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共14篇)
(五)班的体育课,连续的阴雨让学生们好久没到室外上课了,根据教学进度要求,今天还是要进行前交叉跳绳的学习。
这几天不知怎么的,校园里那一排香樟树掉了很多枝丫和叶片在地上,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一上课就强调学生不准靠近、不准拿、不准玩的“三不政策”,并说明如果谁违规了,我会“请”他下课后留下来。但是在分组练习时,还是有三、四个调皮的学生拿着小树枝玩耍,竟然把 “三不准”忘得一干二净,看到这里我不由火冒三丈,于是马上吹哨集合,准备教育这几位学生。学生集合时的灿烂笑容,天真的样子,猛然使我回想到自己的童年,玩不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吗?
现在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了,动手能力太差了,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何不利用这些树枝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思维呢?变通一下呢!首先对违反规定的几位学生进行严肃地批评,说明厉害关系,然后启发学生把这些树枝、树叶变废为宝,为体育课服务,这时候学生们沸腾了,有的说可以当接力棒、体操棒;有的说可以做旗杆、鱼杆、拐杖;有的说可以跳竹竿舞;有的把跳绳绑在树枝上做成了鞭子;有的把跳绳绑在树枝的两端做成了弓……学生越说越多,思维逐渐活跃起来。
此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个体户”单干的状态,于是通过我的引导,慢慢的这些小家伙开始自发地把刚才的想法实施起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忙的热火朝天,我不禁为学生喝彩,学生有无穷的能量,只是我们没给他们机会。为了让学生们记住这次变废为宝的过程,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制作能在体育课上利用的器械,并在以后的课中利用这些自制器械进行游戏、进行体育练习。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 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 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 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达到教学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 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1. 学习内容
小学二年级 (水平一) 《跳跃》。
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 动作连贯、协调;能积极参与, 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 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 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 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 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 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 老师站在圆心, 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 小游戏导入。
师问: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老师话音刚落, 有同学一边“呱、呱”地叫着, 一边在原地蹦跳, 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 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 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 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 行吗?
这时有的学生站在原地一边摇头, 一边不知所措的看着老师, 有的说快跑。旁边的人马上反驳:“你是青蛙怎么跑啊!”
老师提醒, 青蛙遇到危险, 只有跳得又高又远来逃跑啊, 只有跳到圆内才安全啊!
学生一起站在圆外, 随着老师的口令, 向内圆跳, 再从内圆跳到外圆, 如此反复, 只有连得强壮、跳得远, 才不怕危险。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 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5. 做法
情境导入:今天天气很好, 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一玩, 可是河很宽, 小青蛙怎么过河呢?
原来河面有很多美丽的荷叶, 小青蛙借助荷叶就能跳到对岸去。老师示范小青蛙过河, 从一片片荷叶上跳过起, 安全到达对岸, 跳得时候要注意做到双脚同时跳起来和同时轻落地的动作。就在老师示范讲解的时候, 有个别男生已经抢着跳了起来, 因为跳得太急, 虽然跳得很好, 但还是不小心掉下河, 因为不想打乱课的秩序, 我装着没看见。
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 同时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 千万不能掉到河里, 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指导学生四人一组同时过河, 边提醒, 不要求太快, 一定要稳, 同时设疑, 如果不充分跳起会怎么样? (引出双脚同时跳起, 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 。
组织学生练习, 老师巡视指导, 纠正错误。
老师请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演, 进行评价。
集体练习。
三、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 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 运用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 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 思路清晰, 引导学生通过“看、试、练、说”等方法, 来完成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促进学生身心协调, 全面的发展;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新课标强调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受益。注意学生发展性的评价, 通过发展性评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在本节课中, 我做的还有一些欠缺, 比如说在游戏“青蛙过河”中, 有的同学胆小、害羞, 不敢放开来跳。这时, 我应该给予他们鼓励, 并重点指导, 让他们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做好;有个别男同学平时上课调皮捣蛋, 但在这节课中, 因为是他的强项, 所以特别兴奋, 不但跳得又远又好, 而且一直是跃跃欲试, 非常兴奋, 因为老师对他有偏见, 怕他课堂上捣乱, 始终装着没有看到他的行为, 既没有肯定, 也没有表扬, 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感受, 展示的热情随之降低, 反而开始捣乱, 影响课堂纪律。如果当时我请他展示, 随后给他鼓励性的肯定和表扬, 要求被的同学都要像他学习, 相信在后面的练习中, 他会带动一大片, 课堂中学习的热情会更活跃。而这男同学也可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积极向上、不断创新, 增强自信心, 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有可能会成为体育老师的得力助手。
一、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要健康。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适合教学活动,为了便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另外,那些动作过于复杂的游戏也要避免,保证学生的安全。
游戏必须有趣味性、新奇性。只有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如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学生受腿长的限制,胯下夹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走完10米的路程,便会出现很多的滑稽场面,不能用手抱球、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让学生捧腹大笑。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用一个歌来代替,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为了能完成好而不懈努力。
游戏要有典型性。一种游戏往往有许多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就应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无趣,而利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
游戏要方便教学。有许多好的游戏,无论是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很新颖,但由于组织方法较复杂或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器材,这样的游戏我们最好不选用,以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游戏的内容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说,通过游戏的教学过程陶冶学生高尚品德和情操。
二、组织体育游戏
游戏的讲解和示范。游戏做得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关系到讲解。教师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将游戏的名称、过程、方法、规则与要求交代清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游戏的过程、方法,要把讲解示范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关键和难度大的动作。学生因不明而提问时,教师应向全体学生解答,只有使学生建立整个游戏的概念之后,游戏方能进行。否则,只要有一个学生不明白,都将影响整个游戏的顺利进行。在低年级就要做到边讲边示范,语言尽量儿童化。如做“大鱼网”游戏时,教师就可以形象地讲解,问学生:“鱼网破了能不能捕到鱼呀?”学生说:“不能。”然后,教师提出要把手拉紧,这时学生便把手拉得紧紧的去捕鱼。在讲解和示范的同时,还必须讲明规则,使学生记住,按规则进行游戏比赛。规则是学生在游戏中遵守的准则,再淘气的孩子,只要他们喜欢做游戏,都能潜意识里约束自己,遵守游戏规则,把游戏做好。
游戏的组织。教学中只有做好游戏的各项组织工作,才能使游戏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做游戏时应用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法调动队形,组数分得多一点,每组的人数少一点,这样练习的机会多,密度和运动量大,有利于动作的熟练掌握和增强体质。要注意随时观察、询问,如发现学生过累、出汗过多,要及时调节。在比赛中,对体弱的学生要适当照顾,不能同样对待。学生人数不等时,教师应有所考虑,如果只差一人,教师应高兴地参加其中的一组比赛,如差二人时,可让剩下的二名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游戏的结束总结。每次游戏的时间、次数应当明确规定,游戏应在使学生不太疲劳还有一些兴趣的情况下结束。结束后的总结也是游戏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小结时,首先是公正的评定游戏的结果,指出各队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和组织方面的情况,对表现好的队给予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队给予评定并指出不足,奖罚分明。
总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爱怎么练就怎么练,甚至于回到原有的“放羊式”教学当中去。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在许多的练习方法上还有问题,如果放之任之,就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的主导在一定范围内还将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开展的,学生的主体归根结底,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忽视了体育的社会功能,造成学校、学生轻视体育活动,出现学校很少开展或不开展体育活动的怪现象。如何让学生以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姿态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则成为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个新的重点。因此,在小学的体育启蒙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一些班级性、全校性、校际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明德小学)
教学重点:
始终保持有三个固定点依附在器材上
教学难点:
传接球准备性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练习密度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今天这节课中就有着投掷的击球跑垒的游戏活动,对于课的教学方法我一直在尝试并不断的改进中,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反思:
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这由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棒球运动不仅需要优秀的运动能力和素质更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判断对方的想法充分利用规则赢取比赛。练习过程中,一开始的练习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容易的获得了胜利,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告诉学生不一定要将球击的越远越好,还需要利用规则例如:只需要触球后就可以跑位或只需要将球击打到对方球员不能及时赶到的位置就可以,虽然小小的改变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再后面的练习中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我深感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学生由被动成为了主动改变了教学中教师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练习密度的困境。
篇一: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体育教学,我想小学低年级队形队列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的教学任务,可又不得不完成,因为只有完成队列队形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队形队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不好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老师若要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潜在的天分用来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进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不是练习次数多了,学生厌烦。就是方法不适合学生,总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针对学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状况,引导学生从左右脚的交替时开始数数。此方法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踏步走、立定的动作方法。我又通过卷起裤脚的形式(一只脚卷起裤脚),来检查学生的整齐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动作质量。
通过以上实践,我体会到: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学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它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自信心。
篇二: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我在上三年级体育课《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我演示了猴子滚动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滚翻时要团身的要领,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依然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完整动作。关键的原因在于低头的问题。于是,我让两个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动作,一位学生低头团身,完成了动作;而另一位学生尽管团身很紧,可是由于低头不够,使得他的前额触垫,怎么也翻不过去。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明白了低头的要领,要后脑勺着地。但是明白了不代表能完成动作,我就引导学生利用准备活动时的“低头看天”和“倒看人”游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后脑勺着地的要领,尽管有些学生团身不紧,但是一低头还是可以翻滚过去。在这样的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滚翻以后能站起来。刚刚有些学生低头能滚翻过去,但是由于团身不紧,无法很好的站起。学生明白了动作要领,在后来的练习中,自然而然的在滚翻中团身,力求在滚翻过后能站起。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在滚翻后站起,还有部分学生就差一点点就成功,这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双脚用力蹬地。我请两个学生展示比较,动作快的学生很容易就滚翻过去,而动作慢的学生尽管滚翻过去了,但是站起来很艰难。我问翻得快的学生有什么秘密?他说:“要用力翻,脚要用力蹬地。”通过对比引导,超过90%的学生利用低头、团身、蹬地等动作要领,出色的掌握前滚翻的技巧。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我有两个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技能教学上,我采用发现问题——对比分析——改进方法——成功的方法,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较出色。大部分学生通过体验,或是观察老师、同学的示范,逐步掌握低头、团身、蹬地的要领,最后掌握前滚翻的技术要领,出色完成动作。在技能指导上,我充分强调要低头、团身、蹬地等要领,或通过动作比较,或通过动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最后顺利掌握前滚翻技术。
二是学生在自主练习时,我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比如一开始有的学生团身紧,但是滚翻不过去,我就引导学生要低头。通过前面的准备活动“低头看天”“倒看人”游戏,使学生理解前滚翻中低头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滚翻时要先低头才能滚翻过去。在学生滚翻过去后不能顺利站起时,又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要滚得快,双脚就要用力蹬地。在练习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就更容易。
篇三: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1
广播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课外活动。做广播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反映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也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每学年新生广播体操教学就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广播体操的学习恰恰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在广播体操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是教好新操的前提,教师也应当对新的广播操应具有较强的动作示范能力和一定的音乐素养。由此,教师课前要充分熟悉新广播操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熟练做好镜面示范。先做完整示范,使学生对新操有所认识,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中体现新广播体操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动作能力。
新广播体操对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动作方位感、节奏感、音乐美感、动作表现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先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基本动作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如手型、步法以及跳跃移动练习,先学习单个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然后再进行组合练习。
3、让学生做小老师去教学,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优带差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得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充当小老师去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及时予以纠正。如果是少数人的错误,可用简短的语言或者是动作的暗示予以引正,如果是多数人的问题,则要求全体停止练习予以纠正。
4、通过分组比赛,提高学生自觉练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课的结束前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的动作完成得好,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新操前可以向全校发出举行新广播操比赛的通知,引入竞争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广播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高估计学生接受能力,前四节操教授速度过快。
2、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没有树立好广播体操强身心,健体魄的思想,致使个别学生视学习广播体操为一种负担或应付差事。
3、细节动作抓的不够严密。
4、学生协调性急需提高,音乐节奏感不强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3
刚入学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整个学习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上体育教育课的入门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与实践,使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1、启发学生的天性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戏来主导,使教材游戏化,溶娱乐、趣味、知识、教学为一体,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把体育教材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化整为零,分别放到几个游戏中去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站圈的游戏,边做边提出要求,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前用彩色粉笔画好与学生人数同样多的圈,每种颜色的圈又组成一种队形图案。铃声响了,首先要带领学生们做游戏——站圈。教师让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圈站好,看谁动作快。而后教师指导学生出圈,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
2、发挥学生的直观模仿能力
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较强。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能够体育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观模仿能力,教师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具、摸板或示范中进行直观化教学。如体育教材中的跳跃内容,通过游戏化处理,施教于课堂,收效也很好。
把一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并为中高年级体育教学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3
我担任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二个学生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参赛。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本身的纪律意识较差, 由于体育课一般情况下是在户外进行的, 因此当他们脱离教室的束缚后, 在户外就会过度自由, 导致教师难以进行合理的管理活动, 再加上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 往往会在前往体育课的路上就开始嬉戏打闹, 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 首先学生从教室走向操场时, 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排好队伍有序前往, 其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以两列纵队为主, 按照身高进行排列, 从而避免吵闹的现象出现。 到达操场时, 体育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后, 让学生依次报号, 以单双数为由, 让双数学生出列, 将二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 以此来清点人数, 确保班级里的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课教学。
二、教师有效组织活动
低年级的体育课是受到学生追捧的,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多, 主要还是以玩的形式进行, 所以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是极高的。 而这种玩的教学形式, 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随意组织进行游戏, 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规范课堂秩序, 有效组织游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在游戏开始时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 对于一些不守游戏规则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 而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比如, 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 规则就是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 前后两人之间停顿的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为失败。教师对遵守纪律的学生予以表扬, 同时由于守纪律还会得到加分。通过这件事学生明白, 只有纪律好才能加分, 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三、集中学生注意力
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多个班级同时进行, 所以在同一个操场可能会有不同的班级在组织活动, 而小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从而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很好地吸收, 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相应的办法加以应对。 比如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 可以利用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 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再进行相关讲解。
体育课常规教学不是通过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就能完成的, 而是需要教师长期坚持, 将常规意识慢慢地植入学生思维中, 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遵循常规的习惯。
摘要:学校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 开展体育课程的意义是从小开始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丰富学习内容, 协调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在进行体育活动中, 学生由于安全意识薄弱,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外事故, 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常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常规意识, 以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安全, 提出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课堂常规
参考文献
[1]张新洲.与名师为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梁伟国.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韦民.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规教学的案例研究[J].考试周刊, 2014.
每次课都做同样的操,或单纯做几节专项准备活动,不能很好地完成准备部分的任务,同时使学生讨厌做准备活动。力求准备活动多种多样、新颖,可以穿插一些竞赛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练习。一般性的准备活动通常包括走、跑、跳、徒手体操等强度练习。我们可采用同样强度的游戏,例如:先从慢走——快走——慢跑代替单一的走或跑练习,利用简单优美的少儿健美操代替呆板、枯燥的徒手操练习等。例如,一年级学生中,我曾采用简单的“下蹲、起立”培养学生的反应力,在口令上运用快、慢结合,“1-2-1-1-2”等变化,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表现出极大的乐趣。因为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专项活动的特点,所以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准备活动的强度及时间应取决于正式练习的内容、强度和时间。如学习前滚翻时,针对各个重要部位编徒手操,用头部写字代替枯燥、单调的头部运动,利用不倒翁的原理演示学生的前后滚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滚动水平。学习球类运动时,可以采用游戏等进行准备活动,适当安排游戏,这样可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练习者兴趣,让学生在欢笑娱乐中使身体各部分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以适应上课需要,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结合上肢练习采用“记先法”进行各种递球比赛,结合下肢的“跳绳”游戏等。
2.运用互助互动,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2.1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充分体现安全地活动的整体思路。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既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的部位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如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提醒学生充分活动自己的颈部、腰部,进行颈部绕环,同时强调互帮互助双人多人配合完成。不仅自己做好,还帮助大家做好,如低头——弯腰——再弯腰——两手撑地——再低头。诸如此类的重复动作既有利于活动开身体的各个部位,又有利于前滚翻技术教学,对避免伤害有重要作用。
2.2教学时在保护方面下工夫。
教学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必须熟练掌握,并按要求去做。熟练动作之后的分组要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程度合理分组,并指定体育骨干担任各小组的保护任务,责任到人。开始练习时进行培训、讲解保护手法中。另外,要讲解学生做动作出现失误时应如何自我保护。教师进行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完成动作技术的各个细节,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细,让学生在各个技术环节都有适当的预防方法。
3.根据教学环境创设情境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体育教学主要在室外场地进行,场地器材是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主线清晰,器材力争新颖,尽量使旧器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沙坑平整、垫子洁净、标志物醒目等都能给学生增添美感,激起好奇心和提高学习热情。如进行耐力跑教学时,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参与这项运动。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如利用自然地形跑。我在网上曾看到一位教师在自然地形跑教学中将“参观世博”这一亮点引入课堂,这节课应该是在世博会期间教授的。教师通过“敲章”、“集章”等活动将枯燥的耐力跑练习融入其中,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练环境中全身心投入,主动参与,既体现个性化的学练过程,又进一步调动学练积极性;既发展持久奔跑能力,了解相关世博知识,又享受活动的愉悦,互动评价无形地贯穿始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团队精神
比如:在快速通过障碍练习中,学生由小组长带领分头练习,学生会意识到个人得失与组内其他成员的得失是紧密相关的,学生会格外注意自己的技术动作,并协助同伴练习,互教互学,互助友爱,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教师掌握好学生的活动情况,利用练习间歇,请完成技术动作较突出的学生进行示范,集中学生进行观摩,然后各组学生分头练习,每一位学生就会有意识地为提高动作技术而努力,看到其他组成员的练习,督促自己的同伴,从而增进组内成员相互协调的凝聚力,无形中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5.抓好宣传教育
学生之间的心灵更容易沟通、交流、理解。教育学生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把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与锻炼中的乐趣讲述给其他学生听,分享运动的快乐,引导感染其他学生,并带动其他学生积极锻炼、坚持锻炼,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和观看体育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育锻炼的好处与魅力,从而在主观上树立锻炼身体的意识。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地“玩”,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6.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
(1)上肢力量和肩带肌群力量不足以克服自身体重。人类的握力都能把自己悬吊起来(不论男女),只是悬吊的时间长短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人类祖先长期生活在树上的一点遗传素质。但要把人体以两手为力点把身体提拉起来,则需要上肢与肩带肌群的力量。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完成引体向上并不困难。
(2)体重超常,更显上肢及肩带力量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除加倍练习上肢及肩带力量外,还需要控制体重,实施减肥计划,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练习方法
(1)引体向上凡是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学生,应以练习引体向上为主。按自己完成最大量为指标练习一次,稍事休息后再练习1~2次。如只能完成一个,则需反复多做,以6~10次为宜。
(2)平梯移行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移行一个横梯长为一次,练习4~5次。
(3)屈臂悬垂练习者站于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垂悬时间越长越好。练习2~4次。
(4)斜身引体要求杠面与学生乳头齐平,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脚前伸蹬地,使两臂与躯干成90°的斜悬垂,由同伴压住两脚,做屈臂引体,使下颏触到或超过横杠,然后伸臂复原为一次。30~45次为一组,练习3~4组。
(5)仰卧悬垂臂屈伸(抬高脚的位置)学生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姿势,另一学生握其脚腕或小腿,将练习者的脚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将练习者的脚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为一组,练习3~4组。
(6)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7)可每天做俯卧撑来训练上肢力量引体向上的练习,对尚不能完成者要先争取“0”的突破,然后再追求完成的次数。
练习注意事项
(1)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
(2)对引体向上一个也完不成的同学可进行帮助,即由同伴托腰向上推举帮他练习。
《踢毽子》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传统体育单元中的一课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尝试练习→总结分析→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从学生练习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或是从学生练习中发现学生的缺点、错误,然后纠正,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练习。
课堂上,学生们非常积极,气氛活跃,尤其是在游戏阶段,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表现出参与的`积极性。这是以往课堂中从没有出现过的。我觉的本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学生们喜爱的,学生感兴趣的的内容,所有学生的兴趣浓厚,思想非常积极。这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中自主练习阶段,积极开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们自己想尽一切办法玩出花样,玩出快乐,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体育的乐趣。在学生们取得成功的时候,利用群体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互相帮助的品德和集体荣誉感。课堂中一对一的练习和小群体的练习是学生们互帮、互助、互学、互练,这是一种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好手段,这样的练习方式贯穿课的始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大的创造热情。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课堂常规
国家发展体育的好处是多方面的,能够促进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体育主要是由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体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因而体育在教育领域对于学生的帮助也是极其有利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低年级学生还没有适应小学生活,不了解体育课的教学要求;(2)学生认为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就是为了玩耍,思想意识出现错误;(3)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吸引,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完善体育课课堂常规起着关键作用。所谓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指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体育课堂常规的好处是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堂组织,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规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体育课之前,穿适合进行体育活动的衣服和球鞋,不携带危险物品;二是学生有事要请假;三是听到上课铃声后,直接到指定的场合集合;四是在上课过程中未经教师允许,不许交头接耳,随意走动,及时听从教师的安排,积极完成给定的教学任务;五是下课5分钟前,在教师集合过后才能下课。针对上述提出的体育课常规,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贯彻,提出如下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本身的纪律意识较差,由于体育课一般情况下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当他们脱离教室的束缚后,在户外就会过度自由,导致教师难以进行合理的管理活动,再加上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往往会在前往体育课的路上就开始嬉戏打闹,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学生从教室走向操场时,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排好队伍有序前往,其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以两列纵队为主,按照身高进行排列,从而避免吵闹的现象出现。到达操场时,体育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后,让学生依次报号,以单双数为由,让双数学生出列,将二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以此来清点人数,确保班级里的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课教学。
二、教师有效组织活动
低年级的体育课是受到学生追捧的,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多,主要还是以玩的形式进行,所以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是极高的。而这种玩的教学形式,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随意组织进行游戏,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规范课堂秩序,有效组织游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开始时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对于一些不守游戏规则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而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规则就是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前后两人之间停顿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为失败。教师对遵守纪律的学生予以表扬,同时由于守纪律还会得到加分。通过这件事学生明白,只有纪律好才能加分,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三、集中学生注意力
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所以在同一个操场可能会有不同的班级在组织活动,而小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很好地吸收,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相应的办法加以应对。比如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可以利用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再进行相关讲解。
体育课常规教学不是通过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将常规意识慢慢地植入学生思维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遵循常规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新洲.与名师为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梁伟国.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韦民.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规教学的案例研究[J].考试周刊,2014.
[4]周福礼.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常规与教学技巧[J].当代体育科技,2014(25).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的老牌重点专业, 现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近两千余人, 其中, 定向培养协议生就有六百余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是分配到各个乡镇、农村小学从事教师岗位工作。学生培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小学的教学水平、师资实力等。为此, 本研究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为例, 旨在为该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符合小学的教学实际, 完善课程设置, 全面提升小学教育专业职业技能。
1、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江西省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综合培养课程实施试行方案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具备教育素养与多学科教学能力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为目标, 其中多学科教学能力也包括了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能力。因此, 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按照学制区分为五年一贯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两种。五年制大专学生在校时间8个学期, 体育课程开设了7个学期;三年大专学生在校5个学期, 体育课程开设了4个学期。两种学制体育课程的周课时均为每周2个学时。从表1体育课程的开设基本情况来看, 体育课的学时基本开满, 达到体育课程教学开设的基本要求。
1.2、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情况
两种学制都开设了专门的小学体育教学技能课程教学。单从表1上来看, 课程开设基本合理。通过调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没有统一的大纲或者标准,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全是按照各个任课老师的自主安排或者专长来进行,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田径、武术、健美操、篮球、排球、太极拳这几项。并且, 存在各个学期任课老师经常更换的情况。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映, 上下学期、各学年的学习内容没有连续性, 甚至存在同一项目重复教学的情况。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内容教学在一种随意的、不系统的状态下进行。
1.3、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学习为主。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被动, 学习兴趣不高, 只是简单地进行动作的模仿练习, 缺少思考, 课堂效果不佳。
1.4、课程考核方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平时表现和单项技能考核两项综合测评。平时成绩占40%, 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测评;单项技能考核占60%, 根据学生单项考试成绩进行评定。一般一个学期考核项目为两项, 比如100米和武术、800米和健美操等。这种考试方式较为单一, 考核标准只体现在体育单项技能动作本身, 学生的主观评价没有体现, 缺乏灵活性。
2、结果分析
2.1、师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够
体育课在高校各专业课程设置当中都是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性质划分, 小学教育专业也是如此。所以师生们对于体育这一门课程普遍上认为只是一门副科, 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甚至是因为相关政策的硬性规定才开设, 对体育课程在专业职业能力中的地位、意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体育课在小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许多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应付教学、不规范教学等情况, 也因为这些不重视、不规范的体育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师生对体育课作用、意义的认识。
2.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小学要求不符
小学实际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各种各样游戏化的跑、跳、投掷、基本体操等, 并且很多小学形成了本校的体育特色, 如宜春市宜阳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编了形式多样的晨操;宜春市第五小学的跆拳道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田径、三大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这几个传统项目, 尤其是体育游戏部分, 这个内容是小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堂上安排很少, 即使有, 也是上课前的一个热身环节, 对于体育游戏的作用、创编设计等主要部分, 老师几乎没有讲到。五年一贯制大专最后一个学期虽然开设了《小学体育教学法》, 教师也只是根据教材上的各种教学技法在理论层面上进行讲解, 没有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模拟课堂训练等, 并且, 因为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不系统、不连贯, 很多教学技法学生也难以理解。
2.3、忽略了对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教授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也需要从事体育教学, 体育活动的教学教法等技能也是基本岗位职业技能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座谈、调查得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并且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就这一种教学方法。对上好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技巧等的讲解没有涉及到。从对实习生、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均反映在校学了几年的体育, 但是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无从下手, 不知道怎么组织、教学。
2.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缺乏评价实效
根据调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评价其实就是简单地进行体育项目掌握情况的评价。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校前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体育训练, 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只是通过每周两节课, 学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评价体育项目技能掌握情况的好坏, 这种方式本身存在较大的不公平性。并且,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不是为参加体育竞赛、体育人才选拨等, 这种只是对项目技能掌握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的评价意义。
3、建议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体育课的职业实用性教学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其教学理念、意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多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目的还停留在增强体质的基本目标上, 缺乏体育职业实用性的意识和理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职业工种的繁多, 体育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放大,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需求来进行体育指导, 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
3.2、明确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最终归宿。心理学家马尔兹说:“人的意识就是一个服务机制”。学生心中追求形象的清晰程度, 就如同一个电脑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运作的结果。按照专业职业能力需求, 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较好的体育活动能力, 同时具备独立完成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 教师在体育课程教授前首先应向学生明确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体育课上学习什么内容, 怎么样学?等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顺利实现体育课程学习目标。
3.3、优化体育内容, 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体育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突出专业培养的岗位职业能力, 学生在校的学习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 掌握的技能要符合今后工作的特点、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也要从事体育课程的教学, 因此, 在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上应该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水平来开展, 使体育课程教学紧密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建议在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 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六个水平标准为根据, 根据各个水平标准的要求, 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 制定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形成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内容教学要求上降低体育动作的竞技要求, 加强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的、系统的基础动作内容的教学, 尤其注重体育游戏的教学等。
3.4、改革教学方法, 强调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 学会某几个体育动作, 而是要学会上好一堂小学体育课。因此, 在进行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堂教学时, 要改变“老师讲解示范、单一灌输———学生简单模仿动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授之以渔, 强调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有序地组织体育队伍、学会自己来讲解示范体育动作、能理解并灵活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等。
3.5、完善考核制度、考评办法
合理科学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 合理的考核制度、办法也是促进学生体育教学技能掌握的一个重要途径。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在的体育课堂评价偏重体育项目的技术质量, 这种方式使学生偏向技术动作的最后完成结果, 往往忽略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形成原因等, 即使当时掌握情况较好, 也容易遗忘, 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教学能力没有真正掌握和提高。因此, 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 建议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机制, 多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 提高自己。
3.6、加强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提升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能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教学技能。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小学体育教学法》, 建议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 适时地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 多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展示等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侬朝敏.明确学习目标打造高效课堂[A].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
[2]小学专科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5.
[3]毛振明, 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秦炜棋.广西小学教育专业 (全科教师) 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建议[J].贵州体育科技, 2014 (6) .
教学目标: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各种跳跃活动,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及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协作,增强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小青蛙学跳跃
2、小青蛙学捕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活跃情绪
1、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语文课中的《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小蝌蚪在池塘中游来游去(进行热身跑)
2、利用学生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找到各自的“妈妈”(把全班分成六组)
二、培养兴趣 发展能力
1、小青蛙学跳跃 组织形式:六列纵队
教师主导:讲解并示范跳跃动作,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学生主体:积极努力的参加练习、比赛,认真听讲。
比赛方法:六组小青蛙在青蛙妈妈的带领下,站在如图的位置,双腿夹球向前跃起,往返接力最先跳完组胜利
2、小青蛙学捕食 活动一:学习如何捕食(追逃)
方法:在规定的场地,小青蛙扮演害虫,青蛙妈妈进行捕食,被捕到的小青蛙和青蛙妈妈互换角色,依次进行。在捕食时,要求青蛙要用单脚进行捕食,“害虫”可以用各种方法躲避。活动二:捕捉害虫
方法:在田地中,小青蛙在青蛙妈妈带领下进行捕捉害虫,教师产生泡泡(害虫),小青蛙跳起拍掉泡泡(害虫)就是捕食成功,比一比那位小青蛙学的本领最厉害,抓的害虫最多。
三、保持兴趣 身心放松
1、师生交流体会,让学生能增强保护青蛙的意识,并能告诉其他人也能一起保护青蛙,不要杀害青蛙。
2、在《小青蛙找家》这首歌中,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愉快的结束这堂课。
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教 学 反 思
戚海涛 本节课思路清晰,首先利用语文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引入课堂。再在分组时采用2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分组,先规定六位同学做青蛙妈妈,用纸片写上数字2、4、6、8、10、12,其他同学用不同的算式算出结果找到各自的“妈妈”,这样分组有序清楚,打破了以前上课时男女分开,固定的四组形式。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1第一次与一年级的小学生接触,真的有些不适应,一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有点疼,有点不知所措。你管好前面的孩子,后面孩子的还在乱,得去管后面的,后面的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前面又乱了,孩子们太活跃了。
新学期开学,上体育课的第一件任务就是给学生排队。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更要排队,于是我开始给他们排队。本来我想排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事实上排队要比我想象的困难的多。在初中,你不用费力几分钟搞定,只需男生站一排,女生站一排,然后1、2报数,数2的同学站到数1的同学后面就排成了四列横队。在这里,你得给他们由高到低一个一个拉过来排好,你费了很大劲才把排好,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记住自己的位置,可到了第二天上课,又站队时,你看吧,乱了,都记不得自己的位置了。这对于我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怎么办呢?我就想,孩子都喜欢玩,爱动,往往教的游戏孩子都会记得很牢,没有出现忘得现象。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采用游戏的方法让他们记住自己的位置呢?于是站队时,我就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通过做游戏,他们就很容易记住自己的位置了。到了再上课时,孩子们果然都记住了自己的位置。我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不能让课堂变成学生开心的学习园地,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知道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区别对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2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好新教材的关键。我在教学中,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为:
一、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攀爬》一课我从教案的设计上进行改变,使课的目标更具体细化、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合作、创新的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攀爬》一课,从教学内容上看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整合。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散点自锻、分组结伴(分组创新尝试练习),如:创想活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言语启发、鼓励,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创想、合作探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螃蟹、蜗牛、小蛇和毛毛虫等动物的模仿爬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想也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三、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攀爬》一课学生在“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的自主学习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我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势,在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创想练习中,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在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时,学生分组合作,显示出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小伙伴一起研究性学习。
四、实践与反思
在《攀爬》一课的实践反思中,我感到对教材的目标把握还得
深究,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还得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
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是:
1、由于创想活动的时间我没有掌握好,只好把调节游戏给省了,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教学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是却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使整节课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我今后要更加注意。
2“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的教学设计上,我还要动些脑筋,采用更多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注意小组成员间的通力配合。在巡视指导方面,我照顾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应更加注意对差生(行为偏差生、完成动作不好的学生)的帮助,使他们取得进步,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让他们体会到进步、成功的喜悦。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3我担任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二个学生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参赛。
在室内可以做的动作练习有“起立”、“坐下”、“稍息”、“立正”,这些动作本可以在室外练习,在室内练习的目的是室内相对于室外便于组织,在学生还没有在室外的时候已经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在学生长时间听讲之后,活动一下,可以起到调节学生学习疲劳的作用。通过动作练习所进行的行为规范练习这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是必要的,因为体育课毕竟是教学活动,相对开放的课堂,更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另外,结合动作练习,给学生讲明哨音的意义,长音表示什么,短音表示什么,长短音结合表示什么,也可以用哨音指挥学生的动作。简单动作练习和哨音意义的讲解,将会为将要开始的室外课做好准备,因为学生已经懂得了最基本的要求和行为方法。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4体育课是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小学生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与健康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具有多样性,为此,加强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就成了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就本人在一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基本情况作如下几点反思:
尊重学生个性,创设良好锻炼环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切实在体育教学常规中贯彻新课标理念,使之成为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热情,学习中充满自信,在课堂教学我努力让教学充满活力,增进课堂气氛和谐,真正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下面就教学工作浅谈几点反思: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一年级的体育课,是她们体育兴趣培养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培养她们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增强小朋友们的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的良好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学校体育工作的总目标,明确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阶段性目标,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常规执行新课程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做到既抓好常规教学,又有效开展特色体育教学。在常规体育中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学生好学、勤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健康氛围,使体育课真正直起到促进学生健康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二、科学安排课程资源,让学生健康起来。
作为一年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要努力学习掌握多种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运用良好的锻炼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运动技能等。使她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健康心理,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用好教材资源、利用体育器械资源、捕捉课堂特色。特别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健康成长方面,要真正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练习时,真正掌握相关教学要求和目标,例如: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体育运动需要关注和用心并加以利用。
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长篇大论,才能把学生有效的集中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果仅仅是只强调“说教”是不科学的,还必须同“爱好”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大胆的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她们良好的性格,这对于同学们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在提高学习方法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必须科学的对待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问题,实施有效的常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运动需要,也要让学生学会体育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如何落实体育常规教学,是今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认识的方面,真正以教促思,以思促教,每反思一点,努力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抓好体育常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且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更是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最集中体现。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能不能上好体育课,能不能为学生提供科学安全健康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使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得到真正的锻炼,是最好的评价标准。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5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认清6岁孩子所具有的天性。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古板、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题,引不起一年级孩子的兴趣等问题。用游戏引导,贯穿教学可避
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与实践,使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师要有童心,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要说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最近上演的《成龙历险记》,孩子们就很感兴趣,注意力就很快抓住了。这时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孩子们有了偶像就有了动力,学习体育运动能保证身体健康强壮,长大了才能成为成龙式的人物。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玩中完成队列和广播操教学任务。一提到队列就会想到军队,孩子们也很向往当一名军人,一两节课孩子们还好哄,时间长了就不行了。我就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这个游戏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也能很快的站成方形、圆形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有快快集合游戏为基础,教师指挥学生就易如反掌了,在此基础上用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高人和矮人在游戏中互相衬托,方形、圆形等不同的队形图案依次变化着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家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抓住时机,教师进行广播操教学,利用分组轮做法,使每个学生能够都有展现的机会,欣赏队形和广播操的美感,享受亲自参与创造美的收获和成功的兴奋,相互提高促进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的认识到集体的力量,热爱集体,把心贴近集体。这样,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教材和广播操教学合二为一的完成了,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变得有情趣多了。孩子们也喜欢体育课了。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6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认清6岁孩子所具有的天性。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古板、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题,不能引起一年级孩子的兴趣等问题。用游戏引导,贯穿教学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我今年才教一年级体育课没有经验,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师要有童心,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要说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最近上演的《成龙历险记》,孩子们就很感兴趣,注意力就很快抓住了。这时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孩子们有了偶像就有了动力,学习体育运动能保证身体健康强壮,长大了才能成为成龙式的人物。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这个游戏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也能很快的站成方形、圆形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以快快集合游戏为基础,教师指挥学生就易如反掌了,在此基础上用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高人和矮人在游戏中互相衬托,方形、圆形等不同的队形图案依次变化着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家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抓住时机,教师进行韵律操教学,利用分组轮做法,使每个学生能够都有展现的机会,欣赏队形和广播操的美感,享受亲自参与创造美的收获和成功的兴奋,相互提高促进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的认识到集体的力量,热爱集体,把心贴近集体。这样,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教材和韵律操教学合二为一的完成了,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变得有情趣多了。孩子们也喜欢体育课了。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7一年级的体育课我还是第一年教,学期开始是最累的。队列队形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若要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潜在的天分用来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不是练习次数过多,还是学生烦了。就是方法不适合学生,总觉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最近,学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状况,引导学生从左右脚的交替时开始数数。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踏步走、立定的动作。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体育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11-17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后反思07-1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及反思07-14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计划11-09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10-08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10-27
小学一年级体育有效教学探讨10-28
小学体育二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10-20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方案体育活动方案11-14