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散文人物情感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分析散文人物情感

舞蹈元素对电影人物情感表达分析

电影作为重要的视听文化艺术作品,有着丰富的主题、体裁、形式和元素,对于人们丰富精神生活、提升内涵素养和增添生活色彩都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代人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电影行业不断朝着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这就对电影的艺术表达、特色形式和构成元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一种重要的电影元素,包含舞蹈动作、舞蹈姿态、舞者的表情、舞蹈服饰、舞蹈背景音乐和美术元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许多经典电影中都融入了舞蹈元素,不仅是有利于舞蹈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更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情感表达载体,有助于影片向观众传递人物情感,提升电影人物表达感染力,以情动人,给予观影者深刻心灵启迪和带来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升影片整体质量。本文通过阐述电影中常见的舞蹈服饰、舞蹈动作、舞者表情等舞蹈元素,分析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人物情感表达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内电影人物情感表达的技巧提升和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电影中常见的舞蹈元素

舞蹈是从历史文化和生活中提取获得,再经过多姿多样的肢体语言符号而反映社会思想、现象和表达感情的艺术,舞蹈体裁、舞蹈动作姿态、舞者的表情、舞蹈服饰、舞蹈音乐等多方面共同构成了舞蹈元素。

(一)舞蹈体裁元素

舞蹈具有丰富的体裁样式,在中国电影作品中常见的舞蹈体裁为中国民族舞和古典舞,这些特色的民族舞蹈元素常被运用于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和促进情感的表达,如《十面埋伏》(张艺谋,2004)中的“大鼓舞”、《甄嬛传》(郑晓龙,2014)中的“惊鸿舞”、《贞观长歌》(吴子牛,2007)中的“西洲曲”等。在外国电影作品中常常能看到许多西方经典舞蹈元素,如芭蕾舞、探戈舞、踢踏舞和街舞等风格各异的舞蹈类型。充满古典气息的芭蕾舞,介于柔美和狂热之间的探戈舞,自由创作的踢踏舞等,外国导演常将这些不同的舞蹈类型融入电影中,不同主题电影选择不同体裁类型的舞蹈,展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节特点,如《浮生若舞》(Robert Altman,2003)和《黑天鹅》(Darren Aronofsky,2010)[1]中的“芭蕾舞”、《闻香识女人》(Martin Brest,1992)中的“探戈”和《泰坦尼克号》(James Cameron,1998)中的“踢踏舞”。

(二)舞蹈动作元素

舞蹈实际上就是将经过提炼、组织编排、美化的动作进行演绎而得,舞蹈动作是舞蹈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也是最直观的语言符号。动作造型姿态、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动作韵律是舞蹈动作重要的四大要素,通常在电影中舞者通过掌握动作快慢的性质特点、用力的方式、运动路线、呼吸与动作起伏一致,从而控制动作的速度、力度、协调性,实现头眼躯干四肢紧密配合,才能使每个动作、整个舞蹈顺畅、自如、优美。不同的动作造型姿态、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动作韵律能够充分展现舞蹈不同的风格,塑造不同人物性格和形象,表现和传递出复杂的情感,比如电影《夜宴》(冯小刚,2006)中太子的舞蹈动作直接反映其心理活动和复仇情绪。

(三)舞蹈表情元素

舞蹈表情是舞蹈表演者脸部、姿态的变化,包括开心、害羞、性感、魅惑、失落、绝望和仇恨等。舞蹈表情千姿百态,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在,随着舞蹈艺术和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心灵波动和启迪越来越重要,观众不仅需要视觉上的肢体审美,更期待从电影舞蹈中感受心灵启迪和情感碰撞。如果电影舞蹈表演者只有灵活协调的舞蹈动作,却没有相匹配的舞蹈表情和眼神交流,就很难让观影者产生共鸣,难以真正感受到舞蹈者或者电影想传达的感情。

(四)舞蹈服饰元素

舞蹈服饰也是电影舞蹈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舞蹈服装和头饰造型的款式、图案、色彩都能够直观地反映电影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不仅有利于舞蹈形象塑造,还能够升华电影舞蹈主题。根据舞蹈动作、电影主题、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地域文化等设计丰富多彩的舞蹈服饰,电影中舞蹈者穿戴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服饰,配合优美动人、扣人心弦的舞姿,能夠营造出良好的电影舞蹈氛围,展现人物形象。同时电影中的舞蹈服饰元素也是服饰文化和舞蹈文化的相互融合,能让观影者充分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五)舞蹈音乐元素

音乐与舞蹈始终相依相存,舞蹈音乐元素对于电影来说不可或缺,电影中常见的舞蹈音乐有纯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等。在电影中融入舞蹈和背景音乐,音乐通过节奏、音调、音量、转调、和声和变调等和舞蹈的动作相互配合,在视觉、听觉上相结合,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更能够强化舞蹈的动作协调性,激发舞蹈的情感表达效果。电影《爱乐之城》(Damien Chazelle,2017)、《芳华》(冯小刚,2017)都是运用和融入舞蹈音乐元素的典型例子[2],通过舞蹈音乐元素,使得电影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情感表达效果更强。

二、舞蹈元素对电影人物情感的表达

在电影舞蹈中舞者的表情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服饰,能够随着背景音乐的起伏共同转化为生动的电影人物形象,传递出深层次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震撼。舞蹈艺术元素相互配合能够增强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引发观影者感情上的共鸣。

(一)舞蹈服饰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服饰是舞蹈元素中较为形象直观的一个元素。通过舞蹈服饰的变换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是电影中常用和直观的一种表现手法。服饰色彩的变化、服饰图案纹路的改变和人体装饰造型的变动,这些元素与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背景音乐相结合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3],展现故事情节。例如,在许多古装神话电影中,为了表现仙女温柔善良、美丽浪漫的形象,舞蹈服饰通常会选取轻盈飘逸的薄纱和足尖鞋来配合,薄纱的轻柔,足尖鞋的高贵,足以将一个“灰姑娘”扮成一个“俊公主”,加之演员本身具有清纯脱俗的外貌和温柔甜雅的声音,能够活脱脱演绎出仙女的仙气和灵动。又比如为了塑造《斯巴达克斯》(Robert Dornhelm,2004)中角斗士的英雄情怀和大无畏的精神,采用了盔甲、盾牌、刀剑相配,魁梧高大的身材配上战甲刀剑,宛如天神下凡,让人为之动容。同时,这盔甲并非将身体全部覆盖,在臂膀等表现男性力量的地方,留有裸露之地,这恰恰也是服饰搭配的高明之处,这种留白,更加突显了斯巴达克斯角斗士的勇猛无畏和英勇顽强。舞蹈服饰的恰当运用首先让人们在直观上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地。《金山战鼓》(门文元,1980)中梁红玉穿的那件较长的鲜红斗篷披肩也是人物形象塑造中的点睛之笔,随着舞蹈的律动,斗篷有节奏地大甩大摆,这就更增添了巾帼英雄梁红玉指挥若定、百战百胜的将帅豪情。在经典电影《夜宴》中一个个创新形式的舞蹈连接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电影舞蹈编剧创新运用越人舞,其特色是表演舞蹈时需要戴上面具,十分神秘莫测,既让观影者感觉神奇,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比,同时不见人脸,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寂寥,塑造了悲凉的人物形象。

(二)舞蹈动作展现人物情感

舞蹈动作是舞蹈元素中最具冲击力的一个元素。舞蹈艺术在表现人的情感时,它所采用的是以人体作为工具,通过舞蹈的流动来传递信息。舞蹈在早期发展时以大量肢体动作为特征,同时还会使用不同的道具,如衣袖绸扇鼓剑、裙鞋铃佩等舞蹈都是通过不断变化的身体动作来描绘不同的身体线条而塑造角色形象[4]。例如,电影《杨贵妃》(陈家林,1992)中霓裳羽衣舞的编排就十分具有吸引力。丰腴的身材、轻盈的舞步、柔软的手臂、花枝招展的腰肢,塑造了一个美丽妖娆、娇羞动人的佳丽形象。又比如《十面埋伏》中的小妹,《铜雀台》(赵林山,2012)中的灵睢,《神话》(唐季礼,2005)中的玉漱所跳的惊鸿舞,都十分具有情感表达的感染力。虽然是同样的舞蹈,但是不同人的动作让三位演员塑造的人物和表达的情感都截然不同。在《十面埋伏》中,小妹长袖击鼓的刚劲有力展现了小妹的霸气,尽管自己是个盲人,但是一招一式之间,从未有拖泥带水,而是十分干脆利落,跳出了惊鸿舞者的惊艳之美,但同时也暗藏为父报仇的杀机,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暗示了后面情节的发展,为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一条暗线。《铜雀台》中灵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姿流露出灵睢的高冷,一袭红衣落身,在众将士身边舞动,让人觉得高贵而不可侵犯,直接展现了灵睢铁血死士形象和她的冷漠无情。《神话》中的玉漱轻柔飘飘的衣袖表现了玉漱的柔美,作为一个和亲的妃子,来到秦朝,一片陌生,毫无归属感可言,而忠勇的蒙毅的出现,让她怦然心动,在他乡故国,有这样一个男子敬她、爱她、护她,玉漱心中既感动又心动。一曲惊鸿舞,跳出了玉漱心中的感激,更跳出了心中的愛意。与那个老迈残暴的秦始皇相比,眼前这个男人才值得她去托付。所以她的舞蹈中,展现出柔弱中的刚毅,刚毅中的爱慕之情,只可惜,这份爱意,蒙毅不敢接,玉漱也只能默默将其掩埋在心底。从丽妃起舞的动作,观影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舞者想要传递的无奈和爱意,可见舞蹈动作更为直观有力地表现了人物形象,人们从中也能读懂很多人物的情感表达。又比如,在经典电影《夜宴》中人物情感变化主要围绕太子,太子跳的越人面具舞便塑造了太子孤傲的性格,即使只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但面具和舞蹈动作相结合,观影者的内心自是一片清明。特别是剧情到了太子与“母后”时,太子所演绎的舞蹈动作更加饱满,简单的舞蹈动作却将内心的凄凉与不舍、不甘的复杂情感全部展现和爆发出来。太子用舞蹈挑战着皇权权威,将内心的漫天仇恨与对未来无限恐惧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宣泄。

(三)舞蹈表情刻画人物心理

舞蹈表情是舞蹈元素中十分巧妙的一个元素,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舞蹈艺术也逐渐演变,除去注重舞蹈服饰和舞蹈动作外,也更加突出心灵个性的表达。作为精神镜像的表情不再是面具脸谱式的简单夸张和概念化,而是更趋向于生动丰富,成为现代表演艺术的重心,并与肢体动作融为一体[5]。心灵的波动会引起人情绪上的波动,继而在人的表情中有所体现,表情进一步强化了舞蹈的表演性、抒情性和思想性。可以说,舞蹈表情是比语言表达更能精准传达表演者内心情感的最有利方法。也正因如此,在诸多电影表演中,艺术家利用面部表情来向观者传达戏剧更为深刻又无法言表的内涵,例如《笔中情》(颜碧丽,1982)中才女文娟在剑舞中面部表情的流露,微翘的嘴角显示了对赵旭之的爱慕,而幽怨的眼神又体现了对赵旭之自负的不满,这种又爱又恨的心理活动,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在了脸上。又比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丝在三等舱狂欢的那段踢踏舞,杰克脸上满是阳光帅气,而露丝脸上也满是开心和欢乐,放下大小姐的身段,与杰克舞动青春。这样的舞蹈表情,这样的镜头表达,将青春年少时的欢乐纯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也让观众沉浸其中,从他们的舞蹈和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浓浓的爱意。可见,舞蹈表情是众多舞蹈元素之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恰当地运用舞蹈表情可以将演员的心理活动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舞蹈音乐烘托电影氛围

舞蹈音乐是舞蹈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在电影情节的推动发展中时常要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情绪,便会运用烘托手法。舞蹈背景音乐作为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舞蹈元素,实际上不仅可以增加电影中舞蹈的节奏感,在电影中对烘托氛围起着巨大的作用,还能够强化电影人物情感表达效果,让观影者可以更好地依循着音乐的引导,投入作品所要创造的意境,从而与电影作品和创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6]。例如《暗战》中紧凑有致的阵阵鼓声就让人们感受到暗战中双方形势紧张、步步为营、明和暗斗的局面。又例如姜文导演拍摄的电影《让子弹飞》(姜文,2010)、《太阳照常升起》(姜文,2007)、《一步之遥》(姜文,2014)、《邪不压正》(姜文,2018)都使用了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创作的同一首曲子《太阳照常升起》。以《让子弹飞》为例,张麻子进鹅城,鹅城百姓敲鼓跳舞迎接县长,此时音乐响起来,这里的舞蹈音乐一方面表现了鹅城百姓对县长的假意恭迎,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一些社会现象的戏仿。这对于烘托电影氛围和推动情节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电影《芳华》作为新时代精心制作的艺术电影,将音乐、舞蹈和画面充分融合,集视听一体,以声音来唤起观众的视觉联想,以舞姿来带动观众的情感记忆,在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恍如真实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和历史场景。创作者将舞蹈音乐元素、现代新兴审美元素融入电影情节中,通过歌舞表演呈现出对那个年代的感情,烘托了电影氛围,抒发了人物情绪,同时也衔接起了一个个场景,大力推动情节发展,让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命运得以生动完整地表现,激发了观众对电影人物情感的强烈感受,且获得了全新效果的观影审美体验。舞蹈音乐与电影画面、情节和人物情感有机结合,提升了电影全方位的艺术和审美表现。

结语

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将舞蹈元素与电影创作相互融合,有助于电影传递出深层次的人物情感,增强电影人物情感表达效果,给观影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共鸣震撼。舞蹈服饰塑造人物形象,舞蹈动作展现人物情感,舞蹈表情刻画人物心理,舞蹈音乐烘托电影氛围,众多舞蹈元素与电影有机结合,电影人物的情感表达便直接进入观影者的脑海与心灵。电影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创作和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应当重视特色舞蹈元素的应用,将电影艺术与舞蹈艺术融合,从舞蹈体裁、舞蹈动作、舞蹈服饰、舞蹈表情和舞蹈音乐等元素中挖掘电影舞蹈的重要表现力,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创造,全方位提升电影艺术的审美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祎祎.舞蹈电影作品艺术性特征分析——以《黑天鹅》为例[ J ].艺术评鉴,2019(09):160-161.

[2]于雪.《爱乐之城》电影中舞蹈与人物情感关系的建构[ J ].电影文学,2019(11):156-157.

[3]夏诣超,刘丽兰.谈舞蹈类电影中舞蹈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 J ].艺术教育,2016(08):124-125.

[4]吴连鹏,陈克强.论印度歌舞电影中的舞蹈元素[ 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20):101-102.

[5]王岚,刘慧丽,杨冬.试析舞蹈元素在美式动画片中的运用[ J ].四川戏剧,2013(09):108-110.

[6]韩亚男.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D].青岛:青岛大学,2017.

作者:高阳 孙萌

第2篇: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情感的途径与策略

散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是要沿着作品的文字脉络,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获得感悟,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所启发。这是散文的教学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必须以感悟作品的情感为前提,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去触摸作者心灵细微的纹理,才能在这份贴近里感受到作者的呼吸、作者心灵的律动,进而在这忘我之境里使学生的情感和人生经验得到丰富,才能“享受审美乐趣”,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散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呢?以下途径与方法可供参考。

一、联系时代背景,感悟作品的情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对作品的认知决不能只局限于作家及作品本身,而应该把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去考量,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感知作者,领悟作品。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联系写作背景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学逐渐担负了“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并加以传承。可以说,每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其光芒反照到作品之中,就是作者特有的价值思考与情感诉求。循着这条脉络,我们就能把握与理解整个作品。

但是,每一个具体的文本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是作者思想和那个时代的全部反映。在散文阅读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合理把握作品情感走向,促进学生准确地体验、感悟。如果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使学生对文本无法产生感悟和共鸣,从而曲解文本价值。

黄厚江老师教学《老王》一课,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老王与作者的内心之后,又把他们俩放到“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王这样不幸的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着善良,坚守着真诚,甚至坚守着对文化人的敬重,是多么难得和可贵”,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读老王,来读杨绛,来读《老王》这篇散文”,从而更容易有准确的把握,有更丰富的收获,也更加精准地把握了作者在文中那复杂的情感表达。

2.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

时代背景还折射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之中,所以有些散文还可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去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走向。

例如严华银老师在教学《黄鹂》时,就引入了作者当时正在经历的人生困境,让学生由主观性的阅读过渡到实证性的阅读。严老师这样做不仅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明白,阅读散文不仅要注重文学作品本身,还要关注作品之外的因素,只有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实地感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3.联系作者的心性情怀

时代背景也包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由独特的经历而生成的独特的个人心性与情怀。文如其人,作者的文字不仅反映着他的思想,也折射出他独特心性下作品特有的风格。教学中,可以通过感受作者情怀去理解文字的风格,进而走进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

黄厚江老师教学《葡萄月令》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汪氏散文的特点之后,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月令》来呢?”然后,用汪曾祺女儿的文章来让学生了解汪曾祺乐观中恬淡的个人心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汪曾祺之所以这么乐观,在这样的生活中还充满爱,确实是他的恬淡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所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汪氏散文来。”

4.联系作者作品的一般特色

对某一作者的某一特定作品,教学时还可以联系作者作品的总的风格、特征去解读,从大处把握,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领悟情感。

如陈钟樑老师在教学《合欢树》时就把课文放到史铁生散文总特色的背景之下去引导阅读。陈老师的这节课灵活运用一个复线推进的结构,一条线索以10岁、20岁、30岁及30岁后的时间为经线,带领学生感受母爱;一条以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三段式评价为纬线,带领学生体会史铁生散文的特色。前者引领着教学的走向,后者给课堂增加了厚重。这两条线索一纵一横,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走进课文,去感悟史铁生那复杂的情感世界。

二、联系相关文献,在拓展阅读中感悟情感

有时,学生单从课文获得的信息往往不能充分地理解与感悟文章的内容,故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课文,而应当作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给学生架设一座理解的桥梁。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深度与学生思维的厚度,又交给学生一把感悟的钥匙,对学生顺利感悟情感,起一种触类旁通之效。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的扩展。

1.作者的其他作品

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之间常常会有风格上的一致性,并且在情感上有千丝万缕的相通之处。因此,教学中适当拓展一些相关作品的阅读,或举一反三,或启迪领悟,会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有一个非常好的催化作用。

严华银老师在教学孙犁的《黄鹂》时,还引用了孙犁写的《说赵树理》以及《文虑》中的片段,对课文形成一个非常有力的补充,让学生对作家当时所处的复杂险恶的社会环境有一种更深入的认识,这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作品的主题、获得不同的感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与课文有联系的其他人的相关资料

有些散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语文经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如果能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以相应的补充和解释,就可以扫清障碍,很好地弥补这个落差,从而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准确地去理解作品,感悟情感。

这方面最经典的一个课例是陈钟樑老师对《合欢树》的教学。在教学这节课时,陈老师分别引入了王安忆对史铁生散文的评价、鲁迅《故乡》的表现手法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史铁生散文的特点,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感悟情感。

三、在品赏文字中感悟情感

王荣生教授说:“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表达出来,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文字就是思想,是解读课文的入口。文本的思想情感,只有借助于作者独特的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要想感悟作品的情感,必须通过细细去体味作品语言的滋味,感受语言背后作者的人生情调,品析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蕴含的意的表达,才能对文章登堂入室,明白其中主旨,才能较好地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百艳老师在教学《风筝》时对“虐杀”一词的引导与精准把握,让学生由一个词窥见作者内心最深刻的情感,可谓是品味语言文字的大家。郑桂华的《安塞腰鼓》教学中通过“找出一些特别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发现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说一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探究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从而去品味文字奔放、张扬的情调,去发现文字的精细和美丽,去感受作者文字的独特之处,进而去读懂作品,领悟情感。

四、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汉字是一种富于韵律感的文字,作为披文入情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朗诵教学历来为许多教育名家所推崇,成为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郭沫若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散文的阅读,更适合于在朗读中借助于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朗读与对情感的感悟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生由朗读语言文字而得来的那种对情感的领悟还会激发出学生反复诵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语言形式与思想意蕴的感受更加细腻,进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中提到的一个课例,就是朗读对于学生感悟情感之重要性的极好诠释:“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教学中,要注意朗读有不同的层次,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从而让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不断深入。

五、在生活情境中感悟作品的情感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也是生活的反映。阅读作者的散文,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阅读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里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表达。对散文的阅读的过程,也是作者与读者两种生活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深切感受,让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人生经验进行链接,才能顺利地进入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景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谈话、故事、表演、歌曲、投影、录音、视频、图片等形式,预设各种生活情境,营造一种生活化氛围,以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他们在生活的情景中能够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用谈话来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你童年最喜欢最经常去玩的一个地方是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谁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那份童年乐园里的快乐?”这种生活情境的感情基调与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因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六、在作品的留白处挖掘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画中常用一种“留白”的技法,而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这种类似的技巧。文学作品中的这种“留白”,常常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许多时候,为了留有回味和意蕴,造成一种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的情感不宜或不想直白地表达出来,故意在作品中留下一些欲说还休的空白之处,而作者幽微的情感,正是隐藏在这里。挖掘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去找出作者心灵最深处的矿脉,从而架设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

如王安忆的散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中,“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一段的最后是这样描写的:“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送走了一出生就陪她伴她生活了四年的小侄儿,这时,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她会怎么做呢?教学中,如果以这“留白”之处为突破,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里去,就会感悟到作者对侄儿那份深入到骨子里的爱。

七、在多媒体的运用中感悟情感

散文阅读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悟。电脑、投影、网络等的综合运用,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书籍上,而有了更多声光色组成的多彩的阅读机会。

与作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运用能把学生完全陌生或未知的世界极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学生面前,给教学创设一种生活情境,直观地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恰如其分的音乐的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以情绪的感染和情感上的感染,也更能够帮助学生在这份积极情感体验里加深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应该说,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渐渐成为老师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方法,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八、在学科融合中感悟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的提出,它既具导向性,又有科学性。因为,其他学科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已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成为语文老师们的共识。

散文阅读可以与许多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运用最多的当是音乐与美术。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在散文阅读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好音乐,配合朗读,渲染气氛,能让人的身心完全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世界里去,学生因而更容易感悟作品的情感。

而美术对学生更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许多优美的散文极具画面感,当学生通过朗读、品赏文字,对作品如临其境、美景如在眼前时,他们就会忍不住想把眼前的美景呈现出来,这时,就是散文阅读与美术整合的最佳时机。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先播放一段春水、春草、春花及春雨等春天美丽风光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触景生情,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或在《春之声》的梦幻旋律里忘情吟诵,让学生在这美轮美奂的情境里进入到作品的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感悟朱自清对春的喜爱之情。

小说、诗歌、戏剧直至应用文类,它们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更容易被把握。而散文的“散”,让许多老师在教学散文时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的散文的文体特征到底是什么?散文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它就是通过作者的文字去感悟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抓住了情感,也就抓住了作品的核心。从这个角度上说,散文教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环节当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作品情感的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散文虽散,教学似乎也毫无规律可循,但只要明乎此,散文教学就不会漫无边际、无的放矢,而会变得简单而高效。

(连云港市宁海中学)

作者:胡可军

第3篇: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美学探讨

【摘 要】在世界文学史中,英美文学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思想境界及美学内涵更有其特殊性。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十分丰富,且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对英美文学中人物情感的深刻分析,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文学理论的深度,还可以进一步审视情感美学,此次研究主要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美学,以求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学 英美文学 人物情感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对世界文学推动作用相对明显,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作者的所处的时代背景,还可以使读者感悟到艺术的魅力。通过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分析,则可以获得最佳的美学体验。文学是人类情感和人类艺术的综合体,更是社会形态的美学体现,是人类人文价值的美学体现。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美学的探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1.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美学特征。英美文学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要想真正了解英美文学,必须深刻理解其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均拥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性光辉,这不仅是英美国家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呈多样化趋势,但其最直观的美学风格当属语言美学特征,表现为语言的形象性及准确性。以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为例,在作品中写到“对九泉下死者的诽谤并玷污其名声的这种无耻手段,竟被当作政治上的博得成功的手段,是实在让君子心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夸张及其强烈的讽刺效果,这一语言特色具有非常强烈的批判作用。

2.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性美特征。作为英美文学作品的核心,人性美特征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赞扬和歌颂,《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正式对人性美的一种描述,突显人性的伟大与顽强,是生命的赞歌。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渔夫,这位渔夫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未钓到任何鱼,但仍不放弃希望,仍然充满奋斗精神。终于在八十五天钓到一条大马林鱼,其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大鱼拖着老人向海里走,即使没有食物,没有水也不放弃。为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与鲨鱼搏斗,但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厄运。老人也只能在床上回忆以往美好的时光,忘却残酷的现实。老人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并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体验人性美。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美学的实现路径

1.家庭时代背景下体现真善美。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其家庭背景下最能体现真善美,其中以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爱玛》为代表。简·奥斯汀作品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对英格兰乡村生活的描述,英格兰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描述也是其特征,并以爱情为主要线索进行描述和刻画。在简·奥斯汀的所有作品中,均是以主人公的择偶活动为事件起点,进而突出那个时代企图通过婚姻获得经济保障和门当户对的概念。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在进行独立地分析和思考之后,力求婚姻的独立和自由,力求交流上的平等地位。但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是一种对社会的反抗,但也表明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伊丽莎白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的影子,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作品中就可以展现人物情感美学。

另外,美国作家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也具有如此特点,该作品是在美国战争背景下产生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也是作者社会理想的一种反应。但作品并未对战争进行过多的描述,其笔墨着重是对主人公马奇一家的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爱好和平的社会理想。这些社会理想均是通过作品中人物情感体现的,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作品以主人公的假体为核心,通过对家庭中女子经历的描述,充分体现出对尊严、自理自律等美国民族精神的倡导。作品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仅是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也正是通过这些琐事的描述,才使得我们充分感受情感丰富的美学体验,进而获得精神上的养分。

2.英美文学作品体现真善美。《傲慢与偏见》及《小妇人》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真善美的价值观始终贯穿于作品中人物情感解析的全过程,这些正是爱的真正体现,也正是爱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具体。通过爱的传递,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其中尤以《小妇人》中的主人公马奇一家最为突出。马奇太太以最大的爱照顾着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通过这种爱的传递使得家庭中的姐妹善良、聪慧,对身边的人也充满了爱。在这种爱的家庭的呵护下,家庭就是社会理想的代名词,与战争的残酷面相比,是对战争的最大的讽刺,这也是作品能够影响众人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分析,能够从另一个侧面窥见英美文学作品中美学意蕴。

三、结论

在世界文学史上,英美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文学结构及意境构成方法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独特的美学体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美学的分析,可以实现对英美文学发展轨迹的完善,进而加深对文学理论的认识,促进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宇宁2015《谈审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美学》,《青年文学家》第3期。

张淑宏、侯碧君2013《审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美学》,《语文建设》第7期。

马利娟2013《审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美学》,《语文建设》第6期。

(通信地址:430064 湖北省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郭丹

第4篇:鲁迅散文朝花夕拾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分析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2、《朝花夕拾》读后感

回到家,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

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镜吾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3、读《朝花夕拾》有感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朱自清、三毛,就是鲁迅先生了。这本书当年出版时拟订的名字是《旧事重提》,想来是鲁迅先生嫌题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辛辣,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这故事,当时,中国在邻邦日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 让我想起在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中,那个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祖国啊,你怎么不快点强大起来,你的儿女在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这种国人,希望祖国强大而不去努力,只是无助地祈祷,让人不仅怜悯他。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事实上,鲁迅先生留日学医的目的,也是如此),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

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

其次,《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图》,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是和我不两立的人”!呜呼,封建礼教毒害少年,何其之深!

《二十四孝图》,和《风筝》(《呐喊》鲁迅)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

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以笔作枪,字字掷地有声,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子,但丝毫不改其风貌,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我看过后犹触目惊心,一面庆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一面又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惊见自己的影子,那么单薄,那么坚定的影子!

鲁迅先生,中国正在崛起!

4、《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

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温暖。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5、采撷记忆中的童年浪花

《朝花夕拾》,清晨的花傍晚时再去摘,会散发淡淡的清香,韵味无穷。一如作者幼年的时光到了暮年再去细细回味。

书中有不少是对童年温馨的回忆。不同的童年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这部作品,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那份纯真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仿佛能让人看到:一个调皮的孩子,有在百草园玩耍的愉快,在阿长买来《山海经》时的欣喜,有在父亲的呵斥下无法看五猖会的扫兴……

第5篇: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

为什么会有小说这种形式呢?因为散文和诗歌有局限,具体表现为,诗和散文都是表现作家个人情感的。一般来说,诗与散文主要表现已经意识到的情感,而大量的情感是在潜意识中。诗与散文大体在常态心理结构中表现人物心灵,而小说却能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和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奥秘。感情并不是静态的、永恒的,它在不断变动,它是有深度的,是立体的、纵深的、多维的、复合的、动态的。相对地说,诗歌和散文所能表现的是比较静态的,比较表层的。这是因为人的潜在的、深层的、复合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要把它发挖出来,就不能孤立地去表现,只有把它放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中,人的情感的深层才能受到触动,才能泄露出来。也就是说,要在多元的情感交织与冲击中,情感机制才能发生动荡,其隐藏得非常深的东西才能暴露出来。诗歌和散文最明显的局限,是二者所表现的情感都是一元的,也就是自我的。而要把人的情感像开矿一样开发出来,就要让单个人进入多个不同的人的情感网络之中,让它发生动荡。而小说结构恰恰是多元情感的交织和冲击,这是诗歌和散文所不能企及的。

《荷塘月色》有诗的意境,《背影》也有诗意,但没有前者那么浓,更多的是散文的意味。因为《背影》的作者的感情受到另一个人的冲击,发生了矛盾,先是觉得父亲给自己丢脸,后来才被感动。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感情越复杂,用抒情文学来表现就越困难。形象的情感特征在诗中是很单纯的,那就是诗人自我的情感特征;在散文中也是比较单纯的,即散文家的情感特征。在有些比较复杂的散文中(主要是写人的散文),自然要表现散文家的感情,但人物又有人物自己的感情,这样,感情就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的。感情复杂性的递增,导致诗意的递减,散文性递增。丰子恺有一篇散文,写他抗战期间历尽艰辛逃难到“大后方”,稍有闲暇,把孩子抱在膝盖上,问他最喜欢什么?孩子答:最喜欢逃难。

本来,逃难是非常艰辛的,如果孩子的想法和他一样,对日本人带来的灾难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这就有诗意了。但孩子的想法和他根本不一样,这就不是诗意,而是散文的意味。如果孩子从学堂里溜掉了,家长去找他,那就更没有诗意了,就更散文化了。如果来了个坏人,把他劫走了,再冒出其他问题来,那就有情节了,就像小说了。

我们再以《荷塘月色》为例,它给我们的感觉为什么诗意盎然呢?因为是一个人的情感,“便觉是个自由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想到了些什么呢?南朝的宫廷,少男少女集体大联欢,名义上是采莲,实际上是调情。还有《西洲曲》所表现的,民间少女在采莲的时候,把莲子(“莲”与“怜爱”的“怜”谐音)当作自己的爱人。想着这样“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而且哀叹自己“无福消受”了。余光中批判他说,这个朱自清,晚上出去散步为什么不带太太?(学生大笑)带了太太,就不会有这样的自由了,(学生大笑)就不能一个人这么自由地羡慕那些个帅哥靓妺装腔作势地调情了。如果真的让一些漂亮姑娘出现在他面前,他会怎么样呢?这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根据的。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他就有了这样的机遇,但他是与自己朋友俞平伯他们在一起,还是不自由。人家拿歌曲的折子请他点唱,也就是让歌女来到他船上给他唱歌,可他就是不敢,不敢了以后又后悔,希望人家再来让他点。但可惜得很,人家不来了。

双重或多重感情特征的交织,使散文的情感变得复杂了,这就构成了叙事性。作品包含着的感情层次越多、越复杂,就越接近小说。孙犁有一篇散文《谈赠书》,说他出了书后,分赠给朋友和同事,有的人就到处嚷嚷,某某在发书了,快去!因为是免费的嘛。甚至有些老朋友问他要,要了去走后门送人,他感到很丧气。这就是散文,因为感情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送书的情义,一方面是免费的便宜。但这还不能算是小说,小说的感情要比之复杂一些,不管有没有情节的小说,它的本质特点是两重以上的感情、三个以上的感情维度。为什么说维度?因为维度是分开方向的,用到小说里,人物的情感是要拉开心理距离的,也就是不能同质的,同质就可能成为诗歌了。

以高尔基《我的大学》为例。高尔基年轻的时候,什么文凭也没有,就想到喀山去念大学,当然没有门儿。就组织一些同道,请了老师给他们讲课。有一天,老师没有来,几个人就很开心,买了一些面包、啤酒之类,小撮了一顿。没想到,撮到一半,老师来了。大家连忙把东西藏到桌子底下去。老师进来就开始讲课,走来走去的,突然把桌旁边的酒瓶踢倒了。老师就低下头头去看,大家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可老师看了后,平静地抬起头来继续讲课。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高尔基觉得,老师骂他们一顿才好。

这显然不是诗,也不是抒情散文,而是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其中有三重感情互相交织,又拉开了距离:一是老师的,二是大家的,三是高尔基的。三者不同,又结合在一个事件之中,就有了小说的趣味。正如丰子恺的儿子如果逃了出去,也会有三维的情感交织:一是丰子恺的,二是孩子的,三是可能有坏人的。三者不同,又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写小说和写抒情诗、抒情散文,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写抒情性的诗文,心肠可能很软,总是让有情人心心相印;而写小说心就要狠一点,不能心慈手软,随便让他们心心相印。心心相印,就没有戏可演,也没有性格可言了。为什么《长恨歌》和《长生殿》都是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情节却不一样呢?在《长恨歌》里,两个人是心心相印的,先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然后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弄得“从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乱”后,则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完蛋了,香魂一缕上西天。人不可复生,但多少年了,李还是想念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之极!两个人的感情从来没有冲突,一见钟情,生死不渝,充满了诗意。但写戏剧就不同,《长生殿》里李和杨就有冲突了,因为除了杨玉环外,李隆基还有别的妃子,梅妃啊,我们福建莆田人,杨玉环妒忌了,李隆基发火了,把杨赶走了,结果发现生活里就是少不了她,高力士又把她迎回来。有折腾才有戏剧性。

作为小说家,鲁迅也想写李、杨的题材,而且到西安去了,聚集感觉。但小说家鲁迅的感觉是,两个人“七月七日长生殿”,赌咒发誓。不但今生今世,而且来生来世,都要做夫妻。在鲁迅看来,爱情要用赌咒发誓来证明时候,已是心口误差,心口错位了。这是爱情有危机的表现。小说最重视的是,人物心理距离的拉开,牵动的感情层面愈多,距离越大,越像小说。

小说与散文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感情层次不是线性的静态的延伸,而是多层次与多线索的动态交织。不是说和毫无感情的人有距离,恰恰相反,关系愈密切,拉开的距离愈大,震撼力愈大。觉新和瑞钰间是夫妻关系,很亲密,但不得不屈从于陈姨太的迷信,结果导致了悲剧。如果仅仅是一个佣人,和觉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就没有情感距离,就是人死了,悲剧的冲击力也没那么强。

人物间产生了一种规律,叫错位规律。

在小说形象中,感情层次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心理差距,并不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差距。相反,人际关系差距越小,感情的心理差距就越大,形象就比较生动。也可以说,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感情距离构成反差,形象也就越生动。

这里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读者的心理。作家要让作品有震撼力,就要让人物的命运和读者的同情发生逆差。读者越是同情,作家越是要折磨他。人物的命运越是和读者的希望有反差,就越是有阅读的吸引力。苏联文艺理论家称之为“情感逆行”。

小说家在经营形象时,往往遵循着这样一个二律悖反的原则,一方面把人际关系拉近,一方面把心理差距拉大。人际关系距离的亲密,有利于心理差距拉开。拉开的原则是和读者的同情构成反差。俄国形式主义者分析普希金的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的时候说,不成功的爱情差不多有这样一个公式:

主人公A(奥涅金)爱上了女主人公B(达吉雅娜),B并不爱A,A设法让B爱上了A,A却发现,他已经不爱B了。

这样一来,人物的心理差距到最后都不能弥合,就震撼人心了。

这是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归纳出来的,有相当广泛的概括性。安娜〃卡列尼娜起初并不爱渥伦斯基,渥拼命追求,等到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却发现渥伦斯基并不完全把她放在心上,于是自杀了。心理距离拉开了,永远无法合拢,因而感染力就更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也是这样:

凡尼亚爱上娜塔莎,娜塔莎爱阿辽沙。阿辽沙爱上了卡嘉。卡嘉也爱阿辽沙。同时,涅莉又爱上了凡尼亚。

从根本上来说,规律是人物互相在情感上错位,而不一定是ABC三者的关系。

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半农奴的少女卡秋莎,爱上了大学生贵族涅赫留朵夫,怀孕了,但涅赫留朵夫遗弃了她。她从农庄上被逐出,在城市里沦为*女,受到审判,而涅赫留朵夫恰恰是陪审员,他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为了赎罪向卡秋莎求婚,但遭到拒绝。后来他护送卡秋莎去西伯利亚流放,卡秋莎嫁给了一个民粹派的革命者。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称之为“感情的错位”。林黛玉和贾宝玉也可以作出类似的解释。《麦琪的礼物》讲的是美国二战前的事,当时工人生活还很苦。美国人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太太想给丈夫送个礼物,但家中又没钱,于是就将自己的头发卖了,为丈夫买了一个表链,丈夫为了给妻子买礼物,则将怀表卖了,给妻子买了一套漂亮的头梳。二者互相拉开了心理的距离,这才有冲击力。像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男女情感都是错位的。一时接近了,不是小说要结束了,就是小说写坏了。

所以张贤亮的小说及一些有才华的小说家的小说,最后男女主人公的命运,都是不了了之的,就是琼瑶也懂得其中道理,要让读者最喜欢的人遭难,让相爱的人历尽折磨,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我再讲一个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为什么成为经典情节呢?因为在取经的曲折过程中,在大部分情况下,遇到妖怪时,师徒四人是一致的,共同打败妖精,这样很有诗意,却没有性格可言,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有性格。白骨精一出现,在唐僧看来这是个善良的女子,在孙悟突看来这是个妖怪,在八戒看来这是个有姿色的女性,三人不同的心理就拉开了距离。孙悟空将其打死,如果八戒没有私心,而是同心同德,就告诉唐僧那是妖怪,但八戒平时受孙悟空欺侮,这回要刁难他一下,就说孙悟空生性残忍。结果,孙悟空被开除了,唐僧被白骨精逮捕了。拉开了距离,人物的性格就鲜明。其中有一个人没有拉开距离,就是沙僧,他什么个性也没有,没有自己的私心,也就没有感染力。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里有一个最根本的心理学的解释,即维戈茨基的“情感逆行”学说。与读者的同情相反,他举了一个例子,是狼和小羊的故事:狼和小羊一起到小溪喝水,狼大叫一声,你把我的水弄脏了,羊说不对呀,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怎么会将水弄脏呢?狼又说,去年你曾经把水弄脏,小羊说,对不起,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呢,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小羊吃掉了。

维戈茨基分析,小羊的理由越充足,读者越感到安慰,它的命运就越坏,读者越忧虑。读者希望小羊脱险,希望小羊说得有理,但小羊越是有理,狼就越有不讲理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分析觉新、觉慧、觉明、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的性格时就是这样,我们越是同情孙悟空,他就越遭难,唐僧就越倒霉,八戒就越得意,这时的每一个动机,中间都会分化,于是孙悟空被赶走了,唐僧倒霉了,读者又难受又高兴了,难受是因为唐僧受苦,高兴是因为他非得把孙请回来不可。这是“情感逆行”学说,里面包含情怀和忧虑两重性。

这个道理有相当的普遍性,连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和人物间的情感都应该错位。如鲁迅和祥林嫂就拉开了距离。祥林嫂把希望寄托在鲁迅身上,希望他说出人死了没有灵魂,那死了也就不会到阎王那里锯成两半了。但鲁迅偏偏说得含含糊糊,使她死前怀着更多的恐惧。这样,文章就有了悲剧感。

现代小说强调的是叙述者要和人物拉开距离。现代西方小说追求控制叙述角度,使得人物叙述的东西和实际情况不同,成为读者不可依靠的信息。这种情况是从詹克斯开始的。他的《苔丝米勒》写一个天真无邪的美国姑娘。她到欧洲以后,完全不通世故人情,一切按照她的本性行事,她认为什么人可以做朋友,就和他做朋友,根本不考虑其社会地位。她爱上了一个已经欧洲化了的美国人,而这个接受了欧洲教育的美国青年,一直怀疑这个女孩子是不是一味调情,是不是很轻浮。美国姑娘为了刺激他,就故意和一个意大利小伙子交好,目的是为了引起美国青年的妒忌。最后,这个美国姑娘死了。这是现代派小说常用的手法,叙述者像傻瓜一样,叙述他感觉和范围以内的事,背后的事件、情节和字面上的叙述都被设臵在一种冲突之中。叙述者让你看到的是一回事,而他说的和让你想到的是另一回事。这就要求读者自己作出判断。

福克纳的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与此异曲同工。三兄弟对他们的同一个姐姐(或妹妹)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个女孩子却始终没有出场。读者对她的了解是从三兄弟不同的看法中得到的。一个兄弟爱她爱得不得了,但他是个傻瓜,说不清她有多好,只有一种感受:嗅到她身上的气味,看到她的拖鞋,就想起有过温馨的、能给他带来爱的感动。第二个兄弟认为,妹妹本来应该是纯洁的化身,但她最后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最后一个兄弟则对她充满了仇恨,认为这个姐姐使他失去了当银行家的机会。这样,三个人对同一个人的感情都拉开了距离。

这种倾向中产生了“零度写作”的理论,作者不能把倾向流露出来,要求“作者退出作品”。事实上,真正要让作者退出作品是不可能的。

这样,读者就变得重要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产生了,就是所谓的接受美学。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内心的错位与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拉开了距离。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由于人际关系亲近使矛盾扩大了,安娜为了在情感上惩罚他,让他后悔,因而走向死亡的末路。表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这也是现代小说很主要的特点,但内心冲突很激烈。

契诃夫的小说《文学教师》,写两人结婚了,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慢慢就感到非常庸俗。丈夫要吃一点果酱,让一心经营自己小家庭的妻子大惊小怪;主人公在打牌时,有人暗示他的丈人有钱,暗示他是靠丈人活的,他就觉得不能这样过下去了。爱情的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鲁迅《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分裂,有外在的原因,但主要是子君从原来的反抗者变得非常庸俗,关心一些琐碎的事情,例如小油鸡之类的。

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所谓的距离是心理距离,不一定有外部的强烈冲突。这也是现代小说最主要的规律。我对《白鹿原》的评价不高,因为《白鹿原》的作者不懂这个道理,有的三四千字的大场面,人物很多,但缺乏内在的距离和错位。作者没有才气。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

小说的基本规律就是人物心理距离要拉开,才能产生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和秘密。

可是小说如果只有一个人,那怎么办?把他打出正常轨道。

为什么要打出正常轨道?

极端有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小说家的拿手好戏就是人物放在顺境和逆境中反复折磨。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让他到另一种生活环境里去,他内心深处那连自已都没有意识到的强烈内在感情及意志品质全都显示出来了。

把人物放在极端顺境中,同样可以破坏人物感情结构的稳定性,使表层心理结构瓦解,暴露出人的内心隐秘来。

情节:审美因果超越实用、理性因果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后,要有情感的多层次性、因果性。

宋定伯的故事 世说新语:周处除害 广阳杂记 儒林外史 万卡 最后一课 雷雨 红楼梦 祝福

第6篇:描写人物情感的句子

一、描写心情高兴的句子

1、他好像脚底踩着一多幸福的云,飘飘欲仙。

2、他兴奋得满脸通红。

3、他高兴得蹦啊跳啊,好像要把喜讯告诉全天下的人。

二、描写心情生气的句子

1、只见他两个鼻翼一开一合,胸脯一起一伏,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2、爸爸的胖脸气成了猪肝色,饭也不吃了,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

3、满心的气恼,向谁去发泄?爸爸拼命地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浓重的烟雾从他嘴里喷吐出来,飘散在她脑额周围。

4、他气得鼓起腮帮子,脸像阴了的天,灰蒙蒙、黑沉沉的。

5、她的脸色像下蛋的母鸡,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又羞又气,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6、他脸都气歪了,红得像个紫萝卜。

三、描写心情害怕的句子

1、他的脸惨白惨白的,吓得眼睛瞪得大大的。

2、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四、描写心情痛苦的句子:

1、.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2、看着原来这么疼爱我的妈妈这么忍心驱赶我,我的心都要碎了。

3、我心如死灰地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五、描写心情愤怒的句子:

1、他在一昼夜里积压的怒气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2、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3、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5、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6、看着这景象,愤怒的人群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突然崩开了堤口,咆哮着,势不可挡地涌进了大厅

六、描写心情不安、难受的句子:

1、老师的关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2、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我不敢往下想了,激动得上言不搭下语。

第7篇:情感散文:调整情绪培养生活情感

生活的节奏就象物理上的波,是一种很有规律的交响乐,如果你能用心去感悟她的乐章,你就会感受到她的内涵的美。但是,生活的节奏有时过度,人没有来得急享受她的意蕴,已经无情地跌于低估,却继续自己本不该有的追索。追索其实是人生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如果失去劳动的热爱,那好象人失去水的补充。然而,现实中人却往往忽视这一点,把劳动看作是人的负担,甚至非常厌恶劳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然后准备走一段山路。有人说,人类灵魂最高的幸福,是他的宁静。我始终相信,一个有着深邃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懂得享受孤独和寂寞,那才是幸福的。

我们常常安慰别人说:“人生是没有圆满的。”你不能得到一切。你永远不会是最幸福的人。然而,谁说人生是没有圆满的呢?我们所拥有的,是另一种圆满.我们从遗憾中领略圆满。没有分离的思念,怎能领略相聚的幸福?没有经历过被出卖的痛苦,怎会领略忠诚的可贵?没有品尝过失败无奈的滋味,又怎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没有遭遇病魔的袭击,怎能体会健康对人的重要?在纷纷扰扰人世间,能够拥有,能够相聚,彼此忠诚,长相厮守,不正是一种圆满吗?圆满的人生,不是说你要拥有一切,而是你要学会珍惜和付出。

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与快乐,都会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有了它,人就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拼创,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是含着宁静的微笑,把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能够这样,这个世界对你来说,无论怎么样都是圆满的,月圆月缺,但是,你不会说月亮是不圆满的。

也许是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多了,我现在整个人都变化了很多,变得简单而快乐,变得宽容与乐观。我感觉只有平淡的生活中才有自我,才有快乐,才有幸福,也才能细心品味生活中的轻浅随意。

很多时候我们累否,是有人的情绪所决定,当然不能超过度。人的情绪很多时候是受人的认知影响。同样的事人站的角度不同,喜怒哀乐很不相同。我们庞大的社会,有很多群组成,社会对每个人是很公平,上帝在你诞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要背弃任何人的,很多时候,因为我们人自己,因为情绪情感的脆弱,自己打败了自己。所以,每个人应该调整自己心情情绪,拥抱生活的赐予,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为大自然服务!

第8篇:一生的情感债的情感散文

短暂的一生,我们不是单纯为自己而活,其中有我们的理想,有我们的打拼,这些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所爱之人。当然我们也亏欠了许多,背负了许多。回忆过去,就会有不忍,也会有不舍,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恩偿还与弥补。也许为了成功,年轻的你洒脱的放弃了爱情。那时候的你说不出的风华正茂,说不出的意气风发,认为爱情和未来相比较是那么的惨白无力,青春的路口你没有回头,你海阔天空的将自己的理想骄傲装载的满满的。可是你没有发现身后有一张泪眼朦胧的脸,泪水和不舍在她的脸上绽放,那是一张这一辈子最纯真的脸,也是这一辈子最心无城府的爱。当你回忆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今生今世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当初的刻骨铭心。也许最稚嫩最青涩的才是最美,当你看惯了华灯异彩的斑斓时,看惯了身边虚伪造作的女人时,你会怀念那张素面朝天的脸,怀念那个纯粹真

也许为了让她过的更好你选择了逃避,可是真正的内心是无法逃的。爱情的劫是逃脱不了,正如你的叹息。放弃的时候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淡定从容,也不是你所希望的那么伟大,其实这是你的懦弱无能。心爱的女人不能长相厮守,心爱的人不能朝夕相处,这样的处境是对你的挑战,这样的境遇是对你的挑衅,需要你能给她一个港湾,需要你给她一个承诺。

王宝钏首寒窑一十八载,薛平贵辜负她的不是青春,还有承诺,到头来她要与她人共同分享自己的丈夫。这样的结局不是她所期待,也许她宁愿选择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华床软锦,她要的只是一种最本真的幸福,要的只是一种相濡以沫的守望。薛平贵亏欠她的,这份情感的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也不可能偿还的清。欠下的感情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衡量,这种债也不会消失,更不会消逝在岁月的洪流。

当你想要找寻过去时,有时候往往物是人非。亏欠的人注定是一生,偿还的却是一世,情感的债沉重而庸杂,带着永远的遗恨和汗颜。胡兰成对张爱玲何尝不是亏欠,不仅仅是感情,更是一辈子。张爱玲这位文坛常青树在情感面前也不免变得世俗,她没有想太多,只是希望心爱的人好,可是对她的情感亏欠胡兰成自己也无法偿还说清。

一生当中我们在无数次的找寻,无数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当我们在抱憾的时候希望一切重新来过,可是没有可能。如果不想让明天绝望,从现在起就好好把握手中的幸福,抓住人生的风筝线,让它永远不偏离也不下落,用心维护属于自己的情感小筑。

第9篇:遇见情感散文

满以为这些年我们终于跑赢了时间,却再也追不回最初的种种遇见。那些不断在岁月里翻滚颠簸、看起来割舍不掉的耿耿于怀,也不过是寂寞十足的内心戏。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无论你以后混成怎样,是否给我荣耀, 我都愿意为你操劳,陪你到老

十二年来,有笑泪,有阴晴,相伴一场,人来人往,只是日常。

其实分别也没有这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day687,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其实好人比坏人好做,晚安。

为了给遗憾找个借口,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一些人放在了等待怀念的位置。

和云朵相比,生活牢固多了。经久不变,近乎永恒。

我觉得我爱了你了,从此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对你无动于衷。

其实分别也没有这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上一篇:认真践行党的宗旨下一篇: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