 可以按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或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还要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写事: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再写清楚事情发展的经过。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人物比较多, 要注意把时间、地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主要人物的活动要详写, 次要人物的活动可根据文章的需要来略写,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 并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状物:应通过对事物特点的描写, 表达自己对“物”的喜爱之情。
写感受: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内心世界, 分为两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简写引起自己丰富感情变化或联想的原因, 第二部分详写自己内心世界, 情感变化, 各种感受。
编故事:既要有趣, 又要合乎情理, 注意把故事中蕴涵的意义表现出来。
3. 修改能力需有提高, 达到文通句顺。
自由习作既是学生放飞心灵、流露童真的舞台, 也是学生接受检验、自我反思的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离开题目漫无边际地发挥, 内容与主题脱节, 因此认真修改成为此次习作能否出彩的关键。从拟题立意到谋篇布局, 从表达方法到语言的运用都需要学生反复斟酌, 方能达到“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要通顺”的要求。修改可分为自己修改, 同桌修改, 组员修改几个层次, 在不同层次的修改中, 学生的习作会得到不同的滋润。当然, 教师也应当参与到学生习作修改之中, 解决学生互改中可能因片面造成的修改错误。
4. 习作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切忌千篇一律。
课前准备目标明确
教材编排是口语交际在习作之前,课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准备口语交际的时候,就要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目标整合起来。首先是明确主题,我们交际什么(习作主题);其次是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习作选材);最重的是要明确交际的内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习作的思想、内容要求)。
来自生活的话题占小学口语交际大部分比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从生活中选材,到生活中仔细观察、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目标要着眼于孩子对生活的观察、体现、感悟,既要遵循口语交际和习作都要求的真实性原则,也要关注学生体验生活的方法和对生活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部分社会话题,如六年级“科技发展利弊之争的辩论”,这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全面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学生有话可说,写起来就有物、有情、有意。
引导详说训练详写
“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是很多教育家引导小学生写作常用的方法,鼓励勇敢地说,详细地说,精彩地说。把话说“好”,看起来是一项简单的要求,其实对小学生来说,这项能力是需要长期引导和训练的。能把话说详细,自然能把习作写具体,能把话说“好”,当然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1)》安排了一次以“难忘的第一次”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与习作相结合的训练。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更丰富呢?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课前准备:自己回顾,或访谈父母、亲戚,或寻找有关“第一次”的实物等,回忆自己的“第一次”,选择最有意义的事件。对准备的成果加以整理,把事情细化得具体详细,有丰富的细节和情感体现,做好交流准备。
交流: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说得丰富,学生才会写得精彩。经过小组交流、改进,在全班交流时,孩子说得相当好,不仅内容具体,而且中心突出,有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口语交际后,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历书写成文,并且一定要吸取别人的意见。
评价指导说好写好
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首先应该善于运用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把话说准确,也就是说得清楚明白,说得有条理,并有遣词造句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应以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博采众长,对交际内容进行加工,润饰成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性的书面片段。
让孩子真情流露的最好方法就是真情的评价:直接抒发——孩子,你的故事打动了我,我知道也打动了你,但你能把此刻的感动说出来吗?身份替代——我如果是你,不仅仅心存感激,会有更丰富的心理活动,相信你能说出来。
让修改成为另一种口语交际
在习作教学中不妨也渗透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自己原来是怎样写的,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其他同学听后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然后互相评析习作,在评析中交流想法,在评析中学会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交流,修改习作的好方法可以共享,好思路可以互相启发,也能为今后怎样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提供更实用的反馈。所以,习作的修改过程既是成就好文章的过程,也是对口语交际的一个反思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总之,巧妙地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既能丰富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内容,又能强化各部分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口语交际和习作素养。
(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明确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时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如,观察一棵树,建议学生:
看一看。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认真仔细地看,随着光线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闻闻树皮、树叶,你闻到了什么气息?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树叶的纹理,摸一摸树枝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还可以静静地在树下坐一坐,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细致地去感受这棵树的特点,感受树的周围以及生活在树上的小鸟、知了等小生命的气息。
课堂上,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要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走进音响世界
教师事先录好各种声音,如,自行车铃声──“哎唷哎唷”的叫声──敲门声──倒茶声──谈话声──再会声„„指导时,教师播放录音两三遍,然后问: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前后联系起来,发挥想象,来说一说。学生口头讲述后,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再让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事先也可录好没有一定顺序的声音,如,自来水的滴水声、开足水龙头发出的哗哗声、口哨声、玻璃瓶摔碎的声音、歌声、风声、敲门声„„在众多的声音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几种,编成故事。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如,把滴水声想象成“丁冬作响的泉水声”,把自来水哗哗声想象为“小孩欢快的笑声”,把摔碎的玻璃声想象为“勇斗小偷”产生的情节„„
(三)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1.回忆暑期生活,思考自己在假期生活中有哪些收获。
2.小组交流,可以说说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比较有意义,自己有哪些感想或收获。
3.分组汇报,汇报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要点:是否将暑期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说清楚,表述的时候是否有重点等。
4.当堂进行习作,教师适时指导。
5.教师批改作文后,组织交流评议。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小学生的表演欲都很强,角色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练,得到了发展。
2、多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
一、润物无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单独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但仅仅依靠这部分内容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效果也是不够明显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应当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过程,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脑海中还没有口语交际的概念,如果依靠口语交际教材进行系统化教学,孩子们一定会有压力,甚至因为一时的陌生而产生惧怕感,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巧妙地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将口语交际转化为学生自由的说话或对话,这样孩子们一定会兴趣倍增,无形中被这种情景所吸引,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字母和音节编成儿歌,不仅有利于拼音的掌握,同时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态度;例如识字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先组词再造句,或者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尤其是形声字可以指导学生从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说说构字规律,说出自己的识字谱,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语言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再例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口语交际资源,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鹬蚌相争》一课,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鹬和蚌被渔翁一齐捉住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在表演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趣味横生,又不乏教育意义。
二、不失时机,在生活点滴中捕捉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工具,而生活是口语交际永不枯竭的源泉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因此,口语交际训练不但必须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还必须密切地联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善于把握现实生活中的有利元素,努力创设成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为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捕捉良机。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人和物,而学生学校生活中拥有的最多的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是课间,语文老师可以尝试着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对话交流,或者创造机会让学生对话交流,教师要注意提出说话的要求,做到发音准确、表述流畅、条理清晰、姿态自然等等,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话题要精心选择,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要善于捕捉有利的契机引领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做到人人乐参与,个个有收获。例如学校组织了一次“流动影院进校园”活动,全校师生观看了一部爱国影片《举起手来》。孩子们回到教室后,似乎意犹未尽,陶醉其中,各抒己见,想法不一,我便趁热打铁开展了一次口语交际活动——“爱国影片我来评”,让孩子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点评,可以是独自一人慷慨陈词,可以是几人配合大张旗鼓,也可以是小组辩论针锋相对,孩子们似乎已经忘了这是语文课堂,仿佛进入了真实的口语交际情景,训练的效果在实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张扬个性,在思维碰撞中打造精彩
新课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重视尊重文化的打造和人格的培养,这一点与生命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确实如此,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我们没有理由剥夺学生言论的自由,没有理由去左右甚至替代学生的思维,这样做会在无形中扼杀学生学习的权利,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沉重的打击。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忠实的护花使者,必须遵循花儿生长的规律,让花儿自由开放,开出自己的姿态,开出自己的色彩,开出自己的精彩。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期待值有所偏差甚至相差甚远的情况,或者学生相互间出现观点的分歧和想法的不一,针对这些突发现象教师如何进行正确的处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个人认为,必须在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和发言的勇气,鼓励求异,不拘一格,呼唤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培养出敢说敢想敢做的有生命力的人才。例如教学《虎门硝烟》一课时,我安排了一项口语交际活动:当外国人看到林则徐销毁了一担担鸦片后会怎么说呢?有学生引用了灰太狼的口头禅:该死的中国人,我一定会回来的!这个观点显然与大流炯同,但却是有个性的言语,指出了帝国主义贪婪的本性和绝不善罢甘休的本质,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警惕和戒备。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讲科学重艺术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关键在于教师正确地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为促使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多动脑筋,乐于付出。只有真正地让口语交际训练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1.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进行的。通过对这个话题的口语训练,使学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感悟人生的道理。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最有启示的事情并能够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在你经历的这些“第一次”中,哪些事情是最令你难忘的,同时又使你感触最深、最受启发呢?今天,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吧。板书:难忘的“第一次” 二 引发回忆
1.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忆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筛选出最难忘、最有触动的事情。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事情的经过,再想一想在这件事发生时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思路。
2.有了初步的思路之后,就要准备在小组里练习讲述,要把事情有条理、有感情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提高学生将已学的语文技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三 小组演练
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依次讲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演练,老师巡视参与。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重点进行讲述,内容上要真实、具体,表达上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在倾听他人讲述时,其他学生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在学生吸纳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后,取长补短,重新组织语言,由小组推举出两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四 班内初赛
采用评选、竞赛的方式进行。由小组代表轮流到前面讲述,师生针对讲述的内容、情感表达等发表评议与质疑。讲述者要得体地应对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与提问,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之后老师再从口语表达、交流态度、思想情感上加以指导,形成你说我听、我说你评、我评你改的良好交流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五 老师总评
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予以鼓励,补充没有提到的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点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进而把“难忘的‘第一次’”表达得更好,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技巧得到全面的提高,以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习
作
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或从自选内容上选择一题,自拟题目。
2.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4.启发学生灵活地运用已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的快乐。
三课时。
一 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的口语交际课让大家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这节课我们依然以此为题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另外,还可以自选其他两个命题来练习写作。其中一个是写一写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写出从中获得的启示;另一个是看漫画写感想,题目自定。相信同学们都能写得很好。二 确定习作对象,形成初步设想
启发学生以本单元中自己喜欢的课文为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鲜明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等。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灵活地运用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让初步设想得以完善。三 交流构思
指导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和结构,师生共同评议,让全班同学得到借鉴,使学生的构思更加完善。
(1)你选择的习作题目是什么?(2)你准备从几方面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特点?(3)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或感悟? 四 书写草稿
在全班同学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适时引导提示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习作内容,确定自己的习作结构,并独立书写习作草稿。(以上用两课时完成)五 全班评改 1.同桌评议。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相互评议,看看所写的事情经过是否清楚,特点是否突出,获得的启示是否深刻,表达的方法是否恰当,并予以修改。2.全班评议。
让学生自告奋勇到台上来朗读自己的作品,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全班同学自由发表看法,共同参与评议。老师要从是否按照写作要求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表述是否具体、流畅;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深刻等方面来评议学生的习作。3.抄写习作。
抄写已修改好的习作。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等,努力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六 佳作欣赏
1.老师小结本次习作的总体情况。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学生。
2.以小组为单位,推举本组中两位学生的佳作,誊写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使学生相互学习,共享写作的快乐。
1.回顾、交流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2.背诵、理解古文名句,养成积累格言警句的良好习惯,谈谈得到的启示,以鞭策和激励自己。3.理解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的感悟,并在课下阅读其他成语故事,进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一课时。
一 交流平台
1.明确“交流平台”的目的。
(1)要掌握学习课文的具体方法,养成分析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以真正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在实际习作训练中灵活地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要心有所想,由表及里地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使学生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本组课文是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的,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进一步感悟本单元阐述的人生哲理。
学生甲:《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个故事,阐述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和对待不明的事物要勇于探究并实事求是的道理。学生乙《: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渗透着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的思想。学生丙:《桃花心木》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说明人的成长要独立自主,才能经受住生活考验的道理。
学生丁:《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蕴含“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学生戊:《手指》描写了五根手指各有的姿态与特点,说明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并暗示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3.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通过回顾、总结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各篇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与特点,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在写作训练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手法,把所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在实际习作训练中灵活、恰当地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二 日积月累
1.明确“日积月累”的目的。
养成积累富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警句的良好习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悟,以鞭策和激励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细读古文名句,要读准字音,明白字义。(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自行掌握。)3.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与感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名句的含义,老师明确其中蕴含的道理。)(1)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2)说明做事情要一鼓作气的道理。
(3)说明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4)说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5)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4.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古文名句的出处和作者。搜集相关资料并作系统整理,记录在自己的格言本上。
5.继续搜集相关的格言警句,并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三 成语故事
1.明确这一栏目的学习目的。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理解、感悟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的寓意,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默读故事,理解内容。
默读成语故事《邯郸学步》,在同桌之间试着讲讲故事的内容。3.自我感悟,理解寓意。
根据课文中的提示,把故事的寓意独立地分析理解。之后请几位学生登台表述,谈谈这个成语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晰自己的活动支配。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育自主合作的参加意识。
3、通过活动,培育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改变,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课前预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阅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日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喜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小组沟通争论
明确小组争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争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依据争论状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加部分小组的沟通,赐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加了部分小组的争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细心的预备,而且在争论的过程中特别热闹,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盼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现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现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现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化的沟通。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看法,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熬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力量,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信任“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肯定能够获得胜利。
其次、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爱好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日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改变。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同学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沟通,老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依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晰自己的活动支配。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育自主合作的参加意识。
3、通过活动,培育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改变,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课前预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阅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黧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日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喜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三、小组沟通争论
1、明确小组争论的内容: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重点争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依据争论状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加部分小组的沟通,赐予指导。
3、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参加了部分小组的争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细心的预备,而且在争论的过程中特别热闹,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盼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现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现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展现活动方案。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化的沟通。
3、师生共同评议:
综合大家的看法,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熬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力量,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信任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肯定能够获得胜利。
其次、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爱好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日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二、大胆想象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改变。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同学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四、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沟通,老师适时点拨。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依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七、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课后反思】
1、老师要擅长激发同学习作的爱好:
想象家乡改变绝非易事,对学校生来说,世事改变,岁月沧桑并不简单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肤浅和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浮华,不能打动人,这就需要老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改变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比如,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状况,让同学感受家乡的改变,或请同学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老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同学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改变。(《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刚回到家乡时,儿童谁也不熟悉他。当他在家乡住下来后,发觉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好像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以此来促使同学仔细想象,激发同学表达的爱好,开启同学的思路。
2、同学有了表达欲望之后,要引导同学详细想象,从哪个方面来写:
教材中只是一个提示,要让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充分沟通,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在同学沟通中,老师要结合一两个同学的发言,相机点拨,关心同学理清思路,找到重点,起到示范举例的作用。在同学写之前,提示同学要留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同学写完之后,要引导同学进行沟通,相互观赏:
重点评价同学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在沟通评价之后,要鼓舞同学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育口语交际的力量。
2.通过相互沟通,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妙,激发??陨?畹娜劝??br>
3.培育同学留心观看生活,专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同学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预备。
教学预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妙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美好和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向往。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记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2.同桌间就近沟通。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相互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同学充分参加沟通。老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同学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同学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老师可以点拔,引导。
3.全班汇报。
(1)在同学充分参加沟通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同学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绽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肯定的评点,以培育同学良好的听说看法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讲得生动好玩。
同学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好玩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看法等。
4.自由组合,深化练说。
让同学三三两两,自由组合,相互说说自己好玩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长,生活中说。
让同学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好玩的事。
其次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晰,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妙,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详细,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预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预备.一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妙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日,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布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索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预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呢?(可以同桌相互沟通)
3.老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觉,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绽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引路,争论写法
1.老师念.《童年趣事》。(同学人手一份)。
.略
2.老师出示争论题目(先分组争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好玩吗?
(2).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好玩的事吗?假如有请立刻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老师巡察
1.老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同学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老师的巡察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好玩”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六、同学自改,二次作文
1.同学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同学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老师巡察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晰,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同学其次次作文。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展现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一步增加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2、搭建平台,熬炼同学的组织、表演等力量,培育合作意识。也为习作──写演讲稿供应演练的机会。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口语交际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仔细,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日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说一说,和老师,同学一起共享。
二、确定形式,小组沟通
1、争论汇报形式,明确要求。
(演讲、讲故事、朗诵诗歌、朗诵散文。)
进行演讲时,要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以增加表达的效果;朗诵诗歌、散文要留意情感充足,表达出文章蕴含的情感;讲故事要留意详细、生动,能用语言打动他人。另外,对于听众也要提出一些留意事项,比如,有礼貌,留意力要集中,对别人的发言要有所反应。
2、分小组争论汇报:
在分组合作前,师生可通过争论提出几个留意点,如,组内的资料可共享;要选择适合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排练时,不管是独立汇报还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都要相互关心,共同提高等等。另外,还可选出一位小主持,让他在分组时了解各组编排的节目,进行串连。
3、小组排练:
小组成员事先预备好有关材料,在小组里先试着讲一讲。依据同学的看法,想想怎样才能讲得更好。排练时,老师不必作过多的指导,而应鼓舞同学自己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4、汇报展现,互动沟通:
要努力调动汇报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让汇报者自谈感受,也可引导观众谈谈听后的感受,重在抒发爱国情怀。另外,还可以让观众依据汇报节目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
习作指导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日的作文写什么。
(演讲稿或读后感。)
2、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⑴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详细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晰,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⑵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⑶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学习例文,体会特点:
爱我中华情
于玉完
同学们: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祥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暖和的双手。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蔽着多少绚烂的血泪史。曾经,你傲慢过,骄傲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生气过。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意礼仪。他们含蓄而恳切,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布满了绚丽的颜色──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憧憬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意。李白躺在床上,观察窗外的月完,因而想起自己的家乡,“床前明月完,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聚成一种潇洒而漂亮的诗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奇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颜色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美之感,都是由于多情的人给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优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忱,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决。
写作前,可以先为同学读一篇典型的演讲稿,使同学从感性上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⑴
针对性:
演讲是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悦耳众,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⑵
可讲性: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需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⑶
鼓动性:
演讲要做到这一点,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明确要求,理清思路:
依据习作提示,明确写演讲稿的要求及写作思路:先依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留意结合详细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晰;最终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3、围绕主题,运用资料:
重点引导同学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依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同时,引导同学结合详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4、对比要求,沟通评改:
由于是初次接触演讲稿,而且学校生平常的练习较少,因此,评价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必太高,可以以习作提示中的基本要求为评价标准,引导同学进行互批与自改。
5、创设情境,真实演练:
可结合口语交际,让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上当众演讲。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也应主动创设写演讲稿的机会,让同学能够学以致用。
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可以写读后感,留意要表达真情实感。
四、作文沟通
1、同桌沟通,相互评价。
2、自己修改。
五、佳作观赏
同学读优秀习作,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
连续完成习作。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沟通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沟通时做到内容改善,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预备
1.同学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爱好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老师预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支配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爱好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现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沟通
(1)沟通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受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沟通。(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沟通要求:仔细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爱好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烦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协商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擅长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好玩,条理清楚等。)
2.各组推选代表,预备参与全班沟通。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与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挨次。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晰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爱好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比最佳发言人:共同争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楚,看法大方,解答耐烦细致;条理清晰,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宽阔,民风民俗特色鲜亮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到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扫瞄“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会更多的民族风情。
其次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爱好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颖,有的让我们感到好玩,还有的让我们赞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写肯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同学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实行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同学习作
同学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仔细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举或同学自荐沟通观赏优秀习作。
2.老师引导同学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晰详细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依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伴侣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同学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协商起个醒目的题目。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
韩中凌)
B案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绚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行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伴同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会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沟通
1.出示沟通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依据同学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沟通。
沟通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晰,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仔细倾听组员的讲解并描述,把不清晰的地方登记来准时询问。
2.依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殊是留意把没讲清晰的地方讲清晰。
三、全班沟通
1.依据沟通主题,每组推举2—3名同学在全班沟通。
2.听的同学仔细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详细改善;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其次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同学依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准备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详细介绍?
④依据其特点,你准备拟订什么题目?
2.同学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依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同学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晰和不够详细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依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依据同学习作状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排列出来,供同学自由点播。
2.由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仔细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依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依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依据全班的习作题目,争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挨次。
3.争论作品集的题目。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训练局教研室
李智)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借助策划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围着一个话题来争论,商议出一个结果。
2、提高口语表达力量和写作力量。
3、激发同学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作文。
2、突破方法:
放开让同学自由思索,尽情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教学预备】
1、生回家充分预习,思索自己预备策划一个什么样的活动。
2、了解家乡,与家长争论将来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为习作做好预备。
【教学程序】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孩子们,我们学习了几篇表达思乡情感的课文,又要课外搜集了一些诗词和歌曲,现在谁情愿用最有.的声音,最有感染力的话语来表达一下你学习完这个单元课文后的感受呢?生自由表达,师: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饮水思源”“告老还乡”见游子奔回家乡心情之切,“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游子归乡后的感慨。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家乡的依恋和喜爱。
二、提示主题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浓浓的乡情”造成的,今日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次活动吧!
三、活动设计
1、活动:
⑴
生分组争论:
可以采纳哪些方式?师提示,思路应当开阔起来,不仅可以实行朗诵诗词,演唱歌曲等方式,还可以有同学自己的制造,比如“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等符合同学实际和当地实际的活动。依据同学争论的初步结果,分“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等。
⑵
小组分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活动出力。
四、活动预备
生分小组预备活动。
五、活动实施
用一次班会课,完成这次活动策划的活动。
习作练习
1、导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首诗吗?生回答,师揭示《回乡偶书》。师再诵:“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孩子们能说说这诗的意思吗?
(诗人刚回到家乡时,儿童谁也不熟悉他。当他在家乡住下来后,发觉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好像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
2、师引:同学们,你们长大后,也可能会离开我们的家乡,当你再回来的时候,你能想想,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3、生自由争论。
4、同学进行习作,老师巡回指导。
5、评议:
⑴
师读例文。
⑵
小小组评析:
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详细,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依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育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力量,提高支配、组织写作素材的力量。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沟通共享,养成乐于、敢于、擅长与人沟通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宏大,进一步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同学。
2、本单元学习开头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查找爱国人士的痕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拟达目标
激趣导入
1、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2、比较不同,激发爱好。
以文入境,引入课堂
体会特点
1、观赏2个片段,比较不同,体会演讲稿的特点:三段式:开头:依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详细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晰,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布置任务,小组沟通。
2、汇报,共享。
3、老师小结。
通过材料让同学明白演讲稿的特点,三段式如何支配内容,把握期特点。
下笔练习
1、主题:我的幻想
2、同桌沟通、汇报
通过写自己的幻想,学会如如何写演讲稿。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培育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沟通、互动。
2.通过沟通,感受童年的美妙、纯真,使同学珍惜童年,喜爱生活。
3.指导同学详细有序地写出童年好玩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晰,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好玩,仔细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讲解并描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沟通,拓展同学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解并描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沟通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妙、纯真,激发同学珍惜童年,喜爱生活的情怀。
难点:
把故事讲解并描述详细,清晰,并能留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爱好。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力量。
【教学预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觉》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好玩、天真、可爱……)
【对同学进行口语交际力量的培育,可以通过回忆已学的课文来导入本组专题,同时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设下铺垫。】
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许多好玩、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悄悄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晰、说详细。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老师以饱含深情的导语调动同学参加的热忱,引发同学回忆生活,打开话匣子。通过自主回忆,再小组沟通,让同学在碰撞中击活思维的火花。】
三、课堂沟通,共享童年
1.评比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在学习小组内进行)。
2.班级沟通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举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同学参加的爱好。同时,让其他同学在参加评议中进一步学会交际语言,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晰更详细。
2.开展童年故事会。
3.从内容、看法、表情达意等角度评比“最佳”童年故事。
【以同学宠爱的讲故事形式,让同学兴味盎然地参加活动,既体现了评文教学的以
人为本,给同学以自主空间,又满意同学沟通的愿望。】
五、课外延长,生活中说。
让同学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好玩的事。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本设计敬重同学的主体地位,使同学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爱好和动机,让同学拥有放松的心态,乐于表达。引导同学欢乐地回忆童年的好玩活动,把童年中难以忘记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童年的欢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说趣事使同学表达童年的美妙,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引导同学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指导同学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晰,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好玩?你愿不情愿把你的好玩故事介绍给大家?今日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好玩的事情?(同学自由发言)
二、老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解并描述一个童年好玩的故事。
2、同学评议好玩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老师提示:把自己的好玩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肯定会很欢乐的。你情愿让大家欢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留意把故事说完整,把好玩的生活详情说出来。让大家听了非常快乐。假如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同学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同学充分沟通,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比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沟通、评比最佳
1、老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沟通。其他同学都是评委。沟通完之后,我们要评比一次故事大王。看看是今日的故事大王,好吗?最终,老师要依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老师提示方法:①要留意把故事说完整,把好玩的生活详情说出来。②要留意说的表情和姿态,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沟通。
4、同学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5、评比故事大王。
6、评比最佳评委。
[设计意图]本设计从生活入手,引导同学大胆述说,老师示范引路,以激发同学说的爱好;评比故事大王和最佳评委,激励大家敢说会说。有效地引导同学欢乐地回忆童年的好玩生活,把童年中难以忘记的事情说出来。
这回又该我藏了,我东看西望,突然眼前一亮,咦?那是什么,我奇怪地走近一看,咦?月亮怎么跑到脸盆里去了,我肯定要做一次好事,把月亮捉住让大伙看看我的本事多大。说干就干,于是我当心地把另一个脸盆猛得盖在那个盆上,兴奋地叫:“小香,快来,我捉到月亮了,快来呀!”小香连忙跑来,“月亮,在哪里呀!”我把脸盆搬进房里,渐渐地打开脸盆。咦,月亮呢?月亮怎么没了,我没有打开过脸盆呀!我哭着闹着要月亮,奶奶答应,明天晚上再给我捉一个……
瞧!这就是我的好玩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快乐稚嫩呀!
2、出示争论题目(先分组争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好玩吗?
(2).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老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引路,为同学的习作供应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同学从.中获得写作的才智,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五、自由拟题,点拨写作。
1、老师指导: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晰。事情的经过要具体写,特殊是好玩有意义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指导同学阅读自己搜集到的胜利.,体会别人的表达方法。知道同学体会别人胜利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详细描述生活详情的方法。
3、关心同学整理思路
①、发生在你的童年的许很多多的事情中,哪一件你觉得既好玩又有意义?
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参与?经过怎样?
③、这件事是怎么好玩的?有什么意义?
4、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指导同学依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例:《难忘的──》《,您好吗》、《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童年趣事》、《(指物)的故事》……)
③沟通自拟的题目,观赏及评点[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
④总结点拨写法:如写《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题目,可这样指导:宜采纳倒叙方法。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可借助一条线索将它引出,它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件日常用品、一幅照片等,引出一段生活经受的回忆,写出自己的一片真情。这种睹物思人、借物写人的文章,在叙述往事时肯定要动真情,要重视自己心理活动的展现,在叙事基础上结合描写、抒情,篇末宜点题。再如写《的故事》,可这样点拨:这样的文章,一般适用第一人称来写。人和物的关系,应当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比如人和物发生了什么联系,这一联系后来又有什么改变,最终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等等。“故事”要写清晰。“物”的外形、来历、特点、作用也应写详细,能给人一个鲜亮的、使人的情感有所依傍的基础。要留意“物”的特别作用,作些必要的铺垫、渲染,挖掘出这个“物”的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写作时要物人一体,活色生香。在情感表达上,应力求含蓄、蕴藉,让它渐渐地从物体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设计意图]既给同学松绑,引导自由作文,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同学在情感表达上,渐渐地从生活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0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改变,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怀念之情。
2、用详细的人、事、景、物按肯定的挨次把家乡的巨大改变写详细。
3、导同学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同学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同学学习本组课文用详细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日,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四周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改变?我又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改变,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同学想象,比如侧重改变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改变,可以写家乡伙伴的改变;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伴侣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同学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改变: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⑵
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改变(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改变──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改变──诉说家乡的改变、离别情。
⑶
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沟通(外貌、言行、工作状况、生活状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究表达方法
1、沟通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详细的人、事、景、物按肯定的挨次把家乡的巨大改变写详细。)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同学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同学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老师巡察,提示用用详细的人、事、景、物按肯定的挨次把家乡的巨大改变写详细。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改变)──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老师引导同学进行赏评。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09-22
口语交际+习作10-04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07-13
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10-13
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07-16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教学反思05-26
二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反思浅谈10-1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