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物化学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清华大学生物化学

浅析高校“大学化学(含物理化学、大学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从传授基础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那么如何在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上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是高校教师亟待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中,基于对“大学化学(含物理化学、大学化学)”这一专业基础的讲授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的创新三方面分析和探索了一种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

“大学化学(含物理化学、大学化学)”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化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化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行规律。这门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既含有物理学学科和化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又需要应用到部分高等数学学科的内容来推导相关公式。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大学化学的分析方法,并运用数理推导,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大学化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章节时,需要运用积分和微分的相关知识来推导速率方程。因此,大学化学这门课程对于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均有着较强的要求,其难度较大且应用广泛,是化工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顺利踏入所學专业的大门,并培养出他们针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地讲解这门课程。

一、教学内容的改善

在教授“大学化学(含物理化学、大学化学)”这门课程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三个目标:①何为“大学化学”,即大学化学是学习什么东西;②为何要学习“大学化学”,即大学化学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③如何学习“大学化学”,即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以便带领学生理顺整个课程的逻辑、厘清知识框架和脉络,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这门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化学的授课大纲进行重新设计和改善,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挑细选,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讲授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专业与方向间的差异化需求。以化学专业的学生为例,在授课时可以优化和压缩经典热力学的相关内容、简化非平衡态热力学,以紧密结合其所学专业的知识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注重用大学化学原理来阐明化学专业的有关现象及实验规律,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善

由于大学化学是将物理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从宏观层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原理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比较复杂晦涩。而这些认知方法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里又是全新的,这种新的认知图式如何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结构相结合,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大学化学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必须通过教师适当的讲解和引导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改善教学方法,重点传授大学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把握大学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重要的具体研究路线。目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学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堂授课应以“教师讲授重点、引导学生自学其余知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巧设问题和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吸收。

三、课堂形式的创新

应用现在普遍使用的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课堂形式的创新,如创建微信群等,可以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微信群中可以随时提问,师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交流,实时性强、内容灵活多样。还可以利用微信群中的调查问卷、投票等功能,在课堂上随机测试教师讲授的效果,既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又便于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突破传统课堂上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联系身边的大学化学现象,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分组学习和讨论,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又能锻炼其小组合作能力。根据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教材或论文中针对已学知识存在的不恰当之处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兴趣。另外,培养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外延学习(如半衰期方程、Gibbs自由能与动力学联系方程、信息熵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并纳入教学考核中,让论文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学生提供站上讲台来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应用大学化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很多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功利性比较强,只浅显地关注学习该课程对以后找工作是否有用,导致学生比较注重实用技能的课程,而忽视重要的基础课程和完善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其实,关注实用的课程,只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找工作的竞争力,而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会使得学生工作后的发展后劲不足,教师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点,实用课程确实能帮助学生走得更快,但只有扎实的基础课程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我们可以用科学家的奋斗史,激励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正如在大学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多次提到的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克劳修斯。他年轻时就决定研究热力学理论,希望通过热力学理论的突破来解决热机效率问题。为此,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花费十年时间在学校里埋头苦读。正因为他在学生时期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为他后来的成功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和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不断深入学习的基础,是在各个领域做出成绩的关键。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技能和对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背景下所培养出的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来培养的。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啊!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自我学习和学校教育,做到持续学习、不断的自我提升,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追求真理,直至我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2]颜洽茂,谢桂红.构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19.

[3]徐骏,王自强,施毅.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新兴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3-18.

[4]叶霞,罗蓉,李海龙.基于认知规律的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7,(1):95-98.

[5]尉玉芬.“内部控制”课程差异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6,(12):165-167.

作者: 彭宁 陆振欢 温玉清

第2篇:绿色化学教育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化学和化学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绿色化学教育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上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这种有效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完善和应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大学化学课程;教学

一、绿色化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应在确保大学化学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是大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与素质教育的其它内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把绿色化学教育课程化,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进行课堂传授。可喜的是,早在1998年,作为一门独立的新课程,首轮《绿色化学》课程在中国科技大学顺利完成。《大学化学》为此发表了消息报道。目前已有较多大学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绿色化学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基础课(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时,對涉及绿色化学知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及思维的拓展;并且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与深化,例如在学习活动(读书活动、科技论文竞赛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中和在环境氛围(如成立环保协会)中体验与深化。

绿色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谐”的绿色意识。黄志斌指出:家庭绿色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制定适应教育对象社会化需求的和谐目标,强化教育主体的和谐意识,践行有利于将教育主体的和谐意识实现对象化复制的和谐教育机制。“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主客体和谐统一”乃是贯穿于家庭绿色教育观的逻辑主线。这一教育观同样适用于学校教育,包括大学教育。

二、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与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的化学,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义务结合化学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我们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在此,结合课程实际,采取了以下“三结合”措施对学生进行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

1.结合并发掘教材中绿色化学内容

大学作为主持单位参加了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作为研究成果之一的《大学化学》一书是教育部高教司核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分为3篇12章,其取材准确、简明,收入了最基本、最通用的化学原理、规律和实用素材,从素质能力培养和工程技术教育出发,突出工科特点,增强工程意识。同时又注重丰富时代气息,把进入新世纪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论题—能源、环境、材料、生命等之中的化学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研讨和阐述,增强了教材的社会性和应用性。

在大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对教学内容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知识的方面,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及思维的拓展,教学时间多少由教师灵活掌握,这样在大学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占时不多而又点到为止。通过这种画龙点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化学教育,同时又不对原本非常紧张的教学时间安排造成新的冲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科技发展的前沿进行讲授。如,化学能源一章,讲到汽油的燃烧时,给同学们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调查1998年北京市有机动车130万辆,排出的废气污染严重,北京市已成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在申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是焦点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北京市大部分公交车都使用了清洁燃料。并向同学介绍氢能源以及国家能源战略,并探讨洁净煤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前景,结合燃料电池,介绍我校和我国燃料电池研究和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激励同学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在介绍大气污染一节时,向学生介绍汽车尾气处理的现状,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指出开发高效催化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结合化学发展的趋势,向学生介绍解决汽车尾气问题的研究思路。

2.结合工程和地区实际

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结合重庆地区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自然地、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明确实施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如结合当重庆建筑物遭受酸雨侵蚀的损坏情况,强调酸雨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径、成分及其危害,也为学生介绍重庆地区实施“一控双达标”的实质、意义及酸雨控制的情况。又如在讲化学电源时,干电池、镉镍电池虽是常用的化学电源,但这些电池可是大毒源。一小粒纽扣电池污染60万L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埋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这些电池在今天却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逐渐为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2Ni)、锂离子电池所取代。通过课程的讲授,介绍符合绿色化学意义的电池,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引导学生绿色消费。

3.结合多媒体教学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已经完成了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目前,已有85%的大学化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对环境有毒、有害的生产和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介绍减少有毒、有害工艺。目前正在使用的一批涵盖绿色化学的大学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受到学生的好评。今后,重庆大学将依托西部大学校园网建设工程,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将购置的绿色化学相关软件安装在多媒体机房中,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免费观看,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绿色化学。

三、结语

我国高校的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的渗透,这是由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决定的。在大学化学教育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大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美英.绿色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2-23.

[2]赵颖华.探析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173-174.

[3]石本姣.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8):154.

作者:石晓阁 刘立伟

第3篇: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

摘 要: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在知识层面上存在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本文以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现象产生原因,論述了进行衔接教学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材知识内容,提出了进行衔接教学研究的实施策略,旨在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过渡到大学化学的学习中,培养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化学 高中化学 衔接教学 实施策略

1 进行衔接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或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始终处于基础和先导的地位[1]。我们可以利用化学中所蕴含的化学思维、化学知识及化学方法来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化学问题。因此,对于本科教育中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大学化学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对于化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不够,不求甚解;对于学习得过且过,只求及格的现象较为普遍。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从教师本身来说,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状况,并且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就决定着我们不能采用一锅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从化学知识的传授来说,比较偏重于理论,在实践应用上涉及的较少,这可能导致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从教学手段来说,没有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方面比较成熟的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来有效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针对以上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怎样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就成了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衔接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在高中化学所学习的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水平出发,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及手段,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来更好的衔接过渡到大学化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2]。因此,衔接教学对于大学化学的教学尤为重要。

2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教材知识内容

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教材的不同,本文主要以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来进行说明。高中化学部分共分为8个教学模块,包括必修2个模块、选修6个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课程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及《实验化学》六个模块。

大学化学教材,以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学化学》为例来进行说明,主要包括三篇内容,其中第一篇为物质结构,第二篇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三篇为化学的现代应用。物质结构篇主要是无机化学的相关知识,介绍了物质的状态、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主要是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相关知识。化学的现代应用篇介绍了化学与能源、材料、信息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具体应用。

3 衔接教学研究的实施策略

3.1 了解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由于教学对象所学专业均为非化学专业,这也就是说大学化学这门课是其本科教育阶段所接触化学的唯一途径,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此外,通过了解发现,学生地域来源比较广泛,所学的教材版本各有不同,其中以人教版教材使用最为广泛;对于选修部分,不同学校不同地域选修的模块也各有不同;对于实验部分,不同学校开设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实操能力强,有的学生只停留在理论部分,最多观看过教师演示,而有的学生甚至是没有走进实验室接触过实验,实操能力较差;由于学生文理分科,造成文科生仅学过必修部分,并且对于高中化学知识基本遗忘,基础比较薄弱等。这些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备课前都要充分了解知悉,以方便我们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全面备课,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课前充分研究教材,找准衔接点

通过分析高中和大学的教材内容发现,相同的知识在教育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是不同的,存在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关系,这也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比如,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介绍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运用;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够判断其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研究教材内容发现这部分知识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大学化学中第一篇“物质结构”的知识基础,又再此基础上扩展了知识的长宽度及纵深度。比如引入了四个量子数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会深入学习化学键的相关理论等。我们可以以此为衔接点来开展教学,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其学习兴趣,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进行知识的过渡,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因此,备课时充分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3.3 设置问题情境,注重核心概念原理的建构

学生在高中所学习的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看待一些新问题时不一定适用,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这点,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在教授新课时有目的地导入,引发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冲突,从而顺利的开展我们的教学。比如,在酸碱平衡教学时,一开始,我们在介绍酸碱理论的发展简史时,就可以体现这一点。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各种酸碱理论在每一时期也有不同的回答,科学是不断在前进的。在高中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了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为碱。这一理论,从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但它也有局限性,只局限于水溶液。我们可以抛出问题“不能电离出,但是它却显碱性”,这时候我们用酸碱电离理论便无法回答了,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候可以引入酸碱质子理论,会使学生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建构关于酸碱核心概念的认识。

3.4 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在高中的時候学生由于学业比较繁忙,课业压力比较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此外,学校里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也加重了这一现象,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这一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限,学习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而给教育带来了很多弊端。但是,进入大学阶段后,大学的学习方式、管理模式和高中有所不同,课堂的知识容量大且课时短,也没有人催促着学习,学生或多或少会难以适应这种转变,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这也就促使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其有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那么,如何设计,就需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多想多琢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将学生分组,在每次课前布置一些任务、抛出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搜资料、寻找解决方案、优化设计方案。组内分工明确,让不同学生发挥专长,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去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教学当中去,锻炼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发挥其主观创造性。

3.5 多种评价方式并存

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这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走向一种极端,从而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去学习知识。学生也不容易从中发现学习的快乐,而把学习知识当做是一种任务去完成它,这显然限制了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主动发挥创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到了大学以后,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有时候依然存在。大学不同于高中,学习环境、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更加的开放,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不适用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和考核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一些,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更全面的发展。比如,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在考核评价时,可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更加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自主设计或改良某个实验,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分组合作,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此外,可以增加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以及比重,不单单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以将课堂表现、课后开放式的作业、课程小论文等作为评价方式的一种,并占有一定比重。这样可以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炜.大学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石丰.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G].2014.

[3] 梁爱琴,宋祖伟,曲宝涵.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以原子结构知识为例.化学教育[J].2018,39(2): 23-26.

作者:张晶晶

第4篇:生物化学原理教学大纲(清华大学)资料

生物化学原理教学大纲(清华大学)

王 希 成

第一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学时7) 教学要求:

(1)了解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及一些分析方法,要注意氨基酸是个具有两性性质的分子,弄清楚氨基酸的pK值,以及会求pI (2)掌握肽键、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各种方法,几种主要蛋白酶的作用部位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确定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蛋白质是由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分类, 氨基酸的两性性质,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2)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通过肽键连接的(肽键的形成,肽的化学合成,多肽的化学反应) (3)蛋白质可以通过各种生物化学技术纯化(凝胶过滤,电泳,离子交换以及亲和层析)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Edman降解测序方法,几种蛋白酶的作用部位,蛋白质一级结构与进化关系)

第二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学时3) 教学要求:

(1) 掌握a-螺旋、b-折叠和胶原的结构特征,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2) 熟悉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氧饱和曲线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起因 教学内容:

(1)蛋白质存在着四种水平的结构(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2)肽链在构象上受到很大的限制(a-螺旋,b-折叠,胶原结构) (3)肌红蛋白是第一个被确定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

(4)球蛋白的折叠依赖于各种相互作用,变性剂可引起蛋白质去折叠 (5)伴娘蛋白(Chaperones)协助蛋白质折叠

(6)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球状亚基的组装体(血红蛋白是个四聚体蛋白,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不同, 血红蛋白是个别构蛋白,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分子病) 第三章 酶(学时6) 教学要求:

(1) 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

(2) 掌握一些概念:活化能、活性中心、反应初速度、比活性、Km、酶原、别构酶、同功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最适pH等

(3) 了解米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假设的前题条件 (4) 影响酶促反应的各种因素 教学内容:

(1)酶可以按催化的反应类型分类

(2)米氏方程是表示酶促反应的速度方程(米氏方程,Km、Vmax、中间产物学说) (3)可逆抑制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结合(竞争性、反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4)丝氨酸蛋白酶可以说明酶活性的许多特征

(5)调节酶一般都是寡聚体(别构调节作用,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磷酸化作用调控) (6)存在着几种解释酶催化作用的机制(酶的催化机制,酶的催化中心,酸碱催化机制,共价催化,靠近效应) (7)催化抗体具有许多酶的特性 第四章 辅酶(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和掌握一些主要的水溶性维生素的名称、结构、生理作用和它们的辅酶形式。 (2) 了解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1)主要B族维生素的结构和它们的辅酶形式(NAD、NADP,FAD、FMN,辅酶A,硫胺素焦磷酸,磷酸吡哆醛,生物素,四氢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 (2)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维生素A、D、E、K) 第五章 糖(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葡萄糖的链状和环状结构是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的,葡萄糖的分子构象

(2) 能画出主要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以及一些双糖,如麦芽糖、蔗糖、乳糖等糖分子的结构

(3) 了解糖有那些重要的理化性质

(4) 了解几种常见的多糖和粘多糖分子结构的异同 教学内容:

(1)大多数单糖都是手性化合物(醛糖、酮糖,单糖的构象,一些单糖衍生物) (2)二糖是两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 (3)单糖和大多数多糖是还原糖

(5) 多糖是单糖残基的大的聚合物(同多糖:淀粉、糖原,结构同多糖:纤维素、几丁质) (6) 糖蛋白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六章 脂和生物膜(学时3) 教学要求:

(1) 了解天然脂肪酸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几种重要磷脂的结构、特性和生理作用

(3) 能描述生物膜的组成形式,给出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 教学内容:

(1) 脂肪酸是许多脂的成分

(2) 甘油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3) 脂双层形成膜的基本结构(脂质体,流动镶嵌模型) 第七章 核酸(学时5) 教学要求:

(1) 能画出主要的嘌呤、嘧啶、核苷、核苷酸的结构。了解DNA和RNA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2) 掌握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以及模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3) 弄清楚DNA超螺旋形成过程和特点 (4) 了解几种类型RNA结构特征

(5) 了解核酸变性和复性时反映在光谱学上的变化,以及核酸杂化原理 教学内容:

(1)核苷酸是DNA和RNA的构件分子(碱基,核苷,核苷酸,磷酸二酯键) (2)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噬菌体转导作用)

(3)DNA二级结构是一个双螺旋结构(Chargaff法则,DNA的X衍射图,双螺旋模型) (4)DNA双螺旋可以以几种不同类型的构象存在(A、B和Z构型) (5)环状双螺旋DNA可形成超螺旋(DNA的三级结构)

(6) 细胞中含有几种类型的RNA(rRNA、mRNA、tRNA和snRNA)

(7) 核酸分子的理化特性(增色效应,减色效应,Tm,变性,杂化) 第八章 代谢导论(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代谢的全貌。糖、脂、蛋白质共同的代谢中枢途径

(2) 熟悉标准自由能变化、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以及ΔG°ˊ计算 教学内容:

(1)细胞中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反应区域,能量载体,还原力) (2)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化有关 (3)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研究 第九章 酵解和柠檬酸循环(学时5) 教学要求:

(1) 掌握一些基本概念:酵解,发酵,底物水平磷酸化,致死合成,巴斯德效应 (2) 熟悉酵解途径中的各步酶促反应以及与发酵途径的区别

(3) 熟悉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各步酶促反应,以及各步反应酶的作用特点

(4) 会分析和计算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中产生的能量,以及底物分子中标记碳的去向 教学内容:

(1) 糖酵解是个普遍存在的糖代谢途径(糖酵解10步酶促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巴斯德效应)

(2) 柠檬酸循环可生成贮能丰富的分子(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酰CoA,柠檬酸循环8步酶促反应,还原型辅酶的生成,柠檬酸循环的调控,代谢物进出柠檬酸循环 路径) (3) 植物中乙醛酸循环是柠檬酸循环的支路 第十章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学时3) 教学要求:

(1) 了解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提供核糖-5-磷酸和NADPH (2) 了解糖代谢的次要途径葡萄糖醛酸途径可以生成糖醛酸和抗坏血酸(人除外)

(3) 了解酵解和糖异生途径是有分有合的,要记住乙酰CoA不能净合成糖的(植物除外) 教学内容:

(1) 戊糖磷酸途径能提供核糖-5-磷酸和NADPH (2) 葡萄糖醛酸途径可以生成糖醛酸和抗坏血酸

(3) 饮食中的其它糖可以经酵解途径降解(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4) 糖原降解和生物合成途径是分开的(磷酸化酶、转移酶、去分支酶,UDP-葡萄糖) (5) 葡萄糖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由非糖物质合成(三个能障) 第十一章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学时2) 教学要求:

(1) 熟悉氧化与还原反应是如何通过电子传递链耦联的。质子浓度梯度差是如何形成的 (2) 掌握化学渗透假说的要点,以及电子传递是如何与ADP的磷酸化耦联的 (3) 熟悉胞液中的NADH转换为线粒体中的NADH的途径 教学内容:

(1) 化学渗透假说解释了电子传递是如何与ADP的磷酸化耦联的

(2)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取决于蛋白质复合体(电子传递中的辅助因子,复合体I,II,III,IV和复合体V)

(3) 穿梭机制使得胞液中的NADH可被有氧氧化(甘油磷酸穿梭机制,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

第十二章 光合作用(学时2) 教学要求:

(1) 掌握一些主要的概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色素,光合单位,光合系统,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式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区别,Calvin循环和四碳二羧酸循环 (2) 了解光反应发生的部位和反应条件,光反应的主要产物

(3) 了解固定CO2的载体和第一个产物,Calvin循环和四碳二羧酸循环途径和两者区别 教学内容:

(1) 藻类和植物中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叶绿素,类囊体膜,光系统) (2) 非循环电子传递导致NADP+还原为NADPH (3) 循环电子传递可以增强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浓度梯度 (4) 还原戊糖磷酸循环反应将CO2同化为糖 (5) C4途径可以有效地浓缩和固定CO2 第十三章 脂代谢(学时3)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参与反应的酶、辅基和辅酶

(2) 会计算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CO2和水所产生的能量

(3) 了解酮体生成的部位、生成过程及危害

(4) 了解脂肪酸合成的过程以及与脂肪酸分解过程的主要差别 (5) 了解甘油磷脂以及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教学内容:

(1) 脂肪酸氧化的主要方式是β-氧化(脂肪酸激活, 脂酰CoA转运, 脂肪酸氧化) (2) 奇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有丙酰CoA生成

(3) 酮体是燃料分子(酮体在肝脏中的合成,酮体在线粒体中的氧化)

(4) 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乙酰CoA的转运,丙二酰CoA的生成,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催化的脂肪酸合成)

(5) 磷脂和三脂酰甘油的合成是通过共同途径合成的 (6) 胆固醇是由细胞质中的乙酰CoA合成的 第十四章 氨基酸代谢(学时3) 教学要求:

(1) 掌握一些主要的概念:转氨作用,氧化脱氨,鸟氨酸循环,生酮和生糖氨基酸 (2) 熟悉鸟氨酸循环发生的部位,循环中的各步酶促反应,尿素氮的来源 (3) 了解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特别是与代谢中心途径(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的关系,以及一些氨基酸代谢中酶的缺损引起的遗传病

(4) 了解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合成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1) 生物圈中的氮处于循环中(生物固氮,氨的生成,氧化脱氨,转氨作用) (2) 许多非必需氨基酸可直接由中间代谢物合成 (3) 细菌和植物合成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 (4) 氨基酸分解代谢常开始于脱氨作用

(5) 尿素循环将氨转化为尿素(氨甲酰磷酸的生成, 尿素循环,尿素的合成的调控) 氨基酸碳骨架的降解会聚在代谢的主要途径柠檬酸循环途径 第十五章 核苷酸代谢(学时2) 教学要求:

(1) 熟悉嘌呤环和嘧啶环上各个原子的来源

(2) 了解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过程以及最初产物。二者合成途径的差异 (3) 了解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重要意义

(4) 了解核苷酸降解的过程和终产物,尿酸堆积引起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 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磷酸核糖焦磷酸。

(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最初产物是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环上各个原子的来源) (3) 核苷酸可以通过补救途径合成

(4)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最初产物是UMP (5) 嘌呤核苷酸降解产生尿酸

(6)嘧啶可以降解生成乙酰CoA和琥珀酰CoA 第十六章 激素(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生物体内存在的激素类型,激素作用的两种类型。熟悉存在的几种第二信使 (2) 重点掌握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以及它们作用的原理和引起的生理作用 (3) 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1) 有些激素只影响表面存在特异受体的细胞(cAMP,肌醇三磷酸,二脂酰甘油) (2) 胰岛素和许多生长因子的受体是酪氨酸激酶 (3) 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进入核内改变基因表达

(4) 胰高血糖素可引起脂肪和肝组织中cAMP浓度的增加 (5) 肾上腺素也是通过cAMP起作用的

(6) 胰岛素可激活许多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 第十七章 DNA复制(学时3) 教学要求: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前导链,滞后链,复制叉,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

(2)了解几类DNA聚合酶的催化特点,DNA复制的一般过程,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NA合成的异同,逆转录酶催化cDNA的合成特点 (3) 了解DNA损伤和几种修复的机制 (4) 了解PCR有选择扩增DNA的原理 教学内容:

(1) DNA复制是半保留式的(复制双向进行,DNA聚合酶III催化的聚合反应)

(2) DNA聚合酶III同时催化两条链的合成(滞后链DNA的不连续合成,岗崎片段,RNA引物,RNA引物切除,岗崎片段延伸,岗崎片段连接,复制叉移动) (3) DNA复制起始于细菌染色体上的唯一的一个部位,终止于ter区

(4) 除了标准的DNA复制方式之外,还存在其它复制方式(滚环复制机制,延迟合成, 逆转录酶催化的cDNA合成)

(5) 利用PCR可以有选择地放大DNA序列

(6) 损伤的DNA可以修复(脱嘌呤,脱氨和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造成的DNA损伤,自然选择, E.coli中存在的4种修复系统) 第十八章 RNA合成(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RNA合成涉及的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过程,一些抗生素对合成的抑制作用 (2) 大多数RNA剪接机制,特别是几类自我剪接机制,掌握核酶的概念 教学内容:

(1) RNA合成涉及三个过程:起始,延伸和终止(D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核苷酰基转移反应,转录终止,一些抗生素对RNA合成的抑制作用)

(2) 大多数RNA剪接机制都需要一个RNA催化的两步反应(第I类、第II类内含子的自我剪接,hnRNA剪接,核酶) (3) rRNA和tRNA是从前体转录本加工来的,加工后的mRNA含有一个5ˊ甲基鸟苷帽子和3ˊ-聚腺苷酸尾巴

第十九章 蛋白质合成(学时3) 教学要求:

(1) 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密码,反密码,氨基酸活化,“摆动”学说 (2) 了解tRNA分子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3) 了解多肽合成的三个过程,以及一些抗生素和毒素对合成的抑制作用 教学内容:

(1) 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

(2) 蛋白质合成需要tRNA分子(tRNA的三维结构,“摆动”学说,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的氨酰-tRNA合成)

(3)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起始复合体在起始密码处组装,起始需要的tRNA分子, 起始复合体形成的三个步骤)

(4) 多肽合成主要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过程 (5) 蛋白质的合成受到许多抗生素和毒素的抑制 第二十章 基因调控(学时2) 教学要求:

(1) 了解操纵子学说内容

(2) 弄清楚三种类型的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教学内容:

(1) 转录因子既可作为转录的激活剂,也可作为阻遏剂

(2) E.Coli中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调控(IPTG引起乳糖操纵子的去阻遏,激活蛋白正向调控乳糖操纵子)

(3) AraC既是阿拉伯糖操纵子的阻遏剂,也是它的激活剂 (4) 通过细胞中的色氨酸浓度双向调控色氨酸操纵子

第5篇:2012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

一、填空题 30分 每空一分

1.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黏度—————

2.肌、血红蛋白共同点及各自功能 (好像是3个空)

3.嘧啶从头合成的嘧啶核苷酸前体——————

4.合成卟啉的前体物质是TCA中的——————

5.PPP产物除CO2外还有——————和——————

6.原核生物mRNA的5‘端————序列与16SrRNA3’端互补,起始密码子在核糖体的定位点——————

7.糖异生的关键酶——————

8.给了一段mRNA 要求写出其DNA编码链——————和模板链——————

9.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

10.患者血清、组织中植烷酸浓度升高,——————代谢异常?

1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具有————、————和————活性,经特异蛋白酶切后得到的片段叫——————

12.紫外照射使DNA分子中同一条链相邻————形成——————

13.尿素循环中最后两个氮的来源——————,——————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的RF-1 RF-2 RF-3,识别UAA和UAG的是————,识别UAA和UGA的是——————。

二、选择题60分 每题一分 (时间紧 只抄了一半知识点^_^)

1.谷氨酸

2.用阳离子交换层析 洗脱Asp、Ala、Lys、Ser 最先洗脱下来的

3.蛋白质

4.肽

5.最先被阐明一级结构的蛋白质

6.用胰蛋白酶处理Gly-Lys-Ala-Phe-Arg-Leu-Ile后,得到几个肽段

7.打开二硫键的试剂

8.维持二级结构的作用力

9.蛋白质等电点是的特点

10.蛋白质的叙述 选正误

11.分子筛

12.酶专一性

13.[S]<

1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5.重金属抑制剂作用酶的——

16.别构酶

17.消化酶中不是酶原转化来的

18.辅酶Q

19.核糖体

20.tRNA

21.糖原代谢激素传递信号途径

22.EMP的中间产物

23.不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24.TCA回补反应

25.反应,酶及其辅因子对应

26.丙酮酸代谢

27.PPP

28.TCA的顺序

29.内源性胆固醇运回肝脏通过——

30.乙醛酸循环

31.乙酰辅酶A去路

32.不同活化消耗的高能磷酸键个数

······收卷鸟~~~

三、问答题 60分

1.谈谈你对蛋白质构像的理解,指出至少两种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技术,比较二者在应用上的突出特点。10分

2.叙述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10分

3.技术人员在储存木材的库房中喷DNP,用于降低木材的蛀虫率。请结合线粒体的功能讨论DNP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10分

4.请写出三种研究物质代谢途径的方法,并说明其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10分

5.请画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当培养基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的时候,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什么作为碳源?为什么?

6.哪些机制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为什么生物体内转录的准确性没有DNA复制准确性高?10分

第6篇: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蛋白质含量测定(Folin-酚法)

姓名:左宜平 1101080709班级:植物117班日期2012.10.8

一.实验目的

掌握Folin-酚法这种灵敏度极高,可快速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理论基础:蛋白质中所含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残基数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比色法显色的深浅程度与待测物质的含量成正比。

Folin-酚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整理与计算

六.结果分析

七.思考题

1.凯氏定氮法,紫外法,双缩脲法,Flin-酚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2.为什么测定同一类甚至同一种物质的含量会有多种方法?

3.为什么加入试剂乙后立即混匀?否则将会如何影响测定结果?

4.分析本实验方法中的干扰因素?

八.实验小结

第7篇:暨南大学生物化学1--15章复习题

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元素组成,利用何种元素可推算出其在样品中含量?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基本分类,根据是什么?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

二、

三、四级,基元)概念,稳定力量。 4.α-螺旋和β-折叠的结构特征。 5.多肽链中氨基酸测定,主要分析方法。 6.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基本方法有几种? 7.蛋白质变性及理化性质改变的特征

8.何谓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一pI的蛋白质带电荷会一样吗?会带何种电荷? 9.蛋白质亲水胶体特征及稳定因素。 10.蛋白质分离纯化基本依据?常用方法。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单核苷酸的组成成分,及其各成分之间的连接方式

ATP、NAD、ANDP、FAD、cAMP的组成和中文读法 2.DNA分子一级、二级、三级结构概念

(注意原核与真核生物的相似与区别)

3.参与Pr生物合成的三种RNA(tRNA、rRNA、mRNA)细胞含量、分子大小、稳定性、构成或构型。 4.核酸的理化性质包含哪几个方面?

1 5.核酸变性、复性、杂交概念(注意在某一种情况下构型的变化) 6.DNA、RNA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

7.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方法的建立以何种核酸成分为基础的?

第三章: 酶

1.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2.何谓酶的专一性?分几类?

3.酶分类的根据?分几类?命名分类? 4.全酶构成?各成分在酶促反应中作用? 5.金属离子在酶分子中作用?

6.B族Vit辅酶形式是什么?一般有何作用? 7.酶的活性中心及必需基团? 8.酶促反应影响因素有哪些? 9.最适pH,最适T,Km意义。 10.酶高效率的机制?

11.何谓酶的抑制作用?抑制剂分类?

12.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方式各是怎样?

对Km,Vmax影响如何?

13.从对酶作用考虑,有机磷中毒与重金属中毒机理及急救机理? 14.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 15.酶的活性单位定义。

第四章: 糖代谢

2 1.糖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糖类在体内有何生理功能? 2.什么是糖酵解?有何生理意义?

3.何谓有氧氧化?有氧氧化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有何生理意义? 4.何谓三羧酸循环?有何生理作用? 5.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6.什么是糖异生?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7.试述丙酮酸是如何异生成糖的? 8.糖原是如何合成和分解的?

9.试比较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有何异同点?

10.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又怎样转变成肝糖原?

11.比较糖代谢各途径在细胞内进行的部位、关键酶、产物、ATP的生成与消耗情况。

12.下列反应中各需何种辅助因素或辅酶?各起何作用?

(1)丙酮酸→ 乳酸;(2)葡萄糖 → 6一磷酸葡萄糖; (3)糖原(Gn) → 糖原(Gn+l) (4)琥珀酰COA→琥珀酸十 HSCoA; (5)丙酮酸十 CO2→草酰乙酸;

(6)3-磷酸甘油醛十 Pi→ 1,3一二磷酸甘油酸;

(7)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13.写出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14.6一磷酸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草酰乙酸是如何彻底氧化的?每 1分子分解时,各产生多少ATP? 15.什么是巴斯德效应?

16.什么是乳酸循环?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3 17.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有那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如何调节血糖? 18.什么是糖原累积症?

第五章: 脂类酸代谢

1. 饱和脂酸如何氧化供能?

2. 计算软脂酸氧化成水和CO2时,可使多少ADP磷酸化生成ATP? 3. 在体内糖如何转变成脂肪?

4. 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和氧化?酮体代谢有何生理意义? 5. 血浆脂蛋白可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生理功用?

6. 何谓脂肪动员?何谓载脂蛋白?何谓脂肪酸的β-氧化? 7. 何谓营养必需脂肪酸? 8. 试述VLDL和LDL代谢?

9. 列举下列通路的限速酶及其调节因素。

(1)脂肪酸合成 (2)脂肪动员 (3)胆固醇含成 10. 说明下列通路的生理意义。

(1)甘油一酯支路 (2)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 (3)脂肪酸β-氧化

11. 胆汁酸盐在脂类消化吸收中有何作用? 12. 丝氨酸如何转变成卵磷脂中胆硷?

13. 计算硬脂酸(C18)彻底氧化时生成的 A T P量及合成一分子硬脂酸需要的A T P、NADPH及乙酰COA的量。 14. 脂肪酸进入肝脏后有哪几条去路?

15. 胆固醇及脂肪酸合成所需原料如何从糖代谢得到供应。

4 16. 进食糖类是通过哪些环节而促进脂肪合成的? 17. 比较脂肪酸合成与脂肪酸β-氧化过程的区别。

第六章:生物氧化

1.解释下列名词

(1) 生物氧化 (2)细胞色素 (3)呼吸链 (4)氧化磷酸化 (5)P/O值 (6)解偶联剂

3.请写出NADH氧化及琥珀酸氧化的二条呼吸链并比较在组成上的异同点。 4.组织中肌酸有何生理功能?

5.动物注射2,4一二硝基苯酚,会立即出现体温升高,何故?

6.请写出呼吸链抑制剂在呼吸链中的作用?为何说氰化物对机体是剧毒物质? 7.电子传递链概念及排列组成 8.电子传递链中ATP产生的部位

9.线粒体外还原当量转运入线粒体内的两条途径?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1.氮平衡及状态及意义?营养必需AA 食物Pr的互补作用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3.体内蛋白质降解途径

4.联合脱氨基作用形式及部位特征 5.α-酮酸的去路 6.氨的来源、转运与去路

5 7.鸟氨酸循环、部位,过程,调节 8.高血氨症;肝昏迷氨中毒学说

9.γ-氨基丁酸(GABA)、牛磺酸、组胺、5-羟色胺、多胺来源于哪些AA?

10.一碳单位及来源、生理功用

11.巨幼红细胞贫血与一碳单位和甲硫氨酸循环关联? 12.甲硫氨酸循环过程及生理意义 13.何谓活性甲基、活性硫酸?来源? 14.心肌损伤患者哪种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升高?

15.Tyr与那些神经递质生成有关?白化症,黑尿酸症,巴金森氏与其有何关联?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1.核酸消化吸收的基本过程及其有关的消化酶。

2.核酸在体内分解代谢的基本反应通路,嘌呤与嘧啶的分解产物是什么? 3.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什么? 4.嘌呤嘧啶合成途径有哪些?特点? 5.脱氧核糖核酸如何生成?

6.什么是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通路? 7.体内如何调节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第九章: 物质代谢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 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6 3.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营养物质互变关系) 4.代谢调节 细胞水平:

酶的隔离分布意义,选择几条相关的代谢途径说明 代谢调节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实现

5.酶活性调节方式:

快速调节:

变构调节及化学修饰调节概念、方式、意义

迟缓调节:

通过对酶蛋白分子的合成或降解改变细胞内酶量。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整体调节:

6.饥饿,应急状态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状态如何?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1.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 2.简述原核生物DNA-pol的种类及其作用? 3.DNA聚合酶的即时校读

4.DNA复制的保真性所依赖的三种机制。 5.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岗崎片断

6.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各种酶与蛋白质及其作用。

7.何谓突变,突变有哪些类型。 (了解影响突变的因素有哪些)8.简述DNA损伤的三种主要修复方式。

9.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三种活性。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模板链,不对称转录,核心酶(α2ββˊ),断裂基因 2.何谓启动子,原核生物启动子中有哪些特征序列,作用如何? 3.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 4.简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形式。 5.简述真核生物中mRNA和tRNA的转录后加工 6.试比较复制和转录过程有何相似和不同。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顺反子 遗传密码* 开放阅读框架* S-D序列 2.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特点中涉及的概念要掌握) 3.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及作用特点? 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各种RNA起什么作用? 5.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 6.多聚核蛋白体

7.翻译后加工包括哪些方面? 8.分子伴侣

9.以分泌蛋白进入内质网为例,理解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8 1.概念:基因表达、管家基因、组成性表达、操纵子、基因重组、SOS反应 2.基因表达的规律 3.基因表达的方式

4.基因转录激活调节与哪些基本要素有关? 5.原核生物转录调节的特点 6.何谓乳糖操纵子?其结构组成?

7.在以下状态时,乳糖操纵子是开启还是关闭的?为什么?如开启,其转录水平如何?为什么?

A.培养基中同时存在高浓度G和乳糖 B.培养基中只存在乳糖

C.培养基中存在低浓度G和高浓度乳糖

8.Trp operon,,均为转录调节机制,各自的调节机制特点是什么? 9.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表达调控特点。

10.葡萄糖存在时,大肠杆菌不能利用乳糖,当葡萄糖耗尽后,大肠杆菌才利用乳糖。请运用所学乳糖操纵子的有关知识解释其机制。

第十四章: 基因工程与基因重组

1.自然界常见基因转移及重组现象有哪些?掌握其定义? 2.DNA克隆技术基本步骤? 3.常用的工具酶有几种? 4.何谓基因载体?有几类?

5.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外源DNA和载体DNA连接。 6.常见的重组体的筛选方式分类?举例说明。

9 7.现有一研究项目,拟从人DNA中获得特定的长约1000bp的片段(此片段编码某生长因子),并拟将此生长因子大量生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可参阅其它有关资料),拟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8.基本概念:同源重组、特异位点的重组、转化作用、转座子、DNA克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粘性末端、钝性末端、配伍末端、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

1.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信息物质分类。 2.受体?受体分类(膜受体分类及结构特征) 3.受体作用特点 4.传导途径:

画一简单示意图,将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小结,归纳。

并注意传导途径中环节的激活的机制(如G蛋白活化,PKA激活,IP3与胞内钙升高关系等)。

5.掌握cAMP-PKA,Ca2+-依赖性蛋白激酶激活途径。 6.受体激酶活性的有关途径

第8篇: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目的

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及技术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和生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并以此具有较强学术性之活动,促进我校良好学风的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二、主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

承办单位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三、参赛对象山东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参赛方式参赛者自由(可同一学校内跨学院)组建队伍,以2~3人为一组。

四、赛程安排

·初赛

各参赛队伍按照作品格式要求(附件2)独立完成实验设计书,于4月18日~4月30日将实验设计书及报名表(附件1)发送shengkexuexi@163.com,参加初赛。经评委老师对实验设计书进行评定,筛选出10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名单将于5月5日前公布。

·决赛

5月7日9:00~17:00为预实验阶段,实验室开放,各参赛队伍可在当天熟悉比赛场地或对所需材料或仪器、试剂作实验前的预处理。

5月8日9:00~17:00为决赛阶段,当日进入实验室按照实验设计书进行操作,并即场作成实验报告书。根据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书进行评定。

决赛地点为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五、作品内容

·物质提取类

如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从果蔬中提取类胡萝卜素;从芦荟中提取碳水化合物;从鸡蛋清中提取某蛋白;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等。

·物质检验类

如检验市面上某几种品牌牛奶是否掺假;检验市面上某几种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检验某品牌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含胆固醇等。 ·物质含量测定类

如洗衣粉磷含量的分析;测定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比较几种饲料中某物质的含量等。 ·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

如探索蛋白酶对草菇保鲜的影响机理;探索木瓜蛋白酶在食物色氨酸测定上的应用等。

·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

如对不同品牌螺旋藻片营养成分测定和营养价值的评价测定;对不同品牌饲料中营养价值比较等。 ·其他参赛者感兴趣的方面

六、作品及实验要求

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以创新及紧密联系生产为佳,同时在实验室内的可操作性强。

每组参赛队只能上交一份实验设计书,实验设计书必须严格符合附件2的要求,实验设计书一旦上交,不允许再次更改内容,否则将取消决赛资格。

主办方不提供实验材料,请各参赛队伍自备。实验中不得使用剧毒、危险药品,不得使用易爆装置。

实验室所提供仪器及试剂为常用物品,请参赛者在实验设计书上注明所需仪器及试剂的数量,如有特殊需要请参赛者自己准备。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决赛中10支队伍按总分高低设立

一、

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具体名额及奖励办法如下:

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名额 1队 2队

奖励办法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三等奖 优胜奖 最佳实验操作奖 最佳实验设计奖

八、评比方式

·总分计算方法

3队 4队 2队 2队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及决赛两个阶段,各参赛队伍以初赛和决赛成绩计算总分,划分名次。

参赛队总分=初赛阶段得分×40%+决赛阶段得分×60% ·评分标准

九、经费预算总预算:

十、其他事项

·大赛联系人

学生会主席:王頔18953818468 学习部部长:罗宁15215487892 ·作品提交E-mail shengkexuexi@163.com ·大赛专题网站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页

附件1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报名表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报名表

注意:请各队伍确保填写的联系方式必须均为有效信息。本表格不需局限于一页,填妥后请

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连同实验设计书一同发送至shengkexuexi @163.com。

附件2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书格式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书格式要求

一、排版

1、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

2、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

3、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写“第1页”或“-1-”等。

4、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二、标题

1、实验名称(居中、三号宋体、加粗)

2、参赛者资料(居中、小四宋体):学校 学院 年级专业 姓名 宿舍电话 手机号码 (按字母排序)

三、摘要

1、“摘要”两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2、“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加粗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

3、关键词宋体小4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

四、正文

(

1、前言;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

5、实验材料及试剂:a.试剂的配制b.材料的处理;

6、实验操作步骤;

7、结果及计算;

8、注意事项;

9、费用预算)

1、正文层次标题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加粗4号字,左顶格;二级标题用黑体加粗小4号字,左顶格;三级标题用楷体加粗小4号字,左顶格。

2、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3、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4、文中的拉丁学名采用右斜体字母。

五、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

2、中文参考文献采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参考文献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

六、附录

如有附录,放在参考文献后。“附录”两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

第9篇:暨南大学生物化学复习题--生化课堂讨论题

生化课堂讨论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概念,稳定力量

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糖核酸酶变性与复性)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概念(

二、

三、四级结构),稳定力量

举例说明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Hb与O2)

3.真核生物DNA双螺旋结构、mRNA、tRNA结构特点及功能。 4.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酶反应动力学曲线为何类型曲线?代表意义是什么?

(2)Km,Vm含义,及意义

(3)最适温度,最适pH??

(4)抑制剂分类

(5)可逆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对Km、Vm影响? 5.生糖AA(Asp、Glu、Ala)如何生成G?

6. 生糖AA(Asp、Glu、Ala)如何生成CO2,水产生能量? 7.蛋白质消化吸收腐败及AA分解代谢总途径(图示) 8.关键酶的调节方式?

9.整体水平代谢调节中三大营养物的代谢状况:(短期饥饿、长期饥饿。应急状态)

1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概念及稳定力量 2.Pr二级结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3.蛋白质亲水胶体的稳定因素有哪些?

4.蛋白质的变性与降解是否为同一事件?简述理由。 5.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 6.核酸的双螺旋结构的结构特征 7.简述酶抑制剂分类及作用机制区别?

8.以图示作出糖有氧氧化、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的综合图,并标明关键步骤、产能、脱氢、产CO2部位。 9.血糖来源与去路

10 以图示写出糖原合成与分解途径,标明关键步骤。

11.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途径(以TG为起始――乙酰CoA),步骤、关键酶; 12.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分类依据、各血浆脂蛋白组成特点(密度、TG、PL、Pr),各种血浆脂蛋白在脂类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13.一位同学早餐喝了两杯牛奶;另一位同学则吃了一块面包喝了一杯牛奶,请问哪位同学早餐更具营养价值?为何? 14.氨的来源、转运与去路;α-酮酸的去路 15.肝昏迷氨中毒学说

16.一碳单位及来源、生理功用

17.心肌损伤患者哪种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升高?

18.Tyr与那些神经递质生成有关?白化症,黑尿酸症,巴金森氏与其有何关联? 19.巨幼红细胞贫血与一碳单位和甲硫氨酸循环关联?

20.以生化途径显示下列物质在体内如何进行生物氧化产能的具体步骤。(提示:代谢物的中间产物如为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需经丙酮酸才能以乙酰CoA形式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谷氨酸 甘油 色氨酸

2 21.在大运动量或消耗型活动中,应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素,有何道理?

上一篇: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待遇下一篇:印刷厂工作流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