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工作计划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低年段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小学低年段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低年段口语训练研究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为口语表达训练提供基础保障。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因而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低年段口语训练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低年段 师生互动 口语表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13

如今对低年级小学生时期的孩子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家庭因素,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总数比例比较大,这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早期的智力开发、通识教育及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便利性,但是也会让低年级小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孤独感,而且很多父母会不知不觉地便过分地溺爱低年级小学生,这便导致很多低年级小学生会有孤僻、任性或自我封闭等不合群的性格缺陷。此外就是低年级小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是相对频繁和容易的,所以这也就限制了低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是环境因素,如今人们虽然都住进了高楼大厦里,但是这居住环境也限制了人们的交流,住同一楼层的邻居也可能不会有过多的交往,更何况是行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的低年级小学生,所以这便是影响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正常交往的客观事实。第三种是智商因素,大量的事实证明,智商发育正常的低年级小学生与智商发展迟缓或偏低的低年级小学生相比,其口语表达能力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的,这便是主观因素。因此,小学教师更需要基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选择,进而为低年级小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锻炼平台,以便能够让低年级小学生多与人接触交往,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低年段口语训练路径

1.創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情景模式教育法主要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地发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对特别的表达片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情景教学,以便能够让其逐渐掌握有效适宜的表达模式及技巧,同时形成一定程度的主动表达意识。此教育法需要教师和家长构思出恰到好处的教学情景,通过对学生进行现场的讲解、提问和互动教学等手段,引起其注意和听课的兴趣,同时引导其进行思考,然后让其通过模仿来掌握一定的表达技能。由此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及表演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其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行为才是正确的、能够让他人更好地接受的,以此提高其认知水平及培养出初步的社会情感,从而达到对其表达能力培养的目标。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一个安全、自由、和谐的表达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实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

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提问,问答是否有效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因而怎样使教师的提问更加有效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讲解《梅花》这首古诗时,教师要意识到如果问题仅仅设置为“梅花魂是什么”,学生的参与度必然不高。教师要采用诱导法进行提问,如“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梅花,梅花代表了什么精神”等更加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也能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在交流自身想法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过后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进而使得学生的表达全面性得到完善提升,这也将对学生的逻辑性形成提供帮助。

3.恰当指导,提高学生表达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该选取一些其在真实生活中所会遇到的表达片段开展口语表达训练,以此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对该问题进行重现,让其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便引起其注意并进行思考,让其通过表演或者观看来与自己的一些行为进行对比,以便其清楚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从而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同时掌握更多的表达技能。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当家做主的游戏,轮流扮演主人或者客人,然后双方应该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以此根据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景,一方面,在面对客人的来访时,主人应该如何进行招待,让学生带着该问题来进行表演;另一方面,客人面对主人的盛情款待后,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回应。在表演过后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对其中存在的礼貌用语及语言词汇进行指导,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语句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口语表达技能的提升。

4.关注个别学生,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相关经验,在其实际表达情况中对以往的情境表演内涵进行重现巩固,对一些特别的个案进行观察分析及追踪,注意观察其一些行为态度等,然后引导其回忆之前的情景教学内容,以此帮助其积极开口交流。对于一些性格较为腼腆的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一般有所欠缺,因而教师就需要采用鼓励评价的方式增强其口语表达自信心,进而让其能够参与到与人交流的环境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5.重视评价,促进口语表达的深入发展

教学评价是对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效果检验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发现学生表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应该创设一个主题活动,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便进行互动教学。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一节语文作文演讲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给予学生组织语言的素材,进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例如,可以通过播放蒲公英种子随风吹散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如“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播种的方式呢,种子离开植物妈妈后生活得怎么样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进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表达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其发言过程中存在的不当用语进行及时指正,进而提升口语表达的规范性。

总而言之,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而语文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注重沟通交流的学科,因而语文教师就需要通过日常频繁地与学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沟通表达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使其整体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职业技术》2020年第19期。

[2] 何林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11期。

[3] 于月红、崔云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7期。

作者:陈秀琼

第2篇: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的策略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的两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论述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的方法:从分析古诗的标题入手,反复品读古诗,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 古诗教学 分析标题 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低年级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诗是华夏文化遗产的珍宝,以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尚小,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难以透彻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思想内涵,无法真切地体会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从分析古诗的标题入手,反复品读古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分析古诗的标题,提炼古诗的中心思想

古诗的标题是读者与诗歌内容情感链接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读者阅读古诗内容的第一個落脚点。古诗的标题中蕴含着诸多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和诗歌的意境等,分析、关注古诗的标题可以帮助低年段学生快速准确地提炼诗歌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的标题。(如图1)

又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标题有点长,而且标题中蕴含着诸多信息,有时间、地点、人物。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先分析这首古诗的标题,让低年段学生迅速掌握这首古诗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如图2)

可见,古诗的标题中富含诸多信息,读者可以通过标题发现整首古诗的思想感情,是赞美、是离别、是欢喜、是哀愁……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应该从分析、关注诗歌标题开始。

二、品读古诗,感悟古诗的思想内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古诗、品味古诗的情感是低年段学生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感悟古诗的思想内涵。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学古诗时,教师可以标出生字的拼音、古诗的节奏,帮助低年段学生通顺、流利、有节奏地读出诗文。(如图3)

通顺、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它不仅可以让低年段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还可以根据节奏和关键字词感悟古诗的意境。

(二)再读,读出画面,理解诗意

在学生准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出古诗后,教师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诗句,细细品读诗文,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深刻的思想内涵。

例如,《咏柳》这首诗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它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对初学古诗的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逐字逐句地分析诗句,让学生脑海中先有一个大致的画面,进而逐渐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如图4)

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送别诗,写景与抒情并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教师可以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帮助低年段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如图5)

此时,学生会有疑问:西湖其他时节的光景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关于西湖其他时节的诗句,让学生对西湖四季的美景有所了解,并通过对比更深刻地感受到西湖六月风光的与众不同,从而理解诗句深层的思想内涵。(如图6)

通过拓展西湖春、秋、冬的诗句,学生感受到了西湖春天、秋天、冬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但是,在诗人眼中,西湖春天、秋天、冬天的景色都比不上西湖六月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六月西湖强烈的热爱之情。此时,学生又会有疑问:西湖六月的风景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让诗人如此热爱?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古诗的后两句,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西湖六月的美景画面。(如图7)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在分析诗句的基础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品读诗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回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每一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特殊的思想情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对低年段学生而言,感悟古诗情感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次回读诗文,以读出古诗的韵味,感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深层思想情感。

例如,《咏柳》这首诗,初读的时候,学生觉得这是一首赞美、歌咏柳树的古诗。但是,经过细细研读和反复推敲之后,学生会有疑问:有谁见过春风长什么样子吗?为什么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呢?其实诗人并不是说春风长得像剪刀,而是因为春天的到来,天气暖和了,柳树长出了碧绿的新叶。由此感悟出这首古诗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它裁剪出春天,是美的创造者,寄托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如图8)

图8

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送别好友林子方时写下来的。从古诗文字上看,是赞美西湖六月美丽迷人的景色,但它却蕴含了诗人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好友林子方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款款挽留之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读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人与好友临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诗文的“言下之意”。(如图9)

回读古诗是教师带领学生细细研读古诗和反复推敲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研读和推敲,低年段学生可以跨越自身认识的障碍,领略到古诗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内涵,促进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最终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在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一直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对低年段学生来说,领悟古诗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古诗却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能促进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古诗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析标题、读诗文、品诗意、悟诗情,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作者简介:黄先雄(1971— ),壮族,广西宁明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崇左市宁明县桐棉镇中心小学校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责编 黎雪娟)

作者:黄先雄

第3篇: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教学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进步,小学低年段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美术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使用简笔画进行教学,简笔画属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绘画的基础,具有入门简单、学习不难等特点。为了分析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的教学方式,笔者针对简笔画的概念及意义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教学方式

在小学低年段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简笔画的兴趣较高,简笔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绘画技巧,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1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的概念及意义

简笔画主要是指采用简洁明了的线条将事物的具体特点描绘出来的一种绘画手法,简笔画主要包括心记、目识、手写等方式,能够将客观事物的最显著特征体现出来,简笔画具有一定的简洁性、程式化、平面化、概括性、示意性及可辨别性等特点,主要饿手法并不是针对一样事物进行机械化的临摹,而是采用精炼的线条将事物的本身形态凸显出来。具有笔画简洁,生动形象,且不需要过于专业的绘画技巧,只需要稍加训练就能掌握的方式,最适合在小学低年段学生中使用。简笔画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帮助及意义,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想象力较为丰富,但社会阅历缺少,较多的知识及生活常识均属于课本上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简笔画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绘画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

2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教学的方式

2.1结合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特征实施教学

小学低年段属于学生情感与个性、表达对世界看法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绘画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作品的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在用色方面较为大胆,没有约束。教师在对小学低年段学生实施美术简笔画教学之前,首先应详细了解班级内的学生,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降低对个别接受能力及反应能力较差学生的要求及标准,了解学生们的绘画水平,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欣赏大自然,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形式,培养具有特色的绘画作品。

2.2培养相应的简笔画绘画技巧

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简笔画的绘画技巧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简笔画的绘画过程中掌握最为基本的简笔画绘画方式,掌握基本的线条绘制方式及曲线绘制方式,在对学生基本技巧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照相应的实物进行绘画,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文具盒、尺子等作为参照进行直线绘画的训练,在绘画训练的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画图形的过程中探究每一个步骤图形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在对学生进行曲线绘画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把握好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过程中简单、常见的苹果、梨、香蕉等表现及临摹出来,让学生初步形成对物体的大致认识,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及对事物形体特点的掌握能力。

2.3运用简笔画活跃小学美术课堂学习氛围

由于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过程中极易被其它新鲜事物分散注意力,且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过程中,能通过简笔画的趣味性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如在进行一些初级的油画的欣赏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将绘画作品用间接的线条重构起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信感,发现简笔画的趣味性,提高对简笔画的学习兴趣,活跃小学美术课堂的氛围。

2.4创新对学生简笔画作品的评价标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的绘画作品得到教师的肯定及认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教师应重视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曲线的应用、线段的运用、色彩的整体协调感及空间布局情况等),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对学生实施评价,在评价之后让学生认识到简笔画绘画技巧的深厚认识,提高学生应用简笔画创造的积极性,奠定坚实的绘画基础,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简笔画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个别接受能力及反应能力较差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增强学生的绘画的自信心。

3结语

简笔画属于小学低年段学生学习美术最为基础的方式之一,教师在对小学低年段学生实施简笔画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生活过程中及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在课余时间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及技巧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奠定美术绘画基础,培养学生一定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美玲.简笔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与示范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0):205-205.

[2]张中生.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119-121.

[3]侍慧梅.简笔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与示范性[J].新课程导学,2015,06(1):19.

作者:李敏

第4篇: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解读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与写字既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学段目标中,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目标分为“认识”和“学会”两个,鲜明的体现了“多认少写,认写分流”的教学理念。

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必须尽可能快的使学生认识一定量的字,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先教学生认字为主,字的“讲、写、用”等方面速度可放慢,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也会及时跟上。

第5篇:小学低年段体验式看图写话教学模式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最初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

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 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选材(结合孩子生活实际)

由于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孩子生活实际、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抒写的是他们的真情实感,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都乐于去画,乐于去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写话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画去写。为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 (布置前置性体验式小研究)

二、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低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生把写作当作愁苦还是快乐,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它是根据一定的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三、学会观察,授之以渔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常识性的识图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物口语表达。但是缺乏观察的完整性、条理性,对于书写更是困难。此时,观察图画的习惯培养,识图能力的指导最为关键。观察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察的有序性,从方向上区分,可以远近观察,上下观察,左右观察等;从观察的层次上区分,可以中心——四周、整体——局部来观察。选择怎么样的观察顺序,需要由具体图画来确定,但是必须有次序地来进行观察。对于一幅完整的图画,最重要的是明确图画主题。这需要平时积累一定的识图经验,才能使学生通过有序观察,短时间内清楚图画主题。比如:风景图画,可以从远及近、从上到下分层观察;事件图画,捉住核心人物,围绕事件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展开观察;事物图画,整体局部分层次观察,还需要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时教学中,课文中主题图的观察、表述,课后作业中图画的观赏,各项练习中的识图练习,每一个识图的相关练习都是拓展学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加强指导,使得全体学生都参预到识图中来,逐步培养,早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够明确主题,表达出正确完整的图意。

四、启发思考,展开想象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写话

六、具体的操作流程

低年段体验式看图写话教学模式

一、选材(结合孩子生活实际、亲身体验)

(布置前置性体验式小研究)

二、文化点心(适当加入)

三、结合体验来观察图(有序的说出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图上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谁在干什么?点评时注意缺哪个要素,补充哪个部分。

四、引导主要内容说具体。(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 观察顺序。

2、 抓主要词语。 小组交流动词并记录下来。

3、 补充形容词、好词、好句。 点评:

1、观察顺序

2、主要内容是否完整。

3、恰当运用所学词语。

五、展开想象

1、恰当合理想象

2、加入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六、写作 注意:

1、 格式正确。

2、 字迹工整

3、 主要内容完整

4、 是否运用好词好句

七、习作展示,点评。

第6篇:小学数学低年段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为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结合我校数学科组以《图形与几何》为专项研究内容,本人结合科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小学数学低年段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希望通过这模式的初探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系列的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回顾知识、生成知识、积累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开发和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关键词: 低年段;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图形与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主要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①等内容。为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我校数学科组以《图形与几何》为专项研究内容,本人结合科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小学数学低年段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希望通过这模式的初探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系列的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回顾知识、生成知识、积累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开发和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二、理论依据

“活动教育”是一种具有渊远思想基础和广泛实践影响的理论主张,是对“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不断反思与超越的产物。活动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陈柏成著《活动教育文化场》第2页)③。主角教育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是教学组织的主角,通过活动串达成主角课堂几何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图形与几何教学与儿童认知规律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包括感知、思维(主要指理解)、记忆、运用四大因素。学习过程中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就是儿童的认知规律。本模式的教学法和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现状分析

我们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方法运用不得当、教学策略欠周全”等现状。《2011版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⑤。可见,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与体验是多么的重要,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解决当前困局,力图获得教学上的突破而设计的。

四、模式解读

图形与几何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我们科组构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针对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效率。

“2”就是两个主角:教师是导学的主角,学生为研学的主角。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主角作用不能少。学生为课堂活动研学的主角,是知识的探索者和获得者,主角地位与作用更不能轻视,两者缺一不可。

“4”就是教师课前四个维度的研究: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策略。

“6”就是六个大活动组成的“活动串”,当然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因应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而定,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一连串的有系统性的知识探究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内化知识和运用知识。6个活动的具体内容为:激活、研探、巩固、检测、拓展、评价。

1.激活。激活――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效促进知识迁移。本环节设计的题量要精炼,时间要控制在3到5分钟内。

2.研探。研探――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是学生体验和获取新知识的重要过程。该环节的时间安排为15分钟左右。

3.巩固。巩固――首先是强化第一次认知,巩固与运用的习题要体现层次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既要有知识的广度,也要有一定的深度。本环节时间可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4.检测。检测 ――是通过相应练习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检测时间3至5分钟。

5.拓展。拓展――对新知识进一步拓展,让学生通过一些与本内容有关且趣味性更浓或对知识要求更高的练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对本节内容记忆也更深刻。时间安排约3分钟。

6.评价。?u价――是对知识掌握、课堂学习态度、目标达成的评价,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回顾与总结。评价的手段可以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体现发展性。本环节需时1分钟。

6个“活动串”的活动过程是调动学生参与探究、认知、实践、巩固的过程。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生成的过程是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而形成的,他们往往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此过程教师作为导引者的角色,重在培养学生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归纳等,学生随着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积累,独立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就会自然形成和得到发展。

五、我们的收获

1.“活动串”是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让学生在参与系列的“活动串”过程中体验并生成知识、积累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人的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上述思考而建构的一种具有很强可操性的教学模式。

2.“小学数学低年段图形与几何246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规律而设计的层级递进的教学模式,是体现主角教育的课堂模式,是由活动串构成的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经过本科组教学实践验证,总结得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小学阶段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乃至小学数学各专项的教学,能体现出研学后教教育理念,发挥师生的主角作用。此模式可以有效地落实几何与图形教学目标,达到稳活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因年级学生的能力不同,知识积累与结构不同,教学任务的不同,“六步”并不固化死守,而是在教学根据具体的实际运用进行取舍,组织活动串的时间,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安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1月第一版第2页、3页、5页.

[2]陈柏成著《活动教育文化场》第2页.

[3]蔡林森著《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第43页.

第7篇:语用视野下的低年段儿童诗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教师应发挥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凝固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一、立足文本,挖掘语用基点

1. 特色言语

儿童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具有抒情性和意蕴美,承载着识字、学词、积累语言等多重任务,是培养儿童语用能力有效载体。儿童跟随优美的儿童诗感受语言、丰富语汇,能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儿童诗无疑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一年级儿童诗《柳树醒了》富有特色的言语就是?W生语用的范本: “春雷给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树梢啊,绿了/春燕给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儿呀,飞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用贴近低年段儿童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真实画面,并且“说、洗、梳、藏、走”等一系列动词用得生动贴切,可以增强儿童对语词表达的确切性的认识与体会,语气助词“呀、哟、啊”,动词“醒了、软了、绿了、飞了”,可以带领儿童感知儿童诗独有的律动感与音韵美。立足这样的儿童诗,挖掘有效的语用知识点,久而久之便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落实语用的目标。

2. 纵横想象

低年段学生处于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因而立足儿童诗,更贴近他们的心思,找到有效的语用训练点,能激发他们丰富美妙的想象力。《明天要远足》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的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除了“多种颜色”的大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他一定还会想很多很多,那具体还有哪些情景呢?在真切地感受到文字新奇的表现力后,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落实语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宽广,想象会更加丰富。

二、反复吟咏,促进语用积累

反复吟诵,是儿童诗教学的基本策略,是由诗歌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儿童诗的语言是儿童化、生活化的,简单不乏多彩的词汇与鲜明活跃的语调不单适合吟诵,更适于儿童的练习及掌握。通过反复吟咏儿童诗,可以激发儿童的表达的兴趣,让儿童在诵读中复现画面,体悟感情,并且模仿学习如何释放情感,表达观点,以此促进语用的积累。比如《红领巾真好》这一课,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要求读好“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飞来飞去”等词语,并且带着想象,加上动作,注入了快乐的情感。此时诵读的学生就已经把自己变成小鸟了,在律动中边读边做动作,不仅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也深刻地理解了这些词语,为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激活语用体验

低年段的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适合在具象的情境中建构知识。儿童诗教学中,要真切地激发儿童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体验,创设情境进而使儿童在语用的过程中学会自然地表述自己的情感。比如在教学《假如》这一儿童诗时,创设小树在寒风中冻得发抖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淡淡忧伤的音乐中轻轻地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一阵又一阵,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风把它的枝干揪着,摇来摇去,可怜的它被冻得瑟瑟发抖,缩着身子,无处可藏。”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体验下“缩着身子,轻轻地叹息”这一动作,通过入情入境,调动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内心深处的体验,从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与无助,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产生要帮助小树的强烈愿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才能体验儿童诗蕴含的深刻情感,才能让自己的情绪情感在文字中安家,“情动而辞发”。所以说,儿童诗教学中,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植入有效的情境,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想象,而且还能巧妙地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架设桥梁,从而更好地进行言语表达实践,培养语感。

第8篇:小学高年段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组情况分析

本备课组包括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我们全组教师用一颗爱心对待每个学生,以一种强烈的责任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显著。 备课组主要工作

1. 开学初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制定了较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用以指导整个备课组的教学、教研活动。

2. 第二周开始组织全校教师听取了新教师的公开亮相课。随后进行了集体评课,各听课教师对老师们的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

3. 本学期在前几个学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始了一种新的教学课改形式——录相反思课。这是对集体备课的一种升华。这是本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学校最重视的一项教研活动。首先我们教师确定了自己的教学主题,在时间上做出了合理安排。然后按照集体备课的程序与要求进行备课。在教学时用摄像机把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然后刻成光碟交由上课老师自己观看总结,写出个人教学反思,最后集体评议。这个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也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4. 在教导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了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进行检查评分。这种及时的教学常规检查,有效督促教师做好本职工作,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帮助及时改进。本学期还增加了每周的不定时抽查,使得检查更全面到位。通过本学期的4次常规检查,使我从中也到了许多。如:潘老师的教案设计非常新颖有独创性,教学反思深刻有针对性;王老师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批改作业的认真细心等。

5. 为了有效促进本组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开展了本组间教师的相互听课、集体评课活动,一般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有一节听课评课。

6. 积极组织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并集中研讨了参加镇区级的优质课比赛的两堂数学计算课。

7. 在学校的组织,两个年级都选出了部分优秀学生组成“奥数兴趣小组”利用周末进行培训。在学期末分年级进行了奥数知识竞赛活动,并对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这种兴趣培训为以后的竞赛升学做好了准备。 备课组努力方向

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同。当然在整个教学教研活动中也有一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1. 继续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技艺与技巧。 2. 积极组织同年级的数学活动,如:各种数学竞赛、数学思维训练等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训练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

3. 有目的的开展与本备课组相关的小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水平。

4、六年级即将毕业,应重点考虑现在的

四、五年级。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全面提高整个年级的学习成绩;切实落实优生的培训,积极准备明年的各项比赛,以争再创佳绩。

下个学期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9篇:小学数学低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为中心,努力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通过组内成员间的共同备课、说课、观课、评课,提升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二、工作目标:

1、数学学科活动丰富开展,强化学科特色,争创区优秀备课组。

2、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3、努力学习,转变教研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反思评比活动。

5、组织老师们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

6、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

三、工作要点:

1、以新六模块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常规落实:

①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要备出优质课,实用课。配合教导处将组织定期检查教案。

②上课: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③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

④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重视学生数学生活日记的写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⑤听课:本学年各教师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4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点。

3、重视理论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课堂教学竞赛、教育叙事、教育论文评选等活动。

三、具体安排:

2010.2明确集体备课组活动要求,制订新学期活动计划

2010.3组织网上教材培训,交流上学期备课、作业检查情况,

统一新学期备课、作业要求

2010.3同课异构,教学对比——《认识线段》

2010.3《认识线段》教学评点

2010.3“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理论学习一

《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设问、激疑、导学、创造——试谈低年级“解决问

题”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0.4参加镇教研活动

2010.4“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理论学习二

《试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实效的策略》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2010.5“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理论学习三

《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备课》

《对“家常课”备课有效性的思考》

2010.5集体研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统计与可能性》,设计2011.6

2011.6

教学预案,“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理论学习四 《对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思考》 《加强估算教学,培养估算能力》期末复习交流、备课组活动总结

上一篇:小学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下一篇:经济型酒店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